恒大烏魯木齊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共49頁)_第1頁
恒大烏魯木齊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共49頁)_第2頁
恒大烏魯木齊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共49頁)_第3頁
恒大烏魯木齊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共49頁)_第4頁
恒大烏魯木齊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共49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恒大烏魯木齊五家渠金碧天下PAGE PAGE 49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恒大烏魯木齊公司安全生產(shngchn)事故應急預案編制(binzh):工程技術部審核(shnh):批準:編制時間:2011年10月16日目 錄 HYPERLINK l _Toc270668233 第一章 總 則 PAGEREF _Toc270668233 h 3 HYPERLINK l _Toc270668234 第二章 機構(jgu)設置5 HYPERLINK l _第三章_安全生產(shngchn)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崗位職責 第三章 安全生產(shngchn)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崗位職責 6 HYPERLINK l _

2、Toc270668236 第四章 機構職責7 HYPERLINK l _Toc270668237 第五章 應急救援工作程序9 HYPERLINK l _Toc270668238 第六章 調查與總結10 HYPERLINK l _Toc270668239 第七章 安全生產10 HYPERLINK l _Toc270668240 7.1安全施工措施10 HYPERLINK l _Toc270668241 7.1.1安全目標11 HYPERLINK l _Toc270668242 7.1.2安全管理體系11 HYPERLINK l _Toc270668243 7.1.3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職責11 H

3、YPERLINK l _Toc270668244 安全生產管理機構11 HYPERLINK l _Toc270668245 安全管理職責11 HYPERLINK l _Toc270668246 7.1.4確保安全施工的技術組織措施11 HYPERLINK l _Toc270668247 規(guī)章制度12 HYPERLINK l _Toc270668248 施工安全教育12 HYPERLINK l _Toc270668249 施工安全檢查工作程序13 HYPERLINK l _Toc270668250 具體安全措施14 HYPERLINK l _Toc270668251 1、三寶、四口、五臨邊防護1

4、4 HYPERLINK l _Toc270668252 2、高處作業(yè)安全措施15 HYPERLINK l _Toc270668253 3、施工用電安全措施15 HYPERLINK l _Toc270668254 4、機械施工安全措施16 HYPERLINK l _Toc270668255 5、防火安全措施16 HYPERLINK l _Toc270668256 6、垂直運輸安全措施17 HYPERLINK l _第八章_培訓與演練 第八章 培訓與演練 18 HYPERLINK l _第九章_附件說明文件 第九章 附件說明文件19 HYPERLINK l _Toc270668258 附件一:突發(fā)

5、事故應急處理方法19 HYPERLINK l _Toc270668259 附件(fjin)二:事故等級分類及上報時限20 HYPERLINK l _Toc270668260 附件(fjin)三:防止違章和事故的安全規(guī)定21 HYPERLINK l _Toc270668261 附件四:常用急救(jji)技術22 HYPERLINK l _Toc270668262 附件五: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及應急措施23 HYPERLINK l _Toc270668263 附件六:物體打擊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措施25 HYPERLINK l _Toc270668264 附件七: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措施26 H

6、YPERLINK l _Toc270668265 附件八:觸電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預案28 HYPERLINK l _Toc270668266 附件九:火災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措施31 HYPERLINK l _Toc270668267 附件十:防坍塌的應急措施 PAGEREF _Toc270668267 h 35 HYPERLINK l _Toc270668268 附件十一:中暑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措施 PAGEREF _Toc270668268 h 38 HYPERLINK l _Toc270668269 附件十二:中毒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措施 PAGEREF _Toc270668269 h 40

7、 HYPERLINK l _Toc270668270 附件十三:發(fā)生粉塵事故應急措施 PAGEREF _Toc270668270 h 44 HYPERLINK l _Toc270668271 附件十四:交通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措施 PAGEREF _Toc270668271 h 45 HYPERLINK l _Toc270668272 附件十五:應急救援設備器材 PAGEREF _Toc270668272 h 47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為確保項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地進行,有效地防范各種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最大限度地減輕事

8、故災害,保障職工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依據安全生產法及相關安全管理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結合工地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實際情況,制定本應急救援預案。第二條 基本原則與方針:安全第一,安全責任重于泰山; 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tǒng)一指揮、分工負責; 優(yōu)先保護人和優(yōu)先保護大多數人,優(yōu)先保護貴重財產等原則和方針。第三條 本預案適用于五家渠恒大金碧天下工程施工各專業(yè)承包項目工地及生活區(qū)。 第四條 本預案適用(shyng)于本工地安全生產事故及異常情況。第五條 地區(qū)(dq)公司制定此應急救援實施預案措施,實行層級管理(gunl),層級實施,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第六條 本項目部日常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當發(fā)生高處墜落、

9、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坍塌、火災等生產安全事故時,應當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第七條 項目所處地概況:項目地塊位于五家渠市南部,迎賓大道以南,102國道以東,青格達湖以西。距烏魯木齊市約32公里,距離昌吉市約20公里,距五家渠市政府3公里,項目周邊有102省道等多條主干道。地塊總占地面積約4400畝。首期2400畝土地完成各項用地指標,其中酒店及十大中心的綜合體用地約1000畝,規(guī)劃容積率0.8,高端住宅用地約1400畝,規(guī)劃容積率1.2。青格達湖的注水口位于青格達湖西南部的位置,出水口位于青格達湖東北部的位置,由于湖水的流向,大壩的壩高位置也具有很大的不同,整體壩高的走勢為靠近東北部壩高越高,

10、靠近西南部壩高越低,我司項目地塊所在的位置屬于基本沒有壩高,首期2400畝的地塊位置,壩高在1-2米左右,青格達湖西側的地塊壩高基本為0米。五家渠市地處歐亞大陸中心,沙漠邊緣,遠離海洋,四面環(huán)山,封閉性強,冬季多為冷高壓控制,干燥而寒冷;夏季受北抬的 HYPERLINK /view/1261119.htm t _blank 印度高壓影響,干燥而酷熱。為大陸性 HYPERLINK /view/1247892.htm t _blank 干旱氣候,冬季嚴寒漫長,夏季炎熱, HYPERLINK /view/733230.htm t _blank 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有效積溫較高,蒸發(fā)大而降水少。氣候

11、的年際變化較為明顯,分布很不均衡。年平均氣溫為6.0,冬半年(10月至次年3月)平均氣溫為-7.0左右,最冷月平均氣溫為每年1月-18,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氣溫為-15;冬半年平均日較差13.0,冬季平均日較差為12.0,夏季(68月)平均日較差為16。冬季平均最低氣溫為-22.0,極端最低氣溫為-40.0;夏季平均最高氣溫為33.0,極端最高氣溫為43.0。多年平均開春期(連續(xù)5天日平均氣溫平均高于0)為3月26日,終霜期(日最低氣溫低于0的起始日期)為4月25日,初霜期(日最低氣溫低于0的終止日期)為10月4日,入冬期(連續(xù)5天日平均氣溫平均低于0)為11月9日。 年平均降水量為1

12、60毫米,冬半年降水量為50毫米,冬季降水量為18毫米。年平均降雪初始(ch sh)日為10月22日,年平均降雪終止日為4月14日。年均 HYPERLINK /view/1448117.htm t _blank 積雪(j xu)深度為17.5厘米(l m),最大29厘米,最小9厘米。穩(wěn)定積雪103天,最多138天,最少30天。年蒸發(fā)力為2000毫米左右,冬半年蒸發(fā)力為220毫米,冬季蒸發(fā)力為30毫米,夏季蒸發(fā)力為1050毫米。 年平均風速為2米/秒,冬半年平均風速為1.5米/秒,冬季平均風速為1.2米/秒。極端最大風速為28米/秒,冬季極端最大風速為16米/秒。最多 HYPERLINK /vi

13、ew/482468.htm t _blank 風向頻率為東風和東北風;次多為西風和西南風。冬季東風及東偏北風出現頻率較大;春季東風及東偏北風、西風及西偏南風、西北風的出現頻率較大;夏季西風及西偏南風的出現頻率較大。年靜風率20%,其中冬季30%,春季13%。第二章 機構設置第一條 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一)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以下人員組成。組長:胡前新 、王建軍 、唐巍成員:傅韜睿 、鐘芳利 、伍智明 、方崇營 、田坤 、彭明 、羅建、祖勇 、各施工單位項目經理 (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日常具體工作由唐巍負責。第二條 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14、應加強與各施工單位的聯系,保障應急現場有足夠的衛(wèi)生醫(yī)療、救援救護、治安保衛(wèi)和通訊、供電、供水、后勤保障設施及人員。第三條 設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一)應急(yng j)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地點設在山河(shnh)建設項目經理辦公室。由項目經理兼辦公室主任(zhrn),當緊急事態(tài)出現,依據可能波及的范圍,及時通知相關人員準時進入中心各司其職。(二)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應配備以下設施及資料:滿足應急救援行動的內、外通訊設備;辦公室相關人員的個人防護設備、設施;掛設內外部聯絡一覽表 ;應急照明光源;現場平面布置圖,示意圖應標明重大危險源及相關要害部位的位置;安全設施存放點,消防器材、水源等應急

15、資源位置,緊急救援進出口和疏散人員集合點等。第三章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崗位職責一、組 長:胡前新二、副組長:王建軍、唐?。ó斀M長不在場時,行使組長權力和履行其職能)三、組員:傅韜睿 、鐘芳利 、伍智明 、方崇營 、田坤 、彭明 、羅建、祖勇 、各施工單位項目經理1)組長、副組長、組員隨著職務的自然任免而任免,責任、權力、義務也隨之履行或失效。2)組長負責對自然災害、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搶險、排險、救援、救災所需的一切人員、物資、通訊工具、交通工具等的全面組織、協(xié)調、指揮工作。3)當工地管轄范圍發(fā)生自然災害、安全生產事故后,副組長接到信號必須迅速趕赴現場,積極組織相關人員和物資參加應急搶險、

16、排險、救援、救災等工作,具體分工由組長臨場應變而定,但必須互相協(xié)調,分工合作。4)組員是自然災害、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搶險、排險、救援、救災的主要骨干成員。當工地管轄范圍發(fā)生自然災害、安全生產事故,接到信號必須迅速趕赴現場參加應急搶險、排險、救援、救災工作。5)應急預案小組聯系方式及急救電話姓 名職 務聯系方式備 注胡前新組 建軍副組 巍副組韜睿組 利組 智明組 崇營組 坤組 明組 員13

17、554096858羅 建組 勇組 祥斌組 廣廈)鄧映德組 廣廈)劉梅香組 七星)江 漢組 山河)左學賢組 深裝總)楊 滎組 園建)楊慶林組 園林)火 警119匪 警110急救中心120青湖派出所96110農六師醫(yī)院5810029副市長辦5807060第四章 機構(jgu)職責第一條 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jiyun)領導小組職責。(一)負責(fz)安全事故

18、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改和宣傳貫徹工作。(二)督促各項目單位、屬下班組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實施預案措施并貫徹執(zhí)行。(三)檢查督促各項目單位、屬下班組做好各項防范措施和應急救援準備工作,組織進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四)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必須趕赴現場,負責組織指揮應急救援、搶救和保障工作。第二條 各項目單位、屬下班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一)依照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本單位和施工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措施,并負責修改完善和貫徹落實工作。(二)全面負責突發(fā)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和各項應急救援實施的準備工作,統(tǒng)一調配人、財、物等

19、資源。(三)負責制定營救救援實施預案演習方案并組織實施有針對性的演練,做到防患于未然。(四)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必須趕赴現場,組織人員、設備、物資進行緊急救援搶救工作,并隨時保持聯系,向有關單位報告事故原因和現場救援搶險的工作情況。第三條 應急救援各項目單位職責:各項目單位根據自己職責落實責任分工。有效配合應急救援工作落實。(一)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負責落實事故現場設備、設施的措施(方案)。(二)項目安全負責人:負責日常具體工作,當發(fā)生安全事故時,趕赴現場協(xié)助領導小組核實情況,并報告領導小組,負責上報事故快報,檢查落實事故現場應急措施救援落實情況。(三)施工員、安全員:負責事故

20、現場班組(bn z)人員名單檢查、核對,參加調查處理工作。(四)資料員:負責事故快報(kuibo)、事故調查報告等的有關上報文件的核對、蓋印、復印,車輛調動使用。(五)物業(yè)公司保安(bo n)部經理:協(xié)助有關責任部門參加救援工作,配合綜治主人處理善后工作,配合綜治主人安撫有關家屬和調解工作,后勤配合。負責對所有事故現場監(jiān)護,組織保護事故現場,拍攝事故現場照片,維護區(qū)域范圍內外治安。負責組織協(xié)助公安機關對火災事故、中毒事故、爆炸等治安事故調查、取證工作。組織、指揮民兵應急分隊,綜治應急隊參加搶險、排險救援。(六)預算員:指定有關人員配合應急救援工作的資金落實。(七)各項目單位、屬下班組密切配合應

21、急救援工作,服從指揮,當領導小組需要某單位配合時,應無條件服從,不得以任何借口怠慢。(八)全體員工有責任和義務聽從指揮,投入事故應急救援、搶險工作,并積極配合、協(xié)助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第五章 應急救援工作程序第一條 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急救援工作程序(一)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接報警后,應急救援小組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核實情況,并進入工作程序,向上級及有關部門匯報。(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按照職責,組織有關人員進入應急救援工作程序,制定應急救援搶救措施和其他安全保障事項。(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在處理安全事故時,應隨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應急救援情

22、況。第二條 應急報警與內、外部機構聯絡方式及步驟應急報警由應急上報、內部應急報警、外部應急報警和上級匯報四部分組成。其形式為由下而上、由內到外,形成有序的網絡應急報警機制。(一)應急上報當緊急事態(tài)出現,第一時間報告項目經理部施工現場負責人,施工現場負責人通過危險辨識,決定是否(sh fu)立即向公司總部報告。當緊急事態(tài)出現而沒有超出項目部處理能力時,僅在施工現場范圍內報警;當緊急事態(tài)超出項目部處理能力時,應同時在現場報警和向公司總部報告。 (二)內部應急(yng j)報警當緊急事態(tài)出現,由項目部確定報警方式,向施工現場(xinchng)發(fā)出應急反應警報,通知項目部有關人員以及事故現場的全體人員

23、進入應急反應狀態(tài);當現場電源切斷時,用對講機、手提電喇叭巡回呼叫報警;當災害可能波及周邊相鄰單位時,由項目部負責向有關單位報警,通知相關人員進入緊急救援狀態(tài)。(三)外部應急報警當緊急事態(tài)超出項目部處理能力時,在內部報警的同時,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應按應急救援總指揮的部署,迅速直接或通過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領導向社會公共救援組織報警求助,包括社會救援中心、消防、保安、環(huán)保、安全監(jiān)察、醫(yī)院、政府相關部門及救援物資的供應商等。除上述規(guī)定了的對外聯絡渠道外,其他部門由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在需要時及時進行外部報警或聯絡。(四)上級匯報當工程建設項目發(fā)生的事態(tài)演變?yōu)橹卮笫鹿蕰r,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辦公室應按照

24、建設部第3號令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guī)定或地方政府事故上報規(guī)定和行業(yè)事故上報制度,依照程序立即直接或者逐級向公司負責人和上級相關主管部門匯報,包括企業(yè)主管部門和企業(yè)所在地建設主管部門、安全監(jiān)督部門、勞動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地方工會等部門。(五)內部報警或聯絡在工作時間內發(fā)生緊急事態(tài),利用現場內公用電話、對講機、移動電話等進行報警或聯絡;在夜間及節(jié)假日期間發(fā)生緊急事態(tài),指揮中心辦公室逐個同相關人員約定其聯絡方式,并存入指揮中心備用,保證上述人員及時準確地到達各自崗位。第六章 調查與總結第一條 建立健全事故調查報告制度(zhd),按事故級別成立調查小組,并按規(guī)定的事故級別填寫事故快

25、報。第二條 當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各級單位應及時進行(jnxng)總結、分析,按“四不放過”原則(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不采取改進措施不放過,責任人和廣大群眾不受教育不放過,對事故有關的領導和責任人不查處不放過)進行(jnxng)調查處理,并吸取事故教訓,落實整改措施。第三條 事故單位組織員工吸取事故的教訓,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舉一反三開展廣泛的自查自糾工作,提高全員的安全生產意識。第七章 安全生產7.1安全施工措施7.1.1安全目標實現“六杜絕”: 杜絕重大死亡事故,杜絕多人傷亡事故,杜絕重大機械事故,杜絕重大交通事故,杜絕重大火災事故,杜絕中毒事故。月輕傷事故率控制在1.2。7.1.2

26、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安全管理體系,制定防火、防機械傷害、防高處墜落、防坍塌、防觸電、防暑降溫、防中毒、勞動保護、職業(yè)病防治、事故處理等管理制度。公司對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生產負全面領導責任。每項工程開工前,任命項目經理為該項目生產第一責任人,明確安全生產責任目標,逐級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簽訂安全生產協(xié)議書,使每個人都明確自己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所應承擔的安全責任。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guī)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組織落實施工組織設計中“安全技術措施”,健全和完善用工管理手續(xù)。7.1.3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職責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牢固(log)樹立“安全(nqun)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 建立(jinl)

27、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監(jiān)督員為副組長,各主辦施工員及各專業(yè)負責人為組員的項目安全領導小組,工人班組長負責本班組作業(yè)區(qū)的安全生產,做好班前班后的檢查交接工作,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的指令有權拒絕,安全監(jiān)督員將直接負責整個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管理職責1、項目經理:為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文明措施、安全生產等,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2、項目技術負責人:制定項目安全技術措施和方案,督促安全措施落實,解決施工過程中不安全的技術問題。3、安全監(jiān)督員:負責上級安排的安全工作的實施,進行施工前的安全交底工作,監(jiān)督并參與班組的安全學習;保證進場施工人員的安全技術素質,控制

28、加班加點,保證勞逸結合;保證工人的基本生活條件,保證工人健康。7.1.4確保安全施工的技術組織措施施工安全管理嚴格按照有關國家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1、貫徹執(zhí)行國家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方針。實行誰管生產,誰管安全。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建立和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制。3、根據施組和工程實際情況,編制詳細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細則,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分發(fā)至班組、個人,組織逐條學習、落實,抓好“安全五同時”(即: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計劃、布

29、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和“三級安全教育”。4、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堅持工前講安全、工中檢查安全、工后評安全的“三工制”活動。堅持每周一的安全活動日活動。5、每一工序開工前,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fng n)和實施措施,報監(jiān)理審批后,及時做好施工技術及安全工作的交底,并在施工過程中督促檢查,嚴格執(zhí)行。堅持特殊工種持證上崗。6、堅持(jinch)定期安全檢查制度。項目部每月檢查一次,工區(qū)每半個月檢查一次,班組每周檢查一次,發(fā)現不安全因素,立即指定專人限期整改。7、加強安全生產及職工自我保護意識教育,采用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安全生產教育重點突出四個方面的內容:

30、主人翁責任感和安全第一的教育,安全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遵守規(guī)程、制度和崗位標準化的教育;文明(wnmng)施工的教育,班前交待安全注意事項,班后講評安全,同時,開展安全檢查評比競賽活動,定期公布評比結果,實行安全生產與經濟利益掛鉤,對安全生產好的個人和班組給予重獎,不允許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對忽視安全的行為給予重罰,對造成安全事故者視其情節(jié)嚴肅處理。施工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工作是整個安全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全體施工人員增長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進安全工作的全面開展。1、進場施工的員工要參加七天脫產的安全學習,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施工,否則,一律

31、不準上崗。2、經安全生產教育合格后的員工,項目部的安全管理部門要進行登記造冊,建立檔案,使安全教育工作處在受控的狀態(tài)中。3、所有技術工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4、定期進行全員的安全教育工作,管理人員每半月要進行一次,工人每周進行一次安全教育,受教育面要達至100,不留死角,因工作或其它原因不能參加教育的,應及時補課。5、嚴格執(zhí)行班前安全教育制度,除對管理人員、工人進行文字安全技術交底外,班組長還應根據當天作業(yè)環(huán)境等因素,對本班組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班前安全教育,做到班中檢查班后總結。6、積極(jj)利用板報、標語、文藝節(jié)目等多種形式宣傳安全生產,使員工從中受到健康、有益的安全教育。施工安全檢查工作(

32、gngzu)程序施工安全檢查項目部由項目經理牽頭每月檢查一次,班組每周檢查一次,安全檢查執(zhí)行(zhxng)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見:施工安全檢查工作程序圖施工安全檢查工作程序圖具體安全措施 1、三寶、四口、五臨邊防護 進入施工現場,任何人員(rnyun)均要戴好安全帽,不準穿拖鞋,高跟鞋及硬底易滑的鞋。 不準(b zhn)在高處樓面拋擲或傾倒物件、余泥、垃圾。必須設置牢固的蓋板、防護欄桿、或其它(qt)防墜落的防護設施。 對鄰近的人與物有墜落危險性的其他豎向孔、洞口,均應予以臨時封閉或加以防護,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2、高處作業(yè)安全措施 腳手架的搭設及其它安全設施必須符合安全操

33、作規(guī)程的規(guī)定,須經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組責任人和專職安全人員檢查確認符合使用條件后,方可投入使用。 高空作業(yè)人員的衣著要靈便,腳下要穿軟底防滑鞋,決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帶釘易滑的鞋。 架子工、等高空、懸空作業(yè)人員須經過培訓和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高空作業(yè)使用移動式腳手架,必須有設計計算和審批,搭設完成后必須有驗收,施工時應有專人負責,任何情況下不違章指揮或違章作業(yè)。機電安裝使用的移動腳手架平臺必須穩(wěn)定牢固,人員必須吊掛安全帶。3、施工用電安全措施 施工現場臨時配電線路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程架設整齊,架空線路采用絕緣導線。室內外線路與建筑施工機具、建筑物、車輛、行人,保持不小于最小安全距離

34、,否則應采取安全保護隔離措施。 接地方式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程執(zhí)行,采用TN-S保護系統(tǒng),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在臨設總配電柜處加重復接地。接地體采用鍍鋅角鋼505或鍍鋅鋼管DG50埋設。 配電(pi din)系統(tǒng)采取分段配電,各類配電箱、盤外均應統(tǒng)一編號。停止使用的箱、盤應立即切斷電源,箱門上鎖。 各種電器設備和電力施工機具(jj)的金屬外殼和金屬支架均應采用接零保護。 實行(shxng)“一機一閘”制。一箱一鎖。 使用電動工具和設備時應在空載情況下啟動。操作人員應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膠鞋,在金屬臺上作業(yè)時,工作臺上應鋪設絕緣墊板。電動工具和設備發(fā)生故障時,應及時進行修理。 所有設備

35、必須設有開關箱,開關箱應嚴密、完整、無損,開關箱上應有明顯的保護接地線,開關規(guī)格應與所控制的設備相匹配。 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負荷線插頭、開關等必須完好無損,使用前應作空載檢查,運轉正常方可使用。漏電保護器必須做定期檢查,以保證靈敏可靠。 室外照明燈具不應低于2.5米,室內燈頭距地面不低于2米。在電纜廊道、排風道施工使用的照明燈具或移動式手提電燈的電壓不得超過36V,在潮濕場所工作電壓不得超過24V 。 工地現場嚴禁使用電爐和沒有安全保護外罩的碘鎢燈,大容量照明燈具要距離易燃物品1.5米以上,且需裝置牢固。4、機械施工安全措施 執(zhí)行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 機械設備應按其技術性能的要

36、求正確使用,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已失效的機械設備不得使用。 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組織的專業(yè)(zhuny)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培訓,考試合格后,持有效證件上崗。 機械操作人員工作前,應對(yngdu)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嚴禁帶病使用,嚴禁酒后操作。 機械操作人員只要離開機械設備,必須按規(guī)定將機械放置于安全(nqun)位置,并將操作室鎖好,或把電器設備的控制箱拉閘上鎖。 施工現場的各類機械必須設專人負責安裝、維修、保養(yǎng)、使用、檢測、自檢等項工作,并要有詳細的記錄。 各類機械電氣設備,在停止使用或停電時,必須將電源切斷,閘箱門上鎖,防止發(fā)生意外事件。5、防火安全措施 工地

37、項目管理設防火責任人,建立完善的安全防火責任制。 消防滅火器材必須按規(guī)定配置足夠,定期檢查其有效性,并放置在各層顯眼的地方。 鋸木機每班應負責清除木糠,下班后切斷電源。嚴禁在鋸木機旁,油漆施工時吸煙、亂丟煙頭。各類易燃易爆物品應分類存放在倉庫內。 凡有焊接構件的都要有人跟焊,配備滅火用水或滅火器,燒焊前先將焊接周圍淋水,焊完下班前檢查是否留下火種,及時清理。 經常檢查電線電纜,防止絕緣老化漏電或短路而引起火災。 潮濕天氣下,嚴禁用碘鎢燈烘曬衣服、被鋪。 施工中需要動火、燒焊時,必須按規(guī)定到保衛(wèi)部門辦理動火證,經批準后方可動火,動火過程中要嚴格執(zhí)行動火安全技術措施,配備足夠的滅火(mi hu)器

38、材和設專人看火監(jiān)護,動火完畢需認真檢查,消除隱患。6、垂直(chuzh)運輸安全措施對現場(xinchng)的實際和所采用的塔吊和電梯說明書中有關設備構造的安裝方法和步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需專業(yè)人員對塔吊和電梯的各機構、各部件、重要的螺栓、連接銷、動力系統(tǒng)和受力位置,電氣系統(tǒng)等進行檢查,把安全隱患排除于安裝作業(yè)前。有特種作業(yè)人員必須持證才能上崗操作。不應進行夜間作業(yè)。如確需夜間作業(yè)的,必須有充足的照明和制訂相應的安全作業(yè)措施。嚴格遵守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 332001)的有關規(guī)定。 有關安全、防火、質量管理、文明施工,本方案未詳之處,應執(zhí)行公司和上級標準、規(guī)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機構

39、圖組 長:項目經理副組長:組 員施工組質安組材料組生產組綜合組各施工班組注:(1)根據法令,當發(fā)生自然災害和安全(nqun)生產事故時,任何員工都有權利、責任和義務參與搶險救災,都要服從組織者的命令、指揮和調動。(2)當事故發(fā)生后,根據(gnj)法律規(guī)定,必須保護現場,任何人都有權利、責任和義務保護現場。(3)當事故發(fā)生在項目現場,該項目經理必須馬上組織搶險、排險、救援和派員保護現場,并立即報有關領導(ln do)或部門。第八章 培訓與演練應急救援人員來自各自的生產崗位,缺乏處理應急狀態(tài)下的相關知識和技術。為提高救援人員的技術水平與救援隊伍的整體能力,以便在事故的救援行動中,達到快速、有序、有

40、效,需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應急救援培訓、訓練與演習。第一條 培訓(一)培訓目的應加強對應急行動所有有關人員進行應急處理技術、救護知識、消防知識、個人防護及避難逃生知識、以及各類救援設備、設施的操作、使用知識的培訓。應急救援組成成員要了解本預案的基本要求,并掌握應急狀態(tài)下的一般應急救援技能。(二)培訓時間應根據在建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安排好應急救援培訓工作,一般應每半年進行一次培訓,確?,F場有關人員得到應有的培訓;對于新加入的人員應及時組織培訓。(三)培訓的內容滅火器的使用以及有滅火步驟的訓練;個人的防護措施;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辨識;事故報警;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各種搶救的基本技能;應急救援

41、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第二條 演練(一)演練的目的應急救援訓練與學習是檢測培訓效果和應急人員的熟練程度;測試應急裝置、設備和其他資源的充分性;保證所制定(zhdng)的應急預案和程序有效性;測試現有提高與現場外的事故應急反應協(xié)作部門的協(xié)調能力等的最佳方法。同時,通過演練來判別和改進應急預案中的缺陷和不足。(二)演練(yn lin)的時間應確保(qubo)應急救援預案公司相關人員每年演練一次,在建工程項目部開工后演練一次,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yè)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確保演練的有效性,并認真做好記錄。(三)預案的修訂應定期對本預案進行評審、更新,以保持預案的有效性。每次演練結束后,應及時總結演練

42、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演練中發(fā)現預案中某些方面存在不妥的地方,應在專家的指導下作必要的修訂與補充。修訂后的預案,要及時通知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第九章 附件說明文件附件一:突發(fā)事故應急處理方法1.事故 發(fā)生應保持鎮(zhèn)靜,切勿驚慌,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fā)展擴大。2.事故發(fā)生后,應急救援組長根據職責明確分工,并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3.如事故涉及有關動力用電,應馬上切斷電源。4.設危險區(qū)域,設專人監(jiān)護,保護事故現場。5.保衛(wèi)、門衛(wèi)、綜治員堅守崗位,加強警戒,保護好現金等貴重物資,無關人員不得隨意進出。6.指揮疏散的負責人應選擇無危險途徑指揮人員逃生。7.在發(fā)現有人員受傷時,先判斷環(huán)境的安全性再進行求助

43、;在指定地點集中后,由授權人員統(tǒng)計應到人數,并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以便及時了解是否存在員工滯留危險區(qū)域等情況。8.應使用現場一切便捷(binji)的車輛護送傷員,如現場沒有車輛,應征用社會上其他車輛或出租車協(xié)助搶救工作。9. 當事故發(fā)展趨勢影響到施工(sh gng)場所周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時,現場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應及時通知所在區(qū)政府和居民委員會,由他們下達周邊群眾疏散警報,現場應急救援人員要協(xié)助區(qū)政府和居民委員會做好人員疏散與撤離。附件二:事故(shg)等級分類及上報時限一、輕傷及輕傷事故1.輕傷:指造成職工肢體傷殘,或某些器官功能或器質性輕度損傷,表現為勞動能力輕度或暫時的傷害。一

44、般指受傷職工歇工在一個工作日以上,但夠不上重傷者。2.輕傷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只發(fā)生輕傷的事故。3.上報時限:應在24小時內報告項目經理、安全主任和綜治主任。二、重傷及重傷事故1.重傷:指造成職工肢體殘缺或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引起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勞動能力有重大損失的傷害。2.重傷事故:指一次事故中發(fā)生重傷(包括伴有輕傷)、無死亡的事故。3.上報時限:一般情況下,事故單位應在24小時內報上級主管單位,由上級主管單位分別報市有關部門。對涉外有影響的或重傷3人及以上的重傷事故,事故單位應在事故發(fā)生后4小時內如實報上級主管單位,由上級主管單位分另報市有關部門(市安監(jiān)局、公安部門、

45、市總工會、市建委)。三、死亡事故1.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職工12人的事故。2.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3.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的事故。(1)一級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以上。(2)二級重大事故: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者(huzh)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不滿300萬元。發(fā)生一、二級重大事故(shg)必須在事故發(fā)生后即時報本企業(yè)負責人及主管部門和地區(qū)(dq)公司應急辦公室,并即時報市政府及市各事故處理行政管理部門。(3)三級重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者重傷2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30萬

46、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發(fā)生三級重大事故必須即時報企業(yè)負責人及主管部門,1小時內報集團公司應急辦公室,2小時內報市政府及各事故處理行政管理部門。(4)四級重大事故:死亡2人以下,或者重傷3人以上、19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不滿30萬元。發(fā)生四級重大事故必須即時報企業(yè)負責人及主管部門,2小時內報集團公司應急辦公室,4小時內報市各事故處理行政管理部門。四、發(fā)生急性中毒、中暑事故除報上級主管單位(工程管理部、黨群工作部、人力資源部)外,應同時報告市衛(wèi)生行政部門。五、發(fā)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災事故除報上級主管單位(工程管理部、黨群工作部、人力資源部)外,應同時報告市公安部門。六、責任事

47、故指由于設計、施工、操作或管理的過失所導致的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任人要受到刑事處附件三:防止違章和事故的安全規(guī)定一、未經三級安全教育的新工人或復工換崗的人員未進行崗位安全知識教分。育,不得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作崗位進行操作。二、不正確佩戴安全帽或佩戴超過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準進入施工現場。三、嚴禁(ynjn)赤腳或穿高跟鞋、拖鞋進入施工現場。四、嚴禁酒后或帶小孩(xio hi)進入施工現場。 五、不得到禁止煙火(ynhu)的地方吸煙、動火。六、不得攀登腳手架、龍門架等危險架子下。七、特種作業(yè)人員、機械操作工未經專門安全培訓,無有效專業(yè)上崗操作證,不得上崗操作。八、電源開關箱不準一閘、一

48、漏電、一箱多用。九、未經指派批準,未經作業(yè)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無安全防護設施,不得盲目操作。十、不得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yè),對違章作業(yè)的指令有權拒絕,并有責任制止他人違章作業(yè)。十一、對各種安全防護裝置、防護設施及警告、安全標志等不得隨意拆除或隨意挪動。十二、高層建筑施工消防供水系統(tǒng)必須與施工同步進行,高壓水泵應有一臺備用泵,且設專線供電。供水管徑76mm,每層設置消防結口,隔層配備一條20m的消防水帶。十三、建筑施工以在建筑物面積每250配備1個干粉滅火器。十四、執(zhí)行“兩標準、六規(guī)范、兩規(guī)程”管理,即施工企業(yè)安全生產評價標準(JGJ/T77-200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49、、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80-9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2005)、建筑施工門式架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28-2000)、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guī)范(GB/T50326-200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2001)。各工種的員工作業(yè)過程自覺執(zhí)行本工種的操作規(guī)程及遵守員工守則,執(zhí)行企業(yè)及施工現場的規(guī)章制度。動火作業(yè)必須執(zhí)行“八不”、“四要”、“一清”的規(guī)定和綜合治理管理的規(guī)定。按規(guī)定佩戴勞動保護用品,加強對員工的思想教育,使員工懂得我要安全。附件四:常用急救(jji)技術發(fā)生傷亡事故、火災爆炸出現人員傷亡事故及中毒、中暑事故時,首先(sh

50、uxin)在現場對受傷人員進行應急性急救,以減少傷亡。常用急救技術:一、口對口(duku)人工呼吸使病人仰臥,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傷者口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暢。救護人員一手將傷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傷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氣,對住傷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傷者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次數以每分鐘1618次為宜。二、口對鼻人工呼吸傷者因牙關緊閉或外傷等原因,不能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方法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只是把捏鼻改為捏口,對住鼻孔吹氣,吹氣量要大,時間要長。三、胸外心臟按壓由于電擊、窒息及其他原因所致心博驟停

51、時,應使用胸外心臟按壓法進行急救。將傷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傷者一側,面對傷者,將右手掌置于傷者胸骨下段及劍突部偏左,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下壓向脊柱,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分鐘擠壓6080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宜將傷者頭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傷者同時拌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還應輪翻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注:此法不適宜用于胸骨骨折、顱腦外傷、胸腹部外傷伴有內臟損傷、內出血、肋骨骨折等。附件五: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及應急措施建筑行業(yè)施工過程中,高處作業(yè)的機會比較多,經常在四邊臨空的高處進行作業(yè),施工條件差,危險因

52、素多。多年來,高墜傷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較高,達到40%,對社會影響較大,要作為全建筑行業(yè)的問題來抓。避免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必須加強監(jiān)控管理。對職工進行預防高處墜落的技術知識教育,使他們熟悉操作時必須使用的工具和防護用具。同時,在技術上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一、防止高處墜落事故(shg)的基本安全要求以預防(yfng)墜落事故為目標,對于可能發(fā)生墜落事故的特定施工環(huán)境,在施工前,制訂防范措施,并應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加以確認。1.凡身體不適合(shh)從事高處作業(yè)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yè)。從事高處作業(yè)的人員要按規(guī)定進行體檢和定期體檢。2.嚴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3.作業(yè)人員嚴禁互相打鬧,以免

53、失足發(fā)生墜落危險。4.不得攀爬腳手架及跨越陽臺。5.進行懸空作業(yè)時,應有牢靠的立足點并正確系掛安全帶。6.尚未砌磚封閉的框架工程樓層周邊,屋面周邊,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邊、樓梯口、人貨梯與建筑物通道、跑道(斜道)兩側。 9.電梯口、施工用人貨梯口、必須設置規(guī)范化、標準化。10.各種架子搭好后,項目經理必須組織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組共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準上架操作。使用前,特別是臺風暴雨后,要檢查架子是否穩(wěn)固,發(fā)現問題及時加固,確保使用安全。 11.施工使用的臨時梯子要牢固,踏步面寬300400mm,梯子與地面角度成6070度,梯腳要有防滑措施,頂端捆扎牢固或設專人扶梯。二、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應急

54、措施當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重點放在對傷者休克、骨折和出血部位的處理。1.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fā)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tài)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yī)院進行搶救治療。2.出現(chxin)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傷者呼吸道通暢?;杳哉邞脚P,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fā)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chuàng)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

55、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yī)院治療。3.發(fā)現脊椎受傷者,創(chuàng)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fgi)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搬運時,讓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應用硬木板平放。4.發(fā)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剌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作為(zuwi)固定的材料,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目的是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jié)。5.遇有創(chuàng)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頭低腳高的

56、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1)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2)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的軟墊,放在傷口上包緊扎實,以達到止血作用。 (3)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6.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y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

57、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附件六:物體打擊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措施物體打擊傷害是建筑行業(yè)常見事故四大(s d)傷害之一,特別是在施工周期短,勞動力、施工機具、物料投入較多,交叉作業(yè)時常有發(fā)生。這就要求在高處作業(yè)的人員在對機械運行、物料傳接、工具存放過程中,防止物件墜落傷人的事故發(fā)生。一、防止(fngzh)物體打擊事故基本安全要求1.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規(guī)定配戴安全帽。應在規(guī)定的安全通道(tngdo)內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規(guī)定通道位置行走。2.作業(yè)過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須放在工具袋內,物料傳遞不準往下或向上亂拋。所有物料應堆放平穩(wěn),不得放在臨邊或洞口附近,并且不可妨礙通行。3.拆除或

58、拆卸作業(yè)要設置警戒區(qū)域,并且在有人監(jiān)護的情況下進行。4.拆除作業(yè)時,對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時清理和運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亂放或向下丟棄。二、發(fā)生物體打擊事故的應急措施當發(fā)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重點放在對傷者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出血部位的行處理上。1.發(fā)生物體打擊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fā)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tài)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yī)院進行搶救治療。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傷者呼吸道通暢?;杳哉邞脚P,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

59、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fā)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chuàng)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yī)院治療。附件七: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措施隨著建設規(guī)模的擴大,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令人擔憂的問題就是機械傷害事故的增加。機械傷害、起重吊裝傷害已排在“四大傷害”之中,應引起安全、設備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機械傷害事故原因雖比較復雜,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多方把關是可以減少或避免事故發(fā)生的。一、機械(jxi)傷害事故的預防1.操作人員需體檢合格(即無妨礙作業(yè)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同時經過專業(yè)培訓并取得建設(jin

60、sh)行政主管部門頒發(fā)的操作證方可持證上崗。2.操作人員進入作業(yè)(zuy)地點前,施工技術人員應向操作人員進行施工任務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yè)環(huán)境和施工條件,聽從指揮,遵守現場安全規(guī)章制度。3.操作人員應遵守機械有關保養(yǎng)規(guī)定,認真及時做好各級的保養(yǎng)工作,經常保持機械處于完好的工作狀態(tài)。4.在工作中操作人員和配合作業(yè)人員必須按規(guī)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如:長發(fā)應束緊不得外露,高處作業(yè)時必須系帶安全帶等。5.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機械出廠說明書規(guī)定的技術性能和使用條件,正確操作和合理使用,嚴禁超負荷作業(yè)或任意擴大使用范圍。6.機械上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及監(jiān)測、指示、儀表、報警等自動報警信號裝置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