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合唱 (3)_第1頁
黃河大合唱 (3)_第2頁
黃河大合唱 (3)_第3頁
黃河大合唱 (3)_第4頁
黃河大合唱 (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 河 大 合 唱教 學 內 容二、欣賞黃水謠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 一、音樂知識大合唱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教 學 目 的一、通過欣賞黃河大合唱,使學生了解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民英勇抗擊侵略者,不怕犧牲、前仆后繼的愛國主義精神,并通過音樂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二、通過欣賞及講解,使學生懂得什么是大合唱,并對音樂家冼星海有所了解。教 學 重 難 點1、教學重點: 熟悉黃河大合唱,了解大合唱形式2、教學難點: 真正感受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民不怕犧牲、前仆后繼的時代精神。課 時 數(shù):一 課 時教學用具:音樂教室、鋼琴、錄音機、多媒體電腦、教學磁帶、教學軟盤。教 學 過 程一、歌曲的

2、創(chuàng)作經(jīng)過1938年冬1939年1月1939年3月26日1939年4月13日1941年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東渡黃河轉入?yún)瘟荷剑ㄡj釀長詩黃河吟)抵達延安后(在冼星海同志 的建議下改為歌詞) 冼 星 海 抱 病 (開 始 譜 曲)抗敵演劇三隊在延安陜北公學禮堂(首演)黃河大合唱九個樂章(序曲、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水謠、河邊對口曲、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及怒吼吧!黃河) 冼星海在蘇聯(lián) 增加一個序曲歌 曲 介 紹 歌曲的基本主題是抗日和愛國。它以黃河為背景,熱情地歌頌了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戰(zhàn)斗意志,歌頌了具有悠久歷史的偉大祖國,描述了抗日戰(zhàn)爭前后黃河兩岸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揭露了敵人的殘暴,

3、痛訴了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勾畫了人民群眾抗擊敵人、保衛(wèi)祖國的壯麗形象,反映了當時中國人民如火如荼的愛國熱潮及堅定的革命信念:最后的勝利是屬于中國人民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黃 水 謠 黃水謠是一首歌謠式的三段體歌曲。第一樂段是女聲二部合唱,它描繪了黃河兩岸的美麗風光,敘述了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開渠筑堤過著和平寧靜的日子,旋律抒情婉轉;第二樂段是混聲四部合唱,它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者侵略中國的罪行,敘述了黃河兩岸人民背井離鄉(xiāng)、四處逃亡的悲慘生活。其情緒悲痛而壓抑。尤其是樂段的收束處,連續(xù)兩個下行的四度跳進更增強了這種情緒的感染力;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變化再現(xiàn),它發(fā)出了令人悲傷的感嘆:黃河依然如故,

4、黃水奔流不止,然而物在人去,天各一方,情緒十分凄涼。 盡管這首歌悲痛而凄涼,但它絕無頹廢失望的絲毫痕跡,相反,它在悲痛凄涼中蘊涵著希望與奮斗之情。整體欣賞保 衛(wèi) 黃 河 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奮起斗爭的英雄形象。他們在萬山叢中,在青紗帳里,從四面八方掀起復仇的巨浪,把侵略者淹沒在人民戰(zhàn)爭的大海汪洋之中。 歌曲采用了齊唱及二部、三部輪唱的演唱形式,情緒堅決而振奮。在三部輪唱之后,有一大段器樂曲,它把情緒進一步升華,從而形成歌曲中新的高潮。這段音樂,不僅有自己鮮明的形象及個性,而且為最后的齊唱部分做好了轉調準備,使歌曲在高亢而激越的情緒中結束。整體欣賞部分欣賞_怒 吼 吧! 黃 河該曲是一首混聲

5、合唱。作者運用主調與復調混合的手法,以號角性與戰(zhàn)斗性的旋律,象征東方巨人為最后的勝利在發(fā)出吶喊。歌曲具有十分強烈的感人力量。 這首歌的引子猶如江水在狂風中咆哮,有一種地動山搖的氣勢。它伴隨著激動人心的朗誦,使人產(chǎn)生一種躍躍欲試的情緒。歌曲第一樂段的第一樂句,運用“怒吼吧,黃河!”這個動機反復出現(xiàn),并采用主調音樂的寫法,將八個聲部匯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展示了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及無比強大的戰(zhàn)斗力。第二樂句運用復調的手法,將“掀起你的怒濤,發(fā)出你的狂叫,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fā)出戰(zhàn)斗的警號!”一句,此起彼伏地展現(xiàn),它好像一股股奔涌翻騰的巨浪;它象征著中國人民的抗日力量從四面八方向著一個目標匯聚,其力量無堅不

6、摧、勢不可擋。這個樂段后面的間奏,逐漸地將情緒平穩(wěn)下來,將人們引入回憶、深思的意境。那感嘆的“啊”字,由四聲部迭次展現(xiàn),那悠長的旋律,使人處在憂郁的情緒之中。在回憶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苦難時,尤其是想到中國人民正在遭受日本侵略者野蠻蹂躪的時候,人們又怎能不愴然淚下呢?!第三樂段是情緒上的又一次轉折。它昂揚、振奮,好像在為中國人民的大團結而高歌,為遍及全中國的抗日烈火而助燃。最后一個樂段偉大而莊嚴:“向著全中國受難的人民,發(fā)出戰(zhàn)斗的警號!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fā)出戰(zhàn)斗的警號”這兩句,既展現(xiàn)了中國人民為奪取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而誓死戰(zhàn)斗的決心,也是黃河大合唱主題思想的最后總結。整體欣賞部分欣賞大 合 唱

7、 大合唱是大型的、多樂章的聲樂套曲。 從內容上看,各樂章間有內在的聯(lián)系,但每個樂章又有其相對的獨立性; 從演唱形式上看,它包括獨唱、重唱、對唱、齊唱、輪唱、合唱等; 從伴奏形式上看,多用管弦樂隊、民族管弦樂隊或鋼琴作伴奏。 如: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生產(chǎn)大合唱,瞿希賢的紅軍根據(jù)地大合唱。人民音樂家 冼 星 海 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門一貧苦漁民家庭,原籍是廣東番禺。自幼酷愛音樂。1918年入廣州嶺南大學附中讀書。1926年到北京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學習。1928年,因參加學潮被迫退學。1930年初,到法國半工半讀,后考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和指揮。1935年夏回國,不久即投入抗日救亡歌曲創(chuàng)作和救亡音樂活動。1937年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赴內地宣傳抗日。1938年11月應聘赴延安,任教于魯迅藝術學院,1939年任音樂系主任。1940年赴蘇聯(lián)莫斯科。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毛澤東同志作了“為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致哀”的題詞。 冼星海的主要代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