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的中醫(yī)辨證治療_第1頁
睡眠障礙的中醫(yī)辨證治療_第2頁
睡眠障礙的中醫(yī)辨證治療_第3頁
睡眠障礙的中醫(yī)辨證治療_第4頁
睡眠障礙的中醫(yī)辨證治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睡眠障礙的中醫(yī)辨證治療Treatment of Sleep Disorders with TCM 1 學 習 內(nèi) 容睡眠障礙的概念與源流病因病機 中醫(yī)治療 預防與調(diào)護2 睡眠障礙的概念與源流3 睡眠障礙的概念睡眠障礙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人體睡眠和覺醒機制失常,從而造成以睡眠不足和睡眠過多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系列疾病。4 睡眠障礙的發(fā)病情況 據(jù)調(diào)查,我國人群中有45.5%的人存在睡眠問題。睡眠障礙既是醫(yī)學問題又是社會問題。在國外,“睡眠醫(yī)學”已經(jīng)成為一門重要的邊緣學科,并逐步成為醫(yī)學研究的熱點。 5 廣義的睡眠障礙分兩類睡眠障礙:包括失眠、過度嗜睡,醒覺與睡眠的節(jié)律障礙。 異常睡眠:包括睡行癥、睡驚癥

2、、夢魘等。6 中醫(yī)學范疇與源流 內(nèi)經(jīng)有“不得臥”、“不得眠”、“臥不安”、“目不瞑”等記載,認為其病機在于胃氣不和與陽盛不入于陰等。素問逆調(diào)論篇曰:“胃不和則臥不安?!膘`樞大惑論曰:“衛(wèi)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于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眲?chuàng)制半夏秫米湯治之。該方流傳至今,卓有效驗。 7 中醫(yī)學范疇與源流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云:“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則有“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的記載。8 中醫(yī)學范疇與源流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大病之后,臟腑尚虛,營衛(wèi)不和,故生于冷熱。陰氣虛,衛(wèi)氣獨行于陽

3、,不入于陰,故不得眠。若心煩不得眠者,心熱也。若但虛煩,而不得眠者,膽冷也?!?指出臟腑功能失調(diào)和營衛(wèi)不和是睡眠障礙的主要病機所在,并結(jié)合臟腑功能的變化對本病的證候作了初步分類。 9 中醫(yī)學范疇與源流唐王燾外臺秘要傷寒不得眠方四首中說:“雖復病后仍不得眠者,陰氣未復于本故也?!边M一步闡明了在熱病后,陰血耗損是引起睡眠障礙的常見病因。宋許叔微普濟本事方論述睡眠障礙的病因說:“平人肝不受邪,故臥則魂歸于肝,神靜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歸,是以臥則魂揚若離體也?!标U明了肝經(jīng)血虛,魂不守舍,影響心神不安而發(fā)生睡眠障礙的機理。 10 中醫(yī)學范疇與源流明代醫(yī)家張介賓著景岳全書,對不寐的病因病機進行了概括,

4、指出:“不寐證雖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實證,無邪者皆虛證?!泵鞔_提出以邪正虛實作為本病辨證的綱要。11 中醫(yī)學范疇與源流清代各家論述很多,對失眠的證治認識不斷深化。如馮氏錦囊中,對壯年人及老年人睡眠狀態(tài)不同的認識,提出“壯年人腎陰強盛則睡沉熟而長,老年人陰氣衰弱,則睡輕微易知”。說明本病與腎陰的盛衰有關(guān)。 12 病 因 病 機 13 病 因 思慮太過,勞逸失調(diào)素質(zhì)不強,病后體虛 驚恐郁怒 飲食不節(jié) 14 病 機 不寐的病因雖多,但其主要病機不外臟腑陰陽失調(diào),氣血失和,病邪滯擾以致神失

5、所養(yǎng)或神不能安。不寐實證多以火、熱、痰、瘀、食、郁為主,虛證多以臟腑虛弱,腦神失養(yǎng)為主。但不寐在臨床上都表現(xiàn)為虛實夾雜,以虛證為多。 15 病 機病理變化:屬陰陽失交。陽不交陰則不寐。病理性質(zhì):有虛實之分。虛者為心失所養(yǎng), 實者為邪擾心神。 病位:在心、腎為主,涉及肝脾。 預后轉(zhuǎn)歸:本病預后一般良好,少數(shù)頑固病例采取藥物治療、生活調(diào)理等綜合措施方能治愈。 16 中 醫(yī) 治 療 17 辨 治 要 點 1辨臟腑歸屬: 不寐是由于臟腑陰陽氣血失調(diào),神機紊亂所致,涉及心、肝、膽、脾、胃、腎,但最終導致心神不寧。如:不寐而兼不思飲食,或食欲減退,口淡無味,飯后脘腹脹悶,便溏,面色萎黃,四肢困乏,或噯腐吞

6、酸等癥狀者,多屬脾胃病變導致心神不寧;兼急躁易怒,口干口苦,面赤、苔黃者,則屬肝郁化火擾心;兼多夢易驚,終日惕惕然,心悸膽怯者,則為心膽氣虛所致;如若心煩心悸,頭暈健忘而不寐,多為陰虛火旺、心腎不交等。 18 辨 治 要 點 2辨邪正虛實: 不寐有邪正虛實之不同,與其病情輕重、久暫及稟賦等有關(guān)。如:虛證多屬陰精氣血不足,神失所養(yǎng),臨床特點為體質(zhì)瘦弱,面色無華,神疲懶言,心悸健忘,腰膝酸軟,眩暈多夢等,多因脾失健運,肝失藏血,腎失藏精等,導致心脾兩虛、心膽氣虛、心腎不交、陰虛火旺,以致陰精、氣血不能榮養(yǎng)心神所致。實證則為火盛擾神,臨床特點為心煩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多因肝郁化火、痰熱內(nèi)擾、胃

7、氣不和、心火亢盛等,邪擾心神,神明不安所致。 19 辨 治 要 點3治療原則 不寐的治療,首先應該明辨其陰陽氣血臟腑虛實,采取“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diào)其氣血,和其陰陽”等方法,達到“安其心神”的目的。重視情志調(diào)養(yǎng):消除焦慮及緊張情緒,保持精神舒暢,在治療中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因情志不舒或緊張而造成的不寐,精神治療更有其特殊的作用,應引起重視。20 辨 治 要 點3治療原則治心兼顧他臟:不寐之本在心,但邪正虛實變化多端,故為達到治心、寧心的目的,辨證求因、審因論治是用藥的前提與原則。應著重調(diào)治所病臟腑及其氣血陰陽,“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diào)其虛實”,施以補益心脾、滋陰降火、交通心腎、清肝泄熱、益氣鎮(zhèn)

8、驚、化痰清熱、和胃化滯諸法,使氣血調(diào)和,陰陽平衡,臟腑的功能得以恢復正常。 21 辨 治 要 點3治療原則注意安神鎮(zhèn)靜:根據(jù)本病心神不安的共同病理特征,不管何種證型,屬虛屬實,均宜酌配安神定志之品。但必須在平衡臟腑陰陽氣血,也就是辨證論治的基礎(chǔ)上進行。否則,單純“安神”則難以取效,這是中醫(yī)治病的特點。 安神的方法,有養(yǎng)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陰安神、益氣安神、鎮(zhèn)肝安神等不同,可以隨證選用。22 分 型 辨 治 1、心脾兩虛型2、陰虛火旺型3、痰熱內(nèi)擾型 4、肝郁化火型 5、心膽氣虛型 6、胃氣不和型 23 1心脾兩虛型 臨床表現(xiàn):夢多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納食無味,面色少華,舌質(zhì)淡、

9、苔薄白,脈象細弱。治法:補益心脾,益氣生血。方藥:歸脾湯加減:黨參12g、黃芪15g、白術(shù)10g、當歸10g、棗仁15g、夜交藤15g、合歡花12g、遠志12g、茯神12g、五味子10g。加減:血虛甚,面色少華,加熟地、丹參;心神不寧,夜寐易驚,加龍齒、珍珠母;心膽虛怯,夢多易驚,膽怯心悸,合安神定志丸。24 2陰虛火旺型 臨床表現(xiàn):稍寐即醒,或虛煩不眠,心悸,五心煩熱,汗出,口干咽燥,頭暈,耳鳴,健忘,腰酸或有夢遺,舌質(zhì)紅,脈細數(shù)。治法:滋陰降火,養(yǎng)心安神。方藥:朱砂安神丸、補心丹加減:生熟地各12g、麥冬12g、玄參12g、制首烏12g、黃連5g、柏子仁15g、茯神10g、五味子10g。加

10、減:相火偏旺,遺精頻作,加知母、黃柏;陰虛陽亢,心煩不安,頭昏、耳鳴,加珍珠母、龍齒、阿膠;心腎不交,虛陽上越,頭面烘熱,舌尖紅,足冷,加肉桂;肝血不足,陰虛內(nèi)熱,虛煩不眠,頭暈、目眩,咽干口燥,脈弦細數(shù),合酸棗仁湯。25 3痰熱內(nèi)擾型 臨床表現(xiàn):睡眠不實,心煩不寧,或時醒時寐,或惡夢紛紜,胸脘痞悶,痰多,頭暈目眩,口苦,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法:化痰清熱,和胃安神。方藥:溫膽湯加減。藥用半夏10g、陳皮6g、枳實10g、竹茹10g、遠志10g、茯苓10g、甘草5g。加減:熱重,心煩口苦,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加黃連5g、山梔10g;食滯、脘腹脹悶不適,苔厚膩,加神曲10g、山楂10g、萊菔子

11、10g;痰熱傷陰,懊惱不寐,加北秫米10g、麥冬10g、酸棗仁15g。 26 4肝郁化火型 臨床表現(xiàn):煩熱不寐,性情急躁易怒,面紅目赤,口苦口干,小便黃赤,大便秘結(jié),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法:疏肝泄熱,寧心安神。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g、山梔10g、黃芩10g、香附10g、郁金10g,當歸10g、生地15g、茯神15g、牡蠣30g。加減:尿黃赤,加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大便秘結(jié),加大黃通腑泄熱;肝氣不舒,胸悶脅脹,善太息,加柴胡、合歡花理氣解郁。 27 5、心膽氣虛型 臨床表現(xiàn):心煩不寐,多夢易醒,膽怯心悸,觸事易驚,伴有氣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脈弦細。治法: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方藥

12、: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加減:人參9g,茯神15g,遠志9g,龍齒(先煎)30g,石菖蒲9g,珍珠母(先煎)30g,酸棗仁12g,知母12g,川芎6g。加減:若心悸甚,驚惕不安者,加生牡蠣、生龍骨;自汗多加黃芪。 28 6、胃氣不和型 臨床表現(xiàn):睡臥不安,輾轉(zhuǎn)反側(cè),胸脘滿悶,不思飲食,惡心泛嘔,暖腐吞酸,大便糟粕不化,舌苔厚膩,脈滑。治法:和胃安神。方藥:半夏秫米湯合保和丸加減:半夏9g,秫米9g,炒山楂15g,神曲15g,茯神12g,陳皮6g,萊菔子15g,石菖蒲6g,連翹9g,枳實9g。加減:若食積較甚者,加谷芽、麥芽;食積化熱者,加黃芩;便秘者,加大黃。29 瘀血阻滯型 此外,還有瘀血阻滯

13、一型,臨床也非少見。治療選用王清任醫(yī)林改錯名方血府逐瘀湯加減(桃仁9g,紅花9g,當歸10g,生地黃15g,川芎9g,赤芍12g,珍珠母30g,牛膝9g,酸棗仁12g,桔梗6g,柴胡6g,枳殼9g,甘草6g)?;蜻x用成藥甜夢膠囊等。30 其 它 療 法31 1單驗方酸棗仁炒香為末,每服6g,每日2次,以溫開水調(diào)服;或竹葉煎湯調(diào)下更好。百合30g,龍眼40g,蓮子50g。加糖煮湯食用,每日1次。何首烏粉,每服6g,每日2次。夜交藤、棗仁、枳實子各50g,加水500ml,煎至200ml,去渣取汁,加入白糖適量,每日睡前服30ml。大棗30g,甘草10g,淮小麥50g。每日1劑,加水煎服。棗仁雙藤方

14、:炒棗仁粉1.53g,夜交藤30g,雞血藤30g,二藤清水煎,睡前半小時送服棗仁粉。適用于各種不寐。紅花6g(另煎),干姜10g,附子6g,補骨脂10g,焦白術(shù)12g,桂枝8g,吳茱萸6g,炙甘草12g,用于陽虛濕盛型不寐。32 2中成藥天王補心丹:每日2次,每次1丸(9g),溫開水送服。琥珀多寐丸:每日2次,每次24g,溫開水送服。安神補腦液:每次l0ml,每日2次。人參五味子糖漿:每次10ml,每日2次。速效棗仁安神膠囊:每次12粒,睡前服。柏子養(yǎng)心丸:每日2次,每次1丸(9g),溫開水送服。33 2中成藥 舒眠膠囊-具有舒肝解郁,寧心安神的功效。適用于心肝火旺型。每日2次,每次3粒,分別

15、在晚飯后和臨睡前各服一次。烏靈膠囊-具有補腎健腦,養(yǎng)心安神的功效,用于肝腎陰虧型。每日3次,每次3粒。34 3、針灸推拿 體針療法: 取內(nèi)關(guān)、太沖為主穴,瀉法,留針2030分鐘,隔5分鐘提插捻轉(zhuǎn)1次,隔日1次。配穴:心脾兩虛者,加心俞、脾俞,補法;腎精虧虛的加腎俞、太溪,補法;脾胃不和,加胃俞、足三里,平補平瀉;痰涎壅盛,加豐隆、尺澤、瀉法;濕濁困脾,加脾俞、陰陵泉、神庭;脾俞施捻轉(zhuǎn)平補平瀉法,陰陵泉施捻轉(zhuǎn)瀉法12分鐘,神庭施捻轉(zhuǎn)補法。35 3、針灸推拿 耳穴療法:取心、腎、腦、皮質(zhì)下、神門等穴為主;每次取34個穴,交替使用。針刺法:用5分寸毫針,進針1分許,略捻轉(zhuǎn)幾次,留針1530分鐘。每日

16、治療1次。1015日次為1個療程。壓藥法:用中藥冰片或王不留行籽,膠布固定于耳穴,每日睡前自行指壓貼藥23分鐘。每35天更換1次,36次為1個療程。灸法:取穴百會、涌泉、足三里。艾條灸法,早上灸百會,臨睡灸足三里、涌泉,可促進睡眠,亦可治療虛證嗜寐,但對肝陽上亢者,不宜灸百會。 36 4、藥膳食療 酸棗仁粥:酸棗仁50g,搗碎,煎取濃汁,用粳米100g煮熟,待米熟時加入酸棗仁汁同煮,粥成淡食,加糖食亦可,每日晚餐趁熱食用。治療虛性煩擾,不寐多夢療效甚好,無論不寐新久,均可適用。蓮子糯米粥:蓮子肉100g,芡實100g,加適量糯米煮粥,熬粥時,再加一巴掌大的荷葉蓋在水上,粥好后即可食用。適用于脾

17、胃虛弱而致的睡眠不安等癥。蓮子龍眼粥:蓮子肉30g,龍眼肉30g,百合20g,山藥20g,大棗6枚,粳米30g,煮粥服,每日2次。常服有養(yǎng)心安神之功效,多種不寐癥均可服用。37 4、藥膳食療 蓮子茶:蓮子心2g,生甘草3g,開水沖泡代茶,每日數(shù)次。此茶對高血壓伴有不寐者有效。蒼術(shù)薏苡粥:蒼術(shù)5g,薏苡仁10g,大米50g,共煮粥食,可用于濕盛困脾型不寐。 此外,還有諸如練功(內(nèi)養(yǎng)功、靜坐、樁功、太極拳、八段錦等)、足浴、熱敷、穴位埋線、藥枕等,以及眾多的其他自然療法,均有助于調(diào)節(jié)改善機體功能,促進睡眠,有一定的療效。38 預防與調(diào)護 39 一般護理 保持病室環(huán)境安靜,避免聲光刺激,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交流,密切觀察病人的情志變化。對外感熱病引起之嗜寐,要注意觀察體溫及神志變化;對內(nèi)傷慢性病之嗜寐,要及時治療相關(guān)疾病。 40 飲食調(diào)養(yǎng) 戒煙戒酒;節(jié)制肥甘厚味,選取清淡而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適當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寐睡前不要喝茶、咖啡以及其他興奮性飲料;嗜寐患者可適當給予淡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