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體在冷卻時的轉變綜述課件_第1頁
奧氏體在冷卻時的轉變綜述課件_第2頁
奧氏體在冷卻時的轉變綜述課件_第3頁
奧氏體在冷卻時的轉變綜述課件_第4頁
奧氏體在冷卻時的轉變綜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2 奧氏體在冷卻時的轉變一、奧氏體在不同冷卻方式下的轉變二、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圖(TTT或C曲線)三、過冷奧氏體轉變產(chǎn)物的組織形態(tài)及其性能四、影響C曲線位置和形狀的因素五、C曲線的意義和應用六、共析鋼連續(xù)冷卻轉變CCT曲線簡介4.2 奧氏體在冷卻時的轉變一、奧氏體在不同冷卻方式下的轉變按FeFe3C平衡相圖進行平衡轉變。(二)連續(xù)冷卻轉變奧氏體在一定冷速下進行的轉變。冷速不同,得到的組織也不同,最終性能也不同。(一)極其緩慢冷卻轉變共析鋼平衡組織為:亞共析鋼平衡組織為:過共析鋼平衡組織為:PF+PP+Fe3C(三)等溫冷卻轉變 將A迅速過冷到A1以下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使過冷奧氏體

2、在恒溫下完成轉變,然后再冷卻到室溫。過冷奧氏體在A1以下存在的尚未發(fā)生轉 變的A。(一)C曲線的測定以共析鋼為例,采用金相法測定。制樣:把鋼材制成151.5mm的圓片試樣 (鉆小孔,便于提?。?,分成若干組。2. 奧氏體化:取一組試樣,在鹽爐內(nèi)加熱使之 完全A化。3. 等溫:將A化后的試樣快速投入 A1 以下某一溫 度的浴爐中進行等溫轉變,并開始計時。二、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圖(TTT或C曲線)4. 記時:每隔一定時間取出一個試樣,進行高溫金相 組織觀察。記錄開始轉變時間和轉變終了時間。 將其余各組試樣,用上述方法分別測出不同等溫條件下A轉變開始和終了時間,最后將所有轉變開始時間點和終了時間點

3、標在溫度時間(對數(shù)) 坐標上,并分別連接起來,即得C曲線。共析碳鋼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圖建立Ttt2tnt1(二)圖形分析1.線、區(qū)說明(5線、6區(qū))2.“孕育期”即轉變開始線與縱坐標軸之間的距離?!氨羌狻碧幾疃?,既過冷A最易發(fā)生轉變。3. 轉變產(chǎn)物P、S、T、B下B上、M、AC曲線區(qū)域、轉變產(chǎn)物及其性能M 轉變P 轉變B 轉變 過冷A轉變開始線過冷A轉變終了線相變線M轉變開始線M轉變終了線P 5 25HRCS 25 35HRCT 3 5 40HRC上B 40 50HRC下B 50 60HRCM+A60 65HRC硬度強度增加塑性韌性下降性 能(一)珠光體轉變(A1550)PF與Fe3C片層

4、相間排列的機械混合物,呈“貝殼狀”根據(jù)片層厚度不同,可分以下三種:三、過冷奧氏體轉變產(chǎn)物的組織形態(tài)及其性能1、 珠光體的組織形態(tài)及性能索氏體(S)屈氏體(T)珠光體(P)溫度/ A相變層片間距HRC性能A1600 AP(珠光體) 0.60.8m500分清1020隨片間距減小,強度、塑性韌性升高650600 AS(索氏體)0.25m1000分清2030600550 AT (屈氏體) 0.1m 5000分清3040珠光體轉變的類型、特征及性能 AFe3CAFe3C2、珠光體的轉變過程全擴散型轉變通過Fe、C原子的擴散和A晶格的改組來實現(xiàn)。 通過形核 長大來實現(xiàn) Fe3CAP A B上(550350

5、 ),光鏡下呈羽毛狀。 半擴散型轉變碳原子擴散,鐵原子不擴散。 電鏡下可看到Fe3C以不連續(xù)的短桿狀分布于許多平行而密集的 F 條之間。 塑變抗力低易發(fā)生脆斷 ,故其強度和韌性較差,工業(yè)上不應用。 HRC=40451. 上貝氏體(二) 貝氏體轉變550Ms(230)B上顯微組織光鏡照片B上轉變過程示意圖A晶界Fe3CFe3C上BB下 顯微組織光鏡照片 F針是過飽和的固溶強化 。電鏡下Fe3C呈細短條狀,沿著與的長軸相夾的方向分列成排,均勻分布在呈55 65角的F針內(nèi)彌散強化。A B下350Ms(230),光鏡下呈黑色針狀。2. 下貝氏體強韌性好,硬度為5060HRC,是工業(yè)生產(chǎn)上追求的組織???/p>

6、采用等溫淬火得到。B下 黑色針狀A 白色塊狀M 灰色針狀B下轉變過程示意圖碳化物碳化物碳化物下BM形態(tài)主要取決于高溫A中的含碳量。即:WC%,淬火后組織中的M片,而M板條。當WC1.0%的鋼淬火后組織幾乎全是M片,當 WC Vk)。(3)在不斷降溫的條件下形成 降溫中斷M轉變停止。(4)轉變速度極快。 瞬間形核,瞬間長大。A中的C% 則 MS、Mf ,殘余A含量。3. M轉變的特點金屬的實際結晶溫度Tn總是低于平衡結晶溫度T0,這一現(xiàn)象稱為過冷現(xiàn)象,T0與Tn的差值T稱為過冷度,。(6)產(chǎn)生很大內(nèi)應力。奧氏體的碳含量對殘余奧氏體量的影響奧氏體的碳含量對M轉變溫度的影響MsWc(%)00.20.

7、40.60.81.01.21.41.61.82.020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溫度/Mf4. 冷處理 A會降低淬火鋼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或長期存放時, A會發(fā)生轉變,引起鋼件尺寸精度的變化。冷處理在淬火后立即進行,他是淬火的繼續(xù)。處理溫度根據(jù)鋼的Mf點決定,通常在 -50 -80。 1. 碳含量的影響碳鋼C曲線的比較四、影響C曲線位置和形狀的因素與共析鋼相比: 各多一條過冷A先共析相(F或Fe3C)轉變線。 亞(過)共析鋼的C曲線左移; 亞(過)共析鋼的Ms、Mf 線上(下)移。 A中含Co或WAl 2.5%時,C曲線向左移;其它溶入A的合金元素均會使C

8、曲線右移。 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W、Mo、V等存在使C曲線形狀變化,變成兩拐彎(如圖5-16)。2. 合金元素的影響時間/s110102200400600800溫度/時間/s0.5C2.2Cr時間/s110102200400600800溫度/時間/s0.5C4.2Cr(P101圖5-16)鉻對C曲線的影響 Cr% ,C曲線的形狀發(fā)生改變;使C曲線在鼻子處分開,形成(過冷A P和過冷A B)兩個C曲線。加熱溫度、保溫時間 3. 加熱溫度與保溫時間加熱溫度保溫時間原因:C曲線右移轉變時形核率A穩(wěn)定性A成分均勻未溶碳化物A晶粒尺寸晶界面積C曲線右移 五、C曲線的意義和應用 1. 反映了過冷度(T)與過冷A轉變速度的關系。(一)意義 2. 反映了過冷A在不同T下的轉變產(chǎn)物。(二)應用CCT曲線位于 TTT的右下方;CCT曲線中沒有 AB 轉變1. 在轉變圖上估計連續(xù)冷卻轉變產(chǎn)物退火正火淬火淬火水冷:V實 Vk M2. 馬氏體淬火臨界冷卻速度油冷:V實VK(M)V實VK(M+T)淬火臨界冷卻速度:Vk 獲得完全M組織的最小冷卻速度或與轉變開始線相切的冷卻速度tmC曲線鼻尖處溫度mC曲線鼻尖處時間例如:T8鋼加熱后tmm3. 確定工藝參數(shù)4. 確定冷處理工藝的溫度等溫退火分級淬火等溫淬火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