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合成發(fā)展簡史_第1頁
有機合成發(fā)展簡史_第2頁
有機合成發(fā)展簡史_第3頁
有機合成發(fā)展簡史_第4頁
有機合成發(fā)展簡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有機合成化學發(fā)展簡史專業(yè):精細化工學號:1110731110姓名:朱琳目錄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15 o Current Document 有機合成是有機化學中永不枯竭研究資源3 HYPERLINK l bookmark19 o Current Document 有機合成的發(fā)展史3 HYPERLINK l bookmark23 o Current Document 2.1早期的合成化學3 HYPERLINK l bookmark29 o Current Document 2.2合成化學的發(fā)展4 HYPERLINK l bookmark35 o C

2、urrent Document 2.3有機合成的新發(fā)展7 HYPERLINK l bookmark41 o Current Document 中國有機合成發(fā)展概況8 HYPERLINK l bookmark45 o Current Document 參考資料10有機合成發(fā)展簡史有機合成化學是有機化學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人類改造世界,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 的強有力工具。一個國家有機化學研究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有機合成 化學發(fā)展狀況。有機合成是推動有機學發(fā)展的永恒動力。有機合成是有機化學中永不枯竭研究資源生命科學:生物大分子、生物活性分子、生化分析試劑等;醫(yī)藥學:藥物、藥理、病理分析試劑等;農業(yè):農藥

3、、農用化學品等;石油:石油化工產品等材料科學:高分子化合物、功能材料等;食品:食品添加劑等;日用化工:燃料、涂料、化妝品等。有機合成的發(fā)展史2.1早期的合成化學(1900年以前):簡單化合物的制備1824年德國化學家維勒(Wohler)首次從無機物人工合成有機物-尿素。NH.OCN h2n nh21845年德國化學家Kolbe合成醋酸1854年法國化學家Bezthelot合成油脂1890年德國化學家Emil Fisher合成六個碳原子的糖的各種異構體,由于他在糖化學和嘌吟等雜環(huán)化合物合成的功績獲得190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2.2合成化學的發(fā)展(19001960年):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被合成190

4、2年德國化學家Willstatter合成托品酮(191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Mannich 反應)1917年英國化學家Robinson全新、簡捷地合成托品酮(1947年獲諾貝爾化學獎)1929年德國化學家Hans Fisher合成血紅素(通過對其分解產物的合成并最后加以裝配)白專3寸1 CHCCJJ 血虹推美國化學家R. B. Woodward(19171979) (196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現代有機化學之父復雜結構的生物堿的合成:1944年金雞納堿的合成,1954年馬錢子堿的合成,1956年麥角新堿的合成,利血平的合成甾體化合物的合成:1951年膽甾醇等的合成1957年羊毛甾醇的合成抗生

5、素的合成:青霉素V、四環(huán)素、VB12等(Woodward與瑞士有機化學家Albert Eschenmoser合作,率領100多位科學家經過12年的努力,終于于1973年完成了 VB12的全合成。)2.3有機合成的新發(fā)展60年代以后:有機合成化學形成了以反應機制為線索的體系E. J. Corey 美國化學家1967年提出具有嚴密邏輯的逆合成分析法,并合成血紅素、前列腺素、白 三烯等天然產物;1990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在60年代中期,科里創(chuàng)造了逆合成分析的原理,并提出了合成子和切斷這 兩個基本概念??评锏暮铣煞椒ê屠碚撻_創(chuàng)了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的新紀元。1967年科里等人編寫了第一個 OCSS (O

6、rganic Chemical Simulation of Synthesis)程序(LHASA 程序的前身)逆合成分析法(Retrosynthesis):即從需要合成的目標分子(Target Molecule TM)出發(fā),向回推出原料。即使一個簡單的 分子得合成也可 以逆推出許多不 同的中間體,組 成不同的合成路 線,結果得到一 個所謂的“合成 樹”。20世紀60年代,Merrifield美國生物化學家發(fā)展了固相合成技術。20世紀70年代,Corey美國化學家發(fā)展了手性合成理論和方法。1989年,Kishi美國化學家合成了??舅兀ǚ肿邮剑篊129H223N3O54,分子量2680,64個手

7、性中心,7個骨架內雙鍵),被稱為是世紀工程。14。C129H223N3O5&分子量2680,64個手性中心0 O 20世紀90年代,發(fā)展了組合化學合成理論和技術。中國有機合成發(fā)展概況在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自然科學,包括有機合成化學,進入了一個嶄新 的發(fā)展時代。盡管當時的工業(yè)基礎非常薄弱,又無強大的國力支持,但新中國 的有機化學家在抗菌素,染料和甾體藥物等的合成方面開展了相當出色的工作, 尤其是甾體的半合成工作取得了極大成功,為當時世界上正在發(fā)展的甾體抗炎 藥和甾體避孕藥工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70年代起國際上的有機化學的發(fā)展 出現了新的高潮,有機化學成為化學中最大的一個分支,有機合成則成為有機

8、 化學中最令人注目的一個領域。1965年9月,我國科學家汪猷等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理活性的結晶牛胰島 素。70年代中,前后合成了前列腺素E1(PGE1),前列腺素F2a及3-乙基同系物(3 -Ethyl-PGF2a )和15-甲基前列腺素F2a 15-Methyl PGF2a )等前列腺素,以及 一大批昆蟲(棉紅鈴蟲等)信息素。此外這期間也開展了一些天然藥物的合成研究, 如具抗癌活性的喜樹堿和具抗瘧活性的仙鶴草酚等。1978年作為中國科學院的重點研究課題啟動了青蒿素的全合成研究。青蒿 素是中國科學家從中藥中發(fā)現的新一代抗瘧藥,同時其獨特的過氧結構也是對 有機合成的新挑戰(zhàn)。1981年11月,我國科學家又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 核酸。1983年報道了從青蒿的另一成分一一青蒿酸出發(fā)合成青蒿素的工作。1984年進而完成了由香茅醛開始的全合成工作。國內90年代天然產物合成較前有很大的發(fā)展,合成目標涉及到多種類型的 化合物:周維善利用糠胺的不對稱反應合成了一批生物堿,以及對苯乙烯內酯的 合成。王志勤、許杏祥等對康寧木酶素進行了合成??傊?,50年代以來,尤其近20年來中國天然產物合成這一科學高峰的攀登 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參考資料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