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00822-2006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第二部分管道工程復習課程_第1頁
SYT00822-2006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第二部分管道工程復習課程_第2頁
SYT00822-2006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第二部分管道工程復習課程_第3頁
SYT00822-2006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第二部分管道工程復習課程_第4頁
SYT00822-2006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第二部分管道工程復習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SYT00822-2006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第二部分管道工程目次TOCo1-2hzuHYPERLINKl_Toc123358216前言PAGEREF_Toc123358216hIVHYPERLINKl_Toc123358217引言PAGEREF_Toc123358217hVHYPERLINKl_Toc1233582181范圍PAGEREF_Toc123358218h1HYPERLINKl_Toc1233582192術語和定義PAGEREF_Toc123358219h1HYPERLINKl_T

2、oc1233582203基本規(guī)定PAGEREF_Toc123358220h2HYPERLINKl_Toc1233582214總論PAGEREF_Toc123358221h3HYPERLINKl_Toc1233582224.1前言PAGEREF_Toc123358222h3HYPERLINKl_Toc1233582234.2設計依據PAGEREF_Toc123358223h3HYPERLINKl_Toc1233582244.3設計原則PAGEREF_Toc123358224h3HYPERLINKl_Toc1233582254.4遵循的標準、規(guī)范PAGEREF_Toc123358225h3HYPE

3、RLINKl_Toc1233582264.5工程設計范圍和設計分工PAGEREF_Toc123358226h3HYPERLINKl_Toc1233582274.6初步設計文件構成PAGEREF_Toc123358227h4HYPERLINKl_Toc1233582284.7工程概況PAGEREF_Toc123358228h4HYPERLINKl_Toc1233582294.8主要工程量及技術經濟指標PAGEREF_Toc123358229h4HYPERLINKl_Toc1233582304.9初步設計對可行性研究的變化情況PAGEREF_Toc123358230h5HYPERLINKl_Toc

4、1233582314.10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PAGEREF_Toc123358231h5HYPERLINKl_Toc1233582325工藝系統(tǒng)分析PAGEREF_Toc123358232h5HYPERLINKl_Toc1233582335.1主要工藝參數(shù)PAGEREF_Toc123358233h5HYPERLINKl_Toc1233582345.2輸送工藝系統(tǒng)計算及分析PAGEREF_Toc123358234h6HYPERLINKl_Toc1233582355.3輸送工藝系統(tǒng)方案的確定PAGEREF_Toc123358235h7HYPERLINKl_Toc1233582366輸油(氣)線路

5、PAGEREF_Toc123358236h7HYPERLINKl_Toc1233582376.1說明書PAGEREF_Toc123358237h7HYPERLINKl_Toc1233582386.2圖紙和表格PAGEREF_Toc123358238h13HYPERLINKl_Toc1233582397管道穿(跨)越PAGEREF_Toc123358239h14HYPERLINKl_Toc1233582407.1說明書PAGEREF_Toc123358240h14HYPERLINKl_Toc1233582417.2圖紙和表格PAGEREF_Toc123358241h17HYPERLINKl_To

6、c1233582428站場工藝PAGEREF_Toc123358242h18HYPERLINKl_Toc1233582438.1站場設置PAGEREF_Toc123358243h18HYPERLINKl_Toc1233582448.2站場的功能及規(guī)模PAGEREF_Toc123358244h18HYPERLINKl_Toc1233582458.3站場工藝及工藝流程PAGEREF_Toc123358245h18HYPERLINKl_Toc1233582468.4工藝站場設計PAGEREF_Toc123358246h18HYPERLINKl_Toc1233582478.5主要設備選型PAGEREF

7、_Toc123358247h18HYPERLINKl_Toc1233582488.6圖紙和表格PAGEREF_Toc123358248h19HYPERLINKl_Toc1233582499防腐、保溫及陰極保護PAGEREF_Toc123358249h19HYPERLINKl_Toc1233582509.1管道工程概況及設計基礎資料PAGEREF_Toc123358250h19HYPERLINKl_Toc1233582519.2管道線路防腐及保溫PAGEREF_Toc123358251h19HYPERLINKl_Toc1233582529.3管道線路陰極保護PAGEREF_Toc12335825

8、2h20HYPERLINKl_Toc1233582539.4站場工程防腐及保溫PAGEREF_Toc123358253h21HYPERLINKl_Toc1233582549.5圖紙和表格PAGEREF_Toc123358254h22HYPERLINKl_Toc12335825510自動控制與儀表工程PAGEREF_Toc123358255h22HYPERLINKl_Toc12335825610.1自動控制與儀表說明書PAGEREF_Toc123358256h22HYPERLINKl_Toc12335825710.2圖紙和表格PAGEREF_Toc123358257h24HYPERLINKl_T

9、oc12335825811通信工程PAGEREF_Toc123358258h25HYPERLINKl_Toc12335825911.1概述PAGEREF_Toc123358259h25HYPERLINKl_Toc12335826011.2設計依據和原則PAGEREF_Toc123358260h26HYPERLINKl_Toc12335826111.3設計范圍和設計分工PAGEREF_Toc123358261h26HYPERLINKl_Toc12335826211.4系統(tǒng)設計PAGEREF_Toc123358262h26HYPERLINKl_Toc12335826311.5主要工程量PAGERE

10、F_Toc123358263h27HYPERLINKl_Toc12335826411.6存在問題與建議PAGEREF_Toc123358264h27HYPERLINKl_Toc12335826511.7圖紙和表格PAGEREF_Toc123358265h27HYPERLINKl_Toc12335826612供配電工程PAGEREF_Toc123358266h27HYPERLINKl_Toc12335826712.1變、配電PAGEREF_Toc123358267h27HYPERLINKl_Toc12335826812.2送電線路PAGEREF_Toc123358268h32HYPERLINKl

11、_Toc12335826913機械PAGEREF_Toc123358269h35HYPERLINKl_Toc12335827013.1儲罐PAGEREF_Toc123358270h35HYPERLINKl_Toc12335827113.2非標設備PAGEREF_Toc123358271h35HYPERLINKl_Toc12335827213.3管件及管道附件PAGEREF_Toc123358272h37HYPERLINKl_Toc12335827313.4加熱爐PAGEREF_Toc123358273h38HYPERLINKl_Toc12335827414公用工程PAGEREF_Toc1233

12、58274h39HYPERLINKl_Toc12335827514.1總圖及運輸PAGEREF_Toc123358275h39HYPERLINKl_Toc12335827614.2建筑與結構PAGEREF_Toc123358276h42HYPERLINKl_Toc12335827714.3給排水及消防PAGEREF_Toc123358277h4314.4HYPERLINKl_Toc123358278供熱PAGEREF_Toc123358278h4714.5HYPERLINKl_Toc123358278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PAGEREF_Toc123358278h47HYPERLINKl_Toc1

13、2335827915伴行道路PAGEREF_Toc123358279h49HYPERLINKl_Toc12335828015.1概述PAGEREF_Toc123358280h49HYPERLINKl_Toc12335828115.2道路等級、建設標準及技術參數(shù)PAGEREF_Toc123358281h49HYPERLINKl_Toc12335828215.3伴行道路設計PAGEREF_Toc123358282h49HYPERLINKl_Toc12335828315.4環(huán)境保護應包括的內容PAGEREF_Toc123358283h50HYPERLINKl_Toc12335828415.5圖紙PA

14、GEREF_Toc123358284h50HYPERLINKl_Toc12335828516節(jié)能PAGEREF_Toc123358285h50HYPERLINKl_Toc12335828616.1能耗分析PAGEREF_Toc123358286h50HYPERLINKl_Toc12335828716.2節(jié)能措施PAGEREF_Toc123358287h50HYPERLINKl_Toc12335828817防火專篇PAGEREF_Toc123358288h51HYPERLINKl_Toc12335828917.1說明書PAGEREF_Toc123358289h51HYPERLINKl_Toc12

15、335829017.2圖紙PAGEREF_Toc123358290h53HYPERLINKl_Toc12335829118環(huán)境保護專篇PAGEREF_Toc123358291h53HYPERLINKl_Toc12335829218.1說明書PAGEREF_Toc123358292h53HYPERLINKl_Toc12335829318.2圖紙和表格PAGEREF_Toc123358293h55HYPERLINKl_Toc12335829419勞動(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專篇PAGEREF_Toc123358294h55HYPERLINKl_Toc12335829519.1說明書PAGEREF_Toc1

16、23358295h55HYPERLINKl_Toc12335829619.2附圖PAGEREF_Toc123358296h57HYPERLINKl_Toc12335829720安全專篇PAGEREF_Toc123358297h57HYPERLINKl_Toc12335829820.1說明書PAGEREF_Toc123358298h57HYPERLINKl_Toc12335829920.2附圖應包括PAGEREF_Toc123358299h59HYPERLINKl_Toc12335830021組織機構、定員及車輛配置PAGEREF_Toc123358300h59HYPERLINKl_Toc123

17、35830121.1組織機構PAGEREF_Toc123358301h59HYPERLINKl_Toc12335830221.2人員編制PAGEREF_Toc123358302h59HYPERLINKl_Toc12335830321.3員工培訓PAGEREF_Toc123358303h59HYPERLINKl_Toc12335830421.4車輛配置PAGEREF_Toc123358304h59HYPERLINKl_Toc12335830522道工程維修、搶修與分析化驗PAGEREF_Toc123358305h60HYPERLINKl_Toc12335830622.1管道工程維修、搶修PAGE

18、REF_Toc123358306h60HYPERLINKl_Toc12335830722.2分析化驗PAGEREF_Toc123358307h60HYPERLINKl_Toc12335830823概算PAGEREF_Toc123358308h60HYPERLINKl_Toc12335830923.1概算文件PAGEREF_Toc123358309h60HYPERLINKl_Toc12335831023.2編制說明PAGEREF_Toc123358310h60HYPERLINKl_Toc12335831123.3總概算表PAGEREF_Toc123358311h61HYPERLINKl_Toc1

19、2335831223.4單項工程綜合概算表PAGEREF_Toc123358312h61HYPERLINKl_Toc12335831323.5單位工程概算表PAGEREF_Toc123358313h61HYPERLINKl_Toc12335831423.6他費用計算表PAGEREF_Toc123358314h61HYPERLINKl_Toc12335831523.7投資分析PAGEREF_Toc123358315h61HYPERLINKl_Toc123358316附錄A(資料性附錄)條文說明PAGEREF_Toc123358316h62前言SY/T0082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分為三個

20、部分:SY/T0082.1-2006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第1部分:油氣田地面工程;SY/T0082.2-2006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第2部分:管道工程;SY/T0082.3-2006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第3部分:天然氣處理廠工程。本部分是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的第2部分。上述三個部分共同代替SY/T0082-93。本部分共分為23章,其主要內容有:范圍、術語和定義、基本規(guī)定、總論、工藝系統(tǒng)分析、輸油(氣)線路、管道穿(跨)越、站場工藝、防腐、保溫及陰極保護、自動控制與儀表工程、通信工程、供配電工程、機械、公用工程、伴行道路、節(jié)能、防火專篇、環(huán)境保護專篇、勞

21、動(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專篇、安全專篇、組織機構、定員及車輛配置、管道工程維修、搶修與分析化驗、工程概算等。與原石油天然氣行業(yè)標準原油及天然氣地面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SY/T0082-93相比,豐富了管道工程初步設計的內容,使之更為全面、合理,使各設計單位在編制管道工程初步設計文件時具有可操作性,更加符合管道工程設計的需要。本部分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本部分由石油工程建設專業(yè)標準化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部分由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本部分由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西南分公司負責解釋。本部分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CPPE);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

22、計有限責任公司西南分公司(CPE西南分公司)。本部分CPPE主要起草人:徐文穎、劉嵬輝、馬紅昕、劉忠勝、俞彥英、張起瑛、高紅、王懷義、鄔俊華、王剛、張育晶、狄玉蓮、王育軍、陸勇、桂金印、李鳳德、周長才、李正郁、周煥芝、張平、耿曉梅。本部分CPE西南分公司主要起草人:諶貴宇、宋德琦、張永紅、雒定明、沈澤明、黃春蓉、唐勝安、吳克信、邱練兵、梅三強、盛炳林、宋昭明、毛道松、湯曉勇、牟健、陳鳳、傅賀平。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SY/T0082-93。引言SY/T0082已經實施近十二年,它在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適應石油天然氣工程技術發(fā)展的需要,使規(guī)范更加實

23、用、內容更加全面,有必要調整SY/T0082的結構,制修訂新的石油天然氣地面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管道工程1范圍SY/T0082的本部分規(guī)定了適用于陸上原油、成品油、天然氣和液態(tài)液化石油氣輸送管道新建、擴建和改建工程初步設計內容的編制要求。2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SY/T0082的本部分。2.1輸油管道工程oilpipelineproject用管道輸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態(tài)液化石油氣的建設工程。一般包括輸油管線、輸油站、管道穿(跨)越及輔助生產設施等工程內容。2.2輸氣管道工程gastransmissionpipelineproject用管道輸送天然氣和煤氣的

24、工程。一般包括輸氣管道、輸氣站、管道穿(跨)越及輔助生產設施等工程內容。2.3站場station管道工程中各類工藝站場的統(tǒng)稱。2.4管道穿越工程pipelinecrossingengineering輸送管道從人工或天然障礙下部通過的建設工程。2.5管道跨越工程pipelineaerialcrossingengineering輸送管道從人工或天然障礙物上部架空通過的建設工程。2.6彈性敷設pipelayingwithelasticbending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產生彈性彎曲變形,利用這種變形,改變管道走向或適應高程變化的管道敷設方式。2.7冷彎管coldbends用模具(或夾具)不加熱將管子

25、彎制成需要角度的彎管。2.8熱煨彎管hotbends管子加熱后,在夾具上彎曲成需要角度的彎管,其曲率半徑一般不小于5倍管子外直徑。2.9線路截斷閥lineblockvalve為防止管道事故擴大、減少環(huán)境污染與管內油品或天然氣損失及維修方便在管道沿線安裝的閥門。3基本規(guī)定3.1初步設計文件應依據合同、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或方案設計);專項評價報告、地方政府或規(guī)劃部門對管道路由的初步意向、顧客委托書及設計基礎資料進行編制。3.2初步設計文件的編制應遵循國家和上級機關有關建設方針和技術政策,執(zhí)行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和標準。3.3初步設計文件的深度應達到設計范圍明確。在此范圍內所需建設的單項工程應考慮齊全

26、;主要技術方案應經過比選確定;應確定主要設備的選型和主要材料的選擇;設計概算投資應在要求的控制范圍內。初步設計批準后,應滿足下列要求:a)編制施工圖(詳細)設計;b)確定土地征用和建(構)筑物拆遷范圍;c)進行主要設備和特殊材料的訂貨;d)進行施工準備工作;e)進行生產準備和人員培訓工作;f)編制建設計劃、據此控制基建投資(設計無法估計的影響因素除外);g)據此編制工程承包(EPC)招投標文件。3.4本部分是對管道工程初步設計文件內容的基本要求,改擴建工程項目應在設計文件中表達改擴建內容。如顧客有特殊要求時,可在簽訂合同時協(xié)商確定。3.5初步設計方案不宜與可行性研究報告(或方案設計)較大的變化

27、。初步設計投資概算不應突破可行性研究報告估算的10。當設計基礎資料及情況發(fā)生變化致使方案有較大變化時,應經原審批設計任務書或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管部門批準。3.6本部分是一個指導性的規(guī)范,其編排條目具有長輸管道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編制的通用性,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可針對具體的工程進行增減或合并,其刪減條件僅限于該項工程不包含的內容,不影響滿足顧客要求和滿足法律法規(guī)要求。3.7本部分不作為設計單位內部專業(yè)的設置、專業(yè)分工的依據,也不作為初步設計文件篇、章編制的依據。可根據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確定初步設計文件篇、章的編制順序。3.8本部分對初步設計中圖紙、表格格式不作統(tǒng)一規(guī)定。各設計單位可根據本單位的規(guī)定

28、進行編制。3.9管道工程初步設計內容除應符合本部分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guī)定。4總論4.1前言應介紹工程項目建設的背景、目的、必要性和意義,簡述工程建設后的資源和市場。4.2設計依據應列出下述文件的發(fā)文(或簽訂)單位名稱,發(fā)文(或簽訂)日期,文件號和文件名稱:a)可行性研究報告(或方案設計)的批復文件;b)環(huán)境影響評價報告及批復文件;c)職業(yè)病危害評價報告及批復文件;d)安全預評價報告及批復文件;e)地震安全性預評價報告及批復文件;f)地質災害危險性預評價報告及批復文件;g)水土保持方案預評價報告及批復文件;h)資源評價報告的批文;i)技術引進合同;j)設計任務書、委托書及設計合

29、同;k)基礎設計(包括供水、供電、通信、交通運輸及征購土地等協(xié)議或意向)文件;l)顧客主持的關于項目設計要求或設計意見的會議紀要及其他有關重要文件。4.3設計原則應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規(guī)定和要求,結合建設項目的具體情況,說明本建設項目中所遵循的設計原則。主要有:a)遵循國家、行業(yè)及地方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標準及規(guī)范;b)確定本建設項目的技術水平及自動化程度;c)根據建設項目的要求在工程建設中盡可能的利用現(xiàn)有的設施,提高經濟效益;d)結合國情采用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結構和新的管理體制;e)采用高效節(jié)能設備,優(yōu)先采用國內成熟的技術;f)按國家規(guī)定搞好環(huán)境保護、安全衛(wèi)生、節(jié)約投資

30、和用地、節(jié)約運行費用等。4.4遵循的標準、規(guī)范在設計文件中應按各專業(yè)順序列出在設計中采用的主要標準、規(guī)范的名稱、標準號、年號及版次;當參照國際標準、規(guī)程和規(guī)范時也應列出。所采用的標準和規(guī)范應是有效的。4.5工程設計范圍和設計分工應說明設計所包括的范圍和項目構成。當有協(xié)作關系設計時,應說明分工負責的設計單位和設計分工內容及界面。4.6初步設計文件構成初步設計文件應由工程設計的技術和概算文件構成。在設計合同有要求時,還可包括技術規(guī)格書。當初步設計文件需要分冊出版時,可列表說明初步設計文件的構成。構成表格可參考表1的格式編制在設計文件中。在設計文件裝訂中,此表可裝訂在每一冊或每一分冊的目錄前。表1初

31、步設計文件構成表序號設計文件名稱冊號檔案號數(shù)量4.7工程概況4.7.1應說明工程建設地點、管道工程建設規(guī)模、設計輸送能力、設計壓力、管道長度、管道規(guī)格、管道材質、管道內、外防腐涂層、陰極保護及站場設置。有分期建設的項目應分期敘述管道工程建設規(guī)模及設計輸送能力。改造工程應說明原有工程的設計輸量、設計壓力、管道規(guī)格、輸送工藝及配套的工程設施。4.7.2線路工程應描述推薦線路的走向、交通運輸現(xiàn)狀、管道用管材、管件、線路閥室的數(shù)量和形式、線路困難段描述、管道敷設方式、管道通過特殊地段的處理、管道防腐層形式、陰極保護方式、公路穿越、鐵路穿越、河流(沖溝)穿(跨)越的穿(跨)方式和數(shù)量、陸上隧道的數(shù)量和長

32、度、管道沿線通過地震斷裂帶描述、抗震設計、線路永久和臨時征(占)地面積。4.7.3站場設置概況應說明站名、站場的分類和數(shù)量、本工程擬采用的輸送工藝、設計壓力、各種站場的工藝流程、工藝特點及采用的主要設備;應說明各個站場的建筑面積、全線各類型站場的永久和臨時征地面積,其中所占耕地面積和需要拆遷的情況。站場設置較多時的工程可列表說站場的設置情況。4.7.4儀表自動化概況應簡要說明本工程擬達到的自動化程度和主要儀表的選型。4.7.5公用工程概況設施應說明工程水、電、汽、燃料等的需要及來源;站內給水、排水、供電、供汽等設施情況;外電電源位置、供電線路類型及敷設情況、電壓等級及變電所容量;站場內、外道路

33、的工程情況。4.7.6通信工程概況應說明通信方式、通信站的設置及通信線路長度。4.7.7其他宜說明的內容包括a)全線能源利用情況,包括能耗指標、水、電和燃料等;b)全線的維修及搶修力量的設置安排,維修車間的規(guī)模,修理能力和需要與外單位協(xié)作的事項;c)基地建設概況、調度控制中心、輸油(氣)公司的設置等;d)簡述工程HSE設計。4.8主要工程量及技術經濟指標4.8.1應列出主要工程量表。4.8.2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應包括的內容a)工程定員總人數(shù);b)工程鋼材(管材、板材)及水泥的耗量;c)永久征地;d)臨時占地;e)能源消耗指標;f)建設項目概況總投資應包括:1)概算投資;2)項目概算總投資的幾項費

34、用。4.9初步設計對可行性研究的變化情況當初步設計與可行性研究報告(或方案設計)的變化較大時,應說明初步設計對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調整及變化情況。當經濟指標與設計任務書或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指標不同且超出其敏感性分析范圍時,應進行技術經濟分析。4.10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在初步設計文件中應提出由于各種原因未能解決及影響下一階段設計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商岢鰧こ逃绊戄^小又能取得更好效果的合理化建議。5工藝系統(tǒng)分析5.1主要工藝參數(shù)5.1.1管道設計參數(shù)及環(huán)境條件應包括的內容a)管道長度、輸送介質來源;b)管道的任務輸量,最小輸量,最大輸量,管道年工作天數(shù);c)設計輸送能力、近遠期輸送量(

35、高低峰值、正常值)、各用戶分輸量及所需壓力;d)輸氣管道用戶用氣特點及不均勻系數(shù);e)管道系統(tǒng)調峰范圍;f)輸送管道內壁粗糙度的確定;g)輸送介質起、止點的壓力要求及站內壓降;h)管道沿線高程;i)輸送站場的位置及高程;j)管道埋深;k)年平均地溫、最冷月和最熱月份平均地溫;l)年平均、最冷月平均、最熱月平均、極端最高、極端最低環(huán)境溫度、最大風速及風向;m)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n)總傳熱系數(shù)的確定或土壤種類及導熱系數(shù);o)標準狀態(tài)說明。輸送介質物性應包括的內容a)氣體類別、組份、密度、烴(水)露點、高(低)熱值及粘度;b)管輸油品油樣分析數(shù)據應包括:1)相對密度,密度與溫度的關系;2)不同溫度

36、下的運動粘度及粘溫曲線;3)析蠟點;4)凝固點;5)反常點;6)餾程;7)含蠟量;8)瀝青質、膠質含量;9)蒸汽壓;10)含水量;11)含硫量;12)比熱容,比熱容與溫度關系;c)順序輸送油品的比例。5.2輸送工藝系統(tǒng)計算及分析5.2.1應介紹工藝輸送系統(tǒng)的計算軟件,并說明所使用軟件的編制公司。5.2.2輸送管道的水力、熱力、強度計算應包括的內容5.2.2.1輸油管道應包括:a)應明確以下計算內容(含計算表):1)不同輸量、不同的環(huán)境溫度(夏季、冬季)的穩(wěn)態(tài)運行工況;2)不同輸油管徑的穩(wěn)態(tài)運行工況;3)確定經濟流速;4)合理的進出站溫度(經濟的進出站溫度),溫降計算;5)輸油的平均溫度;6)水

37、力坡降;7)確定合理的輸油批次;8)判斷有無翻越點;9)計算混油量;10)站間及全線沿程摩阻;11)輸油站間高程差;12)輸油管道的允許輸送壓力;13)輸油管道的安全起輸量;14)各工況計算結果的熱負荷、燃料耗量、耗電量及泵軸功率;15)全線各站場油罐總罐容及單罐罐容;b)應計算輸油管道的壁厚、材質并繪制管壁厚度選擇包絡線;c)可簡述水擊分析結果。5.2.2.2輸氣管道應包括:a)不同輸量、不同的溫度(夏季、年均、冬季)條件下的穩(wěn)態(tài)運行工況計算,給出各站壓力、溫度、流量、壓縮機軸功率及耗能量;b)構造調峰分析數(shù)據,進行設計輸量下的動態(tài)運行工況計算,給出各站壓力、溫度、流量、壓縮機軸功率及耗能量

38、;c)確定調峰措施及對儲氣設施的注采要求(壓力、流量);d)確定各分輸站(點)在不同輸量下(高、低峰值)的壓力值;e)當有壓縮機站時,應進行機組失效分析計算,以確定機組備用方式;f)進行管道的最大輸送能力分析;g)進行不同壓氣站失效后的降量分析;h)必要時可計算分輸降壓后氣體溫度變化、確定是否需要對氣體采取加熱措施;i)宜繪制全線水利坡降曲線。5.3輸送工藝系統(tǒng)方案的確定5.3.1輸油管道應包括的內容a)確定主要工藝參數(shù)及工藝輸送方案;b)對可行性研究報告(或方案設計)推薦的工藝方案進行水力、熱力及強度等校核計算、分析,最終確定輸油站數(shù)、位置、規(guī)模及功能;c)對于輸油管道是否采用保溫措施,除進

39、行水力、熱力計算外,還應有技術經濟比較;d)繪制縱斷面水力坡降布站圖(含管壁厚度、材質選擇線)。5.3.2輸氣管道應包括的內容a)對可行性研究報告(或方案設計)推薦的工藝方案進行校核計算、分析,最終確定管道設計壓力、管徑、材質及壁厚;b)根據計算結果、管道長度及各用戶位置確定站場位置;c)根據工藝計算結果進行壓氣站的布站方案的比較,確定布站方案。6輸油(氣)線路6.1說明書6.1.1設計依據應列出與本專業(yè)有關的文件名稱、文件號、發(fā)文單位及發(fā)文日期。6.1.2線路走向方案比選應包括的內容6.1.2.1線路選線原則應包括:a)設計標準和規(guī)范、規(guī)定的原則;b)結合本工程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確定的選線原則

40、;c)顧客在選線方面的合理要求和顧客已確定的可實施的原則。6.1.2.2線路總體走向概述應簡要說明線路的總體走向,主要包括線路的起點(首站)、中間站(含分輸站)、終點(末站)和支線的位置及其分段線路長度。6.1.2.3線路的總體走向應執(zhí)行可行性研究(或方案設計)的線路走向方案。在線路的局部段應至少提出兩個方案的線路走向進行優(yōu)化比選,線路走向方案比選應包括:a)管道通過困難地段(即工程難點)的方案比較;b)大型穿跨越的通過位置、通過方式的比較和對線路走向方案的影響分析;c)各走向方案優(yōu)缺點比較(可列表說明);d)各走向方案主要工程量及技術經濟綜合比較,內容及表格可參見表2;表2線路各走向方案主要

41、工作量及經濟比較表序號項目單位方案1方案21管道長度干線km支線km按地貌劃分平原km丘陵km山區(qū)km2穿跨越鐵路m/條高等級公路)m/條大中型河流m/條3困難地段長度km4通過地震活動斷裂帶條5修建伴行路km6土石方土方量m3石方量m3回填土方m37水工保護(按保護方式劃分)砌石保護m38征(占)地永久征地m2臨時占地m29重要賠償(按賠償種類式劃分)搬遷賠償青苗賠償果樹賠償10工程投資萬元e)提出線路走向推薦方案,并應說明推薦理由。6.1.3線路走向推薦方案6.1.3.1應說明推薦線路走向的起始點和終止點的地名、經緯度及所經地區(qū)的地理位置,以及沿線經過的省、地、市、縣、主要鄉(xiāng)鎮(zhèn)、河流、道路

42、、站場和主要建(構)筑物等情況;6.1.3.2應說明管道沿線行政區(qū)劃分,沿線經由各省、市、縣及其線路長度,格式可參見表3;表3行政區(qū)劃分及其線路長度統(tǒng)計表序號省(市)名稱市(縣)名稱線路長度km備注12合計6.1.3.3沿線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應包括:a)根據線路踏勘資料和工程地質初步勘察報告進行沿線地形、地貌區(qū)域劃分,內容和格式可參見表4;表4沿線地貌區(qū)域劃分統(tǒng)計表序號地貌單元起止區(qū)間線路長度km備注1平原2丘陵3中、低山4黃土梁峁溝壑5沙丘6河谷川臺7鹽堿地8水網地區(qū)9戈壁荒漠10合計b)根據線路踏勘資料和初步勘察報告描述沿線地物、地表植被分布情況,內容及表格可參見表5;表5地表植被統(tǒng)計表序

43、號地表植被起止區(qū)間線路長度km備注1耕種水田2耕種旱地3天然林區(qū)4經濟林區(qū)(苗圃等)5荒地6合計c)根據現(xiàn)場調研資料和工程地質初步勘察報告描述沿線氣象情況,內容和格式可參見表6;表6沿線主要氣象資料統(tǒng)計表序號項目單位區(qū)縣1區(qū)縣21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2降水最大降水mm最小降水mm3最大凍土深度m4d)根據工程需要可收集管道埋深1.6m處的低溫;e)根據線路踏勘資料和工程地質初步勘察報告描述沿線工程地質情況;f)根據線路踏勘資料和工程地質初步勘察報告描述沿線水文地質情況;g)根據線路踏勘資料和工程地質初步勘察報告描述沿線土壤腐蝕情況;h)根據現(xiàn)場調研資料和工程地質初步勘察報告描述沿線抗震設防烈度

44、及地震斷裂帶分布等情況;i)根據線路踏勘和現(xiàn)場調研資料描述沿線交通狀況;j)根據線路踏勘和現(xiàn)場調研資料描述沿線人文、建(構)筑物、經濟、規(guī)劃情況。6.1.3.4輸氣線路地區(qū)等級的劃分及強度設計系數(shù)的確定應包括:a)輸氣、液化石油氣管道應劃分地區(qū)等級,說明地區(qū)等級劃分的原則,對沿線地區(qū)等級劃分的內容和格式可參照表7編制;表7沿線地區(qū)等級劃分統(tǒng)計表序號站間區(qū)劃一級地區(qū)km二級地區(qū)km三級地區(qū)km四級地區(qū)km合計12總計b)一般地段強度設計系數(shù)的確定;c)鐵路、等級公路以及人群聚集的地方等特殊地段強度設計系數(shù)的確定應分別敘述。6.1.4管材選用6.1.4.1應說明管道直徑、輸送介質、輸送壓力、輸送溫

45、度等管道設計的基本參數(shù)。6.1.4.2鋼管類型選擇應包括:a)根據管道直徑、輸送壓力及管道所處的地理位置、地區(qū)等級、環(huán)境條件等,說明幾種可供選擇的鋼管類型及其優(yōu)缺點;b)結合工程實際,對各類鋼管的質量水平、生產能力、供貨能力和市場價格等進行綜合分析比較,提出推薦選用的鋼管類型和采用的制管標準,并應說明推薦理由。6.1.4.3鋼種等級選擇應包括:a)列出直管段和熱煨彎管壁厚計算公式,并說明公式中各項參數(shù)的意義及取值;b)每種管徑選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鋼種管級,根據各鋼種等級的鋼管性能(機械性能、韌性、可焊性等)、質量、用量、費用、輸送壓力、管材強度匹配以及工程適用性等進行綜合技術經濟比較,提出推薦

46、選用的鋼種等級,并應說明推薦理由。各鋼種等級的鋼管技術經濟的比較格式可參照表8。表8各鋼種等級鋼管技術經濟比較表序號管徑mm鋼種等級設計壓力MPa設計系數(shù)管線長度km計算壁厚mm選取壁厚mm鋼管用量t鋼管用量合計t1813L48510L4501026.1.4.4管道強度和穩(wěn)定性校核應包括:a)直管段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校核;b)彎管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校核;c)大埋深管段管道變形校核;d)管道抗震校核。6.1.5管道敷設6.1.5.1說明一般地段埋地管道的敷設方式、埋深、管溝開挖及施工作業(yè)帶的要求;6.1.5.2特殊地段管道敷設應包括:a)重丘陵、山區(qū)、水網地區(qū)管道敷設方法及處理措施;b)地震斷裂帶、地震

47、斷層地段以及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1g的地區(qū)管道敷設方法及防范措施;c)與高壓線并行段的管道敷設方法、敷設要求及處理措施;d)災害性地質段管道敷設方法及處理措施;e)特殊地形段管道敷設方法及處理措施;f)特殊地區(qū)管道敷設方法及處理措施;6.1.5.3應說明管道轉角處理方法、處理原則、彈性敷設要求及冷彎彎管和熱煨彎管設置原則;6.1.5.4管道與其它地下構筑物交叉的處理應包括:a)管道與已建埋地管道交叉時,應根據已建埋地管道的性質、數(shù)量、敷設情況、歸屬狀況及管理部門的要求,按規(guī)范和有關規(guī)定提出穿越的技術要求;b)管道與埋地電(光)纜交叉時,應根據埋地電(光)纜的性質、數(shù)量、歸屬、埋設情況

48、及主管部門的要求,按規(guī)范和有關規(guī)定提出穿越的技術要求。6.1.6管道焊接與檢驗應說明管道焊接方式、焊接材料、檢驗方法、執(zhí)行規(guī)范和質量標準等。6.1.7應說明清管技術要求、試壓區(qū)段劃分、試壓介質、試驗壓力、試壓技術要求及干燥要求等。6.1.8線路附屬工程6.1.8.1應說明線路標志樁的種類和設置原則。6.1.8.2應說明固定墩設置原則、數(shù)量及結構型式。6.1.8.3應說明線路截斷閥設置原則、閥室數(shù)量、分布和類型以及閥門選型等。6.1.8.4水工防護應根據管道沿線特殊困難段、不良地質段、河流和山區(qū)的具體情況,說明水工保護設計方案和水土保持措施。6.1.8.5施工便道應根據沿線現(xiàn)有交通條件和狀況,確

49、定維修已有道路和新建施工便道的地段和長度。6.1.9線路工程主要工程量宜列表說明,格式可參見表9。表9主要工程量表序號項目單位數(shù)量備注一管道組裝焊接1鋼管組焊km按不同管徑單列2冷彎彎管安裝3熱煨彎管安裝二管道防腐1鋼管防腐km2管道補口個按不同補口方式單列3熱煨彎管防腐個三管道穿跨越1高速公路穿越m/次按不同穿越方式單列2高等級公路穿越m/次按不同穿越方式單列3一般公路穿越m/次按不同穿越方式單列4鐵路穿越m/次按不同穿越方式單列5大中型河流穿越m/次按不同穿越方式單列6小型河流穿越m/次7大中型沖溝穿越m/次按不同穿越方式單列8小型沖溝穿越m/次9大中型跨越m/次按不同跨越型式單列續(xù)表9主

50、要工程量表序號項目單位數(shù)量備注10小型跨越m/次11山體隧道m(xù)/處12穿越地下管道處13穿越地下電(光)纜處六土石方工程1挖土方m32填土方m33挖石方m3劈山、管溝石方分列4細土回填m3九附屬工程1線路標志樁個2水工保護m3按不同防護方式單列3管道固定墩個4線路截斷閥室座5施工便道km按維修和新建道路分列十其它1永久征地m22臨時占地m23房屋拆遷m24樹木賠償棵/m256.2圖紙和表格6.2.1圖紙及圖紙要求6.2.1.1線路走向圖應包括:線路走向中提到的管道起終點、中間站場、閥室、沿線經過的省、市、縣、鄉(xiāng)鎮(zhèn)地名、大型穿跨越位置、地貌特征點(河流、高山、沙漠等)及主要參照物等。6.2.1.

51、2線路走向方案比選圖應包括:各走向方案描述中提到的地名、參照物、有關標志等,并應注明各方案的線路長度。6.2.1.3典型圖可包括:a)管溝橫斷面典型圖;b)水工保護典型圖;c)管道標志樁典型圖;d)管道與其它地下管道交叉典型圖;e)管道與埋地光(電)纜交叉典型圖;f)特殊地段管道敷設典型圖。6.2.2表格a)設備表(設備匯總表);b)材料表(材料匯總表)。7管道穿(跨)越7.1說明書7.1.1設計依據應列出與本專業(yè)有關的文件名稱、文件號、發(fā)文單位及發(fā)文日期。7.1.2穿(跨)越工程概況應簡要說明管道沿線經過的山體、河流、等級公路、鐵路分布及穿、跨越情況等。沿線的大中型河流(沖溝)穿、跨越宜按表

52、10進行統(tǒng)計;山體隧道宜按表11進行統(tǒng)計;公路、鐵路穿越宜按表12進行統(tǒng)計。表10大中型河流(沖溝)穿跨越統(tǒng)計表序號河流(沖溝)名稱穿跨越位置或樁號穿跨越長度m穿跨越段管徑mm穿跨越方式備注12表11陸上隧道穿越統(tǒng)計序號隧道名稱穿越位置或樁號隧道長度m穿越段管徑mm山體類別備注12表12公路、鐵路穿越統(tǒng)計表序號公路、鐵路名稱路面寬度m路面結構敷設方式備注127.1.3河流(沖溝)穿越7.1.3.1每條大中型河流(沖溝)穿越宜按下述各條款分別編制:a)穿越設計范圍應說明本穿越段包含的設計內容、控制樁號(里程)及與線路的連接位置(里程)。b)穿越位置選擇原則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確定適合本工程的選擇原

53、則。c)穿越位置比選內容應包括: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穿越位置進行比選,并結合當?shù)赜嘘P管理部門的意見確定最終穿越位置,作為設計推薦的穿越位置。并應說明推薦理由及其與附近公路、橋梁的關系、兩岸穿越點地理位置和所在行政區(qū)。d)應說明穿越場地兩岸地勢、地形地貌、區(qū)域地質、氣象資料、河流形態(tài)、水文及水文地質條件等自然地理條件。e)應說明穿越場地土的分層、物理力學性質、特殊場地土評價、場地土和場地水的腐蝕性評價、河床和岸坡穩(wěn)定性評價、場地土類型和建筑場地類別、場地地震效應和液化土層評價等工程地質條件。f)穿越方案比選內容應包括: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適合本工程的穿越方案,簡要介紹各方案的穿越型式、穿越長度、

54、埋深及穿越地層等,從技術難度、施工難度、工期及造價等方面說明各方案的優(yōu)、缺點,進行技術經濟比較,提出推薦的穿越方案,并說明推薦理由。穿越方案技術經濟比較格式可參見表13。表13穿越方案技術經濟比較表方案技術難度施工難度施工工期存在問題工程造價方案一方案二g)穿越方案設計應包括:1)開挖穿越應說明管道敷設方案、埋深、管溝開挖方式、尺寸及回填要求、護岸及穩(wěn)管方式等;2)定向鉆穿越應說明管道穿越的地層、埋深、穿越參數(shù)(入、出土角范圍,曲率半徑等)及入、出土點位置;3)隧道穿越應包括隧道總體布置、豎井設計、隧道設計、隧道防水、隧道排水及管道安裝等。h)穿越段管道設計應包括:1)說明穿越直管段、冷彎彎管

55、、熱煨彎管所用鋼管規(guī)格和材質及冷彎彎管和熱煨彎管的曲率半徑等;2)說明穿越直管段、熱煨彎管的防腐方案、補口方式、技術要求和執(zhí)行規(guī)范等;3)說明穿越段管道焊接方式、焊接材料、焊縫檢驗方法、執(zhí)行規(guī)范和質量標準等;4)說明穿越段單獨試壓的試壓介質、試驗壓力和試驗合格要求等。i)應說明管道穿越兩岸水工保護方案、保護范圍及環(huán)境保護要求;j)應列出穿越設計范圍內的主要工程量。7.1.3.2管道與小型河流(沖溝)交叉時,應在充分調查河流的特點、地形狀況、地質條件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穿越方案。7.1.4河流(沖溝)跨越7.1.4.1跨越每條大中型河流(沖溝)宜按下述各條款分別編制:a)應說明本跨越段包含的設計內

56、容、控制樁號(里程)及與線路的連接位置(里程)。b)跨越位置選擇原則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確定適合本工程的原則。c)跨越位置比選內容應包括: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跨越位置進行比較,并結合當?shù)赜嘘P管理部門的意見確定最終跨越位置,作為設計推薦的跨越位置。并應說明推薦理由及其與附近公路、橋梁的關系、兩岸跨越點地理位置和所在行政區(qū)。d)應說明跨越場地兩岸地勢、地形地貌、區(qū)域地質、氣象資料、河流形態(tài)、水文及水文地質條件等自然地理條件。e)應說明跨越場地土的分層、物理力學性質、特殊場地土評價、場地土和場地水的腐蝕性評價、河床和岸坡穩(wěn)定性評價、場地土類型和建筑場地類別、場地地震效應和液化土層評價等工程地質條件。f

57、)跨越結構方案比選內容應包括: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適合本工程的跨越方案,簡要介紹各方案的跨度、凈空高度,上部及下部結構型式、結構尺寸、主要受力構件選型、橋面作法、基礎(錨固墩)型式及管道補償設計等。從技術難度、施工難度、工期及造價等方面說明各方案的優(yōu)缺點,進行技術經濟比較,提出推薦跨越方案,并說明推薦理由??缭椒桨讣夹g經濟比較格式參見表14;表14跨越方案技術經濟比較表方案技術難度施工難度施工工期存在問題工程造價方案一方案二g)跨越結構方案設計應包括:1)說明跨越的結構型式、跨度、凈空高度、總體布置、管道補償設計和線路固定墩的設置;2)列出管橋所受的主要荷載及不同階段(施工、試壓、運行階段)可

58、能出現(xiàn)的荷載效應的各種工況組合;3)說明上部結構各部分的結構型式、尺寸、工程作法及主要受力構件選型等;4)說明基礎(錨固墩)的結構型式、材料及構造措施。對于建在不良地質(濕陷性土、凍土、膨脹土、鹽漬土等)上的基礎(錨固墩),還應說明采取的整治措施;5)說明鋼構件和鋼纜采用的防腐材料、防腐類型、技術要求及執(zhí)行規(guī)范。h)跨越段管道設計應包括:1)說明跨越段管道與橋面結構的支撐關系及管道安裝、發(fā)送方案;2)說明跨越直管段、冷彎彎管、熱煨彎管所用鋼管規(guī)格和材質及冷彎彎管和熱煨彎管的曲率半徑等;3)說明跨越直管段、熱煨彎管的防腐方案、補口方式、技術要求和執(zhí)行規(guī)范等。若設保溫層,則應說明保溫材料、保溫厚度

59、及保溫外保護層作法;4)說明跨越段管道焊接方式、焊接材料、焊縫檢驗方法、執(zhí)行規(guī)范和質量標準等;5)說明跨越段單獨試壓的試壓介質、試驗壓力和試驗合格要求等。i)應列出跨越設計范圍內的主要工程量。7.1.4.2應說明小型河流(沖溝)跨越結構型式、跨度、結構尺寸、主要受力構件選型及管道安裝敷設等。7.1.5陸上隧道穿越(每條隧道宜按下述各條款分別編制)7.1.5.1應說明本隧道穿越段包含的設計內容、控制樁號(里程)及與線路的連接位置(里程)。7.1.5.2應說明隧道進出口位置及穿越長度等。7.1.5.3應說明場區(qū)地形地貌、區(qū)域地質、氣象、水文地質條件等自然地理條件。7.1.5.4應說明場區(qū)土層分布、

60、圍巖類別(鉆爆隧道)、場地土物理力學性質、特殊場地土評價、場地土腐蝕性評價、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場地土類型與建筑場地類別、場地地震效應及液化土層評價等工程地質條件。7.1.5.5應說明隧道凈空尺寸、斷面尺寸、襯砌結構支護類型以及洞門類型、結構形式和洞門尺寸等。7.1.5.6管道安裝設計應包括:a)說明隧道內和進出口處管道安裝方案及支座、管墩、管架布置和管道補償器設置等管道安裝方案;b)說明穿越直管段、冷彎彎管、熱煨彎管所用鋼管規(guī)格和材質及冷彎彎管和熱煨彎管的曲率半徑等;c)說明隧道穿越段管道直管段、熱煨彎管的防腐方案、補口方式及管道防腐的技術要求和執(zhí)行規(guī)范等;d)說明穿越段管道焊接方式、焊接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