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共建鞏固國防”知識競賽試題題_第1頁
“傳承紅色基因、共建鞏固國防”知識競賽試題題_第2頁
“傳承紅色基因、共建鞏固國防”知識競賽試題題_第3頁
“傳承紅色基因、共建鞏固國防”知識競賽試題題_第4頁
“傳承紅色基因、共建鞏固國防”知識競賽試題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傳承紅色基因、共建鞏固國防”知識競賽試題100題一、單選題 1.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亦稱紅一方面軍)被迫從( )撤離,開始長征。 A.福建長汀 B.江西瑞金 C.福建上杭 D.江西南昌 2.紅軍長征的原因是( )。 A.日本的入侵 B.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C.北上抗日 D.偽滿洲國的建立 3.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 A.敵強我弱 B.裝備落后 C.鄂豫皖等革命根據地反圍剿失敗 D.錯誤的軍事指導方針 4.長征途中,中共歷史上具有生死攸關的轉折意義的大會是( )。 A.兩河口會議 B.巴西會議 C.俄界會議 D.遵義會議 5.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三

2、大主力是( )。 A.中央紅軍,紅二,四方面軍 B.紅一,二,三方面軍 C.紅二十五,二十七軍和紅十五軍團 D.紅二,六軍團,四方面軍 6.紅軍長征后,敵人先后在江西、湖南、廣東、廣西之間設置了( )道堅固的封鎖線阻攔紅軍。 A.3 B.4 C.5 D.6 7.當中央紅軍以血肉之軀突破敵人的最后一道封鎖線時,人員已經由出發(fā)時的8.6萬銳減到( )余人。 A.5萬 B.4萬 C.3萬 D.2萬 8.紅軍長征結束的標志是( )。 A.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 B.陜北會師 C.紅軍攻克遵義 D.懋功會師 9.“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是毛澤東登上( )時的詠懷之作。 A.長城 B.六盤山 C.婁

3、山關 D.瓦窯堡 10.在紅軍長征中,( )是黨中央、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出版的唯一報紙。 A.紅星報 B.拂曉報 C.先鋒報 D.戰(zhàn)士報 11.中央紅軍長征犧牲了約 ( )人。 A.8萬 B.12萬 C.17萬 D.20萬 12.“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出自毛澤東的( )一文。 A.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B.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C.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 D.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 13.中央紅軍長征經過了 ( )個省。 A.11 B.12 C.13 D.14 14.中央紅軍長征結束時間是( )。 A.1936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38年

4、15.指揮紅軍粉碎國民黨對中央蘇區(qū)第四次圍剿的是( )。 A.周恩來朱德 B.毛澤東朱德 C.毛澤東周恩來 D.朱德陳毅 16.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同紅二、四方面軍在( )會師。 A.西康的甘孜一帶 B.甘肅會寧 C.甘肅平涼 D.甘肅天水 17.紅軍長征被稱為( )。 A.戰(zhàn)略后退 B.突圍轉移 C.突圍后退 D戰(zhàn)略轉移 18.“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是毛澤東在( )戰(zhàn)役時作的詞。 A.四渡赤水戰(zhàn)役 B.三渡赤水戰(zhàn)役 C.二渡赤水戰(zhàn)役 D.一渡赤水戰(zhàn)役 19.二萬五千里是( )所走的長征路程。 A.紅一方面軍 B.紅四方面軍 C.紅

5、二方面軍 D.中央紅軍 20.紅軍長征時期我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群眾組織是( )。 A.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B.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C.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D.中國民主主義青年團 21.紅軍長征取得勝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強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 C.渡過金沙江 D.遵義會議的召開 22.遵義會議標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為( )。 A.排除了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的消極影響 B.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 C.共產黨開始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 D.糾正了“左”傾錯誤 23.參加長征的共和國元帥有( )人。 A.10 B.9 C.8 D.7 24.1935年5月下旬,

6、中央紅軍主力飛奪( ),越過了被敵人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A.瀘定橋 B.趙州橋 C.盧溝橋 D.大渡河橋 25.長征路上中央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 )。 A.長板山 B.夢筆山 C.夾金山 D.昌德山 26.紅軍兩大主力會師后,分左右兩路北上,右路軍從四川松藩的毛爾蓋出發(fā),經( )天艱難跋涉過了荒無人煙的大草地。 A.15 B.6 C.7 D.5 27.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張國燾同志錯誤的決定是在( )。 A.兩河口會議上 B.俄界會議上 C.沙窩會議上 D.遵義會議上 28.中央紅軍長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是( )。 A.棋盤山 B.岷山 C.六盤山 D.大雪山 29.紅軍長征開始后第

7、一仗是 ( )。 A.瑞金戰(zhàn)役 B.湘江戰(zhàn)役 C.平型關戰(zhàn)役 D.遵義戰(zhàn)役 30.紅軍共( )次渡過赤水河。 A.兩次 B.三次 C.四次 D.五次 31.(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1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A.1998年4月28日 B.1999年4月28日 C.2000年4月28日 D.2001年4月28日 32.國防公路是為國防需要在國家( )基礎上選定或專門修建的公路。 A.公路體系 B.公路干道 C.公路支線 D.高速公路 33.軍事基地是用于進行特定的( ),并有相應的組織機構和設施的地區(qū)。 A.政治活動 B.訓練活動 C.軍事活動 D.外事活動

8、34.國家對兵役法作了重大修改,將高校在校生尤其是( )作為征集的一個重點。 A.應屆大學畢業(yè)生 B.大學三年級學生 C.大學二年級學生 D.大學一年級新生 35.國防教育法規(guī)定,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 )的責任。A.黨委 B.政府 C.軍隊 D.全社會 36.我國的全民國防教育日是( )。 A.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六 B.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 C.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 D.每年9月的第四個星期六 37.企業(yè)事業(yè)組織應當將國防教育列入( ),結合政治教育、業(yè)務培訓、文化體育等活動,對職工進行國防教育。 A.職工教育計劃 B.單位年度計劃 C.工作考核內容 D.績效考核內容 38.中華人民共

9、和國的武裝力量屬于( )。 A.黨委 B.政府 C.中央軍委 D.人民 39.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受( )領導。 A.中國共產黨 B.國務院 C.中央軍委 D.各級人民政府 40.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規(guī)模應當與( )相適應。 A.國家經濟實力 B.保衛(wèi)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C.軍事斗爭準備需要 D.統(tǒng)一祖國需要 41.根據國防法,中國處理對外軍事關系、開展軍事交流與合作的原則是( )。 A.與他國協(xié)商 B.獨立自主 C.平等互利 D.公開公平 42.憲法規(guī)定:保衛(wèi)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 )。 A.職責

10、 B.使命 C.義務 D.權利 43.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滿( )的男性公民,應當被征集服現(xiàn)役。 A.18歲 B.19歲 C.20歲 D.21歲 44.退出現(xiàn)役的士兵,由部隊確定服預備役的,在回到本人居住地以后的( ),到當?shù)乜h、自治縣、市、市轄區(qū)的兵役機關辦理預備役登記。 A.20天內 B.30天內 C.40天內 D.50天內 45.根據兵役法的規(guī)定,士兵預備役的年齡是( )。 A.18歲至35歲 B.20歲至35歲 C.18歲至40歲 D.20歲至40歲 46.未服過現(xiàn)役的編入預備役部隊、預編到現(xiàn)役部隊的預備役士兵和基干民兵,在18歲至22歲期間,應當參加軍事訓練的時間是( )。 A.2

11、0天至30天 B.30天至40天 C.40天至50天 D.50天至60天 47.黨對軍隊領導的制度得以確立開始于( )。 A.三灣改編 B.秋收起義 C.古田會議 D.遵義會議 48.( )的召開,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革命危急關頭挽救了黨和紅軍。 A.黎平會議 B.遵義會議 C.兩河口會議 D.古田會議 49.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思想是在( )。 A.南昌起義時 B.三灣改編時 C.秋收起義時 D.“八七”會議上 50.( )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北伐戰(zhàn)爭 D.黃麻起義 二、多選題 51.長征

12、精神是( )。 A.不怕犧牲、前赴后繼 B.勇往直前、堅韌不拔 C.眾志成城、團結互助 D.百折不撓、克服困難 52.紅軍長征翻越的雪山約在4045座(不重復記),若按照翻越雪山的次數(shù)記,翻越雪山在50次以上,包括( )。 A.夾金山 B.雅哈雪山 C.藏巴拉山 D.長板山 53.參加長征的紅軍是( )。 A.紅一方面軍 B.紅二方面軍 C.紅三方面軍 D.紅四方面軍 54.遵義會議取消了( )的最高軍事指揮權。 A.伍豪 B.洛甫 C.李德 D.博古 55.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經了( )省。 A.陜西 B.山西 C.云南 D.廣東 56.紅軍在長征過程中的重大戰(zhàn)役有( )。 A.湘江

13、戰(zhàn)役 B.巧渡金沙江 C.飛奪瀘定橋 D.激戰(zhàn)臘子口 57.在中央蘇區(qū)時,林伯渠、謝覺哉、董必武、徐特立、何叔衡五人,被尊稱為“蘇區(qū)五老”。隨軍完成了長征的有( )。 A.林伯渠 B.董必武 C.徐特立 D.何叔衡 58.紅軍長征時間跨越( )。 A.1933年 B.1934年 C.1935年 D.1936年 59.長征期間召開的重要會議 ( )。 A.古田會議 B.遵義會議 C.吳起鎮(zhèn)會議 D.八七會議 60.第十個全民國防教育日主題是( )。 A.富國強軍 B.熱愛軍隊 C.共筑長城 D.情系國防 61.國防教育實行的原則是( )。 A.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 B.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

14、合 C.文化教育與軍事教育相結合 D.理論教育與行為教育相結合 62.國防教育貫徹的方針是( )。 A.廣泛動員 B.全民參與 C.長期堅持 D.講求實效 63.民兵、預備役人員的國防教育,應當以( )為重點,建立和完善制度。 A.基干民兵 B.第一類預備役人員 C.第二類預備役人員 D.擔任領導職務的民兵、預備役人員 64.國家通過開展國防教育,使公民( ),自覺履行國防義務。A.增強國防觀念 B.掌握基本的國防知識 C.學習必要的軍事技能 D.激發(fā)愛國熱情 65.國防教育法規(guī)定,在( ),經批準的軍營可以向社會開放。 A.春節(jié) B.國慶節(jié) C.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jié) D.全民國防教育日 66

15、.國家支持、鼓勵( )開展有益于國防教育的活動。 A.社會組織 B.各級人民政府 C.軍事機關 D.個人 67.全民國防教育大綱規(guī)定了國防教育的基本內容是:( )、國防形勢與任務、國防技能。 A.國防理論 B.國防知識 C.國防歷史 D.國防法規(guī) 68.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神圣不可侵犯。 A.領陸 B.內水 C.領海 D.領空 69.國家加強武裝力量的 ( )建設,增強國防力量。 A.革命化 B.法制化 C.正規(guī)化 D.現(xiàn)代化 7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由( )組成。 A.中國人民解放軍現(xiàn)役部隊 B.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 C.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D.民兵 72.我國國防法確定的

16、國防活動的基本原則,主要是( )。 A.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B.積極防御 C.全民自衛(wèi) D.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 73.我軍獎勵項目包括( )。 A.一等功 B.二等功 C.三等功 D.四等功 74.下列屬于處分項目的是( )。 A.通報批評 B.警告 C.記過 D.除名 75.隊列條令中規(guī)定的基本隊形有( )。 A.橫隊 B.二列橫隊 C.縱隊 D.并列縱隊 76.我軍肩負著( )的神圣使命。 A.鞏固國防 B.抵御侵略 C.保衛(wèi)人民 D.保衛(wèi)國家安全和領土主權完整 77.我軍實行的三大民主包括( )。 A.政治民主 B.軍事民主 C.文化民主 D.經濟民主 78.核武器主要包括( )

17、。 A.原子彈 B.氫彈 C.中子彈 D.電子彈 79.核武器的殺傷破壞因素主要有( )。 A.光輻射 B.沖擊波 C.早期核輻射 D.核電磁脈沖 80.人民防空警報分為 ( )三種。 A.提醒警報 B.空襲警報 C.解除警報 D.預先警報 三、判斷題 81.全國人大常委會規(guī)定每年九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 ) 82. 2001年9月15日是第一個全民國防教育日,主題是:國家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 83.黨和國家最高軍事領導機關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是中國人民革命武裝力量的最高統(tǒng)帥機構,一切軍事建設,軍隊指揮都必須由中央軍

18、委領導。( ) 84.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唯一宗旨,我軍始終把它作為一切行動的準則。( ) 85.國防教育是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主要途徑。( ) 86.國防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公民。重點對象是各級領導干部,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廣大青少年學生。( ) 87.學校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 88.國防教育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 89.國防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國家的防衛(wèi)能力,以適應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需要。( ) 90.我國國防政策的基本目標是鞏固國防、抵御外來侵略,捍衛(wèi)國家領土、領空、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 ) 91.根據我國兵役法的規(guī)定,義務兵服現(xiàn)役的期限為1年。( ) 9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的規(guī)定,在交通建設中要貫徹國防要求,車站、機場、道路等交通設施管理單位,應當為現(xiàn)役軍人和軍用車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