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生態(tài)學題庫_第1頁
景觀生態(tài)學題庫_第2頁
景觀生態(tài)學題庫_第3頁
景觀生態(tài)學題庫_第4頁
景觀生態(tài)學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景觀生態(tài)學題庫一、名詞解釋斑塊、廊道、景觀粒度、景觀對比度、空間異質性、尺度、景觀邊界、景觀連接度、生態(tài)學干擾、“源”景觀、景觀格局、環(huán)境資源斑塊、殘存斑塊、孔隙度、尺度效應文化景觀、廣義景觀、景觀生態(tài)網絡、景觀指數、組織尺度。斑塊:二、單項選擇題1.景觀要素的類型主要由什么構成()。(A)斑塊、廊道、基質(B)斑塊、類型、格局(C)空間、基質、尺度(D)格局、過程、空間2.景觀生態(tài)學中,景觀的本質主要是指什么()。(A)絕對空間尺度(B)相對空間尺度(C)景觀與特定研究問題相關的空間異質性(D)景觀生態(tài)流3.景觀生態(tài)學是一門什么學科()。(A)單一學科(B)綜合性學科(C)交叉學科(D)綜合

2、性交叉學科4.目前,最受人們重視、最活躍的生態(tài)學研究領域是()。個體生態(tài)學種群生態(tài)學(C)群落生態(tài)學(D)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學5.一個與周圍環(huán)境不同的相對均質的非線性區(qū)域稱為()。(A)廊道(B)基底(C)斑塊(D)基質6.廣義景觀強調空間的什么性質()。(A)異質性(B)斑塊性(C)重復性(D)均質性7.景觀中不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面積、形狀和豐富度,它們的空間格局以及能量、物質和生物體的空間分布等,均屬于下列哪一的內容()。(A)景觀結構特征(B)景觀功能(C)景觀動態(tài)(D)景觀差異性8.景觀功能的改變可導致什么結果()。結構的變化功能的改變動態(tài)的變化(D)不會變化9.景觀結構的具體含義是指()。(A)

3、景觀組成單元的類型,多樣性及其空間關系(B)景觀結構與生態(tài)學過程的相互作用,或者景觀結構單元之間的相互作用(C)景觀在結構上和動能方面隨時間的變化(D)景觀對其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10.景觀功能的具體含義是指()。(A)景觀組成單元的類型,多樣性及其空間關系(B)景觀結構與生態(tài)學過程的相互作用,或者景觀結構單元之間的相互作用(C)景觀在結構上和動能方面隨時間的變化(D)景觀對其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11.景觀動態(tài)的具體含義是指()。(A)景觀組成單元的類型,多樣性及其空間關系(B)景觀結構與生態(tài)學過程的相互作用,或者景觀結構單元之間的相互作用(C)景觀在結構上和功能方面隨時間的變化(D)景觀對其

4、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12.景觀格局類型有均勻型分布格局、團聚式分布格局、線狀分布格局、平行分布格局和特定組合或空間連接,下列哪種分布格局屬于線狀分布格局()。(A)沿公路零散分布的房屋(B)平行河流廊道(C)農田在村莊周圍的聚集(D)稻田總是與河流或渠道并存13.影響景觀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除了人為因素和生物因素外,還有什么()。社會因素(B)自然因素(C)非生物因素(D)經濟因素14.景觀生態(tài)學上的尺度指的是()。(A)在研究某一物體或現象時所采用的空間或時間單位(B)某一現象或過程在空間和時間上所涉及的范圍和發(fā)生的頻率(C)以上兩種都是(D)以上兩種都不是15.一般來說,從個體一種群一群落一

5、生態(tài)系統(tǒng)一景觀一全球生態(tài)學,粒度和幅度會呈現出逐漸的變化的何種趨勢()。(A)增加(B)減少(C)不變(D)穩(wěn)定16.廣義的空間格局不包括景觀組成單元的()。(A)類型(B)數目(C)層次(D)空間分布和配置17.下面哪一個屬于組織尺度()。(A)粒度(B)種群(C)幅度(D)面積18.下列不屬于斑塊在空間上的分布類型的是()。(A)隨機型(B)均勻型(C)聚集型(D)離散型19.景觀生態(tài)學中的幅度是指()。(A)研究對象在空間或時間上的持續(xù)范圍或長度(B)研究對象在實際中的長度和丿Jr寬度(C)研究對現貨的面積(D)研究對象的持續(xù)時間20.空間異質性是()的綜合反映。(A)空間斑塊性和空間對

6、比度(B)空間斑塊性和空間連接度(C)空間模塊性和空間梯度(D)空間斑塊性和空間梯度21.下列哪個是對組織尺度的描述()。(A)實體或過程本身的特征尺度(B)用于測量實體或過程的尺度(C)在由生態(tài)學組織層次組成的等級系統(tǒng)中的相對位置(D)研究某一物體或現象時所采用的空間或時間單位22.異質性、斑塊性和空間格局是一組相互關系、意義接近而又略有區(qū)別的常用概念其主要的共同點是什么()。(A)表現景觀特征有規(guī)律地逐漸變化的空間特征(B)強調景觀特征在空間上的非均勻性及其對尺度的依賴性(C)研究景觀的系統(tǒng)特征及其復雜性和變異性都依賴于尺度23.空間異質性依賴于()。(A)梯度(B)尺度(C)密度(D)幅

7、度24.由于局部干擾而產生的斑塊是()。(A)殘存斑塊(B)環(huán)境資源斑塊(C)干擾斑塊(D)。引進斑塊25.下列(中屬于環(huán)境資源斑塊的是()。(A)寒冷過后陽坡上留下的鳥巢(B)火災大火過后殘留的一片森林(C)森林中的沼澤(D)人工種植的玉米地26.干擾直接改變生態(tài)學系統(tǒng)的,脅迫直接改變生態(tài)學系統(tǒng)的)。(A)結構功能(B)區(qū)域功能(C)結構區(qū)域(D)功能結構27.脅迫與干擾的關系是(A)脅迫包含干擾(B)干擾包含脅迫(C)沒有關系(D)既有所區(qū)別,又有所聯系28.生態(tài)學干擾的概念源于()。(A)種群水平的研究(B)群落水平的研究(C)生態(tài)系統(tǒng)層次的研究(D)生物圈29.在生態(tài)學干擾中,系統(tǒng)具有

8、一定的尺度域,而干擾事件來自于系統(tǒng)外部,并發(fā)生于一定尺度上。下列哪項敘述不屬于生態(tài)學干擾(A)入侵美國五大湖區(qū)的牛蛙會危害當地水域的食物鏈人類刀耕火種會改變當地陸地景觀格局狂風吹折密閉森林中的大樹而改變此處群落的垂直結構河床受到剝蝕或河床崩塌后會改變河流原來的生境30.干擾是引起景觀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基質發(fā)生重大變化的()事件。(A)隨機性(B)必然性(C)離散性(D)偶然性31.“斑塊結構”具有什么性質()。(A)規(guī)則性(B)固定性(C)絕對均質性(D)相對內部均質性32.斑塊一廊道一基底模式是建立在()的基礎上的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復合種群理論和等級理論群落斑塊動態(tài)研究和復合種群理論等級理論

9、和島嶼生物地理學(D)島嶼生物學和群落斑塊動態(tài)研究知識點:0106(斑塊一廊道一基底模式)難易度:容易認知度:綜合33.下列選項中,哪一種不屬于廊道()。(A)河流(B)農田間的防風林道(C)36.輸電線路(D)湖泊34.景觀中連續(xù)性最大的背景結構是下列哪一類()。(A)斑塊(B)基底(C)廊道(D)邊界35.區(qū)分斑塊、廊道和基底的標志和依據不包括下列哪個()。(A)景觀的連續(xù)性(B)所占面積大小(C)外觀和性狀(D)具有一定均質性景觀格局通常是指景觀的()特征。(A)空間結構(B)時間結構(C)經濟結構(D)物理結構37.空間格局的成因可分為哪些()。非生物的、生物的和人為的(B)物理的、化

10、學的和人為的(C)風化的、人為的和動物的(D)非生物、生物的和外星人的38.以下不是植被斑塊性的原因與機制的是()。(A)疾病動物的影響(C)繁殖格局(D)水文學39.以下斑塊中,周圍被干擾,中間存留一塊的是()。(A)干擾斑塊(B)殘留斑塊環(huán)境資源斑塊(D)人為引入斑塊40.以下對松弛期的調整期的解釋完全的是()。(A)松弛期滅絕速率高的時期,調整期是物種變動速率升高的時期(B)松弛期是物種變動速率升高的時期,調整期是物種滅絕速率高的時期43.(C)松弛期是滅絕速率的時期,調整期是物種變動速率降低的時期(D)松弛期是物種變動速率降低的時期,調整期是滅絕速率低的時期41.以下斑塊,在形式上與殘

11、留斑塊類似的是()。(A)干擾斑塊(B)人為引入斑塊(C)再生斑塊(D)短生斑塊42.自然的和人為的干擾是景觀斑塊性形成最重要的因素,但是,高度景觀破碎化的形成主要由下列哪項內容造成()。自然干擾(B)人為干擾(C)人為引入(D)自然和人為干擾45.某同學在山上野營時,亂扔煙頭引起的火燒掉了一塊面積不大草地。從斑塊的成因看這塊被燒掉的草地屬于()。(A)殘留斑塊(B)干擾斑塊(C)環(huán)境資源斑塊(D)認為引入斑塊44.某同學,他畢業(yè)后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租下一塊荒地建起自己的中草藥種植園,他的種植園屬于()。(A)殘留斑塊(B)干擾斑塊(C)環(huán)境資源斑塊(D)人為引入斑塊列景觀斑塊中,哪一種斑塊是因為局

12、部性干擾(如小范圍火災等)造成的小面積斑塊)。(A)殘留斑塊(B)干擾斑塊(C)環(huán)境資源斑塊(D)人為引入斑塊46.2020年2月,貴州省玉舍國家森林公園發(fā)生了一場大火,火災面積估計達一萬畝左右,火災中心有小范圍植被幸存下來。試問該火災形成的小范圍植被這種景觀斑塊屬于以下哪種()。(A)殘留斑塊(B)干擾斑塊(C)環(huán)境資源斑塊(D)人為引入斑塊47.物種豐富度與景觀特征的一般關系為()。(A)物種豐富度與景觀特征中的要素(如斑塊面積)呈現正相關關系(B)物種豐富度與景觀特征中的要素(如斑塊面積)呈現負相關關系(C)物種豐富度與景觀特征呈現如下的函數關系:物種豐富度(或種數)=f(生境多樣性、干

13、擾、斑塊面積、演替階段、基底特征、斑塊隔離程度)(D)物種豐富度與景觀特征的關系是不確定的48.以下關于邊緣效應的說法的是()。(A)邊緣效應指的是斑塊的邊緣部分因外圍作用影響而表現出與斑塊中心不同的現(B)邊緣效應使生存在斑塊邊緣的物種表現出“邊緣種”的特點(C)邊緣種的物種需要穩(wěn)定的外部生存環(huán)境51.(D)斑塊邊緣部分常常具有較高的物種豐富度和初級生產力49.一般而言,物種多樣性與斑塊面積的關系為()。(A)正比(B)反比(C)無關(D)不確定50.下列哪一項不屬于人工廊道()。(A)道路(B)橋梁(C)街道(D)河流一般來說,斑塊越小,越易受到外圍環(huán)境或基底的影響,這些影響()。(A)與

14、斑塊面積有關,與斑塊形狀、邊界特征無關(B)與斑塊面積無關,與斑塊形狀、邊界特征有關(C)與斑塊面積及斑塊形狀、邊界特征均有關(D)與斑塊面積及斑塊形狀、邊界特征均無關52.廊道的分類可以按組成內容、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什么分類((A)原因(B)特點(C)地域(D)成因53.廊道或其網絡的相互功能要根據其組成和結構特征以及與所在景觀的的相互關系來確定。()。(A)基底和斑塊(B)邊界形態(tài)(C)景觀單元空間連續(xù)性54.景觀的總體動態(tài)常常受控制。()(A)廊道(B)基底(C)斑塊(D)斑塊和基底55.古代古徑通幽、頤和園長廊、西湖的蘇提是廊道的什么功能()。(A)運輸(B)保護(C)資源(D)觀賞56.以下

15、哪個選項不是廊道的主要功能()。(A)傳輸通道(B)生境(C)連接(D)過濾和阻抑57.下列那個選項不屬于能量、物質、以及生物在景觀中的主要運動方式的是()。(A)擴散(B)遷移(C)物流60.(D)攜帶運動58.下列(中屬于能量、物質、生物在斑體鑲嵌體中運動的媒介的是()。(A)風、水(B)飛行動物及地面動物(C)人類(D)以上59.下列不屬于物流范圍的是()。(A)河流(B)地表徑流(C)地下徑流(D)大氣環(huán)流下列不屬于景觀鑲嵌體的可測量特征的是()。(A)斑塊大小分布(B)基底(C)周長與面積比(D)連續(xù)性61.在景觀鑲嵌體的部分可測量特征中,“與斑塊直接聯系在一起的下墊面或景觀中的主要

16、組成類型”是指()。(A)基底(B)斑塊走向(C)斑塊(D)基質62.在理論上,平衡態(tài)時的物種()在數值上等于種遷入率或種滅絕率。(A)穩(wěn)定率(B)周轉率(C)平衡率(D)遷出率63.在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中,離大陸越遠的島嶼的物種遷入率越島嶼的面積越小其滅絕率越因此面積較大而距離較近的島嶼比面積較小而距離較遠的島嶼的平衡態(tài)物種數目要。()(A)小,小,大(B)大,小,小(C)小,大,大(D)大,大,小64.由于島嶼面積越大,其截獲傳播種的概率越大,因此,面積不僅會影響滅絕率,同時還會影響遷入率。這一現象稱為()。(A)目標效應(B)面積效應(C)援救效應(D)距離效應65.島嶼越小,種群越小,

17、由隨機因素引起的物種絕滅率將會()。(A)增加(B)不變(C)減小(D)隨機變化66.生境質量差而只能靠外來生物個體或繁殖體的亞種群稱為()。(A)匯種群(B)源種群(C)復種群(D)元種群67.經典型復合種群是由()組成。(A)許多大小和生態(tài)特征相似的生境斑塊(B)少數很大的和許多很小的生境斑塊(C)許多相互之間有頻繁個體或繁殖體交流的生境斑塊(D)一個核心斑塊和若干外圍小斑塊68.下列對干擾斑塊的特點描述的一項是()。(A)受人類活動影響大(B)存留時間短,周轉率快,消失快(C)相當穩(wěn)定(D)存留時間長,周轉率低69.復合種群持續(xù)時間的含義是()。(A)指復合種群從其產生直到所有局部種群滅

18、絕的時間(B)指復合種群中的斑塊完成合并的時間(C)指復合種群不斷擴大,小斑塊完全被大斑塊取代的時間(D)指局部生境斑塊中種群消失的時間70.植物和動物種群除了需要足夠數量的生境外,它們的生長和繁殖還需要景觀中之間有一定的。()(A)生境斑塊、連續(xù)性(B)排列格局、距離(C)結構單元、連續(xù)性73.(D)排列格局、連續(xù)71.景觀連接度可以從和兩個方面來考慮。()(A)結構連接度、斑塊連接度(B)功能連接度、斑塊連接度(C)結構連接度、功能連接度(D)空間連接度、功能連接度72.景觀連接度依賴于和所研究對象的。()(A)觀察尺度、時間尺度(B)觀察尺度、空間尺度(C)觀察尺度、特征尺度(D)時間尺

19、度、空間尺度景觀連接度依賴于和所研究對象的。()(A)觀察尺度特征尺度(B)觀察尺度時空尺度(C)標準尺度特征尺度(D)標準尺度時空尺度74.特大生境斑塊是由單個生境細胞(即最小的生境斑塊)互相連接而形成的生境通道故稱為()。(A)連通結構斑塊(B)連通自然斑塊(C)連通生境斑塊(D)自然斑塊(A)種群生態(tài)學范式(B)平衡范式(C)非平衡范式(D)生態(tài)系統(tǒng)學范式82.“隨機性氣候變化和干擾(如火、蟲害的突發(fā))可使生態(tài)學系統(tǒng)從一個平衡點轉移到另一個平衡點。“這種觀點體現了下列那個()。(A)平衡范式(B)非平衡范式(C)多平衡范式(D)種族生態(tài)范式83.一般來說,以下哪種現象更容易受隨機因素的干

20、擾()。小尺度(B)大尺度(C)小斑塊(D)大斑塊84.下列哪個(為等級系統(tǒng)高層次的演化提供了理論依據()。(A)耗散結構(B)垂直結構(C)分層穩(wěn)定性(D)水平結構85.在等級斑塊動態(tài)范式中,無論是研究格局還是過程,或是二者之間的關系時,必須要考慮()。(A)尺度(B)尺度斷點(C)尺度效應(D)尺度域86.在非平衡觀點中,一般來講,生態(tài)學系統(tǒng)中有兩類非穩(wěn)定機制: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隨機性和()。(A)空間異質性(B)地質、氣候和進化因素(C)過強的生物反饋作用(D)生物的抵制作用87.等級斑塊動態(tài)范式表明,小尺度過程往往是(),因此小的種群和其他生態(tài)學系統(tǒng)容易被過強的生物反饋作用或隨機因素毀

21、滅。(A)低頻率、慢節(jié)奏(B)高頻率、慢節(jié)奏(C)低頻率、快節(jié)奏(D)高頻90.率、快節(jié)奏88.等級斑塊動態(tài)范式表明,小尺度過程往往是()。(A)低頻率,慢節(jié)奏(B)高頻率,慢節(jié)奏(C)高頻率,快節(jié)奏(D)低頻率,快節(jié)奏89.()是各個尺度上斑塊動態(tài)的總體反映。(A)森林動態(tài)(B)系統(tǒng)動態(tài)(C)環(huán)境動態(tài)(D)林隙系統(tǒng)樹木的死亡率增加大型動物消失鳥類數量下降昆蟲、蜜蜂數量下降蝴蝶數量增加等現象是()的生態(tài)后果(A)生態(tài)破壞(B)環(huán)境污染(C)環(huán)境變異(D)森林破碎91.斑塊大小的生態(tài)學意義主要表現在(B)上。(A)邊緣效應(B)物種-面積關系(C)空間關系(D)結構與過程關系92.景觀中的斑塊是

22、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的,而且往往在(C)上表現出特征尺度。(A)時間(B)空間(C)時間和空間(D)以上都不對93.對于所最終確定的特征尺度,其特征尺度大小與所分析的數據比例尺或精度密切相關。一般而言,數據比例尺越小、精度越,其特征尺度越。(A)(A)高小(B)高大(C)低小(D)低大94.高蔓延度值說明景觀中的某種優(yōu)勢斑塊類型形成了良好的連接性反之則表明景觀是具有多種要素的密集格局,景觀的(c)較高。皆為百度(A)(B)優(yōu)勢度(B)均勻度(C)破碎度(D)聚集度95.景觀指數對分析尺度有較強的敏感性,因此在使用景觀指數時必須要明確指出()。(A)空間尺度(B)分析尺度(C)空間幅度(D)分析幅度

23、96.隨著粒度的增加,斑塊密度呈指數形式下降,平均斑塊面積表現出下降趨勢從另方面來看,隨著柵格細胞逐漸聚并,平均斑塊面積持續(xù)()。(A)減少增加(C)不變(D)波動變化97.具有均勻間隙的同質景觀其空隙度值,而具有許多大小差異顯著間隙的異質景觀的空隙度則。()(A)較高較低(B)較低較高(C)較高較高(D)較低較低98.當只考慮某一特定尺度時,聚合可以從不同方向,采用不同組合來進行,由此而2.空間異質性包括下列哪幾項()。(A)物理的空間格局生物的空間格局(C)化學的空間格局(D)社會經濟方面的空間格局3.我國景觀生態(tài)學應用研究領域主要體現在以下哪些領域()。(A)景觀生態(tài)規(guī)劃與設計(B)景觀

24、生態(tài)學與生物多樣性保護(C)景觀生態(tài)學與土地利用規(guī)劃(D)景觀生態(tài)學與全球變化4.根據景觀生態(tài)學理論,土地持續(xù)利用規(guī)劃主要表現在以下哪些方面()。(A)綜合整體性,包括環(huán)境、經濟、社會、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系統(tǒng)等尺度性,包括土地利用的時間尺度、空間尺度和重點尺度。(C)空間格局與土地生態(tài)過程,景觀格局與生態(tài)過程的關系分析是土地持續(xù)利用的基礎(D)干擾與人類影響,干擾時景觀或區(qū)域的必然因子,而且有助于發(fā)展景觀的適應性機制5.組成景觀結構單元的是()。(A)斑塊(B)群落(C)廊道(D)基底6.現代景觀生態(tài)學研究的范疇包括()。(A)空間結構特征(B)生理生態(tài)過程(C)生物個體行為、種群動態(tài)、群

25、落結構和動態(tài)(D)9.生態(tài)系統(tǒng)過程在不同時空尺度上的關系7.景觀生態(tài)學研究的重點集中在()。(A)空間異質性或格局的形成和動態(tài)及其與生態(tài)學過程的相互作用格局-過程-尺度之間的相互關系景觀的等級結構和功能特征以及尺度推繹問題(D)人類活動與景觀結構、功能的相互關系8.景觀生態(tài)學研究內容包括:()。(A)相應的生態(tài)學組織單元的結構(B)相應的生態(tài)學組織單元的功能(C)相應的生態(tài)學組織單元的動態(tài)(D)相應的生態(tài)學組織單元的過程景觀生態(tài)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慨括為哪些方面()。景觀結構景觀功能景觀動態(tài)(D)景觀差異10.景觀格局的類型有那些()。(A)均勻型分布格局(B)團聚式分布格局(C)線狀分布格局(

26、D)平行分布格局11.下面屬于景觀生態(tài)學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論的是()。(A)斑塊-廊道-基底模式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空間異質性和斑塊性(D)格局、過程、尺度12.景觀結構是指()。(A)景觀組成單元的類型(B)景觀組成的多樣性(C)景觀異質性(D)景觀組成單元的空間關系13.組成景觀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在類型和數量相同的情況下,它們在空間分布的差異會對什么造成影響()。(A)能量流動(B)養(yǎng)分循環(huán)種群動態(tài)(D)景觀等級14.景觀的空間結構特征包括哪些內容()。(A)空間梯度(B)斑塊多樣性(C)斑塊格局斑塊連接度15.以下屬于景觀功能的改變對景觀結構的影響的是()。(A)優(yōu)勢植物種群絕滅對生境結構造成

27、影響(B)養(yǎng)分循環(huán)過程受干擾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方面的改變森林砍伐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18.(D)過度放牧造成土地沙化16.空間尺度往往用()來表達(A)粒度(B)幅度(C)頻率(D)時間17.尺度推繹包括()。(A)尺度演繹(B)尺度上推(C)尺度下推(D)尺度中推不同類型的斑塊可在空間上呈()分布。(A)隨機型(B)均勻型(C)聚集型(D)分散型19.空間異質性是()的綜合反映。(A)空間斑塊性(B)空間分布(C)空間梯度(D)空間尺度20.空間異質性可以根據()特征來描述(A)變化趨勢(B)數據類型自相關程度(D)各向異性21.生態(tài)學干擾有哪些方面構成()。(A)系統(tǒng)(B)事件(C)尺度域(D

28、)人類22.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尺度域,而干擾來自于系統(tǒng)外部,并發(fā)生在一定尺度上,例(A)種群動態(tài)(B)動物行為(C)生物多樣性(D)生態(tài)生理32.列選項屬于生物學在小尺度上,生物學過程對于空間格局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過程的是()。(A)捕食(B)競爭(C)植物-土壤相互作用(D)氣候33.下列哪些選項是空間斑塊性的成因()。(A)干擾(B)氣候(C)土壤(D)地形34.自然界斑塊性可分為哪幾種類型()。(A)人為斑塊性(B)生物斑塊性(C)物理斑塊性(D)化學斑塊性35.景觀生態(tài)學中的格局是指空間格局,廣義的講,它包括景觀組成單元的()。(A)類型(B)數目(C)空間分布(D)配置36.景觀格局成因

29、是()相互作用的產物。(A)地形(B)地貌(C)氣候條件(D)干擾體系37.什么因素通常決定景觀在大范圍內的空間異質性()。(A)氣候(B)地形(C)生物(D)土壤38.以下四種斑塊類型說法的是()。(A)第一個是人為引入斑塊(B)第二個是干擾斑塊(C)第三個是殘存斑塊最后是資源環(huán)境斑塊39.度量斑塊的參數有()。(A)面積大小(B)形狀(C)內緣比(D)數量40.斑塊結構特征對()過程有重要影響。(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產力(B)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養(yǎng)分循環(huán)(C)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水土流失(D)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41.斑塊受到外圍環(huán)境影響的大小與()有關。(A)斑塊的面積(B)斑塊的形狀(C)斑塊的邊界特征(D)斑

30、塊的長度42.斑塊大小在具體測量中有哪些指數或方法()。(A)長寬比(B)周界-面積比(C)圓環(huán)度(D)致密度43.回答有關自然保護問題時必須考慮其他因素,這些因素包括()。(A)最小存活種群(B)維持最小存活種群的最小面積(C)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完整性的最小面積(D)維持最小存活種群的最大面積44.能量、物質和生物在景觀空間格局中國的運動方式有哪幾種()。(A)擴散(B)物流(C)運輸(D)攜帶運動45.景觀空間格局對種群動態(tài)的影響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A)數量和密度(B)分布(C)數量變動和擴散遷移(D)種群調節(jié)46.對于某一島嶼而言,遷入率和滅絕率將隨島嶼中物種豐富度的增加而分別呈()和(

31、)趨勢。(A)上升(B)下降(C)不變(D)不定向改變47.在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中,島嶼上的物種數目由以下哪些過程決定()。(A)物種遷入率大陸物種庫的大小島上初始種豐富度(D)物種滅絕率48.以下屬于復合種群類型的是()。(A)大陸島嶼型復合種群(B)經典型(C)中間型(D)斑塊型種群49.以下哪些屬于準空間復合種群模型考慮的范疇()。(A)亞種群的動態(tài)(B)斑塊面積大小(C)斑塊間距離(D)斑塊數量50.長期以來,生態(tài)學內部最具代表性、對照也最鮮明的分支學科范式是()。(A)種群生態(tài)學范式(B)平衡范式(C)非平衡范式(D)生態(tài)系統(tǒng)學范式四、判斷題1.景觀是空間上的若干生態(tài)系統(tǒng)聚合而構成的

32、相似性區(qū)域。2.影響景觀形成的因素有地貌、土壤、氣候、植被、自然干擾。3.景觀單元是指地面上相對異質的生態(tài)要素或單元。4.景觀的本質是它的絕對空間尺度,而不是它與特定問題相關的空間異質性。 .16.空間異質性被廣泛的認為是景觀生態(tài)的核心問題。6.景觀的結構、功能、動態(tài)是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并且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7.景觀生態(tài)學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論中沒有景觀連接度這一點。8.景觀功能是指景觀結構與生態(tài)學過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觀結構單元之間的相互作用9.景觀生態(tài)學的中心問題是空間結構及其變化如何影響各種生態(tài)學過程。10.空間格局及其如何變化,如何影響各種生態(tài)學過程一直是景觀生態(tài)學中的中心問題。

33、11.生態(tài)學中,大尺度意味著低分辨率??臻g尺度越大,分辨率越低,測量上的比例尺越大。空間粒度指景觀中最小可辨識單元所代表的面積。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種或現象時所采用的空間單位。景觀生態(tài)雪中的斑塊性主要強調斑塊的種類組成特征及其空間分布與配置關系??臻g異質性是系統(tǒng)特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空間格局與斑塊性是相互聯系的,而異質性與斑塊性無關。18.任意尺度上,都存在景觀異質性,離開尺度來討論景觀的異質性是無意義的。19.景觀生態(tài)學中的尺度是指研究某一物體或現象時所采用的空間或時間單位,或者是指某一現象或過程在時間或空間上所涉及的范圍和發(fā)生的頻率。在景觀生態(tài)學中,尺度往往以粒度和范圍來

34、表達。異質性是系統(tǒng)特征在空間上的復雜性和變異性。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尺度域,而干擾事件來自于系統(tǒng)內部,并發(fā)生在一定尺度上。在實際研究中,我們應該確切地區(qū)分斑塊、廊道和基地結構,他們三者之間的區(qū)分是絕對的。24.斑塊和廊道在各方面雖有很大區(qū)別,但也有一致的地方,廊道實際上也是線狀或條帶狀的斑塊。25.人為干擾常常造成景觀高度破碎化,其生態(tài)學效應和自然斑塊性是相同的。26.景觀格局通常指景觀的異質性特征,強調事件或現象的發(fā)生、發(fā)展的動態(tài)特征。27.景觀生態(tài)學區(qū)別于其他生態(tài)學學科的顯著特征是注重研究空間格局的形成、動態(tài)以及生態(tài)學過程的相互關系。28.環(huán)境資源斑塊是由于環(huán)境資源條件在時間和空間分布的不均勻性

35、造成的。29.川農成都校區(qū)圖書館門前的水果玉米地屬于人為引入斑塊。30.一般情況下,在同一斑塊范圍內,能夠在其核心生境生存下來的物種在其邊緣生境都可以成功存活并繁殖。31.“邊緣效應”指的是物種集中分布在斑塊邊緣部分的現象。32.干擾斑塊是指由于大面積干擾所造成的、局部范圍內幸存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或其片段。33.廊道中兩點間的直線距離與他們之間的實際距離相比與廊道的移動沒有關系。34.景觀鑲嵌體的連接度是指斑塊間通過廊道、網絡而聯結在一起的程度。35.島嶼上已定居的種數越多,新遷入的種能夠成功定居的可能性越小,而已定居種滅絕概率越大。36.隔離距離會影響遷入率,但不會影響滅絕率;面積會影響

36、滅絕率,但不會影響遷入率。37.復合種群是指空間上彼此隔離,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聯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亞種群。 .48.平衡態(tài)復合種群在空間結構上非連續(xù),與經典型或斑塊性復合種群相似。但是,由于再定居過程不明顯或全然沒有,從而使系統(tǒng)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39.源-匯復合種群的特性主要表現為:源-匯復合種群不是絕對的,它是動態(tài)變化著的40.實際景觀只由生境斑塊和非生境斑塊的背景組成。41.復合種群是由空間上彼此隔離,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聯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亞種群或局部種群組成的種群斑塊系統(tǒng)。42.中間型或混合型復合種群在不同的空間范圍內表現不同的結構特征。43.功能連接度指以研究的生態(tài)學對象或過程的特征來確定景觀連續(xù)性。44.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復雜性來源于時間和空間的異質性和大量組分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45.空間自相關在景觀中普遍存在,不符合統(tǒng)計分析和取樣方法所要求的基本假設,因此景觀生態(tài)學家在應用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時應謹慎和具有創(chuàng)造性46.在景觀指數中,景觀的斑塊類型數目越大,聚集度一定越高。47.變量的空間自相關程度依賴于空間的粒度大小與單元的劃分方法。同一面積數據相同的空間變量,劃區(qū)選擇不同其分析結果一樣。 .3.景觀生態(tài)學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