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授課對象: 2012級金融學研究生授課教師: 劉湘云博士后、教授研究生課程課 程 提 綱一、人類行為的經濟學分析二、風險的本質與成因三、金融、金融風險與金融危機金融風險的類型及其演進四、金融復雜性與風險分析五、金融風險溢出與金融危機傳染六、金融風險計量模型比較分析七、金融風險管理模式與策略八、新舊巴塞爾協(xié)議與風險管理九、信用風險計量與管理十、市場風險計量與管理VaR方法的原理與應用十一、利率風險計量與管理久期、凸度方法的計算與免疫策略十二、操作風險計量與管理十三、金融創(chuàng)新與衍生產品風險管理參考書目1 米塞斯,人類行為的經濟學分析,廣東經濟出版社,20052 顧孟迪、雷鵬 風險
2、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3 王一鳴、鄢莉莉,風險管理,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104 王春峰,金融市場風險管理,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5 劉金波,風險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6 姜青舫、陳方正,風險度量原理,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07 布賴恩科伊爾,利率風險管理原理(上、下), 中信出版社,20038 安東尼桑德斯,信用風險度量風險估值的新方法與 其他范式,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9 李紅權、馬超群,金融市場的復雜性與風險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一、人類行為的經濟學分析請辨析以下命題:1、若ab,bc,則ac。2、對a商品需求量的減少必將導致a商品價格的下降。3、買兩張彩票
3、獲獎的概率比買一張彩票獲獎的概率大。4、本能說的支持者們確信他們成功地揭示了理性主義的膚淺,將經濟學貶損為“由錯誤的心理假設得出的一系列錯誤結論”。(William McDougall,社會心理學簡介)行為人1、有意識的行為和動物反應人類行為是有意識的行為無意識的行為是人體細胞和神經對刺激的不自覺的反應,它與有意識或有目的的行為有著明顯的差異。2、人類行為的先決條件:不安對更為滿意的狀態(tài)的想象對有意識的行為能夠消除或至少減輕不安的期盼3、理性與非理性人類行為總是合理的,因為行為的最終目的常常是滿足行為人的某種欲求。認為滿足身體的生理需要是“自然的”因此是“理性的”,而其他所有的需要是“人為的”
4、因此是“不理性的”未免太專斷?,F(xiàn)在流行就純粹的理性對社會科學吹毛求疵。對經濟學最流行的批駁意見就認為經濟學忽略了生活和現(xiàn)實的不理性,并試圖把無窮盡的各種現(xiàn)象壓縮成干癟癟的圖式和毫無生氣的抽象概念。4、因果關系與經濟學分析人如果看不到任何因果關系,他就不能行為。因果關系研究的原型?思考和行為是人類的具體特征,它們是人類特有的。泛機械化的觀點是方法論的一元論。實證主義、行為主義、經驗主義呢?經濟學和對理性的反叛1、關于理性的一些觀點當個體根據一個完備的和可傳遞的效用函數(shù)行動時,我們稱個體是理性的(Samuel Bowles,微觀經濟學:行為,制度和演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在經濟理論中,
5、理性決策者是指在深思熟慮并回答下面三個問題后進行選擇的行為人: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想要的?給定可行性約束,根據愿望,什么是最好的方案?(Ariel Rubinstein,有限理性建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2、對理性的反叛根據心理學理論,如果行為沒有經歷適當?shù)乃伎级鴥H僅是對其影響機制的條件反射,則這種行為通常被解釋為非理性。理性選擇和非理性選擇的分歧點,主要集中在人是否具有“一致性偏好”及其動機和目的是否只受“效用最大化”影響兩方面。傳統(tǒng)經濟學將“理性經濟人”描述為工具主義意義上的理性者,他們具有有序偏好、完備信息和精確的計算能力,能夠利用掌握的信息來預估將來行為所產生的各種可能性,能
6、夠完成最佳的滿足自己偏好的決策,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約翰伊特韋爾等,1996)。換言之,“偏好一致性+效用最大化”一旦嵌入選擇模型,人的選擇行為便被賦予了理性屬性。赫伯特西蒙(1973) 曾將上述理性行為理解為實質理性,而將注重心理、環(huán)境、信息變化且充分發(fā)揮認知的理性行為解釋為過程理性。因此,根據西蒙的思想可以推論:行為人只有對信息和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進行分類、整合、加工和處理,選擇行為才具有理性屬性;如果行為人只是依據直覺、知覺、外部刺激等,則其選擇行為便是非理性的。事實上,區(qū)分選擇行為的理性和非理性屬性確實很困難,原因在于理性和非理性行為的同構或相容;西蒙以有限理性為基礎所強調的過程理性學說
7、,在很大程度上調和了這種同構或相容;他還在現(xiàn)代決策理論的基石一文中指出:“所謂非理性,指對效用最大化的任何偏離;因此,我講的有限理性就是非理性?!?不確定性1、不確定性和行為人類行為和未來的不確定性并不是兩件相互獨立的事情,而是為了確立一件事情而使用的兩種不同模式。2、概率的含義和類別概率的含義已經被數(shù)學家們弄得很模糊,處理概率的方法就有很多歧義,甚至認為:概率就是頻率。兩種不同概率:級別概率(或頻率概率)和事件概率(或人類行為科學的具體理解)3、特定事件概率的數(shù)字評估對于1944年前夕的那場總統(tǒng)選舉,人們可能會這樣說:(A)我愿意用3美元對1美元賭羅斯福會當選。(B)我猜想在所有選民當中有4
8、50萬人會行使它們的選舉權,其中會有250萬人為羅斯福投票。(C)我估計羅斯福當選的幾率是9:1。(D)我確定羅斯福會當選為總統(tǒng)。二、風險的本質與成因風險的本質?風險與不確定性、分工的關系?風險能消滅嗎?風險有價值嗎?俗話說:“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這個結論對嗎?為什么?風險現(xiàn)象風險一詞已為眾多領域所熟悉,并在不同場合有各自理解的特定含義。譬如,醫(yī)療手術的死亡事故,航運業(yè)的海難和空難,生產中的設備故障,投資項目不能如期盈利甚至虧損,金融市場的震蕩對社會和經濟產生的沖擊,等等我們把實際中所觀察到的風險存在及其對人的行為的影響這類現(xiàn)象,稱為風險及其關聯(lián)活動現(xiàn)象,簡稱風險現(xiàn)象(risk ph
9、enomena)把人們?yōu)榉婪讹L險和減輕風險危害性所做的種種努力,稱為風險處理。從對人產生影響的條件和過程看,有兩種基本的風險類型:一種是一般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另一種是投機活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為簡便,我們將前一種類型的風險稱為普通風險,把后一種類型的風險稱為投機風險。四種不同的風險理解把風險視為給定條件下各種可能結果中那種較壞的結果。而壞結果往往要折算為經濟損失或貨幣數(shù)量損失,因此在性質上稱之為數(shù)值風險。把風險視為給定條件下各種可能結果中較壞結果出現(xiàn)的可能性。稱之為概率風險。把風險視為給定條件下各種可能結果之間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性可用方差來刻劃,稱之為方差風險。把風險直接視為事情本身存在的不確
10、定性。這是一種籠統(tǒng)即缺乏具體特征的關于風險的解釋,稱之為抽象風險。 姜青舫、陳方正分工、私人信息與風險 風險的本質F.Knight(1921)認為,如果一個經濟行為者所面臨的隨機性能用具體的數(shù)值概率來表述,那么就可以說這種情況涉及風險;另一方面,要是該經濟行為者對不同的可能事件不能(或沒有)指定具體的概率值,就說這種情況涉及不確定性。Samuel Bowles認為,風險是指個人選擇集中一項行動的結果是一系列以一定已知概率發(fā)生的可能結果的集合。相反,不確定性是指一個或多個行動會產生多重結果,而產生的概率是未知的。所謂風險,系指由于不確定性而引發(fā)的出現(xiàn)損失(或獲利)的可能性;這一可能性(Proba
11、bility,概率)的分布狀況顯示風險的程度。風險源于不確定性,不確定性由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完全可視為以自然為博弈者的信息不對稱情況)造成,信息不對稱則由于分工及私人信息的產生而導致。風險由不確定性引發(fā),而不確定性是信息缺陷所導致的。按信息缺陷的性質可將風險分為兩類:外生性風險和內生性風險。外生性風險的引發(fā)原因是信息不完全;內生性風險的引發(fā)原因是信息不對稱(Asymmetry)。風險本質與風險定義從形式上看,所謂數(shù)值風險、概率風險、方差風險和抽象風險,都是按照所觀察的風險現(xiàn)象本身來表述風險的。其實它們當然沒有一個可以稱得上是體現(xiàn)風險本質的概念。從風險測量角度看,數(shù)值風險用貨幣大小衡量風險,概率
12、風險用概率值衡量風險,方差風險則用某一已知分布的隨機變量方差或均方差量度風險,抽象風險則無具體的衡量方法。三條關于風險的特有屬性:(1)隸屬性。凡風險皆指包含于行為主體所采取行動過程中的風險。(2)危害性。是指風險引致的所有可能損失即潛在損失對行為主體的威脅,從而行動選擇的非理性和資源配置的低效性。(3)并協(xié)性。即任何存在于某一行動過程而行為主體造成危害的風險,總與該行動試圖實現(xiàn)的目標利益相反相成。風險定義: 在以特定利益為目標的行動過程中,若存在與初衷利益相悖的可能損失即潛在損失,則由該潛在損失所引致的對行動主體造成危害的事態(tài),便稱作該項行動所面對的風險,簡稱該項行動風險。 姜青舫、陳方正風
13、險溢價之謎 有效市場的反例效率市場假設(EMH)最早由著名經濟學家Paul Samuelson在1965年提出,不僅僅限于金融市場,而是泛泛而言的;Fama(1970)將這一假設進一步闡述為“價格完全反映所有可獲得的信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由Sharp,Treynor,Linter于60年代中期提出的,是對風險如何定價和度量的均衡理論,其根本作用在于確認期望收益和風險之間的關系,揭示市場是否存在非正常收益。通常記為: Fama和French(1992)的經驗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高價格股票(賬面價值/市場價值比高)具有高風險和低收益,而低價格股票具有低風險和高收益。風險溢價的本質:不是市場
14、風險溢價,而是規(guī)?;蛄鲃有砸鐑r。三、金融、金融風險與金融危機 金融風險類型及其演進金融是現(xiàn)代經濟的核心風險向金融風險轉化金融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和特征金融風險類型演進金融是現(xiàn)代經濟的核心按照新興古典分析框架,所謂現(xiàn)代經濟,即指實現(xiàn)高度分工和專業(yè)化的經濟,它在物質上的標志是工業(yè)革命;在制度方面的標志則是一個“非人格的”、“保護和執(zhí)行界定產權的契約”的法律系統(tǒng)的建立和實施。工業(yè)革命是分工演進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躍金融因素不僅是現(xiàn)代經濟的主要特征,甚至可以說是現(xiàn)代經濟的基本標志和主要基石。就傳統(tǒng)意義上看,金融主要包括貨幣和信用兩個范疇,其中貨幣是金融的基礎和核心。貨幣的出現(xiàn)和演進內生于分工演變,它反過來極大地
15、推動了分工的展開。信用的演進過程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過程,信用關系的拓展被視為資本主義形成的主要條件之一。風險向金融風險轉化既然金融是現(xiàn)代經濟的核心,則“金融風險是經濟風險的集中體現(xiàn)”,也就是說,“貨幣與信用既成為擴展分工和交易秩序的主要基礎,也就成為決定經濟活動中不確定性的主要因素”。金融因素在經濟生活中占據“統(tǒng)治地位”,不僅使一般風險向金融轉化,而且其本身就成為風險的一個主要源頭。 風險是金融體系的基本屬性,風險配置是金融體系的基本功能金融工具、金融機構和交易規(guī)則是構成金融體系的三個基本要素,在這一體系中,風險是其基本屬性之一。正是由于風險是投資的基本屬性,也是金融體系的基本屬性,
16、風險配置(risk allocation)成為了金融體系的基本功能。金融體系資金配置和風險配置這兩大基本功能具有相輔相成的密切聯(lián)系。金融體系風險配置功能的實現(xiàn)方式:金融產品設計是其主要路徑;合理完備的金融機構設置也是重要路徑之一;市場規(guī)則是金融體系有效風險配置實現(xiàn)的重要保障。金融風險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和特征在理論上,金融風險表現(xiàn)為因信息不完全或不對稱使決策者無法確知價格的當前和未來水平,從而導致的獲利或損失的可能性。在可觀測的經濟現(xiàn)象中,金融風險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四個層次:社會個體金融行為趨于投機和加劇動蕩模式;金融機構具有內在脆弱性;金融資產價格具有過度波動傾向;金融危機時時爆發(fā)相比一般經濟風險轉化
17、的金融風險,純金融風險具有如下特征:數(shù)額巨大;技術性強;操作周期短;潛在特性;突發(fā)性和加速性;擴散性和傳染性。金融制度與金融風險演進以商業(yè)銀行制度為例:商業(yè)銀行的主營業(yè)務是吸收公眾儲蓄存款,并據以向廠商發(fā)放貸款(提供流動性擔保),從而將廠商多余的流動性風險轉移給公眾承擔。商行制度的確立樹立了一種大眾觀念:存款者有權向商行索取本金和利息;貸款者必須向商行歸還貸款和利息。再如存款保證金制度:由于在商行與央行之間顯然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使得公眾乃至整個經濟實體面臨商行隱藏信息的逆選擇風險和隱藏行為的道德風險;存款保證金制度的創(chuàng)設,使商行營運狀況的優(yōu)劣得以甄別,并給商行審核和監(jiān)督貸款以壓力,從而使
18、內生性金融風險得到控制。就風險替換和風險演進角度看,金融制度作為金融風險的替換機制和演進的推進機制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金融全球化浪潮與國際文化、經濟、政治、金融制度格局多元化的矛盾與金融工程化趨勢中金融工具和交易原理的精微復雜化發(fā)展。金融風險分類方法與金融風險類型韓仁元、楊大平(1997):經營管理風險:信貸風險;投資和融資風險;表外業(yè)務風險;違規(guī)經營風險;非經營資產占用風險;計算機運用的風險。經營環(huán)境風險:信用環(huán)境風險;行政干預風險;產業(yè)政策風險;“泡沫經濟”風險;微觀經營風險。社會環(huán)境風險:社會治安風險;社會欺詐風險;社會投機風險。曾令京(1998)金融風險表現(xiàn)為:資本金不足、流動資產負債比率
19、低、存貸比例高、備付率低、不良貸款比重大、單個貸款超比例、虧損嚴重等。金融風險分為三大類:經營風險,包括資本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違規(guī)風險;內控風險,包括詐騙風險、搶劫風險、盜竊風險、道德風險;競爭風險,包括人才風險、服務風險、信息風險和信譽風險馬一民(2003)金融風險的類型一般可分為: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和非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非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資本風險、經營風險、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和政策風險。黃艷艷(2004)金融風險可分為非系統(tǒng)風險和系統(tǒng)風險;金融風險主要表現(xiàn)為宏觀金融領域存在的主要風險和金融經營主體面臨的主要風險;宏觀金融領域存在
20、的風險:例如金融對外開放的風險、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對接的金融風險、證券市場發(fā)展的風險、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的風險;金融經營主體面臨的金融風險:例如信用風險、干預風險、管理操作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金融詐騙風險等。有馬敏則(日,2005)所謂風險(Risk),源于拉丁文Risicare一詞。Risi之意是由希臘文中的cliff(山涯)派生出來的,Risicare一詞被解釋為“在山崖中航行”的意思。金融風險的類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金融風險的類型(續(xù))清算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其他金融風險損失風險信息管理風險稅務風險系統(tǒng)風險金融機構風險狹義的金融機構風險(Union Bank of Sw
21、itz)廣義的金融機構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業(yè)務風險系統(tǒng)風險保險受理風險房地產投資風險王春峰(2003)根據金融風險的性質和來源不同,金融風險表現(xiàn)為不同的類型。一般工商企業(yè)面臨的金融風險主要分為:市場風險(主要)信用風險(主要)流動性風險(主要)操作風險法律風險金融機構在經營性質和業(yè)務內容上與一般工商企業(yè)存在明顯不同,金融產品的風險特性決定了金融機構經營業(yè)務的風險本質。金融機構的經營業(yè)務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發(fā)起業(yè)務;分銷業(yè)務;金融服務;資產管理;金融中介;造市業(yè)務上述業(yè)務直接反映出金融機構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類型:金融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我國的金融風險類型分
22、析從國內情況看我國的金融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犯罪風險從國際方面看我國的金融風險國際游資的投機活動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入世后國外金融機構大量進入的沖擊國際利率、匯率變化的影響國際金融詐騙活動的威脅經濟國際化的負面影響我國金融風險的特點:集中性隱蔽性社會性四、金融復雜性與風險管理金融市場系統(tǒng)的復雜性特征分形混沌金融復雜系統(tǒng)的風險管理金融市場系統(tǒng)的復雜性特征全球化條件下,金融市場系統(tǒng)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的巨系統(tǒng),與系統(tǒng)外部進行著持續(xù)不斷的資本和信息等能量的交換。與自然界的復雜系統(tǒng)相比較,金融系市場統(tǒng)因為眾多類型異質投資者的介入而變得更加復雜,具有更明顯的非線性、混沌、路徑依存、自組織
23、和自進化等特性,是一種具有耗散結構的系統(tǒng),并具有動態(tài)均衡性。 全球化條件下,金融市場系統(tǒng)的復雜性特征主要有:()非線性特征,即金融市場系統(tǒng)具有多層次、多功能的結構,且每一層次均成為構筑上一層次的單元,按照橫向和縱向可以劃分成許多相對獨立的子系統(tǒng);系統(tǒng)內部各子系統(tǒng)、各要素之間以及它們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通常是非線性的,表現(xiàn)出的整體作用并非是各子系統(tǒng)作用的簡單線性相加,比各子系統(tǒng)的個體作用之和大得多,呈現(xiàn)出非線性放大效果。()具有遠離均衡的耗散系統(tǒng)動力學特征。()系統(tǒng)是開放的,通過學習和演化能不斷地適應環(huán)境,能與外部環(huán)境進行持續(xù)的資本和信息等能量交換。()具有自組織行為。()出現(xiàn)混沌現(xiàn)象、分形結構
24、特征,等等??傊?,金融市場本質上是一類開放型的復雜巨系統(tǒng),其內部結構層次多、參與要素多且性質復雜、變量關系多、內部因果關系多樣性且具有時間上或空間上的分離性、強耦合性等特性決定了該系統(tǒng)往往是以非線性反應方式進行系統(tǒng)演化的。 分形金融復雜系統(tǒng)在均衡狀態(tài)隨機過程與混沌狀態(tài)非線性過程之間徘徊,它也經常超出臨界水平而落入混沌之中,但它不會永遠處于混沌之中,隨著負反饋作用的增強,它又會回到均衡狀態(tài)與混沌狀態(tài)之間。顯然,金融復雜系統(tǒng)的頻率分布并非正態(tài)分布,而是“尖峰、胖尾”的分形分布。因此,分形和混沌是金融復雜系統(tǒng)的兩種基本特征。傳統(tǒng)的資本市場理論(CMT)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公平合理的隨機游動(或稱布朗運動
25、),其特點是對正態(tài)分布及有限方差的存在有著很強的依賴性,即特別強調序列獨立(不相關),也就是說資產價格對信息無記憶,即使有記憶,至多也是短期記憶。然而,曼德爾布羅特(Mandelbrot,1960)6發(fā)現(xiàn),實際的股票市場收益不是正態(tài)分布,而具有自相似的尖峰胖尾統(tǒng)計特性,可以用穩(wěn)定分布(又稱穩(wěn)定帕累托分布、分形分布)來描述。基于分形理論對金融市場的分形特征研究已有許多嘗試:國外,Barkoulas et al(2000、Ashok Razdan(2002、Seong-Min Yoon(2008)等學者研究了不同國家股價指數(shù)的長期記憶性和非周期循環(huán)特征;國內,張維、黃興(2001、伍海華等(200
26、1、莊新田等(2003、范英、魏一鳴(2004)、魏宇、黃登仕(2004)、張金良等(2004)、王新宇等(2004 )、曹宏鐸(2005)、黃詒蓉(2006)、馬超群等(2006)、苑瑩等(2007)、吳建民等(2007)、鄭豐等(2008)、王鵬、魏宇(2009)、李慶、趙新泉(2010)24等用重標極差分析(R/S,或稱Hurst檢驗)、消除趨勢波動分析(DFA)、柯爾莫哥洛夫(Kolmogorov) 檢驗等方法分析中國股票市場的分形結構特征?;煦缁煦缡怯纱_定性的非線性動力學系統(tǒng)產生的隨機現(xiàn)象,其對初始條件具有敏感的依賴性、非周期性和存在奇異吸引子。E. E. Peters (1996)
27、 25對S&P500指數(shù)的混沌特征進行了研究,得出其相關維值為2.33,認為其具有非線性的特征。Kian-Ping Lim 等(2007) 26研究了亞洲股市指數(shù)認為其收益序列具有很強的非線性特征。國內學者關于混沌研究歷史并不長,葉中行等( 1998)、高紅兵等(2000)、段虎、沈菲(2002)、張永東(2003)、王衛(wèi)寧等(2004)、應尚軍等(2006)、楊凌(2006)、王福來等(2006)、李紅權、鄒琳(2007)、馬超群等(2008)、黃榮哲等(2009) 、馬凌霄(2010)等學者通過采用李雅普諾夫(Lyapunov)指數(shù)、小波分析、對數(shù)線性趨勢消除法 (LLD)來分析我國證券市
28、場運行的混沌特征。金融市場的非線性研究范式金融市場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的非線性動力學系統(tǒng),是整體秩序性與局部隨機性的統(tǒng)一體,它容納了市場的非均衡狀態(tài)與多種可能性。復雜系統(tǒng)視角下,金融市場分析遵循非線性研究范式,其基本內容包括:有限理性經濟人分形市場假說分數(shù)布朗運動(有偏隨機游走)五、金融風險計量模型比較分析金融風險評價方法分類金融風險計量方法的演進金融風險計量模型的發(fā)展階段(一)金融風險評價方法分類風險評價首先由保險業(yè)發(fā)展起來;風險程度的衡量主要在于兩個方面:其一是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其二是損失嚴重程度。目前國際上普遍流行的幾種評價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風險-效益分析法權衡風險分析法風險評價的綜
29、合分析法統(tǒng)計型評價方法風險評價按階段的不同可分為:事前評價、事中評價、事后評價和跟蹤評價。按評價角度不同可分為技術評價、經濟評價和社會評價。按評價方法不同可分為定性評價、定量評價和綜合評價。定性風險評價定性風險評價是指通過觀察和分析,借助于經驗和判斷能力進行評價的一種方法。由于它僅對風險做大小優(yōu)劣的評價,適用對象是不特別重要的事件,或者風險發(fā)生后不會引起較大后果的情況。在實踐中主要有檢查表式綜合評價法和優(yōu)劣評價法。定量風險評價定量風險評價不只對風險發(fā)生可能或風險因素的不同層次做出簡單的優(yōu)劣評定,而且要求運用一定的風險資料及數(shù)學方法,給出明確的參照指標或給出確定的程度差別。(二)金融風險計量方法
30、的演進以利率風險為例William J. McGuire認為,衡量利率風險的方法有指標(Indicators)、估計(Estimates)和衡量(Measures)三種,按順序顯示了越來越復雜的衡量水平,要求越來越高的成本;其中利率風險指標包括資產負債表數(shù)據、缺口和持續(xù)期(或稱久期),估計法的例子有凈收入、凈利息收入或市場價值的簡單模擬,而衡量法的基礎是高度個性化(滿足商業(yè)銀行特定的情況)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型的模擬分析,并且經營運用其他軟件的計算結果。 H.Beaver 和M.A.Wolfson(1995)認為,與會計記賬的兩種不同制度賬面價值記賬法(book value accounting)
31、和市場價值記賬法(market value accounting)相對應,利率風險計量方法可分為賬面價值計量法和市場價值計量法;會計記賬制度的不同導致其反映出的風險資產和負債價值的含義不同,從而導致賬面價值計量法和市場價值計量法對利率風險的測量在本質上不同。 黃建鋒(2001)認為,對利率風險測度的基本方法有:資產/負債比例測度、資產負債差額報告、資產負債凈持有期分析、凈現(xiàn)值分析、利率風險動態(tài)分析等,在現(xiàn)代商業(yè)銀行中常通過計算機模擬系統(tǒng)來模擬測度利率風險,后幾種方法均可通過計算機系統(tǒng)來模擬實現(xiàn)。 陳建梁(2002)認為,利率風險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利率敏感分析、有效持續(xù)期缺口分析和模擬技術分析,其
32、中利率敏感性分析是一種靜態(tài)分析方法,而有效持續(xù)期缺口分析是一種動態(tài)的分析方法,模擬技術分析則是模擬未來可能的利率變化水平,評估銀行在各種利率變化情況下的價值變化。 彭江平(2001)認為,在風險管理的實踐過程中,有各式各樣的風險度量標準,但它們總的目標都是衡量在市場環(huán)境(如利率等)發(fā)生變化的條件下,某一金融資產的收益或市場價值等的變化程度,主要分為靈敏度、方差/均方差、下端風險三種。 巴塞爾銀行監(jiān)管委員會2004年7月頒布的利率風險管理與監(jiān)管原則認為,利率變動會給銀行的收益和經濟價值造成不利影響,這就形成了評估銀行利率風險狀況的兩種不同又相輔相成的分析方法:收益分析法和經濟價值分析法,其中前者
33、分析的重點在于利率變動對賬面或報告收益的影響,這是很多銀行計量利率風險的傳統(tǒng)方法;后者指出市場利率的變動同樣會影響到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業(yè)務頭寸的經濟價值,而銀行的經濟價值可被視為:預期凈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筆者認為,利率風險的計量方法盡管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主要分為四類:(1)指標法,包括資產/負債比例、缺口指標;(2)靈敏度方法,包括Delta、Beta、久期和凸性等;(3)統(tǒng)計法,包括方差/均方差、下端風險和VAR;(4)模擬分析法。 指標法該方法是指通過確定資產與負債比例等指標值來衡量商業(yè)銀行的利率風險程度的方法,這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利率敏感性缺口等。例如,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規(guī)定
34、資產/負債比例的變動區(qū)間為0.81.2,含義是無論商業(yè)銀行資產與負債數(shù)量如何增減變化,其比例均須控制在0.81.2的區(qū)間,即0.8和1.2是資產負債比例值的下限和上限。利率敏感性缺口等于利率敏感性資產減去利率敏感性負債,當利率下降時,若有正缺口,則銀行有利率風險;反之,當利率上升時,若有負缺口,則銀行有利率風險。靈敏度方法第二類方法實質上是測量證券組合價值對其市場因子的敏感性,所以稱為靈敏度方法。靈敏度方法由于簡單、直觀而在實際中獲得廣泛應用,針對不同類型的金融資產產生了不同形式的靈敏度,如針對債券等利率性金融產品的久期和凸性,針對股票的Beta,針對衍生金融工具的Delta、Gamma、Ve
35、ga等。靈敏度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概念上的簡明與直觀性,使用上的簡單性;但其缺點在于下述情況下線性近似并不能很好地描述證券價格的變化。波動性方法第三類方法是一種統(tǒng)計方法,反映的是證券收益的波動性,因此稱之為波動性方法,用標準差和協(xié)方差描述。波動性描述了收益偏離其平均值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測量了金融資產價格的變化程度。但其主要存在兩個缺點:只描述了收益的偏離程度,卻沒有描述偏離的方向,而實際中最為關心的是負偏離(損失)(將這類低于預期收益的損失稱為下端風險);波動性并未反映證券組合的損失到底是多大,對于隨機變量統(tǒng)計特性的完整描述需要引入概率分布,而不僅僅是方差。這樣,證券組合利率風險的測量,應該通過證
36、券組合收益的概率分布進行描述一定概率水平(置信度)下的可能損失。這就引入了利率風險測量的VaR方法(有關內容及評價見后文)。 模擬分析法第四類方法是模擬分析法??紤]到缺口報表和持續(xù)期方法的局限性,銀行開始尋找新的利率風險計量方法,其中最大的進步是模擬技術的發(fā)展,該方法是許多銀行(特別是大銀行)的主要利率風險管理技術。模擬技術出現(xiàn)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除了更細致的產品分類和期限劃分外,還可讓利率有更多的變化情景:不僅包括普通的利率平移,還可模擬利率曲線形狀的變化及基礎利率間的不同相關性,甚至運用Monte Carlo方法設計利率情景。模擬技術還可以在利率變化的情景中假設業(yè)務量的變化及表外業(yè)務的
37、盈虧,考察銀行的期權風險和風險對沖效果。模擬技術可以分為靜態(tài)模擬和動態(tài)模擬,其中前者擬只考慮當前的資產負債結構,通常分析的對象是銀行短期內的利息收入的變動;而后者正常化考慮當前的業(yè)務量,還考慮一切可能的經營情況的變化。模擬技術缺點除了在于它通常適用于短期限外,還在于模擬技術的復雜性。 綜上所述,隨著金融市場和金融交易復雜性的增加和金融理論、金融工程的發(fā)展,金融利率風險計量從簡單的指標法發(fā)展到今天的復雜測量技術,利率風險計量方法的演變過程為: 指標法統(tǒng)計法靈敏度法 VaR、模擬分析法 (三)金融風險計量模型的演變利率風險計量模型可以用來衡量受利率變動影響的業(yè)績變動幅度。具體操作包括判斷利率風險的
38、大小、測定利率風險的方向效應及判斷利率是否應該和預測值一致。 利率風險計量模型的選擇涉及成本收益比較。不同的成本收益組合應選用不同的利率風險計量模型, 須遵循的原則是, 在選用的利率風險計量模型下, 邊際成本恰好等于邊際收益。影響利率風險計量模型成本的因素有: 計算機運算能力不斷提高和應用軟件功能日益完善。影響收益的因素有: 資產負債表復雜性日益增加、市場變幻莫測、新政策的陸續(xù)出臺等都是利率風險收益變動的誘因。 隨著經營環(huán)境的變化和金融市場的發(fā)展,圍繞流動性展開的資產負債管理經歷了從資產管理到負債管理、資產負債綜合管理、表內表外統(tǒng)一管理幾個發(fā)展階段(朱曉黃,1995;王書長,1997)。相應地
39、,利率風險計量模型也經歷了重新定價模型、持續(xù)期缺口模型、收入模擬模型、凈組合現(xiàn)值模型和VaR模型(黃金老,2001)。重新定價模型(Repricing Model)該模型在本質上是一種從會計賬面價值的角度所進行的現(xiàn)金流量分析,有時又稱為資金缺口模型(Funding Gap Model)。由于它所分析的是由利率敏感性資產所產生的利息收入,與利率敏感性負債所產生的利息支出間的缺口,因此它就是資產負債管理理論中的缺口管理。重新定價缺口即等于可重新定價的(利率敏感性)資產(RSA)減去可重新定價的(利率敏感性)負債(RSL)。若RSA-RSL0則出現(xiàn)正缺口,反之則出現(xiàn)負缺口。當利率下降時,若有正缺口,
40、則銀行有利率風險;反之,當利率上升時,若有負缺口,則銀行有利率風險。 久期缺口模型(Duration GAP)久期(Duration)的概念由Frederick Macaulay于1938年提出。麥考萊持續(xù)期(D)用數(shù)學方法估計債券價格對其收益變動的敏感性,按收到債券現(xiàn)金流的加權平均時間計算,利息和本金的支付作為權重: 收入模擬模型模擬分析方法是在對商業(yè)銀行的現(xiàn)實運營活動進行高度抽象、概括的基礎上,對涉及銀行運營的各種變量(包括資產負債表內變量、表外變量以及市場環(huán)境變量)進行一定的取舍,在一定假設條件下,構造數(shù)量模型闡述和表現(xiàn)各變量之間的關系,以達到模擬銀行現(xiàn)實運營活動,給銀行經營管理提供依據
41、和建議的目的。模擬技術包括靜態(tài)模擬和動態(tài)模擬兩種分析方法。前者對銀行表外和表內頭寸的現(xiàn)金流量是估計出來的,后者是在對未來利率曲線和銀行未來的業(yè)務變化作出更詳細假定的基礎上進行模擬的。 凈組合現(xiàn)值模型1994年,美國儲蓄機構監(jiān)管辦公室(OTS)提出了凈組合現(xiàn)值模型,它是一種存量或盯市法,依賴于在其利率環(huán)境體系下,對來自現(xiàn)有資產和負債未來現(xiàn)金流現(xiàn)值的估計;然后比較每種利率環(huán)境下估計的資產和負債的市場價值,來解釋潛在利率變化對凈值或凈投資組合市場價值的影響(Office of Thrift Supervision,1994)。OTS將NPV定義為: NPV=現(xiàn)有資產現(xiàn)金流的凈現(xiàn)值現(xiàn)有負債現(xiàn)金流的凈現(xiàn)
42、值+現(xiàn)有衍生產品和表外業(yè)務現(xiàn)金流的凈現(xiàn)值VaR模型VaR的含義是“處于風險中的價值”,是指市場正常波動和一定的概率水平(置信度)下,某一金融資產或證券組合在未來特定的一段時間內的最大可能損失??杀硎緸椋浩渲斜硎咀C券組合在持有期內的損失;VaR為置信水平c下處于風險中的價值。VaR主要基于證券組合價值變化的統(tǒng)計分布圖,如果給出某一證券組合價值變化的統(tǒng)計頒布圖,根據VaR的定義就可直觀地找到與置信度相對應的分位數(shù),即VaR值。六、金融風險處理與管理模式金融風險識別金融風險處理金融風險管理模式(一)金融風險識別金融風險識別是指風險管理人員在進行調查研究后,運用各種方法對潛在的及存在的各種金融風險進行
43、系統(tǒng)歸類和全面識別;其主要內容包括:認知金融風險和分析金融風險。通常使用的金融風險識別方法有兩類:第一類是財務報表分析法,它是商業(yè)銀行經營管理中最直接、最方便的識別風險的方法;第二類是風險環(huán)境分析法,它主要從商業(yè)銀行經營管理的內部環(huán)境和外部環(huán)境出發(fā),識別有關的不確定因素。金融風險識別方法系統(tǒng)風險分析調查法系統(tǒng)風險分析調查法又稱標準化調查法,它利用專業(yè)人員設計表格或問卷,對企業(yè)風險進行識別的方法。其優(yōu)點在于它能指出企業(yè)損失暴露的共同特征,有利于宏觀風險管理;缺點在于對特殊企業(yè)無法提供特定損失暴露的一些個別特征。其主要方法有保險調查法、保單對照法、資產-損失分析法和系統(tǒng)風險分析問卷法。德爾菲專家意
44、見法專家意見法是美國著名咨詢機構蘭德公司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此后該法廣泛應用于各種預測與決策過程中。對銀行風險進行識別時,特別是涉及到原因復雜、影響很大而又無法用財務比率分析法識別風險時,該方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利用專家智力來識別風險的方法。風險列舉法此法是根據企業(yè)財務資料作出流程,以及根據其他有關資料,分析每項財產和活動可能受到的風險。主要方法有財務報表分析法、流程圖分析法和環(huán)境分析法等。事件樹分析法它是我國國家標準局規(guī)定的事故分析技術之一。其實質是利用邏輯思維的規(guī)律和形式,從宏觀角度去分析事故形成的過程。事件樹分析的重要作用在于:(1)尋找防止事故發(fā)生的途徑;(2)找出消除事故的根本措施
45、;(3)事件樹分析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情景分析法它是指在風險分析過程中,用情景描繪能引起風險的關鍵因素及其影響程度的方法。一種情景就是某個企業(yè)未來某種狀態(tài)的描繪,此描繪可在計算機上進行計算和顯示,也可用圖示、曲線等進行描繪。此法尤其適用于對企業(yè)進行風險分析該方法的具體運用可通過風險篩選、風險監(jiān)測和風險診斷等方式進行。(二)金融風險處理當風險測量完成后,就進入了風險管理的第三階段風險處理。所謂風險處理是指,綜合考慮企業(yè)所面臨的金融風險的性質、大小,企業(yè)的經營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核心競爭力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風險管理策略和工具,對其所面臨的金融風險進行處理,包括風險回避、風險轉移、風險保留
46、、風險防范與控制。風險回避風險回避是指企業(yè)采取一定措施避免某種金融風險暴露的出現(xiàn)。如企業(yè)可以不涉入具有此項風險的業(yè)務,或在業(yè)務過程、合同簽約方面采取措施防止引起此項風險暴露的發(fā)生。企業(yè)在下面三種情況下應采取風險回避措施:蘊含此類風險的業(yè)務不是主要業(yè)務;風險太大而無法承受,或風險與回報不平衡;風險較為復雜或對其有效管理需要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術,超出了企業(yè)現(xiàn)有的風險管理能力,且企業(yè)也無法將其轉移。風險轉移有些金融風險是企業(yè)在經營中無法回避或不易回避的,但企業(yè)管理此類風險的能力有限,則處理此類風險的方法是將其轉移。風險轉移主要包括三種基本方法:分散化、對沖和保險。分散化(diversification)
47、分散化是指通過多樣化的投資組合,降低企業(yè)的風險承擔水平。分散化的本質在于有效利用不同種類資產的風險相關性,因此其關鍵在于資產組合的合理選擇。Markovitz資產組合理論是分散化的重要理論基礎商業(yè)銀行往往通過資金來源和運用的分散多樣化來降低風險,具體包括持有多種金融工具的組合地區(qū)分布分散化期限分散化對沖(hedging)對沖是指通過即期售出某種風險,或通過交易一種在未來某一時刻出售該種風險的金融工具,消除或轉移某種金融風險。對沖交易是最常用的一種轉移金融風險的手段,對沖交易可以通過即期交易、遠期、期貨、期權等實現(xiàn)。保險(insurance)保險是指通過購買一系列證券或合約,將金融風險限制在一定水平之內,并向接受其余部分風險的對方支付一定的風險補償。最常見的保險形式包括:一般保險(進行保險精算的保險)擔保期權保險和對沖有著本質區(qū)別:對沖是企業(yè)通過放棄潛在的收益以降低可能的損失保險則是通過支付保險費用,在保留潛在收益的情況下降低損失風險保留對那些無法回避又不能轉移的金融風險,企業(yè)只能接受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吸收和抵御風險。在下列兩種情形下應采取風險保留方法:企業(yè)的資產或核心業(yè)務中所包含的金融風險性質極其復雜,且很難向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供水工程施工合同變更及補充協(xié)議6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商鋪租賃合同市場推廣合作條款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封閉陽臺窗戶安裝售后服務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公交貨車承包管理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版家政服務人員派遣與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個人個人別墅購置合同(含裝修服務)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初中生綜合素質提升與安全防護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別墅裝修環(huán)保評估合同3篇
- 二人2024年餐飲投資合伙合同示例版B版
- 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
- 電纜擠塑操作手冊
- 浙江寧波鄞州區(qū)市級名校2025屆中考生物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監(jiān)測數(shù)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IATF16949基礎知識培訓教材
- 【MOOC】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知能訓練與指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勞務派遣公司員工考核方案
- 基礎生態(tài)學-7種內種間關系
- 2024年光伏農田出租合同范本
- 《阻燃材料與技術》課件 第3講 阻燃基本理論
- 2024-2030年中國黃鱔市市場供需現(xiàn)狀與營銷渠道分析報告
- 新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三單元復習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