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基本理論_第1頁
人類學基本理論_第2頁
人類學基本理論_第3頁
人類學基本理論_第4頁
人類學基本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世紀以來,文化人類學和體質人類學開始分離,同時許多人類學家開始轉向所謂,文化 多元論”觀點,并出現許多流派。進化學派與人類學同時誕生。開創(chuàng)了對文化的科學研究,摩爾根,泰勒,巴斯蒂安等提出了文 化,社會進化的時間序列,著重文化的縱向發(fā)展,也成為進化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18世紀孟德 斯鳩等的啟蒙思想,19世紀自然科學的進步,以物種起源為標志的生物進化學說,18 及19世紀的社會進化觀等,都是19世紀人類學進化學派的文化,社會進化思想產生的基 礎。理論進化學派以進化的思想研究人類社會及其文化,認為人類同源,本質一致,有共同 心理,因此產生同樣的文化,社會發(fā)展有共同的途徑,由低級向高級進化。泰勒被稱為人

2、類學之父,他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是進化的。摩爾根在人類家 族的血親和姻親制度中在研究婚姻家庭進化的基礎上,建構家庭的發(fā)展歷史,初步提出 了社會進化的問題。在古代社會 進一步全面地發(fā)展了社會進化思想,論證了人類從蒙 昧時代經過野蠻時代到文明時代的發(fā)展過程。博厄斯(Franz Boas)和文化歷史學派博厄斯首先摒棄了那種選擇事實,附會于抽象的進化理論的研究方法,注重實地研究并 傾向于所謂功能觀點,堅持對任何一種文化進行整體性的考察。他是文化歷史學派的主要人 物,這個學派在美國文化人類學領域占統(tǒng)治地位。法國社會學派莫斯(Marcel Mauss)和“社會學”學派一般來說,莫斯和博厄斯一樣,主張系統(tǒng)地

3、研究 社會現象,但方式略有不同。他指出社會是“自我調節(jié)”并趨于均衡的系統(tǒng),系統(tǒng)各要素的 作用是保持系統(tǒng)的整合與適應。他啟發(fā)了后來的功能主義思想,影響了整整一代歐洲社會學 家和人類學家。廣涵播化論者這派理論也反對經典進化論,認為少數文明中心創(chuàng)造了存在至今的全部文化,而且播化 或文化特征的傳播是人類發(fā)展的基本動力。他們把文明中心稱為“文化圈”,所以也叫文化圈 學派。功能主義和結構主義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是功能派的代表人物。這派認為,解釋人類學事 實的唯一途徑是說明它在一定文化中正在發(fā)揮的功能,因此人類學研究的目標是把握文化整 體與各個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歷史的比

4、較方法意義不大。相反,拉德克利夫-布朗(A.R. Radcliffe-Brown)是結構主義的倡導者。這派認為人類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揭示超乎經驗事實 的系統(tǒng)的本質。文化心理學這派的基本思想是文化決定每個個人的心理構成,反對普遍精神或人類本質的概念。 例如潘乃德(Ruth Benedict)在美國西南部研究中發(fā)現,印第安人的思維方式或推理方式與其 鄰近人種完全不同,因此文化決定心理趨向。如今,文化與個性的研究更加廣泛,例如對 價值體系和民族性格的研究。文化唯物主義文化唯物論(Cutural materialism)美國人類學家哈里斯(Marvin Harris, 1927,)在1979 年出版的文

5、化唯物論,書中提出文化唯物論的思想。其理論強調生殖的或人口的壓力及 生態(tài)壓力對社會文化系統(tǒng)的決定作用。哈里斯認為,人性的生物心理的基本需要(如食物、 性、情感等)導致了四種普遍的人類組織層次。文化唯物論一書也稱為是哈里斯所寫的 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文化人類學還是一門年輕的科學,還沒有構成完全一致的理論體系。但是如果人類學家能夠避免種族中心主義,并創(chuàng)造出普遍客觀化的概念,關於文化的“科學”是可以建立起來的。進化學派與人類學同時誕生。開創(chuàng)了對文化的科學研究,摩爾根,泰勒,巴斯蒂安等提出了文化,社會進 化的時間序列,著重文化的縱向發(fā)展,也成為進化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18世紀孟德斯鳩等的啟蒙思想,19 世紀

6、自然科學的進步,以物種起源”為標志的生物進化學說,18及19世紀的社會進化觀等,都是19 世紀人類學進化學派的文化,社會進化思想產生的基礎。理論進化學派以進化的思想研究人類社會及其文化,認為人類同源,本質一致,有共同心理,因 此產生同樣的文化,社會發(fā)展有共同的途徑,由低級向高級進化。泰勒被稱為人類學之父,他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是進化的。摩爾根在人類家族的血親 和姻親制度中在研究婚姻家庭進化的基礎上,建構家庭的發(fā)展歷史,初步提出了社會進化的問題。在 古代社會進一步全面地發(fā)展了社會進化思想,論證了人類從蒙昧時代經過野蠻時代到文明時代的發(fā) 展過程。傳播學派自泰勒原始文化于1871年發(fā)表以來,更多人類

7、學家以傳播的理論來解釋文化,認為所有文化 開始于一個或多個特殊區(qū)域,然后向全世界傳播。先驅人物有拉策爾(F.Rutel)。理論要點:認為傳播是文化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文化變遷過程就是傳播過程。認為文化 借多于發(fā) 明。認為不同文化間的相同性是許多文化圈相交的結果,因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越多,發(fā)展過歷史 關聯的機會愈多。強調實證方法。拉策爾 德國人。根據(P.W.A.Bastian)巴斯蒂安 的地理環(huán)境概念,發(fā)展成地理環(huán)境學說,也 稱人類地理學派。他認為,自然對個人以及通過個人對整個民族特質和精神的影響是起決定作用的。文 化要素是隨民族遷徙而擴散的。文化要素的相似性證明文化間存在歷史上的同根關系和某

8、種聯系。主 要著作:人類地理學,土地和生活。弗羅貝紐斯(Leo.Frobenius)第一次提出了 “文化圈”概念,并考察各文化間相同元素的數量, 即量的表軍,以確定是否來自同源,認為人不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而是文化的體現者。他第一次廣泛和系 統(tǒng)地提出了繪制文化地圖的方法。他將傳播理論引向一個極端。主要著作非洲文化的起源。弗.格學布奈爾(F.Graebner)進一步闡說“文化圈”,“文化層”的概念。用實證法和系統(tǒng)法 進行文化圈理論研究,因而也沒有任何規(guī)律性。文化在整個人類歷史上是毫無變化的,人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能力是及其有限的。威廉.施米特(W.Schmidt)創(chuàng)導以文化史學方法,研究原始文化及其宗教。

9、他按照“文化圈”順序來 劃分人類發(fā)展階段,即:原始的,初期的,二期的。他認為原始一一神教廣泛存在于原始民族中,人類 的進步依靠對“至上神”的信仰。創(chuàng)辦了國際人類學雜志。威廉.里弗斯(W.H.R.Rivers)美國人。他認為各族的聯系及其文化的融合是發(fā)動各種導致人類 進步的力量的主要推動力。在強調傳播論同時,采用進化觀點是他的進步。主要有美拉尼西亞社會 史。泛埃及主義,也稱“埃及中心論”。埃及是文化的起源,并向一切國家傳播。法國社會學派法國社會學派 產生于19世紀末。這個學派重視實證主義哲學,用民族學資料研究社會問題。1839 年成立了第一個民族學學術組織一一巴黎民族學會。創(chuàng)有社會學年刊??椎?

10、Auguste.Comate)實證哲學教程。主張實證的知識要依據確實的事實。他將社 會分為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人類知識發(fā)展分為三階段即神學、行而上學、實證階段。他認為只有 研究社會整體,才能了解社會的局部。杜干(Emile Durkheim)他利用民族學的實地調查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社會學的研究方 法,主張把社會現象作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他的理論觀點影響了英國社會人類學的功能結構學派。 主要著作有:社會勞動分工論、社會學研究方法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他的基本 觀點是“集體表象 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集體意識 collective conscienc

11、e ”概念。在社 會勞動分工論中把集體表象定義為“一般社會成員共同的信和情感的總和?!彼麑⑸鐣M行分類, 提出社會類型概念。莫斯marce mauss 1925年發(fā)表古代水交換的形成和原因禮物即贈予論。他強調制度的功能性,使社會的整體需要一致而獲得協調。功能結構學派功能結構學派(Fuctionalism School)盛行于20世紀20-50年代。許多人類學家用社會文化系統(tǒng) 運行的功能來解釋社會文化制度、關系及行為,并行成了一些理論模式。功能學派較為重視現實,而不 注重歷時性研究。這既是功能學派的特點之一,也成為該學派最大的缺點。馬凌諾夫斯基(Malinowski)曾在特羅布里恩德島他特別強調

12、入類學田野調查的長期性相必要性、 認為民族志工作者要了解當地人的規(guī)則相行為,通過參與觀察,在當地人文化持有的框架中去判斷, 1922年,馬凌諾夫斯基發(fā)表了西太平洋航海者;同年,拉德克利夫一布朗的安達曼島民出版。 自此之后,田野工作成為人類學學者的基本功,建立在田野工作基礎上民族志在人類學研究中得以建立 起權威。馬凌諾夫斯基既反對進化論關于人類物質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過程的學說,也反對歷史學派關于重 新理構文化史的見解。他認為文化的功能是滿足個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或滿足由文化衍生出來的包 含著許多層次的制度需要。研究人類學的目的在于教會殖民當局和企業(yè)主如何更適當的對待殖民地民 族、將直接統(tǒng)治轉變轉變

13、為間接統(tǒng)治。英國人類學家A.R.拉德克利夫一布朗構建的人類學理論體系被視為功能學派,但許多人也將其稱 為結構一功能主義(structural funtionlism)。他不把文化視作可以直接考察的具體實體。他認為可 考察的是實際存在的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網,也就是“結構”。社會結構是個有機整體,社會行為的 各個方面之所以存在,是為了保持某個社會的結構,而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需要、集團成員個人的歷史 終結、并不中斷仕會結構的連續(xù)性,這是因為,由個人活動和相互作用構成的社會生活過程維持著這 種結構,在這種情況下,集團的社會生活就使社會結構功能化了,艮即集團成員個人對社會整體運行的 員獻,其作用是維持、

14、延續(xù)社會結構的平傷性。因此,可以說社會與生物體極為接近。拉德克利夫一 布朗也就把社會(文化)人類學稱作“社會的自然科學”。結構一功能主義理論在20世紀中朗曾風糜于西方學術界。但70年代后,由于在解釋社會變遷和 沖突上存在許多局限性,引起越來越多的批評,面臨影響減小的趨勢。美國歷史學派美國歷史學派(historical school)歷史學派形成于19世紀未20世紀初,其創(chuàng)始人為人類學家 F.博厄斯,這一學派主要盛行于1890年至1930年,但其觀點和方法一直影響到當代美國民族學界。 19世紀末,正值進化學派和傳播學派針鋒相對之際。博厄斯對兩派學說均持批評態(tài)度,但其批評的重 點是摩爾根和進化學派

15、。這一學派以實證論和經驗論為基礎、強調對具體事實的描述和記錄,認為這是“歷史的方法”, 而堅決反對摩爾根所作的理論概括,認為他的理論體系是“思辯的方法”,完全不可取。R.H.羅維所著初民社會(1920)是批評摩爾根的代表作。歷史學派也批評傳播學派、尤其反 對“埃及中心說。然而,他們同樣把文比看作是超社會的,否認文化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津、所提出的概念 “文化區(qū)”、“文化叢”與 傳播學派的“文化圈”、“文化層”雖形式不同,實質卻相去不遠。他們 認為可將文比分解到最小單位、即“文化持質”,若干文化特質結合構成一個文化叢、與之相適應的地 域即“文化區(qū)”。他認為民族學家研究文化應該從文化特質人手。標淮文化特質

16、多的地方為文化區(qū)中心,屬于獨創(chuàng); 文化特質少的地方為外圍,屬于傳播。博厄斯及其許多追隨者具有鮮明的反種族主義立場、并從科學 上論證了種族平等和民族平等思想,曾為反對歐美中心主義和種族壓迫進行了堅決斗爭。結構主義結構主義學派(Structuralist chool)該學派的最大特點是運用結構分析法。1945年法國人類 學家C.列維-斯特勞斯在他的語言學和人類學中的結構分析;文中首先提出把音位學中的結構分析 法運用到人類學研究中去的觀點。50年代后在美、英、德、意、瑞、土等國掀起結構主義熱,日本、蘇聯及東歐也受到影響。70 年代初結構主義思潮不僅在人類學、民族學及社會學領域盛及一時,而且沖吉了哲學

17、、史學、心理學。 文學、藝術等領域,西方甚至出現了 “結構一馬克思主義”學派。結構主義的中心課題是從混亂的社會 現象中找出秩序。這種 秩序即社會的無意識結構,他們不能從現實的社會中被直接觀察到,要人類學 家通過建立概念化的模式才能認識。這種通過模式來理解社會結構的全部過程,就是結構學派的基本 方法,這種方法在親屬關系和神話的研究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結構主義者在這兩個領域的研究中, 找出了許多與以往很不相同的觀點和結論。自70年代中期開始,結構主義熱潮已漸趨冷落。但結構主義對于現代許多社會思潮都產生過重要 影響。新進化論派新進化學派(new evolutionary school)第二次世界大

18、戰(zhàn)后,美國出現了一些復興進化論學說的 入物、主要代表有L.a.懷特、J.H.斯圖爾德、M.薩林斯等,他們堅持進化論思想、同時又指出一些與 進化論不同的觀點,故被稱為“新進化學派”。新進比學派在對待社會進化的原因和方式問題上不僅與進化論有所區(qū)別,而且學派內部的觀點也 有所不同?懷特認為某一文化的發(fā)展與該文化所消耗的總能量有關、因而可以根據文化所產生的總能量 來劃分文化階段。他的觀點引起了爭論。不少人類學家認為過去時代利用的能量難以測量,因而不可能 用此法則分過去的文化階段。也有人認為這種方法不能解釋為什么某些社會演進到高度復雜狀態(tài),另 外一些社會終于消亡的問題。斯圖爾德把進化論稱為“單一線進論”,把懷待進化論稱為“普遍進化論”,稱自己的理論為 “多線進化論”。他認為這兩種進比論都太一般化和太廣義,只能解釋單一文化現象的進化,而不能解釋備具體的 田史發(fā)展順序,不能解釋廣泛分布在各個地理區(qū)域、順序上平行發(fā)展文化結構的差異和類似。因此, 他提出多線進化論,試圖通過對全世界各地歷史順序來分析,論證類似的歷程產生類似的結構。人類的 各個文化都有著自己的發(fā)展道路,它們各自接著自己的路線發(fā)展,并沒有一個人類社會統(tǒng)一的發(fā)展路 線,多線進化淪的任務是說明種種不同社會結構之不同發(fā)展路線的因果關系。由于他特別強調文化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