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合川公路病害勘察報告_第1頁
精選合川公路病害勘察報告_第2頁
精選合川公路病害勘察報告_第3頁
精選合川公路病害勘察報告_第4頁
精選合川公路病害勘察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合川公路病害勘察報告PAGE PAGE 7重慶江北地質工程勘察院重慶市合川區(qū)縣道長高路XC26K1+200K1+600段路基病害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重慶江北地質工程勘察院 二0一二年八月重慶市合川區(qū)縣道長高路XC26K1+200K1+600段路基病害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工程負責:編 寫:審 核:總工程師: 注冊巖土工程師:院 長:證書編號: 甲級311031-kj重慶江北地質工程勘察院二0一二年八月重慶市合川區(qū)縣道長高路XC26K1+200K1+600段路基病害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內 審 意 見 書2012年8月7日,我院總公辦召開會議對該項勘查成果報告進行了全面審查,形成意見如下:1勘查工作是依據(jù)?

2、勘查設計書?進行的,目的任務明確,依據(jù)充分。2野外工作扎實、細致,第一手資料齊全、準確;已投入的工作量滿足設計書和標準要求。3本次勘察工作采用了工程測量、工程地質測繪、鉆探、槽探、現(xiàn)場簡易抽水試驗、室內巖土檢測試驗等多種工作手段,工作方法全面,針對性強,切合實際。4報告提交的平面圖、剖面圖、柱狀圖、照片等內容豐富,圖面整潔清晰。5. 報告對路基病害原因分析和路基穩(wěn)定性的分析合理,提出的治理工程措施建議可行。6. 報告結論正確。綜上所述,本次勘查工作圓滿完成業(yè)主委托任務;成果報告論點突出、論據(jù)充分、資料翔實、圖件清晰美觀、結論正確。本次勘查到達了預期目的。按本次會議提出的有關意見補充完善后,同意

3、送交有關部門評審。 重慶江北地質工程勘察院 二O一二年八月七日正 文 目 錄 TOC o h z HYPERLINK l _Toc184430479 0前言 PAGEREF _Toc184430479 h 1 HYPERLINK l _Toc184430480 0.1 任務由來 PAGEREF _Toc184430480 h 1 HYPERLINK l _Toc184430481 0.2 路基病害概況及危害情況 PAGEREF _Toc184430481 h 1 HYPERLINK l _Toc184430482 0.2.1 路基病害概況 PAGEREF _Toc184430482 h 1 H

4、YPERLINK l _Toc184430483 0.2.2地質災害危害情況 PAGEREF _Toc184430483 h 1 HYPERLINK l _Toc184430484 0.2.3地質災害防治等級確實定 PAGEREF _Toc184430484 h 1 HYPERLINK l _Toc184430485 0.3勘查目的、任務 PAGEREF _Toc184430485 h 1 HYPERLINK l _Toc184430486 0.3.1目的 PAGEREF _Toc184430486 h 1 HYPERLINK l _Toc184430487 0.3.2任務 PAGEREF _

5、Toc184430487 h 1 HYPERLINK l _Toc184430488 0.4勘察工作評述 PAGEREF _Toc184430488 h 2 HYPERLINK l _Toc184430489 0.4.1 勘查依據(jù) PAGEREF _Toc184430489 h 2 HYPERLINK l _Toc184430490 0.4.2 勘察過程 PAGEREF _Toc184430490 h 2 HYPERLINK l _Toc184430491 0.4.3 勘察工作質量評述 PAGEREF _Toc184430491 h 2 HYPERLINK l _Toc184430492 1

6、勘查區(qū)自然條件及地質環(huán)境條件 PAGEREF _Toc184430492 h 3 HYPERLINK l _Toc184430493 1.1自然條件 PAGEREF _Toc184430493 h 3 HYPERLINK l _Toc184430494 1.1.1地理位置及交通 PAGEREF _Toc184430494 h 3 HYPERLINK l _Toc184430495 1.1.2氣象、水文 PAGEREF _Toc184430495 h 3 HYPERLINK l _Toc184430496 1.2 地質環(huán)境 PAGEREF _Toc184430496 h 3 HYPERLINK

7、l _Toc184430497 1.2.1地形地貌 PAGEREF _Toc184430497 h 3 HYPERLINK l _Toc184430498 1.2.2 地層巖性 PAGEREF _Toc184430498 h 3 HYPERLINK l _Toc184430499 1.2.3 地質構造與地震 PAGEREF _Toc184430499 h 3 HYPERLINK l _Toc184430500 1.2.4水文地質條件 PAGEREF _Toc184430500 h 3 HYPERLINK l _Toc184430501 1.2.5不良地質現(xiàn)象 PAGEREF _Toc18443

8、0501 h 3 HYPERLINK l _Toc184430502 1.2.6人類工程活動 PAGEREF _Toc184430502 h 3 HYPERLINK l _Toc184430503 1.2.7地質環(huán)境復雜程度 PAGEREF _Toc184430503 h 4 HYPERLINK l _Toc184430504 1.2.8巖土物理力學性質 PAGEREF _Toc184430504 h 4 HYPERLINK l _Toc184430505 2 路基病害的根本特征 PAGEREF _Toc184430505 h 4 HYPERLINK l _Toc184430506 2.1路基

9、病害的形態(tài)、規(guī)模及類型 PAGEREF _Toc184430506 h 4 HYPERLINK l _Toc184430507 2.1.1 K1+200K1+250段滑坡 PAGEREF _Toc184430507 h 4 HYPERLINK l _Toc184430508 2.1.2 K1+350K1+400段變形體 PAGEREF _Toc184430508 h 5 HYPERLINK l _Toc184430509 2.1.3 K1+400K1+450段變形體 PAGEREF _Toc184430509 h 5 HYPERLINK l _Toc184430510 2.1.4 K1+500

10、K1+550段滑塌體 PAGEREF _Toc184430510 h 5 HYPERLINK l _Toc184430511 2.2 路基物質組成及結構特征 PAGEREF _Toc184430511 h 5 HYPERLINK l _Toc184430512 2.3變形特征 PAGEREF _Toc184430512 h 6 HYPERLINK l _Toc184430513 2.4影響因素 PAGEREF _Toc184430513 h 6 HYPERLINK l _Toc184430514 2.5變形破壞的模式和形成機制 PAGEREF _Toc184430514 h 7 HYPERLI

11、NK l _Toc184430515 3 路基病害的穩(wěn)定性分析評價 PAGEREF _Toc184430515 h 8 HYPERLINK l _Toc184430516 3.1路基病害的穩(wěn)定性宏觀定性分析 PAGEREF _Toc184430516 h 8 HYPERLINK l _Toc184430517 3.2滑坡穩(wěn)定性極限平衡法分析 PAGEREF _Toc184430517 h 8 HYPERLINK l _Toc184430518 3.2.1計算模型及計算方法 PAGEREF _Toc184430518 h 8 HYPERLINK l _Toc184430519 3.2.2計算工況

12、和計算參數(shù)確實定 PAGEREF _Toc184430519 h 8 HYPERLINK l _Toc184430520 3.2.3穩(wěn)定性計算結果 PAGEREF _Toc184430520 h 9 HYPERLINK l _Toc184430521 3.3滑坡穩(wěn)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184430521 h 10 HYPERLINK l _Toc184430522 3.4穩(wěn)定性綜合評價 PAGEREF _Toc184430522 h 10 HYPERLINK l _Toc184430523 3.5推力計算 PAGEREF _Toc184430523 h 10 HYPERLI

13、NK l _Toc184430524 4路基病害的開展變化趨勢及危害性預測 PAGEREF _Toc184430524 h 10 HYPERLINK l _Toc184430525 5 防治措施分析與建議 PAGEREF _Toc184430525 h 10 HYPERLINK l _Toc184430526 5.1治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PAGEREF _Toc184430526 h 10 HYPERLINK l _Toc184430527 5.2防治工程方案建議 PAGEREF _Toc184430527 h 10 HYPERLINK l _Toc184430528 5.2.1防治原那么 P

14、AGEREF _Toc184430528 h 10 HYPERLINK l _Toc184430529 5.2.2防治工程建議 PAGEREF _Toc184430529 h 11 HYPERLINK l _Toc184430530 6建議設計參數(shù) PAGEREF _Toc184430530 h 11 HYPERLINK l _Toc184430531 7結論和建議 PAGEREF _Toc184430531 h 11附 圖 目 錄圖 名比例尺圖號1、合川縣道長高路XC26K1+200K1+600工程地質平面圖1:50012、工程地質剖面圖1:2001-114-143、鉆孔柱狀圖ZK1-ZK1

15、7附 件 目 錄1、勘察設計書2、穩(wěn)定性計算剖面分塊圖1:10003、穩(wěn)定性計算表4、土工試驗報告5、巖石試驗報告6、土工試驗統(tǒng)計表7、巖石試驗統(tǒng)計表8、巖心照片9、地層勘探點情況一覽表重慶市合川區(qū)縣道長高路XC26K1+200K1+600路基病害勘察報告0前言0.1 任務由來重慶市合川區(qū)縣道長高路XC26K1+200K1+600段路基位于合川區(qū)錢塘鎮(zhèn)與會龍鄉(xiāng)場之間水井坡,行政區(qū)劃隸屬于合川區(qū)會龍鄉(xiāng),距離錢塘鎮(zhèn)約8km、距離會龍場約4km。受2023年7月連續(xù)暴雨影響,加上巖土體本身潛在的不穩(wěn)定因素,致使長高路XC26K1+200K1+600公路段路基路面出現(xiàn)開裂,并且出現(xiàn)路塹邊坡淺層滑塌和路

16、堤邊坡滑坡等地質災害,嚴重威脅到車輛運行平安和人民生命財產平安。為此,重慶市合川區(qū)交通委員會特地委托我院對該段路基變形地段進行工程地質勘察工作。0.2 路基病害概況及危害情況0.2.1 路基病害概況 通過野外地質調查和工程地質測繪,長高路XC26K1+200K1+600段路基產生病害有4處,分別位于K1+200K1+250段、K1+350K1+400段、K1+400K1+450段、K1+500K1+550段路基。路基病害的表現(xiàn)形式為:滑坡、路塹邊坡淺層滑塌、路基開裂變形等,下面分別簡述各路段路基病害概況。1K1+200K1+250段滑坡該段路基左側發(fā)生滑坡,滑坡導致路肩擋墻“坐船,向外側滑移距

17、離約2m并下錯約0.5m,滑坡已導致路肩擋墻和路面破壞,路面上出現(xiàn)弧形拉裂縫L7見平面圖,“下同,混凝土路面拉斷,路基下方斜坡出現(xiàn)貫穿性剪切裂縫L3L5和鼓脹裂縫L1L2,滑坡邊界明顯,滑坡規(guī)模為:軸向長約30m ,寬30m,面積約900 m2,滑體平均厚度4.50m,總體積4.05103m3,屬推移式淺層小型土質滑坡。2K1+350K1+400段變形體該區(qū)域主要表現(xiàn)為公路路面開裂和路基局部架空。裂縫L8呈弧形,分布在左側半幅路基并延伸至路緣,裂縫長約35m,寬13cm左右,靠近邊坡的一側下錯0.51.5cm;在弧形裂縫內路緣石與混凝土路面之間形成貫穿性拉裂縫L9,呈直線,裂縫長約30m,寬1

18、3cm左右;兩條大裂縫貫穿而且形成閉合區(qū)域,閉合區(qū)域內亦分布數(shù)條短小的拉裂縫;鉆孔ZK13附近路基邊緣土體在流水作用下坍塌,路基局部架空失去支撐。從路基變形特征看,路基有牽引式向下滑動的趨勢。3K1+400K1+450段變形體該區(qū)域路基外層斜坡土體已產生淺層滑塌,主要為公路路基和路沿石局部滑塌,靠近邊坡一側路面架空失去支撐?;鷧^(qū)長約15m,寬為1015m。從路基變形特征看,路基有牽引式向下滑動的趨勢。4K1+500K1+550段滑塌體該區(qū)域為滑塌區(qū),表現(xiàn)為公路內側路塹巖土體出現(xiàn)淺層滑塌,大量碎石塊向下滑動,覆蓋了公路路面,使交通中斷,并導致坡頂路基架空失去支撐,目前坡面上仍殘留松散不穩(wěn)定巖土

19、體,在巖土體自重作用和降雨誘發(fā)下,可能繼續(xù)滑塌。0.2.2地質災害危害情況長高路XC26K1+200K1+600段路基已出現(xiàn)路塹邊坡淺層滑塌和路堤邊坡滑坡等地質災害,路基路面已遭到局部破壞架空,K1+200K1+250段路基擋墻破壞,公路限制大中型客、貨車通過,給當?shù)亟煌◣聿槐悖婚L高路為縣道,有錢塘鎮(zhèn)至會龍鄉(xiāng)場及過境的客運車輛、貨車通行,路基一旦破壞,可能導致車輛傾覆,公路交通中斷,對車輛運行平安和人民生命財產平安將造成極大威脅;K1+200K1+250段滑坡前緣有2戶,共12人居住,鄉(xiāng)村小道,是滑坡下方村民進出的通常道路,滑坡前緣邊坡已坍塌,泥土堆積在下方民房墻體上,擠壓墻體,滑體中后部有

20、一根國家電纜柱子,滑坡失穩(wěn)對居民生命財產平安將造成極大威脅;其余路段下方為旱地,路基失穩(wěn)對耕種農民生命平安造成極大威脅。0.2.3地質災害防治等級確實定根據(jù)地質災害危害對象、危害人數(shù)和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劃分為:較重要:縣道屬較重要工程;損失中等:威脅人數(shù)50人300人或預估經濟損失5000萬元10000萬元;綜上所訴,按照重慶地標?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標準?,將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等級確定為二級,場地類別劃分為中等復雜。0.3勘查目的、任務0.3.1目的查明病害路基工程地質條件和路基變形、開裂原因并進行穩(wěn)定性分析,為處治設計提供地質依據(jù);0.3.2任務查明該路段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2查明路

21、基病害范圍、規(guī)模、性質以及滑坡要素特征;3分析路基變形滑坡的原因,判別有無滑動破壞的可能,如路基可能發(fā)生滑動破壞,那么必須準確確定路基破壞時的主滑方向和獲取滑面參數(shù)。分析滑坡開展趨勢,計算滑坡穩(wěn)定性系數(shù),綜合評價滑坡穩(wěn)定性;4查明預設支擋措施位置的地質條件,包括填筑體下伏基巖的風化情況、完整性、巖體結構和抗壓、抗剪等巖體力學參數(shù)。確定巖土的物理力學參數(shù),提供處治工程所需的設計參數(shù)。5提出路基病害治理的方案建議;照片1 K1+200K1+250段路肩擋墻“坐船照片2 K1+200K1+250段滑坡前緣局部坍塌照片3 K1+350K1+400段左側半幅路基弧形拉裂縫照片4 K1+350K1+400

22、段路基坍塌局部架空照片5 K1+400K1+450段路基滑塌局部架空照片6 K1+500K1+550段路塹邊坡淺層滑塌0.4勘察工作評述0.4.1 勘查依據(jù)本次工作主要執(zhí)行的現(xiàn)行國標、行業(yè)標準和地方標準主要有:1) 重慶市地方標準,?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標準?DB 50/143-2023;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標準?GB50021-2023;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建筑抗震設計標準?GB50011-2023;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邊坡工程技術標準?GB50330-2023;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路土工試驗試驗規(guī)程?JTJ051-93;6)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50266-99;7國家現(xiàn)行有關規(guī)程、標準及相關規(guī)定。0.4.2 勘察過程在接受業(yè)主委托后,我院成立了工程組,并于2023年7月15日進行了現(xiàn)場踏勘,2023年7月17日完成地形圖測量并編制了勘察方案和鉆探技術要求;2023年7月18日勘察人員和設備進場,2023年7月27日全部完成野外地面測繪和鉆探工作并通過我院總工辦資料驗收后,進入內業(yè)和報告編制階段。2023年8月6日完成了報告編制。2023年8月7日我院總工辦對報告進行了審查,并提出了修改意見。工程組人員依據(jù)專家意見對報告進行了認真修改,于2023年8月8日提交送審稿。0.4.3

24、 勘察工作質量評述本次勘察采用工程測量、工程地質測繪、鉆探、探槽、取樣室內試驗和現(xiàn)場試驗超簡易抽水試驗相結合的綜合勘探方法。完成工作量見表0-1。工程測量:測量采用GPS定位相對坐標系。地形圖采用1:500比例,地質剖面圖采用1:200比例,地形圖、地質剖面圖、鉆孔定位及孔口高程、路基上裂縫采用全站儀實測,測量精度能滿足標準要求。工程地質測繪:在勘察場地范圍內及其附近調查場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情況,基巖面的形態(tài)和坡度,巖石風化程度,地下水發(fā)育情況;對路基上裂縫逐條描述、測繪。工程鉆探:土層采取干鉆,采心率85100%,基巖采用清水鉆進,強風化巖層采心率60%80%左右,弱風化巖層

25、采心率7595%。巖芯采取率均滿足標準要求。水文地質試驗:為了確定地下水位,對所有鉆孔進行簡易水文地質觀測,選取代表性鉆孔進行簡易抽水試驗。樣品的采集與室內試驗:采取中風化巖樣4組,作天然、飽和抗壓強度及抗剪試驗;采取原狀土樣6組,試驗工程有:含水量天然、飽和、密度天然、飽水、比重、孔隙比、孔隙率、飽和度、壓縮、快剪天然、飽和、剩余強度天然、飽和。巖、土、水樣品由四川九0九巖土檢測中心按標準操作、數(shù)據(jù)可靠。表0-1 勘察完成工作量表序號工程工作內容單位數(shù)量1工程測量勘探點放樣點171:500地形圖測量Km20.02實測地質剖面km/條1.4/14裂縫測量條92鉆探鉆孔數(shù)量 個17鉆探進尺米21

26、03探槽挖土方個/m31/34工程地質測繪1:500工程地質測繪Km20.025室內試驗巖樣組4土樣組66原位試驗鉆孔靜止水位觀測孔17簡易抽水試驗孔27實物指標調查滑坡前緣有2戶,共12人居住1 勘查區(qū)自然條件及地質環(huán)境條件1.1自然條件1.1.1地理位置及交通勘查區(qū)位于重慶市西北部,為四川省與重慶市交界地帶,位于合川區(qū)錢塘鎮(zhèn)與會龍鄉(xiāng)場之間水井坡,行政區(qū)劃隸屬于合川區(qū)會龍鄉(xiāng),距離錢塘鎮(zhèn)約8km、距離會龍場約4km,地理坐標為,東經:106,北緯:30左右。1.1.2氣象、水文 (1) 氣象勘察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具冬暖春早、夏熱秋涼、雨量充分、夜雨多、空氣濕度大、云霧大、日照偏少等特點。常

27、年平均氣溫16.018.0之間,日極端最高氣溫43.01951年8月15日;日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51975年12月15日;常年云霧多,年霧平均為67.8天,最多達148天1953年;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81%,絕對濕度為17.118.2g/m3。降水充分,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403mm,降雨多集中于59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70%。秋季多綿雨,持續(xù)時間一般在3040天。歷年各月都以偏北風最多,年平均風速為1.40m/s,年最大風速為15.00m/sESE。 (2) 水文勘察區(qū)無大型地表水系,主要分布少量水田、魚塘和季節(jié)性沖溝。1.2 地質環(huán)境1.2.1地形地貌 勘察區(qū)地貌屬單斜狀丘陵斜坡,整體

28、地勢呈南東高北西低,相對高差1520m,地形呈上陡下緩趨勢,公路內側為陡崖坡,公路外側為斜坡,坡度約2040。1.2.2 地層巖性 據(jù)鉆探揭露,勘察區(qū)上覆土層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Q4ml)人工填土,殘坡積(Q4eldl)粉質粘土,下伏基巖為侏羅系上沙溪廟組J2s粉砂質泥巖、砂巖,地層從上往下分別為:1人工填土:褐色,由泥巖、砂巖塊、碎石、角礫及粘土等組成,其中塊、碎石約占65%,粒徑一般80310mm,粘土充填于其間,分布不均,局部為粘土夾塊石,系修建公路時填筑,路面以下填土經壓實,斜坡地帶為無序拋填。填筑時間約六年。稍濕,稍密密實。 揭露厚度為1mZK74mZK2。2粉質粘土:紫紅色,黃褐色,可

29、塑,成分以粘粒為主,粉粒為次,含少量碎石,無搖震反響,刀切面光滑。3粉砂質泥巖:紫紅色,粉砂泥質結構,中厚層狀構造,主要由粘土礦物組成,局部砂質含量較大。質軟,易風化剝落。遇水易軟化、崩解,屬級軟石。揭露強風化厚度不均,為1 7m,中風化厚度較大。為勘察深度范圍主要巖性。4泥質粉砂巖:紫紅色,主要成分為石英、長石和粘土礦物,粉粒結構,中厚層狀構造,質較硬。本次勘察深度范圍少量揭露。1.2.3 地質構造與地震 滑坡區(qū)域屬于重慶合川北部,在構造體系上位于古樓場向斜近軸部,巖層近水平層狀,產狀1333。測區(qū)內構造裂隙不發(fā)育,褶皺平坦舒緩,斷裂亦不發(fā)育,主要發(fā)育兩組陡傾角構造裂隙,在公路內側陡崖觀測其

30、性狀為:裂隙產狀3080,裂面平直、光滑,延伸長度310m,間距38m,張開18mm,局部充填粉質粘土;裂隙產狀32078,裂面平直、光滑,延伸長度35m,間距16m,張開15mm,局部充填粉質粘土。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標準?GB50011-2023,區(qū)內根本地震烈度為6度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動反響譜特征周期為0.35s,區(qū)內滑坡可不考慮地震影響。1.2.4水文地質條件勘察區(qū)地下水類型主要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下伏基巖為侏羅系中統(tǒng)上沙溪廟組泥巖和砂巖不等厚互層,透水性較差;上覆第四系殘坡積粉質粘土和人工填土透水性相對較好;大氣降雨和地表徑流沿粉質粘土和人工填土孔隙入滲形

31、成地下水,受下伏泥巖層阻隔,地下水聚集在上部粉質粘土和人工填土層中,對路基及滑坡穩(wěn)定性影響大。由于勘察區(qū)位于斜坡地帶,地下水排泄條件較好,勘察期間,干旱了一段時間,經鉆孔地下水位觀測,無地下水,勘察深度范圍內地下水貧乏。1.2.5不良地質現(xiàn)象勘察區(qū)不良的地質現(xiàn)象主要有:滑坡,土體淺層滑塌,公路路面開裂等。1.2.6人類工程活動勘查區(qū)主要人類工程活動為長高路XC26修建,開挖形成路塹邊坡,回填形成路堤邊坡;K1+200K1+250段滑坡前緣有建房活動,開挖形成高約5m的邊坡;另外公路外側斜坡存在耕種活動,現(xiàn)在坡體植物主要是雜草、竹子和李子樹??傊?,人類工程活動較多,對地質環(huán)境破壞較大。1.2.7

32、地質環(huán)境復雜程度根據(jù)地質環(huán)境復雜程度分級標準,勘察區(qū)地形地貌復雜程度中等,巖土組成種類較多,成分較不均一,厚度變化較大,水文地質條件較簡單,不良地質現(xiàn)象較發(fā)育,地質環(huán)境復雜程度劃為中等復雜。1.2.8巖土物理力學性質1粉質粘土本次勘察在鉆孔中,利用薄壁取土器靜力壓入法采集原狀土樣,取得粘土樣6組,送達試驗室進行巖土室內物理力學試驗,試驗工程有:含水量天然、飽和、密度天然、飽水、比重、孔隙比、孔隙率、飽和度、壓縮、快剪天然、飽和、剩余強度天然、飽和。滑體土測試成果見附件:土工試驗報告和土工試驗成果統(tǒng)計表。粉質粘土液性指數(shù)IL=0.27,可塑;壓縮系數(shù)Mpa-1=0.27,為中壓縮性土。表1.2-

33、1 粉質粘土重度平均值天然重度g/cm3飽和重度g/cm320.0 20.6 表1.2-2 粉質粘土抗剪強度標準值抗剪強度峰值抗剪強度殘值天然飽和天然飽和粘聚力(Kpa)內摩擦角()粘聚力(Kpa)內摩擦角()粘聚力(Kpa)內摩擦角()粘聚力(Kpa)內摩擦角()31.23 14.42 20.78 12.22 14.15 10.95 9.61 9.78 2中風化泥巖本次勘察在鉆孔中共采取中風化泥巖巖石試樣4組,進行巖土室內物理力學試驗,試驗工程主要有:天然塊體密度、單軸抗壓強度天然、飽和等?;仓酗L化帶巖石物理力學性質室內試驗成果見附件:巖石試驗報告和巖石試驗成果統(tǒng)計表。中風化泥巖較完整,屬

34、極軟巖,具易于風化、軟化和崩解特性。表1.2-3 中風化泥巖巖石參數(shù)表塊體自然密度平均值g / cm3自然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飽和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R(MPa)Rw(MPa)2.44 7.01 4.07 中風化泥質砂巖揭露較少,本次未能取樣,其巖石參數(shù)取泥巖值;強風化帶巖石裂隙發(fā)育,巖體較破碎,現(xiàn)場采樣困難,根據(jù)當?shù)毓こ探涷?,強風化帶砂巖抗壓強度達23Mpa、強風化帶泥巖抗壓強度達0.51Mpa。2 路基病害的根本特征2.1路基病害的形態(tài)、規(guī)模及類型2.1.1 K1+200K1+250段滑坡1平面形態(tài) K1+200K1+250:通過本次勘探和工程地質測繪工作確定,滑體平面大致呈正方形,南北向軸線

35、長30m,東西向寬30m,主滑方向335。整個滑坡周界明顯,滑體后緣公路擋墻已向外側2m,并下錯約0.5m?;聝蓚群秃缶夁吔缑黠@,以裂縫為分界線,后緣土體已出現(xiàn)貫穿性拉張裂縫裂縫、,縫寬37cm,可見深度10cm左右,最大深度1015cm,裂縫長度10m以上,后緣拉張裂縫與側緣剪切裂縫裂縫、貫穿。兩側緣土體內出現(xiàn)雁行羽狀剪切裂縫,并出現(xiàn)多個階坎狀沉陷帶。滑坡前緣位于民房后邊坡地帶,邊坡土體受擠壓產生坍塌并見鼓脹裂縫裂縫、。2空間形態(tài)沿主滑方向上335,坡面呈折線型,后緣高程308310m,前緣高程290293m,相對高差1520m,總體南高北低,地形整體坡度2040,前緣較陡而中后部較緩,坡

36、前緣接近40,中厚緣坡度為1930。根據(jù)滑坡體后緣張拉裂縫的走向、滑坡地形和基巖埋深、起伏,以及本次勘探工作等資料,綜合分析認為,本滑坡滑動面主要為土巖界面,滑面為折線型,整體趨勢隨地形一致,呈南高北低狀,在東西向上形態(tài)呈淺碟形,東側較高,西側較低。1-1剖面滑面后緣陡峭,坡度近28,中部、后部坡度均較小,平均坡度5,滑體厚度2.37.1m,中后部土層厚度大,前部土層厚度較小。22 剖面滑面后緣陡峭,坡度近23,中前部滑面坡度47,滑體厚度3.04.4m,中后部土層厚度大,前部土層厚度較小。3-3 剖面滑面后緣陡峭,坡度近27,中部、后部坡度均較小,約為11,滑體土層厚度略小,普遍約在4.2m

37、 左右。綜上所述:滑坡滑面中后部坡度較大,接近30,土層較厚37.1m,前部坡度較小,411,土層厚度較薄,為2.33.0m。滑坡規(guī)模為:軸向長約30m ,橫向寬30m,面積約900 m2,滑體平均厚度4.50m,總體積4.05103m3,屬推移式淺層小型土質滑坡。圖2 滑坡平面分布形態(tài)示意圖2.1.2 K1+350K1+400段變形體變形體呈橫長形,后緣以公路路面上裂縫為界,側緣邊界不明顯,前緣以ZK11ZK15的連線為界,該處土體存在擠壓坍塌現(xiàn)象,由此劃定的變形體軸向長約20m ,橫向寬50m,面積約1000 m2,潛在滑體平均厚度3m,總體積3103m3,屬牽引式淺層小型土質變形體。變形

38、體地形總體南高北低,沿主滑方向上321,變形體所在斜坡坡面呈折線型,上陡下緩,上部坡度接近40,下部坡度為20。后緣高程317319m,前緣高程306311m,相對高差811m,根據(jù)變形體后緣張拉裂縫的走向、地形和基巖埋深、起伏,以及本次勘探工作等資料,綜合分析認為,本邊形體潛在滑動面主要為土巖界面,滑面為折線型,整體趨勢隨地形一致,呈南高北低狀,在東西向上形態(tài)呈淺碟形。從邊形體8-8 、99剖面看,潛在滑面后緣陡峭,坡度近38,中部、后部坡度均較小,平均坡度15,滑體厚度1.03.9m,中后部土層厚度大,前部土層厚度較小。2.1.3 K1+400K1+450段變形體變形體呈簸箕形,后緣以公路

39、內側基巖露頭,側緣邊界不明顯,前緣以TC1為界,該處土體存在擠壓坍塌現(xiàn)象,由此劃定的變形體軸向長約20m ,橫向寬12m,面積約240 m2,潛在滑體平均厚度3m,總體積720m3,屬牽引式淺層小型土質變形體。變形體地形總體南高北低,沿主滑方向上321,變形體所在斜坡坡面呈折線型,上陡下緩,上部坡度接近36,下部坡度為26。后緣高程322323m,前緣高程312313m,相對高差10m,根據(jù)變形體后緣張拉裂縫的走向、地形和基巖埋深、起伏,以及本次勘探工作等資料,綜合分析認為,本邊形體潛在滑動面主要為土巖界面,滑面為折線型,整體趨勢隨地形一致,呈南高北低狀,在東西向上形態(tài)呈淺碟形。從邊形體11-

40、11剖面看,潛在滑面后緣陡峭,坡度近36,中部、后部坡度均較小,平均坡度18,滑體厚度1.04.1m,中后部土層厚度大,前部土層厚度較小。2.1.4 K1+500K1+550段滑塌體滑塌體位于路基右側路塹,呈簸箕形,近期產生滑塌,滑塌邊界十清楚顯,后緣以路塹邊坡坡頂為界,前緣以路塹邊坡坡腳為界,側緣以巖土界線為界,滑塌體軸向長約14m ,橫向寬13m,面積約182m2,滑塌體平均厚度3m,總體積546m3,屬牽引式淺層小型土質滑塌體?;w大局部已滑落至公路路基上,已去除,目前滑塌體下部尚殘留厚度約2 m,總方量約250方的不穩(wěn)定土體。滑塌體地形總體東高西低,沿主滑方向上281,變形體所在斜坡

41、坡面呈折線型,上陡下緩,上部坡度接近50,下部坡度為38。后緣高程344m,前緣高程327m,相對高差17m,根據(jù)變形體后緣張拉裂縫的走向、地形和基巖埋深、起伏,以及本次勘探工作等資料,綜合分析認為,本邊形體潛在滑動面主要為土巖界面,滑面為折線型,整體趨勢隨地形一致,呈東高西低狀,在南北向上形態(tài)呈淺碟形。從滑塌體13-13剖面看,潛在滑面后緣陡峭,坡度近55,中部、后部坡度均較小,平均坡度35,滑塌體殘留體厚度2m,中后部土層厚度小,前部土層厚度較大。2.2 路基物質組成及結構特征1滑體土特征根據(jù)本次勘探資料揭示,滑體物質主要由兩局部物質組成,上部為素填土,主要由碎石塊以及局部粘土組成。滑體原

42、生土以殘坡積粉質粘土為主,紫紅色,稍濕,可塑,含少量碎石、塊石。2潛在滑帶土特征根據(jù)鉆孔資料顯示,滑坡、變形體潛在滑帶土為粉質粘土,具有以下特點:含水量高大約為20%左右,土體普遍較濕;塑性狀態(tài)以可塑狀為主;土質軟弱;滑帶土混雜強風化泥巖碎塊。3滑床特征有根據(jù)本次勘探成果等資料,滑床為基巖,其形態(tài)呈單斜狀,坡度630,滑床物質以紫紅色強風化泥巖為主,屬于中生界侏羅系中統(tǒng)上沙溪廟組J2s地層,巖層產狀1333,近水平層狀產出,傾向坡內;滑床內泥巖風化裂隙發(fā)育,巖體破碎,而砂巖呈中厚層狀,巖體完整性好;滑床整體穩(wěn)定性好。2.3變形特征勘查區(qū)滑坡、變形體變形特征明顯,主要表現(xiàn)為:后緣出現(xiàn)貫穿性拉張裂

43、縫,側緣出現(xiàn)剪脹裂縫,滑坡中前部土體被滑塌,滑坡前緣形成滑坡舌,樹木有明顯向滑坡方向傾斜的現(xiàn)象?;伦冃污E象詳見滑坡裂縫統(tǒng)計表3-1。表3-1 變形特征及裂縫統(tǒng)計表路基段總體變形特征裂縫編號裂縫性質裂縫描述K1+200K1+250段滑坡滑坡變形特征明顯,主要表現(xiàn)為:后緣出現(xiàn)貫穿性拉張裂縫,側緣出現(xiàn)剪脹裂縫,受滑坡后部土體擠壓影響前緣土體出現(xiàn)滑塌,樹木有明顯向滑坡方向傾斜的現(xiàn)象。滑坡處于強變形階段。 、前緣張拉裂隙為滑坡前緣張拉裂縫,走向大致為5085,長度近1020m,斷續(xù)貫穿,裂縫張開度14cm,可見深度約10cm。局部出現(xiàn)階梯狀陡坎,前部下錯約0.5m,并伴隨土體滑塌,樹枝向前傾倒。、剪脹

44、裂縫為滑坡側緣裂縫,走向大致為310354延伸長度近10m,最大張開度4cm左右,可見深度約為15cm,裂縫左右伴隨有次級羽狀閉合裂縫產生。、后緣拉張裂縫為滑坡后緣張拉裂縫,走向大致為5570,長約1520m,張開度15cm,可見深度15cm左右。K1+350K1+400段變形體該區(qū)域主要表現(xiàn)為公路路面開裂和路基局部架空。裂縫向靠近邊坡的一側下錯0.51.5cm;路基邊緣鉆孔ZK13附近土體在流水作用下坍塌,路基局部架空失去支撐。從路基變形特征看,路基有牽引式向下滑動的趨勢。變形體處于蠕滑弱變形階段。公路張拉裂縫為公路中間的張拉裂,裂縫的形狀大致呈弧形,走向大致為4060,長約35m,張開度1

45、3cm,可見深度1020cm,外側下錯0.51.5cm。路緣石與混凝土路面之間的拉裂縫為路緣石與混凝土路面之間的拉裂隙,裂縫的形狀大致呈直線,形狀走向大致為4555,張開度13cm,可見深度為1030cm,外側下錯0.5cm左右。、兩條裂縫中間小裂縫較發(fā)育,并逐步形向兩邊大裂縫延伸,形成封閉的區(qū)域。K1+400K1+450段變形體路基外側邊緣存在一個小滑移區(qū),形態(tài)大致呈簸箕形,長約15m,寬1015m,西側下滑區(qū)域較小,東側下滑較多。公路根底已被滑塌,下部出現(xiàn)一個空洞,路沿石被滑塌。坡體上樹木向滑坡方向傾斜。公路路面未見裂縫。變形體處于蠕滑弱變形階段。拉裂縫為路基外側邊緣土體滑移形成的拉裂槽,

46、長約15m,寬12m,深約0.5m,公路根底已被滑塌,下部出現(xiàn)一個空洞,路沿石被滑塌。K1+500K1+550段滑塌體主要為靠近內側邊坡上的巖石伴隨土體發(fā)生垮塌,形成一個扇形的垮塌區(qū),長約15m,寬10m左右?;w大局部已滑落至公路路基上,已去除,目前滑塌體下部尚殘留厚度約2 m,總方量約250方的不穩(wěn)定土體。/2.4影響因素滑坡、變形體的形成、開展及其未來的演化有其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坡體物質組成及結構特征、降雨、路基邊溝排水不暢及人類活動等。坡體的物質組成及結構特征坡體下部為泥巖,透水性差,具有隔水性。故大氣降雨入滲形成的地下水易在泥巖與粉質粘土接觸帶聚集逕流,造成粉質粘土飽

47、水軟化,有利于形成滑動面。2降雨重慶地區(qū)的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份,多高強度的特大暴雨,對滑坡的變形破壞起著誘發(fā)作用。特大暴雨沿坡體后緣拉裂縫下滲,一方面降低了潛在滑面的抗剪強度,另一方面滑坡土體長期處于飽和狀態(tài),滑體重量增加,導致下滑力增加;3路基邊溝排水不暢路基邊溝大局部遭阻塞,排水不暢,使得雨水在路面漫流,路基邊坡遭受流水沖刷,軟化邊坡土體,增加填土重量,引起滑坡和路基變形,K1+350K1+400段和K1+400K1+450段路基外側見明顯流水沖刷痕跡。4人類工程活動坡體前緣切坡開挖、坡頂修路以及依山建房:由于前緣切坡修建房屋,對滑坡前緣進行開挖形成臨空面,致使坡體下部失去支撐。同時

48、,又因為坡頂修建縣道,使土體常年受公路汽車動荷載的擾動,使后緣土體的穩(wěn)定性降低。2.5變形破壞的模式和形成機制1K1+200K1+250滑坡為上部斜坡土體沿基巖面滑動的土質滑坡,屬于新型滑坡,產生滑坡的原因主要包括降雨、切坡、坡頂修路,汽車動荷載因素等,在暴雨飽水情況下,滑體重量加大,抗剪切性能降低形成,同時前緣臨空形成牽引,共同作用下產生滑坡。所以,滑坡變形破壞模式屬推移牽引式新型滑坡。2K1+350K1+400段變形體路基邊緣鉆孔ZK13附近土體在流水作用下坍塌,路基局部架空失去支撐,從而在路基上形成疊瓦式裂縫,所以變形破壞模式屬牽引式。3K1+400K1+450段變形體:由于路基邊緣外側

49、土體滑塌失穩(wěn),在路基邊緣形成臨空面,土體在流水作用下坍塌,路基局部架空失去支撐,使路基邊緣失去支撐,目前路面混凝土尚未變形,預計未來在路基上可能形成疊瓦式裂縫,所以變形破壞模式屬牽引式。4K1+500K1+550段滑塌體:由于修建公路時路基內側形成路塹邊坡,邊坡坡度陡約60,邊坡上土體失去支撐,在自重和降雨等誘發(fā)下產生滑塌,因此其變形破壞模式屬牽引式。PAGE 63重慶江北地質工程勘察院 PAGE 113 路基病害的穩(wěn)定性分析評價3.1路基病害的穩(wěn)定性宏觀定性分析根據(jù)滑坡的變形現(xiàn)象、變形歷史、影響因素、變形破壞的模式結合分析,對滑坡變形體的穩(wěn)定性做出判斷,并對其開展趨勢做出定性判斷。K1+20

50、0K1+250段滑坡屬于新滑坡,本次滑動系在連降暴雨、前緣建房切坡、后緣修建公路等縱多因素下發(fā)生,根據(jù)目前滑坡觀測,滑坡仍在繼續(xù)變形,處于強變形階段,初步判定滑坡在遇暴雨誘發(fā)下,滑坡可能失穩(wěn)。1+350K1+400段變形體公路路面開裂,形成疊瓦式裂縫,路基邊緣土體已產生滑動,路基局部架空,路基邊緣土體有牽引式向下滑動的趨勢。K1+400K1+450段變形體路基邊緣土體已產生滑動,路基局部架空,路基邊緣土體有牽引式向下滑動的趨勢。K1+500K1+550段滑塌體上殘留在路塹邊坡上的土體在暴雨誘發(fā)下可能產生滑移失穩(wěn),另外,路塹邊坡頂部路基土體滑塌,路基局部架空,在暴雨誘發(fā)和車輛荷載作用下,路基土體

51、會進一步滑塌,最終導致路基垮塌。3.2滑坡穩(wěn)定性極限平衡法分析3.2.1計算模型及計算方法根據(jù)對勘察成果說明,滑坡為土質滑坡,滑體物質由人工填土和粉質粘土組成,滑帶以土巖界面為主,滑面呈折線型。各滑坡、變形體的計算剖面見下表3.2-1。表3.2-1 穩(wěn)定性計算剖面表路基段計算剖面編號K1+200K1+250段滑坡1、2、3K1+350K1+400段變形體7、8K1+400K1+450段變形體11K1+500K1+550段滑塌體13相應的計算方法選取折線滑動法傳遞系數(shù)法,計算公式如下: 1 2 3 4 5 6 圖3 傳遞系數(shù)法計算說明圖式中 EQ EQ EQ 滑坡穩(wěn)定性系數(shù); 傳遞系數(shù)。第計算條

52、塊滑體抗滑力kN/m;第計算條塊滑體下滑力kN/m;第計算條塊滑體在滑動面法線上的反力 (kN/m);第計算條塊滑動面上巖土體的粘結強度標準值 (kPa) 第計算條塊滑帶土的內摩擦角標準值;第計算條塊滑動面長度 (m);第計算條塊自重與建筑等地面荷載之和kN/m;第計算條塊底面傾角,反傾時取負值;3.2.2計算工況和計算參數(shù)確實定一、滑坡為不涉水滑坡,屬地震烈度度區(qū),計算工況包括:天然工況和暴雨工況二、計算參數(shù)分析與選取(1)重度天然工況下地下水位以上取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飽和重度,飽和工況下取考慮滑體全飽和,取飽和重度。由于該地區(qū)沒有觀測到地下水,所以天然工況下都取天然重度,由于滑體厚度

53、小,暴雨工況下考慮滑體全飽和,取飽和重度?;w天然重度為20.0 kN/m3,飽和重度為20.6 kN/m3。(2)滑坡體抗剪強度參數(shù)c、值:1室內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取值本次于滑坡區(qū)取6組原狀粉質粘土進行室內實驗。經數(shù)理統(tǒng)計得出標準值,見表3.2-2。對于處于強變形階段的滑坡滑面抗剪強度一般應在峰值和殘值之間,處于蠕滑弱變形階段的變形體潛在滑面滑面抗剪強度一般取峰值強度。表3.2-2 粉質粘土抗剪強度試驗標準值抗剪強度峰值抗剪強度殘值天然飽和天然飽和粘聚力(Kpa)內摩擦角()粘聚力(Kpa)內摩擦角()粘聚力(Kpa)內摩擦角()粘聚力(Kpa)內摩擦角()31.23 14.42 20.78 12

54、.22 14.15 10.95 9.61 9.78 2反算分析取值由于近期暴雨誘發(fā),K1+200K1+250段滑坡處于強變形階段,具備反算條件,因此在飽和狀態(tài)下取穩(wěn)定系數(shù)1.01進行反算。一般來說黏性土內摩擦角變化較小,因此參考室內試驗值確定=10,來反算粘聚力C=12.2 kPa。3綜合取值從反算的成果來看,反算值接近殘值,因此飽和抗剪強度采用反算值和殘值按權重來綜合取值。由于反算值較接近實際,取權重為0.85,室內試驗值受取樣擾動,試驗尺寸效應等影響,與實際值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取權重為0.15,天然抗剪強度采用峰值和殘值按權重來綜合取值,由于反算值接近殘值,殘值取權重為0.90,峰值取權重

55、為0.10,綜合取值見表3.2.4-3。表3.2.4-3 滑坡滑塌體滑帶土抗剪強度綜合取值表指標室內試驗峰值權重室內試驗殘值權重反算值權重綜合取值粉質粘土天然值CKPa31.230.114.150.9/15.86 14.420.110.950.9/11.30 飽和值CKPa/9.610.1512.20.8511.81 /9.780.15100.859.97 (3)變形體抗剪強度參數(shù)c、值:由于變形體處于蠕滑弱變形階段,潛在滑面滑面抗剪強度一般取峰值強度。因此取粉質粘土室內抗剪強度峰值,見表表3.2-4。表3.2-4 變形體潛在滑帶抗剪強度取值抗剪強度峰值天然飽和粘聚力(Kpa)內摩擦角()粘聚

56、力(Kpa)內摩擦角()31.23 14.42 20.78 12.22 (4)荷載滑體自重力:天然工況下取天然重度計算;暴雨工況下由于滑體土厚度較小,降雨量入滲深度按滑體土全部滲透考慮,按滑體全飽水考慮,采用飽和重度計算。公路荷載:公路考慮到重車較多,交通較繁忙,地表荷載按公路-級取10.5KN/m計算,地震力:滑坡取屬地震烈度度區(qū),不考慮地震。3.2.3穩(wěn)定性計算結果根據(jù)勘探成果,本次穩(wěn)定性計算選取1-13-3剖面為計算模型對滑坡體整體進行穩(wěn)定計算。穩(wěn)定性計算剖面詳見計算模型圖及成果見附件。根據(jù)計算結果對滑坡體進行穩(wěn)定性分析評價,穩(wěn)定性系數(shù)大于1.15為穩(wěn)定,1.151.05為根本穩(wěn)定,1.

57、051.00為欠穩(wěn)定,小于1.00為不穩(wěn)定?;w在各種工況下計算結果見表33。表3-3 滑坡穩(wěn)定性計算結果表路基段剖面線 計算工況及穩(wěn)定性評價天然工況暴雨工況穩(wěn)定系數(shù)穩(wěn)定性評價穩(wěn)定系數(shù)穩(wěn)定性評價K1+200K1+250段滑坡111.258穩(wěn)定0.993不穩(wěn)定221.241穩(wěn)定0.985不穩(wěn)定331.199穩(wěn)定0.945不穩(wěn)定K1+350K1+400段變形體 772.718穩(wěn)定1.382穩(wěn)定 8811.573穩(wěn)定7.641穩(wěn)定K1+400K1+450段變形體 11115.578穩(wěn)定1.558穩(wěn)定K1+500K1+550段滑塌體13131.218穩(wěn)定0.918不穩(wěn)定3.3滑坡穩(wěn)定性敏感因素分析影響

58、滑坡穩(wěn)定的主要因素有滑帶土內聚力C、內摩擦角、大氣降水等。由于連續(xù)暴雨,導致滑坡的發(fā)生,所以大氣降水是影響滑坡穩(wěn)定性的最主要敏感因素。3.4穩(wěn)定性綜合評價在天然工況下,各滑坡、邊形體和滑塌體穩(wěn)定系數(shù)為1.19911.573,即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而在暴雨工況下,K1+200K1+250段滑坡和K1+500K1+550段滑塌體穩(wěn)定系數(shù)為0.9180.993,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K1+350K1+400段變形體和K1+400K1+450段變形體在暴雨工況下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但路基邊緣土體可能產生牽引式滑動。3.5推力計算 滑坡穩(wěn)定平安系數(shù)取值:根據(jù)?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標準?DB 50/143-2023,本工程

59、工況1、2下平安系數(shù)取1.15包括天然工況和暴雨工況,表34 滑坡推力計算表路基段剖面編號計算工況及剩余推力剖面線天然工況Fs=1.15暴雨工況Fs=1.15剩余推力KN剩余推力KNK1+200K1+250段滑坡11-109.97165.7722 -87.54165.7933-51.57221.54K1+350K1+400段變形體77 -168.96-84.8688-121.40-78.13K1+400K1+450段變形體1111-188.39-114.17K1+500K1+550段滑塌體1313-10.7137.974路基病害的開展變化趨勢及危害性預測K1+200K1+250段滑坡變形強烈,

60、處于強變形階段,在暴雨誘發(fā)下,可能產生大規(guī)?;瑒硬⑶野殡S公路路基垮塌?;乱褜е鹿仿访骈_裂,路肩擋墻“坐船,滑坡失穩(wěn)將危及公路上車輛行人平安、滑坡前緣民房和居民平安和滑坡上光纜線平安。1+350K1+400段變形體沿巖土界面發(fā)生滑動的可能性小,但公路路面開裂,形成疊瓦式裂縫,路基邊緣土體已產生滑動,路基局部架空,路基邊緣土體有牽引式向下滑動的趨勢,從而破壞路基路面,危及公路上車輛行人平安。K1+400K1+450段變形體沿巖土界面發(fā)生滑動的可能性小,但路基邊緣土體已產生滑動,路基局部架空,路基邊緣土體有牽引式向下滑動的趨勢,從而破壞路基路面,危及公路上車輛行人平安。K1+500K1+550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