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課件_第1頁
荊軻刺秦王課件_第2頁
荊軻刺秦王課件_第3頁
荊軻刺秦王課件_第4頁
荊軻刺秦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荊軻刺秦王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策是漢代劉向編訂的,共33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宋、衛(wèi)、中山十二策。它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記錄了各國謀臣的策略和言論。它語言流暢,寫人記事真切、生動。讀這本書真是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風(fēng)格,鋪陳偉麗,叱咤雄豪,藝術(shù)上有很高成就,對后代文人的影響不小。背景簡介: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當(dāng)時,秦于公元前 230年滅韓,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趙( 滅趙是公元前222年),秦統(tǒng)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dāng)初,燕王為了結(jié)好于秦國,曾將太子丹交

2、給秦國作人質(zhì)。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國。為抵抗強秦的大舉進(jìn)攻,同時也為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贏政,使秦“內(nèi)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后聯(lián)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生的。荊軻刺秦王失敗之后,秦大舉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滅燕。公元前458年 韓、趙、魏三家分晉,標(biāo)志著戰(zhàn)國時代的開始。 公元前356年 秦國商鞅變法 公元前344年 魏惠王稱王,是七雄中第一個稱王的。公元前230年 秦滅韓 公元前225年 秦滅魏 公元前222年 楚趙燕滅亡 公元前221年 秦滅齊統(tǒng)一天下補

3、充介紹: 荊軻,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后遷居衛(wèi)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后,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jié)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筑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wù),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 課文分析: 一、本文結(jié)構(gòu): 1、準(zhǔn)備。(1-6) 2、訣別。(7-10) 3、刺秦。(11-19) (1)簡介背景。(1節(jié)) (2)準(zhǔn)備“信物”。(3-4) (3)、準(zhǔn)備武器。(5節(jié)) (4)、配備助

4、手。(6節(jié)) (1)、怒叱太子。(7-8)(2)、易水悲歌。(9-10) (1)、計見秦王。(11-13) (2)、勇刺秦王。(14-18)(3)、壯志未酬。(19) 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對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的敘述,贊揚了荊軻機智勇敢和扶弱救困, 反抗侵伐的俠義行為,表現(xiàn)了作者反抗強暴統(tǒng)治的思想。 通假字: 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高興。 使工以藥淬火 淬,通“焠”,淬火,燒刃使紅,漬于水中。 日以盡矣 以,通“已”,已經(jīng)。 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請辭決矣 決,通“訣”,訣別。通假字: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懾。 故振懾 同

5、上。 設(shè)九賓 賓,通“儐”,儐相 () ,迎賓贊禮的人。儐,舊讀。 圖窮而匕首見 見,通“現(xiàn)”。 秦王還柱而走 還,通“環(huán)”,繞。 秦王方還柱走 同上通假字: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 奉,通“捧”。 秦武陽奉地圖匣 同上。 軻既取圖奉之 同上。 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同上。 卒起不意 卒,通“猝”,倉促,突然。 卒惶急無以擊軻 同上。 卒惶急不知所為 同上。 詞類活用 進(jìn)兵北略地 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北。 函封之 名詞作狀語,用匣子。 前為謝曰 方位名詞作動詞,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走上前。 左右既前 同上。 其人居遠(yuǎn) 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遠(yuǎn)方。 使使以聞大王 動詞使動用法,使聽到。

6、太子遲之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遲。 發(fā)盡上指冠 名詞作狀語,向上。 群臣怪之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怪。 箕踞以罵曰 名詞作狀語,象簸箕一樣。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詞作狀語,馬上。 古今異義 仰天太息流涕 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古義:走投無路,陷于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jīng)濟(jì)困難。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將軍。今義:年長之人。 將軍豈有意乎 古義:有心意,此引申為同意、愿意。今義還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遇:古義:對待。今義:遇到,碰以。深:古義:刻毒,今義:有深度,與“淺”相對。 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義:在這時,今義

7、;表順承關(guān)系或另提一事。 終已不顧 古義:不回頭。今義:不照顧,不考慮不顧忌。 左右乃曰 古義:皇帝周圍的侍衛(wèi)人員。今義:表兩種方向;或表大體范圍;有時亦有控制之義。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 古義:可以用它來,為“可以之”的省略。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 秦王購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屬總稱,用于流通貨幣時,先秦指黃金,后來指銀,文中指銅。今義:特指黃金。判斷句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與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省略句 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詞“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詞“以” ) 欲與 ( 之 ) 俱 ( 往

8、 ) ( 省略介詞賓語和謂語 ) 待吾客與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其人居遠(yuǎn)未來,而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詞賓語 ) 嘉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設(shè)九賓 ( 省略謂語 ) 見燕使者 ( 于 ) 咸陽宮 ( 省略介詞 ) 使 ( 之 ) 畢使于前 ( 省略兼語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詞 ) 獻(xiàn)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詞 ) 比 ( 于 ) 諸侯之列 ( 省略介詞 ) 而 ( 按 ) 秦法 ( 根據(jù)文意省略 ) 皆陳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詞 ) 被動句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燕國見陵之恥

9、除矣 倒裝句 常痛于骨髓 ( 介賓短語后置 ) 嘉為先言于秦王 ( 介賓短語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賓短語后置 ) 使畢使于前 ( 介賓短語后置 )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 定語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語后置 ) 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邑萬家 ( 介賓短語后置,數(shù)量詞作定語后置 ) 固定結(jié)構(gòu) 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 “有以”,意為:有用來的辦法 ) 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 “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 將奈何 (表疑問,怎么。下文“為之奈何”“既已無可奈何”意同。 荊軻有所待( 意為:有的人 ( 東西 ) 。“所”后常跟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作“有”的賓語。 將軍豈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荊卿豈無意哉 (表反問,難道嗎。 仆所以留者 (復(fù)音虛詞“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譯為:的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 同上。 成語典故 切齒拊心 語出本文,又作“切齒腐心”。形容憤恨到極點。 一去不復(fù)返 語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來。后亦稱人或者已成陳跡。唐崔顥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發(fā)上指冠 語出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fā)上指冠。”毛發(fā)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發(fā)盡上指冠”暗引此語。 圖窮匕首見 語出本文。比喻事情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