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筆試速記-方劑滿分-功用組成_第1頁
2014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筆試速記-方劑滿分-功用組成_第2頁
2014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筆試速記-方劑滿分-功用組成_第3頁
2014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筆試速記-方劑滿分-功用組成_第4頁
2014年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筆試速記-方劑滿分-功用組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法”, 清代程鐘齡醫(yī)學心悟 ,即汗、和、下、消、吐、清、溫、補 【不屬于八法:宣法、通法】 和法和解劑;下法 瀉下劑(通導大便) ;消法 行氣、活血祛瘀、祛濕、祛痰、 消導 化積、驅蟲劑等 佐藥:佐助藥,即配合君、臣藥以加強治療作用,或直接治療次要癥狀的藥物;佐制藥,即用以消除或減弱君、臣藥的毒性,或制約其峻烈之性的藥物; 反佐藥,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藥時,配用與君藥藥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如 寒藥熱服,熱藥寒服 )。使藥: 引經(jīng)藥 ;調(diào)和藥。辛溫解表麻黃湯(傷寒論 )組成麻黃 桂枝 杏仁 甘草功用 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 。桂枝湯(傷寒論 )組成桂枝 芍藥 生姜 大棗 炙甘草功用

2、 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 。方解 桂枝、芍藥 調(diào)和營衛(wèi) ; 甘草 合桂枝辛甘化陽以解肌,合白芍酸甘化陰以益陰九味羌活湯( 此事難知引張元素方)組成羌活 防風 蒼術 細辛 川芎 白芷 黃芩 生地 甘草 【不含荊芥、秦艽、當歸、陳皮】 功用 發(fā)汗祛濕,兼清里熱 ( 風寒濕邪,困束肌表,內(nèi)有蘊熱 )。小青龍湯( 傷寒論 )組成麻黃 桂枝 干姜 細辛 五味子 芍藥 半夏 炙甘草 【不含生姜】 功用解表蠲飲,止咳平喘( 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方解 干姜、細辛 溫肺化飲辛涼解表桑菊飲(溫病條辨 )“辛涼輕劑”功用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銀翹散( 溫病條辨 )“辛涼平劑”組成銀花 連翹 牛蒡子 荊芥 淡豆豉

3、蘆根 薄荷 桔梗 竹葉 甘草【不含蟬蛻、桑葉】 功用 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方解 荊芥、淡豆豉 辛溫透邪 , 以助解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傷寒論 )功用 辛涼宣泄(疏表) ,清肺平喘 。升麻葛根湯( 閆氏小兒方論 )組成升麻 葛根 芍藥 炙甘草功用 辛涼解肌,透疹解毒 。柴葛解肌湯( 傷寒六書 )組成柴胡 葛根 羌活 白芷 黃芩 芍藥 桔梗 甘草 【不含竹葉】功用 解肌清熱 。1.3 扶正解表敗毒散(小兒藥證直訣 )“逆流挽舟 ”法前胡 柴胡 枳殼 桔梗 茯苓 人參 甘草散寒祛濕,益氣解表 )。生姜、薄荷 【不含荊芥、豆豉、芍組成羌活 獨活 川芎 藥、當歸】功用發(fā)汗解表,散風祛濕( 方解 人

4、參 扶正以祛邪 再造散(傷寒六書 )組成黃芪人參 附子細辛 桂枝 羌活 防風 川芎 煨姜 甘草 赤芍 大棗功用助陽益氣,發(fā)汗解表。主治 陽虛外感風寒 。惡寒發(fā)熱,無汗肢冷,倦怠嗜臥,舌淡苔白,脈沉無力或浮大無力。加減葳蕤湯( 通俗傷寒論 )組成玉竹 桔梗 白薇 薄荷 大棗 甘草 豆豉 蔥白功用 滋陰 清熱,發(fā)汗 解表 。參蘇飲功用 益氣解表,理氣化痰 。麻黃附子細辛湯功用 助陽解表 。 主治 素體陽虛外感風寒寒下大承氣湯( 傷寒論 )“釜底抽薪,急下存陰” 之法組成大黃 厚樸 枳實 芒硝 功用峻下熱結。大陷胸湯(傷寒論) 功用 瀉熱逐水 。主治結胸證。溫下溫脾湯(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附子 干姜

5、 大黃 人參 甘草 【不含細辛、厚樸】功用 溫補脾陽,攻下冷積 。 方解大黃附子湯去細辛,加干姜、人參、甘草;四逆湯加人參、大黃。大黃附子湯( 金匱要略 )組成附子 大黃 細辛 功用溫陽散寒,瀉結行滯( 溫里散寒、通便止痛 )。潤下麻子仁丸( 傷寒論 )“脾約證 ”組成火麻仁 大黃 杏仁 白芍 枳實 厚樸 蜂蜜 【不含當歸、甘草】 功用 潤腸泄熱,行氣通便 。方解小承氣湯加火麻仁、杏仁、白芍、蜂蜜。 濟川煎(景岳全書 )組成肉蓯蓉 當歸 牛膝 枳殼 澤瀉 升麻 【不含麥冬、芍藥】 功用 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2. 4 逐水十棗湯(傷寒論 )組成甘遂 大戟 芫花 大棗功用 攻逐水飲 。主治 懸飲

6、 。咳唾胸脅引痛,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脈沉弦。 (X 線示胸腔大量積液 ) 舟車丸(景岳全書 )功用 行氣逐水 。2.5 攻補兼施黃龍湯組成大黃 芒硝 枳實 厚樸 人參 甘草 當歸(加桔梗一撮:宜肺以助通暢) 功用 攻下熱結、益氣養(yǎng)血 。和解少陽小柴胡湯( 傷寒論 ) 和解少陽代表方組成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 大棗 生姜 【不含干姜】 功用和解少陽。主治【不屬于本方證:瀉痢下重】方解 柴胡、黃芩 一散一清、 和解少陽不含豬苓、枳實】蒿芩清膽湯( 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青蒿 黃芩 竹茹 半夏 陳皮 枳殼 赤茯苓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功用 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調(diào)和肝脾四逆散(傷寒論

7、 )組成 柴胡 芍藥 枳實 甘草 不含陳皮功用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陽郁厥逆證(少陰病,四逆之證) 。肝脾不和證。 ( 氣機不暢、陽氣內(nèi)郁 ) 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柴胡 當歸 白芍 白術 茯苓 炙甘草 燒生姜、薄荷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營。方解 薄荷 疏肝散熱(透達肝經(jīng)郁熱) 。 痛瀉要方(景岳全書引劉草窗方) 組成白術 白芍 陳皮 防風 功用補脾瀉肝( 補脾柔肝、祛濕止瀉 )。方解 防風 散肝舒脾 。調(diào)和腸胃半夏瀉心湯( 傷寒論)組成 黃連 黃芩 干姜 半夏 人參 甘草 大棗消痞散結 )( 脾胃虛弱、寒熱錯雜、但滿不痛4.1 清氣分熱白虎湯(傷寒論 )組成石膏 知母 功用清

8、熱生津。甘草粳米竹葉石膏湯( 傷寒論)組成竹葉 石膏人參麥冬 半夏功用清熱生津,益氣和胃。功用和胃降逆,開結除痞( 寒熱平調(diào),清營湯(溫病條辨 )組成 犀角 生地 玄參 麥冬 銀花 功用 清營透熱,養(yǎng)陰活血 。犀角地黃湯( 備急千金要方 ) 組成犀角 生地黃 芍藥 丹皮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甘草 粳米 【不含知母、生地】清營涼血連翹 黃連 竹葉 丹參【不含黃芩】清熱解毒涼膈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甘草 竹葉 白蜜組成 連翹 黃芩 梔子 薄荷 大黃 芒硝功用 瀉火通便,清上泄下 。普濟消毒飲( 東垣試效方 )【不屬于汗法】組成黃芩黃連 牛蒡子 連翹 薄荷 僵蠶 馬勃 板藍根 玄參 桔梗 甘

9、草 陳皮 升麻 柴胡 【不含 防風、赤芍、當歸】 功用 疏風散邪 ,清熱解毒 。黃連解毒湯( 外臺秘要引崔氏方)功用 瀉火解毒 。氣血兩清清瘟敗毒飲( 疫疹一得 )組成石膏 知母 竹葉 甘草 黃連 黃芩 梔子 連翹 犀角 生地 赤芍 丹皮 玄參 桔梗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瀉火。方解 桔梗載藥上行 。 備注由白虎湯、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三方加減而成清臟腑熱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 生地 木通 竹葉 甘草梢 功用清心養(yǎng)陰,利水通淋。 龍膽瀉肝湯( 醫(yī)方集解 )組成 龍膽草 黃芩 梔子 澤瀉 木通 車前子 生地 當歸 柴胡 甘草【不含黃連、通草】 功用瀉肝膽實火,清下焦?jié)駸帷W蠼鹜瑁ǖは姆?)

10、 組成 黃連與吳茱萸的用量之比為 6:1 功用清肝瀉火,降逆止嘔。 主治肝火犯胃證。嘔吐吞酸,脅痛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 桑白皮 地骨皮 炙甘草 粳米 功用瀉肺清熱,止咳平喘。清胃散(蘭室秘藏 ) 組成黃連 生地 丹皮 當歸 升麻 功用 清胃涼血 。玉女煎(景岳全書 )組成 石膏 熟地 知母 麥冬 牛膝【不含當歸】 功用清胃滋陰。芍藥湯(保命集 )“行血則便膿自愈,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 “通因通用”“熱者寒之” 組成芍藥 當歸 甘草 黃連 黃芩 大黃 木香 檳榔 官桂功用 調(diào)和氣血,清熱燥濕 。白頭翁湯(傷寒論)組成白頭翁 黃連 黃柏 秦皮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4

11、.6 清虛熱青蒿鱉甲湯( 溫病條辨 )組成鱉甲 青蒿 生地 知母 丹皮功用養(yǎng)陰透熱。當歸六黃湯( 蘭室秘藏 )組成當歸 生地 熟地 黃連 黃芩 黃柏 黃芪功用滋陰瀉火,固表止汗。清骨散(證治準繩 )組成 青蒿 鱉甲 知母 地骨皮 秦艽 銀柴胡 胡黃連 甘草 功用清虛熱,退骨蒸。5 1 祛暑清熱清絡飲(溫病條辨 ) 組成 鮮銀花 鮮扁豆花 西瓜翠衣 絲瓜絡 鮮荷葉邊 鮮竹葉心 功用 祛暑清熱。5 2 祛暑解表 新加香薷飲( 溫病條辨 )“辛溫復辛涼法” 組成 香薷 鮮扁豆花 銀花 連翹 厚樸 功用 祛暑解表,清熱化濕 。 香薷散 功用 祛暑解表,化濕和中 。5 3 祛暑利濕桂苓甘露飲( 宣明論方

12、 ) 組成 滑石 石膏 寒水石 豬苓 澤瀉 茯苓 白術 官桂 甘草 功用 祛暑清熱,化氣利濕 。六一散(傷寒直格 ) 組成 滑石 六兩 甘草 一兩 功用 祛暑利濕 。 主治 暑濕證。粳米5 4 清暑益氣 清暑益氣湯( 溫熱經(jīng)緯 ) 組成 西瓜翠衣 荷梗 黃連 知母 竹葉 西洋參 石斛 麥冬 甘草 功用 清暑益氣,養(yǎng)陰生津。6 1 溫中祛寒理中丸(傷寒論 ) 組成 干姜 (君) 人參 白術 炙甘草 【不含附子、生姜、大棗】 功用 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吳茱萸湯(傷寒論) 組成 吳茱萸 人參 大棗 生姜 功用 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 【不宜用于脾胃陽虛、陰寒上乘、胸滿而痛、甚至胸痛徹背者】 小建中

13、湯(傷寒論)辛甘化陽,酸甘化陰 組成 飴糖 桂枝 芍藥 炙甘草 生姜 大棗 功用 溫中補虛,和里緩急 。 方解 芍藥益氣養(yǎng)陰,緩急止痛 。由 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 組成。 大建中湯(金匱要略 ) 組成 蜀椒 干姜 人參 飴糖 功用 溫中補虛,降逆止痛 。6 2 回陽救逆 四逆湯(傷寒論 ) 組成 附子 干姜 炙甘草 功用 回陽救逆。 主治 少陰病。四肢厥逆,吐利腹痛, 微弱,脈微欲絕。回陽救急湯( 傷寒六書 ) 組成 熟附子 干姜 炙甘草 肉桂神疲欲寐 ,舌苔白滑,脈沉微細。亡陽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氣息人參 白術 茯苓 陳皮 半夏 五味子 麝香 生姜63溫經(jīng)散寒當歸四逆湯( 傷寒論) 組成

14、桂枝 細辛 當歸 芍藥 通草(即今之木通) 功用 溫經(jīng)散寒,養(yǎng)血通脈。甘草 大棗71 解表攻里大柴胡湯(金匱要略 ) 組成 柴胡 黃芩 大黃 枳實 芍藥 半夏 功用 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 。 方解 大黃 內(nèi)瀉熱結;芍藥 緩急止痛 防風通圣散( 宣明論方 ) 汗、下、清三法并用 組成 防風 荊芥 麻黃 薄荷 大黃 芒硝 功用 疏風解表,瀉熱通便 。生姜山梔72大棗【不含甘草】滑石 當歸 白芍 川芎 白術 甘草 不含人參、茯苓解表清里 功用 回陽救急,益氣生脈 。葛根黃芩黃連湯( 傷寒論 ) 組成 葛根 黃芩 黃連 甘草 功用 解表清熱 。81 補氣四君子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組成 人參 白術

15、 茯苓 甘草 功用 益氣健脾。參苓白術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培土生金 組成 人參 炙甘草 山藥 蓮子肉 白術 茯苓 白扁豆 薏苡仁 砂仁 桔梗 功用 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 主治 脾胃氣虛夾濕證。食少便溏,或吐或瀉,四腳乏力,形體消瘦,胸脘悶脹,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方解 砂仁行氣燥濕,醒脾和胃 。 補中益氣湯(脾胃論)甘溫除熱 (以治 氣虛發(fā)熱 證) 組成 黃芪(用量最大) 人參 白術 炙甘草 當歸 陳皮 升麻 柴胡(用量宜小) 【不含茯苓、砂仁】 功用 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生脈散(內(nèi)外傷辨惑論 ) 組成 人參 麥冬 五味子 功用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8 2 補 血四物湯

16、(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組成 熟地 當歸 白芍 川芎 功用 補血調(diào)血。當歸補血湯( 內(nèi)外傷辨惑論 ) 組成 黃芪與當歸用量之比為 5: 1 功用 補氣生血 。 主治 血虛發(fā)熱 證。 肌熱面赤, 煩渴欲飲, 脈洪大而虛。 亦治婦女經(jīng)期、 產(chǎn)后血虛發(fā)熱頭痛,或瘡瘍潰后久不愈合。 方解 黃芪補氣以生血 。歸脾湯(濟生方 ) 組成 人參、黃芪、白術、甘草、當歸、龍眼肉、茯神、酸棗仁、遠志、木香大棗 生姜 【不含川芎】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 。 方解 茯神寧心安神炙甘草湯(傷寒論)=復脈湯(原方重用生地黃) 組成 炙甘草 人參 大棗 生地 麥冬 阿膠 麻仁 桂枝 生姜 清酒 功用 益氣滋陰,通陽復脈

17、(補血) 。 方解 桂枝、生姜 通陽復脈8 3 氣血雙補八珍湯(正體類要 ) 組成 人參 白術 茯苓 炙甘草 熟地 當歸 白芍 川芎 生姜 大棗 功用 補益氣血。 泰山磐石散( 景岳全書 ) 功用 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胎。8. 4 補陰六味地黃丸( 小兒藥證直訣 ) 組成 山茱萸 熟地黃 山藥 茯苓 澤瀉 丹皮 功用 滋補肝腎。 左歸丸(景岳全書 ) 組成 熟地 山茱萸 山藥 枸杞 龜膠 鹿膠 菟絲子 川牛膝 功用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 大補陰丸(丹溪心法 ) 組成 熟地 龜板 黃柏 知母 豬脊髓 蜂蜜 功用 滋陰降火。 方解 豬脊髓、蜂蜜 滋補精髓,制約黃柏苦燥 。 一貫煎(柳州醫(yī)話 ) 組成

18、 生地 北沙參 麥冬 當歸身 枸杞子 川楝子 功用 滋陰疏肝 。 方解 生地(君) 補益肝腎8 5 補 陽腎氣丸(金匱要略 ) 陰中求陽(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組成 桂枝 附子 生地(原方中用量最大) 山茱萸 山藥 澤瀉 丹皮 茯苓 【不含熟地】 功用 溫補腎陽。 主治 腎陽不足 證。腰痛腳軟,下半身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脈虛弱而尺部沉細。 方解 桂枝、附子 溫補腎陽, “少火生氣”。濟生腎氣丸 組成 官桂 附子 熟地 山茱萸 山藥 澤瀉 丹皮 茯苓 牛膝 車前子 右歸丸(景岳全書 )“陰中求陽” 組成 肉桂 附子 鹿角膠 熟地 山茱萸 山藥 枸杞子 當歸 菟絲子 杜仲 功用 溫補

19、腎陽,填精補血 。9 1 重鎮(zhèn)安神朱砂安神丸( 醫(yī)學發(fā)明 ) 組成 朱砂 黃連 生地黃 當歸 炙甘草 功用 鎮(zhèn)心安神 ,瀉火養(yǎng)陰( 清熱養(yǎng)血 )。 主治 心火偏亢,陰血不足之證。失眠,驚悸,心煩,舌紅,脈細數(shù)。 方解 黃連清心瀉火(瀉火除煩) 。9 2 滋養(yǎng)安神酸棗仁湯(金匱要略 ) 組成 酸棗仁 川芎 茯苓 知母 甘草 【不含當歸】 功用 養(yǎng)血安神,清熱除煩。 主治 肝血不足,虛熱內(nèi)擾 。虛煩失眠,咽干口燥,舌紅,脈弦細。 方解 酸棗仁 養(yǎng)血補肝,寧心安神;茯苓寧心安神天王補心丹( 攝生秘剖 ) 組成 生地 三參 = 人參 丹參 玄參(元參) 天冬 麥冬 當歸 茯苓 酸棗仁 五味子 柏子仁

20、遠志 梗 朱砂 功用 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 養(yǎng)陰清熱,養(yǎng)血安神 )。 方解 茯苓寧心;酸棗仁、五味子斂心氣安神 甘麥大棗湯( 金匱要略 ) 組成 甘草 小麥 大棗 功用 養(yǎng)心安神,和中緩急。101 涼開安宮牛黃丸( 溫病條辨 ) 組成 牛黃 麝香 犀角 黃連 黃芩 山梔 冰片 郁金 朱砂 珍珠 雄黃 金箔衣 蜂蜜 功用 清熱開竅,豁痰解毒(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 紫雪(外臺秘要 ) 組成 石膏 寒水石 滑石 甘草 朱砂 黃金 功用 清熱開竅,鎮(zhèn)痙安神。 至寶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 麝香 冰片 安息香 功用 清熱開竅,化濁解毒 。玄參 升麻 犀角)犀角 牛黃 玳瑁蘇合香丸( 太平惠民和劑

21、局方 ) 組成 蘇合香 麝香 安息香 冰片 朱砂 不含甘草 功用 芳香開竅,行氣止痛 。 方解 訶子收澀斂氣護正青木香麝香朱砂102白檀香111青木香 丁香 沉香 羚羊角 磁石 芒硝 硝石 炙琥珀 雄黃金箔 銀箔溫開沉香 丁香固表止汗乳香 香附 蓽茇 白術 煨訶子 犀角玉屏風散(丹溪心法 ) 組成 黃芪 白術 防風 功用 益氣 固表 止汗。 方解 黃芪益氣固表(實衛(wèi)固表) 牡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組成 煅牡蠣 黃芪 麻黃根 小麥 功用 固表斂汗(益氣固表,斂陰止汗) 九仙散(王子昭方,錄自衛(wèi)生寶鑒 組成 罌粟殼 五味子 烏梅 人參 功用 斂肺止咳,益氣養(yǎng)陰。)阿膠款冬花桑白皮 貝母桔梗1

22、1. 2澀腸固脫真人養(yǎng)臟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人參白術 當歸 白芍 木香 炙甘草 組成 罌粟殼 肉桂 訶子 肉豆蔻 功用 澀腸固脫,溫補脾腎 。 主治 久瀉久痢,脾腎虛寒 。大便滑脫不禁,甚則脫肛,腹痛喜得溫按,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脈沉遲。 四神丸(證治準繩 ) 組成 補骨脂 肉豆蔻 吳茱萸 五味子 生姜 大棗 功用 溫補脾腎,澀腸止瀉 。113 澀精止遺金鎖固精丸( 醫(yī)方集解 ) 組成 沙苑蒺藜 蓮子 芡實 蓮須 煅龍骨 煅牡蠣 功用 補腎澀精。 桑螵蛸散(本草衍義 ) 組成 桑螵蛸 龍骨 龜板 人參 當歸 茯神 遠志 菖蒲 功用 調(diào)補心腎,澀精止遺 。11. 4 固崩止帶完帶湯(傅青主

23、女科 ) 組成 人參 白術 山藥 蒼術 陳皮 車前子 白芍 柴胡 黑芥穗 甘草 功用 補中健脾,化濕止帶。12 1 行氣越鞠丸(丹溪心法 ) 組成 香附(君) 梔子 川芎 蒼術 神曲 【不含白術】 功用 行氣解郁 方解 香附行氣 解郁治氣郁。 金鈴子散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 組成 金鈴子(川楝子) 玄胡(延胡索) 功用 行氣 疏肝泄熱,活血止痛 。 半夏厚樸湯 (金匱要略 ) 組成 半夏 厚樸 茯苓 蘇葉 生姜 【不含白術】 功用 行氣散結,降逆化痰 ?!静粚儆诒痉阶C:脈弦細微數(shù)】 枳實薤白桂枝湯 (金匱要略 ) 組成 枳實 薤白 桂枝 瓜蔞 厚樸 功用 通陽散結,祛痰下氣。 瓜蔞薤白白酒

24、湯 功用 通陽散結,祛痰下氣 。天臺烏藥散( 醫(yī)學發(fā)明 ) 組成 烏藥 木香 小茴香 青皮 高良姜 檳榔 川楝子 (用巴豆同炒黑,去巴豆) 【不含香附】 功用 行氣疏肝,散寒止痛。 暖肝煎(景岳全書 ) 組成 當歸 枸杞 肉桂 小茴香 烏藥 沉香 茯苓 生姜 【不含木香、炮附子】 功用 暖肝溫腎,行氣止痛。 方解 當歸 養(yǎng)血補肝厚樸溫中湯( 內(nèi)外傷辨惑論 ) 組成 厚樸 草豆蔻 陳皮 木香 干姜 生姜 茯苓 炙甘草 大棗 【不含白術、高良姜、半夏】 功用 溫中燥濕,行氣除滿 。122 降氣蘇子降氣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蘇葉生姜大棗同煎 組成 蘇子 半夏 厚樸 前胡 肉桂 當歸 甘草 生姜

25、 大棗 蘇葉 【不含杏仁、白前、葶藶子】 功用 降氣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 上實下虛之咳喘 。喘咳短氣,胸膈滿悶,痰多稀白,腰腳軟弱,或浮腫,苔白滑或白膩。 方解 肉桂 溫腎 祛寒, 納氣 平喘。當歸 既養(yǎng)血同肉桂以 溫補下虛 ,又止咳平喘。定喘湯(攝生眾妙方 )- “不用姜 ” 組成 麻黃 杏仁 甘草 白果 蘇子 半夏 款冬花 桑白皮 黃芩 【不含桑葉、生石膏、當歸】 功用 宣肺降氣,祛痰平喘( 宣降肺氣、清熱化痰 )。 旋覆代赭湯( 傷寒論 ) 組成 旋復花 代赭石 生姜(用量最大) 半夏 人參 炙甘草 大棗 功用 降逆化痰,益氣和胃 。 方解 旋復花 下氣消痰,降逆 除噫 。(君)代赭石

26、 重 鎮(zhèn) 降 逆。(臣)橘皮竹茹湯( 金匱要略 ) 組成 橘皮 竹茹 人參 生姜 甘草 大棗 功用 降逆止呃,益氣清熱。 丁香柿蒂湯 (癥因脈治 ) 功用 溫中益氣,降逆止呃。131 活血祛瘀桃核承氣湯 (傷寒論 ) 組成 桃仁 大黃 桂枝 芒硝 炙甘草 【不含枳實】 功用 破血下瘀。 主治 下焦蓄血證 。少腹急結,小便自利,譫語甚或神昏如狂,至夜發(fā)熱,脈沉實或澀。 調(diào)胃承氣湯血府逐瘀湯 (醫(yī)林改錯 ) 組成 桃仁 紅花 當歸 生地黃 川芎 赤芍 柴胡 枳殼 牛膝 桔梗 甘草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 主治 胸中血瘀證 。胸痛,痛有定處,舌黯紅或有瘀斑。復元活血湯 (醫(yī)學發(fā)明 ) 組成 大

27、黃 柴胡 當歸 桃仁 紅花 穿山甲 瓜蔞根 甘草 功用 活血祛瘀,疏肝通絡 。 主治 跌打損傷,瘀血留于 脅下 ,痛不可忍。補陽還五湯 (醫(yī)林改錯 ) 組成 生黃芪 當歸尾 川芎 赤芍 桃仁 紅花 地龍 功用 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 氣虛血瘀之中風后遺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脈緩。 方解 黃芪 重用大 補元氣,推進 血行 ,以消瘀滯。 (君)溫經(jīng)湯 (金匱要略 ) 組成 吳茱萸 桂枝 當歸 川芎 芍藥 丹皮 阿膠 麥冬 人參 甘草 生姜 半夏 【不含干姜、肉桂】 功用 溫經(jīng)散寒,祛瘀養(yǎng)血 。 主治 沖任虛寒,瘀血阻滯 證。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腹冷痛,經(jīng)有瘀塊,時發(fā)煩熱。 方解 吳茱萸、桂枝 溫

28、經(jīng)散寒,通利血脈。 (君) 阿膠、麥冬 養(yǎng)陰潤燥而清虛熱 ,兼可止血。 (佐) 半夏 通降胃氣而散結 ,以利祛瘀調(diào)經(jīng)。生化湯 (傅青主女科 ) 組成 當歸 川芎 桃仁 炮姜 炙甘草 (加黃酒、童便煎煮) 【不含桂枝】 功用 活血化瘀 ,溫經(jīng) 止痛 。 主治 產(chǎn)后血虛受寒,惡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解 全當歸 重用 補血活血, 化瘀生新 。(君) 桂枝茯苓丸 (金匱要略 ) 組成 桂枝 茯苓 桃仁 丹皮 芍藥 (白蜜為丸) 功用 活血化瘀,緩消癥塊 。 主治 胞宮瘀血證。妊娠 胎動不安 ,漏下不止 , 血色紫黑晦暗 , 腹痛拒按 等。 大黃庶蟲丸 (金匱要略 ) 組成 大黃 庶蟲 桃仁 干漆 蠐螬

29、 水蛭 虻蟲 黃芩 杏仁 生地黃 芍藥 甘草 功用 祛瘀生新 。13 2 止血十灰散 (十藥神書 ) 組成 大薊 小薊 荷葉 茜根 側柏葉 白茅根 棕櫚皮 梔子 大黃 丹皮 【不含藕節(jié)、生地】 功用 涼血止血。咳血方 (丹溪心法 ) 組成 青黛 梔子 瓜蔞 海石 訶子 功用 清火化痰,斂肺止咳( 清肝寧肺,涼血止血 )。槐花散 (本事方 ) 組成 槐花 側柏葉 荊芥穗 枳殼 功用 清腸止血,疏風下氣 。小薊飲子 (濟生方 ) 組成 小薊 藕節(jié) 蒲黃 滑石 木通 淡竹葉 梔子 生地 當歸 甘草 【不含大黃、車前子】 功用 涼血止血,利水通淋 。黃土湯 (金匱要略 ) 組成 灶心黃土 白術 附子

30、生地 阿膠 黃芩 甘草 功用 溫陽健脾,養(yǎng)血止血 。膠艾湯 (金匱要略 ) 組成 阿膠 艾葉 干地黃 當歸 芍藥 川芎 甘草 功用 補血止血,調(diào)經(jīng)安胎。 主治 沖任虛損 證。崩漏,或半產(chǎn)后下血不絕,或妊娠下血,或腹中疼痛者。141 疏散外風大秦艽湯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 組成 秦艽 羌活 獨活 防風 白芷 細辛 當歸 白芍 熟地 川芎 白術 茯苓 黃芩 石膏 生地 甘草 功用 祛風清熱,養(yǎng)血活血 。消風散 (外科正宗 ) 組成 荊芥 防風 牛蒡子 蟬蛻 蒼術 苦參 木通 石膏 知母 當歸 生地 胡麻 生甘草 功用 疏風養(yǎng)血,清熱除濕 。 方解 荊芥、防風、牛蒡子、 蟬蛻 疏散風邪 。(君)

31、 川芎茶調(diào)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組成 川芎 白芷 羌活 荊芥 防風 細辛 薄荷 甘草 (用清茶調(diào)服) 功用 疏風止痛。小活絡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組成 川烏 草烏 天南星 乳香 沒藥 地龍 功用 祛風除濕,化痰通絡,活血止痛。 牽正散 (楊氏家藏方 ) 功用 祛風化痰,通絡止痙 。玉真散 (外科正宗 ) 功用 祛風化痰,定搐止痙 。142 平熄內(nèi)風羚角鉤藤湯 (重訂通俗傷寒論 ) 組成 羚角 鉤藤 貝母 桑葉 菊花 白芍 生地 竹茹 茯神木 生甘草 【不含石決明、麥冬】 功用 涼肝熄風,增液舒筋。 方解 桑葉、菊花 清熱平肝 鎮(zhèn)肝熄風湯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 組成 懷牛膝 代赭石

32、龍骨 牡蠣 龜板 玄參 天冬 白芍 茵陳 川楝子 生麥芽 甘草 【不含鱉甲、天麻】 功用 鎮(zhèn)肝熄風,滋陰潛陽。 方解 懷牛膝 重用引血下行;生麥芽 疏肝理氣天麻鉤藤飲 (雜病證治新義 ) 組成 天麻 鉤藤 川牛膝 石決明 山梔 黃芩 益母草 杜仲 桑寄生 夜交藤 茯神 【不含白芍】 功用 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大定風珠 (溫病條辨 ) 組成 雞子黃 阿膠 干地黃 麥冬 白芍 龜板 鱉甲 麻仁 牡蠣 五味子 炙甘草 【不含牛膝、生地、玄參、麥冬】 功用 滋陰熄風 。地黃飲子 (圣濟總錄 ) 不含平肝熄風藥 組成 熟地 山茱萸 肉蓯蓉 巴戟天 附子 肉桂 麥冬 石斛 五味子 菖蒲 遠志 茯

33、苓 生姜 大棗 薄荷 功用 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151 輕宣潤燥杏蘇散 (溫病條辨 ) 組成 蘇葉 杏仁 桔梗 枳殼 前胡 半夏 茯苓 陳皮 甘草 生姜 大棗 【不含荊芥、防風】 功用 輕宣涼燥,理肺化痰。桑杏湯 (溫病條辨 ) 組成 桑葉 杏仁 豆豉 象貝 沙參 梔子皮 梨皮 功用 清宣溫燥,潤肺止咳 。( 溫燥外襲,肺津被灼 )清燥救肺湯 (醫(yī)門法律 ) 組成 桑葉 石膏 杏仁 枇杷葉 阿膠 麥冬 胡麻仁 人參 甘草 功用 清燥潤肺( 清肺潤燥,益氣養(yǎng)陰 )。( 溫燥傷肺,氣陰兩傷 )152 滋陰潤燥養(yǎng)陰清肺湯 (重樓玉鑰 ) 組成 生地 玄參 麥冬 白芍 丹皮 貝母 薄荷 生甘草

34、功用 養(yǎng)陰清肺。 主治 白喉 。喉間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腫痛,鼻干唇燥,脈數(shù)。 方解 薄荷辛涼散邪利咽 。百合固金湯 (醫(yī)方集解引趙蕺庵方) 組成 生地 熟地 百合 麥冬 貝母 玄參 當歸 白芍 桔梗 甘草 功用 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 滋養(yǎng)肺腎,止咳化痰 )。麥門冬湯 (金匱要略 ) 組成 麥門冬 人參 半夏 粳米 大棗 甘草 功用 滋養(yǎng)肺胃,降逆和中(清養(yǎng)肺胃,降逆下氣) 。 方解 粳米、大棗、甘草 培土生金瓊玉膏 (洪氏集驗方引鐵甕方) 組成 生地 白蜜 人參 茯苓 功用 滋陰潤肺,益氣補脾 。玉液湯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 組成 雞內(nèi)金。 功用 益氣生津,潤燥止渴。增液湯 (溫病條辨

35、) 組成 細生地(用量最大) 玄參 麥冬 功用 滋陰清熱,潤燥通便。161 燥濕和胃平胃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組成 蒼術 厚樸 陳皮 甘草 生姜 大棗 功用 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藿香正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組成 藿香 蘇葉 白芷 半夏 陳皮 白術 茯苓 厚樸 大腹皮 桔梗 甘草 生姜 大棗 功用 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162 清熱祛濕茵陳蒿湯 (傷寒論 ) 組成 茵陳 梔子 大黃 功用 清熱,利濕,退黃。三仁湯 (溫病條辨 ) 組成 杏仁 白蔻仁 薏苡仁 滑石 通草 竹葉 半夏 厚樸 功用 宣暢氣機 ,清利濕熱。 方解 杏仁 宣 利肺氣,氣化則濕亦化。 白蔻仁 芳香化濕,行氣寬

36、 中。 薏苡仁 滲 利濕熱,兼可健脾。 甘露消毒丹 (錄自溫熱經(jīng)緯 ) 組成 飛滑石 茵陳 黃芩 石菖蒲 白豆蔻 藿香 薄荷 射干 貝母 木通 連翹 功用 利濕化濁,清熱解毒。連樸飲 (霍亂論 ) 組成 黃連 厚樸 山梔 豆豉 石菖蒲 半夏 蘆根 功用 清熱化濕,理氣和中。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組成 木通 滑石 車前子 瞿麥 扁蓄 山梔 大黃 炙甘草 燈芯 【不含竹瀝、半夏、茯苓、豬苓】 功用 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二妙散 (丹溪心法 ) 組成 黃柏 蒼術 功用 清熱燥濕。當歸拈痛湯 功用 清熱利濕、疏風止痛 。163 利水滲濕五苓散 (傷寒論 ) 組成 澤瀉 茯苓 豬苓 白術 桂枝

37、 功用 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 方解 桂枝 外解太陽之表,內(nèi)助膀胱氣化( 溫陽氣化 )豬苓湯 (傷寒論 ) 組成 豬苓 茯苓 澤瀉 滑石 阿膠 【不含甘草】 功用 利水滲濕,清熱養(yǎng)陰 。 主治 水熱互結 ,邪熱 傷陰(水停) 證。小便不利,發(fā)熱,口渴,舌紅,脈細數(shù)。 方解 阿膠 滋養(yǎng)真陰( 滋陰潤燥 )防己黃芪湯 (金匱要略 ) 組成 防己 黃芪 白術 甘草 生姜 大棗 功用 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方解 黃芪益氣行水五皮散 (華氏中藏經(jīng) ) 組成 不含五加皮 功用 利濕消腫,理氣健脾 。164 溫化水濕芩桂術甘湯 (金匱要略 ) 符合“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組成 茯苓 桂枝 白術 甘草 功

38、用 溫化痰飲,健脾利濕。真武湯 (傷寒論 ) 組成 附子 茯苓 白術 生姜 芍藥 功用 溫陽利水(代表方) 。 方解 白芍 利小便;緩急止痛;斂陰護陰,使溫陽不傷陰(與滋陰養(yǎng)血平肝無關 )實脾散 (濟生方 ) 方解 附子 干姜 茯苓 白術 木瓜 厚樸 木香 大腹子 草果 甘草 生姜 大棗 功用 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 萆解分清飲 (丹溪心法 ) 組成 川萆解 益智 烏藥 石菖蒲 食鹽 功用 溫曖下元,利濕化濁。165 祛風勝濕羌活勝濕湯 (內(nèi)外傷辨惑論 ) 組成 羌活 獨活 防風 藁本 川芎 蔓荊子 甘草 功用 祛風勝濕。獨活寄生湯 (備急千金要方 ) 組成 獨活 防風 秦艽 細辛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當歸 川芎 干地黃 芍藥 人參 茯苓 桂心 甘草 【不屬于本方的 藥對:白術、羌活、川斷】 功用 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17 1 燥濕化痰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半夏 橘紅 白茯苓 炙甘草 生姜 烏梅功用 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方解 烏梅斂肺 ,合半夏散中寓收,祛痰而 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