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義與全球分配正義_第1頁
世界主義與全球分配正義_第2頁
世界主義與全球分配正義_第3頁
世界主義與全球分配正義_第4頁
世界主義與全球分配正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世界主義與全球分配正義“國際正義”問題自古有之, 它是伴隨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跨國交往而出現(xiàn)的, “國際正義”關注的焦點首先放在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上,戰(zhàn)爭、和平、寬容等問題是其首要主題。而“全球正義”則是隨著二戰(zhàn)之后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而提出來的, 它將首要的關注點放在了全球范圍內的每個個體那里, 認為, 全球范圍內的每一個人,不論出身、國家、種族,在道德上都應該得到平等的尊重, 都應該享有作為人的基本尊嚴。 這正是世界主義者的基本主張。 在這種意義上講, 全球正義問題與當代世界主義的復興是相伴而生的。一、世界主義的基本觀念稱當代世界主義流派的出現(xiàn)是一種復興現(xiàn)象, 意味著, 世界主義是有一個古代淵源

2、的。 世界主義這一概念最早是由斯多葛學派提出來的, 其核心主張是, 每個人都是生活在世界共同體中的世界公民, 相互之間應該平等地尊重和彼此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1(P39H 45) o進入近代的啟蒙時期,康德在“世界公民觀點之下的普遍歷史觀念”、“永久和平論”以及“重提這個問題:人類是在不斷朝著改善前進嗎” 2 等論文中,較為詳實地闡釋了世界公民和世界共同體的觀念, 并認為, 某種類型的國家聯(lián)盟( staatskrper )以及世界公民觀念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當中所隱藏的一個自然目的。2 (P1521)康德在一種跨國界的全球共同體意義上來討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國際人權問題, 在這種意義上,康德實踐

3、哲學是當代世界主義的一個主要淵源。不過, 與斯多葛學派和康德這種一般性的哲學論述不同, 當代的世界主義有著較多的現(xiàn)實針對性。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 世界主義的一個主要關注點就是全球化背景下仍然存在的大量絕對貧困問題, 這使得當代的世界主義者尤為重視當代世界政治、 經濟互動模式對道德辯護的構成性作用, 以及重視相關的制度問題和可行性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濤慕思博格對世界主義的一個分類來進一步了解當代世界主義的特征。在“世界主義”這篇文章中, 博格根據(jù)正義原則評價對象的不同,區(qū)分了四種類型的世界主義:倫理世界主義、法律世界主義、社會正義的世界主義和一元論的世界主義3 。簡單地講,倫理世界主義認為,正義原

4、則的首要評價對象應該是個體行動者、集體行動者以及他們的相關行為,也就是說,全球正義原則的首要評價對象是個人、跨國企業(yè)以及國家這些行動者及其行為。 倫理世界主義所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 它要求世界上的每個人和每個國家都關注全球正義問題和世界上每個人的平等問題,這是不現(xiàn)實的。比倫理世界主義更激進的一種形式則是博格所提到的一元論的世界主義。 簡單地講, 一元論的世界主義將所有的對象納入到對社會正義狀態(tài)這一單一目標的促進之中, 例如, 它不僅要求世界上的每個人、 所有企業(yè)和國家都關注全球正義這一目標的推進, 而且還要求全球范圍內的基本制度以及文化和風氣都能夠關注和參與到全球貧困的解決及全球正義問題中

5、來。4 (P113147)在博格看來,這種類型的世界主義很難在效率與公正之間實現(xiàn)協(xié)調,更為重要的是,它沒有為我們偏愛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個人事業(yè)留下任何空間。上面所提到康德的世界主義和斯多葛主義的世界主義實際上都在主張某種類型的倫理世界主義或一元論的世界主義。 受到羅爾斯的影響,像博格和查爾斯貝茨這些當代世界主義者則主張了一種相對節(jié)制的世界主義形式, 即博格所提到的社會正義的世界主義。 在“正義論”中, 羅爾斯將社會正義的首要評價對象應用于社會基本制度和基本結構, 受到羅爾斯的影響, 博格也認為, 世界主義的全球正義原則的首要評價對象應該是全球范圍內的基本制度。 不過, 羅爾斯所提到的社會基本制

6、度是一國內部的基本政治、 經濟制度, 而全球范圍內并不存在一個類似于國家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制度。 于是針對全球正義是否要求一個世界國家體制這一問題,博格區(qū)分了法律世界主義和社會正義的世界主義。 法律世界主義直接要求通過世界范圍內的制度設計來實現(xiàn)世界主義的核心理念,因此,法律世界主義有這樣兩個基本特征:第一,它要求社會制度在全球層面有一個類似于國家制度的框架; 第二, 這種全球層面的社會制度所施加的利益和負擔平等地應用于世界范圍內的所有人。由于意識到全球范圍內并不存在一種類似于國家體制的世界政府, 因此, 像博格和貝茨這些當代主要的世界主義者都不贊 同這種法律世界主義, 而是主張社會正義的世界主義

7、。 與法律世界主義不同, 社會正義的世界主義并不直接要求制度應該怎樣設計, 相反, 它僅僅提供一種評價不同制度設計之優(yōu)劣的道德標準,一種社會正義觀是世界主義的, 當且僅當這種正義觀的評價將所有人的利益納入到平等的考慮之中。 由此, 社會正義的世界主義的一個核心特征是, 它并不認為世界政府是全球分配正義得以存在的前提, 而是認為, 如果一項全球性的制度將世界上每個人的利益都平等地考慮進來,與之相關的正義原則就是世界主義的。博格所作出的這些區(qū)分和澄清, 實際上已經表明了當代主要的世界主義者不再像康德和斯多葛主義那樣僅僅提供一個一般性的哲學論證, 而是添加了更多制度性和現(xiàn)實性的考慮, 這類考慮尤其體

8、現(xiàn)在他們對全球范圍內人權和分配正義的辯護當中。 在考察世界主義者對人權和分配正義的看法之前, 我們先簡要介紹一下當代世界主義在道德辯護中所具有的幾個根本特征:( 1)規(guī)范的個人主義:道德關懷的終極單位是個人,而不是家庭、部落、種族或國家這類群體;(2)不偏不倚(Impartiality ):必須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人類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 不管他是什么樣的家庭、膚色、族群或國籍;(3)完全包容性( All-Inclusiveness ) : 作為道德終極關懷的每一個人類個體,都必須被世界主義的道德標準考慮在內;(4)普遍適用性( Generality ) : 世界主義的道德標準和規(guī)則對所有的個體

9、行動者和集體行動者都是適用的,進而具有效力。 二、世界主義對基本生計維持權的辯護我們提到, 當代的世界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反思全球貧困這一現(xiàn)象的過程中而復興的。 因此, 如何看待全球貧困和與之相關的人權問題就構成了當代世界主義的一個核心任務。 他們的這一關切與世界人權宣言的第 25 條具有直接的相關性,宣言 在這一條中指出: “人人有權享有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平,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y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世界人權宣言,1948) o不過,世界主義作為一種哲學話語, 并沒有直接接受這些法律性的 (或宣言性的)條款,大部分的世界主義者對宣言以及隨后的幾個主要國際人權公約都

10、持有一種批判性的反思態(tài)度。 比如, 針對全球貧困現(xiàn)象,大部分的世界主義者并沒有像宣言那樣去辯護某種健康權或福利權, 而是僅僅辯護了一種基本的生計維持權。 所謂的生計維持權所說的是, 在缺乏一些基本生存資源的情況下, 一個人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 由于這種權利又是與一些基本的物質條件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此,也被稱之為“最低程度的經濟安全權”,它的具體內容包括“未受污染的空氣、未受污染的水、適當?shù)氖澄铩?適當?shù)囊轮?適當?shù)牟厣碇约白畹统潭壬系念A防性公共保健。5 (P23)如果一個人不能夠享有這些生存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經濟安全權”, 那么, 他就處于一種絕對貧困或絕對剝奪的狀態(tài)。我們這里沒有必要去

11、深究如何確立這個經濟安全權的最低 標準, 而是要關注如何為這樣一個權利提供公共的辯護。 與世界主義者一樣, 當前大部分的社群主義者以及民族主義者也都贊同這類基本的生計維持權能夠成為一種普遍人權,他們的分歧在于, 如何為這樣一種權利提供道德辯護以及如何去辯護與之相關的責任或義務。首先,世界主義者是如何辯護生計維持權這類普遍人權的呢?在這一問題上, 大部分的世界主義者是介于啟蒙思想家和當代的自由主義的民族主義者(主要指羅爾斯)之間的。大部分的啟蒙思想家主張, 人權是獨立于人類社會現(xiàn)有的法律制度、 政治制度以及相關的認知力和執(zhí)行力的,因此,人權是天然存在的,是不受人類歷史和地域的不同所制約的,是人性

12、( humanity )本身使得人權成為權利。6(P185)這種辯護在哲學上的最主要體現(xiàn)便是近代興起的自然法傳統(tǒng)。 這種傳統(tǒng)可以在洛克和康德那里找到影子。在洛克那里,自然權利被表征為一種自我所有權,在此基礎上所確立的生命權、 自由權、 財產權等自然權利被認為是基于人性而天然存在的, 即這些權利的存在是不依賴于權利主體以及相應的政治共同體是否具有能力去實現(xiàn)這些權利,因此,自然權利在洛克那里就是一種脫離歷史語境和空間語境的存在。與洛克不同,康德的自然權利是一個不以經驗為基礎的理性觀念,即自然權利被認為是道德主體普遍立法的結果,因此,康德的自然權利理論似乎可以被認為是他的道德形而上學的延伸。像博格、

13、 貝茨、 舒伊 ( Henry Shue) 這些當代的世界主義者, 一方面繼承了康德的一些傳統(tǒng)資源, 認為是人性和人的尊嚴賦予了權利以基礎,例如,舒伊明確提到,“基本權利是每一個人對自己的人性的最低程度的合乎情理的要求”。5 (P19)但另一方面, 與自然法傳統(tǒng)不同, 他們并不主張構成權利之基礎的尊嚴或人性是植根于直覺和理智當中的,進而是不證自明的;而是給予人性和尊嚴一個經驗主義的解釋。這個解釋產生于這樣一個邏輯當中, 即人作為一種社會動物, 他的尊嚴和人格產生于他慎思和追求自身目標以及有效地參與社會合作這樣一個過程當中, 而這一過程的實現(xiàn)需要一些基本的“能動性”(agency )條件。這個能

14、動性的條件在森( Amartya Sen )和納斯鮑姆( Martha C.Nussbaum) 這些世界主義者看來主要指的是一些基本的能力及其行使 7 。人們要想行使這些基本的能力,進而追求自身目的和參與社會合作,一個根本的前提就是基本的生存必須得到保障,因此, 基本的生計維持權就構成了一個普遍的人權, 說它是普遍的,指這一權利有一個普遍的人性基礎。而且,它也是基本的,因為,缺乏了生計維持權,其他類型的權利也就無從談起。另外, 盡管當代大部分的世界主義者也認為世界主義的道德原則應該是適用于世界上每一個人的, 但是, 他們并沒有像康德等啟蒙思想家那樣認為道德原則和人權原則是前制度的。 在這一方面

15、,當代的大部分世界主義者可以說是受到了羅爾斯的影響。羅爾斯不僅將正義問題設想為是制度的基本屬性, 而且也將人權問題放在一種制度框架中來解釋。 在羅爾斯討論“國際正義”問題的“萬民法”中, 羅爾斯并沒有將人權問題建立在普遍人性基礎之上,因為在羅爾斯看來,不存在一個共享的人的觀念,能夠作為萬民社會的公共推理的基礎。 在這一方面, 羅爾斯是與啟蒙思想家和世界主義者有所不同的。那么,在羅爾斯那里,基本人權的根基到底是什么呢? 在“萬民法”中,羅爾斯提到了這一點, “只有那些構成任何社會合作體系之必要條件的權利, 才可被稱之為人權,如果這些人權遭受經常性的破壞,那么,我們就處于強制和奴役體制的命令之中,

16、 并且不能有效地參與任何類型的合作。8 (P68)按照羅爾斯的邏輯,只有在社會合作體系內部, 我們才能夠合理地理解人權以及相應的分配正義問題, 而這個社會合作體系,在羅爾斯那里主要指國家。大部分的世界主義者并不贊同羅爾斯對人權的辯護, 而是認為, 基本人權是立基于人的人性當中的, 是人之為人所具有的基本資格,并不能夠從外在于人之外的因素中去尋求人權的根源。在普遍人性的意義上, 基本的生計維持權之所以能夠被認為是普遍的權利, 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基本的生存需要, 如果一個人的基本生計維持權得不到保障, 即缺乏生存所必要的那些基本資源和手段,那么,他的生命權就會受到威脅,在這種意義上,基本的生計維

17、持權是與生命權直接相關的。 稱基本的生計維持權是基本的, 是因為如果缺乏這種權利, 那么, 人的生命就無從保障,進而其他類型的權利也就難以實現(xiàn)。 因此, 大部分的世界主義者實際上是將人權建立在人類個體所共享的某些人性特征上, 這些人性特征可以是某些共享的生理結構、 心理結構和理智結構。 比如, 在納斯鮑姆看來, 道德原則的辯護需要依賴于一些“基本經驗”, 而這些基本經驗存在于我們對人類個體所共享的某些特征的理解當中,它們可以被稱之為經驗內核,這些經驗內核包括:某些基本的生理構造和心理結構, 具有類似的認知能力和實踐理性,等等。9(P242267)因此,與康德等啟蒙思想家不同,當今大部分的世界主

18、義者并不主張基本人權是自然法的一部分,是產生于理性立法當中的,而是賦予了基本人權以更多經驗主義的辯護元素。 但另一方面, 當今的大部分世界主義者卻與啟蒙思想家的理性主義抱負保持了一種一致性,即他們都認為, 基本人權原則是一種普遍的道德原則, 應該適用于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這一主張本身并不存在多大的爭議, 爭議的根源在于,如何實現(xiàn)這一道德理想?或者說, 爭議的根源在于, 我們應該如何辯護與基本人權相關的義務問題和正義問題?三、分配正義的邊界基本的生計維持權是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的一種基本人權, 這是大部分的理論家都不會反對的。 他們的分歧在于, 當面對某些國家和地區(qū)大規(guī)模的饑荒或貧困時, 誰應該承擔

19、起相關的責任或義務?對于這一問題, 我們在開始區(qū)分世界主義的類型時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回答, 即當前主要的直接主義者都堅持一種社會正義的世界主義, 因此, 他們并沒有直接說這個責任應該由富裕國家或大的跨國公司這類主體來承擔, 而是說, 首先應該通過某種公平的程序在全球建立起相關的基本制度,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針對全球貧困問題的全球分配正義制度。是否應該存在全球性的分配正義呢?這引出了當前全球正義理論中的一個焦點問題,即分配正義的邊界問題。具體而言,這個問題所說的是, 分配正義應該僅僅是國家內部的事情還是應該擴展至全球?大部分的社群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都堅持認為,分配正義應該僅僅是國家內部的事情,

20、例如,沃爾澤就論證道,分配正義應該僅僅在那些擁有凝聚力的社會群體內來實施,例如, 那些因為具有相同的成員身份而具有共同認同感的群體或國家。10 (P3163)民族主義者戴維米勒則認為,分配正義只有在那些共享著共同的領土、 文化、 歷史和民族情感的國家或群體內實施才是合理的。11(P27)米勒實際上是主張,正是共同的領土、文化和民族情感這樣一些價值賦予了這一民族或國家以自決權,因此,分配正義也僅僅是國家或民族針對其內部成員的事情。針對社群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論證, 像博格和貝茨這些世界主義者則堅持完全不同的看法。 在他們看來, 像分配正義這樣的道德原則或人權原則, 首先關注的對象應該是個人, 而不是

21、文化或族群, 社群主義或民族主義實際上是將某種集體性的價值或凌駕于人權之上,這是世界主義者多不能贊同的。而且,在大部分世界主義者看來, 像沃爾澤和米勒所辯護的領土屬性、 成員身份或民族情感等因素在道德上是具有任意性的, 因為, 從一種歷史視角上看, 國家的領土往往是隨著戰(zhàn)爭等因素而不斷變化的; 隨著人口流動和全球化的進程,成員身份也呈現(xiàn)出流動和變化的特征。通過民族情感來辯護分配正義的界限更是不合適的,因為,當前大部分的國家都是多民族的國家,而分配正義在國家邊界內部的合理性已經得到較大程度的承認,這說明,民族情感并不是確立分配正義之邊界的必要因素。例如,貝茨就論證到,民族群體的成員身份及其相應的

22、自決權因為多民族國家的特征而削弱了, 而且, 多個民族共同生活在一個政治制度下的事實使得他們并沒有發(fā)展出足夠的忠誠感。12 ( P114115)世界主義者同社群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這些爭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一種經驗性的考察, 而且, 分配正義同成員身份或民族情感之間的關聯(lián)到底是何種意義上的,并不是在理論上可以簡單說清的。 與沃爾澤和米勒不同, 羅爾斯則從理論上系統(tǒng)論證了國家邊界作為分配正義之界限的合理性。在羅爾斯看來,某種以互惠觀念為基礎的社會合作體系構成了思考分配正義的一個背景條件。簡單地講,在羅爾斯看來,在社會合作體系中,行動者的動機是以互惠( reciprocity )為主的,互惠是公民之間

23、的一種關系, 這種關系通過規(guī)約社會的正義原則獲得表達, 在此一社會中每個人所得的利益都依照該社會所界定的適當?shù)钠降葮藴识玫脚袛唷?3 (P1518)另外,羅爾斯也提到公平正義原則的一些基本特征, 首先, 它是從某一政治傳統(tǒng)內部開始的; 其次,羅爾斯認為, 作為公平的正義是一種政治觀念, 它是適用于社會基本結構的, 而社會的基本結構主要指政治制度、 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 以及在這些制度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世代相傳的社會合作體系;最后,在羅爾斯那里,社會基本結構是自足的、封閉的,例如, 羅爾斯提到, 基本結構是一個封閉的社會結構, 也就是說,它是自我包容的、 與其他社會沒有任何關聯(lián)的社會, 它的成員

24、只能由生而入其中、由死而出其外。 13 (P1115)在羅爾斯看來, 這些適用于社會合作體系或國家內部的正義的背景條件,在全球層面上并沒有出現(xiàn)。例如,在全球層面并沒有一個“公平的正義”得以存在, 并被各個行為主體 (主要指各個國家或人民)所認同的公共政治文化傳統(tǒng);其次,作為行為主體的國家或人民各自享有著自己的政治、 經濟和文化體制, 在全球層面, 并沒有出現(xiàn)一種類似國家內部的那種政治、 經濟和文化體制;再次,即便在全球層面已經存在廣泛的互動,但是,與一國內部的體制對其成員的影響相比, 全球層面的互動和體制僅僅處于一個極其次要的位置; 最后, 支持社會合作的那種互惠觀念在全球層面能否形成還是存在

25、爭議的。羅爾斯所提到的社會合作體系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主要體現(xiàn)就是國家,因此,羅爾斯實際上主張,分配正義僅僅是國家內部的事情, 并不應該存在適用于全球范圍內的分配正義原則。 針對某些落后國家的普遍貧困問題, 羅爾斯僅僅主張了一種“援助性的責任”。網(wǎng)(P116)羅爾斯試圖說明,確保人權、滿足基本需要,是一種“援助性的責任”,而不是“正義的責任”。在應對 全球貧困問題上,盡管羅爾斯試圖說明,“援助性的責任”同樣 可以解決全球貧困問題,但它與“正義的責任”還是有所不同 的。例如,“正義的責任”要比“援助的責任”具有更強的約束 力,如在制度上,它要求將全球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如有可能 會要求某種全球稅收制度

26、的存在, 如類似博格所提到的“全球資 源紅利”:而“援助的責任”則并沒有在一種全球制度的框架內 來處理人權問題,而是在一種國與國之間的國際關系的框架內實 現(xiàn)的,它依賴于富裕國家的道德自律。另外,與米勒相似,羅爾斯認為,國家邊界具有道德上的重要意義,而這在世界 主義者看來是難以接受的。正如羅爾斯的建構論社會合作體系所 暗示的,某一國家或人民并不僅僅是國界本身而被稱為具有特殊 道德意義的,而是因為在國界內部,其成員共享著源自于獨特政 治文化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體制,并形成了某種互惠的機制和理 念。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在羅爾斯看來,即便國家邊界在其產生 和起源的意義上具有道德任意性,但是,經過世代相傳,

27、由國家 邊界所確立的國家或人民已經內含了其成員的智力和勞動,因 此,就具有了重要的道德意義。因此,羅爾斯暗示,至少在現(xiàn)有 的歷史條件下,國家邊界確定了分配正義的范圍。受到羅爾斯的影響,像博格、貝茨和巴里這些世界主義者, 也將分配正義的范圍與一些制度框架聯(lián)系在一起,即承認,分配 正義之邊界的確立是與某種類型的社會合作體系的假定直接相關的。但是,與羅爾斯不同,世界主義者認為,在當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然存在了聯(lián)合國、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之類的全球制度和結構,這些制度和機構深刻影響著全球范圍內的每一個國家甚至個人。而且,全球經濟已然處于一種相互依賴的狀態(tài),在這種情形下,利益和負擔在全球范圍內的運作和轉移就是一個基本事實, 某個國家或跨國公司的行動能夠直接地影響到其他的國家及其公民。因此,世界主義者試圖論證,全球層面所出現(xiàn)的這種經濟和政治方面的相互依賴能夠表明已經存在了一個全球性的社會合作體系, 因此, 國家邊界在確立分配正義的范圍方面并不具有絕對的道德意義。14 (P128132)在社會合作體系的框架內, 支持分配正義的第二個主要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