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概論(第三版)第03章社會保障的內涵與外延_第1頁
社會保障概論(第三版)第03章社會保障的內涵與外延_第2頁
社會保障概論(第三版)第03章社會保障的內涵與外延_第3頁
社會保障概論(第三版)第03章社會保障的內涵與外延_第4頁
社會保障概論(第三版)第03章社會保障的內涵與外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章 社會保障的內涵與外延3.1 社會保障的基本涵義3.2 社會保障的特性與模式 3.3 社會保障的功能 3.4 社會保障原則3.5 社會保障體系 學習目標1掌握社會保障水平的涵義及其制約因素;2能夠比較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完全積累制和部分積累制三者之間及給付確定制和繳費確定制兩者之間的優(yōu)缺點;3掌握社會保障的重要特征、功能及其實施原則;4列舉我國及國外社會保障體系所包含的方面。3.1 社會保障的基本涵義基本概念稅收方式與保險方式社會保障水平社會保障財務方式給付確定制和繳費確定制基本概念 社會保障是一個動態(tài)的,歷史范疇的概念,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發(fā)展,其內涵和外延也是在不斷發(fā)生變化。而且,由于各國或某

2、一國家在各個時期的社會經濟,價值觀念和文化傳統(tǒng)上的差異,社會保障的內涵和外延也就有所不同。基本概念盡管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具體內容各不相同,但凡是實行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或地區(qū),其社會保障一般都包括社會救濟,社會福利以及社會保險 。而中國的社會保障包括了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社會優(yōu)撫這四種制度。 稅收方式與保險方式稅收方式是通過國家征稅,把征收的稅金作為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其特征是在實施對象上具有廣泛性和普遍性 保險方式是通過征收保險費來滿足社會保障基金的支出資金,事前繳納保險費是領取保險金的一個前提條件 社會保障水平1、內涵和適度 在考察一個國家的社會保障水平是否達到了適度時,必須考慮的

3、因素: 社會保障是否保證了國民的基本生活 社會保障是否促進了國民經濟發(fā)展社會保障水平2、制約因素 經濟發(fā)展程度 人口結構 政治體制 價值觀念社會保障財務方式 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 (Pay-as-you-go) 完全積累制(Fully funded) 部分積累制 (Partially funded)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Pay-as-you-go) 優(yōu)點:容易保證國民的生活水平 容易應付通貨膨脹與利率所帶來的風險 再分配功能較強 缺點:難以應付人口老齡化的挑戰(zhàn) 容易造成國家財政負擔加重完全積累制優(yōu)點: 容易應付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風險 具有激勵機制 促進資本市場與國民經濟的發(fā)展 不容易增加國家財政負擔缺點: 容易受

4、通貨膨脹和利率的影響 不容易保障國民生活而無法實現(xiàn)社會保障目標 容易受到資本市場完善等因素的影響 社會互濟性差部分積累制目前許多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都采用了這種方式。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和完全積累制二者的優(yōu)點,但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這二者的缺點。 給付確定制和繳費確定制1、給付確定制 這種模式是根據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和生活水準等因素預先確定社會保障支付水平,然后再確定社會保障的繳費(稅)水平。在給付確定制下,基金的籌集模式往往采用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 2、繳費確定制 這種模式是預先確定繳費水平,然后再根據社會保障基金積累和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其給付水平。繳費確定制一般與完全積累制和部分積累制

5、相聯(lián)系 3.2 社會保障的特性與模式 1 特性 社會性 共濟性 強制性 福利性 3.2 社會保障的特性與模式2 模式 “國家保險型”社會保障模式 “福利國家型”社會保障模式 “投保資助型”社會保障模式 強制儲蓄型社會保障模式 3.3 社會保障的功能穩(wěn)定功能分配功能促進經濟發(fā)展的功能保證社會公平的功能保障基本生活的功能 保護和促進勞動力發(fā)展的功能 穩(wěn)定功能1、穩(wěn)定功能的產生 社會保障能夠免除公民的生存之憂,并為公民提供一個公平合理、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生存環(huán)境,因而能夠使公民對未來的生活產生良好的心理預期,從而獲得充分的安全感。2、穩(wěn)定功能的雙重性 穩(wěn)定經濟功能 穩(wěn)定社會功能 分配功能社會保障的分

6、配功能是指社會保障可以改變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從而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或進一步提高其生活質量的固有能力 社會保險的分配功能 其他社會保障的分配功能 促進經濟發(fā)展的功能調節(jié)社會總需求,抑制經濟波動 保證勞動力再生產進程不致受阻或中斷 實現(xiàn)國家財政政策目標的重要手段 國家可以運用社會保障政策參與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 社會保障基金的積累,為經濟發(fā)展儲備了數(shù)額巨大的后備資金 社會保障有利于改變人們的消費結構, 社會保障資金的長期積累和投資運營有助于促進資本市場的發(fā)展 保證社會公平的功能社會保障制度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使國民收入適當?shù)貜母呤杖胝呦虻褪杖胝吡鲃樱瑥亩s小公民之間不合理的貧富差距,實現(xiàn)社會

7、財富分配的相對公平。 3.4 社會保障原則公平原則效率原則普遍性原則對等原則公平原則1、基本含義 從公平的本原上說從公平的適用領域上說從公平的規(guī)則體系上說從人們的貢獻與獲益的過程上說公平原則2、公平的三種類型 第一,權利公平 第二,機會公平 第三,結果公平公平原則3、公平的兩種狀態(tài) 縱向公平: 按照某一分配要素排列,最后分配結果使每一個人得到相同的分配效率或分配效果,即個人分配效率的無差異曲線 橫向公平: 按照某一分配要素排列,使每一個人得到相同的分配狀態(tài)或分配結果,即個人分配的無差異曲線。 公平原則4、遵循公平原則的意義 第一,維護公平始終是各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選擇的初衷和首要原則 第二,完善

8、的社會保障制度能促進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效率原則 1、基本含義 效率指的是投入與產出或成本與收益的比率,它體現(xiàn)的是人們在改造自然、社會和人自身活動中所具有的能力、達到的水平 經濟效率 社會效率效率原則2、遵循效率原則的意義 從70年代中期以后,資本主義國家紛紛改革和修正原來的社會保障模式,在福利領域強化市場經濟因素,以提高社會保障的效率,從而更有利于整體社會效率的提高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開始認識到了效率的重要性,提出并實踐“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政策取向 效率原則3、公平與效率之間的辯證關系效率是基礎,只有效率的不斷提高,才有公平的質的增進,損害效率終將損害公平。反過來,要提高效率,就必須

9、有一個公平的社會環(huán)境。 普遍性原則 1、基本含義 指把社會成員中所有符合資格條件的人都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中來,使他們的生活、勞動、收入都有所保障,即使遇到意外情況陷入困境,也能得到社會妥善幫助。 因此,這里的普遍性原則主要是指社會保障的覆蓋面 普遍性原則2、遵循普遍性原則的意義 第一,社會保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基本人權這一崇高理想的實現(xiàn) 第二,把更多的人群納入到社會保障網中來是社會保障發(fā)揮作用、提高全體社會成員安全和生活質量的重要保證第三,社會保障的普遍原則適應了社會保障基金不斷增加的需要 對等原則 對等原則是指許多社會保障項目都遵循權利與義務相對等的原則。這個原則在社會保險制度中最能反映出來.

10、由于社會保障實現(xiàn)或促進橫向公平的目標,因而與其他保障制度如商業(yè)保險等構成了本質的區(qū)別,從而導致不同保障制度在保障形式和內容上的差別 3.5 社會保障體系從世界社會保障的實踐情況來看,各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根據各自的國情各有側重,不盡相同 。但一般來說,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優(yōu)撫、社會福利和社會互助等方面 3.5 社會保障體系1、社會保險 指國家通過立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對社會成員在因年老、失業(yè)、患病、工傷、生育而減少勞動收入時給予經濟補償,使他們能夠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 主要包括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護理保險和生育保險等項目 3.5 社會保障體

11、系2、社會救助 指社會成員在因為自身、自然或者社會原因造成貧困,無法維持基本生活的情況下,從國家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社會救助權的享受并不要求權利人履行繳費義務,但是社會救助權的行使有一個特殊的要求,即權利人必須證明自己貧窮而且無法維持基本生活。3.5 社會保障體系3、社會優(yōu)撫 指政府和社會對軍人(包括現(xiàn)役軍人和退役軍人)及其家屬等從事特殊工作的公民及其家屬進行的優(yōu)待、撫恤和妥善安置,屬于一種特殊的社會保障主要包括向烈屬、軍屬、復員退伍軍人、殘廢軍人提供撫恤金、優(yōu)待金、補助金;舉辦榮譽軍人療養(yǎng)院、光榮院;安置復員退伍軍人;為軍隊離退休干部提供服務等 3.5 社會保障體系4、社會福利 指政府為全體

12、社會成員創(chuàng)建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的物質和文化環(huán)境,提供各種社會性津貼、公共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其目的在于不斷提高全體公民的生活水平。 主要包括各種文化教育、公共衛(wèi)生、公共娛樂、市政建設、家庭補充津貼、教育津貼、住宅津貼等。 3.5 社會保障體系5、社會互助 指在政府鼓勵和支持下,社會團體和社會成員自愿組織和參與的扶弱濟困活動。 社會互助具有自愿和非營利的特征,其資金主要來源于社會捐贈和成員自愿繳費,政府往往從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 案例:李先生的繳費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 李先生于2000年1月進入某單位工作,雙方簽訂自2000年1月1日起至2001年12月31日止的勞動合同,此后又續(xù)簽過兩次到2005

13、年6月30日,勞動合同中未規(guī)定月工資,2005年6月30日,雙方勞動合同到期. 勞動合同到期后,李先生向原工作單位提出,工作單位歷年來未根據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他繳納社會保險費,并提供了2000年1月到2005年6月期間工作單位發(fā)給職工的應付工資和獎金匯總復印件,以及2003年度和2004年度,以證明本人工作期間每年月平均工資收入高于上報社會保險管理中心所確定的繳費基數(shù).根據國家有關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規(guī)定,要求原工作單位為他補繳2000年1月起至2005年6月期間少繳的社會保險費.案例:李先生的繳費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 但原工作單位則認為,李先生當時是辦公室主任,負責辦理有關社會保險費申報工作,如

14、果李先生當時辦理是誠信和正確的,工作單位只能根據李先生簽名上報社會保險管理中心申報資料中確定的工資基數(shù)來繳納社會保險費,從工作單位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工作單位并沒有為李先生少繳社會保險費.由此,雙方因繳納社會保險費事宜發(fā)生了爭議,爭議的焦點是李先生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高于上報社會保險管理中心確定的繳費基數(shù)如何處理?原工作單位是否要補繳社會保險費? 從實際情況來看,李先生歷年月平均工資都高于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因此,李先生2000年1月起至2005年6月只能根據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作為繳費基數(shù),而原工作單位為李先生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shù)都低于歷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為此,根據有關部門規(guī)定,原工作單位應該為李先生補繳2000年1月起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