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總論2次課件_第1頁
道路工程總論2次課件_第2頁
道路工程總論2次課件_第3頁
道路工程總論2次課件_第4頁
道路工程總論2次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道路工程 總論道路運輸的特點和道路功能第一節(jié)一、道路運輸的特點交通運輸體系:鐵路、水運、航空、管道、道路。五種運輸方式的特點?鐵路:運價低、運量大、遠程運輸、建設周期長、運輸投資大水運:運價低、運量大、能耗低、通行能力高,受地形地物影響大航空:運價高、運量有限、遠程運輸、能耗大、受天氣影響大道路:運價均衡、單位運量小、污染大。 機動靈活、迅速直達、適應性強、服務面廣,受地形地質地物影響小。管道:僅限于運輸液體及氣體(石油、天然氣、水、水泥等)二、道路功能道路具有交通、形成國土結構、公共空間、防災、和繁榮經濟等方面功能。詳見課本2頁圖1-1道路的發(fā)展概況第二節(jié)世界范圍看:一、我國公路的發(fā)

2、展我國的道路建設有悠久的歷史“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秦為馳道于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秦代(前221年至前207年)“馬驛”“水驛”商代(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 、明代(13681644年)“絲綢之路”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我國的道路建設有悠久的歷史“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以咸陽為中心通往全國各郡縣的馳道。主要干道寬59步(295尺)秦朝(公元前220年前后) 形成全國交通網:我國道路發(fā)展歷史中文道路源于西周,修建鎬京通往各諸候城邑的牛、馬車道路,形成以都城為中心的道路交通體系,原稱“導路” 秦統(tǒng)一中國,頒布“車

3、同軌”法令,大修道路,稱為“馳道”、“直道”、“驛道”、“大道”。西漢開通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由長安出發(fā),經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直達中亞和歐洲,對當時東西方各國交往起重要溝通作用。唐代古道路發(fā)展鼎盛,初步形成以城市為中心的道路網。一、我國公路的發(fā)展清代京都通往各省會的路為“官路”,省會間的路為“大路”,市區(qū)街道為“馬路”,汽車出現后路稱為“公路”。我國1901年進口汽車,在原大車道基礎上開始發(fā)展通汽車的道路。我國第一條公路是1906廣西友誼關的公路。1941年抗戰(zhàn)的滇緬公路dinmin 。改革開放20多年是我國公路事業(yè)發(fā)展最快,建設規(guī)模最大,最具活力的時期。一、我國公路的發(fā)展民國元年解放初

4、(19121949):全國通車的道路僅8萬公里,全國13的縣不通公路。至2010年底:全國公路網總里程為398.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7.6萬公里。我國道路與發(fā)達國家道路比較公路總里程(萬公里)道路密度(公里/平方公里)中國1690.18美國6230.67日本1102.92在現代社會中,高速公路已成為一個國家交通現代化和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2004年,我國規(guī)劃高速公路網“7918”網,總規(guī)模8.5萬公里,建成約30年。7條射線:以北京為起點,編號以1開頭,如國道107(北京-深圳)9條縱線:由北向南,編號以2開頭18條橫線:由東向西,編號以3開頭18條東西橫線國家高速公路網綏芬河滿洲里、琿

5、春烏蘭浩特、丹東錫林浩特、榮成烏海、青島銀川、青島蘭州、連云港霍爾果斯、南京洛陽、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慶、杭州瑞麗、上海昆明、福州銀川、泉州南寧、廈門成都、汕頭昆明、廣州昆明總長8.5萬公里的高速公路網可覆蓋10多億人口,把我國超過20萬人口的城市全部連接起來,加上地方的高速公路,屆時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左右,與其時的美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相當。道路的分類及技術標準第三節(jié)道路是供各種車輛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設施1)按使用范圍劃分公路城市道路廠礦道路林區(qū)道路 專用道路鄉(xiāng)村道路一、道路的分類連接城市、鄉(xiāng)村、主要供汽車行駛的具備一定技術條件和設施的道路。在城市范圍內,供車輛及行人通過的

6、具備一定技術條件和設施的道路。道路的分類 2)按面層所用的材料劃分: 水泥混凝土路面 瀝青路面 砂石路面 3)按路面結構力學特性劃分: 柔性路面:剛度較小、抗彎拉強度較低,主要靠抗壓、抗剪強度來承受車輛荷 載作用的路面。主要包括各種未經處理的粒料基層和各類瀝青面層、碎(礫)石面層或塊石面層組成的路面結構。 剛性路面:指的是剛度較大、抗彎拉強度較高的路面。一般指水泥混凝土路面 半剛性路面:用水泥、石灰等無機結合料處治的土或碎(礫)石及含有水硬性結合料的工業(yè)廢渣修筑的基層,在前期具有柔性路面的力學性質,后期的強度和剛度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公路質量的好壞和服務水平的高低是由公路等級和技術標準來決定的

7、。二、公路分級使用壽命經久不衰、永葆青春的行業(yè)!G 國道G1指首都放射線,G2指北南縱線,G3指東西橫線 S 省道SI指省會(省府)放射線,S2指北南縱線,S3指東西橫線 X 縣公路編號 Y 鄉(xiāng)公路編號 Z 專用公路編號 Q 其他公路編號 2004年3月1日起施行,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 是公路線形和構造物的設計、施工在技術性能、幾何尺寸、結構組成方面的具體規(guī)定和要求。主要技術指標包括:計算行車速度、車道數、車道寬度、路基寬度、極限最小半徑、停車視距、最大縱坡、汽車荷載等級。詳見課本第7頁表1-1三、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統(tǒng)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分為:快速路:年限20年主干路:年限20年次干路:年限15年支路:年限10-15年四、城市道路分級道路的基本組成第四節(jié)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