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稅法(第3版) Taxation Laws 稅法是一門稅務專業(yè)課程,本課程全面介紹了我國現(xiàn)行各稅種的基本法律規(guī)定,介紹各稅種應納稅額的計算、相關業(yè)務的稅務處理及其征收管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了解并掌握依法納稅的基本技能。 課程介紹第 1 章稅法基礎 1.理解和掌握稅收的含義、特征、作用及意義。2.了解稅收產生與發(fā)展的歷史過程。 3.理解和掌握稅法的含義、地位及作用。4.掌握稅收立法的原則、程序及實施。5.了解我國稅制建立與發(fā)展的過程及現(xiàn)行稅法體系。 學習目標稅收的起源 1.孟子中有這樣的記載:“夏侯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 2. 孟子載:“方里而井,井九百
2、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3.唐代詩人杜荀鶴的關于賦稅的名句“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1.1 稅收的概念1.1.1 稅收的內涵的多層面理解 稅收是國家憑借其政治權力,強制、無償地征收貨幣或實物以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工具。 理解層面稅收的內涵本質層面稅收是政府理財行為公共產品理論層面稅收是公共產品價格法學層面稅收是以法的形式存在的1.1 稅收的概念1.1.2 稅法 稅法由眾多的法律法規(guī)組成,這些法規(guī)相互聯(lián)系,構成完整的體系。稅法體系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的稅法體系指在憲法的框架內制定的,對稅款征收與稅收管理進行規(guī)范的稅收實體法、程序法的總稱。 1
3、.1 稅收的概念 廣義的稅法體系包括五個層次:稅收基本法1程序法和實體法憲法的涉稅條款稅收行政法規(guī)與規(guī)章與稅收有密切關系的其他法律23451.1 稅收的概念1.憲法的涉稅條款 憲法是一國的根本法律,對該國的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國家機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進行規(guī)定,在該國的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權威和最大的效力。 憲法的涉稅條款: 其一,確認稅收法定原則,規(guī)定稅收征納雙方的規(guī)范必須依據立法機關的法律。 其二,明確各級立法機關的稅權劃分,主要是中央與地方各級立法機關之間稅收立法權的劃分。 其三,以禁止性條款防止行政權力的擴張和濫用,保證重要稅收的立法權由立法機關行使。1.1 稅收的概念2.稅收基本
4、法 稅收基本法也稱稅法通則,是對各類稅收中的共性問題進行規(guī)范的法律,對各單行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起統(tǒng)領、約束、指導、協(xié)調作用。3稅收實體法和程序法 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是對專門稅收事項進行規(guī)范的法律,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功能不同。稅收實體法是規(guī)定各稅種的征收對象、征收范圍、稅目、稅率、納稅地點等課稅要素的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稅法等。稅收程序法是為保證稅收實體法的實施,對稅務管理進行規(guī)范的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1.1 稅收的概念稅法的框架 稅法框架是由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等組成,是一個統(tǒng)一的稅收法律體系。 稅收立法機關1.2 稅法的框架分類立法
5、機關形式舉例稅收法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正式立法法律企業(yè)所得稅法 個人所得稅法 稅收征收管理法 車船稅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權立法暫行條例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等暫行條例稅收法規(guī)國務院稅收行政法條例、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企業(yè)所得稅實施條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地方人大稅收地方法規(guī)稅收規(guī)章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稅收部門規(guī)章辦法,規(guī)則、規(guī)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稅收代理實行辦法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qū)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稅收地方規(guī)章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稅、房產稅等地方性稅種暫行條例1.2.1 我國的稅收法律級次 我國現(xiàn)行稅法的法律級次級次稅法體
6、系制定主體1稅收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2稅收法規(gu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授權立法3稅收行政法規(guī)國務院4稅收地方性法規(guī)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5部門規(guī)章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6地方規(guī)章地方政府1.2 稅法的框架1.2.2 我國的稅法體系 我國自1994年進行市場化的稅制改革以來,基本形成以貨勞稅、所得稅為主體的稅法體系。現(xiàn)行稅收實體稅法體系中共有18個稅種,分別由稅務機關和海關負責征收。 1.2 稅法的框架 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稅、車輛購置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環(huán)境保護稅、契稅、煙葉稅稅務機關負
7、責征收的16個稅種1.2 稅法的框架關稅、船舶噸稅海關負責征收的2個稅種1.3.1 稅收法定原則 稅收法定原則:稅收領域最為重要的基本原則,或稱最高法律原則。 稅收法定原則基本含義 稅法主體及其權利和義務必須由法律加以確定,稅法的各類構成要素皆必須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確規(guī)定,沒有法律依據,任何主體不得征稅,國民也不得被要求繳納稅款。其實質在于對國家的權力加以限制,即要求國家征稅權的行使須得到全國人民通過其代表機關以制定有關法律而表示同意,一切稅收的課征須以國家立法機關制定頒布的法律為根據。1.3 稅法基本原則 稅收法定原則可以概括為三個原則:1課稅要素法定原則23課稅要素明確原則課稅程序合法原則
8、1.3 稅法基本原則 1.3.2 稅法適用原則 稅法適用原則是在稅法的解釋、稅收的征納等具體適用稅法的過程中應遵循的準則。 稅法適用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實質課稅原則誠信原則上位法優(yōu)于下位法原則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原則1.3 稅法基本原則 1.實質課稅原則 實質課稅原則是指作為政府對納稅人審查征稅要件要從實質上去審查,要看納稅人實際負擔能力,而不能僅根據其外觀和形式確定是否應予課稅。實質課稅原則,或稱“經濟觀察法”,是稅法適用的重要原則,也是補充稅法疏漏的重要方法,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指在廣義的稅法解釋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并且為各國(包括地區(qū))稅法所規(guī)定。 特殊性:指不得違背稅收法定主義原
9、則,在特定的適用范圍內進行。 1.3 稅法基本原則 2.誠信原則 誠信原則是公法與私法共通的一般法律原則,同樣適用于稅收法律關系。誠信原則要求征納雙方在履行各自的義務時,都應講信用,誠實地履行義務。 誠信原則的本質由三個層面構成:1道德心理層面2法律規(guī)范層面3客觀事實層面1.3 稅法基本原則 3.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要求新頒布實施的稅收實體法僅對其生效后發(fā)生的應稅事實或經濟關系產生效力,而不能對其生效之前所發(fā)生的應稅事實或經濟關系溯及課稅,這是對納稅主體的實體權利的保障。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實體從舊程序從新原則1.3 稅法基本原則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在稅法上往往表現(xiàn)為“實體從
10、舊程序從新”的原則,其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實體稅法不具備溯及力,新稅法與舊稅法的界限仍是新稅法的實施日期,在此之前發(fā)生的納稅義務,當時有效的舊稅法仍具支配力;二是程序稅法在特定條件下具備一定的溯及力,即對于一筆新稅法公布實施以前發(fā)生的稅收債務在新法公布實施以后進入稅款征收程序的,原則上新稅法具有約束力。1.3 稅法基本原則 4.上位法優(yōu)于下位法原則 上位法優(yōu)于下位法原則的基本含義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該原則在稅法中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處理不同位階稅法的關系上,憲法的效力優(yōu)于稅收法律的效力,稅收法律的效力優(yōu)于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稅收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優(yōu)于稅收行政規(guī)章的效力。1.3 稅法基本原則
11、當效力低的稅法與效力高的稅法發(fā)生沖突時,位階低的法應當服從位階高的法。憲法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1.3 稅法基本原則 5.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原則 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的含義是,對同一事項兩部法律分別定有一般和特別規(guī)定時,特別規(guī)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規(guī)定的效力。凡是特別法中作出規(guī)定的,即排斥一般法的適用。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原則的功能主要在于處理稅法穩(wěn)定性與靈活性的關系,避免效力上的沖突。當對某些稅收問題需要重新做出特殊規(guī)定,但又不便于普遍修訂稅法時,即可以通過特別法的形式予以規(guī)范。1.3 稅法基本原則 稅收權力稅收收入歸屬權稅收立法權1.4 稅收法理 1.4.1 稅收權力稅收征收管理權稅收司法權 1.稅收立
12、法權 稅收立法是整個稅收活動的起點。稅收立法一般是指有關立法的國家機關依照其職權范圍通過一定程序制定(包括修改和廢止)稅收法律規(guī)范的活動,包括對稅收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規(guī)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解釋或廢止。從權力的構成來看,稅收立法權又可進一步劃分為稅法制定權、審議權、表決權、批準權和公布權。1.4 稅收法理稅收立法權由哪些國家機關行使? 1.國家權力機關 2.國家行政機關稅收立法權如何在各級國家機關中劃分? 稅收立法權需要在中央和地方之間合理劃分。由于各國政府集權程度不同,稅收立法權在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劃分也有差別。實行徹底分級財政管理體制的聯(lián)邦制國家,一級政府一級預算,各級政府的財政相對獨立,地
13、方政府擁有相對獨立的立法權。實行中央集權的國家,即使實行分級財政管理體制,稅收立法權也多集中于中央,地方只擁有極少的立法權。中央和地方的稅權劃分應該遵循憲政原則,在堅持中央統(tǒng)一領導下適度放權,既要維護國家法制的完整統(tǒng)一,又要調動中央、地方兩個積極性。1.4 稅收法理稅收立法權宜劃歸中央的稅種(1)與宏觀經濟穩(wěn)定密切相關的稅種;(2)與公平收入分配密切相關的稅種;(3)與資源流動性密切相關的稅種;(4)轄區(qū)間稅基分布不均勻的稅種和容易導致轄區(qū)間稅負輸出的稅種.1.4 稅收法理賦予地方稅收立法權,應堅持的基本原則(1)地方稅收立法要以憲法和有關稅收法律、法規(guī)為依據,不得與中央立法相抵觸;(2)地方
14、自行決定開征的地方稅,不得侵蝕中央稅和共享稅的稅基,影響中央收入;(3)地方稅收立法必須符合國家經濟目標,不得破壞全國統(tǒng)一的市場;(4)稅收立法權只能授予享有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制定權的特定機關,具體指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省自治區(qū)政府所在地的市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和人民政府,未經中央許可,稅收立法權不能層層下放。1.4 稅收法理 2.稅收征收管理權 稅收征收管理權是指依據稅收法律對稅收進行征收并對稅務工作進行管理的權力,包括稅收征收權與稅務管理權。稅收征收權涵蓋了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稅收管理權涵蓋了對稅務登記、賬簿管理和納稅申報等的管理。稅收的征收管理權屬于稅務機關
15、。對稅收征收管理權的討論,一般圍繞著稅收征收管理權在相關國家機關之間的劃分和配置而展開。1.4 稅收法理稅收的經濟效率原則是指稅收的征收盡量減少對資源有效配置的干擾,不扭曲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稅務行政效率原則是指為使社會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應當以最小的稅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稅收收入。稅收征管權的劃分,堅持兩個基本原則:1.稅收經濟效率原則2.稅務行政效率原則1.4 稅收法理 3.稅收收入歸屬權 稅收收入歸屬權也稱稅收分配權或稅收收益權,指各級國家機關依據法律規(guī)定占有、使用稅收收入的權力。在嚴格意義上,稅收收入歸屬權是財政預算問題,是稅收征管權的一項附隨性的權利,因稅收征管權的實現(xiàn)而產生。對稅收
16、收入歸屬權的討論,通常圍繞著稅收收入在各級政府之間的劃分而展開。在分稅制下,稅收收入的歸屬按照稅種劃分,一般是中央稅收入歸屬中央政府;地方稅收入歸屬地方政府;共享稅稅收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一定比例分享。 1.4 稅收法理 4.稅收司法權 稅收司法權是指國家指定的國家司法機關依照憲法和相關法律規(guī)定,按照法定程序對有關稅務刑事訴訟案件和稅務行政訴訟案件進行審判并通過執(zhí)行判決、裁定和其他司法活動維護稅收秩序的權力。1.4 稅收法理1.4.2稅權特性與效力原理 1.稅權特性原理 (1)國家行使的稅權介于經濟權力與行政權力之間。 作為調整稅收關系的特殊法律規(guī)范,稅權介于經濟權力與行政權力之間。從內容
17、上看,稅收關系屬于經濟關系,稅權屬于經濟權力范疇;從形式上看,在稅法規(guī)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中,必然有一方是國家,并且國家總是以享有征稅權的身份出現(xiàn),如果不存在國家,那么無論是自然人之間、法人之間,還是自然人與法人之間都不會發(fā)生稅法所規(guī)定的稅收權利義務,所以稅權又屬于行政權力范疇。總的來看,稅權應定位介于經濟權力與行政權力之間,主要運用行政權力調整稅收關系。1.4 稅收法理 (2)征納雙方的稅收權利具有不對等性。 征納雙方不是按照協(xié)商、等價、有償等原則建立稅收關系,而是有著不同的權利和義務,各自具有不同的應該實施行為和禁止實施行為。 2.稅權效力原理 稅權效力是指稅法的適用范圍,包括其法律強制力所能
18、達到的納稅人范圍、地域范圍和時間范圍。 稅法適用的納稅人范圍與稅收管轄權問題密切相關。國家的政治權力只能擴展到本國公民或在本國地域的外國公民,因此,納稅人只能在本國公民及在本國發(fā)生經濟行為的外國公民選擇。1.4 稅收法理稅收管轄權采用三個原則: 1.以納稅人的應稅行為是否發(fā)生在本國領域內作為征稅標準的屬地主義原則; 2.以納稅人是否具有本國國籍為征稅標準的屬人主義原則; 3.兼顧屬地和屬人主義原則的折中主義原則。1.4 稅收法理1.稅收是國家憑借其政治權力,強制、無償地征收貨幣或實物以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工具。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2.稅收的產生取決于相互制約的兩個條件,一是前提
19、條件國家的產生和存在。二是經濟條件私有制的存在及發(fā)展。3.稅法是國家制定的用以調整國家和納稅人之間征納活動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它是國家依法征稅、納稅人依法納稅的行為規(guī)范。稅法與憲法、民法、刑法等密切相關,與稅收、稅制是辯證統(tǒng)一,互為因果的關系。4.稅法有狹義及廣義之分。狹義的稅法體系指在憲法的框架內制定的,對稅款征收與稅收管理進行規(guī)范的稅收實體法、程序法的總稱。廣義的稅法體系包括憲法的涉稅條款、稅收基本法、程序法和實體法、稅收行政法規(guī)與規(guī)章,以及與稅收有密切關系的其他法律五個層次。本章小結5.稅收法律關系是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在稅收分配及其管理活動中,以國家強制力保護實施的,具有經濟
20、內容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其主體是指參與稅收法律關系并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客體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內容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6.稅收立法是指國家立法機關或其授權機關根據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稅收法律規(guī)范的一系列活動,包括制定、修改和廢止稅收法律等環(huán)節(jié)。7.稅法基本原則,主要包括稅收法定原則、稅法適用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上位法優(yōu)于下位法的原則和特別優(yōu)于一般法的原則。8.稅收權力有稅收立法權、稅收征收管理權、稅收收入歸屬權、稅收司法權。本章小結 謝 謝第 2 章稅收基本原理 1.理解和掌握稅收法律關系、熟悉稅法構成要素。2.掌握稅收管轄權
21、及稅收管理體制。3.理解稅收經濟效應,掌握稅收與勞動力供給、儲蓄、投資等要素的關系。4.掌握稅負轉嫁的概念、形式、特征、影響,以及稅負轉嫁的機理和規(guī)律。 學習目標 稅收要素是指構成稅收范疇的基本因素,也是稅收制度內容的具體表現(xiàn)。稅法要通過稅制要素進行規(guī)范,也貫穿于稅收征納行為的始終。稅收要素是進行稅收理論分析和稅收設計的基本工具。 稅制要素由納稅人、課稅對象、課稅依據、稅率、稅目、納稅環(huán)節(jié)、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違章處理(罰則)等。其中,納稅人、征稅對象、稅率是最基本的稅制要素,簡稱“稅制三要素”。 實際上,一個國家稅收法律主要根據稅收主權來制定的,這涉及到稅收管轄權的問題。從某種意義
22、上講,稅收管轄權是稅收制度確定的前提條件。2.1 稅制要素 2.1.1 稅收管轄權 稅收管轄權是指主權國家根據其法律所擁有和行使的征稅權力。是國際法公認的國家基本權利。主權國家有權按照各自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選擇最適合本國權益的原則確定和行使其稅收管轄權,規(guī)定納稅人、課稅對象及應征稅額,外國無權干涉。2.1 稅制要素 2.1.1 稅收管轄權 稅收管轄權雙重管轄權居民管轄權地域管轄權2.1 稅制要素 1.地域管轄權 地域管轄權是主權國家按照領土原則(又稱屬地原則)所確立起來的稅收管轄權。在實行地域管轄權的國家,以收益、所得來源地或財產存在地為征稅標志。地域管轄權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對本國居
23、民,只須就其本國范圍內的收益、財產和所得納稅。即使在國外有收益、所得和財產,也沒有納稅義務;二是對于本國非居民(外國居民),其在該國領土范圍內的收益、所得和財產必須承擔納稅義務。 2.1 稅制要素2.居民管轄權 居民管轄權是主權國家按照屬人的原則所確立的稅收管轄權。在實行居民管轄權的國家,只對居住在本國的居民,或者屬于本國居民的一切收益、所得和財產征稅,而不必考慮是否在本國居住。換言之,一個國家征稅的范圍可以跨越國境,只要是屬于本國居民取得的所得,不論是境內所得還是境外所得,國家均享有征稅的權力。3.雙重管轄權 所謂雙重管轄權是指一國政府同時運用地域管轄權和居民管轄權。對本國居民,運用居民管轄
24、權,對其境內、境外的收益、所得和財產征稅。對本國非居民(外國居民),則運用地域管轄權,對其在該國境內取得的收益、所得和財產征稅。2.1 稅制要素從世界范圍看,大部分國家都會行使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稅收管轄權。各國稅收管轄權管轄權類型特點國家同時采用地域管轄權和居民管轄權 既對非居民來源于本國境內的所得征稅,又對本國居民的世界所得征稅,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做法。 阿富汗、澳大利亞、孟加拉國、斐濟、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西蘭、中國、丹麥、德國、希臘、芬蘭、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法國、加拿大、哥倫比亞、薩爾瓦多、洪都拉斯等 單一采用地域管轄權 只對來源于本國境內的收
25、入征稅,往往帶來一國財權利益的損失,通常是一國政府為了吸引外資與技術才采取的,而此類國家也因此具有“避稅地”特征。 文萊、新加坡、中國香港 同時采用地域、居民、公民管轄權 國家征稅權增大,既對來源于本土的所得征稅,又對居民的境外所得征稅,同時還對長期旅居海外的本國公民的所得征稅,有力地保障了國家的財權利益。 美國、墨西哥等 2.1 稅制要素 2.1.2 納稅人 納稅人,又稱納稅主體。是指稅法上規(guī)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納稅人可以分為“法人”和“自然人”兩類。法人依法負有納稅義務,我國的法人主要是指企業(yè)法人。 我國稅法中的納稅自然人具體指我國公民、居住在我國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以及屬
26、于自然人范圍的企業(yè),如個體企業(yè)、私營獨資企業(yè)、農村經營承包戶、個人合伙企業(yè)和其他不屬于法人性質的企業(yè)等。2.1 稅制要素 法人自然人納稅人企業(yè)法人我國公民居住在我國的外國人屬于自然人范圍的企業(yè)2.1 稅制要素代扣代繳義務人和代收代繳義務人,是兩種特殊的納稅人。代扣代繳義務人 代扣代繳義務人又稱為扣繳義務人,是指按照稅法的規(guī)定,不承擔納稅義務,但在納稅人支付收入、結算貨款、收取費用時,有義務代扣代繳其應納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設置代扣代繳義務人的目的是為了加強稅收的源泉控制,簡化征稅手續(xù),減少稅收流失??劾U義務人直接負有稅款的扣繳義務,應當按照稅法規(guī)定代扣稅款,并在規(guī)定期限內按期足額地繳庫??劾U義
27、務人履行代扣代繳義務時,可以從稅務機關獲得一定的手續(xù)費。如果不履行代扣代繳義務,則要承擔一定的責任,遭受懲罰。2.1 稅制要素代收代繳義務人 代收代繳義務人,是指按照法律規(guī)定向納稅人收取商品或者勞務時,代收代繳其應納稅款的單位和個人。代收代繳義務人的設置和我國稅款征收的委托代征方式有關。 委托代征是一種稅款征收的輔助形式。委托代征,是指稅務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有利于稅收管控和方便納稅的要求,按照雙方自愿、簡便征收、強化管理、依法委托的原則,委托有關單位和人員代征零星、分散和異地繳納的稅收的行為。 2.1 稅制要素 2.1.3 征稅對象 征稅對象也被稱為課稅對象,是指稅收
28、法律關系中征納雙方權利義務所指向的物或行為,它規(guī)定了每種稅的征稅界限。征稅對象是一種稅區(qū)別于另一種稅的主要標志。征稅對象可以從質和量兩方面進行劃分,其質的具體化是征稅范圍和稅目,量的具體化是計稅依據和計稅單位。1征稅范圍 征稅范圍亦稱“課稅范圍”,是指稅法規(guī)定的征稅對象的具體內容或范圍,規(guī)定著征稅的界限,凡是列入征稅范圍的,都應征稅。征稅范圍常通過稅目加以體現(xiàn),稅目是征稅對象的具體化。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對征稅范圍以列舉稅目方式做出了具體規(guī)定。2.1 稅制要素 2計稅依據 計稅依據是指計算應納稅額所根據的標準,是指根據稅法規(guī)定所確定的用以計算應納稅額的依據,亦即據以計算應納稅額的基
29、數。 計稅依據反應課稅對象的量的規(guī)定,主要解決課稅對象的稅款計算問題,反映課稅對象的應計稅金額或者數量。課稅的對象的量主要有實物數量和價值兩種形式。在從量計征的稅種中,計稅依據是課稅對象的數量、容積、體積等。在從價計征的稅種的計稅依據是課稅對象的價值。2.1 稅制要素計稅依據 2.1.4 稅率 稅率是指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數額(量)之間的法定比例,是計算應納稅額和稅收負擔的尺度,體現(xiàn)征稅的程度,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稅制中最活躍、最有力的因素。稅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國家財政收入和納稅人的負擔,同時也反映著國家經濟政策的要求。在征稅對象既定的前提下,稅率形式的選擇和稅率檔次的設計,決定著稅收規(guī)模
30、和納稅人的稅負水平。稅率一般分為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和定額稅率。比例稅率又可以分為單一比例、差別比例、幅度比例等多種形式。2.1 稅制要素稅 率2.1.5 納稅環(huán)節(jié) 納稅環(huán)節(jié)是指稅法規(guī)定的征稅對象在從生產到消費的流轉過程中應當繳納稅款的環(huán)節(jié)。商品從生產到消費要經過許多流轉環(huán)節(jié),如工業(yè)品一般要經過工業(yè)生產、商業(yè)批發(fā)、商業(yè)零售等環(huán)節(jié)。許多稅種往往只選擇其中的某個環(huán)節(jié)納稅。按照確定納稅環(huán)節(jié)的多少,可將稅收課征制度劃分為“一次課征制”和“多次課征制”兩類。其中,一次課征制度指一種稅收在各流通環(huán)節(jié)只征收一次稅。而多次課征制是指一種稅收在各流通環(huán)節(jié)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環(huán)節(jié)征稅。如增值稅就是多環(huán)節(jié)納稅,在生產
31、、批發(fā)、零售過程中只要產生增值額就要繳納增值稅。2.1 稅制要素納 稅2.1.6 納稅期限 納稅期限是指稅法規(guī)定的納稅人申報繳納稅款的期限。納稅期限是衡量征納雙方是否按時行使征稅權力和履行納稅義務的尺度。也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xiàn)。1按期征收2按年征收、分期預繳3按次納稅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耕地占用稅企業(yè)所得稅2.1 稅制要素2.1.7 納稅地點 納稅地點是指納稅人繳納稅款的具體地點。納稅地點一般為納稅人的住所地,也有規(guī)定在營業(yè)地、財產所在地或特定行為發(fā)生地的。納稅地點的確定既要方便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也要便于稅務機關進行管理。2.1 稅制要素2.1.8 稅收優(yōu)惠 稅收優(yōu)惠是指
32、稅法對某些特定的納稅人或征稅對象給予免除或部分免除納稅義務的規(guī)定。稅收優(yōu)惠有狹義的稅收優(yōu)惠和廣義的稅收優(yōu)惠。狹義的稅收優(yōu)惠主要是指減免和免稅。廣義的稅收優(yōu)惠是指各種減輕或者免除納稅人稅收負擔的規(guī)定。包括減稅、免稅、優(yōu)惠稅率、加速折舊、虧損抵補、稅收抵免等多種形式。稅收優(yōu)惠是政府最常采用的稅收政策手段,以實現(xiàn)對特殊行業(yè)、地區(qū)、特殊納稅人的照顧,從而實現(xiàn)政府的經濟政策目標。從稅收優(yōu)惠的具體形式分,主要有稅基式優(yōu)惠、稅率式優(yōu)惠、稅額式優(yōu)惠等。2.1 稅制要素1.稅基式優(yōu)惠稅基式優(yōu)惠是通過減少計稅依據來減輕納稅人的稅收負擔。我國稅法中規(guī)定的起征點和免征額就是典型的稅基式減免。 起征點是稅法規(guī)定的對課稅
33、對象開始征稅的最低收入數額界限。一般達不到起征點的不征稅,達到和超過起征點的要全額征稅。 免征額是對征收對象的全部數額中免于征稅的數額。免征額又稱“費用扣除額”,即在確定計稅依據時,稅法允許從全部收入中扣除一定的費用限額。規(guī)定免征額是為了照顧納稅人的生活、教育等的最低需要。2.1 稅制要素2. 稅率式優(yōu)惠稅率式優(yōu)惠是以降低稅率的方式減輕或者免除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常見的手段有實行優(yōu)惠稅率、低稅率、零稅率等。 如我國所得稅對于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yè)和自貿區(qū)等特殊區(qū)域的企業(yè),給予15%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這相對于我國企業(yè)所得稅的25%的法定稅率就是稅率式優(yōu)惠。3. 稅額額式優(yōu)惠稅額式優(yōu)惠是指減少或者免
34、除應納稅額,以減輕納稅人負擔。如我國對于小微企業(yè),除了適用比較低的所得稅稅率外,還直接減少或者免除其應納稅所得額,以減輕其所得稅負擔。2.1 稅制要素4.時間式優(yōu)惠時間式優(yōu)惠主要通過延緩納稅期限以減輕稅收負擔。如延期納稅、加速折舊等政策,實際上是讓渡給納稅人時間價值,讓納稅人間接獲得稅收優(yōu)惠。2.1 稅制要素2.1.9 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是指對納稅人發(fā)生違反稅法行為時所作的處罰,它是維護國家稅法嚴肅性的一種必要措施,也是稅收強制性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納稅人的法律責任,分為一般違章行為、欠稅、逃避繳納稅款、騙稅、抗稅五類。欠稅是指納稅人未按稅法規(guī)定的期限納稅而發(fā)生的拖欠稅款的行為。逃避繳納稅款是指納
35、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2.1 稅制要素2009年3月,刑法修訂案(七)對“偷稅罪”重新進行規(guī)定,將其改稱為“逃避繳納稅款罪”。騙稅是指納稅人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的行為??苟愂侵讣{稅人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 2.1 稅制要素稅收管理體制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稅制結構模式選擇和稅收管理權配置問題2.2.1 稅制結構模式的選擇 稅制結構就是一個國家的稅收體系中稅種的構成,以及各個稅種在稅收制度中的地位。稅制模式選擇
36、是通過稅種結構的合理安排,使各個稅種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調、互相補充,形成主次分明、相互配合、協(xié)調一致的稅制結構體系。稅制模式選擇的核心是按照公平和效率的原則,選擇合適的稅源和主體稅種。主體稅種的選擇既要滿足籌集財政收入的需要,又要減少對經濟不必要的干預和扭曲,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更好實現(xiàn)財政職能和政府職能。如何根據本國的國情確定合理的稅制結構,是稅制優(yōu)化要解決的重要問題。2.2 稅收管理體制 稅制結構一般有三種模式:以商品稅為主體的稅制模式、以所得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模式以及雙主體稅制結構。商品稅所得稅雙主體稅制2.2 稅收管理體制1.以商品稅為主體的稅制模式 該稅制模式以商品稅為主體,商品稅
37、在稅收收入中占有最大的比重。該模式又可以進一步分為一般商品稅為主體和選擇性商品稅為主體兩種形式。一般商品稅為主體是指對全部的商品在生產、批發(fā)、零售和服務的各環(huán)節(jié)普遍課稅,具有普遍征收、收入穩(wěn)定、調節(jié)相對中性的特點。一般商品稅既可以對銷售收入的全額征稅,也可僅對增值額征稅。而選擇性商品稅為主體的稅制模式是指對部分商品和勞務在生產、批發(fā)、零售和服務的各環(huán)節(jié)選擇性課稅,具有個別征收、特定調節(jié)的特點。2.2 稅收管理體制2.以所得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模式 該稅制模式是指在整個稅制體系中所得稅作為主體稅,在稅收收入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并起主導作用。又可以進一步分為以個人所得稅為主體、以企業(yè)所得稅為主體、以社
38、會保險稅為主體三種稅制結構模式。社會保險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所得稅主體稅制模式2.2 稅收管理體制3.雙主體稅制結構 雙主體稅制結構是指以商品稅和所得稅作為主體稅種的稅制結構。雙主體稅制結構只是一種過渡模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往往會演變成以所得稅為主體的稅制模式。雙主體稅制結構多存在于發(fā)展中國家,在籌集財政收入和調節(jié)經濟的任務較重時采用。一個國家的稅制采用什么樣的結構模式,既和該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需要有關,也和該國的政策目標和社會歷史傳統(tǒng)有關。在選定稅制結構模式后,政府還需要對稅源、稅率等基本要素做出合理的安排。2.2 稅收管理體制2.2.2稅收管理權的配置 稅收管理權配置是指稅收管理
39、權在中央和地方之間以及各級地方政府之間制度安排。稅收管理權是政府重要的權利之一。由于現(xiàn)代政府實行分級管理體制,相應的要求稅收管理權也要在不同級別政府之間進行合理劃分。稅收管理權是一組權利,主要包括稅收立法權、稅收征管權和稅收收入支配權等。 稅收管理權基本可以分為集權型和分權型兩種類型集權分權2.2 稅收管理體制集權型和分權型稅收管理體制的比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擁有稅收立法權不同。(1)在集權型稅收管理體制中,中央政府擁有絕對的稅收立法權,稅收收入也絕大部分由中央政府征收管理,地方政府只擁有少量的征收管理權。(2)在分權型稅收管理體制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擁有相對獨立的稅收立法權和獨立的主體稅
40、種,有各自相對獨立、穩(wěn)定的稅收收入來源。一般而言,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一般會選擇分權型的稅收管理體制,而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會傾向于選擇集權型的稅收管理體制。2.2 稅收管理體制 我國實行的分稅制就是一種相對分權的稅收管理體制。分稅制是國家在各級政府明確劃分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基礎上,按照事權與財權相統(tǒng)一的原則,結合稅種的特征,劃分中央和地方稅收管理權限和稅收收入,并輔之于規(guī)范的轉移支付制度的預算管理體制模式。 在分稅制管理體制中,國家根據一定的規(guī)則將不同稅種劃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共享稅等,并設立相應的征管機構進行征收管理。中央稅的稅收收入歸中央政府支配,地方稅的收入歸地方政府支配,共享稅則根
41、據確定好的規(guī)則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進行分享。2.2 稅收管理體制稅收的征收對微觀經濟主體和宏觀經濟運行都會產生影響。稅收征收對微觀經濟主體而言,由于稅收負擔的變化,導致生產者和消費者改變其生產決策和消費決策。對于宏觀經濟而言,宏觀稅收負擔的變化會通過稅收乘數等影響國民收入。在政府制定政策時,常利用稅收的微觀效應和宏觀效應實現(xiàn)經濟干預和調節(jié)。2.3.1稅收的微觀效應 稅收的微觀作用常用稅收效應表述。所謂稅收效應,是指納稅人因國家課稅而在其經濟選擇或經濟行為方面做出的反應?;蛘邍艺鞫悓οM者的行為選擇或者生產決策產生的影響。稅收效應可以分為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2.3 稅收的經濟效應稅收的收入
42、效應:由于政府征稅減少了納稅人的可支配收入,從而產生的激勵或抑制納稅人增加收入的效應。稅收的收入效應不改變商品的相對價格,收入從個人轉移給政府,不產生超額負擔。稅收的替代效應:由于政府征收某種稅收,使商品的相對價格或者相對收益變化,納稅人改變消費行為或者改變經濟活動而產生的的效應。稅收的替代效應的產生與征稅產生的相對價格變化有關。當相對價格變化時,常會產生超額稅收負擔。2.3 稅收的經濟效應1稅收對勞動供給的經濟效應勞動供給是指市場中的勞動者的勞動時間的投入。市場經濟中的個人勞動時間投入決策服從于追求自身福利(效用)水平最大化的目標。個人福利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個人的收入水平;二是個人的閑暇時
43、間數量。在一定的效用水平下,收入和閑暇具有可替代性。政府對工資收入征稅會影響勞動者勞動時間的投入。對工資收入征稅,會對勞動供給產生兩種效應:(1)收入效應。政府對勞動收入征稅,使稅后工資率下降,個人的可支配收入減少。為了維持一定的稅后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勞動者會增加勞動供給,以彌補對勞動征稅帶來的收入損失。收入效應成為對勞動供給的激勵因素,收入效應的大小由稅收的平均稅率決定。2.3 稅收的經濟效應(2)替代效應。由于政府征稅引起納稅人閑暇和工作的相對價格關系發(fā)生變化,使閑暇相對于勞動變得更加便宜,從而改變了人們在工作和休閑之間的選擇。一般而言,在保持一定的效用水平的前提下,勞動者會增加閑暇消費
44、,減少勞動供給。替代效應的大小取決于邊際稅率的高低。邊際稅率越高,工作帶來的邊際報酬率越低,人們會放棄一些工作時間用于休閑。替代效應對勞動供給是一種反向的激勵作用,會促使勞動供給減少。2.3 稅收的經濟效應2稅收對居民儲蓄的經濟效應 儲蓄是資本的重要來源,投資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重要因素,儲蓄轉化為資本有助于促進經濟增長。 儲蓄可以分為國內儲蓄和國外儲蓄兩個部分。國外儲蓄又可以分為國政府、國外社團以及國外私人的儲蓄等類別。國內儲蓄包括政府儲蓄、企業(yè)儲蓄和個人儲蓄。2.3 稅收的經濟效應 儲蓄國外儲蓄國內儲蓄政府儲蓄企業(yè)儲蓄個人儲蓄外國政府外國社團外國私人儲蓄2.3 稅收的經濟
45、效應 假設家庭獲得收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消費獲得一定效用滿足。為獲得一定效用,消費者可以對消費時期進行選擇,既可以在收入實現(xiàn)的當期進行消費,也可以在未來進行消費。如果要在未來消費,消費者就要對收入做出儲蓄安排。 從經濟學原理進行分析,同等收入在當期消費和未來消費所帶來的效用滿足應該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同等收入用于儲蓄所實現(xiàn)未來消費帶來的效用折現(xiàn)值不能低于該筆收入當期消費的效用。個人收入用于儲蓄有三種動機:生命周期動機、預防動機和盈利動機。所謂生命周期動機是指儲蓄用于預防未來退休后沒有收入帶來的風險。另外,為了預防當期可能發(fā)生的各種意外和獲得儲蓄利息也是儲蓄的原因。所得稅、財產稅、利息稅都會儲蓄產
46、生影響。2.3 稅收的經濟效應(1)個人所得稅對個人儲蓄的效應對儲蓄利息征收所得稅的效應。對儲蓄利息課稅既可以對利息收入單獨征稅,也可把利息收入納入個人收入一并征收個人所得稅。 利息所得稅的收入效應,是指政府對納稅人利息收入的課稅會減少其未來的實際收入和個人一生中的總收入。為了維持退休期的消費需求,將減少工作期的消費,轉而增加儲蓄。 利息所得稅的替代效應,是指利息所得稅的課征相對提高了退休期的消費價格,為了保持效用水平和福利水平不變,個人將會減少一些退休期的消費預期以增加現(xiàn)期的消費,也就是以當前消費代替一部分未來的消費,使得當期儲蓄減少。2.3 稅收的經濟效應 對個人所得征稅不對儲蓄利息征稅,
47、也不對當前征稅的商品征收。如果只對個人現(xiàn)實收入征收所得稅,對儲蓄利息收入不征稅,由于征稅減少了納稅人的可支配收入,在個人當期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固定不變時,納稅人會隨著可支配收入的減少,等比例地減少當期的消費和儲蓄,從而降低個人的當期儲蓄水平。這是稅收對儲蓄的收入效應。由于對儲蓄不征稅,僅對當前的消費征稅,在當前消費達到一定效用時,理性的消費者也可以選擇多增加儲蓄,而減少當前的消費,從而產生稅收對儲蓄的替代效應。利息所得稅對于儲蓄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的方向是相反的,其中哪個效應會起主要的作用,二者的凈效應如何,取決于家庭和個人對于消費的時間偏好和儲蓄的動機。2.3 稅收的經濟效應(2)財
48、產稅和遺產稅對儲蓄的效應 一個社會福利制度的完善程度,可能比利息稅的稅負對儲蓄行為的影響更大。因此,分析稅收對儲蓄行為的影響必須結合社會福利制度。 3稅收對消費的經濟效應 稅收對消費的影響,可以從消費總量和消費結構兩個方面來考察。稅收對消費總量的影響與個人的消費能力以及一定消費能力之下的“跨期”消費選擇有關。個人消費能力的大小由個人的收入水平決定。在收入總量一定的條件下,個人用于儲蓄的數量會減少用于當期消費的能力。因此,稅收對于消費的影響和稅收對于儲蓄的影響是相反,也就是說增加儲蓄的效應就是減少消費的效應,而減少儲蓄的效應就是增加消費的效應。2.3 稅收的經濟效應 稅收對于消費總量的影響主要是
49、通過個人所得稅實現(xiàn)的。對個人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的直接效應就是減少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在邊際消費傾向、消費偏好不變時,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減少會引起消費總量的減少。個人所得稅的平均稅率決定稅收對消費的收入效應的大小。平均稅率越高,消費能力損失越大,收入效應就越明顯。 稅收對消費結構的影響通過對商品征稅實現(xiàn)。政府既可以對商品消費普遍征稅,也可能實現(xiàn)選擇性征稅。政府對商品征稅存在著稅負轉嫁現(xiàn)象,選擇性征稅會影響征稅商品和不征稅商品的相對價格。為此,征收不同的商品稅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選擇。在消費者收入一定的條件下,對商品普遍征收相同的商品稅,消費者對該商品的購買力下降,從而減少對該商品的消費,這是課征商品
50、稅產生的收入效應;2.3 稅收的經濟效應 商品選擇性課稅,會使得課稅商品相對于非課稅商品變得昂貴,在課稅商品和非課稅商品之間存在著替代關系時,消費者會選擇消費低稅或者無稅的商品,造成被課稅商品或者高稅商品消費量的下降,這就是選擇性課稅的替代效應。對商品課稅產生的替代效應大小還與商品的需求彈性有關。如果商品的需求彈性較小甚至無彈性,對其課征商品稅產生的消費替代效應較小。對于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對商品征稅產生的替代效應就較大。2.3 稅收的經濟效應4稅收對投資的經濟效應 納稅人的投資有兩種基本形式:實業(yè)投資和證券投資。 實業(yè)投資是生產力形成的先決條件,它對于證券投資的規(guī)模和整個社會資本的形成和規(guī)模
51、擴張甚至對于整個社會的經濟增長都有決定性作用。因此,這里重點討論稅收政策對于實業(yè)投資的影響。2.3 稅收的經濟效應稅收影響投資的原理 投資是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企業(yè)的投資決策是由投資的凈收益和投資成本決定。投資者關注投資的凈收益率,凈收益越高,企業(yè)越。政府征收企業(yè)所得稅,采用的有關稅前抵扣政策、稅收優(yōu)惠政策影響資本的投資收益率。企業(yè)投資存在著風險,稅收征收中是否允許企業(yè)虧損彌補政策,是否采用加速折舊、研發(fā)資金是否允許扣除等政策,也影響企業(yè)的投風險,進而影響投資決策。2.3 稅收的經濟效應(1)稅收對投資的效應政府征收所得稅也存在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課征企業(yè)所得稅會降低納稅人的投資收益率,造成投
52、資者減少投資而以消費替代投資。如果征稅和提高稅率減少了投資的稅后凈收益,而投資者為了維持稅前的收益水平趨向于增加投資,這就是稅收對投資的收入效應。2.3 稅收的經濟效應(2)稅收與投資結構不同投資項目企業(yè)所得稅的差異也會影響企業(yè)投資方向選擇。政府通過對不同行業(yè)、不同地區(qū)投資制定和實施不同的稅收政策,即以稅率的高低、成本費用扣除、再投資退稅等政策措施,影響實業(yè)投資的稅后收益水平,從而誘導企業(yè)在追求高額投資收益目標的驅使下,做出符合產業(yè)發(fā)展方向的投資安排。為此,政府在進行產業(yè)結構調整時,往往也會通過調整企業(yè)所得稅實現(xiàn)調控目標。2.3 稅收的經濟效應2.3.2 稅收的宏觀經濟效應1.稅收乘數作用 宏
53、觀稅負影響一個國家經濟增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一個國家稅收總量的變化可以通過稅收乘數效應實現(xiàn)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反向調節(jié)。 “乘數”這個概念首先是由英國經濟學家RE卡恩提出,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其宏觀經濟理論中把它加以擴展運用,提出了自己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俺藬怠笔侵竾袷杖氲淖儎恿颗c引起這種變動的注入量之間的比率。2.3 稅收的經濟效應 稅收乘數是指由于稅收作用引起的國民經濟變化量同稅收變化量之間的比率。由于政府征稅會造成納稅人的經濟負擔,稅收對于國民收入而言是一種收縮的力量。 稅收乘數=-/(1-), 其中是消費者的邊際消費傾向。由于邊際消費傾向小于1,所以稅收乘數是以擴大的反向力量作用于國民
54、經濟的。因此,政府稅收的增加或者減少,導致的國民收入的減少額或者增加額一般是大于政府最初的稅收增加額的。2.3 稅收的經濟效應2.稅收的“自動穩(wěn)定器”作用 稅收的“自動穩(wěn)定器”作用,是指在既定的稅收制度和政策下,累進的稅制會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自動進行逆向經濟調節(jié),以減緩經濟的波動。 當經濟處于停滯狀態(tài)時,稅收收入會自動減少而使總需求增加;當經濟處于通貨膨脹狀態(tài)時,稅收收入會自動增加而抑制總需求。稅收的自動穩(wěn)定效應和稅收制度設計中的累進程度有關。 如果稅制結構中直接稅比重大,且累進程度高,稅收的自動穩(wěn)定作用就強;如果流轉稅比重大,則稅收的自動穩(wěn)定作用就差。2.3 稅收的經濟效應3.稅收對個人收入調節(jié)
55、效應收入分配是否公平是現(xiàn)代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政府通過征稅不僅可以抑制高收入者的收入,還能通過政府的轉移支付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從而改善社會收入分配狀況,實現(xiàn)收入分配的社會公平。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收入最終形成要經過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初次分配,二是再分配。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是可以用指標來衡量的,常用的指標就是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洛倫茲曲線是度量人口的百分比和國民收入占有百分比之間關系的曲線,該曲線偏離均等線的程度可以反映國民收入的不均等程度。2.3 稅收的經濟效應 稅收作為調節(jié)社會收入分配的手段,不僅可以在初次分配中通過個人所得稅、消費稅等實現(xiàn),還可以在財產保有環(huán)節(jié)
56、和流通環(huán)節(jié),通過征收財產稅、贈與稅、遺產稅等進行調節(jié)。 個人所得稅是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 個人所得稅的特點: 一是個人所得稅直接對納稅人的所得實行綜合或者分類計征,能夠體現(xiàn)量能納稅原則,收入高的多征稅,收入低者少征稅。 二是個人所得稅常實行累進稅率,稅率隨著收入級次提高而升高,收入水平越高,適用的稅率越高,具有較強的收入再分配效應。2.3 稅收的經濟效應 個人所得稅的稅收指數化能夠減輕收入分配扭曲。所謂稅收指數化,是指按照每年的消費價格指數,調整所得稅的適用稅率和納稅扣除額,以剔除通貨膨脹造成名義所得上漲的影響。通貨膨脹的存在會使得個人所得名義值上升從而產生所得稅稅率檔次的“自動爬升”,
57、加重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利用所得稅指數化對扣除項目和實際所得進行調整,可以使所得稅的稅率維持在原有的水平上,減少由于通貨膨脹所造成的收入分配扭曲。 有的國家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征收社會保險稅,在為全體居民提供社會保障基金的同時,也通過社會保障制度的互濟作用,客觀上起到調節(jié)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作用。通過稅收的制度有效運行,有效實現(xiàn)個人收入和財富存量的相對公平,促進社會安定和經濟平穩(wěn)增長。2.3 稅收的經濟效應2.4.1稅收負擔 稅收負擔是指國家征稅減少了納稅人的直接經濟利益,從而使其承受的經濟負擔。它反映一定時期內社會產品在國家與納稅人之間稅收分配的數量關系,通常用稅收負擔率這一相對量來表示
58、。稅收負擔問題是稅收的核心問題,因而也是建立稅收制度要解決的首要問題。1.稅收負擔的度量 稅收負擔可以從宏觀與微觀兩個不同的層面來考察。其中,宏觀稅收負擔是考察國民經濟整體的稅收負擔水平的指標,微觀稅收負擔是從經濟個體角度考察政府征稅對企業(yè)經濟利益的影響。2.4 稅收負擔和稅負轉嫁原理(1)宏觀稅收負擔 宏觀稅收負擔是指納稅人總體所承受的稅收負擔,也可看作是整個國民經濟的稅收負擔。目前各國常用的宏觀稅負指標是一國或地區(qū)一定時期內(通常是1年)稅收收入總額占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宏觀稅收負擔反映的是一國納稅人整體所繳納的稅款總額占該國同期社會剩余產品的比重及其內部結構狀況。其計算公式
59、如下: 2.4 稅收負擔和稅負轉嫁原理 各個國家的宏觀稅負水平各不相同,同一國家不同時期的宏觀稅負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宏觀稅負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國民經濟發(fā)展水平。政府職能范圍。經濟管理體制。國家財政收支狀況。2.4 稅收負擔和稅負轉嫁原理(2)微觀稅收負擔 微觀稅收負擔是指納稅人個體所承受的稅收負擔。度量微觀稅收負擔的指標主要有企業(yè)稅收負擔率和個人稅收負擔率。其中,企業(yè)稅收負擔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yè)繳納的各種稅收占同期企業(yè)純收入總額的比例。用公式表示如下:2.4 稅收負擔和稅負轉嫁原理2.稅收負擔水平的確定 拉弗曲線描繪了政府的稅收收入與稅率之間的關系。在理論上存在一個最優(yōu)稅率、最大稅收收入與
60、國民產出的結合點,這個點所對應的稅率或者稅負也就是最優(yōu)稅率或最優(yōu)稅負。當稅率最優(yōu)宏觀稅率以下時,提高稅率能增加政府稅收收入,但超過這一的限度時,再提高稅率反而導致政府稅收收入減少。因為較高的稅率將抑制經濟的增長,使稅基減小,稅收收入下降,反之,減稅可以刺激經濟增長,擴大稅基,稅收收入增加。2.4 稅收負擔和稅負轉嫁原理 拉弗曲線的經濟含義:第一,高稅率不一定促進經濟增長并取得高收入。因為過高的稅率會挫傷生產經營者的積極性,導致生產停滯或下降。第二,相同的稅收收入可以通過高低不同的稅率取得。低稅負刺激了工作意愿、儲蓄意愿和投資意愿,促進了經濟增長,進而使稅基擴大,稅收收入自然增加。第三,從理論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園區(qū)門衛(wèi)招聘協(xié)議
- 醫(yī)藥企業(yè)運營總監(jiān)聘用協(xié)議
- 市場部個人培訓小結
- 旅游設施建設合同樣本
- 傳統(tǒng)產業(yè)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 移動通信公司安全管理實施辦法
- 2022年大學物理學專業(yè)大學物理二期末考試試卷A卷-含答案
- 2022年大學機械專業(yè)大學物理二期末考試試卷D卷-含答案
- 互聯(lián)網企業(yè)協(xié)議休假管理辦法
- 2022年大學航空航天專業(yè)大學物理二月考試題D卷-含答案
- 《憶讀書》說課稿
- 【初中化學】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
- 課件配音教學教學課件
- 2024年光伏發(fā)電項目監(jiān)理協(xié)議
- GB/T 5526-2024動植物油脂相對密度的測定
- GB/T 30893-2024雨生紅球藻粉
- 2024-2030年生活用紙產業(yè)規(guī)劃專項研究報告
- 四川省綿陽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診斷性考試數學試題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梅嶺中學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制造業(yè)生產基地租賃協(xié)議模板版
- 2024-2025學年部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提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