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河子水庫上游分洪工程-大泉溝引洪渠設計與施工_第1頁
夾河子水庫上游分洪工程-大泉溝引洪渠設計與施工_第2頁
夾河子水庫上游分洪工程-大泉溝引洪渠設計與施工_第3頁
夾河子水庫上游分洪工程-大泉溝引洪渠設計與施工_第4頁
夾河子水庫上游分洪工程-大泉溝引洪渠設計與施工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夾河子水庫上游分洪工程大泉溝引洪渠設計與施工摘要:夾河子水庫上游分洪工程大泉溝引洪渠地處泉水溢出帶,地下水豐富,部分段有較厚淤泥質土以及腐殖質土,工程地質條件屬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qū),在北方嚴寒地區(qū)具有典型性。本工程采用混凝土網(wǎng)格干砌石的設計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此介紹在這種典型地質條件下,渠道設計經(jīng)歷和施工方法措施,以供交流。關鍵詞:泉水溢出帶混凝土網(wǎng)格干砌石施工排水軟基處理1工程概況夾河子水庫是瑪河中游的唯一一座攔河水庫,座落在石河子市區(qū)東北方向約25k處,地理坐標東經(jīng)860730,北緯401730。由于水庫的防洪標準達不到設計要求而被列為病險水庫,大壩平安類別被評定為三類壩。擴建水庫上游分洪工程

2、大泉溝引洪渠是夾河子水庫除險加固中重要的一項工程措施。引洪渠從引洪閘處引水,洪水期分別向大泉溝水庫、蘑菇湖水庫分洪,引洪閘到大泉溝水庫分水閘6.8k、到蘑菇湖水庫17.2k,現(xiàn)狀渠道為土渠,梯形斷面,設計流量為253/s。該渠位于泉水溢出帶,渠道常年有泉水溢出,沿途有眾多的納水口,渠道兩邊均為國家根本農田及居民點。2大泉溝引洪渠工程地質條件引洪渠根本上屬挖方渠道,坡降1.512.27。兩側植被發(fā)育:層雜填土,部分存在透境體,厚度0.51.2,工程地質性質較差;層低液限粘土,0.82.9,分布不連續(xù),硬塑軟可塑,微透水;層含細粒土砂,厚度0.51.4,以透境體的形式存在,潮濕飽水,松散稍密,部分

3、易垮孔,中等透水;層腐植質,可見厚度0.51.9,未揭穿,有機質含量較高;層淤泥質粘土,可軟軟塑,可見厚度0.42.0,未揭穿,在該段的起始和終止端出現(xiàn)。該段地下水位埋深1.73.6。工程地質條件較差。3設計方案比選3.1設計方案比選為充分利用現(xiàn)有工程,降低工程造價,大泉溝引洪渠在渠線選擇上仍按老渠線布置,對現(xiàn)狀進展改造擴建,擴大過流才能,到達分洪目的。通過調洪演算及結合工程現(xiàn)狀,確定大泉溝引洪渠設計流量為Q設=503/s、Q加=603/s。由于大泉溝引洪渠沿線處于泉水溢出帶,地下水位較高,為地下水補充渠水,不存在渠水滲漏的問題,渠基土質為凍脹性土。因此,大泉溝引洪渠的改造擴建在設計上應主要解

4、決兩個問題:一是防沖問題;二是防凍問題。由于渠道兩側均為根本農田保護區(qū),假如采用土渠斷面,有些地段將占用大量的根本農田、房屋、渠道和道路。經(jīng)統(tǒng)計采用土渠方案需占用根本農田145.0畝、林帶3.2畝伐樹2070棵、房屋6502,且需增加數(shù)處跌水以使渠道降低流速。為減少土方開挖,少占根本農田、房屋和道路,充分利用當?shù)夭牧?,進步渠道的抗沖才能和過流才能,在渠道的襯砌構造型式上主要解決抗沖、排水和防凍脹等問題。因此,設計上主要采用混凝土網(wǎng)格干砌卵石襯砌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該方案根本不占渠兩側耕地,對渠兩側原有設施根本沒有影響。3.2工程設計大泉溝引洪渠設計流量為503/s,加大流量為603/s。由于該

5、渠段處于泉水溢出帶,地下水位較高,地下水補給渠道,襯砌上采取以防沖為主,因此,采用混凝土網(wǎng)格加干砌卵石襯砌。設計斷面為梯弧形斷面,圓弧半徑400,弧中心角33.69,渠道平底寬8,邊坡1:1.5。斷面構造從上往下依次為25厚的干砌卵石、10厚的砂礫石墊層、無紡布400g/2,為防止細顆粒土堵塞無紡布,在無紡布下鋪25的砂礫石墊層。渠道縱坡1/9171/365,水深1.982.56,流速1.662.29/s?;炷辆W(wǎng)格在渠底橫向每4設1道,縱向方向在渠底中間、弧底、弧頂分別設有5道格柵,渠邊坡網(wǎng)格設計成棱形狀,有利于干砌卵石的穩(wěn)定及水流的順暢?;炷辆W(wǎng)格標號20、F200,寬度30,厚度為35。

6、網(wǎng)格在渠底中間分成“十字縫,圓弧段及靠近邊坡的渠底分成“侗字縫,嵌縫材料選用1厚的高壓閉孔塑料板。詳細設計詳見下列圖。4施工4.1施工條件大泉溝引洪渠設計為混凝土網(wǎng)格干砌石渠道,總長6.8k。渠線穿越根本農田保護區(qū)和居民點,兩岸可利用的場地較少,主要可利用的場地有樁號3+000右側小塊荒地,樁號4+080右側葦把子廠,樁號4+400蘆葦湖和樁號2+000、2+650、5+200、6+100、6+700等左右林帶間隙。工程沿線對外交通興旺,對部分段渠堤進展加寬加固改造可滿足施工交通要求。根據(jù)對工程所在地氣候條件的分析,每年410月份為正常施工期,在其余月份施工須考慮采取冬季施工措施。為滿足農業(yè)灌

7、溉用水的要求,根據(jù)本地各施工然條件,本工程施工期安排在第一年11月份至次年洪水期前即6月20日。4.2施工措施和方法1施工排水措施工程全線根本處在泉水溢出帶上,地下水位埋深1.73.6,流向從渠左向渠右,渠左岸有14處納水口進入該渠道,聚集至渠道末端流量可達1.73/s,且常年較穩(wěn)定。為保證施工質量,必須進展施工排水。主要可以考慮的排水方式分為明排和暗排。暗排主要可用的包括井點法排水和管井法排水,明排可用的即開挖明溝截斷地下水。在渠道沿線布設井點或一定間隔 布設管井,除占用耕地外,經(jīng)濟上也是本工程難以承受的。故,渠道施工采用明排的方式排水,渠道分期施工。詳細做法是:土方工程開場時,首先沿渠道左

8、坡腳處開挖一條底寬0.5沿渠可適當加寬,深0.5,邊坡1:1.5,縱坡與設計渠道縱坡一樣的排水溝,將滲出的泉水導入渠尾排出;然后在渠底平段和右弧腳施工完時,用砂礫石將排水溝回填至設計位置后進展下道工序;渠道左側施工時采用分段集中抽水將滲水抽出匯入田間農渠,可根據(jù)各段地下水情況確定預留集水坑間距,待平底和弧腳施工完畢后補砌。抽水期從右弧腳混凝土澆筑完畢至左弧腳混凝土澆筑完畢,其余時間為自流排水。長渠道施工自流排水應具備強有力的協(xié)調和管理才能,施工中應遵循先動上游,下游跟進的施工原那么。施工抽水期也應考慮當?shù)馗髦贫鹊囊蟆?特殊地段施工引洪渠樁號4+3004+500段右渠堤穿過蘆葦湖沼澤的邊緣,

9、原渠堤為填方,坐落在多年淤積和摻有腐敗的蘆葦根系的淤泥質粘土上,可塑軟塑,可見厚度2.4,以透境體形式存在,這種根底的地基承載力很低。渠堤本身為雜填土,富含腐殖質,現(xiàn)狀施工中運料的大中型機械根本無法通過。假如此段渠道改線向左側偏移,將占用根本農田10畝,不可行;在現(xiàn)有渠線根底上全部更換右渠堤填土,經(jīng)濟上和工期上都不太可行。經(jīng)多方論證和現(xiàn)場試驗,考慮到干砌石有一定的適應變形的才能,最終采用了“不換填,適當降低渠堤填筑的標準的處理方式以節(jié)約投資。根據(jù)此段渠堤薄弱,施工場地狹窄的特點,施工獨創(chuàng)了“冬季進料,春季施工的施工方法,即渠堤加寬加高的土石料選擇凍脹量相對較小的土石料在冬季渠堤根本被凍透的時期

10、,利用凍土增加的承載力直接采用機械運料進場進展鋪填碾壓,并在初步成型的渠堤頂堆放渠道襯砌材料;春季凍土解凍,自然沉降后開場襯砌施工,主要工作采用人工完成。3施工布置措施老灌區(qū)改擴建渠道兩側多為已開墾的耕地、居民區(qū)和林帶等,給工程施工布置帶來很多不便。本工程具有改擴建工程的一般特點。根據(jù)現(xiàn)狀,在施工總布置“因地制宜,交通方便,少占耕地,就近布置的一般原那么上增加了針對本工程的“沿線堆料,減小規(guī)模,多點分分布置,加強管理,減少干擾。施工中,有堆料條件的段首先備料,沿線堆存;堆料場少的渠段采用邊用邊運的方式。在林帶或小塊荒地中見縫插針,幾平方米或十幾平方米均可作為臨時帳篷的搭設地點,稍大而靠近渠道伴行路的及可用作拌和站。本工程最終施工根本沒有占用耕地,減少了農業(yè)消費損失,節(jié)約了工程投資。事實也證明加強管理可以減少干擾加快進度。5建議大泉溝引洪渠于2002年10月開場施工,2022年5月完工。2002年汛期受瑪河河道來水限制,引洪渠最大引洪流量為453/s,過流時水流平穩(wěn),未見有浪花飛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