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神學的關系_第1頁
哲學與神學的關系_第2頁
哲學與神學的關系_第3頁
哲學與神學的關系_第4頁
哲學與神學的關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哲學與神學的關系哲學與神學的關系 謝燕 編譯 在第一章中有關啟示的簡要的討論中我們注意到神學家們在到底啟示包括什么或啟示究竟是怎樣發(fā)揮作用的這一點上意見不一致?;蛟S這種不確定性絲毫不足為怪;但我們卻頗奇怪地發(fā)現(xiàn)那些認為知識的來源 是理性而不是啟示的哲學家有著同樣的困難。在討論哲學與神學的關系之前扼要地 回顧一下在西方世界人們是如何看待理性的概念的將會有所裨益。不同的哲學家論 證了理性的許多不同的作用的“合法性 (” quotlegitimatequot如以下所討論的。理性的作用1.形式系統(tǒng)的創(chuàng)立與解釋 形式的概念圖式,諸如演繹邏輯、數(shù)學乃是 理性的核心,最近哲學家們認識到可能發(fā)明出許多不同的邏

2、輯和數(shù)學。或許這些系 統(tǒng)中的一些比另一些對我們與世界打交道更為有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自然 科學在現(xiàn)代獲得了顯著的成功,這是不爭的事實,這種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伽利略、 開普勒、牛頓這些先驅者嘗試如何將形式的數(shù)學圖式應用于自然界的結果。哲學家 對將形式的系統(tǒng)應用于自然界何以會如此成功的原因的看法并不一致,因為他們對 邏輯與本體論的關系問題,即理性與存在的關系問題還沒能找到使他們自己滿意答 案。具有邏輯上有效的推論的形式結構的演繹推論經常出現(xiàn)在形而上學家、宗教 哲學家,甚至是神學家的著作中。邏輯告訴我們,推理的某些形式格式是正確的,而另一些則是不正確的,但僅僅以一種形式上正確的方式進行推理這一事

3、實不能保 證我們的結論的正確。只有當推理既有形式上正確的格式又有正確的前提時,我們 的結論的真實性才能保證。哲學家與神學家在我們如何能夠知道由以推導出結論的 邏輯的基本前提是正確的這一問題上意見不一致,神學家認為它們是被啟示的,而 哲學家則堅持認為即使在這里我們也必須僅僅依賴于理性。2.偶然聯(lián)系的揭示與預測理性通過運用觀察與那些用以檢驗經驗的假設的成功的程序(包括歸納邏輯) 發(fā)現(xiàn)了世界的偶然聯(lián)系的模式,理性把由此得來的這些發(fā)現(xiàn)運用于理解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根據原因與結果的已知的模式,如果結果給定,則我們可以推出一定的未知 的原因的存在,或者如果原因給定,我們就可以推出一定的結果。有關自然規(guī)律的 假

4、設一一除了假定一些我們正試圖加以證明的東西外是不可能被證明的一一似乎不 可避免地包含在這樣的推理之中,但根據歸納邏輯的正確模式作出推論似乎是理性 處理事件問偶然聯(lián)系的功能。因果推理常出現(xiàn)在形而上學家、神學家以及科學家的著作之中,而在第十和第十一章有關上帝存在的證明的討論中要加以解決的主要 爭論之一就是形而上學家所使用的因果推理是否是正當?shù)摹I駥W家對因果聯(lián)系深感 興趣,因為它是圣經時間里的歷史事件的推論的基礎;而許多神學家同樣感興趣的“奇跡”的概念則通常都被界定為因果聯(lián)系之一般模式的例外(exceptions. 3. 概念的形成 理性形成了那些作為我們的命題術語的普遍概念。至于如何形成則有不 同

5、的解釋,也常有不同的關于它如何為了不同類型的概念而形成的解釋。關于它是 如何由于不同類型的概念而形成的解釋。我們被告知,我們的許多概念都是感覺經 驗的抽象;一些哲學家強調所有的有意義的概念都源自感覺經驗。其他的則堅信只 有諸如紅色、顏色、堅硬、甜的、聲音、辛辣刺鼻的這些概念依賴于感覺經驗,其 他一些有意義的概念,如時間、空間、物質、原因、結果、關系和數(shù),則并非來自 經驗而是由理性獨自產生而后用于解釋經驗的,按照他們的觀點某些程度上就象數(shù) 學的系統(tǒng)是先驗地形成然后用到經驗上的。除了唯名論者,他們完全否認有任何的 普遍概念,聲稱只存在語詞,他們普遍同意理性的功能之一乃是形成概念一一即使 關于具體是

6、如何形成的這一點上還有分歧;即使唯名論者也承認命名是理性的功能 之一。如果神學家和形而上學家要講什么東西,他們就必須使用概念,而且他們常常使用同樣的概念,以至 神學家與形而上學家的詞匯通常是可以大量地一一盡管并非全部一一互換的。一門 神學與一門形而上學或許在詞匯上會有所不同,正如兩門形而上學在這方面也會彼此相異一樣。4.意義的澄清形而上學家、神學家、科學家與普通人經常會說一些令人不解的、需要澄清的話,如果完全可能的話,對概念和陳述的理性分析提供了 這種澄清。一些當代哲學家堅信除了邏輯是哲學家可以合法進行的主要的(如果不是唯一的)理性活動。但那些致力于對不清晰的語言進行分析的哲學家們對包含些 什

7、么沒有達成共識。一些人主張概念的澄清在于將它們分割為來自于感覺經驗的或 表面上可定義的更簡單更清楚的概念,因此命題的澄清就在于把它們分成一系列能 在感覺經驗中加以證明的更簡單的命題。另外一些人想要補充說,更簡單的概念和 命題必定具有更易轉換為一些符號邏輯的符號的優(yōu)勢。一些人認為完全可以產生一 套更簡單的日常語言的概念或句子,這些概念或句子在意義上等同于所分析的這些 令人難解的概念或句子。另一些人主張完全可以顯示語言的令人迷惑不解是如何產 生的或它是如何在日常交流中的一些典型情況下被使用的。還有一些人相信一個概 念可以通過查找字典被澄清,這不是一條表面的而是可以進行更多的評論的建議。給出以上這些

8、概念中的一個或更多,形而上學家,甚至神學家便經常進行意義的澄 清了,盡管往往都不能使他們自己或者他們的同事感到滿意。5.自明真理的直覺一些哲學家認為理性的作用之一是某些基本命題的直覺,這些基本命題所以是自明 的,是從這樣的意義上講的:它們無需證明,可以作為由它們而來的一切的證明的 基礎,而要知道它們是真實的就是要弄懂它們所說的。自柏拉圖時代起,許多不同 的陳述被看作是自明的真理。例如,“一件東西不能是又不是它自己”、“無從無 中產生”、“每件事都是有原因的”以及“在原因的序列中無法倒退到無限”這些 形而上學的判斷就象“我們應該信守諾言”、“正義應該受到獎勵而惡應該受到懲 罰,這在本質上乃是善的

9、”、“我們應該按照我們希望使之普遍化的行為的具體規(guī) 則行事”這些形式判斷一樣被看作是自明的。在出現(xiàn)其他的邏輯與數(shù)學之前人們普 遍認為邏輯、算術、幾何等的基本公理和原則都是自明的真理。理性的這一功能在 我們的時代受到很大的質疑;因為現(xiàn)在我們認識到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公理在不同 的時間對不同的人呈現(xiàn)為自明的,因此其他的公理與原則得以成立,有時甚至比原 來的更有效。另外,哲學分析非常成功地指出了這些“自明的”真理中的一些是錯誤的、一些是形式上的真理或同語反復、一些是高度有序的經驗的概括、一些則是 無意義的。與有些哲學家不一樣,絕大多數(shù)神學家對作出如此傲慢的宣言一一他們 的真理是理性上自明的真理一一從來

10、就沒有過什么負疚感。6.頓悟 理智帶來頓悟,它既是創(chuàng)造性的,也是推論性的。它向我們提供了新穎的視角,舊的問題在一 個廣泛的概念系統(tǒng)中得到了解決或找到了適當?shù)慕鉀Q途徑。創(chuàng)造性的科學家與創(chuàng)造 性的哲學家的理性是一樣多的。哪個哲學教師沒有指責弗蘭西斯培根爵士忽視了理 性的這一功能,理性主要是創(chuàng)造性的天才不知道何謂“方法”,也不為已有的概念 系統(tǒng)一一不管是邏輯的、科學的,或是形而上學的 (或許還有神學,)無一所限制的 問題。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家經常認為自己是被充滿了全身的力量所激發(fā),頓悟常來自靈 光一閃,就象啟示一樣。沒有頓悟就沒有進步,也沒有科學、哲學、藝術上的創(chuàng)造 性的進步。我們所討論過的理性的其他所有

11、功能都不能代替它。實際上,頓悟就包 括在建立形式系統(tǒng)的行動之中(盡管不一定要應用它們,應用可以被任何一架制造 精確的“思想”機器來完成)0頓悟是著名的“沉思的方法”,它實際上不知道任何方法,自身卻能產生方法論。它建 立在科學的每一次創(chuàng)造性的進步和每一門新的形而上學的產生的基礎上,而從中形 無上學系統(tǒng)推出它的基本前提。重要的問題一一我們將在后面討論一一是在科學家 的與形而上學家和神學家的靈感和啟發(fā)之間是否存在著基本的差異,以及是否有顯 示這些頓悟中的一個比另外一個更有效的檢驗方法。盡管許多當代哲學家把語言的 澄清看作是哲學家的首要的職責,傳統(tǒng)哲學家則主要是通過頓悟而成名(flourished)。

12、使哲學家成為理性的偉人的不是因為他們演繹的嚴格準確、發(fā)現(xiàn)偶 然聯(lián)系的科學才智,也不是因為他們精于分析語言,而在于他們對自然事物的創(chuàng)造 性的領悟的范圍與新穎。在多大程度上我們也可以這么來形容宗教預言家和神學家 呢,他們之間有著明顯的、許多哲學家寧愿忽視的類似性,而通過追溯這些類似性我們或許能夠獲得哲學與神學是如何相關連的這一問題的答案,或許在最終的分析 中理性與啟示間的差別并不似西方知識傳統(tǒng)中的許多思想家弄得的那么復雜。這里所勾畫出的理性的幾個功能根本沒有窮盡理性的概念,但對于探究一下哲學與神 學之間的關系則已足夠了。如果如我們所說的,哲學是試圖對只運用人類知性的有關現(xiàn)實和價值的最普遍的或最基本

13、的特征和信仰進行系統(tǒng)陳述或證明,而神學是 對啟示或宗教啟示事件的信仰進行系統(tǒng)的概念闡述的話,這些學科是如何彼此相關 連的問題便又產生了。哲學與神學都企圖告訴我們關于現(xiàn)實、知識、價值的最普遍 或最基本的特征,不過一個是通過理性,而另一個是通過啟示。神學家信仰是為了 理解,而哲學家理解是為了信仰。哲學與神學具有其他的意義,其中的一些我們將 在后面討論。但設想它們引發(fā)了這一章以及接下來的兩章致力加以解決的問題可是 一個傳統(tǒng):這兩個看起來矛盾的學科如何能夠彼此相連,這個問題常被稱作信仰與理 性的關系問題,但既然一般的信仰的概念對于我們的目的來說是太豐富了,因此不 使用這個標簽也許會更好。信仰包括許多感

14、情的和性情的因素,諸如信任、忠誠、 熱情的贊成(是些讓我們不再關心自身的因素)o我們對哲學與神學的認識的或教條 的要素間的關系以及為什么他們要宣揚信任、忠誠和熱情的贊成的問題感興趣。目 前我們不必象關心哲學與神學認為現(xiàn)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一樣去關心它們認為價值 是什么。這一般也是神學價值論與哲學價值論之間的關系需要考慮的。宗教哲學一項功能是傳達和嚴格地評估解決一個宗教問題的可能性,我們將在這一章以及第 四和第五章中看到,西方的哲學家與神學家一樣關注學科相聯(lián)系的問題,并且可以 看出他們的確發(fā)掘出了許多有趣的可能性。我們將對把神學與形而上學相連的六個方法進行檢驗,其中的一些由神學家提出,一些由哲學家

15、提出:(1)哲學對神學的屈從,(2)神學對哲學的屈從,(3)支持神學,排除哲學(the elimination of philosophy in favor oftheology) , (4)支持哲學,排除神學,(5)哲學與神學對“主觀的事物”的排除,(6)哲學與神學作為平等又相互競爭的歷史的、理性的信仰系統(tǒng)。哲學對神學的屈從:圣托馬斯阿奎那當我們說一樣東西屈服于另一件東西時,我們通常是意指 兩者同時做某事時一件不及另一件。一些神學家神學看作是有關上帝的準確信息、死后生活、人類的終極命運,以及宗教人員極感興趣的有關現(xiàn)實的其他的基本特征 的來源,哲學要低于它。我們注意到可以給出這些學科中的一門低

16、于或高于其他的 各門的許多理由。一門學科低于其他的學科是因為它是可靠性小一些的認知方法或 者是因為其中的真理在一種特殊的宗教生活中的重要性要小一些,或者是因為它的 真理比其他的更確定或表達得更清晰,或者是因為它更適用于大眾,等等。我們將 要探討的一個問題一一哲學對神學的屈從一一已在天主教教會甚至是曾經嚴肅地考慮過這一問題的新教徒中被廣泛接受了。圣托馬斯阿奎那(公元1226-74年)本人是以神學來理解基本的宗教真理的,但他承認對于那些有能力做到的人,哲學 能夠成為信仰的一個重要的準備或導言,哲學作為反擊異教徒的工具是重要的。他 認為,僅僅建立在理性的自然之光的基礎上的哲學能夠用來證明諸如上帝存在

17、、上 帝的完整性等等的宗教真理。當然,所有理性能夠知道的真正的宗教的真理啟示的 信仰也是能夠知道,所以哲學與神學在內容上是重疊的。盡管如此,哲學的成就巨 大。目前為止這是相當正確的,但問題在于它還不夠正確。既然真理是一,真正的 哲學知識便永遠不能與信仰的真理發(fā)生矛盾,但由于它沒有包括那些對于人類的拯 救至關重要的真理以及基督徒在宇宙中的獨特的定位,因而這是不完整的。啟示被 用來彌補哲學的不足,因此所有的哲學知識都服從于并受制于一個有關那些只有啟 示才能揭示的重要真理,如世界自無中產生的教義、三位一體的教義、道成肉身和 贖罪的教義、肉體復活與末日審判的教義等等的更高的神學知識。理性只能帶領我 們

18、在宗教知識之梯上攀行一部分,不管我們如何前進,梯子仍是同一架梯子。在結束對理性知識的討論而開始對神學知識的討論時,圣托馬斯寫道:既然自然理性通過創(chuàng)造物上升到對上帝的認識,而相反地,信仰的知識通過神圣的啟示從上帝降到我們一既然上升和下降的路是一樣的一一我們必須在理性之上的東西中沿著同一條 路繼續(xù)前進,這些東西是我們前面在通過理性檢驗上帝時所相信的。首先,具體地 說,我們必須論述超出理性僅為信仰而設的關于上帝自身的東西:如承認三位一體;其次,當然是有關由上帝完成的超出于理性的事情,如道成肉身及之后的事情;第三,是超出理性,在人類的終結中尋求的東西,如肉體的復活?胸升饋?榛曖籃愕鬧糧,約壩氨訟喙氐式

19、錄對圣托馬斯來說,神學是“科學的王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它作為宗教真理的源泉要比哲學優(yōu)越。人類靈魂的拯救取決于一些神學的真理,如道成肉身和贖罪。既然對上帝的哲學認識不是一個關于上帝的拯救的知識, 因此神學的真理比哲學的真理更重要。而且,啟示是比理性更好的了解最高的精神 真理的方法,因為啟示來自上帝,而上帝對他自身是不會出錯的,也因為理性與感 覺中所有自然知識的起源糾纏在一起,從而使得理性不適宜去了解最高的非感覺的 或精神的真理。理性似乎被宣布為不宜于使用源自感覺的時間化、空間化、有形化 的想象或“幻想”去思考永恒的、非空間的、非物質的對象,除非是有關精神對象 的純粹否定的知識。我們被告知對人

20、類理性的考察絕大部分存在著錯誤,這部分 是由于我們在判斷力上的欠缺,部分是由于想象混合。關于精神之物的理性知識因 此不可避免地被歪曲了 :不含有幻象的精神存在通過與含有幻象的感覺的肉體的比 較為我們所知,因此,我們理解真理是通過認為在一樣東西中我們看到了真理。上 帝,如狄奧尼索斯所說的,我們知道他是原因,乃是通過超越和移動by the wayof excess and bythe wayof removtion 。我們知道的其他的精神物質,在當下的生活中只是通過移動或 通過與物質的東西的比較為我們所知。因此當我們認識這些存在物時,我們需要回到虛幻的肉體,盡管這些存在它們自身中沒有幻象。因此僅在

21、理性的框架下我們必然想象天使是巨大的有翅膀的人類、上帝是位居天上的偉大的長著白胡子的巨 人,等等。至于理性的知識被幻象所破壞這一問題圣托馬斯有多嚴肅和有多連貫, 我們很難判斷。但他在解釋他的哲學對神學的服從時反復地利用了這個觀點。有點 不連貫的是,他承認在圣經中被啟示的真理也利用了感覺的想象,盡管在有些地方 不如在其他的地方那么多。但是哲學中的弱點卻是神學中的力量 :如狄奧尼索斯所說,神圣 的真理借助不太高尚的形象比更高尚的形象更宜于發(fā)展 ;這有三個理由。第一,因 為人類的心靈更易避免錯誤。因此顯而易見這些事情不是對神圣的真理的字面描 述,神圣的真理如果借更高尚的形象表達出來,它們就可能導致懷

22、疑,尤其是對那 些認為沒有比肉體更神圣的人而言。第二,因為這與我們此世的生活中對上帝的認 識更適合。因為比之他所是的我們更清楚他所不是的。因此由距離上帝最遠的事情 得出的類似在我們之中形成了一個更真實的對上帝的評價,即上帝是在我們對他可 說的或可想的一切之上的。實際上,由哲學與神學從這個世界得出的有關神圣之物的知識還有很多,盡管神學在這方面比哲學的缺點要少得多。圣托馬斯希望這兩 種有缺陷的知識在來世的生活中將被一種更準確的認知的方法所取代,那就是對神 圣之物的直觀。 圣托馬斯認為哲學低于神學的最后一個理由是后者比形而上學更 普遍適用于大眾。如果不是因為對啟示的信仰,既然很少有人具有學習自然神學

23、的 智力、時間或精力,將很少有人具有對上帝的任何認識。一個幾乎沒有人知道上帝 存在的世界與仁慈的、道德完滿的上帝是矛盾的;因此,主仁慈地主指導我們堅持 信仰那些即便是人類的理性也有能力加以考察的真理。這樣,所有的人都將能輕松 地分享上帝的知識,沒有不確定與錯誤。無疑托馬斯立場的這個總結引起了許多問題。在探討了將哲學與神學相聯(lián)系的一些其他的方法后,我們應該試圖想象一下 對這一問題的的一個系統(tǒng)的答案怎么會被其他的系統(tǒng)的答案所批評?,F(xiàn)在,我們考慮一下托馬斯的立場的兩個問題,不管最后哪個系統(tǒng)的解決最吸引我們,它們肯定都會把我們搞糊涂:首先,圣托馬斯怎么知道哲學從不與神學沖突,其次,區(qū)分真實 的與虛假的

24、啟示的標準是什么,哲學與神學發(fā)生過沖突嗎,圣托馬斯使我們確信哲 學從不與神學相沖突。真理是一,而不管我們是如何達到它的,。上去的路與下去 的路是一樣的。只是真理的來源是兩方面的?,F(xiàn)在,盡管我們所討論的基督教信仰 的真理超越了理性的能力,然而人類理性天然會知道的真理卻不能與基督教信仰的 真理相對立。因為人類理性天然所賦有的顯然是最真實的;因此我們不可能認為這樣的真理是錯誤的,也不允許我們相信我們所信仰的是錯誤的,既然它被以如此神 圣的方式確定為是真實的。因此,既然只有錯誤是與正確相對立的,就象從它們的 定義可以明顯看出的,信仰的真理不可能與那些人類的理性天然知道的原則相對 立??纯礆v史上占優(yōu)勢的

25、觀點,要說哲學與神學從來沒有彼此沖突當然是令人奇 怪的。許多現(xiàn)代哲學家,如薩特和杜威,堅持認為沒有超自然的上帝存在,這顯然 與基督教的超自然主義相對立。他們以及其他的許多人都否認有死后生活或有任何 來自超自然的起源和恩典的道德與人類價值。即使在托馬斯的時代如果只是如實地 復述哲學家和神學家的話似乎也是不可原諒的。即使是圣托馬斯看作是“哲學家(the philosopher)的亞里士多彳惠,也因堅持上帝和世界自亙古就彼此共存以及否認個體的靈魂是不朽的而含蓄地否認了世界自無中(ex nihilo) 被創(chuàng)造的基督教教義。是圣托馬斯簡單地忽視了亞里士多德和許多其他的前基督教(pre-Christian)的希臘哲學家一如懷疑學派一經常反對、起碼是含蓄地反對基督教的一 些啟示真理的事實,還是他找到了其他的走出困境的方法,在13世紀,盡管許多重要的希臘哲學著作通過阿拉伯語的翻譯已為穆斯林的知識分子團體所了解,但卻 不為拉丁語世界所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