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年級數(shù)學上冊《可能性》教案范文篇_第1頁
人教版年級數(shù)學上冊《可能性》教案范文篇_第2頁
人教版年級數(shù)學上冊《可能性》教案范文篇_第3頁
人教版年級數(shù)學上冊《可能性》教案范文篇_第4頁
人教版年級數(shù)學上冊《可能性》教案范文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年級數(shù)學上冊可能性教案范文篇【教材分析】可能性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統(tǒng)計與可能性的第一課時,它屬于課標中“概率與統(tǒng)計”這部分內容。關于“可能性”,小學全套教材分為兩次進行編排,一次是在三年級上冊,一次就是本冊。三年級主要讓學生初步感知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而在本冊中,要求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步從定性向定量過渡,學會通過量化的方式,用分數(shù)描述事件發(fā)生的概率。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本課安排的是簡單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與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是緊密相連的,因為一個游戲規(guī)則是否公平,本質上就是各參與者獲勝的機會是否均等,用數(shù)學語言描述就是獲勝的可能性相

2、等。因此,教科書在編排上就以“游戲活動”為教學內容展開,圍繞“等可能性”這個知識主軸,使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直觀感受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豐富對“等可能性”的體驗。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考慮到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結合學生熟知的“游戲活動”這一內容,我們在設計時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探究發(fā)現(xiàn)、拓展應用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自主建構新知。設計理念:1、根據(j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利用課本情境和創(chuàng)設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游戲活動,把知識教好教活。2、依據(jù)“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理念,以學生發(fā)

3、展為主體,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線,采用動手實踐,小組合作的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經(jīng)歷“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體現(xiàn)以下幾個特點:1、尊重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教學從“游戲活動要講求公平、公正”這一生活經(jīng)驗入手,創(chuàng)設了一個個游戲情境貫穿始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發(fā)揮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2、豐富操作感受,提升數(shù)學思考教學中設計了拋硬幣、擲骰子、設計轉盤等各種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親自體驗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感受,提升數(shù)學思考,學會用概率的眼光去觀察大千世界?!窘虒W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統(tǒng)計與可能性的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

4、學生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能按指定的要求設計簡單的游戲方案;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積極的活動參與中豐富學生對等可能性的體驗,滲透概率的統(tǒng)計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促進正直人格的形成;同時學會用概率的思維去觀察和分析社會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到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教學重難點:分析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 能按指定的要求設計簡單的游戲方案;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硬幣、乒乓球、學生實驗記錄單等。教學過程:師:“同學們,說說看,你們最喜歡怎樣的

5、老師?”生:我喜歡和藹可親的老師。師:(面帶笑容很自信地)看老師的樣子還算是和藹可親的吧!生1:我喜歡有學問、有知識、對學生比較嚴格的老師。生2:我比較喜歡幽默的老師。師:我也比較喜歡幽默的老師。俗話說“幽默是智慧的化身”嘛!就讓我們一起在幽默的交談中愉悅地度過40分鐘,好嗎?師:“猜猜看,老師最喜歡怎樣的學生?”生1:我認為老師肯定喜歡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學生。生2:我認為老師肯定喜歡成績好的學生。師:那你們能做到嗎?眾生:(聲音響亮)能!(一)故事導入,激趣引題1、阿凡提的故事同學們,大家喜歡聽故事嗎?老師給大家講講聰明的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在巴依老爺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眼看到了年底,阿凡提找

6、巴依老爺去討要工錢。巴依老爺可不想付給阿凡提工資。于是,眼珠子一轉,對阿凡提說:“恩,糟糕的阿凡提,我這里有兩張紙條,一張寫著“付工資”,另一張寫著“不付工資”,你抽到哪一張就按哪一張上的辦,你可是有一半的機會喲!大家想一想,如果阿凡提抽紙條的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師引導學生描述出:(可能抽到付工資的這張,也可能抽到不付工資的那張)2、復習“一定”“可能”出示裝有3個白色乒乓球的紙盒,提問,如果從中任意摸出一個球,用哪種語言來描述摸球結果?(摸出的一定是紅球)往紙盒里加入3個黃球,提問,如果從中任意摸出一個球,用哪種語言來描述摸球結果?(摸出的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黃球)3、揭題在我們的生活中,

7、有些事情一定發(fā)生,有些事情不一定發(fā)生,只能說具有可能性,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可能性問題。(板書:可能性)師:同學們可真聰明,個個都是聰明的小神童,老師為你們豎起兩根大拇指。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做看誰摸的多。游戲規(guī)則是,男、女同學各上來一名代表,同時摸十次球,看誰摸到的黃球多。(聰聰智慧寶盒中裝10個白球,明明智慧寶盒中裝10個黃球)。此游戲結果故意讓女同學贏,若男同學不服,可再次上來比試。讓同學們感知游戲的不公平。生:老師,您的游戲規(guī)則不公平。師:那么,你認為怎樣設置才公平呢?請同學們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二)探究新知,提升數(shù)學思考1、探究“拋硬幣是否公平”師: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生:

8、喜歡。師:平時都玩什么游戲啊?生:(打沙包、踢毽子、老鷹抓小雞、滾鐵環(huán))師:那你們平時都是怎樣決定玩游戲的先后順序呢?生:(石頭剪刀布、手心手背等)師:嗯、檳榔小學的小朋友也非常喜歡游戲,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課件(課間活動場面)師:奧,小朋友們都爭著、搶著要先玩,這樣可不行。同學們,在很多的比賽中,比賽時都應講求公平、公正,所以常常采用拋硬幣的方法來決定先后順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可愛的小裁判是怎么說的吧。播放flash視頻資料。出示問題:你認為拋硬幣決定誰開球公平嗎?(1)學生獨立思考(2)組內討論:(3)全班交流,明確:拋一枚硬幣,一般只可能出現(xiàn)兩種結果(排除豎起來的特殊情況):正面

9、朝上或反面朝上,這兩種情況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所以很公平。(4)量化“可能性”:你能用一個分數(shù)來表示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嗎?反面朝上呢?引導明確:可能性相同,都是 。板書:正面 方面2、操作驗證 “ ”“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 ”是我們分析得出的理論值,實際操作結果是不是如此呢?我們來驗證一下。(1)小組合作驗證:由小組長負責,還要有小小記錄員,每組共拋50次硬幣,記錄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結果。(提醒學生要控制好音量)(2)展示分析各組結果:初步體驗出現(xiàn)正反面的概率都在 左右。(3)匯總各組的試驗情況即全班的結果,再進行分析,進一步發(fā)現(xiàn)當數(shù)據(jù)增大時,這個結果更加接近 。(4)CAI介紹歷史上

10、著名數(shù)學家的實驗結果。試驗者拋硬幣次數(shù)正面朝上次數(shù)反面朝上次數(shù)德摩根409220482044蒲豐404020481992費勒1000049795021皮爾遜240001201211988羅曼諾夫斯基804603969940941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當試驗次數(shù)越來越大時,結果會越來越接近 。【設計意圖】“拋硬幣決定誰開球是否公平”,轉化成數(shù)學問題就是探究“硬幣正、反兩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否相同”。在學生得出“可能性相同,所以公平”這一答案的基礎上進行“量化”,“能用一個分數(shù)來表示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嗎?反面朝上呢?”再用實踐操作進行驗證“二分之一”這個理論值。操作驗證采用3個層次:組內驗證、全班驗證、數(shù)學

11、家的試驗結果,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試驗的次數(shù)越大,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就越接近;而且如果繼續(xù)試驗下去,可能性會越來越逼近 。這樣處理,不僅滲透了概率的統(tǒng)計定義思想和極限的有關知識,也再次證明了賽場上用拋硬幣決定誰開球是公平的。(三)思維拓展,強化數(shù)學概念師:同學們可真聰明,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等可能性的奧秘,已經(jīng)掌握了今天所學的知識。請同學們看老師手里的智慧寶盒,里面是乒乓球,一種是黃色的,一種是白色的,如果我從里面隨意摸出一個乒乓球,摸出白乒乓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生1:摸出白乒乓球的可能性是1/2生2:我認為不對,他們的個數(shù)不一定?師:那么你們還能否確定摸出白乒乓球的可能性?生:不能師:那么還需要什么

12、條件?你想知道什么條件?生:我想知道黃乒乓球有幾個?白乒乓球有幾個?師:那么讓我們來看看它們的數(shù)量。(出示1個白乒乓球,6個黃乒乓球)師:現(xiàn)在你認為摸到白乒乓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生:摸到白乒乓球的可能性是1/7。師:為什么?師:那摸出黃乒乓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生:摸到黃乒乓球的可能性是6/7。師:那么要使摸到白乒乓球的可能性變成1/9,這應該怎么辦?可讓學生自行說出分數(shù),自行演示。(三)應用拓展,發(fā)揮主體創(chuàng)造性(采擷生活的浪花)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非常善于思考,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件不確定事件的可能性我們可以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例如拋擲硬幣,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來表示,剛才我們摸乒乓球,每個

13、面出現(xiàn)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6來表示,那么這些知識在數(shù)學上都叫做概率。概率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應用廣泛,比如天氣預報、降水概率、航天發(fā)射等等都應用了概率的知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去采擷生活的浪花。第一關:智力大比拼1、三色轉盤(1)創(chuàng)設情境:有三位同學正在玩飛行棋游戲。誰先走呢?還能用拋硬幣來決定嗎?(體會有三個人參加,而拋硬幣只能出現(xiàn)兩種可能性,不符要求)(2)出示三色轉盤:每人選一種顏色,指針停在誰選的顏色上誰就先走。小紅選紅色,這樣公平嗎?(體會三種顏色的范圍不一樣大,可能性不相等,所以不公平)(3)出現(xiàn)紅色的可能性有多大?藍色呢?黃色呢?(4)怎樣設計這個轉盤才公平呢?(引導從等

14、可能性的角度設計,將轉盤平均分成三部分)(5)課件演示新設計的平均分成三部分的轉盤。2、四色轉盤剛剛幫他們解決了問難題,這時又來了一名同學也想加入游戲!于是他們重新設計了轉盤。(1)(課件顯示四色轉盤)指針停在這四種顏色區(qū)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2)如果轉動指針100次,估計指針大約會有多少次停在紅色區(qū)域呢?第二關:挑戰(zhàn)智慧屋3、擲正方體骰子他們終于決定了先后順序,開始玩游戲了。飛行棋規(guī)定,骰子擲出幾就走幾步。觀察骰子,正方體的六個面分別寫著16,擲出各個數(shù)的可能性是多少?第三關:采擷生活的浪花4、長方體骰子玩著玩著,小明使勁一投,骰子滾不見了。沒辦法,大家只好想辦法找東西代替。小強找來一塊長方

15、體橡皮,在各面分別寫上1、2、3、4、5、6,說:就用它來代替骰子吧!你覺得呢?這塊橡皮和正方體骰子一樣公平嗎?(懸念)(引導學生體會:雖然橡皮的材料均勻,但6個面大小不等,一個面的面積越大,投擲后朝上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這個方法是不公平的)【設計意圖】練習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體現(xiàn)了“情境貫穿”和“層層遞進”的特點,由“玩游戲”的故事貫穿始終。先出示三人游戲的情境,出現(xiàn)了不公平的3色轉盤,并讓學生動手設計公平的轉盤,體現(xiàn)了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接著由于又增加了一名同學,出現(xiàn)四色轉盤,通過提問“如果轉動指針100次,估計指針大約會有多少次停在紅色區(qū)域呢?”鼓勵學生能利用“可能性”做出恰當?shù)墓罍y,發(fā)展估

16、計能力;開始游戲后,探究正方體骰子各面的可能性,事件的可能結果由原來的2種、3種拓展成6種;最后出現(xiàn)極其有趣的一幕:骰子滾不見了,于是找個長方體橡皮代替,辨析它是否和正方體骰子一樣公平?這樣設計,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在生動真實的情境中學以致用,其樂無窮。(四)小結延伸首尾呼應:這節(jié)課開始講到,巴依老爺讓阿凡提抽簽,他說一張上面是“付工資”,另一張上面是“不付工資”。其實啊,狡猾的巴依老爺根本就不想付給阿凡提工資。所以,他的兩張紙條上面都寫的是“不付工資”。聰明的阿凡提早就識破了巴依老爺?shù)脑幱嫞谑菍Π鸵览蠣斦f:我尊敬的巴依老爺,按照您說的,您先抽一張,剩下的就是我的!巴依老爺氣的胡子翹的老高老高

17、,最后,還付給阿凡提了工資。師:同學們,阿凡提聰明嗎?恩,愿我們班的同學都像阿凡提一樣聰明!【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既呼應了課始,又深化了思維,可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等可能性”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全面、深入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使課堂余音繞梁,回味無窮。教材分析可能性是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初步感受事件的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并能對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做簡單的描述。教材重視學生對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觀感受。這部分內容是學生以后進一步學習可能性、簡單概率和概率計算的基礎。教材通過摸球游戲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從而

18、理解“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的含義。再通過玩轉盤、裝球等便于操作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加深對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認識。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性格活潑,且較易接受新鮮事物,課堂上善于獨立思考,樂于合作交流,有較好的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再者孩子們已經(jīng)知道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的發(fā)生有確定與不確定之分,能對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發(fā)生的可能性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但由于學生概括能力較弱,推理能力還有待不斷發(fā)展,很大程度上還需要依賴具體形象的經(jīng)驗材料來理解抽象的邏輯關系。所以在教學時,可讓學生充分試驗、收集和分析,幫助他們直觀形象地感知。教學目標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

19、是不確定的。2、使學生能結合已有的經(jīng)驗對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做出判斷,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3、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教學重點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教學難點 會用“可能”、“不可能”正確地描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與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方法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卡片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guī)硪粋€有趣的故事。在古代歐洲的某國,一個大臣冒犯了國王。國王大怒,決定將大臣處死,大臣被關進了死牢。按照該國當時的法律,死囚在臨刑前還有一次選擇生死的機會,那就是由大法官拿來一個盒子,盒子里有兩張紙條,分別寫著生和死。如果摸到“生”就生

20、,如果摸到“死”就死。你們認為這個大臣摸紙條時會出現(xiàn)什么結果呢?師:對大家用了一個詞:可能。就是可能摸到生,也有可能摸到死,兩種結果都有可能??墒沁@個昏庸國王一心要讓這個大臣死死,于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寫有“生”的紙條換成了“死”字,而大法官并不知道。這下,大臣的命運又會怎樣呢?師:看來大家都替他擔心了,兩張紙條上都寫著“死”,任意摸一張,必定是“死”字,看來這個大臣一定會死,不可能生了。這時有個好心人的知情人把這個情況偷偷地告訴了大臣。這個大臣整整想了一夜,終于想出了好辦法。臨刑前,當大法官把盒子拿來要大臣抽的時候,大臣拿起一張紙條,看也不看,猛地吞進肚里,在場的人全驚呆了,你們說說,大臣的命

21、運又會怎樣?是的大家說得很好,因為他吞了一張紙條,剩下的是死,那么法官就判斷他吞下的是“生”字。故事里的大臣經(jīng)過了從“可能生,也可能死”到“一定死”,最后再到“不可能死”的過程,是他用智慧贏得了生命。引入課題: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一樣,有些我們不能確定定它的結果,有些則可以確定他的結果,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就是今天我們一起要學習的內容: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二.探究新知1.引入:同學們,上周我們學校舉行了運動會,為了慶祝我校運動會的圓滿結束,有些班級舉行了聯(lián)歡會,瞧,這個班級正在舉行聯(lián)歡會,(課件出示主題圖),為了增加聯(lián)歡會的趣味性,老師決定現(xiàn)場抽簽表演節(jié)目。2.活動:課

22、件出示三張卡片,上面分別寫上唱歌、跳舞、朗誦,(1)小麗 、小雪、小明三位同學首先抽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時小明抽,他會抽到什么節(jié)目呢?請你們猜一猜。學生對抽簽結果進行猜測:他可能抽到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誦,3種情況都有可能。師:老師這也有這3張卡片,我請同學來抽一抽,看是不是這三種情況都有可能抽到。請一生進行抽節(jié)目簽活動,每次抽出來后再放回去打亂順序再抽?;顒油旰?,生匯報交流,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可能。(2)師課件顯示:跳舞:小明抽到的是什么節(jié)目?生:跳舞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小明要表演跳舞,但是,在沒有抽簽之前,你能肯定他會表演跳舞嗎?(3)還剩下兩張簽,接下來該小麗抽了,她可能會抽到什

23、么呢?唱歌和朗誦都有可能。也可能唱歌也可能是朗誦,到底是唱歌還是朗誦,能確定嗎?但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她還會抽到跳舞嗎?(板書不可能)再找一名同學來抽簽,驗證學生的猜想是否正確。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麗抽了什么?(課件翻開:朗誦)(4)現(xiàn)在只剩最后一張了,小雪會抽到什么呢?生:唱歌能確定嗎?為什么?(師板書:一定)那如果小雪先抽的話,她一定能抽到唱歌嗎,為什么現(xiàn)在就一定能抽到唱歌,3.師小結:剛才在猜測會抽到什么節(jié)目時,第一次同學們用的詞是“可能”,第二次同學們用的詞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發(fā)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種情況,當然,不同情況下,它們有時也會發(fā)生變化。三、

24、鞏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1題。說一說指針可能停在哪種顏色上。讓學生說一說,并說明理由。2.完成教材第45頁“做一做”。出示:兩個盒子,一號盒子放的全部是紅棋子,二號盒子放的有紅棋子、藍棋子和綠棋子。 引導學生先說一說,哪個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哪個盒子里可能會摸出綠棋子?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等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組織摸一摸活動,并驗證,再集體匯報。3.說一說:同學們,你們教師引導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選一選,填一填。一定 可能 不可能(1)三天后( )會下雨。(2)魚兒( )生活在水里。(3)我一生下來( )會跑。

25、(4)太陽( )從東方升起。(5)拋一元硬幣,正面( )向上。4、逆向練習,動筆涂色。請你當設計師,設計設計盒子中的球。(1) 摸出的一定是綠球。(2) 摸出的可能是綠球。(3) 摸出的不可能是綠球。哪些同學都是為(1)設計的,哪些同學為(3)設計的剩還有些作品各不相同,但都是為(2)設計的,他們肯定有相同之處,是什么?師:同學們,我這里也有一幅作品,看看是為幾號設計的?(老師一部分一部分地出示)可能是幾號,不可能是幾號,如果是(2)號,后面會怎樣,如果是3號,后面會怎樣?你們不愧是優(yōu)秀的設計師,不僅會設計,還會思考,能把可能、一定、不可能用得非常準確。四、小結這節(jié)課你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

26、獲?引導歸納:這節(jié)課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相關知識,我們不僅知道了有些事情是可能發(fā)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1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2.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括經(jīng)常、偶爾兩種情況??赡芸赡苄?不可能 不確 定一定 確定教學目標:1.初步體驗生活中確定和不確定現(xiàn)象,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正確地描述這些現(xiàn)象。2.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及口頭表達能力,觀察、推理能力,發(fā)散思維,小組合作及團結協(xié)作能力,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和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的

27、實踐能力。3.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4.滲透猜測、實驗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教學重點與難點:體驗、描述生活中的確定和不確定事件。教具準備:有關課件,抽獎的盒子及彩球,獎品,水彩筆。教學過程:課前談話:今天我特別激動!孩子們你們知道我的哪些信息?你確定嗎?看到你們燦爛的小臉,老師突然感覺自己似乎老了。孩子們猜猜看我有多大年齡。生猜想,言語中帶上“可能”,初步領會這件事的不確定性。老師告訴你一個信息:我去年四十歲,現(xiàn)在你們能確定我的年齡嗎?一、初步體驗生活中確定和不確定現(xiàn)象(一)引入師:同學們,你們抽過獎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抽獎的盒子,還有獎品哦:只要摸到紅、黃、綠這

28、三種顏色中的任何一種彩球,你就可以得到獎品了。(二)學習“一定”“不可能”“可能”。1、老師現(xiàn)場在抽獎的盒子里放入藍色的彩球。誰想試一試?師:為什么沒人愿意上來抽獎?你們有話說嗎?生:不管誰上來都不可能摸到紅、黃、綠色,因為里面沒有這三種顏色,我們不可能得獎。師:不僅沒有而且這里全是藍色。那么繼續(xù)讓你們摸,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一定是藍色。)(板書:一定)而不可能摸出什么顏色?(不可能是紅、綠、黃色。)師:僅此而已?(從中不可能摸出除了藍色以外的任何顏色。)(板書:不可能)師:那你們就不可能得到獎品。你們都覺得不公平吧?(為了讓你們能中獎)該怎么辦呢?2.放進去這三種顏色。誰想摸?(教師放進這三種

29、顏色,搖一搖盒子。)請一個學生上來,在摸出來之前問:“猜猜看,他從中摸出一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他可能中獎,也可能中不了獎。)師:為什么?(因為盒里有紅、藍、黃、綠這四種顏色。)師:對,盒里有紅、藍、黃、綠這四種顏色,紅、黃、藍、綠色都有可能被摸出,因此他可能中獎,也可能中不了獎。(板書:可能)3、師從盒子里取出藍色彩票,此時盒子里剩下紅、黃、綠三中顏色的彩球。師:如果現(xiàn)在讓他們去摸,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生:一定能得獎生:可能是.也可能是.4、三個孩子輪流摸獎。進一步感受可能、不可能、一定。(適時板書課題:可能性)第一篇:蘇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小數(shù)乘除法的簡便運算教案蘇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小數(shù)乘除法的

30、簡便運算教案教學目標:1、使學生知道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shù)乘法同樣適用,能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正確地、合理地、靈活地進行小數(shù)乘法的簡便計算。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類推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簡算意識。3、讓學生相互交流、合作、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感受美,發(fā)現(xiàn)美的情感。教學重點:1、理解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shù)乘法中同樣適用。2、運用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小數(shù)乘法的簡便計算。教學難點: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shù)乘法的簡便計算。教學準備:課件、練習卡。教法學法:在教學思想上努力體現(xiàn)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始終參與教學活動中。在教學方

31、法上,采用游戲、直觀演示、引導探究等教學方法,從扶到放,讓學生在游戲、探索、練習過程中學會小數(shù)的簡便計算。在教學設計上,注意重點內容的處理,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簡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靈活做題的技巧。在教學手段上,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了教學的效果。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師: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整數(shù)混合運算順序適用于小數(shù),那么,除此以外,還有哪些適用于小數(shù)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討整數(shù)乘法運算定律適不適用于小數(shù)(教師板書課題)。二、舊知鞏固師:上新課之前先來考考大家??凑l算得快。(學生完成練習卡上的第1.2題) 學生匯報計算結果。師:同學們算得真快,那老師再來考考

32、大家,看誰算得巧。(學生完成練習卡上的第3題)學生匯報計算方法和結果。三、游戲探知師:誰來說說你們剛才完成的三道題分別是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來簡便計算的呢?在整數(shù)乘法中我們學過了哪些運算定律、用定母表示。師:同學們,你們會唱“找朋友”這首歌嗎?師:下面我們就來邊唱這首歌邊做“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同桌討論,協(xié)作完成。計算下面各題,找出計算結果相同的式子用等號連接。1.2 0.7 0.8(0.50.4) 2.40.5+3.60.5(0.80.5)0.4 (2.4+3.6)0.5 0.71.2師:同學們,他們的好朋友都找對了嗎?師:(手指算式)這些算式各說明了什么呢?(學生觀察后,紛紛舉手)師:說

33、得太好了,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這些算式說明什么? (整數(shù)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shù)乘法同樣適用 )。師:你們真聰明,又肯動腦子。剛才通過我們的探索,大家知道了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shù)乘法同樣適用,但是究竟怎樣,才能使計算簡便呢?下面我們就來討論幾道題。四、例題講述師:(板書) (1) 0.254.784師:請同學們認真地觀察,看看這道題能不能用簡便方便計算,怎樣算簡便,請試著用簡便方法計算,并思考你是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學生觀察,思考,教師巡視,參與其中,共同研討)。讓學生在班級匯報交流。師:誰能說說這道題能不能簡算?怎樣簡算?為什么?師:(板書) (2) 0.65201(學生再次觀察,思考,

34、并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用乘法交換律和分配律對小數(shù)乘法進行了簡便計算,大家都掌握得很不錯,那接下來就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去“過關斬將”,解決更多的難題。五、課堂練習(1) 0.312.5 - 0.24先算( )A.加法B.減法C.乘法(2)3.64.5+3.65.5可以運用( )進行簡算。A.乘法交換律B.乘法結合律C.乘法分配律(3)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50.41.91.850.40.15.04(4)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方法算的用簡便方法算。 1.51021.254.60.75 4.80.252.330.54 2.50.50.420.87.51.25(5)麗

35、麗送給希望小學99名同學每人一套12.8元的文具。麗麗一共花了多少錢?六、課堂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我們已經(jīng)明白了整數(shù)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shù)乘法同樣適用。板書設計: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適用于小數(shù)第二篇:蘇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 小數(shù)乘法的簡便運算蘇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小數(shù)乘法的簡便運算教材簡析:學生在四年級學習了整數(shù)加法以及整數(shù)乘法的一些運算律,體驗到運用運算律,可以使一些計算變得簡便,所以學生有運用運算律的意識和能力。但所有這些運算律都是在整數(shù)的范圍之內通過不完全歸納得到的。這些運算律在小數(shù)范圍內是否適用呢,還需要驗證。在小數(shù)加減法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36、中發(fā)現(xiàn)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律對小數(shù)加法同樣適用。那么,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律對小數(shù)乘法是否適用呢?這就是這節(jié)課首先要學生研究解決的問題。教材是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三組式題的結果,發(fā)現(xiàn)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律對小數(shù)乘法同樣適用,從而把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律很自然地推及到小數(shù)的乘法之中。隨后的試一試讓學生自主應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經(jīng)歷了整數(shù)加法運算律推廣到小數(shù)加法的過程,對整數(shù)乘法運算律推廣到小數(shù)應該沒有很大的疑義,關鍵是讓他們經(jīng)歷一個驗證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結論的科學性和嚴密性。教學目標:1、 使學生經(jīng)歷舉例驗證的數(shù)學活動過程,初步理解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律對小數(shù)乘法同樣適用,感受數(shù)學結論的科學性和嚴密

37、性。2、 在運用有關的運算律進行小數(shù)的簡便計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3、 使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一步增強探索數(shù)學知識和規(guī)律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方法和應用價值,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學重點:使學生經(jīng)歷舉例驗證的數(shù)學活動過程,初步理解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律對小數(shù)乘法同樣適用,能主動運用有關的運算律進行小數(shù)的簡便計算。教學過程:一:提出問題。1、 談話導入:最近我們一直在學習有關小數(shù)的計算問題。下面進行幾輪計算比賽。第一輪:看誰算得對。101.3 0.32100 240.24 3.20.6 150.15 1.90.02 0.40

38、.5 1.258 2.54 0.244 2000.16 0.60.1第二輪:看誰算得巧。25734 32103 768276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運用了哪些運算律。教師小結:在整數(shù)乘法中,我們運用乘法的一些運算律,可以使計算簡便。2、 提出問題:整數(shù)乘法中的運算律,對小數(shù)乘法是否適用呢?學生猜想。(設計意圖:小數(shù)乘法和加減法的口算,是進行小數(shù)簡算的重要基礎,所以基本技能的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競賽的形式進行練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凑l算得巧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調動起原有的整數(shù)乘法運算律的知識經(jīng)驗,并大膽猜想整數(shù)乘法中的運算律,對小數(shù)乘法是否適用。)二、觀察驗證。1、 教師提出驗證要求:同學們的

39、猜想是否成立呢,需要我們舉例來驗證。出示幾組算式,提出要求:先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號嗎?0.81.31.30.8(0.90.4) 0.50.9(0.50.4)(3.22.8) 0.63.2 0.62.80.6(1)學生計算,匯報結果,發(fā)現(xiàn)每組的兩個算式結果相等,可以用等號連接。(2)觀察每組的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學生發(fā)現(xiàn):第一組兩個算式中,兩個小數(shù)相乘,交換兩個因數(shù)的位置,結果相等,符合乘法交換律。第二組的兩個算式中都是三個小數(shù)相乘,左邊先把前兩個小數(shù)相乘,再乘第三個小數(shù),右邊先把后兩個小數(shù)相乘,再和第一個小數(shù)相乘,結果相等,符合乘法結合律。第三組左邊是把兩個數(shù)的和乘一個數(shù),右邊是把這兩個

40、數(shù)分別乘以這個數(shù),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也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3)乘法的這些運算律是否在小數(shù)乘法中普遍適用呢,小組合作,再例舉幾組有這樣關系的算式,通過計算來驗證一下。(4)交流發(fā)現(xiàn):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律,對小數(shù)乘法也同樣適用。(5)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乘法運算律的推廣和運用”。(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觀察、舉例、再觀察、發(fā)現(xiàn)的驗證的過程,不但使學生經(jīng)歷形成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還能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結論的科學性和嚴密性,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恼J知態(tài)度。)三、實際運用1、談話:乘法的這些運算律在小數(shù)乘法中有什么用呢?2、試一試:下面各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0.250.734 0.32403 (1)

41、學生嘗試計算(2)交流計算方法,讓學生說說運用了什么運算律。0250.734 0.32403=02540.73 .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 0.32(400+3)=10.73 = 0.32400+0.323.乘法分配律=0.73 =128+0.96= 128.96(3)教師小結:看到算式,首先要觀察數(shù)據(jù)特點,再根據(jù)數(shù)據(jù)和算式特點,合理運用乘法運算律,使計算簡便。3、練一練:用簡便方法計算。7.60.8+0.27.6 0.2536 0.85199(1)學生嘗試計算。(2)交流計算方法。讓學生說說是怎樣運用運算律進行簡算的。3、 運用乘法交換律,還可以對小數(shù)乘法進行驗算。完成練一練第2題。4、 獨立

42、完成第87頁第9題,交流思考過程和計算過程,通過交流使學生體驗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也可以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已經(jīng)有簡便運算的經(jīng)驗,所以應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主要讓學生嘗試練習,再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中體會運算律的運用,掌握正確的簡算方法。)四、全課小結五、布置作業(yè)完成第87頁7、8、兩題。6.3+4.82+3.70.8230710.10.451813243.756.30. 3212.52.55.61.257.6277.61747.6(7.715.4)74.78.35.28.30.8312.58.839(1.35)423.5721.258 2704.59.9347

43、.1241.1241251.25)0.82.240.6426.70.557.57.32.77.32.71.51.28.81.54502.523.50.43.50.64.8352.17548.42.7851.60.48(1)3.71.40.052)2.73.7+0.37733)2.36.7-9.244)1.25231.65)16.59.97)3.97.8+390.12+3.96)0.64+0.360.25 8)3.05-2.051.4以下題,練好了,你的數(shù)學進步很大的.(一)1) 3118-8-8112=2) 98100+19798=3) 63+6+1946=4) 1215+12+18212=5

44、) 30410-10-10105=6) 17180+17+1717=7) 8582+1785=8) 33620-20-20137=9) 39832-32-321=10) 390166+131390=11) 440+4+1574=12) 560138+159560=13) 348192+204348=14) 12290+12+612=15) 3302-2-2131=16) 62913-13-13232=17) 245303+192245=18) 6545-5-5257=19) 71737-37-37221=20) 76422-22-22268=21) 326+9332=22) 35358+35+

45、3735=23) 243204+93243=24) 39463+39+3139=25) 22531+266225=26) 1083+1610=27) 483224+271483=28) 1859+18+13818=29) 67937-37-37282=30) 1027+10+7110=31) 28516-16-1686=32) 1409-9-940=33) 22196+222=34) 37516+380375=35) 85943-43-43363=36) 3161+3+363=37) 43153+43+34143=38) 5518-8-8253=39) 6691-1-1173=40) 1911

46、5+19+28019=41) 13543+155135=42) 384+3+143= 43) 179145+152179=44) 43621-21-2139=45) 71715-15-15320=46) 188158+40188=47) 4855+14348=48) 76+7+927=49) 62116-16-16125= 50)72922-22-22332=(二)1) 153208+89153=2) 19186+19+20919=3) 75450+4575=4) 2114+8521=5) 19994+203199=6) 13445+153134=7) 972+9+2249=8) 65244+

47、352652=9) 24565+232245=10) 88+8+908=11) 241247+149241=12) 93218-18-18436=13) 55327-27-27255=14) 20100+20+39420=15) 154+1+441=16) 4971-1-1199=17) 15403+9215=18) 3272-2-2128=19) 171107+91171=20) 285150+147285=21) 14227+270142=22) 25056+340250=23) 3190+3+73=24) 16115+16+37916=25) 24697+2246=26) 15033+1

48、65150=27) 8786+1387=28) 22101+22+19522=29) 6456-6-6248=30) 27652+146276=31) 216338+58216=32) 7109+7+2867=33) 355209+187355=34) 187181+314187= 35) 38213-13-1384=36) 3088-8-8109=37) 87057+141870=38) 18095+103180=39) 5655+24256=40) 8212-2-2325=(三)1) 188468+4271884=2) 13177+13+2013=3) 428292+203428=4) 3

49、70322+173370=5) 41620-20-2019=6) 12883+115128=7) 302212+283302=8) 368225+171368=9) 389148+248389=10) 1948-8-894=11) 3226+3+703=12) 1529-9-952=13) 2119-9-912=14) 9556+4395=15) 1316116+3791316=16) 93648-48-48440=17) 53121-21-2135=18) 84127-27-27345=19) 51829-29-29121=20) 40424-24-247=21) 708146+52708=

50、22) 162134+163162=23) 1084+1510=24) 70102+9670=25) 466+4+324=26) 267162+234267=27) 185+19318=28) 235433+62235=29) 1057+10+14010=30) 214338+58214=第三篇:乘除法的簡便運算教學設計第8課時 乘、除法的簡便計算一、教學內容:乘、除法的簡便計算P29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靈活運用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決實際問題,體驗解題算法的多樣化。2、過程與方法:在選擇合理的、靈活的方法進行計算的過程中,體驗乘法運算定律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3、情感態(tài)度價值

51、觀:培養(yǎng)觀察能力、類推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教學重難點:重點:能靈活運用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決實際問題,體驗解題算法的多樣化。難點:把一個兩位數(shù)改成兩個合適的一位數(shù)相乘或相除的方法。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課件。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1、口算。4( ) =12 100( )=25 4( )=32 1000( )=125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剛才的口算題,你們很快就算出了結果,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在乘法運算中 有哪三對好朋友呢?(想)教師板書:52= 254= 1258= 請同學們要牢記這三對好朋友,一會兒它要給我們很大的幫助。2

52、、簡便計算。5134 32(200+4) 599+5讓學生說一說簡便計算的方法和計算的過程。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簡便計算。 板書課題:乘、除法的簡便計算。(二)探索發(fā)現(xiàn)1、教學例8。 課件出示教材第29頁情境圖。師: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師生交流后,教師可選擇重要問題進行解決。 (1)解決問題:王老師一共買了多少個羽毛球?學生嘗試計算,探索簡算方法。師:我們先來研究1225應該怎么算更簡便些。展示交流各種算法,并說明算理。交流預設:方法一:1225 =(34)25 =3(425)=3100 =300(個) 方法二: 1225 =(10+2)25 =1

53、025+225 =250+50 =300(個) 方法三: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個) 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在計算2512時,方法一把12寫成4與3的乘積,目的是4個25的乘積是100,可得2512=2543=1003=300;方法二是把12寫成10與2的和,目的是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先計算10個25是多少,再計算2個25是多少,最后把計算的結果相加。方法三是把25看成100,擴大到原來的4倍,為使積不變,再除以4。引發(fā)思考:想一想,大家為什么不用豎式計算呢?這幾種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師生交流后小結:這幾種方法都應用了乘法運算

54、定律進行簡便計算,但是根據(jù)不同的想法可以有多種方法解題,體現(xiàn)算法的多樣化。(2)解決問題:買羽毛球共花了多少錢?問題出示后讓學生自主列式,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簡算“3225”。 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內交流,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如何應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的。板書:3225=8425 3225=(30+2)253225=3210042、即時練習。(1) 2425= 24125= 88125= (2)學生說出計算的結果,并說說自己是如何計算的,分別應用了哪些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三)檢測評價1、用簡便方法計算。1297+397 1723-237 72024 9923+23 2下面等式中運用了乘法結合律

55、的在括號內畫“”。 (1)4(153)=(415)3( ) (2)(34)56=3(45)6( ) (3)6(3a)=6(a3)( )(四)評價反饋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小結:知道了多位數(shù)四則運算,有時候根據(jù)算式和數(shù)據(jù)的特點,通過運用運算定律或性質可以使計算簡便,能幫助我們正確、迅速、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五)板書設計乘、除法的簡便計算例8:(1)一共買了多少個羽毛球?方法一: 1225 方法二:1225 方法三: 1225 =(34)25 =(10+2)25 =12(1004) =3(425) =1025+225 =121004 =3100 =250+50 =12004 =3

56、00(個) =300(個) =300(個)答:一共買了300個羽毛球。六、教學反思: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非常多。分類講解。這樣學生對這個因數(shù)理解起來就比較簡單,也覺得比較有意思。再讓學生舉例,舉例時再讓學生說明這樣寫的理由,這樣學生對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比較輕松。學生對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結合律容易混淆。第四篇:小學數(shù)學教案:小數(shù)乘法的簡便運算小數(shù)乘法的簡便運算教學內容:課本第9-10頁。教學目的:會把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應用于小數(shù)的計算,并會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教學過程:一、復習。 1.口算。2.54 1.250.8 32254 0.5200 0.51.01 125188 問:連乘的式題你是怎么算

57、的?在整數(shù)乘法中我們學過那些運算定律?(主要從運算定律的內容、運算定律的字母表達式、舉例說明應用運算定律怎樣使計算簡便來說明)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ab=ba (ab)c=a(bc) (a+b) c=ac+bc 2.用簡便方法計算。25464 478125 4899 5461+6146 3.分組計算下面各題。0.71.2 1.20.7 (0.80.5) 0.4 0.8(0.50.4) (2.4+3.6) 0.5 2.40.5+3.60.5 左邊和右邊對應算式結果相同嗎?哪一種算法比較簡便?為什么?4.小結:運用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小數(shù)乘法也可以運用整數(shù)乘法的運算定律使一些計算簡便。(板書課

58、題:小數(shù)乘法的簡便運算)二、新授。 學生嘗試計算。0.254.784 0.65201 =0.2544.78 =0.65(200+1) =14.78 =0.65200+0.651 =4.78 =130+0.65 =130.65 學生板演后,要講出簡算依據(jù)。小結:運用定律計算,如果能設法使一個因數(shù)轉化為整百數(shù)或者兩個因數(shù)相乘的積為整百數(shù)就能使計算簡便。三、鞏固練習。1.用簡便方法計算。0.250.12548 3.21.25 0.50.46+0.50.54 2.599 2.課本第10頁做一做。四、作業(yè)。 練習三第3、4、5題。課后小結:第五篇: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小數(shù)乘除法分類練習題蘇教版小學五

59、年級數(shù)學上冊小數(shù)乘除法分類練習題一、填空5厘米=()米0.25千克=()克3.02噸=()千克25毫升=()升0.213千米=()米15厘米=()分米 32.5千克=(6.03噸=(0.003千克=(15毫米=(2 13克=(二、豎式計算260.823912.6350.465)噸2.18千克=()千克17平方米=()克5千克=()厘米2.23千米=()千克 0.150.371614.31591.2245.55)噸)平方分米)噸)米38 37第一篇:XX年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五單元教案(新版北師大版)XX年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五單元教案(新版北師大版) 本資料為woRD文檔,請點擊下載地址下載全文下載地

60、址小熊請客(第1課時)總課時教學目標、結合“小熊請客”的具體情境,經(jīng)歷4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2、掌握4的乘法口訣,會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重點難點掌握4的乘法口訣以及口訣的編制。教學準備無教學過程一、問題情境出示:教材第38頁情境圖師:小熊把幾個紅果串成一串?生:4個。師:那2串有幾個紅果?3串呢?你能完成下面的表格嗎?出示:教材第38頁表格學生獨立完成表格后,組織交流匯報。二、自主探究、編口訣。師:咱們之前學習過5、2和3的乘法口訣,都是同學們根據(jù)乘法算式自己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到的,今天咱們仍然自己試試編寫4的乘法口訣,有信心嗎?學生在小組內嘗試編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