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鑒賞之意象 情感_第1頁
高考詩歌鑒賞之意象 情感_第2頁
高考詩歌鑒賞之意象 情感_第3頁
高考詩歌鑒賞之意象 情感_第4頁
高考詩歌鑒賞之意象 情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詩歌鑒賞之意象 情感第1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考綱要求: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 表達技巧;二: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 者觀點。第2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何謂意象? 即在詩歌中作者借其表達感情的形象物,它可以是人象、物象、景象、事象等。何謂意境? 意境就是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動的客觀事物(境)相契合而形成的一種情景交融形神兼?zhèn)涞乃囆g境界。 一:讀懂意象、理解內容、創(chuàng)設意境第3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如何判斷意象的象征意義1:套用法 即熟記一些意象的象征意義. 如:杜鵑-悲苦

2、 思鄉(xiāng)2:聯(lián)想法 即由意象本身的特征展開聯(lián)想,進而 推斷其意義. 如:竹-謙虛 氣節(jié) 3:諧音法 即利用漢語一些字詞讀音近似的特 點,由此字推彼字,進而推斷其意義. 如:柳-留, 蓮-戀 子規(guī)(杜鵑)-歸家回家 第4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如何解答意象類題目 首先應指出文中運用了那些意象,然后還應指出這些意象表達了什么情感或構成什么情景或表現(xiàn)了什么內容格式:意象+情感(或情景或內容)注意:這類題一般不要只答意象,要盡量 答出它所表達的情感、情景、內容。第5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04江蘇 征人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

3、刀環(huán)。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寫了征人的戍邊生活。)第6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02全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關鍵” 之說?為什么? (“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xiāng)之情,而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是“折柳”全詩的關鍵。)第7頁,共26頁,2022年,5月20

4、日,0點16分,星期五06全國 題竹石牧牛黃庭堅 野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牛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 這首詩可分幾個層次?它們分別寫了什么內容?兩層。1:分別寫了石、竹、牧童、老牛 四個形象,構成一幅完美的畫面; 2:寫作者由畫中的內容而生發(fā)的感想。第8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 這句詩寫了。(詩句串譯或內容概 括) 其中“”表現(xiàn)了;“”表 現(xiàn)了。(分析重點詞語)。 這句詩表現(xiàn)了。(合成整體意境)分析詩句意境:格式: 內容+意象+意境(表達意境詞語)第9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表達意境常

5、用詞語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冷、清幽絕俗、清麗自然 (04廣東) 江漢 杜甫江漢思歸客,乾沖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擾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問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lián)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第10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 頷聯(lián)中的“片云”“孤月”既為實,也有寓意“片云”在空中飄蕩就想自己漂泊他鄉(xiāng),漫漫長夜中,月亮 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獨寂寞; 頸聯(lián)用“落日”比喻自己黃昏暮年,“秋風”則是眼前實景,與上句落日喻象相對,虛實結合。兩聯(lián)情景交融,塑造了一

6、種天高地遠、孤月獨照的冷清(或孤寂)意境。第11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 05年高考全國乙卷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注冬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jié)日問: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并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答:“抱膝”二字生動地勾畫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態(tài),用“燈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將“影”和“身”聯(lián)系起來,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顯得形影相吊。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時的一種孤寂心情。 第12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06年高考

7、天津卷 涼州詞 張籍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注:磧(q)沙漠。練,白絹,絲織品的一種?!盁o數鈴聲遙過磧”句表現(xiàn)了怎樣的邊塞景象? 這里的“鈴聲”即駝鈴,是沙漠中的特有景 象,借代駝隊。整個詩句表現(xiàn)了長長的駝隊行 進在廣袤的沙漠上的邊塞風光。第13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06年高考山東卷 曉上空泠峽王鎧運 獵獵南風拂驛亭,五更牽纜上空泠。 慣行不解愁風水,瀑布灘雷只臥聽。注空泠峽:在湖北宜昌市東南長江上。王鎧運(1832-1916),近代著名詩人。他早年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然而屢遭排斥,于是絕意仕途,歸而授徒。 寫拂曉時分

8、,獵獵南風吹拂著江邊驛亭。詩人乘坐小船在纖夫的牽引下向空泠峽溯流而上。本詩前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情景?第14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 這里展現(xiàn)的是一幅幾枝鮮花的花瓣上沾著水珠堪憐的畫面。作者寫這句并不是為惜春傷懷。可以從兩方面看出:一、作者接著“數枝”句說:“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二、在烏云密布、寒雨將至時,作者更關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06年高考全國卷 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注三農:指春耕、夏耘、秋收。上闕中“數枝幽艷濕啼紅”一句展現(xiàn)的是一貼什么樣的

9、畫面,作者寫這句是為惜春傷懷嗎?為什么?第15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 二:情感和形象古詩詞借助什么表達情感一:不借外物即直抒胸臆;二:借物即托物言志;三:借景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四:借事即敘議結合;五:借古跡古事即借古諷今。第16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考試中常見的情感形式有1:憂國憂民感時傷懷 -亡國的痛苦,昔盛今衰的感慨(或借 古諷今),對百姓、民族、國家命運 的憂慮 2:懷才不遇 -建功立業(yè)、壯志難酬的悲嘆、潔身自 好不慕權貴3:山水情懷、隱逸之趣 -寄情山水田園、歸隱生活 第17頁,共26頁,2022年,5月

10、20日,0點16分,星期五5:思鄉(xiāng)懷人 -羈旅愁思、思念親友、閨中怨婦 6:離情別緒 -依依惜別的留戀、情深意長的 勉勵、坦陳心志的告白4:傷春悲秋 -人生短暫、青春易逝、滄海桑田第18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 所謂形象,指文藝作品反映社會生活的特殊形式,是作者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能激發(fā)人們想像的生活圖景。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形象”指文學藝術作品中出現(xiàn)的能夠訴諸人的感覺和感情、反映外在世界和人的內心生活的一切感性形式。狹義的“形象”專指作品中典型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鑒賞形象第19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

11、五形象類別1:灑脫不羈的形象;2:憂國憂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田園的隱者形象;4: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形象;5:羈旅游子的形象;6:愛恨情長的形象;第20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 這是一首( ?)詩,作者采用了( ?)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作者( ?)的感情,塑造了一個( ? )的形象。格式: 表現(xiàn)手法+內容+情感+形象解題方法第21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 “竹窗斜漏補衣燈”是一個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它是詩人想象(見到)的情景:竹籬茅舍中,一縷昏黃的燈光從竹窗里斜漏出來。青燈之下,詩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親)正在一針一線地縫補著衣服。詩人那

12、懷鄉(xiāng)思歸的急切心情,家中親人對游子的關切和思念之情,正從這幅畫面中流溢出來。06年高考四川卷 夜 歸周密夜深歸客依筇行,冷燐依螢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徑滑,竹窗斜漏補衣燈。 注筇:此代指竹杖?!爸翊靶甭┭a衣燈”這一耐人尋味的畫面中蘊含了哪些感情?請簡要賞析。 第22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06年高考全國卷 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注三農:指春耕、夏耘、秋收。試分析下闋的內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fā)的思相感情。 這首詞的下片描寫了農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發(fā)出了

13、“人間辛苦是三農的感嘆,表達了農民盼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心情。作者通過對農民辛勞生活的感嘆,抒發(fā)了憐憫農民的思想感情。第23頁,共26頁,2022年,5月20日,0點16分,星期五04年高考全國卷試題)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設問)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古人認為杜鵑叫聲好像是“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xiāng),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叫聲入手。末兩句寫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家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