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實驗中學初三化學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b81a3ef6952466a3106f163f001faf/68b81a3ef6952466a3106f163f001faf1.gif)
![龍巖實驗中學初三化學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b81a3ef6952466a3106f163f001faf/68b81a3ef6952466a3106f163f001faf2.gif)
![龍巖實驗中學初三化學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b81a3ef6952466a3106f163f001faf/68b81a3ef6952466a3106f163f001faf3.gif)
![龍巖實驗中學初三化學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b81a3ef6952466a3106f163f001faf/68b81a3ef6952466a3106f163f001faf4.gif)
![龍巖實驗中學初三化學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b81a3ef6952466a3106f163f001faf/68b81a3ef6952466a3106f163f001faf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龍巖實驗中學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一、九年級化學上冊選擇題.蠟燭(足量)在如圖所示密閉的集氣瓶內燃燒至熄滅,測得瓶內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變化如圖 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氣積數(shù)-O) 氧體分(19181716氣積數(shù)-O) 氧體分(1918171615050熄滅100150時間(5)乙A.蠟燭燃燒前瓶內只有氧氣B.瓶內氧氣體積分數(shù)小于一定值時,媚燭無法燃燒C.過程中瓶內物質總質量不斷減少D.蠟燭熄火后瓶內只剩二氧化碳氣體.蠟燭(足量)在如圖甲圖密閉裝置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這一過程中瓶內氧氣含量 的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甲乙A.蠟燭熄火后瓶內只剩二氧化碳氣體B.蠟燭熄火時并沒有消耗
2、裝置內所有的氧氣C.蠟燭燃燒前裝置內只有氧氣D.蠟燭燃燒能將密閉裝置中的氧氣耗盡A同溫.己知:Mg(OH)=MgO+H、O, CaCO3=CaO+CO2個。取 12.9gMg(0H)2 和 CaCCh 的 混合物,加熱,剩余固體質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剩余固體的質量,g加熱時間剩余固體的質量,g加熱時間mi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x點剩余固體成分為CaCOj、MgO和Mg (OH) 2y點剩余固體中鎂元素質量為1.2gz點發(fā)生的反應為CaCO3 = CaO+CO2個D.若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36.0%,則剩余固體的成分為CaCO3和MgO.己知固體氨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氣.如果用
3、二氧化鎰作催化劑則可以加 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為固體氯酸鉀,b為混有少量二氧化鎰的固體氯酸鉀,且a和b的 質量相等,當分別同時加熱a和b至完全反應時,能正確表示生成氧氣的質量隨反應時間 而變化的圖象是()氧氣的質量AB.UD.氧氣的質量AB.UD.0 時間.質量相同的下列四種物質,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氣質量最多的是()A 卜12。2b 也。c KCIO3 KM11O4.如圖所示為硫化氫(H2S)與氧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co co0000甲點燃丙o一氫原子 b氧原子 -磕原子點燃丙o一氫原子 b氧原子 -磕原子B.丙代表的是純凈物C. 34g硫化氫完全燃燒至少需48g氧氣7.為
4、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設計如圖裝置,利用傳感器技術測得實驗過程中溫度、壓強和氧氣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2:17.為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設計如圖裝置,利用傳感器技術測得實驗過程中溫度、壓強和氧氣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Y是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X曲線中A到B點呈上升趨勢的原因是燃燒放熱C,實驗過程中大致在t3時刻打開活塞KD. Z曲線中C到D點變化的原因是裝置外的空氣進入集氣瓶.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 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物質甲乙丙T反應前質量(g)
5、4312110反應后質量(g)4406XA.甲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該反應的生成物只有一種C.丙物質一定屬于化合物D.參加反應的乙、丁質量比為5:2下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中表示硫原子,“0”表示氧原子,下列說法中 正確的是甲乙丙A.丙是氧化物B.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C.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D.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種類均不變。氣體局蚩,名.化學中常借助曲線圖來表示某種變化過程,如有人分別畫出了下列的四個曲線圖,下 列有關曲線圖的說法正確的是氣體局蚩,名有催化劑,無催化劑時間/A.圖是紅磷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B,圖是硝酸鉞溶于水時溶液溫度的變化C.圖是用一定
6、量的雙氧水制取氧氣D.圖是電解水一段時間.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金星大氣層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實驗證明三氧化二碳 的化學性質與一氧化碳相似。下列關于三氧化二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C2O3屬于氧化物C2O3在一定條件下能還原氧化鐵C2O3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產物為CO?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分子機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類分子器件,其長短僅相當于1納米左右(1 納米米)。它的驅動方式是通過外部刺激(如電能、光照等)使分子結構發(fā)生改變, 從而對外做功。下列關于分子機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肉眼能直接觀察到分子機器B.分子機器驅動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學變化C,分子機器的驅動不需
7、要能量D.分子機器“發(fā)動機”驅動方式與普通發(fā)動機相同.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B.氣體圍量小反應時間內將水通電一段時間K氣的積裝內體體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0反應時間加熱一定質量的氯酸鉀制氧氣 一 一 O A.B.氣體圍量小反應時間內將水通電一段時間K氣的積裝內體體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0反應時間加熱一定質量的氯酸鉀制氧氣 一 一 O 物質總質量也一定質量的木炭在密閉容器中燃燒反應時間/S.某密閉容器內的物質在光照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Js o物質AgNChAg。2X反應前質量/g340100反應后質量/g021.6m9.2已知X為氮的氧化物(X分子中氮原
8、子、氧原子數(shù)目比為最簡整數(shù)比)。則下列說法不正 確的是A. AgNOs應避光保存B.該反應方程式中Ag與AgN03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2 : 1C. X的化學式為NO2D,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3.2 g15. 一定質量的某純凈物Z與16.0g氧氣恰好反應,生成X、Y、W的質量分別為8.8g、5.6g和08g,反應中除氧氣外,相關物質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o表示氫原子。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物質XYZW分子微觀示意圖OMSo相對分子質量46A. Z的化學式為C2 H6。B.參加反應的Z的質量為9.2 gC.該反應中Z和02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3D.反應中所涉及的物質均含
9、有氧元素,且共有三種物質屬于氧化物 16.下列有關圖象中不正確的是福化鐵的核量2利余固體房第之/ .反應的荷丁?;F的核量2利余固體房第之/ .反應的荷丁0 反應面間r圖圖Q反應I法差4 0-反應而濫t兩圖A.圖是一定量的碳在過量的氧氣中燃燒B.圖是加熱高缽酸鉀制取氧氣C.圖是鎂條在密閉容器中燃燒D.圖是活性炭與氧化銅粉末在高溫下恰好完全反應 TOC o 1-5 h z 17.下列實驗操作一定能達到實驗目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A分離酒精和水過濾B吸收一氧化碳將一氧化碳通入水中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點燃D證明物質的溶解性與溶劑性質有關在等質量的碘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水或汽油 TOC o
10、1-5 h z A. AB. BC CDa D18.某化合物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且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 1,該化合物的化學式 量為26,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2H2B.該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92.3%3.9g該化合物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13.2g二氧化碳5.2g該化合物與6.9g酒精(C2H5OH)含有等質量的碳元素19.化學家已經開發(fā)出多種酯類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CsHioOz)具有蘋果香味.下列有 關丁酸甲酯的說法正確的是()丁酸甲酯屬于氧化物丁酸甲酯由17個原子構成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約為58.82%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
11、比為30: 5: 16.下列對部分化學知識的歸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化學與生活B化學與環(huán)境生活中常用加熱煮沸的方法軟化硬水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焚燒植物秸稈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PM2.5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之一C化學與安全D認識微觀粒子在室內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氣中毒 夜間發(fā)現(xiàn)煤氣泄漏開燈尋找泄漏源花香四溢說明分子不停地運動氧氣被壓縮后體積縮小說明分子很小A. AB. BC. CD. D.某氣體可能由出、CO?、CO組成,為確定其成分某興趣依次進行了如下實驗(假設每 一步反應均完全進行)。通過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有紅色固體生成;通過無水硫酸銅粉末,粉末變成藍色;最后通入
12、澄清的石灰水,出 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對該氣體成分推斷合理的是一定含有也、CO和CO2一定含有CO、H2, 一定不含CO2一定含有CO, 一定不含出和82一定含有CO, 一定不含CO2,可能含有出.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鎰酸鉀固體0過氧化氮溶液質量電向一定量的二氧化缽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鎰酸鉀固體0過氧化氮溶液質量電向一定量的二氧化缽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氧碳量一 一化質/gC氧碳量一 一化質/g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鹽酸至過量0 時間上氣體體積-mL a.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xiàn)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品紅在水中擴散-分子不斷運動B.水結成冰-分子停
13、止運動C. 1滴水中大約有1.67x102】個水分子-分子很小D.氣體可以壓縮儲存在鋼瓶中-分子間有間隔.在一定條件下,一個密閉容器內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部分數(shù)據(jù) 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物質甲乙丙T反應前的質量/g122630反應中的質量/g9223b反應后的質量g0a328A. a等于10B.該化學反應為分解反應C.丙一定為催化劑D. b等于12.將5.6g鐵粉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與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應,除去其 中的不溶物,再將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體的質量為()D. 30.4gA. 6.4gB. 15.2gC. 16.0gD. 30.4g二、九年級
14、化學上冊實驗題.氧氣在中學化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實臉I(yè)實臉I(yè)I實臉I(yè)實臉I(yè)I實臉in實驗I中儀器的名稱為,現(xiàn)象為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產生色固體。實驗II為電解水制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氣體a在電源的(填“正” 或“負”)極端產生。實驗三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在瓶內加少量水并將水而上方空間分為5等份, 接下來的實驗步驟依次為(填序號),最后打開彈簧夾。冷卻到室溫彈簧夾夾緊橡皮管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 塞緊27 . (1)請根據(jù)下列裝置回答問題: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用高鎰酸鉀制取一瓶氧氣,可選用裝置A和(選填序號)組合,裝入藥品前要先;用雙氧水和二
15、氧化鉆制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選填序號),用符號表示該化學反應,當用排水法收集氧 氣,時,證明氧氣已經收集滿。已知澄清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碳氣體。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可以和 許多物質發(fā)生反應。下述三個反應的相同點是(多選,填序號)。A .都是化合反應B .都是氧化反應C.生成物都是固體D .都需要點燃 E.都是非金屬與氧氣反應在做甲實驗時,事先需在集氣瓶底部裝有少量水,其作用是; 將裝置乙改裝為如圖所示裝置,還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枳分數(shù)。經測定,集氣瓶 的容積為250mL,在此實驗中,觀察到量筒中減少的水的體積為50mL,則空氣中氧氣的體 積分數(shù)為。如果未冷卻到室溫便打
16、開彈簧夾觀察量筒內減少的水的體積,則 實驗結果將(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反思此實驗的探究過程,用燃燒 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在藥品的選擇或生成物的要求上應考慮的是 (答一條)。三、九年級化學上冊推斷題.如圖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其中D、E為單質,其余為化合物,且B 與C是組成元素相同的無色液體。已知A為黑色粉末,H為綠色粉末,D、E、F、G在常溫 下是氣體,其中F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而使人中毒。試推斷:(1)化學式:F, H。以上五個反應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選填反應序號)。由反應中體現(xiàn)的能量轉化關系是(選填序號)。6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用化學符號表
17、示反應::實驗室檢驗G的反應。.如圖A、B、C、D為初中常見的物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生成; ”表示彼此之間可以反應),有關反應條件已省略。已知氫氣能與四氧化三鐵發(fā)生反應 (4H,+Fe30a一.溫 3Fe+4H2。)。(1)如果物質A和B元素組成相同且在常溫時為液態(tài),則物質A的化學式;物質D的一種化學性質;(2)如果物質A常溫下是無色液體,D是黑色固體,則物質D的化學式:寫出A玲B的化學方程式o.如圖是我們已學過的常見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圖,其中E能使火星的木條復燃,H能使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在反應中,B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均不改變,回答下列問題E的名稱為oD可能是過氧化氫或0(3)
18、其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填序號)。(4)反應的實驗條件為,反應類型為(5)寫出一個符合反應的文字表達式:o 【參考答案】*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一、九年級化學上冊選擇題B解析:B【解析】【詳解】A、由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圖,反應前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大于19%,說明蠟燭燃燒前裝置內 除了含有氧氣,還含有其它氣體,故選項說法錯誤。B、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圖,當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達到16%時,蠟燭熄滅,說明氧氣的濃度 低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故選項說法正確。C、任何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密閉容器內的物質的質量總質量不會減少,故選 項說法錯誤。D、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內不會只剩下二氧化碳,還應
19、有水蒸氣、燃燒前瓶內 的其它氣體,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B解析:B【解析】【詳解】A、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內不會只剩下二氧化碳,故錯誤;B、當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達到15.96%時,蠟燭熄火,說明蠟燭熄火時并沒有消耗裝置內所有 的氧氣,故正確。C、反應前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19.56%,說明蠟燭燃燒前裝置內不只有氧氣,故錯誤;D、當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達到15.96%時,蠟燭熄火,說明氧氣的濃度低于一定值時,蠟燭無 法燃燒,蠟燭燃燒不能將密閉裝置中的氧氣耗盡,故錯誤;故選:BoD解析:D【解析】【詳解】氫氧化鎂受熱易分解生成了水蒸氣,固體的質量要減少;碳酸鈣高溫下分解放出了二氧化 碳氣體,固體的質
20、量要減少,完全反應后,固體的質量不再減少。A、12sg為CaCO3、Mg(0H)2的混合物,加熱,Mg(OH)z首先分解跑掉水蒸氣,固體質量開 始減少,當固體質量變?yōu)?2g時,Mg(OH)z分解完,生成水的質量為12.9g-:12g=0.9g:所以 x點表示Mg(0H)2正在分解的階段,即x點剩余固體物質為CaCO3. Mg(0H)2和MgO;B、y點對應階段為CaCO3尚未分解的階段,固體為CaCO3和MgO,根據(jù)生成水質量0.9g, 設氫氧化鎂及氧化鎂質量分別為m、nAMg(OH)2 = MgO + H2O24584018,得m=2.9g, n=2g,氧化鎂中鎂元素質量為:2gx- =1.
21、2 g,m n 0.9g碳酸鈣質量為12.9g-2.9g = 10g;_同溫C、z點表示CaCCh分解的階段,方程式為:CaCO3 = CaO+CO2/T:D、若剩余固體為CaCO3和MgO,說明Mg(OH)2已經反應完、CaCOs還沒有分解(如果開始 分解,剩余固體中肯定有氧化鈣):此時剩余固體為12克,其中有10克碳酸鈣,則剩余40 u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表示為:I。*而20,不等于36%, D X 1 UU /C - /O12g選項錯誤。A解析:A【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固體氯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氣.如果用二氧化鋅作催化劑 則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則b為混有少量二氧化鉆的固體氯
22、酸鉀,即b反應快,但b中氯 酸鉀的質量小來解答.解:因a為固體氯酸鉀,b為混有少量二氧化鎰的固體氯酸鉀,且a和b的質量相等, 由二氧化缽作催化劑則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則b反應快,時間短,b中混有二氧化鋅,則b中氯酸鉀的質量小,則生成的氧氣的質量小, 顯然只有A符合,故選A.B解析:B【解析】【詳解】過氧化氫、水、氯酸鉀、高缽酸鉀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2H2。2吧02H20+。212H2。通電2H2T + 02T2KC1O3KC1 + 302T2KMnO49K2M11O4 + MnO2 + 02t,由化學方 程式可知,可得:反應物與生成氧氣的關系為饗2嗜 2H爛婚2%心可 以看出,要制取相同質量
23、的氧氣,需要水的質量最小,那么相同質量的四種物質完全分解 制得氧氣最多的是水,故選丸C解析:C【解析】【詳解】根據(jù)硫化氫與氧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占燃2H、S+3O, J2SO,+2HQ ;A、甲是硫化氫,硫、氫元素的質量之比=32: (1X2)=16:1,故選項A不正確:B、丙中含有多種分子,是混合物,故選項B不正確;C、設34g硫化氫完全燃燒需要氧氣的質量是x2HS + 3O、點燃 2SO、+2H、O689634g x68 _ 9634g xX=48g故選項C正確;D、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故選項D不正確。故選:C?!军c睛】本題考查的是微觀粒
24、子的反應示意圖,首先根據(jù)微觀示意圖寫出化學方程式,再依據(jù)化學 方程式逐項進行解答。D解析:D【解析】【分析】磷燃燒能夠消耗空氣中的氧氣,氧氣消耗后,容器中的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 水進入容器,進入容器中的水的體積即為容器中空氣中的氧氣體積,進一步可以計算出空 氣中氧氣的含量?!驹斀狻緼、紅磷燃燒放熱,溫度升高,完全反應后溫度下降,直至降低至室溫,因此Y曲線表示的是溫度變化,選項A正確:B、X曲線是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A到B點氣壓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紅磷燃燒放出熱量, 氣體體積膨脹導致氣壓增大,選項B正確:C、t3時溫度恢復至室溫,壓強增大,是因為此時打開了止水夾,燒杯內水流入瓶內,導致
25、瓶內氣體壓強增大,選項C正確;D、實驗是在密閉容器內進行,Z曲線中C到D點變化的原因是水進入集氣瓶,使瓶內氣體 體積縮小,殘留在瓶內的氧氣濃度就增大,選項D錯誤。故選D。C解析:C【解析】【詳解】A、由表可知,反應前后,甲物質的質量不變,因此,甲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 不參加反應,選項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B、由表可知,反應前后質量變化:乙增加9g,丙減少15g,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 后,物質總質量不變原則可得,丁增加15g-9g=6g,由反應物越反應越少,生成物越生成越 多可知,該反應反應物有一種:丙,生成物有兩種:乙和丁,選項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 意:C、由選項B可知,該反應反
26、應物有一種:丙,生成物有兩種:乙和丁,符合“一變多” 化合反應條件,丙物質一定屬于化合物,選項說法正確,故符合題意:D、由選項B可知,化學反應前后,乙增加9g,即該反應生成了 9g乙,丁增加15g-9g=6g,即該反應生成了 6g 丁,因此,參加反應的乙、丁質量比為9:6=3:2,選項說法錯 誤,故不符合題意。【點睛】此題是關于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方面的題目,解題關鍵是:掌握反應物越反應越少,生成 物越生成越多,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物質,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不參加反應等原則,該 題屬于中考的熱點題目,可在選擇題、填空題中出現(xiàn),考查形式較為靈活,注意仔細審 題。C解析:C【解析】【詳解】一定條件由化
27、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so2+0? =2SC3:A、丙圖中有2種分子,是混合物,故選項A不正確;B、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得,參加反應的甲、乙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故選項B不 正確;C、該反應是二氧化硫與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硫,二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 應,故選項C正確:D、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分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故選項D不正確: 故選:Ce【點睛】本題考查的是微觀粒子的反應示意圖,首先根據(jù)微觀示意圖寫出化學方程式,再依據(jù)化學 方程式逐項進行解答。A解析:A【解析】【詳解】A、圖是紅磷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紅磷消耗了氧氣,但密閉容器中的氮氣質 量
28、不變,故選項A正確:B、圖硝酸鏤溶于水時,溶液的溫度隨時間的增加而降低,故選項B不正確:C、圖用一定量的雙氧水制取氧氣,有催化劑的反應完需要的時間短,無催化劑的反應完 需要的時間長,生成氣體的質量相等,故選項C不正確:D、圖電解水一段時間后,生成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是2:1,而不是質量比,故選項D 不正確; 故選:A;D解析:D【解析】【分析】A、根據(jù)氧化物的概念分析;B、根據(jù)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分析:C、根據(jù)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分析;D、根據(jù)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分析:【詳解】A、三氧化二碳是由碳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A正確:B、由于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因此C2O3在一定條件
29、下能還原氧化鐵,B正確:C、根據(jù)一氧化碳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故C2O3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產物為CO2, C正 確:D、一氧化碳不能和氫氧化鈣反應,因此C2O3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D錯誤; 故選:Do【點睛】此類試題的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考查三氧化二碳實際是對一氧化 碳性質的考查。B解析:B【解析】A、由題可知:“分子機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類分子器件,是說該機器 很小,跟分子一樣屬于納米級的,并沒有標明能直接觀察到分子;B決定物質種類的是物 質的組成和結構,分子機器的驅動方式是通過外部刺激(如電能、光照等)使分子結構發(fā) 生改變,所以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即物質的
30、結構改變,所以物質的種類改變,是化學 變化:C.分子機器的驅動需要能量:電能、光能:D.由題中信息可知分子機器“發(fā)動 機”驅動方式與普通發(fā)動機不相同:選BD解析:D【解析】【分析】【詳解】A、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氧氣和氫氣的體枳比約為1: 2, 質量比是8: 1,該選項對應關系不正確:B、因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約為五分之一,因此裝置中氣體體積應該約減少五分之一,該選 項對應關系不正確:C、氯酸鉀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剩余固體中至少含有氯化鉀,該選項對應關系不正確; 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所以木炭在密閉的容器中燃 燒時容器內物質的總質量不變
31、,該選項對應關系正確。故選:DoB解析:B【解析】【詳解】A、AgNOs見光易分解,應該避光保存,該選項說法正確;B、Ag的化學式中只有一個銀原子,AgNCh的化學式中也只有一個銀原子,根據(jù)質量守恒 定律,反應方程式中Ag與AgNCh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 1,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m=34g+10g-21.6g-9.2g= 13.2g,說明反應生成氧氣3.2g,已知X為1448氮的氧化物,硝酸銀中氮元素、氧元素質量為:34gx-=2.8g, 34gx-=9.6g,貝lj X中氮元素質量是2.8g,氧元素質量為:9.6g-3.2g=6.4g,故X中氮原子和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
32、1: 2, 故X的化學式為no2,該選項說法正確:1416D、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34g-21.6g-9.2g=3.2g,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oC解析:C【解析】【分析】一定質量的某純凈物Z與16.0g氧氣恰好反應,生成X、Y、W的質量分別為8.8g、5.6g和 10.8g,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Z的質量為:8.8g+5.6g+10.8g-16.0g=9.2g;根據(jù) 質量守恒定律的宏觀實質: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原則可得,由于反應物氧氣中只含 有氧元素,因此,反應生成物中的碳元素和氫元素是反應物Z提供的,由分子微觀示意圖2可得,生成物為CO2、CO、0,其中水中的氫元素質量為
33、:10.8gX X100%=1.2g,二12氧化碳中碳元素質量為:8.8gX X100%=2.4g, 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質量為: 44125.6gX - X100%=2.4g,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原則可知,反應物Z中含有l(wèi).2g28氫元素,2.4g+2.4g碳元素,由于參加反應的Z的質量9.2g大于氫元素和碳元素的質量和, 因此,反應物z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其質量為:9.2g-1.2g-2.4g-2.4g=3.2g,反應物Z中碳元 素、氫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為:4.8g:1.2g:3.2g=12:3:8,假設Z的化學式為CmHQp,則 12m:n:16p=12:3:8, m:n:p=2:6
34、:l,因此Z的化學式為C2H6 O: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Z的質量 為9.2g,氧氣16.0g,其中氧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X2=32,從表中可得,Z的相對分子 質量為46,假設氧氣前的化學計量系數(shù)為x, Z前的化學計量系數(shù)為y,根據(jù)反應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總量比二反應物的實際質量比可得,=y:x=2:s,由此思路進行解析。32x 16g【詳解】A、由分析可知,Z的化學式為C2 H6。,故不符合題意;B、由分析可知,參加反應的Z的質量為9.2 g,故不符合題意;C、由分析可知,該反應中Z和02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2:5,故符合題意;D、由分析可知,Z的化學式為C2H6。,由三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
35、素,不屬于氧化 物,而氧氣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單質,由表可知,生成物為:CO?、CO、H2O,都是有兩種 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屬于氧化物,因此,反應中所涉及的物質均含有氧元素, 且共有三種物質屬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題意。【點睛】該題的解題關鍵是:牢記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和宏觀實質: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質 量不變原則。A解析:A【解析】【分析】【詳解】A、一定量的碳在過量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先增加,后不變,故錯誤:B、加熱高鎰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中,銃元素一直含在固體中,故缽元素的質量不變,故正 確:C、鎂在空氣中燃燒時,剛開始,溫度沒有達到鎂的著火點時,沒有氧化鎂生成,當反應開
36、始后,氧化鎂的質量增加,當鎂反應完后,氧化鎂的質量不變,故正確:D、碳還原氧化銅的反應中,隨著反應的進行,有二氧化碳生成,固體的質量減少,當反應 停止后,固體的質量不變,故正確。故選A。D解析:D【解析】【詳解】A.過濾是除去水中難溶性雜質的方法,而酒精和水是互溶物質,所以不能用過濾操作分 離水和酒精,故錯誤:一氧化碳難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來吸收一氧化碳,故錯誤: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點燃,這是因為會引入新的氣體雜質,且當二氧化碳 (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故錯誤;D.在等質量的碘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水或汽油,碘在水中不溶解,在汽油中能溶解,可
37、 以證明物質的溶解性與溶劑性質有關,故正確。故選:D。D解析:D【解析】【詳解】A、C2H2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24: 2 = 12: 1,該化合物的化學式量為:12x2+1x2 = 26,該選項說法正確:24B、該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三X100% =92.3%,該選項說法正確;2624 12C、3.9g該化合物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為:3.9gx =13.2g,該26 44選項說法正確:24D、5.2g該化合物、6.9g酒精中碳元素質量分別為:5.2gx =4.8g.26246.9gx- = 3.6g,因此碳元素質量不相等,該選項說法不正確,46故選DoD解析:D【解
38、析】A.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丁酸甲酯由三種元素組成,不 屬于氧化物:B.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shù)字為一個分子中原子的個數(shù),一個丁酸甲酯 分子由17個原子構成:C.山人一山一美 壓r八圾 化學式中某原子的個數(shù)X其相對原子質量1AAe主MH2x16xlOO% W58.82樂D.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比二(相對原子質量分數(shù)二化合物中兀素的質量分數(shù)=化介物的相對分廣步景2x16xlOO% W58.82樂D.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比二(相對原子質量分數(shù)二2x16 + 10 + 5x12量X原子個數(shù))之比,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60:10:32=30:5:16
39、o 選 DA解析:A【解析】A、生活中常用加熱煮沸的方法軟化硬水: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體狀態(tài),易升華且大 量吸熱,常用用于人工降雨,正確;B、焚燒植物桔稈將會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錯 誤;C、在室內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氣中毒,因為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可燃性的氣體 與氧氣或空氣混合后點燃易發(fā)生爆炸,開燈會產生電火花,易引燃混合氣體,發(fā)生危險, 錯誤;D、氧氣被壓縮后體積縮小說明分子間有間隔,錯誤。故選A。. D解析:D【解析】【詳解】將氣體通過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說明混合氣體中一定沒有二氧化碳;將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有紅色固體生成,說明含有還原性氣體,其中具有還原性的 氣體有氫氣和一氧化碳
40、;通過無水硫酸銅粉末,粉末變成藍色,說明氣體中含有水蒸氣,可能是氫氣還原氧化銅 生成水,也可能是氣體從澄清石灰水中帶來的水蒸氣: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還原氧化銅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確定原混合氣中有一氧化 碳,所以可以確定原混合氣中一定沒有二氧化碳,一定含有一氧化碳,可能含有氫氣; 故選D。D解析:D【解析】【分析】【詳解】A、化學反應過程中元素的質量不變,但加熱高鎰酸鉀生成氧氣,反應后固體的質量不斷 減小,固體中鉉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將不斷增大,反應完成,不再變化,故選項不正確; B、二氧化鎰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故選項不正確: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鹽酸至過量,二氧化碳的質
41、量從零開始不斷增多,但不會一直 變大,當碳酸鈣反應完畢,二氧化碳的質量不再變化,故選項不正確:D、通電電解水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 1,所以將水通電一段時間得到氫氣和氧 氣的體積比是10 : 5=2: 1,故選項正確。B解析:B【解析】試題分析:A、品紅在水中擴散,是因為品紅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運動到水分子中間 去了,故選項解釋正確。B、分子總在是在不斷的運動的,冰中的分子仍是在不斷的運動 的,故選項解釋錯誤。C、一滴水中大約有1.67x102】個水分子,是因為水分子很小,故選 項解釋正確。D、由于分子之間有間隔,在受壓時間隔變小,所以,氣體可以壓縮儲存在 鋼瓶中。故解釋正確:故選丸
42、考點: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A解析:A【解析】【分析】【詳解】A、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得,12+26+3=a+3+28 , a=10 f正確;B、由表可知,甲物質的質量減少,是反應物,乙物質的質量減少,是反應物,丙物質的質 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丁物質的質量增加,是生成物,故該反應為化合反應,錯誤。C、丙物質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錯誤;D、反應前后甲物質的質量減少了 12g ,乙物質的質量增加了 28g,故反應中甲、丁物質的 實際質量比為12 : 28=3:7,當甲物質由12g變?yōu)?g時,實際質量減少了 3g ,故乙物質的 質量應該增加7g, b等于7,錯誤。故
43、選A。. B解析:B【解析】【詳解】由于鐵在一定量的硫酸與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應,所以鐵完全反應,根 據(jù)三者反應關系可得關系式(或者根據(jù)鐵元素守恒得關系式)求硫酸亞鐵的質量。設生成的硫酸亞鐵的質量為X。Fe+H2SO4=FeSO4+H2 和 Fe+CuSO,uFeSOq+Cu 可得關系式為 FeFeSCU或根據(jù)鐵元素守恒可得關系式為:Fe-FeSO4;設生成FeSCU的質量為XFe FeSO456152g x56152g xX=15.2g故選:Bo二、九年級化學上冊實驗題26.集氣瓶 黑 2H202H2 t +02 t 負 【解析】【詳解】(1)儀器是集氣瓶,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產生黑色固體;如果未冷卻到室溫便打開彈簧夾觀察量筒內減少的水的體積,則實驗結果將偏??;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在藥品的選擇或生成物的要求上應考慮的是可燃物 能在空氣中燃燒,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科技在中藥植物油提取中的綠色環(huán)保策略
- 生活用紙設計新趨勢創(chuàng)新驅動的消費者體驗升級
- 生態(tài)保護與零碳公園規(guī)劃的融合實踐
- 國慶節(jié)活動方案活動內容
- 現(xiàn)代服務業(yè)的綠色發(fā)展路徑探索
- 小學勞動教育考核方案
- 2024年五年級英語下冊 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第6課時說課稿 譯林牛津版
- 2024年秋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說課稿 新人教版
- Unit 3 My friends Read and write(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3 我不拖拉 第一課時(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
- 健康管理-理論知識復習測試卷含答案
- 成人腦室外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 標準
- JGJ106-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
- 高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方案
- 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十四五”發(fā)展規(guī)劃(2020-2025)
- 2024年湖北孝達交通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四年級上冊豎式計算100題及答案
- 小學英語跨學科案例設計
- 初中作業(yè)設計教師培訓
-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 高考滿分作文常見結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