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與土壤第一節(jié)植被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1頁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與土壤第一節(jié)植被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2頁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與土壤第一節(jié)植被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3頁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與土壤第一節(jié)植被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10PAGE 第一節(jié)植被必備知識基礎練進階訓練第一層 2022河南新鄉(xiāng)期末2022年春節(jié),廣州市一中學生隨父母到北京現(xiàn)場觀看冬奧會比賽,出發(fā)時滿眼翠綠,而到達時只見枯枝。據(jù)此完成13題。1廣州市的最常見植被類型是()A常綠硬葉林 B常綠闊葉林C溫帶落葉林 D亞寒帶針葉林2北京市的植被主要特征是()A各月都有花開 B喬木多革質葉片C春季萌發(fā),秋季落葉 D樹葉呈針狀3造成兩地景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海陸分布 B地形C水分 D熱量2022河北唐山期末下圖所示板狀根現(xiàn)象常見的植被分布區(qū),植物種類豐富、垂直結構復雜,有數(shù)量豐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開。據(jù)此完成45題。4圖示板狀根

2、現(xiàn)象常出現(xiàn)在()A常綠闊葉林 B亞寒帶針葉林C落葉闊葉林 D熱帶(季)雨林5圖示板狀根現(xiàn)象常出現(xiàn)的植被分布區(qū)()A夏季炎熱,冬季溫和 B終年高溫,降水豐沛C夏季短促,冬季漫長 D終年溫和,氣候濕潤2022山西運城期末天然植被一般按類型有規(guī)律地分布在適宜其生長的地方,并具有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的特征。下左圖為我國內蒙古草原景觀,下右圖為東非高原草原景觀。讀圖,完成67題。6兩地均為草原景觀,說明兩地()A光照相當 B氣溫相當C水分相當 D蒸發(fā)量相當7右圖的草原高度高于左圖,原因是該地()A太陽輻射更強 B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C土壤更肥沃 D植被保護更好2022廣東佛山期末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高地上,有一種生長極其

3、緩慢的綠色墊狀植物(下圖)。該植物葉面覆蓋著蠟質層,緊密并貼近地面或巖石生長。據(jù)此完成89題。8該植物葉面覆蓋著蠟質層的作用是()A保持植物溫度 B增強抗風能力C減少水分蒸發(fā) D減弱光合作用9根據(jù)該植物的生長特征推測當?shù)?)多大風氣溫低濕度大光照弱A BC D102022山西名校期末聯(lián)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探險者在其非洲游記中對圖1中甲地有這樣的描述:“進入森林之中,你仿佛來到一個夢幻王國。抬頭看一看,只有滿眼的長著奇異板狀根的參天大樹,不可思議的老莖稈上的花果、巨葉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藍的天空;低頭望一望,眼前到處是苔蘚、藤蘿等。密不透風的林中潮濕悶熱,腳下到處濕滑”這位探險者在乙

4、地發(fā)現(xiàn)一種十分奇特的樹猴面包樹(圖2),對其進行了這樣的描述:“樹干高不過20米左右,而胸徑卻可達15米以上,看上去活像個大胖子,當?shù)鼐用裼址Q它為大胖子樹,葉集生于枝頂,小葉長5厘米,長圓狀倒卵形,葉面暗綠色發(fā)亮”(1)甲地的森林植被類型是_,概括該植被類型的主要特征。(2)乙地的典型植被類型是_,說出該類植被景觀的季節(jié)變化特點。(3)結合游記內容,闡釋當?shù)氐乩憝h(huán)境與猴面包樹形態(tài)特征的關系。關鍵能力綜合練進階訓練第二層2022河北保定期末暗紫貝母是一種珍稀的藥用植物,主要生長于青藏高原東部3 2004 500 m的高山環(huán)境中,分布區(qū)相對狹小。下圖為不同海拔高度暗紫貝母氣孔密度差異。讀圖,完成1

5、2題。1暗紫貝母()A無法適應惡劣氣候 B多位于高寒草甸C莖葉儲水能力強 D屬于四季常綠植被2影響不同海拔高度暗紫貝母氣孔密度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A水分 B氣溫C光照 D土壤2022山東德州期末鹽角草(如圖)是世界上最耐鹽的植物之一,植株高度大多在3040 cm,葉子高度退化呈鱗片狀,肉質化的莖表皮富含蠟質,氣孔小而下陷,莖中含有特殊的儲水細胞,能夠儲存根系吸收進來的鹽分。江蘇鹽城的廣闊灘涂上分布有大量的鹽角草。據(jù)此完成34題。3鹽城鹽角草()葉子高度退化,生長在干旱地區(qū)莖的表皮富含蠟質減少水分蒸騰植株高度小適應水熱條件不足儲水細胞儲存鹽分適應灘涂環(huán)境A BC D4鹽城灘涂上的鹽角草是當?shù)刂?/p>

6、要的抗鹽先鋒,當?shù)赝寥乐宣}分主要來源是()A成土母質 B海水C大氣 D生物殘體2022山東臨沂期末下圖為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成員在武夷山東、西坡考察山地植被時,繪制的兩坡相同植被。據(jù)此完成56題。5某研學小組成員對山地矮林的描述為:“矮林分布海拔較高,樹干低、矮、彎曲、多分枝?!睋?jù)此推測山地矮林的生長環(huán)境可能為()A低溫、濕潤、多風 B高溫、干燥、無風C低溫、濕潤、無風 D高溫、干燥、多風6影響武夷山相同植被帶在東、西坡分布的海拔存在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熱量 B水分C地形 D土壤2022廣東惠州期末白刺是多年生灌木,喜沙埋,能阻擋風沙并將其固定在周邊形成灌叢沙堆。植被和沙源共同影響灌叢沙堆的發(fā)

7、育。下圖示意我國西部地區(qū)巴丹吉林沙漠南緣流沙區(qū)白刺灌叢沙堆景觀。據(jù)此完成79題。7推測白刺的特點有()根系發(fā)達葉片肥大耐貧瘠植株高大A BC D8相比地勢低洼地,沙堆上白刺生長茂盛的主要優(yōu)勢是()A光照強烈 B風力強盛C表土緊實 D水分充足9研究發(fā)現(xiàn)灌叢沙堆達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增加,成因最可能是()A風力減小,泥沙堆積減弱B沙源增多,白刺被埋退化C動物增多,植被遭到破壞D水分虧缺,白刺生長受限102022福建泉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仙女木是一種常綠矮小亞灌木,莖叢生,植株聚攏于地表,是蟄伏生長型植物;葉革質,呈橢圓形,表面深綠色,背面有白色絨毛;仙女木花會隨太陽轉動方向,傳播種子時會

8、打開蓬松的“降落傘”,借風飛到各地。仙女木是典型的高緯地區(qū)植物,然而,科學家在北美和歐洲的較低緯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含有仙女木的土壤層。人們用“新仙女木事件”來代表末次冰河時代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圖1示意散開生長型植物與蟄伏生長型植物的植株內外氣溫比較,圖2示意仙女木花。圖1圖2(1)根據(jù)材料推測仙女木生長環(huán)境的特點。(2)分別說明仙女木獲得與保存熱量的方式。(3)科學家推測彗星突然撞擊地球是引發(fā)“新仙女木事件”的主要原因。從大氣受熱過程說明彗星撞擊地球對該時期地球氣溫變化產生的影響。第一節(jié)植被必備知識基礎練13.答案:1.B2.C3.D解析:第1題,廣州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最常見植被類型是常綠闊葉林

9、。第2題,北京市為溫帶季風氣候,典型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特征是春季萌發(fā),秋季落葉。第3題,“出發(fā)時滿眼翠綠,而到達時只見枯枝”是因為廣州和北京緯度不同,熱量條件不一樣,因此,兩地景觀存在巨大差異。所以主要影響因素是熱量。45.答案:4.D5.B解析:第4題,該區(qū)域板狀根現(xiàn)象多,植物種類豐富,垂直結構復雜,有數(shù)量豐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各月都有花開,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或季雨林區(qū)。第5題,結合上題分析,圖示板狀根現(xiàn)象常出現(xiàn)在熱帶雨林或季雨林區(qū),氣候類型多為熱帶雨林氣候或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全年皆夏,降水豐沛。67.答案:6.C7.A解析:第6題,由材料信息可知,兩地水分條件差異小,都

10、適合草類生長,故土壤水分相當。第7題,由材料信息可知,右圖為東非高原草原景觀,由于光照充足,溫度高,雨季降水較多,導致草類生長較快,草原高度高。89.答案:8.C9.A解析:第8題,由所學知識可知,植物表面覆蓋蠟質層主要是為了增加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減弱植物葉片的溫度,減少水分蒸發(fā)。第9題,由材料信息“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高地上,有一種生長極其緩慢的綠色墊狀植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高地上,海拔高,氣溫低,生長緩慢,正確。由“該植物葉面覆蓋著蠟質層,緊密并貼近地面或巖石生長”可知,植物葉面覆蓋著蠟質層是因為海拔高,太陽輻射強,光照強,減少水分蒸發(fā),錯誤。貼近地面或巖石生長,是為了適

11、應高山地區(qū)多大風的條件,增強抗風能力,正確。10答案:(1)熱帶雨林生物種類繁多;垂直結構復雜;植被高大茂密;常見莖花、板根現(xiàn)象,常年呈深綠色,沒有明顯季相變化;木質大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發(fā)達。(2)熱帶草原(或草原)濕季,草木蔥綠;旱季,草木枯黃。(3)當?shù)亟邓^少,干季尤其少,猴面包樹樹干粗大,便于儲水耐旱;當?shù)鼐暥鹊蜌鉁馗?,蒸發(fā)旺盛,因此猴面包樹葉少而小,以減少水分蒸騰。解析:(1)由甲所在圖中的位置及材料中信息可以確定該處是熱帶雨林氣候,這名探險者在甲地看到的森林植被類型是熱帶雨林,由材料信息可知,這種森林的主要特征由所學知識可知。(2)由乙所在的位置及材料中信息“我到這里時,正是這里的

12、濕季,草木茂盛、蔥綠,到處生機勃勃”可以確定,該處是熱帶草原氣候,典型的植被類型是熱帶草原,濕季,草木茂盛;干季,草木枯黃。(3)猴面包樹生長在乙地,即熱帶草原氣候區(qū),其形態(tài)特征是為適應該地區(qū)干濕季分明的氣候特征。當?shù)亟邓^少,干季尤其少,粗大的樹干有利于儲存水分;當?shù)鼐暥鹊?、氣溫高,蒸發(fā)旺盛,樹葉少而小,是為了減少蒸發(fā),都是為了適應干旱的環(huán)境。關鍵能力綜合練12.答案:1.B2.B解析:第1題,暗紫貝母位于高海拔地區(qū),這些地區(qū)氣候高寒,說明其可以適應惡劣氣候,A錯誤;該地區(qū)海拔高,多為高寒草甸,B正確;該地區(qū)水汽相對充足,并不需要莖葉大量儲水,C錯誤;草甸植被屬于一年生草本,不是四季常綠植被

13、,D錯誤。第2題,根據(jù)圖中信息,海拔越高,氣孔密度越大,最可能是因為海拔高,氣溫低,因此相同的植被在高海拔地區(qū)需要更多的氣孔進行氣體交換,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4.答案:3.D4.B解析:第3題,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鹽城鹽角草分布于江蘇鹽城,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向溫帶季風氣候過渡,氣候濕潤,錯誤;根據(jù)材料信息“葉子高度退化呈鱗片狀,肉質化的莖表皮富含蠟質”可知,莖的表皮富含蠟質,可以減少水分蒸騰,正確;該地緯度位置較低,熱量條件充足,錯誤;根據(jù)材料信息“莖中含有特殊的儲水細胞,能夠儲存根系吸收進來的鹽分”可知,鹽角草生活在灘涂上,儲水細胞儲存鹽分適應灘涂環(huán)境,正確。第4題,根據(jù)材料信息可

14、知,鹽角草生長在沿海灘涂上,鹽分主要來自海水。56.答案:5.A6.B解析:第5題,矮林分布海拔較高,可推測其生長環(huán)境氣溫較低;矮林樹干多分枝,說明其生長環(huán)境水分條件較好,較濕潤;矮林樹干、低矮彎曲,可推測其生長環(huán)境多風。第6題,由圖可知,相同的植被帶,在東坡分布的上限更高,說明東坡水熱條件更好,C、D錯誤;東、西坡緯度相當,熱量差異較小,但東坡為夏季風迎風坡,降水更多,水分條件更好,A錯誤、B正確。79.答案:7.D8.C9.D解析:第7題,根據(jù)圖文材料信息可知,白刺為荒漠植被,耐貧瘠,且為適應干旱環(huán)境,根系可能較發(fā)達以吸取深層地下水,正確。第8題,由材料可知,白刺喜沙埋,能阻擋風沙并將其固

15、定在周邊形成灌叢沙堆,因此相比于地勢低洼地區(qū),沙堆上風沙堆積較多、表土緊實,C正確;雖然沙堆地勢較高,但對光照影響不大,A錯誤;沙堆對風力有一定阻擋作用,因此風力較小,B錯誤;相比沙堆,地勢低洼地地下水埋深較淺,水分更充足,D錯誤。第9題,灌叢沙堆的發(fā)育受植被和沙源共同影響,隨著沙堆的升高,植被根系獲得土壤水分減少,植被生長發(fā)育受到限制,其阻風擋沙能力受到影響而不再發(fā)展。10答案:(1)寒冷、干燥、風大等高緯度或高海拔的苔原地帶。(2)獲得熱量的方式:花冠向陽,增加光照時長,獲取更多的熱量。保存熱量的方式:生長絨毛、革質葉片的特征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蟄伏生長型植物可以減少植物植株內的溫度流失。(3)彗星撞擊地球形成了大量的灰塵,使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增強,從而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量減少,使地球氣溫迅速降低。解析:(1)根據(jù)材料可知,仙女木是一種常綠矮小亞灌木,莖叢生,植株聚攏于地表,是蟄伏生長型植物,說明該植物相對矮小,且集聚性強,表現(xiàn)為生長在寒冷、風大地區(qū)的苔原植被,且葉革質,呈橢圓形,表面深綠色,背面有白色絨毛,且仙女木花會隨太陽轉動方向,說明該植物耐旱、喜光。因此總的來說,該植被應為寒冷、干燥、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