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化學知識點總結大內(nèi)部編號:(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高中化學總復習高考化學第一輪復習化學反應及能量變化Ii實質(zhì):有電子轉(zhuǎn)移(得失與偏移)特征: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還原性化合價升高弱氧化性|t1t!專 L 還原劑氧化皮應;-“氧化產(chǎn)物* ! 氧化齊L-瓦質(zhì)液應還原產(chǎn)物11*I氧化性化合價降低弱還原性氧化還原反應: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1 I;有電子轉(zhuǎn)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概念:氧化劑:反應中得到電子(或電子對偏向)的物質(zhì)(反應中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物)還原劑:反應中失去電子(或電子對偏離)的物質(zhì)(反應
2、中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物)I氧化產(chǎn)物:還原劑被氧化所得生成物;還原產(chǎn)物:氧化劑被還原所得生成物。I失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E艮雙線橋:1”氧化劑 + 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 氧化產(chǎn)物得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電子轉(zhuǎn)移表親方法單線橋:電子還原劑 + 氧化劑=還原產(chǎn)物+ 氧化產(chǎn)物二者的主表示意義、箭號起止要區(qū)別:電子數(shù)目等依據(jù)原則:氧化劑化合價降低總數(shù)二還原劑化合價升高總數(shù) .I 找出價態(tài)變化,看兩劑分子式,確定升降總數(shù);方法步驟:求最小公倍數(shù),得出兩劑系數(shù),觀察配平其它。有關計算:關鍵是依據(jù)氧化劑得電子數(shù)與還原劑失電子數(shù)相等,列出守恒關系式求解。雖、由元素的金屬性或非金屬性比較;(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3、元素周 I 還原產(chǎn)物)J、根據(jù)(氧化劑、還原劑)元素的價態(tài)與氧化還原性關系比較。事元素處于最高價只有氧化性,最低價只有還原性,處于中間價態(tài)匕既制氧化又有還原性。、活潑的非金屬,如Ch、Bn、0:等;、元素(如Mn等)處于高化合價的氧化物,如MnO八KMnOj 等 ,氧化劑:、元素(如S、N等)處于高化合價時的含氧酸,如濃H:SOt HNO3 等、元素(如Mn、Cl、Fe等)處于高化合價時的鹽,如KMnOo KCIO3、FeCb、K2Cr207、過氧化物,如Na。:、H2O2等。、活潑的金屬,如Na、Al、Zn Fe等;、元素(如C、S等)處于低化合價的氧化物,如CO、SO 二等 還原劑:、元素
4、(如Cl、S等)處于低化合價時的酸,如濃HC1、H 2s等、元素(如S、Fe等)處于低化合價時的鹽,如Na2sOs、FeSOi 等、某些非金屬單質(zhì),如壓、C、Si等。/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有離子參加或生成的反應。離子互換反應離子非氧化還原反應堿性氧化物與酸的反應類型:酸性氧化物與堿的反應離子型氧化還原反應置換反應一般離子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用參加反應的有關物質(zhì)的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表示方法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H): Fe (OH) 3生成難溶的物質(zhì):Cu2+0H=Cu(0H)2 l 鹽:AgCl AgBr Agl、C
5、aCOs、BaCOs S0?二Ag2s0: I發(fā)生條件由微溶物生成難溶物:Ca(0H)2+C0發(fā)生條件由微溶物生成難溶物:Ca(0H)2+C03:-=CaCO3 I +20H-生成難電離的物質(zhì):常見的難電離的物質(zhì)有HQ、CHCOOH、H(h、NL H:0生成揮發(fā)性的物質(zhì):常見易揮發(fā)性物質(zhì)有CO?、SO:, NH3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遵循氧化還原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定義:在化學反應過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符號:ZH單位:一般采用KJ - mol-1測量:可用量熱計測量研究對象:一定壓強下在敞開容器中發(fā)生的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的熱量。反應熱:表示方法:放熱反應*(),用“-”表示;吸熱反應H0,用“十”表示
6、。燃燒熱:在lOlKPa下,Imol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時所晟出的熱量。 I I:定義: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fā)生反應生成hnoULO時的反應熱。中和熱:強酸和強堿反應的中和熱:H-(aq)+0H-(aq)=H20(l);H= mol-弱酸弱堿電離要消耗能量,中和熱1HK-molT原理:斷鍵吸熱,成鍵放熱。,I反應熱的微觀解釋:反應熱二生成物分子形成時釋放的總能量-反I應物分子斷裂時所吸收的總能量官定義:表明所放出或吸收熱量的化學方程式。化學反應:按實際離子反應分子反應按反應放熱反應吸熱反應分解反應AB=A+BA+BC=C+ABAB+CD=AC+BD概念、特征、本質(zhì)、分析表示方非氧化還原反應
7、本質(zhì)、特點、分類、發(fā)生的條件反應熱與物質(zhì)能量的關系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燃燒熱中和熱物質(zhì)的量|、定義:表示含有一定數(shù)目粒子的集體。、符號:n;物質(zhì)的量 、單位:摩爾、摩、符號mol、lmol任何粒子(分、原、離、電、質(zhì)、中子)數(shù)與中所含碳原子數(shù)相同。、架起微觀粒子與宏觀物質(zhì)之間聯(lián)系的橋梁。、定義:l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shù)叫阿伏加德羅常 數(shù)。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符號Na1、近似值:X1023J、定義:單位物質(zhì)的量氣體所占的體積叫j基本概念氣體摩爾體積:、符號:Vm、單位:L mol1、定義:單位物質(zhì)的量物質(zhì)所具有的質(zhì)量叫摩爾質(zhì)量:、符號:M 、單位:g mol或kg 、若以g-molT為單位,數(shù)值上與該
8、物質(zhì)相對原 子質(zhì)量或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等。、定義: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zhì)B的物質(zhì)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溶質(zhì)B的物質(zhì)的量濃 度。物質(zhì)的量濃度:、符號:c(B)、單位:mol L-1、定律: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作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shù)目的分子。同溫同壓下:5二上=妙V, n, N,, , ,I、推論:同溫同壓下:包=卒=粵p2 M2 Mr2阿伏同溫同體積下:今=3P2 n2 N2hn油I、氣體休的密度和相對密度:標況下:P(氣體)=M22.4LmoMr 24ghn油I、氣體休的密度和相對密度:標況下:P(氣體)=M22.4LmoMr 24g、A氣體對B氣體的相對密度:口皿=需=溫II、摩爾
9、質(zhì)量M (或平均摩爾質(zhì)量謫)M= morx P , n(A) M(A) + n(B) M(B) + M =n(A) + n(B) + m (A)巾(A) +M (B) 4)(B) + d)為體積分數(shù)。物質(zhì)所含粒子數(shù)N二 物質(zhì)所含粒子數(shù)N二 Y V -Y 八口i、以物質(zhì)的量為中心的有關物理量的換算關系:;M氣體體積(非標準狀況) 二八口反應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KJ) Q 1溶液的就貿(mào)的量濃度)4、物質(zhì)的量與其它量之間的換算恒等式:I、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克拉伯龍方程):$PV=nRT或PV =普RT(R=mol K)pMV、影響物質(zhì)體積大小的因素:I、yh小廣 |微粒的大木|lmol 固、液體的體
10、積|物質(zhì)體研會微粒的個數(shù)|M。1物質(zhì)的體枳一*|微粒之間/離|lmol氣體的/、溶液稀釋定律:溶質(zhì)的量不變,m(濃)w(濃)二m (?。?w (?。籧 (濃)V (濃)=c (稀)V (稀)、溶解度與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W換算式:自 100*w S =自 100*w S =1 w、溶解度與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換算:Mgpr S,l(XXkMM(l(X) + s)- l(X)()dcM、質(zhì)量分數(shù)與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換算:1(X)0 pwM1(X)0 pwMcM w=,_ lOOOp、一定物質(zhì)的反濃度 主要儀器:量筒、托盤天平(祛碼)、燒杯、玻 同位素J(核素)原子核f質(zhì)量數(shù)%=N+Z)近似相對原子質(zhì)量I質(zhì)子Z
11、(帶正電荷) f核電.數(shù)元素 f、元素符號原子結構:最外層上子藪決定主族元素的,決定原子呈電中性(油f電子數(shù)(Z個):一,化學性質(zhì)及最高正價和族序數(shù)體積小,運動速率高(近光速),無固定軌道I核外電子運動特征小黑點的意乂、小黑點周期序數(shù)及原子半徑小黑點的意乂、小黑點周期序數(shù)及原子半徑密度的意義。排布規(guī)律f電字層數(shù) 表示方法 原子(離子)的電子式、原子結構示意圖隨著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的遞增:元素的性質(zhì)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呈周期性變化I元素周期律 、原子半徑呈周期性變化、元素主要化合價呈周期性變化 、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呈周期性變化又、按原子序數(shù)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元素周期律加
12、書排列原則、將電子層數(shù)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個橫行;元素周期表、把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的元素(個II別除外)排成一個縱行。;、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個橫行)、長周期,四*五、六 I 周期)出,零周期表結構、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主族(I AVIIA共7個)元素周期表族、(18個縱行) 、副族(I BVIIB共7個)、vm族(8、9、10縱行)、零族(稀有氣體)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zhì)的遞變規(guī)律、核電荷數(shù),電子層結構,最外層電子數(shù)MgAlSiPSCl.i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徑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如:LiNaKRbCs具體規(guī)律:3、同主族元素的離子半徑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如:F-Cl
13、Br- Na+Mg2+Ar+5、同一元素不同價態(tài)的微粒半徑,價態(tài)越高離子半徑 越小。如 FeFeFe與水反應置換氫的難易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強弱金屬性魄弱單質(zhì)的還原性或離子的氧化性(電解中在陰極上得電子的先后)互相置換反應,依據(jù):原電池反應中正負極與此化合的難易及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強弱金屬性或非金屬單質(zhì)的氧化性或離子的還原性性強弱的判斷互相置換反應、同周期元素的金屬性,隨荷電荷數(shù)的增加而減小,如:NaMgAl;非金屬性,隨荷電荷數(shù)的增加而增大,如:SiPSClo規(guī)律:、同主族元素的金屬性,隨荷電荷數(shù)的增加而增大,如:LiNaKRbClBrIo、金屬活
14、動性順序表:KC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定義:以氣原子質(zhì)量的1/12 (約Xl(y”kg)作為標準,其它原子 的質(zhì)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其國際單位制(SI)單位為一, 符號為1(單位1一般不寫)原子質(zhì)量:指原子的真實質(zhì)量,也稱絕對質(zhì)量,是通過精 密的實驗測得的。 Na:02);、 共價鍵分子、原子個離子晶體。2、分類二 極性健共價化合物,化學鍵,一 非極性鍵、非金屬單質(zhì)、分類:.,雙方提供:共價鍵 Wl* r I.I e 一e- 單方提供:配位鍵如:NHJ、H30+金屬鍵:金屬陽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存在于金屬單質(zhì)、金屬晶體中。解八一士一 八-T一- 八,3
15、、鍵參數(shù):鍵長鍵角4、表示方式: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后兩者適用于共價鍵) 定義: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1分子間作用力(范德瓦爾斯力):影響因素:大小與相對分子質(zhì)量有關。作用:對物質(zhì)的熔點、沸點等有影響。、定義:分子之間的一種比較強的相互作用。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條件:第二周期的吸引電子能力強的N、0、F與 H 之間(NL、H:0)、對物質(zhì)性質(zhì)的影響:使物質(zhì)熔沸點升高。、氫鍵的形成及表示方式:FH , F-H F一 H一代表氫鍵。氫鍵 / 0/、0H / H H/、)H H、說明:氫鍵是一種分子間靜電作用;它比化學鍵弱得 多,但比分子間作用力稍強;是一種較強的分 子間作用力。|定義:從整
16、個分子看,分子里電荷分布是對稱的(正負電荷 中心能重合)的分子。非極性分子雙原子分子:只含非極性鍵的雙原子分子如:0二、 CS2 (直線型)、CHoCC1.1 (正四面體型)極性分子:定義:從整個分子看,分子里電荷分布是不對稱的(正負 電荷中心不能重合)的。舉例雙原子分子:含極性鍵的雙原子分子如:HC1、NO、CO等多原子分子:含極性鍵的多原子分子若幾何結構不對稱則 為極性分子或 V 型)、H或 V 型)、H20:J非晶體固體物漬構成晶體粒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原子晶體金屬晶體:構成微粒:離子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離子鍵 舉例:CaFKNO3、CsCK NaCK NaQ 等NaCl型晶體:每個
17、Na同時吸引6個C1離子,每個CT同結構特點時吸引結構特點時吸引6個N; Na.與CT以離子鍵結合,個數(shù)比為1: 1。微??臻g排列特點:CsCl鍵結合,個數(shù)比為1: 1。微??臻g排列特點:CsCl型晶體:每個Cs同時吸引8個C離子,每個C同時吸引8個Cs* Cs與cr以離子鍵結合,個數(shù)比為1: 1。離子晶體:說明:離子晶體中不存在單個分子,化學式表示離子個數(shù)比的式子。、硬度大,難于壓縮,具有較高熔點和沸點;離子晶體:說明:離子晶體中不存在單個分子,化學式表示離子個數(shù)比的式子。、硬度大,難于壓縮,具有較高熔點和沸點;性質(zhì)特點、離子晶體固態(tài)時一般不導電,但在受熱熔化或溶于水時可以導電;、溶解性:(
18、參見溶解性表)晶體晶胞中微粒個數(shù)的計算:頂點,占1/2;體心,占1、構成微粒:分子占 1/8;晶體晶胞中微粒個數(shù)的計算:頂點,占1/2;體心,占1、構成微粒:分子占 1/8;1/4;面心,結構特I點、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分子間作用力、空間排列:(CO:如右圖)分子晶禰:、舉例:分子晶禰:、舉例:SO2、s、C02 CI2等、硬度小,熔點和沸點低,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熔沸點越性質(zhì)特點、固態(tài)及熔化狀態(tài)時均不導電;、溶解性:遵守“相似相溶原理”:即非極性物質(zhì)一般易溶于非極性分子溶劑,極性分子易溶汗極性分子溶劑。:構成微粒:原子:構成微粒:原子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共價鍵 0 0結構特點原子晶體:、硬度大
19、,難于壓縮,具有較高熔點和沸點;結構特點原子晶體:、硬度大,難于壓縮,具有較高熔點和沸點;舉例:SiC、Si、SiO二、C(金剛石)等I、金剛石:(最小的環(huán)為非平面6元環(huán))每個C被相鄰4個碳包圍,處于4個C原子的中心微粒空間排列特點:II、SiO?相當于金剛石晶體中C換成Si, Si與Si間間插0說明:原子晶體中不存在單個分子,化學式表示原子個數(shù)比的式子。性質(zhì)特點、一般不導電;、溶解性:難溶于一般的溶劑。、構成微粒:金屬陽離子,自由電子;結構特點、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金屬鍵、空間排列:金屬晶體:、舉例:Cu Au Na等、良好的導電性; 性質(zhì)特點、良好的導熱性;、良好的延展性和具有金屬光澤。、
20、層狀結構結構:、層內(nèi)C一一c之間為共價鍵;層與層之間為分子間 作用力;過渡型晶體(石墨):、空間排列:(如圖)性質(zhì):熔沸點高;容易滑動;硬度??;能導電。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I:意義:表示化學反應進行快慢的量。定性:根據(jù)反應物消耗,生成物產(chǎn)生的快慢(用氣體、沉淀等可見現(xiàn)象)來粗略比較F定量:用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大來表示。表示方法:、單位:mol/(L min)或mol/(L s )、同一反應,速率用不同物質(zhì)濃度變化表示時,數(shù)值可能不同,但數(shù)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說明:各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比。如:I,對于方程式:aA + bBcC + dD則有v(A): v(B): v(c)
21、: v(D) = a : b: c: d-v(A) = iv(B) = -v(C) = ?v(D) abed、一般不能用固體和純液體物質(zhì)表示濃度(因為P不變)、對于沒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可逆反應:V正Wv逆1內(nèi)因(主要因素):參加反應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論:在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大濃度,反 應速率加快,反之濃度:則慢。、說明:只對氣體參加的反應或溶液中發(fā)生的反應速率產(chǎn)生影響;與反應物總I量無關。I影響因素:、結論: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大壓謔,反應速率加快,壓強:反之則慢、說明:當改變?nèi)萜鲀?nèi)壓強而有關反應的氣體濃度無變化時,則反應速率不變;如:向密閉容器中通入惰性氣體。、結論:其它條件不變時,升高
22、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反之則慢。溫度:a、對任何反應都產(chǎn)生影響,無論是放熱還是吸熱反應;外因:、說明b、對于可逆反應能同時改變正逆反應速率但程度不同;C、一般溫度每升高10C,反應速率增大24倍,有些反應只有在一定溫度 范圍內(nèi)升溫才能加快。、結論:使用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催化劑a、具有選擇性;、,說明:b、對于可逆反應,使用催化劑可 同等程度地改變正、逆反應速 率;c、使用正催化劑,反應速率加快,使用負催化劑,反應速率減慢。原因:碰撞理論(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及活化分子 等)其它因素:光、電磁波、超聲波、反應物顆粒的大 小、溶劑的性質(zhì)等。j學平衡狀態(tài):指在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里,正反應速率和
23、逆反 應速率相等,反應混合中各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變的 狀態(tài)。逆: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動:是指動態(tài)平衡,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反應沒有 停止。平衡狀態(tài)特征:等:平衡時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但不等于零。定: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一個定值。變:外界條件改變,原平衡破壞 蜒葩皿衡。-c(A)m.c(B)n、定義:mA(gJ+nB (g)pC (g) +qD (g)、意義:表示可逆反應的反應進行的程度。、影響因素:溫度(正反應吸熱時,溫度升高,K增大;正反應放熱時,化學平衡常數(shù):溫度升高,K減?。?,而與反應物或生成物濃度無關。|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判斷化學平衡狀態(tài)。、卜途:a、Q二K時,處于平
24、衡狀態(tài),v正二v逆;b、QK時,處于未達平衡狀態(tài);v正丫逆向逆向進行;c、QK時,處于未達平衡狀態(tài);v正v逆向正向進行。原因:反應條件改變引起:v正Wv逆化學平衡:,結果:速率、各組分百分含量與原平衡比較均發(fā)生變化。化學平衡移動: v(正)v(逆)向右(正向)移方向:V (正)二V (逆)平衡不移動V(正)V(逆)向左(逆向)移注意:其它條件不變,只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才 能使用。/、濃度: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少生成物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之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結論:增大壓強,平衡向縮小體積方向移動;減小壓強,平衡向擴大體積的方向移動。、壓強;I、反應前后氣態(tài)物質(zhì)總體積沒有變化的反影響化
25、學平衡移動的因素:應,壓強改變不能改變化學平衡狀態(tài);說明:II、壓強的改變對濃度無影 響時,不能改變化學平衡狀 態(tài),如向密閉容器中充入惰 性氣體。IIK對沒有氣體參加的反應無 影響。、溫度: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 動;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反應方 向移動。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溫 度等)平衡就向能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概念:在一定條件下(定溫、定容或定溫、定壓),對同一可逆反 應,只要起始時加入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不同,而達到化學平衡時, 同種物質(zhì)的含量相同,這樣的平衡稱為等效平衡。等效平衡:(1)、定溫、定容:對于一般的可逆反應只改變起始,時加入物質(zhì)的物質(zhì)
26、的量,如通過可逆反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比換算成 同一半邊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與原 平衡相同,則兩平衡等效。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可逆反應,只要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zhì)的量的比例與原平衡 相同,兩平衡等效。(2)定溫、定壓:改變起始時加入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只要按化學計量數(shù)換算成同一半邊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 之比與原平衡相同,則達平衡后與原平衡等效。電解質(zhì)溶液非電解質(zhì):無論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都不導電的化合物定義:凡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能夠?qū)щ姷幕衔锷窈嫌?,強堿c (OH)酸性PH7水溶液的酸堿性:c (H-) =c (OH)中性PH二7c Of) 7抑制電離:加入酸或堿 .加入活潑金屬,如Na加入活潑金屬
27、,如Na、K等;促進電離:加入易水解的鹽,如NaAc、NH。等;升高溫度。/表示方法:p H=1gd)適用范圍:濃度小于lmolL-的稀酸或稀堿溶液。;pH試紙:用干凈的玻璃棒分別蘸取少量的待測溶液點在試紙上,觀察試紙顏色變化并跟比色卡比較,確定該 1溶液的PH值。 TOC o 1-5 h z ,| 石蕊: (紅)(紫)(藍)測定方法: 葭堿指示劑 酚齦 (無)(粉紅)(紅)及其變色范圍 甲基橙:(紅)(橙)(黃)甲基紅:(紅)(橙)(黃)pH計:精確測定溶液的pH換算關系:c(H*)=W= Kw/c (OH-)斑強酸漏令:口,昆合溶液的pH換算關系:c(H*)=W= Kw/c (OH-)斑強
28、酸漏令:口,昆合1兩強堿混合Y pHc(QmOH 建大。a _C(H)1 c(0H-)=107H強酸強堿混合:會顯,以, 強酸 HaA c(H-)=n-c(HnA)4、/ 強堿 B (OH)c(OH-)=n cB(OH-)JpH值單j弱酸 HnA cOThcOU) a (LA)弱堿 B (OH) n c(0H-)= cB(OH-)n) a B(OFF)J混合前混合后條件混合前混合后條件兩強等體積 pL+pHQ15pHpH:速算規(guī)混合(近似)pHi+pH2=14 pH= 7pH】+pHW13 pH:+pHipHzpH之和為14的一強一弱等體積相混 結 果:誰強顯誰的性質(zhì)。實質(zhì):鹽中弱(弱酸根或弱
29、堿陽離子)離子與水電離出的中或0H結 合生成難電離的分子或離子,破壞水的電離平衡。條件:、鹽中必有弱離子 、鹽必須能溶于水、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都弱均水解、不弱不水解。規(guī):、弱的程度越大,水解的能力越強。、鹽的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溫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特、屬可逆反應,其逆反應為酸堿中和(符合化學平衡規(guī)1律);I!、水解程度一般微弱,且吸熱。,內(nèi)因:鹽類本身的性質(zhì)相同條件下,同濃度的NaHCO3 (堿性)影響因素:Na2CO3 NaAc (堿性)、溫度的影響:升高溫度,水解程度變大; 外因 、濃度的影響:稀釋可促進鹽類的水解,濃度越低水解程度越大;、pH、pH的影響:廝短0NHs -
30、 H:0 +H加酸抑制,加堿促進。NaAc Ac+ffO HAc + OH- HSOf+OH-H2SO3強堿弱/鹽:Na2SO3 (分步)7升一+壓0 HSOf+OH-H2SO3憚水解:Tso3+h:o強酸弱堿鹽:甌比 NHt強酸弱堿鹽:甌比 NHtCl +H:0 HC1A1CL (應分步但簡為一步廠冠+3H9鹽類的水解+nh3 - h2oA1(OH)3+3H*分類 、常見易雙水解的離子組合:A1”與 CO;-、hco3 s2 hs aio2-Fe”與CO;、HC(Y、A102 (S”、HS-主要發(fā)生氧化還原) I雙水解:NH;與A10-、SOsI能進行到底不用可逆號,用等號,沉淀、氣體I一般
31、要標出:NaAc -*酸性HAcH=CO3酸性NH.C1 A1(OH)3解釋在生活中的應用:、明帆凈水、純堿去污、泡沫 滅火器、FeCL溶液配制。J 電荷守恒 c (H) +c (Na) =2c (CO廣)+c (HCO3-) +c (OH-)正負電荷相等相等關系:物料守恒 c (Na+)=2c (COJ) +2c (HCO;) +2c (H2C0s)C原子守恒,(以 Na2CO3)質(zhì)子守恒 c (OH-) =c ) +c (HCOS) +2c (H2CO3)H .離子守恒離子濃度比較:多元弱酸H3Pol c (H-) c (H2PO.-) c (HPO.:)c (P03c (C032-) c
32、 (OH-)c (HCOJ) c (H)大小關系: 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 濃度L的、NHSC1、CLCOONHNH.HSO,則 c (NH7)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LNH,C1與LNH3混合則:c (NH;) c (cr)c (OH-) c (H)、用于精確地放出一定體積溶液的容器;、內(nèi)徑均勻,帶有刻度的細長玻璃管,下部有控制液體流量 的玻璃活塞(或由橡皮管、概述: 玻璃球組成的閥);、規(guī)格有25ml、50ml,估讀到;、分為酸式滴定管(不能盛堿液,HF以及NazSiOs、Na:C03等堿性冷液)堿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和強氧化性溶液) 滴定管:使用方法:檢漏f潤洗f注液f排氣f調(diào)零f放液一讀
33、數(shù)f記錄、滴定管在裝入酸或堿溶液后,要排凈滴定管尖嘴內(nèi)空氣使尖嘴內(nèi)充滿液體而無氣泡。方法: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注意:、調(diào)整刻度時,應使液面在“0”或“0”以下,但不能太往 下以免液體不足。、控制滴液速度,使得液體逐滴流出。、讀數(shù)時等液面穩(wěn)定后,視線與凹液面相切的刻度水平, 并估讀到的精確度。定義:用已制濃度的酸(或堿,)來測定未知濃度的堿(或酸)的實驗方法中和實質(zhì):H+0H-=H20 原理:酸堿中和反應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它們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C =也.息B -VA VB關鍵:準確測定參加反應的兩種溶液的體積;準確判斷中和反 應是否由好完全。儀器:滴定管、錐形瓶、鐵架臺、滴定管夾、燒杯等。作用:
34、通過指示劑顏色的變化來確定終點;中和滴定:指卜劑:選擇:變色要靈敏、明顯(終點盡可能與變色范圍一致)、中和滴定,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劑,顏色變化不明顯;說明:、酸滴堿,一般選甲基橙 終點由黃色f橙色;、堿滴酸,一般選酚獻 終點由無色f紅色;,準備:滴定管(錐形瓶)洗滌f滴定管查漏f滴定管的潤洗f注液f排氣f調(diào)零f讀數(shù)f記錄操作彳 ; 移取待測液,加入指示劑23滴,然后滴定,判斷終點,讀數(shù)。 ,滴定:左手操管、右手旋瓶、目視瓶中、滴滴入瓶、突變暫停、半分定終、重復兩次、求均值。計算:取兩次或多次消耗標準溶液體積平均值然后求c持、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亥山A 3大;、讀數(shù)時視線與凹液面相切;*L
35、I J 柏中體積;、滴定管測量液體,有兩次讀數(shù)(初、末)兩數(shù)值之差為液體體積;、中和滴定體積測量,有待測液和標準液兩方面。C V原理:.二七上 誤差分析方法是分別判斷Cq V標和V測的誤差 V理J ? 1 二;氧化鳳應幽 銅鋅原電他 邀佛辛二 2H2 t電解質(zhì)溶液電極反應:負極(鋅筒)Zn-2e-=Zn2-正極(石墨)2,+2e=2NH3+H2 t、普通鋅錦干電池 總反應:Zn+2NH.r=Zn+2NH3+H: tj干電延電解質(zhì)溶液:糊狀的NH.C1特點:電量小,放電過程易發(fā)生氣漲和溶液、堿性鋅一一鐳干電池 電極:負極由鋅改鋅粉(反應面積增大,放心電流增加);I電解液:由中性變?yōu)閴A性(離子導電
36、性好)。正極(PbO2) PbO2+SOr+4ir+2e-=PbSO4+2H2O負極(Pb)Pb+S0:-2e-=PbSO,詁鉛蓄電疝:總反應:PbO2+PGSO1 2PbS0i+2H9電解液:加加的HfOi溶液化學電源蓄電疝特點:電壓穩(wěn)定?;瘜W電源I 饃鎘(NiCd)可充電電池;rBr-Cl-OH-SO:-(含氧酸根)廣陰極:陽離子氧化性AgFe3CuPb2+Sn:+FeZnHArMg2+Na電子流向f e- )還原反氧化反應; 邈A還原反應 | L反應原原: 40f-4e-=2壓夠+。2Cu+2e=Cu電解質(zhì)溶液電解結果:在兩極源新物質(zhì)生成??偡磻?CUS0.+2W2Cu+2壓S01+0
37、粗銅板作陽極,與直流電源、裝亶 純銅作陰極,與直流電源負用CuSOi (加一定量H陽被泥Cu、Ag陰極:Cu+2e-=Cuj電解精蝌銅 陽極:Cu-2e=Cu: Zn-2e=Zn2+:原理:Ni-2e=Ni2+陽極泥:含Ag、Au等貴重金屬;電解液:溶液中CuSOi濃度基本不變、電解銅的特點:純度高、導電性好。Ij 、概念: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的表面鍍上一薄層其它金屬或合金的過卡。將待鍍金屬與電源負極相連作Nnin v、方法:鍍層金屬與電源正極相連L L電鍍:用含鍍層金屬離子的電解 u / ;電鍍液。電解的應、流酸葩 J電解的應、原理:陽極 Cu-2e-=Cu:+ ; Cu+2e=Cu、裝置
38、:、電鍍工業(yè):鍍件預處理一電鍍液添加劑一;裝置:(如圖):現(xiàn)冢、陰極上有氣泡;、陽極有刺激性氣體產(chǎn),能使?jié)駶櫟牡矸跭I變曲:j電解食鹽水、陰極區(qū)附近溶液變紅,有堿生成原理:通電前:NaClH:0 HOH-原理陰極(Fe) :Na,H-移向陰極;2H-+2e=H2 t (還.原反應)!通電后:陽極(C) : C1:、,01移向陽極;2Cl-2e =C121(氧化反及)總反應:2NaCl +2H:02NaOH1Q.+C12 t +h2 t一,陽極、陰極、離子交換膜、電解槽、導電銅棒等氯、組由:陽極:金屬鈦網(wǎng)(涂有釘氧化物);陰極:碳鋼網(wǎng)(涂有Ni涂層)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通過,阻止陰離子和空
39、氣通電;淡鹽水濕氯氣|國淡鹽水濕氯氣|國XaOH溶液XaOH溶液+純水(含少法制燒堿:NaOH固體精制食鹽水量 NaOH)粗鹽水(含泥沙、Cu2 Mg2 Ba2 SO產(chǎn)等)陽離子交換樹脂:除Cu Mg等加 BaCl2, Ba?+SO產(chǎn)=BaSO j、粗鹽水精制:力口咽/:Ca2+CO32=CaCO3I ;Ba2+COs2=BaCO3 I力口 NaOH: Mg2+2OH-=Mg (OH) 2 I ;Fe3+3OH=Fe(OH)3 I分散系一膠體Vol 溶液液溶膠 如:Fe(OH)3、Agl等I膠體;八拄 ,,,不,按分散劑固溶膠:煙水晶、有色玻分散,、璃等; . 、r 分散系氣溶膠 如煙、云、霧
40、等。(膠體)分子膠體:(高分子., 膠體)如蛋白質(zhì)膠按分散質(zhì)體、淀粉膠體;粒子膠體:如Fe(OH)s膠體,Agl膠體10-7m濁液(懸濁液、乳濁液)、微粒特征:直徑在WVlOm,表面積大。、鑒別膠體的方法:丁達爾現(xiàn)象、凈化和精制:滲析Fe (OH) 3膠體:將廣2mlFeC13飽和溶液滴入20ml沸水溶液顯 紅褐色|J1FeCl3+3H2O=Fe (0H) 3 (膠體)+3HC1I、將I/AgNOs溶液810逐滴滴加到LKIX、膠體的制備:溶液中邊滴加邊用力振蕩。Agl 膠根 II、AgNO3+KI=AgI (膠體)+KNOsIII、說明:滴加順序不同Agl膠體帶電不同,本法KI過量,Agl膠
41、體吸附1一帶負電反之帶正電(Ag-)硅酸膠體: 將1ml水玻璃加到510ml lmol/L鹽酸中邊 滴加邊振蕩。Na2SiO3+2HCl=H2SiO3 (膠體)+2NaCl膠體I 才達爾現(xiàn)象:定義:光束通過膠體,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現(xiàn)象。原因:膠粒對光的散射而形成 的。II、布朗運動i、在外電場作用下,膠體粒子在分散劑里向電 極(陰或陰極)作定向移動現(xiàn)象。、膠體的性質(zhì):H、電泳:ii、原因:表面積大,吸附強,膠粒帶 電。iii吸附規(guī)律:帶正電: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帶負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膠體。iv、應用:除塵。f原因:使膠體粒子從分散劑中析出的過程。IV、肢體的聚沉:方法:
42、加入帶相反電荷膠粒的膠體;加入電解質(zhì);加熱等。、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膠體一般帶負電,可吸附帶正電的肥料; 、應用、制豆腐的化學原理;、江河入海口處形成三角洲;、明研凈水原理。,意義:在一定溫度下固體物質(zhì)在液態(tài)溶劑里當溶解速率和結晶速率相等形成施和溶i溶解平衡:液的狀態(tài)(動態(tài)平衡)表示Mg(OH)2(S) M(ag)+20H-(ag)注意:溶解方程式與電離方程式的不同點。,固體的溶解度二囂囂囂湍梵卜3(溶劑)大多數(shù)固體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03;影響因素溫度:只有少數(shù)物質(zhì)的溶解度影響很小,如NaCl;溶解度極少數(shù)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溶解度極少數(shù)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如
43、 Ca(0H)2。概念:在XlOPa和一定溫度下,1體積水所溶解氣體的體積;溶液氣體 表示方法:非標況下氣體的體積換算成標況下的體積;影響因素: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壓強增大面增大。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二溶質(zhì)的質(zhì)量(g)溶液的舫量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二溶質(zhì)的質(zhì)量(g)溶液的舫量(g)物質(zhì)的量濃度(mol L)二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mol)溶液的體積(L)-結晶方法:蒸發(fā)溶劑結晶;蒸發(fā)后冷卻。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化合物。風化:在室溫下結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結晶水的現(xiàn)象。潮解:晶體在空氣中吸收水蒸氣,在其表面逐漸形成溶液的現(xiàn)象。第一部分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一.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和分類:(一)掌
44、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夠獨立存在并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一種微粒。(1)分子同原子、離子一樣是構成物質(zhì)的基本微粒.(2)按組成分子的原子個數(shù)可分為:單原子分子如:He、Ne、Ar Kr雙原子分子如:。2、壓、HC1、NO多原子分子如:-0、R、C6H四2.原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確切地說,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核不變,只 有核外電子發(fā)生變化。(1)原子是組成某些物質(zhì)(如金剛石、晶體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體)和 分子的基本微粒。(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質(zhì)子)和核外電子構成的。.離子離子是指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1)離子可分為:陽離子:Li Na H NH陰離子:Cl 02 0H SO.12
45、-(2)存在離子的物質(zhì):離子化合物中:NaCl、CaCl: Na2sol電解質(zhì)溶液中:鹽酸、NaOH溶液金屬晶體中:鈉、鐵、鉀、銅.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zhì)子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1)元素與物質(zhì)、分子、原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物質(zhì)是由元素組成的(宏觀 看);物質(zhì)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微觀看)。(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單質(zhì)(性質(zhì)、結構不同)一同素異形體。(3)各種元素在地殼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0、Si A1、 Fe Cao.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間互稱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質(zhì)子數(shù),不同中子數(shù) 的同一類原子互稱同位素。如H有三種同位素:H、H、笊、M)o 6.
4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質(zhì)量數(shù)、原子序數(shù)和核能態(tài),而且其壽命足以被觀察的一 類原子。(1)同種元素、可以有若干種不同的核素一同位素。(2)同一種元素的各種核素盡管中子數(shù)不同,但它們的質(zhì)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相 同。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因而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幾乎是相同的。.原子團原子團是指多個原子結合成的集體,在許多反應中,原子團作為一個集體 參加反應。原子團有兒下幾種類型:根(如SO:-、OH-、CLC00一等)、官能 團(有機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質(zhì)特殊性質(zhì)的原子團,如一OH、一N0二、COOH等)、游離基(又稱自由基、具有不成價電子的原子團,如甲基游離 基 CH3) o.基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質(zhì)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團,或
47、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 子或原子團后剩下的原子團。(1)有機物的官能團是決定物質(zhì)主要性質(zhì)的基,如醇的羥基(-0H)和竣 酸的殷基(一COOH)。(2)甲烷(CH.)分子去掉一個氫原子后剩余部分( CH3)含有未成對的 價電子,稱甲基或甲基游離基,也包括單原子的游離基(-Cl) o基(羥基)根(氫氧根)電子 式電性電中性帶負電存在 于不能獨立存在, 必須和其他“基”或原子團 相結合能獨立存在于 溶液或離子化 合物中9.物理性質(zhì)與化學性質(zhì)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概念 (宏觀)物質(zhì)不需要發(fā) 生化學變化就 能表現(xiàn)出來的 性質(zhì)物質(zhì)在發(fā)生化 學變化時表現(xiàn) 出來的性質(zhì)實質(zhì) (微觀)物質(zhì)的分子組 成和結構沒有 發(fā)生改
48、變時呈 現(xiàn)的性質(zhì)物質(zhì)的分子組 成和結構發(fā)生 改變時呈現(xiàn)的 性質(zhì)性質(zhì)包 括內(nèi)容顏色、狀態(tài)、 氣味、味道、 密度、熔點、沸點、溶解 性、導電性、 導熱性等一般指跟氫 氣、氧氣、金 屬、非金屬、 氧化物、酸、 堿、鹽能否發(fā) 生反應及熱穩(wěn)定性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zhì)的變化,僅是物質(zhì)形態(tài)的變化。化學變化:變化時有其他物質(zhì)生成,又叫化學反應。化學變化的特征:有新物質(zhì)生成伴有放熱、發(fā)光、變色等現(xiàn)象化學變化本質(zhì):舊鍵斷裂、新鍵生成或轉(zhuǎn)移電子等。二者的區(qū)別是:前者 無新物質(zhì)生成,僅是物質(zhì)形態(tài)、狀態(tài)的變化。.溶解性指物質(zhì)在某種溶劑中溶解的能力。例如氯化鈉易溶于水,卻難溶于無水乙 醇、苯等有
49、機溶劑。單質(zhì)碘在水中溶解性較差,卻易溶于乙醇、苯等有機溶 劑。苯酚在室溫時僅微溶于水,當溫度大于70時,卻能以任意比與水互溶 (苯酚熔點為43C, 70時苯酚為液態(tài))。利用物質(zhì)在不同溫度或不同溶劑中 溶解性的差異,可以分離混合物或進行物質(zhì)的提純。在上述物質(zhì)溶解過程中,溶質(zhì)與溶劑的化學組成沒有發(fā)生變化,利用簡單 的物理方法可以把溶質(zhì)與溶劑分離開。還有一種完全不同意義的溶解。例如, 石灰石溶于鹽酸,鐵溶于稀硫酸,氫氧化銀溶于氨水等。這樣的溶解中,物質(zhì) 的化學組成發(fā)生了變化,用簡單的物理方法不能把溶解的物質(zhì)提純出來。.液化指氣態(tài)物質(zhì)在降低溫度或加大壓強的條件下轉(zhuǎn)變成液體的現(xiàn)象。在化學工 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
50、,為了便于貯存、運輸某些氣體物質(zhì),常將氣體物質(zhì)液化。液化 操作是在降溫的同時加壓,液化使用的設備及容器必須能耐高壓,以確保安 全。常用的兒種氣體液化后用途見下表。氣體名 稱液化后名 稱主要用途空氣液體空氣分離空氣制取氧 氣、氮氣、稀有氣 體氮氣液氮冷凍劑氯氣液氯自來水消毒劑,制 氯化鐵、氯化烷等氨氣液氨制冷劑,用于氨制 冷機中二氧化 硫液體二氧 化硫漂白劑石油氣液化石油 氣燃料13.金屬性元素的金屬性通常指元素的原子失去價電子的能力。元素的原子越易失去 電子,該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它的單質(zhì)越容易置換出水或酸中的氫成為氫氣, 它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亦越強。元素的原子半徑越大,價電子越 少,
51、越容易失去電子。在各種穩(wěn)定的同位素中,鈉元素的金屬性最強,氫氧化 艷的堿性也最強。除了金屬元素表現(xiàn)出不同強弱的金屬性,某些非金屬元素也 表現(xiàn)出一定的金屬性,如硼、硅、碑、碑等。14.非金屬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在反應中得到(吸收)電子的能力。元素的原子在反應中 越容易得到電子。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該元素的單質(zhì)越容易與凡化合,生成 的氫化物越穩(wěn)定,它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越強(氧元 素、氟元素除外)。已知氟元素是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它與氫氣在黑暗中就能發(fā)生劇烈的爆 炸反應,氟化氫是最穩(wěn)定的氫化物。氧元素的非金屬性僅次于氟元素,除氟、 氧元素外,氯元素的非金屬性也很強,它的最高價氧化物(
52、CLO:)的水化物一 高氯酸(HC10,)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強的一種酸。金屬性強弱非金屬性強弱最高價氧化物水化 物堿性強弱最高價氧化物水化 物酸性強弱與水或酸反應,置 換出此的易難與此化合的易難及 生成氫化物穩(wěn)定性活潑金屬能從鹽溶 液中置換出不活潑 金屬活潑非金屬單質(zhì)能 置換出較不活潑非 金屬單質(zhì)陽離子氧化性強的 為不活潑金屬,氧 化性弱的為活潑金 屬陰離子還原性強的 為非金屬性弱,還 原性弱的為非金屬 性強原電池中負極為活 潑金屬,正極為不 活潑金屬將金屬氧化成高價 的為非金屬性強的 單質(zhì),氧化成低價 的為非金屬性弱的 單質(zhì)電解時,在陰極先 析出的為不活潑金 屬電解時,在陽極先 產(chǎn)生的為非金屬
53、性 弱的單質(zhì)15.氧化性物質(zhì)(單質(zhì)或化合物)在化學反應中得到(吸引)電子的能力稱為物質(zhì)的 氧化性。非金屬單質(zhì)、金屬元素高價態(tài)的化合物、某些含氧酸及其鹽一般有較 強的氧化性。非金屬單質(zhì)的氧化性強弱與元素的非金屬性十分相似,元素的非金屬性越 強,單質(zhì)的氧化性也越強。氟是氧化性最強的非金屬單質(zhì)。氧化性規(guī)律有: 活潑金屬陽離子的氧化性弱于不活潑金屬陽離子的氧化性,如Na-VAgZ變 價金屬中,高價態(tài)的氧化性強于低價態(tài)的氧化性,如FeFe。MnO1MnO: MnO2;同種元素含氧酸的氧化性往往是價態(tài)越高,氧化性越強,如如3 HNO2,濃度越大,氧化性也越強,如濃HNO稀HNOs,濃壓SO稀壓SO1。然
54、而,也有例外,如氯元素的含氧酸,它們的氧化性強弱順序是HC1OHC1O2 HC103HC104o16.還原性物質(zhì)在化學反應中失去電子的能力稱為該物質(zhì)的還原性。金屬單質(zhì)、大多 數(shù)非金屬單質(zhì)和含有元素低價態(tài)的化合物都有較強的還原性。物質(zhì)還原性的強 弱取決于該物質(zhì)在化學反應中失去電子能力的大小。元素的金屬性越強,金屬單質(zhì)的還原性也越強,金屬單質(zhì)還原性順序和金 屬活動性順序基本一致。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弱,非金屬單質(zhì)的還原性越強。元 素若有多種價態(tài)的物質(zhì),一般說來,價態(tài)降低,還原性越強。如含硫元素不同 價態(tài)的物質(zhì)的還原性:H:SSSO:;含磷元素物質(zhì)的還原性PH3P|POJ;鐵 及其鹽的還原性:FeF/等
55、。.揮發(fā)性液態(tài)物質(zhì)在低于沸點的溫度條件下轉(zhuǎn)變成氣態(tài)的能力,以及一些氣體溶質(zhì) 從溶液中逸出的能力。具有較強揮發(fā)性的物質(zhì)大多是一些低沸點的液體物質(zhì), 如乙醇、乙酸、丙酮、氯仿、二硫化碳等。另外氨水、濃鹽酸、濃硝酸等都具 有很強的揮發(fā)性。這些物質(zhì)貯存時,應密閉保存并遠離熱源,防止受熱加快揮 發(fā)。.升華在加熱的條件下,固態(tài)物質(zhì)不經(jīng)過液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的變化。常見能升華 的物質(zhì)有L、干冰(固態(tài)CO?)、升華硫、紅磷、灰碎等。.穩(wěn)定性是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的一種。它反映出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難 易程度。穩(wěn)定性可分為熱穩(wěn)定性、光化學穩(wěn)定性和氧化還原穩(wěn)定性。越不活潑的物質(zhì),其化學穩(wěn)定性越好。例如:苯在一般情
56、況下,化學性質(zhì) 比較穩(wěn)定,所以,常用苯作萃取劑和有機反應的介質(zhì)。很多反應在水溶液中進 行和水作溶劑,都是利用了水的化學穩(wěn)定性。.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zhì)混合而成的物質(zhì)叫混合物;(1)混合物沒有固定的組成,一般沒有固定的熔沸點;(2)常見特殊名稱的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軟水、 鹽酸、濃硫酸、福爾馬林、水玻璃;爆鳴氣、水煤氣、天然氣、焦爐氣、高爐 煤氣、石油氣、裂解氣、空氣;合金;過磷酸鈣、漂白粉、黑火藥、鋁熱劑、 水泥、鐵觸媒、玻璃;煤、石油;石油、石油的各種飾分?!咀⒁狻坑赏禺愋误w組成的物質(zhì)為混合物如紅磷和白磷。由同位素原子 組成的物質(zhì)是純凈物如壓0與D2混合為純凈物。.單質(zhì)
57、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zhì)。如0二、CL、2、Ar、金剛石、鐵(Fe) 等。HD、力也屬于單質(zhì),單質(zhì)分為金屬單質(zhì)與非金屬單質(zhì)兩種。.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從不同的分類角度化合物可分為多種類型,如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 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酸、堿、鹽和氧化物等。.酸電離理論認為:電解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IT的化合物叫做酸。常見強酸:HCIOo H2S0t HC1、HNO3常見弱酸:H2sOs、HsPOk HF、HC10、H2C03 HSO3、CHS00H.堿電離理論認為,電解質(zhì)電離時產(chǎn)生的陰離子全部是0H-的化合物叫堿。常見強堿:NaOH、KOH、Ba
58、 (OH) 2、Ca(0H)2-常見弱堿:NHs - H:0 Al (OH)3. Fe(OH)s.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NH;)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鹽的分類:正鹽:如:(NH,SOi、Na2S0r-酸式鹽:如NaHCOs、NaH2P0人 NaHPO,堿式鹽:Cu2(0H)2C03-復鹽:KAl(SO.t)2 12H20-.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1)氧化物的分類方法按組成分:金屬氧化物:Na。A1Q、Fe30r-非金屬氧化物:NO八CO、SO二、CO:-(2)按性質(zhì)分:不成鹽氧化物:CO、NO成鹽氧化物:酸性氧化物:CO?、S02-堿性氧化物:Na。、C
59、uO-兩性氧化物:Al208 ZnO過氧化物:Na:02超氧化物:K02.同素異形體由同種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的單質(zhì)為同素異形體。(1)常見同素異形體:紅磷與白磷;0二與。3;金剛石與石墨。(2)同素異形體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屬于化學變化但不屬于氧化還原反 應。(二)正確使用化學用語1.四種符號(1)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宏觀上)。表示一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微觀上)。表示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2)離子符號: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電荷數(shù)及電性符號(正負號),“1” 省略不寫如:Ca2 SO:-、酊、Na-(3)價標符號:是在元素正上方標正負化合價、正負寫在價數(shù)前?!?”不能+1-1+1 拈 -2省略。如
60、:H、Cl Na、S、。(4)核素符號:如,A1、S、左上角為質(zhì)量數(shù),左下角為質(zhì)子數(shù)。.化合價化合價是指一種元素一定數(shù)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數(shù)目的原子化合的性 質(zhì)。在離子化合物中,失去電子的為正價,失去n個電子即為正n價;得到 電子為負價,得到n個電子為負n價。在共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數(shù)值就是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跟其他元 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電子對的數(shù)目、正負則由共用電子對的偏移來決定,電子 對偏向哪種原子,哪種原子就顯負價;偏離哪種原子、哪種原子就顯正價。單質(zhì)分子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單質(zhì)或化合物的組成的式子成為化學式。根據(jù)物質(zhì)的組成 以及結構特點,化學式可以是分子式、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湘美版美術三年級上冊第3課 方方圓圓 課件
- 吉林省大安縣聯(lián)考2025屆七下英語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中級老年護理睡眠照料
- 電力安全生產(chǎn)知識
- 大師書法培訓
- 2025年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師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電子商務專業(yè)畢業(yè)生實踐能力測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博物館管理專業(yè)考研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工程及管理專業(yè)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創(chuàng)業(yè)管理與創(chuàng)新實踐考試試題及答案
- 吊頂工程施工方案810134972
-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中學2023年數(shù)學高一下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攝影師崗位月度KPI績效考核表
- 師德師風自查表23032
- 八年級(初二)數(shù)學(四邊形綜合)試卷試題附答案解析
- 去宗教極端化教育課件
- 我國特高壓電網(wǎng)規(guī)劃課件
- 2-04-求是膜PPT-范本-范本
- 高速收費員工作技能提升高速公路收費員培訓PPT教學課件
- YY/T 0064-2016醫(yī)用診斷X射線管組件電氣及負載特性
- JJG 45-1999光學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