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的應用思考_第1頁
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的應用思考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的應用思考丁杭鋒【摘要】動手操作是數學學習的有效方式,同時也是新課改非常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動手操作主要是指學生通過將相關實物進行擺、剪、拼、測量,或者對數量關系、空間圖形進行列表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將所學內容融會貫通.為更好地實現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本文進行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的應用研究.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明確動手操作教學的概念和特征.第二部分,分析小學數學動手操作教學存在的問題.第三部分,對小學數學動手操作教學提出建議.【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動手操作一、動手操作教學的概念與特征動手操作教學是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培養(yǎng)學生

2、的邏輯思維和合作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設計并組織實施的一系列活動,它本身是一種探究性活動.這種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職責是組織者、輔助者、引導者.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是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呈現結論的產生過程和結果,與教師的直接講述相比,這種教學方式更形象、生動,學生更愿意參與,記憶更長久,理解更深刻.動手操作并非簡單的動動手指,而是要求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進行細致的觀察、深入的思考和準確的表達,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動手操作是基于學生認知發(fā)展要求的一種探究性活動,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直觀性.數學學科本身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小學數學知識也不是簡單的加減法,而大部分小學生的

3、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所以,學生對數學難免產生畏難情緒.學生通過折紙、畫畫等實踐操作活動,利用其已有的經驗進行探究學習,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經歷知識產生的過程,感受結果的意義,從而建立對知識的表象認識,有助于理解抽象知識.第二,民主性.首先是師生關系的民主,教師不再是主體,僅僅是主導者,學生與教師之間是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一起參加活動,不輕易評價學生的對錯,而注重觀察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過程.其次,相對廣闊的空間使學生有充分的實踐空間.再次,實踐的過程需要時間,教師要為學生留出相對較多的時間展示過程,從而使教師不急于直接呈現結果.第三,自主性.教師在實踐中通過設置貼近生活的情境,提出具有一定

4、挑戰(zhàn)性、探究性的問題,而將動手操作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可以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為解決問題,學生之間還會組成小組,彼此互相幫助,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有利于良好友誼的形成.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教學的問題及原因分析為了解目前小學數學動手操作教學的現狀,筆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并親身參加了課堂教學實踐,發(fā)現目前小學數學動手操作教學存在一些問題.(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存在的問題1.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在課程改革持續(xù)推進和新一輪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動手操作對學生數學思維形成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數教師對課堂動手操作教學的重視度不夠,這其中有年齡因素,

5、一部分年紀大的教師,不愿改變多年形成的教學方式,認為傳統(tǒng)講授法的效率更高.部分教師對動手操作教學不熟悉,對動手操作教學的理念、程序等缺乏深入研究,難以順利操作.部分教師認為動手操作只是動動手、涂涂色,作秀而已.還有一部分教師雖然已經開始實踐動手操作教學,但是其教學內容和形式還有待提高,教學效果并不太好.2.備課不夠充分動手操作教學雖然是一種實踐活動,但是教師作為設計者、輔助者、指導者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視的.目前,小學教師比較缺乏,每個教師的教學任務很多,再加上小學班級容量大、應試教育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很少有時間對動手操作教學課程進行充分的備課和設計.通常做法是,教師完全按照教材布置內容,由學生自

6、己或家長幫助完成后,學生再做匯報,教師總結.教師沒有準備,學生很少認真完成,結果學生對于動手的目的、思路不清楚,沒有達到鞏固、理解知識的目的,反而成為一種負擔.3.缺少對學生個體差異的考慮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認知、性格和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在時間的安排、活動的形式等方面缺乏差異性.不同年級學生的自控力差異很大,如果教師在低年級學生動手操作時過度放松,在高年級學生探究時缺乏組織,教學效果必定不理想.4.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落實教師通常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教材中的動手操作活動,認為這樣好把控課堂秩序,學生的知識目標更明確.有些教師為了節(jié)省時間,將動手操作活動布置為家庭作業(yè),將責任轉移.5.操

7、作過程流于形式,操作學習深度不夠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操作活動主要依靠教師推行,而教師對學生的操作過程也常常流于形式.尤其是操作過程,教師往往根據教材內容出發(fā),而不會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相關的操作過程.例如,在學習分數乘法的過程中,教師提出兩個25的和是多少.這種簡單問題,很多學生都能通過口算解答,但是教師還是采用原來的方法,讓學生通過涂一涂、算一算的操作活動來實現分數計算,這樣的操作活動枯燥無味,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進行這樣的操作活動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絲毫達不到動手操作的真正目的.反而這樣的操作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降低動手操作活動的有效性,并且動手操作活動是在學生的經驗基礎上進行的,

8、只要超過學生的經驗,教師就會把操作學習的知識分解,從而降低學習難度,長期這樣的學習過程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教學問題的成因1.對動手操作學習的價值認識不夠數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方法也是豐富多樣的,例如,在日常中常用的符號學習、交往學習、反思學習等可以說明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動手操作是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最常用的學習方式,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很多教師卻忽略了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將動手操作作為學習知識的輔助工具.這種思想容易導致教學目標出現偏差,影響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2.對小學數學中

9、動手操作的內涵理解不深小學生難以理解很多抽象思維,而動手操作可以將抽象思維形象化、具體化.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動手操作可以讓學生構建新的認知體系,探究、發(fā)現新的數學領域,并且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動手操作解讀一些抽象的問題情境,化抽象為具體.總而言之,操作是數學學習的基本過程,教師要合理利用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3.對動手操作教學運用的條件定位不清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是否需要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受教學內容的影響.由于動手操作的限制,那些可以感知、實踐、探索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才適合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另外,動

10、手操作要以學生主動探索為主,并且通過主動探索可以豐富學生的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與創(chuàng)新能力.三、改進小學數學動手操作教學的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動手操作具有重要意義,本部分將結合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小學數學動手活動教學提出建議.(一)提高認識,梳理教材小學教師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及豐富的知識儲備.教師要在研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梳理教材.教師通過研讀部編版小學數學教材和教師用書發(fā)現,小學數學動手操作教學在各個學段的設置是均衡的,從一年級開始就出現了較為簡單的動手操作認識圖形活動,在代數、集合、統(tǒng)計與概率等章節(jié)均安排了多樣的動手實踐活動,如折紙、剪紙、擺小棒、畫圖、測量等,這些活動材料易得,與生活貼近

11、,有利于實施.(二)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激趣性原則.教師引入動手操作的內容必須具有趣味性,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在一年級“認識圖形”單元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引入七巧板這一元素進行活動,通過拼版組成的圖形的變化,可以使學生感知圖形的特征和圖形之間的關系,案例如下:案例:七巧板的世界(1)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七巧板的發(fā)展歷程.(2)組織學生用七巧板拼成豐富多樣的圖案.(3)感知圖形的特征.(游戲形式)游戲一:用兩塊拼板拼出三角形,看誰拼得又多又快.游戲二:用兩塊拼板拼出正方形,看誰拼得又多又快.游戲三:拼出長方形.游戲四:用七巧板拼出漢字和數字.教

12、師在游戲過程中鼓勵學生說明自己的發(fā)現,呈現多種不同拼法,然后進行總結.第二,合理配置原則指的是教師要盡可能讓學生通過做、看、說等活動理解知識.四年級下冊“觀察物體(二)”一課的教學目標是是學生能夠辨認不同位置下的幾何體的形狀,要求學生有二維圖形和三維圖形的印象,并能夠實行兩者之間的轉換,案例如下:案例:觀察物體(1)教師出示圖片并提問:你能用學具擺出這個組合圖形嗎?(2)根據學生的組合情況,教師提出問題: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圖形一樣嗎?(3)小組成員交流討論,得出結論.(4)教師鼓勵學生畫出其所在位置看到的圖形,并描述給其他學生.(5)教師出示三幅從不同位置看到的圖形圖片,提問:你能根據圖片拼搭

13、出對應的組合圖形嗎?(6)小組成員討論交流并進行展示.(三)遵循流程,提高有效性課前階段,教師在總目標的引領下,細化階段性的具體目標,并制訂學生的導學清單,清單上要提供學生活動的程序、思考的路徑等,保證學生在每一階段的活動中都有所收獲.活動中,教師要保證學生的思考和實踐同步,鼓勵學生想象、推理等.活動后,教師要及時交流、討論,引導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例如,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三角形”一課對三角形的內角和的動手操作活動后,學生匯報自己的方法.教師要指出,學生選用的三角形類型不同,操作方式不同,但內角和都是180度.(四)動手合作,提升理解能力數學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學科,

14、但是由于受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的限制,學生容易出現理解片面化和思維固化等問題,動手合作探究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教學困境.學生在動手合作中可以近距離學習其他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從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理解能力.例如,在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時,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問題讓學生以小組或同桌為單位合作學習.(1)讀小數時,小數點前面的零和最后的零分別怎樣讀?(2)它們分別有什么意義?(3)小數點向左或向右移動時,小數的大小如何變化?分組發(fā)言時,學生表現得非常積極,在不斷交流中,學生的思維被激活,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

15、解.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并給每組學生發(fā)一些工具,包括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卡片和剪刀等,讓學生自行動手將卡片重疊并比較大小,學生在折疊之后就會發(fā)現卡片并不能重合,但是兩個卡片折疊后的底和高是相同的,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平行四邊形剪成長方形,學生通過動手合作切實了解和熟悉了小學數學知識當中的“割補法”.在此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使用剪刀割補之后,平行四邊形變成了什么圖形?割補前后這個圖形的區(qū)別在哪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何求得?”學生在聽到以上問題后,會積極思考,進而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四、結束語立足于基礎教育實踐,筆者開展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教學的研究,因水平有限,實踐經驗不足,本研究還存在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繼續(xù)改進,為小學教學實踐提供更多參考.【參考文獻】1 馬英芳.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應用與思考J.中華少年,2022(4):76-77.2 何東萍.分析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22(35):81-82.3 孫富學.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2(2):47.4 陳思思.動手操作模式在小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