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完整精講版課件_第1頁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完整精講版課件_第2頁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完整精講版課件_第3頁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完整精講版課件_第4頁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完整精講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0課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自然經濟:不是為了交換,而是為了滿足生產者本身需要而生產的經濟形式。它是封建社會經濟的基本形式。鴉片戰(zhàn)爭打開中國的門戶,成為列強侵華的開端,中國在外力作用下進入近代的發(fā)展歷史,產生“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這種變局,從經濟結構開始,進而引起社會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一、經濟結構的變化(小農經濟的解體)松、太(松江、太倉地區(qū))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yè),近聞已無紗可紡。松、太布市,消減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包世臣安吳四種思考自然經濟逐步解體的主要原因和表現是什么? 鴉片戰(zhàn)爭后流入城市的破產農民1、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的原因(1)外國商品

2、的大量涌入,對自然經濟造成猛烈沖擊;(2)列強大量收購中國農副產品,促進中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3)自身局限:小農經濟自身的脆弱性和落后性,抵擋不了先進的資本主義經濟的沖擊。 2、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的表現(1)紡”與“織”分離、 “織”與“耕”分離(2)農業(yè)產品進一步商品化自由勞動力國內市場思考: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產生了哪些影響?促進中國商品經濟進一步發(fā)展為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條件(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中國逐步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 。3、影響:二、洋務運動 英法聯軍內憂外患 “購買外洋器物-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fā)捻(起義軍),可以勤遠

3、略。 ” 曾國藩1、看課本總結以下有關洋務運動的內容 (1)、時間: (2)、口號: (3)、代表人物: (4)、主要企業(yè): (5)、結果:(1)、時間: 19世紀6090年代 (2)、口號:自強和求富 (3)、代表人物:曾國藩 李鴻章 張之洞 (4)、主要企業(yè):軍事工業(yè)、民用工業(yè)(5)、結果:失敗 思考 有人說: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大規(guī)模實踐的開端;如果沒有列強的再度侵華,洋務運動能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你是怎樣看待這一觀點的呢? 3、對中國的早起現代化起了不小的推動作用引進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yǎng)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術工人 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出現了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yè) 一定程度

4、上抵制了外國的經濟侵略思考甲午之役,中國一敗涂地,同樣被列強侵略,同樣是向西方學習,洋務運動為何給中國留下一個永久的遺憾?三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艱難發(fā)展思考:中國自身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在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下被摧毀了。那么,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又是如何產生的呢?1、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條件A、自然經濟逐步解體,商品經濟的發(fā)展B、外商企業(yè)豐厚利潤的刺激C、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誘導 外商企業(yè)最早在沿海沿江地區(qū)建立,刺激了中國近代企業(yè)的建立;近代工業(yè)分布在沿海和沿江地區(qū)便于引進外來先進技術和引進機器設備。沿海和沿江地區(qū)最早受列強侵略,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自然經濟解體較早;2、結合下列材

5、料來感受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發(fā)展之艱難,由此概括中國的民族工業(yè)的特點? 材料1: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間,民族資本工業(yè)約有160多家,惟不少夭折,投資額約460.5萬元,主要繅絲、棉紡、火柴等輕工業(yè)。又創(chuàng)辦采礦業(yè)20家,投資額約261萬元,以上兩項合計,不過721.5萬元。鴉片戰(zhàn)爭后,到1893年,外國列強陸續(xù)在中國設立各種洋行,約有580家。1894年,外國在中國的制造業(yè)約有80家,投資額約合2791萬元,航運企業(yè)共21家,投資額約合2643萬元。兩項合計5433萬元。 材料2:洋商見我工商業(yè)競用新法,百計阻抑,勒價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繅絲、紡紗各廠,無不虧折,有歇業(yè)

6、者,有抵押與洋商者。 材料3: 1893年,李福明設立機器磨房,京城官員見生意興隆,存心勒索,今天令他降價,明天令他捐獻,李福明不甘壓迫到官府講理,反被清政府作為“不安分”的“刁商”,“經督察院奏準,令撤去”,李福明的機器面粉廠被迫關閉產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土壤 中,從一開始就受到雙重壓迫,在其夾縫中艱難生存。(民族資產階級的特點:具有革命性和妥協性,即兩面性。)先天不足:資金少,規(guī)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后天畸形: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yè)體系,且地區(qū)分布不合理。特點3、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的初步發(fā)展1、 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限制2、1903年,設立商部,獎勵工商,社會興起實業(yè)救國熱潮.3、為反抗帝國主義掠

7、奪路礦利權,中國人民掀起收回利權運動,引發(fā)了振興實業(yè)的高潮。 思考在重重壓迫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仍然頑強的發(fā)展說明了什么?課堂小結 鴉片戰(zhàn)爭后,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侵入,中國的經濟結構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自然經濟逐漸瓦解、商品經濟日益發(fā)展,中國有出現了三種經濟形式外國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民族資本主義,中國經濟正經歷這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轉型!1、下列屬于民族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yè)是( )發(fā)昌機器廠 福州船政局繼昌隆繅絲廠湖北織布局A、 B、 C、 D、 課堂練習C2.關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興起的說法正確的有( ) 19世紀七十年代前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產生了; 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客觀上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興起提供了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 鴉片戰(zhàn)爭后,外商企業(yè)陸續(xù)在通商口岸興起,受外商企業(yè)豐厚利潤的刺激,中國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開始投資創(chuàng)辦近代企業(yè); 洋務派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設備,對民辦企業(yè)起了誘導作用。 A、 B、 C、 D、 A3、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日的近代化同時起步,明治維新使日本成為亞洲強國,而洋務運動則給中國流下一個永久的遺憾。其原因在于二者推行的近代化存在本質差異,主要體現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