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一單元1藤野先生(魯迅)-《藤野先生》導(dǎo)學案_第1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一單元1藤野先生(魯迅)-《藤野先生》導(dǎo)學案_第2頁
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第一單元1藤野先生(魯迅)-《藤野先生》導(dǎo)學案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藤野先生導(dǎo)學案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 :1、理解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重點)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zhì),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深沉的思想感情;(難點)教學重點: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nèi)容和主題。教學難點:把握文章敘事線索,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一、導(dǎo)入新課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軍閥反動政府的迫害,魯迅離開北京,到廈門大學任教。藤野先生這篇散文就是魯迅離別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廈門大學寫的,回憶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時的生活片段。這篇回憶性散文帶有較多的文學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繪,著重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面貌。我們學習時要特別注意。二、整體感知1、給

2、加點的字注音。緋紅( ) 宛如( ) 驛站( ) 解 剖( ) 油光可鑒( ) 畸形( ) 不遜( ) 匿名( ) 杳無消息( ) 深惡痛疾( )詰責( ) 凄然( ) 教誨( ) 瞥 見( ) 抑揚頓挫( ) 2、解釋加點的字。油光可鑒 ( ) 好意難卻( )杳無消息 ( ) 深惡痛疾( )毫不介意 ( ) 出言不遜( )3、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加點詞語的感情色彩。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實在標志極了 居然睡安穩(wěn)了 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 4、本文寫的作者與藤野先生交往的四個典型事例是 這些事例分別表現(xiàn)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質(zhì)是 5、對下面一段話運用的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清國留學生”)頭頂上盤著

3、大辮子,頂?shù)脤W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A比喻 借代 夸張 B比喻 夸張 反語C夸張 反語 擬人 D反語 比喻 對比6、貫穿這篇文章的線索有明暗兩條,它們是( )A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zhì)。 B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C魯迅與藤野先生交往的過程。D“我”到日本后的所見所聞所感。7、為下邊各題選擇正確答案。(1)藤野先生的體裁是( )。A 抒情散文 B 敘事散文 C 說理散文 D 散文詩 (2)敘事散文和短篇小說最主要的區(qū)別是( ) A 小說篇幅長而散文篇幅短。 B 小說故事性比散文

4、強。C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比小說有更多的自由。D 散文的內(nèi)容是真實的,而小說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一般是虛構(gòu)的。 (3)藤野先生的主題是( )A 贊揚日本教師藤野先生優(yōu)秀的品質(zhì)、崇高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B 表現(xiàn)作者獻身祖國人民、不畏艱苦不斷探求救國救民真理的革命精神。C 既贊揚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zhì),也表現(xiàn)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重點突破閱讀語段,回答問題。(一)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學,細菌的形狀全是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

5、子,自然都是日本戰(zhàn)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叭f歲!”他們(A)都拍掌歡呼起來。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B)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二)這一學年沒有完業(yè),我已經(jīng)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以后,我便覺得醫(y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

6、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摘自吶喊自序(1)(一)段中第句話“所以”連接的兩個分句之間有因果關(guān)系嗎?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說呢?答:。(2)指出(一)段中運用敘述、議論、抒情的部分。敘述從到,議論從到抒情(3)文中兩個“他們”各指的是什么人?A B (4)(一)段中的第句“那時那地”指的是,“我的意見卻變化了”指的是。(5)作者為什么感到“這一聲特別聽得刺耳”?選擇正確的解釋()A民族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 B對噪音特別反感。C聽不慣日本學生的瘋狂歡呼。 D認為課堂上不應(yīng)該大聲吹呼。(6)“何嘗”是哪類詞?對表達句意起什么作用?答:。(7)“嗚呼,無法可想!”的含義是什么?答:。(8)(二)段中“那一回”指的是。(9)從(二)中看“我的意見都變化了”的原因是什么? (10)從表達方式看(一)段以為主,(二)段以為主。四、拓展延伸閱讀下文,完成13題。飲酒(其五)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這首詩的詩眼是_。2.寫詩人悠閑自得生活的一句詩是_。3.如何理解“真”? 五、表達交流上初中時,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有三只獵狗追一只土撥鼠,土撥鼠鉆進了一個樹洞。這個樹洞只有一個出口,可不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