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群垃圾場工程設計_第1頁
燕群垃圾場工程設計_第2頁
燕群垃圾場工程設計_第3頁
燕群垃圾場工程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要:對徐州市雁群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工程的基礎資料、工程設計參數、主要設計要點及 具體設計內容進行了系統(tǒng)介紹;同時對垃圾滲濾液處理情況進行了較詳細闡述。指出采用 HDPE膜+GCL復合防滲層襯里結構工藝,垃圾滲濾液采用氣吹脫法、加藥混凝沉淀和A2/O 相結合的處理工藝,操作管理方便,處理效果較好。關鍵詞: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工程設計;垃圾滲濾液;工藝參數1工程概況徐州市雁群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是徐州市新建的首座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服務面積為徐州市區(qū) 963km2,服務人口 150萬人。填埋場場址位于江蘇省銅山縣大彭鎮(zhèn)境內,距徐州市中心約22km,310國道在場區(qū)北側720m 經過,交通十分便利。徐

2、州市雁群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建設總投資1.76億元,總占地面積56.67hm2,其中垃圾填 埋量1500t/d,設計使用年限12年,填埋庫容量630萬m3oX程分3個填埋分區(qū)建設:1 區(qū)庫容量160萬m3,服務年限3年;II區(qū)庫容量260萬m3,服務年限5年;II區(qū)庫容量210 萬m3,服務年限4年。2工程基礎資料2.1氣象資料徐州市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夏熱多雨,冬寒干燥,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往往形成春 旱、夏澇、秋旱,有時旱澇急轉。年平均氣溫14.3r;年平均降水量866.7mm,集中在每年 的68月份,年最大降水量1213.4mm,最大日降雨216.7mm;年平均蒸發(fā)量約1787mm;

3、夏季主導風為東南風,冬季主導風為西北風,多年平均風速3.0m/s;凍土厚度約24cm。2.2水文地質根據徐州市生活垃圾處理場一期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場地內土質主要為亞砂土、亞 黏土及黏土,20m以上的土層為可硬塑的黏土及稍中密的亞砂土。場地類別為I類。根據 區(qū)域地質資料分析,場地內及附近無活動性斷裂帶穿越,擬建場地的區(qū)域地質條件是穩(wěn)定的。 根據徐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分析,場區(qū)地下水水位較 穩(wěn)定,地下水從東北部流向西南部。場區(qū)下伏基巖為二疊系山西組、下石盒子組和上石盒子 組砂巖、泥巖、頁巖、未提及含煤層,地層富水性差,單井涌水量小于10m3/d。2.3場址徐州市雁群

4、生活垃圾填埋場場址為河流相沖積地貌單元,總體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北標高 范圍41.043.5m,西南標高范圍34.035.5m。場址范圍內的用地現狀為:西南部為窯廠 取土后形成的取土坑(面積約50.0m2,深度5.08.0m);其余為耕地。2.4地震與防洪徐州市的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值為0.10g,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根據城 市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對填埋場建設規(guī)模的分類,該工程屬I類填埋 場,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設計,100年一遇校核。3設計原則與總體布局3.1設計原則1)現代化原則。采用垃圾現代化填埋技術和PLC控制系統(tǒng)。2)節(jié)約和效率原則。采用高維填埋理念,節(jié)

5、約土地資源;重力流導排滲濾液和地下水,降低 能耗。3)經濟實用原則。對庫區(qū)總平面和填埋分區(qū)進行精心設計,盡量做到最優(yōu)。4)環(huán)保原則。采用安全可靠的防滲系統(tǒng)、滲濾液收集與導排處理系統(tǒng)、垃圾氣體導排措施, 以及完善的雨污分流措施及污染控制措施等;同時注重場區(qū)的綠化、美化和防護林帶的設計, 減少垃圾填埋場的景觀污染。3.2總體布局根據地形和功能需要,整個填埋場由生產管理區(qū)、生產輔助區(qū)、填埋區(qū)、垃圾滲濾液處理區(qū) 4部分組成。其中生產管理區(qū)位于填埋場入口、進場道路左側,主要包括辦公樓、餐廳、值 班宿舍和傳達室等。生產輔助區(qū)位于生產管理區(qū)南面、進場道路右側,主要包括停車場、洗 車臺、修理間、地磅房、變配電

6、室等。垃圾滲濾液處理區(qū)位于生產輔助區(qū)南47m,進場道路 右側。填埋區(qū)緊鄰滲濾液處理區(qū)的南面,分填埋I區(qū)、II區(qū)和II區(qū)??傉嫉?6.67hm2。4工程設計參數1)設計最大填埋量1500t/d,設計使用年限12年。2)填埋區(qū)占地面積29.9hm2,其中I區(qū)占地面積為6.4hm2,II區(qū)占地面積為12hm2,I區(qū)占 地面積為11.5hm2。3)填埋區(qū)總庫容630萬m3,其中覆蓋土所占容積93.3萬m3,垃圾填埋區(qū)容積為536.7萬 m3。4)設計垃圾最大堆填高度36m:現況地面以上堆填高度30m,地面以下填埋深度6.0m。5)垃圾滲濾液處理總規(guī)模400m3/d,其中一期200m3/d,二期200m

7、3/d。5工程設計要點1)采用衛(wèi)生填埋垃圾處理工藝,分區(qū)、分單元填埋當日覆蓋。2)采用2mm厚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GCL復合防滲層襯里結構,作滲濾液防滲層。3)采用級配碎石+!300mm軟式透水管+豎向導氣井,作為地下水導排系統(tǒng)。4)采用級配碎石+DN400mmHDPE多孔管,作為滲濾液導排系統(tǒng)。5)垃圾滲濾液采用氣吹脫法、加藥混凝沉淀和A2/O相結合的處理工藝。(來源:互聯(lián)網) 本文來自環(huán)衛(wèi)科技網 ( HYPERLINK / / ) 原文鏈接: HYPERLINK /html/26/201006/16119.html /html/26/201006/16119.html6)設有填埋氣

8、體導排和燃燒系統(tǒng)。7)在填埋區(qū)設置環(huán)境監(jiān)測井。6填埋區(qū)工程內容6.1底部工程填埋區(qū)底部設計高程29m,設計最小坡度3%,坡度坡向污水調節(jié)池。6.2邊坡工程為側壁防滲安全和確保邊坡的穩(wěn)定,填埋區(qū)邊坡進行分層削坡處理,削坡層高5m,邊坡控 制在1: 3;同時邊坡每10m高差設一平臺,平臺寬8.0m。6.3垃圾壩工程庫區(qū)垃圾壩工程包括中央隔堤、圍堤及各作業(yè)單元的初始作業(yè)斜坡道。中央隔堤全長560m, 路面寬8.0m;圍堤為各區(qū)的圍堤,全長2490m,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寬5.0m;各作業(yè)單 元的初始作業(yè)斜坡道共6條,每條長100m,標高3830m,泥結碎石路面,為垃圾初始填 埋作業(yè)服務,路面寬5.0

9、m。6.4防滲層防滲層采用2mm厚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GCL復合防滲層襯里結構。防滲膜下面為 700mm厚壓實黏土層,再下面為地下水導排盲溝系統(tǒng)。6.5地下水導排系統(tǒng)地下水導排系統(tǒng)包括填埋區(qū)底部排水及邊坡排水兩部分。填埋區(qū)底部設300mm厚導排層及 樹枝狀地下排水盲溝,盲溝上底寬0.8m、下底寬1.6m、深1.0m,用卵石(或碎石)填充,中 間埋設300mm軟式透水管,盲溝設2%左右的坡度,坡向集水井。匯入集水井的水由潛水 泵抽出就近排入排水渠中,集水井同時也可作為地下水的水質監(jiān)測井。6.6滲濾液導排系統(tǒng)填埋區(qū)滲濾液導排系統(tǒng)包括場底滲濾液碎石導流層、收集盲溝和導出井,以及填埋體豎向導

10、滲設施。填埋區(qū)底部防滲層上設300mm厚碎石導流層。滲濾液收集盲溝在填埋區(qū)的中部,用卵石(或碎石)分別形成2條上底寬1.2m、下底寬2.2m、 深0.5m的主盲溝,中間埋設DN400mmHDPE多孔主管。主盲溝坡度為2%,坡向導出井。 在主盲溝的兩側按間距40m設置支盲溝,其上底寬0.8m、下底寬1.8m、深05m與主盲溝 的夾角為45中間埋設DN200mmHDPE多孔主管。滲濾液通過導出井的收集至滲濾液調節(jié) 池經潛水泵提升后,被送至滲濾液處理站進行處理。6.7填埋氣導排系統(tǒng)填埋氣導排管采用直徑DN200mmHDPE管,管外用粒徑為32100mm的卵石石籠包裹, 石籠內徑為1000mm,共設置

11、導排管132個。6.8填埋區(qū)道路系統(tǒng)填埋區(qū)設置二級露天礦山道路,路寬6.0m,采用15cm泥結碎石路面。6.9地下水、滲濾液提升泵地下水導出井共計14座,每座井配一臺潛水泵,提升揚程13m。滲濾液導出井共計8座, 每座井配一臺潛水泵,提升揚程15m。地下水、滲濾液導出井為鋼筋混凝土結構。6.10填埋區(qū)工藝生活垃圾由中轉站壓縮裝車后,運至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進行填埋。工藝流程:稱重、填埋、壓 實、當日覆蓋。垃圾日填埋量1300t,經壓實達到0.9t/m3,日填埋高程按2m計算,每日垃 圾堆體體積1444m3,每日垃圾攤鋪面積約730m2。隨著填埋高度的增高,達到地面以上30m 高度時,進行終期覆蓋。7

12、滲濾液處理7.1設計水質設計垃圾滲濾液處理水量400m3/d,其中一期工程200m3/d,二期工程200m3/d。設計進水 水質:BOD5=3500mg/L,CODcr=7000mg/L,SS=650mg/L,NH3-N=550mg/L。設計出水水 質:滲濾液處理后出水達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1997)的二級標準,即 BOD5150mg/L,CODcr300mg/L,SS200mg/L,NH3-N25mg/L07.2工藝流程(見圖1)圖1垃圾滲濾液處理流程7.3處理構筑物1)調節(jié)池由于垃圾場產生的滲濾液的性質受降雨量的影響較大,為確保整個處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必須 設置調節(jié)池

13、。調節(jié)池設計綜合了徐州市日最大降雨量、蒸發(fā)量及填埋庫區(qū)面積等因素,參照 類似地區(qū)已運行垃圾場的實際數據,設計調節(jié)池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調節(jié)池容積 15000m3,設計尺寸80mx55mx4m,水力停留時間40d,采用2臺(1用1備)50WQ10-10-0.75 型潛水排污泵。調節(jié)池出水進入反應沉淀池。2)反應沉淀池反應沉淀池由反應、沉淀、中間水池3部分組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反應池設計尺寸2.5mx2.0mx4.0m,水力停留時間1.8h,采用攪拌裝置2套,配套功率1.5kW。沉淀池設計 尺寸4.5mx2.0mx4.0m,水力停留時間4.7h,采用1臺25ZW-15自吸排泥泵。中間池設計尺 寸

14、2.5mx2.0mx4.0m,水力停留時間2.0h,采用2臺(1用1備)50WQ10-10-0.75型潛水排污 泵。3)吹脫塔設吹脫塔一座。吹脫塔設計尺寸!1.8mx6.0m,吸收塔設計尺寸1.8mx3.5m,氣液比2500。采用1臺BF4-72低壓離心風機,配置功率7.5kW,采用1臺25FB-16硫酸泵。4)混凝沉淀池(來源:互聯(lián)網)本文來自環(huán)衛(wèi)科技網 ( HYPERLINK /%ef%bc%89 /) 原文鏈接: HYPERLINK /html/26/201006/16119_2.html /html/26/201006/16119 2.html混凝沉淀池由反應、沉淀兩部分組成,鋼筋混凝

15、土結構。混凝沉淀池設計尺寸 4.5mx2.5mx4.5m,池容45m3,水力停留時間4.7h,采用1臺25ZW-15自吸排泥泵。5)A2/O池A2/O池由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3部分組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厭氧池設計尺 寸17mx8mx5m,水力停留時間3d。采用4臺液下推進型攪拌機,配套功率1.5kW,采用1 臺25ZW-15污泥回流泵。缺氧池設計尺寸6mx4mx5m,水力停留時間12h。好氧池設計尺寸12mx7mx5m,水力停留時間48h。6)二沉池二沉池采用斜板沉淀池,鋼筋混凝土結構。沉淀池表面負荷1.0m3/(m2.h),池容40m3,設 計尺寸4mx2.5mx4.5m,水力停留時間4.

16、8h。7)消毒池消毒池設計尺寸2.5mx2.0mx4.0m,水力停留時間1.0h。采用1臺二氧化氯發(fā)生器。8)污泥濃縮池進入濃縮池總污泥量為4.13m3/d,污泥濃縮池設計尺寸3.75mx2.5mx5.0m,采用2臺螺桿泵。9)管理用房、鼓風機房管理用房、鼓風機房由控制室、化驗室、機械間、加藥間、配電間、值班室等6部分構成, 磚混結構。機械間、配電間設計尺寸5.0mx12.5mx3.5m,加藥間、化驗室、控制室、值班室 設計尺寸 8.75mx12.5mx3.5m。機械間內設3臺(2用1備)3L14XD三葉羅茨鼓風機。8結語1)該工程采用HDPE膜+GCL復合防滲層襯里結構工藝,垃圾滲濾液采用氣吹脫法、加藥混 凝沉淀和A2/O相結合的處理工藝,操作管理方便,處理效果較好。2)整個場區(qū)布置合理,功能明確,既滿足了工藝和生產管理的要求,又為工程的實施創(chuàng)造了 有利條件。3)該工程的建成,可接納徐州市區(qū)近95%的城市生活垃圾,為提高整個徐州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