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文言知識基礎(chǔ)-強化推斷能力訓練-4_第1頁
夯實文言知識基礎(chǔ)-強化推斷能力訓練-4_第2頁
夯實文言知識基礎(chǔ)-強化推斷能力訓練-4_第3頁
夯實文言知識基礎(chǔ)-強化推斷能力訓練-4_第4頁
夯實文言知識基礎(chǔ)-強化推斷能力訓練-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夯實文言知識基礎(chǔ),強化推斷能力訓練由08年高考看文言翻譯題的復習對策李淮生作者:從2002年起,高考用文言文翻譯題來考查考生閱讀文言文的綜合能力,從此“把 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成為高考的必考題。(北京市04-08年改用 斷句考查文言文的綜合閱讀能力)該題的賦分,也由最初的5分(02年全國卷) 逐漸增加,到2008年,增至10分的已有9家,足見命題者對此題的重視程度。 高考文言文翻譯題的命制走到今天,一以貫之的是什么,又有哪些發(fā)展變化,高 三師生只有了然于心,復習才有針對性、實效性。本文剖析08高考文言翻譯題 的命制特點,解說典型題例,提出有效的備考策略,希望對考生提高翻譯水平有 切

2、實的幫助。全面審視2008年全國高考17道文言翻譯題,我們認為具有以下兩大特點。一、仍然重視文言基礎(chǔ)知識的考查我們先看這道題的考點分布。2008年高考文言翻譯題考查的文言知識點判斷 句賓語前置狀語后置被動 句省略 句名作 狀名作動使動意動古今異義復合虛詞固定格式全國 卷IVV全國卷IIVV寧夏海南VV江 蘇VVVVV廣 東VVV湖北VV上海VV江西VV天津VVVV四 川VV遼VV安徽VVV重VV(一)文言句式的考查仍受命題者青睞。況,吳人判斷句(浙江卷)解說:無語言標志的判斷句。故罪人斯戮賓語前置句(全國卷II)解說:結(jié)構(gòu)助詞“斯”為提賓標志,“罪人斯戮”即“戮罪人”。(江蘇卷)省略句及得召見

3、,遂見親信.3.解說:該句的主語是傳主吳漢,召見他的應是帝王,可見原文“召見”前省去了 “帝”。罪細且不容被動句(安徽卷)解說:無語言標志的被動句,“不容”即“不被寬容”。(二)詞類活用考查的力度明顯減弱,古今異義詞考查的頻率較高。及得召見,遂見親信古今異義,實詞(著重號為筆者所加,下同)(江蘇卷).解說:這里的“親信”是“親近信任”之意,而現(xiàn)代漢語中則常指“親 信而信任的人”。弟不能樵,縱或能之,且猶不可古今異義,虛詞(山東卷)無論6.解說:這里的“無論”是“不要說”之意,而現(xiàn)代漢語中則是表示無條件關(guān)系的連詞。(三)復合虛詞、固定格式的考查力度明顯增強。垂之不朽復合虛詞(寧夏海南卷)謚號所以

4、7.解說:“所以”,由指示代詞“所”和介詞“以”構(gòu)成,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方式,可譯為“用來的 方式”。臨事悖亂!復合虛詞(江蘇卷)比敕公千條萬端,何意8.解說:“何意”,由疑問代詞“何”與名詞“意”構(gòu)成,詢問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為什 么”。故何也?復合虛詞(天津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9.解說:“是其”由兩個代詞構(gòu)成,用作主語通常偏指“是”,“是其”應譯為“這”。吏人、百姓然固定格式(上海卷)10.非若.解說:“若然”,由動詞“若”和助詞“然”組成,表示比擬,可譯為“像似的”。為政哉?固定格式(安徽卷)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豈11.解說:“豈哉”,由副詞“豈”和語氣詞“哉”組

5、成,表示反問,可譯為“怎么呢”。至近亦且半之固定格式(湖北卷)與通都大邑相去遠,或二三百里,雖12. .解說:“雖亦”,由連詞“雖”和副詞“亦”組成,表示讓步關(guān)系,可譯為“即 使也”。備考策略:翻譯文言文的難點在于古今語言的差異性,而上面考查的知識點正是 古今語言差異明顯的地方,只有突破這些語言障礙,才有可能讀懂文章,譯對文 句。明乎此,08年高考文言翻譯題仍然重視文言基礎(chǔ)知識的考查也就不難理解 了。既然文言知識的積累是翻譯文言文的基礎(chǔ),既然高考文言文翻譯題考查文言 基礎(chǔ)知識是常態(tài),那么在備考階段,無論是復習舊課,還是模擬訓練,我們都要 對其中的文言知識作認真的梳理和歸納,對常見的文言句式類型

6、、詞類活用現(xiàn)象 和古今異義詞等要熟練掌握,努力使自己翻譯文言文的知識“地基”厚實些。針 對今年高考出現(xiàn)的新情況,還應加強對常見復合虛詞和固定格式的掌握。復合虛 詞和固定格式是文言文中結(jié)構(gòu)和用法比較固定的一種的語言形式,其意義通常并 不等于所組合的幾個虛詞意義的簡單相加,而常常是在原有詞義的基礎(chǔ)上增添一 種新的意義,有時甚的用法外,7,除例至產(chǎn)生一種全新的意義;其用法又隨語 法位置的不同而多樣。如我們熟悉的“所以”還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工具(可譯為“用來的工具”)、方法(可譯為“用 來的方法”),而最常見的用法則是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 的原因”)。這就需要我們一個一個地掌握和積累。二

7、、特別注重借助語境推斷詞句含義能力的考查我們對17道翻譯題考查的句子(以逗號斷開為依據(jù))作了統(tǒng)計,結(jié)果為122句。 其中含上述文言知識點的有41句,這些句子大都有語言標志,考生可由形式為 突破口,結(jié)合語境理解;其余81句無任何語言標志,各是什么意思考生全得依 據(jù)語境,借助相關(guān)信息作合理推斷才能理解。13.(萬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將放嶺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惡。今朝廷有大 奸,請得先治。金吾大將軍程伯獻恃恩而貪,室宅輿馬僭法度,臣請先伯獻,后 美玉?!钡鄄辉S,休固爭曰:)罪細且不容,巨猾乃置不問,陛下不出伯獻,臣不敢奉詔?!保ǖ鄄荒軍Z。)(加括號的內(nèi)容為要翻譯句子的上下.文,下同)(安 徽卷)解

8、說:句中的“出”是翻譯難點。即使記得“出”有“發(fā)出”交出”“放逐”“遺棄”等常用義,恐也還不能確定。這就要借助上文去推斷。例文主要內(nèi)容是韓休 對皇帝說的一段話。背景是“萬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將放嶺南。朝臣有罪,“帝 將放”,這個“放”應是“放逐,流放”意。韓休的話中又有“臣請先伯獻,后 美玉”,根據(jù)文意,“先”應是“先放逐”之意,“后”是“后放逐”之意。據(jù)此 可推斷,“出”與上文的“放”構(gòu)成同義關(guān)系,應譯為“放逐”。結(jié)友,以女妻侃子瞻。(廣東卷)時陶侃為散吏,訪薦為主簿,相與14.解說:“相與”是表示兩個主體彼此對待,互為施受,譯為“” “互相”,還是表示某種動作行為由一方發(fā)出而及于另一方,譯為

9、“與他”,兩解代入句中似乎都 通,但考察語境,發(fā)現(xiàn)該句上句的主語是“訪”下句的主語也應是“訪”,可知 該句的主語應同上下文一致文意才順暢,“相與結(jié)友”應譯為“與他結(jié)為好友”。(建武二年,封漢為廣平侯。)(江蘇卷)及得召見,遂見親信(漢為人質(zhì)厚少文,15 解說:這兩句的翻譯要準確,先要根據(jù)“召見”和下文中的“封”,明白這幾句是敘說傳主吳漢同皇帝之間的事。再從語法方面分析,發(fā) 現(xiàn)它們的主語應是吳漢,而“召見”“親信”又不可能是吳漢的行為,由此推知, 這兩個動作的發(fā)出者應是皇帝,后一個“見”用在“親信”前,應表被動,。綜 合以上分析,這兩句的意思就逐漸清晰起來,應譯為“(吳漢)到獲得皇帝接見, 就受

10、到皇帝親近信任”。備考策略:以上對典型題例正確翻譯過程的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08高考文言翻譯題特別注重考查借助語境合理推斷詞義、句意的能力,以此能力為立意的命題 思想在迄今為止的文言文翻譯題的命制中尤為突出。雖然過去也一直講以能力立 意,但從多年命題的實際看,無論是命題時譯句的選擇,還是閱卷時給分點的確 定,該題都偏重于知識的考查。所以,我們認為,今年文言翻譯題所釋放的信號 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就是:翻譯文言文需要知識,沒有文言知識的支撐,翻譯無法 進行;但翻譯更需要能力,尤其是借助語境把握大意,進而推斷詞句含義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推斷能力才是文言文翻譯題獲得高分的關(guān)鍵。那么,備考訓練中如何培養(yǎng)這一能

11、力呢?我們向大家介紹四種可操作的、行之有 效的方法,并結(jié)合實例加以解說,力求使翻譯訓練有方法,實踐有路子。.(一)語境推斷法從文言文中單單拿出一個詞或者一個句子,很難看出它是什么意思,只有把它放 進特定的上下文中去分析,才能確定其意義。因為文章中語句是上下連貫,相承 相連的,語句的意思也必然上下連貫,相承或相反。所以說,分析語境,隨文釋 義是推斷詞句含義的基本方法。如例15,再如16.(國不可一日無兵,兵不可一日無食。今諸將之兵備江、淮,不知幾萬,初無儲蓄,)日待哺于東南之轉(zhuǎn)餉,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全國卷I).解說:“餉”是此句翻譯的難點,但上文“兵不可一日無食”中的“食”指糧食,“

12、初無儲蓄”中“儲蓄”指軍隊儲存的糧食,下文的“屯田”說的也是軍隊開荒 種地生產(chǎn)糧食,根據(jù)上下文中的這些信息可以推斷,“餉”應譯為“軍糧”。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雖然,歲滿則罷去.17 (揚氏言曰:“縣令,誠主也;.墳墓存焉,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耶? ”)(上海卷)解說:這是兵臨城下時,縣令的妻子揚氏動員吏人、百姓同縣令一起守城說的一段話?!皻q滿則罷去”的意思只有聯(lián)系上下文推斷才能確解?!胺侨衾羧?、百姓然”, 是說縣令的情況同當?shù)氐墓倮?、百姓不一樣,“墳墓存焉”,是說當?shù)厝艘蜃鎵炘?而不應棄城逃跑,其中“存”與“去”的意思正相對。由此可以推斷,揚氏是說, 作

13、為政府委派到該縣任職的縣令的情形與地方官吏、百姓相反,“歲滿則罷去” 應譯為“任職期滿就可以離開了”。(二)語法推斷法翻譯時,我們常常會遇到知道要翻譯的詞的幾個意思。但又不能確定的情況。而 句子的語法結(jié)構(gòu)是解釋詞語的重要語境,可以制約并確定了詞語的意義。高考翻 譯題又會以“詞類活用”為考查對象,同樣一個詞,活用與否,意義有別。如果 從語法入手,就能由結(jié)構(gòu)分析發(fā)現(xiàn)活用的詞,進而推斷其意義。因此翻譯常常需 要對該詞所在的句子作語法分析。如例14,再如之,己為君則兄之可也。(全國卷I)兄為君則君.18. 解說:加點的“君”“兄”如果用名詞義去解,根本講不通。由句子的結(jié)構(gòu)分析可知,它們都同“之” 構(gòu)成

14、了動賓關(guān)系,已活用為動詞了,“君之”應譯為“用國君之禮待他”,“兄之” 應譯為“用兄長之禮待他”。待哺于東南之轉(zhuǎn)餉(全國卷I)日.19.解說:“日”,本為時間名詞,意為“白天”,現(xiàn)處于主語后,謂語前,已活用為時間狀語,表示動作的頻數(shù),應譯為“每 天”。(三)同義推斷法同樣的意思,在一段文字中的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語句來表達,這“不同的語句” 之間就構(gòu)成了 “同義互解”的關(guān)系。利用這種關(guān)系,譯句中一些疑難詞句的意思 就能順利推斷出來。如例13,再如(公堅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猶疑其不勝而自誣(湖南卷).解說:此句翻譯的難點是對“誣”的理解。與上文比讀,發(fā)現(xiàn)“誣”同“服”構(gòu)成同義互解關(guān)系,。,

15、因此可推斷“誣”也應譯為“認罪”,應是“認罪”而在審 訊時犯人的“服”(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 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天津卷).解說:“君說之”與上文的“楚靈王好士細腰”正好構(gòu)成同義互解關(guān)系,“說”就是“好”,二者都是“喜歡,喜好”的意思,“君說之”應譯為“君王喜歡這樣。(四)對文推斷法對文指文言文中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近的語句,由于對文處在相同的句法結(jié)構(gòu)中,它們 的詞性相同,詞義通常也具有相同或相反的關(guān)系。據(jù)此我們就可以從已知去推斷 未知。;(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22 亦從而害之)。(天津卷)解說:要翻譯的句子同上下文都構(gòu)成對文關(guān)系,上文中“愛人、愛之”,下文中“惡人、惡之”“害人、害之”都是動賓結(jié)構(gòu),可以推知“利人、利之”也應是 動賓結(jié)構(gòu),名詞“利”已活用為動詞,整個句子應譯為“做對別人有利之事的人, 別人也跟著做對他有利的事”。左右之笑,(則國亦無望已)(重慶卷)而崇(傲細民之憂,23. .解說:此句中“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