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地貌精品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7052821d0dd606794071ecf15824d0/d27052821d0dd606794071ecf15824d01.gif)
![海岸地貌精品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7052821d0dd606794071ecf15824d0/d27052821d0dd606794071ecf15824d02.gif)
![海岸地貌精品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7052821d0dd606794071ecf15824d0/d27052821d0dd606794071ecf15824d03.gif)
![海岸地貌精品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7052821d0dd606794071ecf15824d0/d27052821d0dd606794071ecf15824d04.gif)
![海岸地貌精品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27052821d0dd606794071ecf15824d0/d27052821d0dd606794071ecf15824d0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海岸地貌第1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海岸帶:是陸地與海洋的接觸地帶,寬度數(shù)公里至數(shù)十公里。其范圍由海岸、海灘、水下岸坡三部分組成: 1、海岸:又稱后濱 在高潮位之上,上界為最大波浪所能到達(dá)之處,又稱為潮上帶。第2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2、海灘:又稱前濱 在高潮位與低潮位之間,高潮時被海水淹沒,低潮時露出水面,又稱為潮間帶。 第3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3、水下岸坡:又稱近濱 在低潮位之下,至波長12的水深之處,該處為波浪作用基面。在此基面以下波浪作用十分微弱,故不列人海岸帶的范圍。這一帶又稱
2、為潮下帶。第4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外濱(或濱外) 海岸線 海岸地貌 第5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波浪作用潮汐作用沿岸流作用風(fēng)力作用河流作用生物作用海平面與 地殼運動巖石及 地質(zhì)構(gòu)造海岸地貌發(fā)育的因素第6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拍岸浪第7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波浪第8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P175 第三節(jié) 海岸地貌類型 一、波浪作用為主的海岸(海蝕地貌、 海積地貌)二、潮汐作用為主的海岸三、生物作用為主的海岸海岸地貌類
3、型第9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一、波浪作用為主的海岸(一)海蝕作用與海蝕地貌1、海蝕作用 海蝕作用:沖蝕(撞擊、沖刷)磨蝕溶蝕第10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1)沖蝕:波浪愈高,沖擊力度愈大;由于沖蝕,使基巖崩解、破壞。(2)磨蝕(3)溶蝕:碳酸鹽巖石、玄武巖、正長巖、角閃石等都能被溶蝕。第11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海蝕洞(穴)海蝕崖海蝕拱橋和海蝕柱海蝕平臺 2、海蝕地貌 第12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1)海蝕穴(洞) 第13頁,共131頁,2022年,5
4、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14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15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2)海蝕崖第16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3)海蝕拱橋(海蝕穹窿)第17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18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海蝕崖與海蝕拱橋第19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4)海蝕柱第20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21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
5、星期五第22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5)海蝕平臺第23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海蝕柱與海蝕平臺 第24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25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海蝕平臺陸地上升或海面下降 海蝕階地陸地下降或海面上升 水下階地第26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二)海積地貌海積地貌海岸帶水流中的泥沙所堆積的地貌。第27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海積地貌1、泥沙橫向運動形成的堆積地貌2、泥沙橫向運動形成的
6、堆積地貌3、泥沙橫向和縱向運動形成的地貌: 沙壩(堡島)潟湖海灘沿岸堤(灘脊)灘角水下沙壩灣頂灘沙嘴和攔灣壩連島壩第28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沙質(zhì)海灘第29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30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背疊海灘 背疊海灘,在狹窄的海岸帶,山丘緊靠著水邊線,水下岸坡坡度較大,海灘的發(fā)育受到地形限制,只能形成單面向海的堆積,后方緊貼著海蝕崖。第31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沿岸堤第32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灘角海灘上向
7、海作三角形突出的微地貌形態(tài)。第33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水下沙壩第34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灣頂灘位于海灣頂部的海灘。第35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沙嘴根部同陸地相連,尾端伸入?;蚝械莫M長的堤壩狀地貌,常形成于岬角和河口處。第36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攔灣壩一端與海岸相連,一端向海伸展橫攔灣口的沙壩。攔灣壩(萬寧市) 第37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連島壩又稱連島沙壩,是連接島嶼與島嶼、或者連接島嶼與大陸的沙壩。第38頁
8、,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39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40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41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堡島是平行于海岸與海岸線之間有潟湖相隔的狹長沙壩。 潟湖是由沙壩、沙嘴、或濱岸堤與海洋隔離開的海濱或淺海灣。(太湖、西湖等淡水湖是與海完全隔離的古潟湖。第42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沙壩潟湖海岸 由于灣口攔灣壩的發(fā)育而造成的由沙壩、潟湖二個主要單元組成的海岸。攔灣壩多存在缺口,成為潮汐通道,入口處(潟湖內(nèi))堆積出漲
9、潮三角洲,出口處堆積有退潮三角洲(圖836),二者均阻礙航行。潟湖內(nèi)水淺堆積作用較強,四周常見沼澤及淤泥質(zhì)海灘發(fā)育。如粵西的水東港。第43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44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45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46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二、潮汐作用為主的海岸粉砂淤泥質(zhì)平原海岸沿岸海積或沖積平原潮灘(P181)水下岸坡第47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潮灘是發(fā)展圍墾、開辟鹽田和養(yǎng)殖場的有利地帶。我國渤海灣西岸、蘇北海
10、岸和遼東半島東北段海岸屬粉砂質(zhì)海岸,在粵、閩、浙等省的一些海灣頂部發(fā)育有小片該類型的海岸。第48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三、 生物作用形成的海岸 (一)、珊瑚礁海岸第49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多孔隙巖體生物礁珊瑚礁1、珊瑚礁生長的環(huán)境條件2、珊瑚礁類型第50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1)岸礁 海南島珊瑚岸礁的岸線長200公里,它有潔白的珊瑚砂組成的海灘,灘前有寬廣的淺水礁坪。第51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52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
11、6分,星期五岸礁 第53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2)堡礁第54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55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珊瑚礁海岸第56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3)環(huán)礁3、珊瑚礁發(fā)育理論岸礁堡礁環(huán)礁第57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另外還有環(huán)礁。美國陸地衛(wèi)星七號拍攝到的環(huán)礁圖像 第58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二)紅樹林海岸紅樹林紅樹林海岸第59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
12、星期五第60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61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1、紅樹林生長環(huán)境和生長特點(1)、生長環(huán)境適宜的水溫淤泥質(zhì)海灘低能環(huán)境第62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2)生長特點(1)生理特點(2)繁殖特點(3)根系特點葉子的滲透壓高葉子肥厚 胎生無性繁殖支柱根板狀根呼吸根第63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胎生現(xiàn)象第64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紅樹林支柱根第65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紅樹林支
13、柱根第66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紅樹林呼吸根第67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68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2、我國紅樹林海岸特征(1)有淤泥質(zhì)海岸伴生(2)有明顯的分帶(3)有發(fā)達(dá)的潮溝系統(tǒng)白灘帶灘地紅樹林半紅樹林陸生植物帶第69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3、紅樹林的護岸作用和促淤作用(1)護岸作用(2)促淤作用淤積層加厚 34厘米/年水平擴展 44173米/年第70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1. 結(jié)構(gòu) 層圈高度范圍溫度變化物質(zhì)成
14、分及變化濕度對流特征對流層010km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N2、O2、CO2及惰性氣體和一些有害氣體、水氣、氣溶膠粒。分布不均勻?qū)α鬟\動顯著,水平、垂直運動,形成各種天氣現(xiàn)象。平流層52km氣溫受地面影響較小臭氧明顯增多,水氣含量極少濕度低氣流穩(wěn)定,以水平運動為主中間層80km溫度隨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水氣含量極少濕度低產(chǎn)生強烈的垂直對流,頂層出現(xiàn)一個電離層暖層800km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升高空氣稀薄濕度低空氣處于的電離狀態(tài),反向無線電波逃逸層800km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空氣稀薄濕度低大氣質(zhì)點能逸散到星際空間第71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72頁,共131頁,
15、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2. 大氣熱能和氣溫 太陽、地面、大氣三者之間以輻射的方式傳遞輻射能,輻射能波長范圍在0.15120um之間。 其中太陽的輻射波長為0.154um,為短波輻射; 地-氣系統(tǒng)的輻射波長為3120um.為長波輻射。 太陽輻射從根本上決定了地球、大氣的熱狀況,從而支配了地球的能量傳輸過程。第73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幾個概念:(1)日地平均距離:日地平均距離為149,597,870公里,大約為15,000萬公里。(2)在大氣上界:第74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1) 太陽輻射(短波輻射)
16、 可見光:0.40.76um 50%;紅外線:0.76um 43%;紫外線:0.4um 7%。第75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76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3)到達(dá)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太陽常數(sh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垂直到達(dá)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強度,但太陽常數(shù)到達(dá)水平面上的太陽輻射強度之間,存在著下面的數(shù)學(xué)關(guān)系式: I=I0.sin 式中,為太陽高度角,I0為太陽常數(shù),I為投射到大氣上界水平面上的太陽輻射強度。第77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上式表明:大氣上界水平面上的太陽輻射強度,隨太陽高度角的增大
17、而增強。當(dāng)太陽高度角為90時,太陽輻射強度就等于太陽常數(shù)。因此,太陽常數(shù)就是到達(dá)水平面上的太陽輻射強度的最大值。第78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4)太陽常數(shù) /gb/earth/weather/sun/sun004_pic02.html;而在遠(yuǎn)日點則比太陽常數(shù)小3.5。第79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80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81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概念:太陽輻射強度:單位時間內(nèi)垂直投射在單位面積上的太陽輻射能。太陽常數(shù):在日地平均距離處,大氣頂界垂直
18、于太陽光線物平面上,每分鐘單位面積(cm2)接受到太陽的輻射能量。推薦值為1367W/m2。第82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太陽輻射穿透大氣層時,受到各種氣體分子、塵埃、水氣等物質(zhì)顆粒的吸收、散射和反射,而受到過濾。 過濾后投到地面的太陽輻射由兩部分組成: 直接輻射:直接到過地表的輻射; 散射輻射:經(jīng)大氣散射到地表的輻射。第83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第84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直接輻射 + 散射輻射 = 總輻射。 總輻射有如下一些變化規(guī)律:(1)總輻射在每天的早、晚有明顯不同的變化;(2)
19、總輻射在一年的四季變化也發(fā)生明顯變化;(3)總輻射隨地球緯度分布變化而變化,緯度愈高者總輻射愈低。第85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反射率:到達(dá)地面的總輻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轉(zhuǎn)變?yōu)闊崮?,一部分被反射,反射部分與總輻射量的百分比為反射率。 對于反射率而言: (1) 不同的入射角有不同的反射率;(2) 反射率越大,地表吸收的熱量越少。第86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不同性質(zhì)的地表物質(zhì)有不同的反射率(R%)地面砂土粘土淺色土深色土黑鈣土(干/濕)耕地綠草地R2935202232101514 / 81426地面干草地小麥地新雪陳雪闊葉林針葉
20、林R2910258495466020619水面太陽高度角9045152R252078第87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2) 長波輻射 地面和大氣吸收太陽輻射能,又是依其本身的溫度向外輻射熱能,地氣間的輻射為長波輻射,波長在3 120um。大氣直接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增溫甚微,大氣增溫主要是吸收地面長波。 ,第88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大約有7595%的地面長波被貼近地表的大氣層吸收。低層大氣吸收的熱又以輻射的形式傳遞到更高層加熱大氣,導(dǎo)致對流的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逐漸降低。第89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
21、星期五逆輻射: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后再產(chǎn)生的大氣輻射中,一部分返回地面,一部分達(dá)到宇宙空間,與地面輻射相反的那部分稱為大氣逆輻射?;ǚ啃?yīng):大氣逆輻射使地面放出的長波輻射部分返回,對地表失去的熱量起到補償作用,這種作用稱為大氣的花房效應(yīng)。第90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有人做過估算,如果沒有逆輻射,地表平均溫度為23左右,而實際地表溫度為15左右。 大氣的逆輻射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第91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3) 大氣能量結(jié)構(gòu) a 直接吸收太陽輻射 大氣中臭氧、水汽、液態(tài)水等是吸收太陽輻射熱的主要物質(zhì),而N2和O2對太陽吸收微
22、弱。第92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b 吸收地面輻射 地表吸收了到達(dá)大氣上界太陽能的50%,變?yōu)闊崮埽瑴囟壬?,然后?um的長波向外輻射,這種輻射的能量7595%被大氣吸收,只有極少部分逸回宇宙空間。 地面是大氣的第二熱源。第93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c 潛熱輸送 海面和陸面的水分蒸發(fā)使地面熱量得以輸送到大氣層中,一方面水分凝結(jié)成雨滴或雪,放出潛熱;另一方面,雨、雪降落地面,又被蒸發(fā),從而重復(fù)交替進(jìn)行。 d 感熱輸送 地面、陸地、水面和低層大氣溫度并不相等,因此,地面與大氣間便由感熱交換而產(chǎn)生能量輸送??傊?,地氣間感熱交換
23、的結(jié)果,是由地表向大氣輸送能量。第94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3 地氣熱量平衡 大氣、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又依自身的溫度向外發(fā)射長波輻射,由此形成整個地氣系統(tǒng)與宇宙間的能量交換。在地氣系統(tǒng)內(nèi),地面與大氣之間不斷地以輻射和熱量輸送的形式交換能量。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物體能量收支的差值,稱為輻射平衡或輻射差額。第95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在沒有其它方式交換熱量時,輻射平衡決定物體的升溫或降溫。當(dāng)收入輻射支出輻射,輻射差額0,物體升溫(+)當(dāng)收入輻射支出輻射,輻射差額0,物體降溫(-)當(dāng)收入輻射=支出輻射,輻射差額=0,物體溫度沒
24、有變化。第96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輻射差額或輻射平衡規(guī)律:(1) 日變化:白天為正值,夜間為負(fù)值,正值轉(zhuǎn)負(fù)值或負(fù)值轉(zhuǎn)正值的時間出現(xiàn)在日落前及日出后1小時左右(Why?);(2) 年變化:北半球夏季輻射平衡因太陽輻射增多而加大,冬季則相反,甚至出現(xiàn)負(fù)值;第97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3) 緯度變化:地氣系統(tǒng)輻射差額為零的緯度在南北半球35附近,即: a) 從北緯35到南緯35附近的地區(qū)內(nèi),輻射差額0,能量盈余,溫度上升; b) 北緯35附近以北, 到南緯35附近以南,輻射差額0,能量虧損,溫度下降;第98頁,共131頁,
25、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4) 輻射差額的這種分布, 引起高、低緯度之間大氣環(huán)流和洋流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 在它們的作用下,使盈余熱量輸送到虧損地區(qū),使全球能量常年平均近于平衡。第99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4 氣溫 氣溫是大氣熱力狀況的數(shù)量度量。其變化規(guī)律有:(a)氣溫的周期性變化:日變化:年變化:(b)氣溫的水平分布 ( ) P71(1)(5)第100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c) 氣溫的垂直分布 對流層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但由于緯度、地面性質(zhì)、大氣環(huán)流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對流層中某些層的溫度出現(xiàn)隨高度升
26、高而增加的趨勢,這一現(xiàn)象叫逆溫,這些氣層叫逆溫層。第101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逆溫層的類型 輻射逆溫:近地面常因夜間地面輻射降低而降溫,形成逆溫層,這樣的逆溫稱為輻射逆溫。當(dāng)晴朗無云無風(fēng)或微風(fēng)的夜晚,地表冷卻有效輻射,冬季強,夏季弱。平流逆溫:當(dāng)較暖的空氣流到較冷的地面或水面上時,也形成逆溫,這種逆溫叫平流逆溫。冬季海上暖流空氣平流到大陸上時,形成此種逆溫。第102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下沉逆溫:由于表層空氣下沉、壓縮、增溫而形成的逆溫稱下沉逆溫。在山地區(qū),常因冷空氣順坡下沉至谷底,將原來的暖空氣抬擠到上空,從而形成逆溫
27、,這種下沉逆溫又稱為地形逆溫。第103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鋒面逆溫:冷、暖空氣之間的交界面(或過渡區(qū))即是鋒面。在對流中,冷暖空氣相遇時,密度小的暖空氣被密度大冷空氣排擠在冷空氣之上,因此鋒面自地面傾斜于冷空氣一側(cè),當(dāng)冷暖空氣溫差較大時,就形成鋒面逆溫。 實際上,大氣中的逆溫出現(xiàn)常是幾種過程同時發(fā)生,故應(yīng)注意具體分析。第104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5 大氣水分與降水A 大氣降水(1) 濕度(humidity) 大氣中的水汽含量. 進(jìn)入大氣中的水分子,通過擴散和氣流傳遞而散布于大氣中,使大氣中含水汽而具有濕度。表示法:第1
28、05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a) 水汽壓(e):大氣中水汽所產(chǎn)生的壓力。 e2 = e0102(b) 絕對濕度():單位容積空氣所含水汽質(zhì)量(g/cm3)。第106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c) 相對濕度(f):大氣實際水汽壓(e)與同溫度下的飽和水汽壓之比,為相對濕度。用%表示,能直接反映空氣距飽和程度和大氣中水汽的相對含量。飽和水汽壓:溫度一定時,單位體積空氣中容納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達(dá)到這個限度,空氣呈飽和狀態(tài),稱飽和氣壓。第107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d)露點溫度:濕空氣等壓降
29、溫達(dá)到飽和的溫度即露點溫度。第108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2)濕度變化分布(a) 相對濕度日變化通常與氣溫日變化相反;(b) 相對濕度高低隨距海遠(yuǎn)近及緯度高低而不同.第109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B 蒸發(fā)與凝結(jié)(evaporation & condensation)(1)蒸發(fā)影響蒸發(fā)的因素有:蒸發(fā)面溫度、蒸發(fā)面性質(zhì)、空氣濕度和風(fēng)。蒸發(fā)量一般以一層水的厚度(mm)表示。第110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2)凝結(jié)大氣中的水汽達(dá)到飽和與過飽和,并且空氣中有凝結(jié)核存在時,發(fā)生凝結(jié)。第111頁,共
30、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滿足凝結(jié)這個條件可以通過: 增加空氣中水汽含量; 使含水汽的空氣冷卻(如絕熱冷卻、輻射冷卻、平流冷卻、混合冷卻),即降溫,使之達(dá)到露點。凝結(jié)核的起兩個作用: 對水汽吸附作用; 形成液滴,有助于水汽凝結(jié)。 第112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1)地表凝結(jié)現(xiàn)象露與霜 (dew & frost): 地面溫度降低到露點以下時,水汽即凝附于地面或地面物體上。 若溫度0,水汽凝結(jié)為液態(tài),即形成露; 若溫度0,水汽凝結(jié)為固態(tài),即形成霜。第113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霧淞和雨淞: 霧淞是過冷的
31、霧滴附于地面物體或樹枝迅速凍結(jié)而成,多出現(xiàn)在寒冷高濕度天氣。 雨淞是過冷卻雨、毛毛雨接觸物體表面形成。第114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2)大氣中的凝結(jié)現(xiàn)象 霧(fog): 漂浮在近地面層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霧的分布一般沿海多于內(nèi)地,高緯區(qū)多于低緯區(qū)。第115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霧的種類有:輻射霧:地面輻射冷卻,貼近地面氣層變冷形成的霧;平流霧:暖空氣移到冷下墊面上形成的霧;蒸氣霧:冷空氣移到暖水面上形成的霧;上坡霧:潮濕空氣沿山坡上升使水汽凝結(jié)而產(chǎn)生的霧;鋒面霧:發(fā)生在鋒面附近的霧。霾(haze):空氣中懸浮著的煙、塵等
32、微粒。第116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云(cloud): 是高空水汽凝結(jié)現(xiàn)象??諝鈱α?、鋒面抬升、地形抬升等作用使空氣升到凝結(jié)高度時,就形成云。云有不同的外貌特征。云的外貌特征不僅反映法時的大氣運動、穩(wěn)定程度和水汽狀況,也是未來天氣變化趨勢的征兆。第117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云的種類:a 積狀云:是由于空氣對流上升, 體積膨脹絕熱冷卻, 水汽凝結(jié)形成, 包括淡積云、濃積云、積雨云.形成條件:氣流上升的高度超過凝區(qū)高度。b 層狀云:是空氣斜升運動形成層狀云, 是暖濕空氣沿著冷空氣的斜坡滑升,也可能是暖濕空氣沿地形界面緩慢滑
33、升, 形成雨層云、高層云和卷層云。第118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c 波狀云:由于空氣密度不同、運動速度不等的兩個氣層界面上產(chǎn)生波動而形成的云。在大氣逆溫和等溫層上,空氣密度和運動速度往往有較大差異,產(chǎn)生波狀運動。包括卷積云、高積云、層積云。第119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 云量:天氣被云遮蔽的程度。根據(jù)氣溫、氣流特點,全球分三個云量帶:赤道多云帶緯度2030少云帶中高緯多云帶第120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C 大氣降水(1)條件 a)雨滴下降速度超過上升氣流速度; b)雨滴從云層中降落到地面前不被完全蒸發(fā)時,表明降水的形成,須經(jīng)歷云滴增大的過程. 這個過程有:第121頁,共131頁,2022年,5月20日,1點56分,星期五云滴凝結(jié)增長云體上升絕熱冷卻: 水汽輸入 , 水汽凝結(jié)成凝華而增大云滴周圍實際水汽壓云滴飽和水汽壓);冰滴便凝華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數(shù)學(xué)九年級上冊24.2.2.1《直線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四節(jié) 祖國的神圣領(lǐng)土──臺灣省》聽課評課記錄2
- 人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 聽評課記錄 旋轉(zhuǎn)《中心對稱圖形》
- 招商引資傭金合同(2篇)
- 湘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第4章銳角三角函數(shù)4.3解直角三角形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xué)七年級上冊4.2《線段的長短比較》聽評課記錄
- 部編人教版歷九年級史下冊第12課《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xué)七年級上冊1.3《有理數(shù)的大小比較》聽評課記錄
- 蘇科版數(shù)學(xué)七年級下冊12.2《證明》聽評課記錄3
- 蘇科版數(shù)學(xué)八年級上冊3.3《勾股定理的簡單應(yīng)用》聽評課記錄
- 出差報銷單-中英對照版
- 電流互感器試驗報告
- 蔣中一動態(tài)最優(yōu)化基礎(chǔ)
- 七年級英語閱讀理解10篇(附答案解析)
- 抖音來客本地生活服務(wù)酒旅商家代運營策劃方案
- 鉆芯法樁基檢測報告
- 【學(xué)前教育小學(xué)化成因分析及其對策10000字(論文)】
- 無線網(wǎng)網(wǎng)絡(luò)安全應(yīng)急預(yù)案
- 國籍狀況聲明書【模板】
- 常用保潔綠化人員勞動合同范本5篇
- 腕管綜合征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