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解2015北師大版八年級上第三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測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
全解2015北師大版八年級上第三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測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
全解2015北師大版八年級上第三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測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
全解2015北師大版八年級上第三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測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
全解2015北師大版八年級上第三章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測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 檢測題(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1.下列關于機械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B.運動和靜止都是絕對的C.運動和靜止是機械運動的兩種形式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2.關于運動和靜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拖拉機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的速度前進時,以拖拉機為參照物,聯(lián)合收割機是靜止的B.站在上升的觀光電梯中的乘客認為電梯是靜止的,是因為他以周圍的乘客為參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認為地球同步通信衛(wèi)星靜止,是因為他以自己為參照物D.空中加油時,以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運動的3.下列描述物體運動快

2、慢的成語中,與物理學描述運動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一日千里.大步流星 .風馳電掣.迅雷不及掩耳圖圖14.小明和小華在操場上沿直線跑道跑步,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前2 s 內(nèi),小明跑得更快C.8 s內(nèi),小明的速度是圖25.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圖2.兩物體在010 s內(nèi)都做勻速運動,且v.兩物體在1520 s內(nèi)都做勻速運動,且v.兩物體在15 s末相遇,但015 s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相等 甲 乙圖3,兩物體在20 s 甲 乙圖36.(2015浙江寧波中考)戰(zhàn)斗機水平飛行時,飛行員從右側(cè)舷窗看到如

3、圖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線”。當飛行員從右側(cè)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如圖乙所示時,飛機可能在(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沖 C.豎直向上爬升 D.豎直向下俯沖7.小明坐在汽車上,透過車窗看到與公路并排的鐵路上一列火車的車頭,過了一會兒又看到車尾。關于火車與汽車的運動情況,不可能的是( )A.火車靜止,汽車運動B.火車運動,汽車靜止C.火車和汽車運動方向相同,火車的速度等于汽車的速度D.火車和汽車運動方向相反,火車的速度小于汽車的速度8.短跑運動員在某次百米賽跑中測得5 s末的速度為9.0 m/s,10 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2 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前5 s內(nèi)運動員的平均速

4、度為4.5 m/s B.在后5 s內(nèi)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9.6 m/s C.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為9.1 m/s9.為宣傳“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個好朋友在某景點進行了一場有趣的運動比賽。小張駕駛電瓶車以36 km/h的速度勻速前進,小王以10 m/s的速度跑步勻速前進,小李騎自行車勻速前進,每分鐘通過的路程是0.6 km。則( )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樣大圖410.我們可以用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來描述物體的運動,還可以從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條線段來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如圖4所示,某物體分別沿兩條路徑從A點運動到B點:第

5、一次先從A到D,再從D到B;第二次直接從A到B。則物體的兩次運動( )圖4A.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相同B.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相同C.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不同D.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不同圖511. ( 2015浙江泰州中考)下列物體的運動可近似看成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圖5A.正在進站的火車 B.離開腳后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C.站在商場自動扶梯上的顧客的運動D.繞地球勻速轉(zhuǎn)動的“北斗”衛(wèi)星12.如圖5所示為高速攝影機拍攝的子彈射過柿子的照片。若子彈的平均速度是900 m/s,則子彈穿過柿子的時間大約為( ).0.1 min.0.1 s.0.1 ms.0.1s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8分)Kb

6、1.C om 13.(2015江西中考)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_,如果以河岸為參照物,船是_的。圖614.一輛小轎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的速度為85_(填上合適的單位),按照這個速度走完255 km圖6四、計算、探究題(24題9分,25題12分,26題12分,共33分)圖1224.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12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橢圓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圖12 (1)該

7、實驗是根據(jù)公式_進行測量的。(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_。(選填“大”或“小”)(3)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AC偏_。(選填“大”或“小”)。25.2012年2月,首批“長鼻子”校車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圖13所示。圖13(1)校車行駛過程中,以司機為參照物,路邊的樹木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圖13(2)校車駕駛員安全管理規(guī)定中明確指出車速不得超過40 km/h,“ 40 km/h”是指校車在行駛過程中的 (選填“平均速度”或(3)小明早晨7點乘校車去上學,7點24分到達學校,設校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30 km

8、/h km。26. 圖14是根據(jù)某小汽車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行駛的時間和通過的路程繪制的示意圖。圖1圖14(1)判斷圖中小汽車是做勻速直線運動還是做變速直線運動;(2)求圖中小汽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第三章 物質(zhì)的簡單運動 檢測題參考答案1.A 解析: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一切物體都在不斷的運動發(fā)展中。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絕對的靜止是不存在的。選項A正確,選項B、C、D錯誤。2.D 解析:選項A,拖拉機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的速度前進時,以拖拉機為參照物,聯(lián)合收割機相對于拖拉機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它們是相對靜止的,本選項正確。選項B,站在上升的觀光電梯中的乘客認為電梯是靜止的,是因為他以身邊的乘

9、客為參照物,他們之間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電梯和乘客是相對靜止的,本選項正確。選項C,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以自己為參照物,自己與地球同步通信衛(wèi)星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覺得地球同步通信衛(wèi)星在空中靜止,本選項正確。選項D,空中加油時,以加油機為參照物,受油機相對于加油機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它們是相對靜止的,本選項錯誤。故選D。3.解析:在物理學中,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主要有: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比較通過的路程;通過相同的路程,比較所用的時間;在路程和時間都不相同時,比較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所以,判斷哪個成語與物理學描述運動快慢的方法最相近,就看哪個成語中既有時間又有路程。選項中“一日千

10、里”與物理學中描述運動快慢的方法最相近;、選項中,沒有控制時間或路程相同,所以與物理學描述運動快慢的方法不相符。4.C 解析:由題圖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圖像是一條直線,表明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而小華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圖像是一條曲線,表明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所以小華做的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選項A錯誤。分析題圖可知,在前2 s內(nèi),小華運動的距離比小明長,所以小華跑得較快,選項B錯誤。由題圖可知,時間t8 s時,路程s40 m,故小明的速度5.A 解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其st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所以兩物體在010 s內(nèi)都做勻速運動,又由vst可知,在相同的時

11、間內(nèi),s甲 s乙 ,所以v甲 v乙6.B 解析:圖中給出的是從右側(cè)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線”,則可判斷圖片左面為機頭方向。從題圖乙可以看出,以地面為參照物,機頭是斜向下傾斜的,故飛機可能在斜向下俯沖,B選項正確。7.C 解析:如果火車靜止,汽車迎面向火車的車尾方向運動,小明先看到火車的車頭,過一會兒便會看到車尾,故A選項有可能;如果汽車靜止,火車迎面向汽車車頭方向運動,小明先看到火車的車頭,過一會兒小明也會看到車尾,故B選項有可能;如果火車與汽車運動方向、速度大小都相同,火車與汽車相對靜止,小明只能看到火車靜止,故C選項不可能;只要兩車運動方向相反,看到火車的車頭后,過一會兒一定能看到火車的車尾,D選項有可能。8.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