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課程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_第1頁
強化課程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_第2頁
強化課程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_第3頁
強化課程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強化課程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強化課程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強化課程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摘 要: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改變了傳統(tǒng)上 * 央集權的課程管理模式, 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政策。地方課程、 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緊密結合,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 增強了課程的適應性,促進了課程建設理論和實踐的研究。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范圍的擴大, 課改過程中諸多問題暴露出來,有必要進一步強化課程的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該文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大政府的課改推動力、加強學校的課程實施力、 完善課改機制等富有建設性的建議和措施。關鍵詞:課程改革機制建設領導力 執(zhí)行力自 2001 年開始的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改變了傳統(tǒng)上

2、*央集權的課程管理模式,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政策。各級地方根據國家課程管理政策和當地的政治、經濟、 文化、民族等發(fā)展需要,充分利用各類課程資源自主規(guī)劃、開發(fā)出一批優(yōu)質的地方課程。各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并充分考慮當地社區(qū)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 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fā)出旨在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校本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同樣是國家整個課程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省市作為開發(fā)和管理地方課程的主體, 因地制宜, 開發(fā)出多樣化的地方課程。各學校研發(fā)的校本課程體現各校的辦學宗旨、 學生的特別需要和本校的資源優(yōu)勢。地方課程、 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緊密結

3、合,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強了課程的適應性,促進了課程建設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厥仔抡n改走過的道路,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范圍的擴大,結合課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必要進一步強化課程的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1.加大政府的課改推動力開展課改實驗,必須使政府、社會各界、全體教育工作者等各個方面人士充分認識到課程改革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意義。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深入,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學校之間發(fā)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對困難和問題要有充分的估計,堅定不移地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深化認識、總結提高、逐步完善,既要積極進取、勇敢探索,又要實事求是、務實求真 ;既要繼承傳統(tǒng),又要開拓創(chuàng)新。強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政府

4、行為,切實加強政府對課改實驗推廣工作的領導力。按照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要求,切實轉變觀念、 加強領導、落實職責,及時解決課程改革實驗過程中的問題。課程改革實驗領導小組制定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總體方案,統(tǒng)籌本地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深入基層了解課程改革實驗方案的實施情況,研究課程改革實驗中的問題。專家指導小組成員深入課程改革實驗一線, 研究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為實驗學校和教師提供專業(yè)支持。圍繞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學、評價、課程資源開發(fā)等重點問題,集中力量尋找對策,為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決策咨詢。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把課改作為鞏固提高“普九 ”成果、縮小

5、城鄉(xiāng)教育差別、實現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契機。 對不同地區(qū)的學校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對發(fā)展相對落后地區(qū),尤其是貧困縣市、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校和教師給予更多關心,提高他們的實驗能力,幫助他們開發(fā)課程資源。倡導教師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共同成長。 樹立農村課程改革的先進典型,積極探索適合農村社會經濟發(fā)展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新模式。2.提高新課程實施的執(zhí)行力充分發(fā)揮教研工作對課程改革實驗的推進作用,促進課程改革實驗在科學的軌道上運行。各級教研機構緊緊圍繞推進課程改革這個中心,服從、服務于課程改革的大局,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實現重心下移到學校,逐步形成民主、開放、 高效的教研機制。教研員要把時間

6、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課程改革實驗中去,深入學校、課堂一線,認真研究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把握重點,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及時解決學校、教師課程實施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課程改革經驗,探索教學規(guī)律,不斷提高研究的層次和水平。認真總結省級實驗區(qū)的工作經驗,充分發(fā)揮實驗區(qū)的示范、輻射作用,鞏固實驗成果。建設好實驗樣板校,根據實驗學校的不同類型、實驗任務的不同方面,加強管理,具體指導,保障樣板校的工作落到實處。通過典型引路,分層要求, 分類推進,激發(fā)實驗學校的內部活力,激勵學校課程建設出特色,提高新課程的建設與實施能力。在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建設中,

7、探索整合資源、溝通城鄉(xiāng)、立足于提高農村學校教研水平的“片組 ”教研模式。 針對農村學校教研力量相對薄弱的實際,將轄區(qū)幾十所中小學按照地域相鄰就近原則,組合成多個“校際聯(lián)合教研組”(簡稱 “片組 ”),開展以 “片組 ”為基地、有區(qū)縣教研員參加的每周一日的“新課程教研日 ”活動。樹立農村課程改革的先進典型,加強農村學?!熬G色證書 ”教育,積極探索適合農村社會經濟發(fā)展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新模式。提高地方、學校的課程管理與開發(fā)能力,建立和完善全省地方課程體系和管理機制,增強地方課程對不同學校和學生的適應性。采取政策支持、 業(yè)務指導、 成果推廣與評價等多種形式,鼓勵實驗學校從實際出發(fā),結合自身的教育資源

8、優(yōu)勢,積極探索建立適合本校的校本課程,努力建設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相互配合、目標一致、內容開放的課程體系。穩(wěn)步推進綜合課程實驗。地方確保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綜合課程的實施,深入研究綜合課程開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資金投入、 師資配備、 教師培訓、 教學管理改革、 中考和招生、教學設施的配備、 教學評價等方面給予綜合課程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各學校落實組織人員保障,將課改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 實行校長負責制。 特別對綜合課程的教師給予支持和鼓勵,在職稱評定、工作量核定等方面為新課程實驗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發(fā)揮教師在課改中的主導作用教師是踐行課程改革的主力軍,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課程的建設者

9、。新一輪課程改革,教師作為課程建設者的作用尤為重要。教師素質直接影響到教師整合課程與創(chuàng)建特色課程的質量。 要千方百計提高教師的素質,尤其是課程的素質,主要涵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課程意識,教師不僅要有教學意識,更要有課程意識,積極主動地駕馭課程;二是課程知識,教師要掌握有關的課程政策和課程實施與開發(fā)的知識;三是課程能力,教師要能結合具體課程環(huán)境和學生的實際與需要,具備對已有課程進行改造、開發(fā)和發(fā)展的能力。要確保課程具有最大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必須建立教師參與課程建設的相應機制。要邀請一些優(yōu)秀教師參與,吸取廣大教師的意見,尤其是他們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教訓。倡導課程的多元化和特色化, 給予教師一定的

10、創(chuàng)造空間,充分調動他們參與課程建設的積極性。給予教師實施課程研發(fā)以必要的政策、資金和資源的支持,為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三級課程內容、開發(fā)校本課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使他們能夠因地制宜地開發(fā)課程資源。注重一線教師的業(yè)務進修和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群體的課程改革理念、整體素質和專業(yè)水平。充分發(fā)揮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和教學專業(yè)人員等方面的作用,堅持以中小學校為主陣地,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整合學校內部的研究力量, 建立多學科、 跨學科的協(xié)作教研組,形成以教師、 教研組為基礎的校本教研新機制。不斷增強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教研意識,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

11、遇到的問題。倡導教師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探索教育規(guī)律,共同成長。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與優(yōu)化,一是有利于課程改革的貫徹落實,保證三級課程的順利實施;二是有利于在教學實踐中發(fā)展三級課程,創(chuàng)建特色課程,逐步完善課程體系;三是有利于改革傳統(tǒng)教育,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切實促進學生發(fā)展;四是有利于適應社會發(fā)展和時代變遷,根據經濟、政治、科技等的新發(fā)展和課程研究的新成果,及時調整、豐富和發(fā)展課程。注重教學方式的變革。注重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發(fā)展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要研究在大班額情況下,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有效途徑,處理好傳授知識、 培養(yǎng)能力和發(fā)展情感的關

12、系,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使學生獲得充分發(fā)展。深化課程改革還需要家長、社會和社會各界的支持、配合,需要現實物質條件、資源網絡環(huán)境的支持,合理、 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最大限度地做到資源共享。課程實驗必然要面對復雜的現實,受多種因素的制約, 需要教師開創(chuàng)課程實施中的多種整合策略,充分考慮方方面面的要求,消解他們之間的矛盾沖突, 尋找新的生長點, 聯(lián)系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靈活處理,完成各種課程的教學任務。4.完善相應的課改機制建設建立系統(tǒng)、科學、過硬的目標管理考績機制。教育目標管理體現決策的民主性、指揮的權威性、 評價的精確性

13、和機制的激勵性。評估體系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制導系統(tǒng),強化評估體系是取得課改成功的有力保證。 研究出臺管理水平評估辦法,結合實施素質教育的原則和要求,分類制訂和完善學校內部的教育教學評估細則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考核細則,使各項工作做到制度化、規(guī)范化,真正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促進素質教育的健康發(fā)展。貫徹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明確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原則、 目標和方向, 堅決改變長期以來以升學率作為唯一或主要指標評估教育政績優(yōu)劣、 辦學水平高低的做法。 引導和促進各級地方政府辦好每一所學校,優(yōu)化教育結構和布局,區(qū)域性整體推進素質教育。在學生評價方面,改變以往

14、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做法,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 有利于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建立起以面向全體學生、促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的評價體系,特別是發(fā)展性評價、 單項測驗等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評價方式,倡導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發(fā)揮評價的激勵、診斷和發(fā)展功能。在教師評價方面,以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為突破口,從教學組織、教學工作、教研工作等方面來確定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指標,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學校領導、同事、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教師評價制度。 要將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更新廣大教師的評價理念,掌握評價技術。 鼓勵教師積極探索科學簡便、靈活多樣、 富有實效

15、、社會認同的中小學評價與考試的方式方法。建立課改評估、表彰制度。根據課改實驗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時總結實驗過程中的經驗,研究制訂課程改革評估方案及實施細則,研究制訂鼓勵參與課程改革的表彰獎勵政策。對在課程改革實驗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課程改革實驗中取得的優(yōu)秀成果進行表彰和獎勵, 以調動實驗區(qū)、 實驗學校、 教師和教科研人員參與課程改革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實驗工作的改進和完善提供政策導向和激勵導向,為持續(xù)推進課程改革提供強大的動力。5.嚴格教學用書管理地方課程教材的開發(fā)和管理,按照教育部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 11 號 )等文件關于教材的編寫、審定、管理的規(guī)定,

16、地方課程教材的立項、審批和管理由省教育廳負責。 經省級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的地方課程教材列入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 ,定期向學校和社會公布。建立教材選用和監(jiān)督機制,切實規(guī)范實施教材選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教育部的要求確定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 ,組織實驗教材的展示工作。各地以縣級實驗區(qū)為單位,依據省定用書目錄組織實驗教材的選用,有條件的實驗學校經縣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自主在正式公布的用書目錄中選用地方教材。按照民主的程序,成立有專家、教師、校長、學生家長、教育行政人員、教研人員參加的教材選用委員會。 其中教育行政人員和教研人員不超過四分之一。教材選用委員會在參加教材

17、展示活動、全面了解實驗教材的基礎上,經集體審議、投票決定各學科教材的選用。教育行政部門對選用教材過程中的行為和程序進行統(tǒng)籌指導、檢查監(jiān)督,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干預實驗教材的選用工作。杜絕由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直接決定實驗教材選用的現象。建立社會監(jiān)督機制,及時糾正和處理實驗教材選用工作中的違規(guī)行為,防止腐bai行為發(fā)生。嚴禁未經審定通過的教材或未納入省定書目的教材進入學校課堂。規(guī)范教輔材料的選用管理,組織和開發(fā)有關教學輔助資源。按照推薦的方法,采取一科一教輔的模式。落實國家辦法中關于“要規(guī)范教輔 ”的精神,要先做,先試,教科書、教輔資料在農村學校實行免費發(fā)放。省級地方課程主要包括綜合實踐活動、區(qū)情教育、專項教育與訓練三大領域。綜合實踐活動由國家確定課程門類、 由地方設計教學內容, 通常納入地方課程來建設, 主要內容有信息技術、綜合實踐與探究、學科拓展探究、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綠色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