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復習原則:梳理課本,回扣題型,回扣考點!1、必修五傳統(tǒng)文化梳理 回扣文言文的第二題(11題)2、必修五名句及成語 回扣名句默寫16題及語言運用17題3、必修五課本回扣 陳情表項脊軒志報任安書蘭亭集序滕王閣序屈原列傳(紀念劉和珍君長亭送別)重點句子翻譯、重點實詞的回扣,回扣文言文13題課內(nèi)翻譯復習原則:梳理課本,回扣題型,回扣考點!1、必修五傳統(tǒng)文化梳必修五文化常識必修五文化常識考查重點及題型考查重點:文化常識試題類型:全國卷題型四選一考查重點及題型考查重點:文化常識必修五文化常識及類別一、歷法(基礎(chǔ)知識手冊252頁)紀年法:干支紀年、帝王年號、王公年次、年號和干支兼用。紀月法:序數(shù)紀月法、時節(jié)
2、紀月法(孟、仲、季)地支紀月法(十二地支稱十二個月,地支前加“建”字)紀日法:干支紀日法、序數(shù)紀日法、特定稱謂紀日法紀時法:天色紀時法、地支紀時法此吾祖太長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歲在癸丑時維九月,序?qū)偃?。暮春之初朝菌不知晦朔必修五文化常識及類別一、歷法(基礎(chǔ)知識手冊252頁)此吾祖太二、刑罰(知識手冊253頁)五刑:墨、劓、刖、宮、大辟(李斯相也,具于五刑。)孫子臏腳,兵法修列最下腐刑極矣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是分割肢體、零割全身的酷刑。有時也用極刑指最嚴酷的刑罰。)暴肌膚,受榜箠二、刑罰(知識手冊253頁)三、官職調(diào)動的詞語(知識手冊255頁)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平既絀拜臣郎中 除
3、臣冼馬 高頻易混官職調(diào)動的詞語(257頁) 四、官職(知識手冊239頁)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太史公牛馬走五、科舉(知識手冊240頁)三、官職調(diào)動的詞語(知識手冊255頁)六、謙稱和敬稱(知識手冊235頁)(一)一般人自稱:仆竊不遜 臧獲婢妾(二)敬稱:少卿足下(古代下稱上或同輩之間的敬稱,譯為:您)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譯為:當權(quán)者)父:古代對男子的美稱或?qū)夏昴凶拥淖鸱Q。如漁父一日先大母過余曰先妣撫之甚厚六、謙稱和敬稱(知識手冊235頁)七、宗法禮俗1.期功:古代喪服的名稱,指期服和功服。古代喪禮中按宗法關(guān)系的親疏穿不同的喪服。期服穿一年,大功服穿九個月,小功服穿五個月。期年
4、,治行聞。(雙基5)2.禊事:一種風俗祭祀。古人于農(nóng)歷三月上旬巳日,游于水濱,舉行祭祀、沐浴、采蘭等活動,以消除不祥。3.歸:女子出嫁。來歸:嫁到我家來。歸寧: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4.遇:諸侯之間在不規(guī)定的時間或地點而忽然相見,就叫“遇”。諸侯在途中相遇,以距離各自的都城遠近來劃分主賓,地近的一方為主,地遠的一方為賓,雙方用主賓之禮接待。出則接遇賓客七、宗法禮俗八、器物(知識手冊250)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引以為流觴曲水九、年齡稱謂(知識手冊237)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十、其他象笏(簪笏):大臣上朝所執(zhí)的手板。流觴曲水:古人的酒戲,將酒杯置于曲水上,杯觸岸則停,坐于其岸者取飲。剖符丹書:朝廷
5、發(fā)給功臣及其子孫享受特權(quán)、免除罪責的契券。八、器物(知識手冊250)必修五情境式默寫必修五情境式默寫陳情表1、李密陳情表中開頭用_:_,_來 概括自己坎坷命運。用_ _,_ _ ,_ _,_ _表明家門冷落,人丁稀少。2、李密形象刻畫自己幼年寂寞、孤獨慘境的句子是“_,_,_,_”3、陳情表文筆簡潔流暢,語言生動,用“_,_,_、_”形容祖母垂危之狀。4、整篇陳情表密布著感情的濃云。在作者的筆下,展現(xiàn)出一位可親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憫孫孤弱,躬親撫養(yǎng),對李密有著大恩大德。二人關(guān)系正如李密所言:_,_,_,_,_,_。5、為了打消晉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職顯達:“_,_?!?/p>
6、陳情表1、李密陳情表中開頭用_6、作者以烏鳥反哺作比表達孝道的句子是“_,_”。7、陳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鑒的句子_,_,_,_。8、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語氣表明自己并非懷念舊朝,先自貶身份,說自己_,_的地位,對晉武帝的_,_感到無比榮幸,所以不可能_,_,委婉得體,消除了晉武帝的疑惑。9、文章結(jié)尾用_,_來表明自己的忠貞之情。10、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應詔,進退兩難的句子是_,_ 。_,_ _ , _,_ 11、李密陳情表“_,_ ,_”,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遠離的拳拳之心。6、作者以烏鳥反哺作比表達孝道的句子是“_陳情表1、李密陳情表中開頭用“臣密言:_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7、概括自己坎坷命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表明家門冷落,人丁稀少;2、形象刻畫自己幼年寂寞、孤獨慘境的句子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3、陳情表文筆簡潔流暢,語言生動,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形容祖母垂危之狀。4、整篇陳情表密布著感情的濃云。在作者的筆下,展現(xiàn)出一位可親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憫孫孤弱,躬親撫養(yǎng),對李密有著大恩大德。二人關(guān)系正如李密所言:“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5、為了打消晉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職顯達:“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6、作者以烏鳥反哺作比表
8、達孝道的句子是“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7、陳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鑒的句子是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8、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語氣表明自己并非懷念舊朝,先自貶身份,說自己亡國賤俘,至微至陋,的地位,對晉武帝的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感到無比榮幸,所以不可能豈敢盤桓,有所希冀委婉得體,消除了晉武帝的疑惑。9、文章結(jié)尾用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來表明自己的忠貞之情。10、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應詔,進退兩難的句子是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11、李密陳情表“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遠離的拳
9、拳之心。陳情表項脊軒志1.文中_,_點出的項脊軒的狹小。2._,_,_。寫出了項脊軒的年久陳舊。3.文中寫項脊軒美好夜景的句子是 , , , , 。項脊軒志中 , , 。用寥寥數(shù)筆就把項脊軒中幽靜的氣氛襯托出來了。項脊軒志中 , , 以犬吠雞棲這一細節(jié)展現(xiàn)了大家庭的破敗衰落。項脊軒志1.文中_,_點出長亭送別1、長亭送別中 , , , 抓住了深秋時節(jié)的典型景物,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而又蕭瑟寥落的圖畫,襯托了女主人公的憂郁心情。2、長亭送別 , 。運用了“無聲”和“有聲”兩相對照的方法襯托出了張生走后女主人公痛苦的心境。3、長亭送別中與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10、 , 。長亭送別1、長亭送別中 ,逍遙游1.在逍遙游中描繪大鵬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2.莊子逍遙游中以“朝菌”和“蟪蛄”為例來說明“小年”一詞的兩句是:_,_.3.作者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很小的實物也需要依憑外物實例與大鵬鳥的“海運將徙”作對比,形象地說明任何事物都有所憑借的句子是:_,_,_.4.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通過舟的浮動對水的依賴性,從而得出結(jié)論來說明大鵬鳥的飛翔對風的依賴性的句子是:_,_.逍遙游1.在逍遙游中描繪大鵬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5.莊子從奇妙莫測的描寫后接著以現(xiàn)實社會的四種人的具體描述,文中描寫四種人的句子分別是:_,_,_,_.6.作者提出自己的觀點“無所待”才是真正
11、的逍遙的并列句了三類人的句子是:_,_,_.7文中對天空的顏色成因進行了探尋,并發(fā)出了疑問的兩句是:_,_?8.文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更加奮勉或沮喪的句子是:_,_.9.當看到大鵬經(jīng)過一系列的準備才能“圖南”之后,蜩與學鳩通過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飛行和休息的樣子來嘲笑大鵬鳥的句子是:_,_.5.莊子從奇妙莫測的描寫后接著以現(xiàn)實社會的四種人的具體描述,1.在逍遙游中描繪大鵬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莊子逍遙游中以“朝菌”和“蟪蛄”為例來說明“小年”一詞的兩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作者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很小的實物也需要依憑外物
12、實例與大鵬鳥的“海運將徙”作對比,形象地說明任何事物都有所憑借的句子是: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通過舟的浮動對水的依賴性,從而得出結(jié)論來說明大鵬鳥的飛翔對風的依賴性的句子是: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5.莊子從奇妙莫測的描寫后接著以現(xiàn)實社會的四種人的具體描述,文中描寫四種人的句子分別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6.作者提出自己的觀點“無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遙的并列句了三類人的句子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7文中對天空的顏色成因進行了探尋,并發(fā)出了疑問的兩句是: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8.文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會因
13、為外界的評價而更加奮勉或沮喪的句子是: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9.當看到大鵬經(jīng)過一系列的準備才能“圖南”之后,蜩與學鳩通過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飛行和休息的樣子來嘲笑大鵬鳥的句子是: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1.在逍遙游中描繪大鵬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摶扶搖而上者九蘭亭集序 1、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表現(xiàn)蘭亭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句子是:_,_,_,_。表現(xiàn)蘭亭氣候宜人的句子是_,_。 2、蘭亭集會時文人雅士們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從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誰面前,誰就取來飲酒賦詩,表達幽深內(nèi)藏的感情的句子是_,_。_,_,_。3、王羲之在蘭亭聚會時看到天空的無邊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懷開暢,極
14、盡視聽的樂趣,確實感到非??鞓返木渥邮牵篲,_,_,_,_。4.我們在感嘆時光流逝時,往往會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蘭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嘆:_,_。5.王羲之將世人大體分為兩類“靜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兩類人的生活內(nèi)容:_,_;_,_。6、生活中當我們專注于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時,會達到忘我的狀態(tài)而忽視時光的流逝,不覺中老年將要到來。這很容易讓我們想起王羲之蘭亭集序里的句子:_,_,_,_。蘭亭集序 1、7、我們喜歡的事物由生到滅,時間極其短暫,自然也會令人生發(fā)感慨,正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所寫:_,_,_,_。8.針對魏晉名士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話來批評:_,
15、_。9.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一開始就點明聚會的季節(jié)、地點和事由的句子是:_,_,_。10.蘭亭集序中交代了在蘭亭聚會的人是“_,_”,各路英才,老少皆有。11.生活中當我們對所喜歡或得到的事物已經(jīng)厭倦時,感情會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也隨之產(chǎn)生。這很容易讓我們想起王羲之蘭亭集序里的句子:_,_,_。12.莊子中說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個人壽命的長短,聽憑造化,最后歸結(jié)于消亡。正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所寫:_,_。13.每當我們看到古人對死生發(fā)生感慨的文章,就為此悲傷感嘆,也說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所寫:_,_,_,_。14.縱使時代變了,世事不同了,但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正如王羲之
16、在蘭亭集序中所說_,_,_。7、我們喜歡的事物由生到滅,時間極其短暫,自然也會令人生發(fā)感蘭亭集序1、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表現(xiàn)蘭亭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表現(xiàn)蘭亭氣候宜人的句子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2、蘭亭集會時文人雅士們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從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誰面前,誰就取來飲酒賦詩,表達幽深內(nèi)藏的感情的句子是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3、王羲之在蘭亭聚會時看到天空的無邊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懷開暢,極盡視聽的樂趣,確實感到非??鞓返木渥邮牵貉鲇^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
17、娛,信可樂也。4.我們在感嘆時光流逝時,往往會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蘭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嘆: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5.王羲之將世人大體分為兩類“靜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兩類人的生活內(nèi)容: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6、生活中當我們專注于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時,會達到忘我的狀態(tài)而忽視時光的流逝,不覺中老年將要到來。這很容易讓我們想起王羲之蘭亭集序里的句子: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蘭亭集序7、我們喜歡的事物由生到滅,時間極其短暫,自然也會令人生發(fā)感慨,正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所寫: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8.針對魏晉名
18、士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話來批評: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9.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一開始就點明聚會的季節(jié)、地點和事由的句子是: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10.蘭亭集序中交代了在蘭亭聚會的人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各路英才,老少皆有。11.生活中當我們對所喜歡或得到的事物已經(jīng)厭倦時,感情會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也隨之產(chǎn)生。這很容易讓我們想起王羲之蘭亭集序里的句子: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12.莊子中說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個人壽命的長短,聽憑造化,最后歸結(jié)于消亡。正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所寫: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13.每當我們看到古人對死
19、生發(fā)生感慨的文章,就為此悲傷感嘆,也說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所寫: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14.縱使時代變了,世事不同了,但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正如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所說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7、我們喜歡的事物由生到滅,時間極其短暫,自然也會令人生發(fā)感滕王閣序1、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用“ ,”著力表現(xiàn)水光山色的變幻,在色彩的濃淡對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2、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表現(xiàn)年老不改初衷, 困境不棄遠志的四句是:“, ? ,?!?、直接描寫滕王閣雄偉壯麗景觀的兩句是:“,?!?、作者用“,;,”描述了滕王閣所 在地人煙阜盛,富庶祥
20、和的氣象。5、“,”兩句,動靜結(jié)合,聲色結(jié)合,描繪出 晚霞之中一幅絕美的秋江暮色圖,成為千古絕唱。6、“,;,。”漁人悠 揚的歌聲與天空大雁清脆的叫聲交織成一首動人的交響曲,構(gòu)成了一幅人與自然的和美圖景。滕王閣序1、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用“ 7、寫來賓駕著名車駿馬造訪滕王閣的句子有: , 。 , 。8、描寫宴會管弦之盛、歌聲之美的句子是: , 。 9、用歷史典故暗示宴會豪華、人物高雅的句子是: , 。 , 。 10、感嘆宇宙之大、人生無常的句子是: , ; , 。 11、作者玄想宇宙的廣漠洪荒來反襯人生渺小的句子是: , 。 12、表現(xiàn)作者懷才不遇的苦悶心緒的句子是: , ; , 。13、表達自己
21、不甘沉淪、亡羊補牢的豪情壯志的句子是: , ; , 。 14、用古人的典故來反襯自己堅定的意志的句子是: , ; , ! 7、寫來賓駕著名車駿馬造訪滕王閣的句子有: 滕王閣序1、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用“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著力表現(xiàn)水光山色的變幻,在色彩的濃淡對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2、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表現(xiàn)年老不改初衷, 困境不棄遠志的四句是:“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直接描寫滕王閣雄偉壯麗景觀的兩句是:“層臺聳翠,上出重霄?!?、作者用“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泵枋隽穗蹰w所 在地人煙阜盛,富庶祥和的氣象。5、“落霞與孤鶩
22、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動靜結(jié)合,聲色結(jié)合,描繪出 晚霞之中一幅絕美的秋江暮色圖,成為千古絕唱的句子。6、“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睗O人悠 揚的歌聲與天空大雁清脆的叫聲交織成一首動人的交響曲,構(gòu)成了一幅人與自然的和美圖景。滕王閣序7、寫來賓駕著名車駿馬造訪滕王閣的句子有: 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8、描寫宴會管弦之盛、歌聲之美的句子是:爽籟發(fā)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 9、用歷史典故暗示宴會豪華、人物高雅的句子是: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10、感嘆宇宙之大、人生無常的句子是: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
23、,識盈虛之有數(shù)。 11、作者玄想宇宙的廣漠洪荒來反襯人生渺小的句子是: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12、表現(xiàn)作者懷才不遇的苦悶心緒的句子是: 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13、表達自己不甘沉淪、亡羊補牢的豪情壯志的句子是: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14、用古人的典故來反襯自己堅定的意志的句子是: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7、寫來賓駕著名車駿馬造訪滕王閣的句子有: 儼驂騑于上路,訪屈原列傳1介紹屈原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句子: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2寫屈原內(nèi)政外交一把好手的句子是: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
24、諸侯。3屈原引發(fā)憂思創(chuàng)作了離騷是痛心于朝內(nèi)政治黑暗的四個方面: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4 .上天與父母為人的本源,人們遇到困境就會回歸本源的句子是: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5.屈借古代有為君主來諷刺當朝的句子是: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6.屈原在離騷中表現(xiàn)出的文辭風格: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7.其表現(xiàn)人格與文風一致有句子是: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屈原列傳8.離騷中透徹闡述了理論內(nèi)容的
25、句子是: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9.屈原回答自己被流放的原因的句子是: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10.屈原臨死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符合人之常情,寧死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11.司馬遷用比喻高度評價屈原之志的句子是“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12. 寫屈原潔身自好且出污泥而不染的句子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3.屈原“窮”“怨”的原由是.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
26、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14.離騷的內(nèi)容是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8.離騷中透徹闡述了理論內(nèi)容的句子是: 明道德之廣.報任安書1.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運用屈原,左丘,孫臏的示例論證古今“倜儻非常之人”經(jīng)歷挫折不放棄,最終著成千古文章的句子是“_,_;_,_;_,_”2.報任安書中表明詩經(jīng)成書的原因的句子是“_,_”3.司馬遷說明著史記的目的在于研究歷史,借鑒前人,發(fā)表自己對古今人物事跡的見解,這體現(xiàn)在報任安書中的“_,_,_?!比?.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中,“_,_,_。”描述了自己身為閨閣之臣的悲慘處境與痛苦心情。5.報任安書中,司馬遷直接表明自己“隱忍茍活”的原因的句
27、子是“_,_,_,_,_?!?報任安書1.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運用屈原,左丘,孫臏1.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運用屈原,左丘,孫臏的示例論證古今“倜儻非常之人”經(jīng)歷挫折不放棄,最終著成千古文章的句子是“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2.報任安書中表明詩經(jīng)成書的原因的句子是“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3.司馬遷說明著史記的目的在于研究歷史,借鑒前人,發(fā)表自己對古今人物事跡的見解,這體現(xiàn)在報任安書中的“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比?.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中,“ 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描述了自己身為閨閣之臣的悲慘處境與
28、痛苦心情。5.報任安書中,司馬遷直接表明自己“隱忍茍活”的原因的句子是“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6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7.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8.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1.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運用屈原,左丘,孫臏的示例論證古今必修五重點句子翻譯必修五重點句子翻譯屈原列傳重點句子翻譯1.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
29、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翻譯:上官大夫和他處于同等位次,想爭得楚王對他的寵愛,因而心里忌妒屈原的賢能。楚懷王派屈原制定國家的法令,屈原編寫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見了,就想要強行改變草稿,屈原不同意。翻譯:上官大夫和他處于同等位次,想爭得楚王對他的寵愛,因而心翻譯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3、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 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 誠信的卻被懷疑,忠心的卻被誹謗,能沒有怨憤嗎?君王無論愚昧、智慧、賢能,(還是)沒有才能,沒有不想得到忠臣來幫助自己,選拔賢能的人來輔佐自己的,然而使國破家亡的事(還是)一件接一件發(fā)生。翻譯誠信的卻被
30、懷疑,忠心的卻被誹謗,能沒有怨憤嗎?君王無論愚4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闡明廣大崇高的道德,治國的條理和規(guī)律,沒有不完全顯現(xiàn)的。5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zhì)事楚這后來秦國準備攻打齊國,齊國和楚國結(jié)成合縱聯(lián)盟互相親善(聯(lián)合抗秦)。秦惠王對此擔憂。就派張儀假裝脫離秦國,用厚禮和信物呈獻給楚王作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4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闡明廣大崇高的道德,治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
31、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國君無論愚笨或明智、賢明或昏庸,沒有不想求得忠臣來輔佐自己,選拔賢才來輔助自己的。然而國破家亡的事接連發(fā)生,然而圣明的君主、太平清明的國家,多少世代也沒有出現(xiàn),這是因為他們所任用的忠臣并不忠,賢臣并不賢。屈原已經(jīng)怨恨他,雖然被流放在外,仍然眷戀著楚國,掛念懷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國君能完全醒悟,楚國壞的社會現(xiàn)實完全改變。屈原思念君王,想振興國家,把國家現(xiàn)狀翻轉(zhuǎn)過來的想法,在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達意愿。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6、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7、令尹子蘭聞之
32、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懷王因為不了解忠臣的資質(zhì),所以在內(nèi)被鄭袖所迷惑,在外被張儀所欺騙 馬上指使上官大夫在頃襄王的面前詆毀屈原,頃襄王很生氣,放逐了屈原。 6、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懷王因為不了8、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是以見放。9、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整個社會都污濁,只有我一人潔凈;大家都昏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那聰明通達的人,不被外界事物拘束,而能夠跟隨世道變化。8、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整個社會都污濁,只有10、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 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終莫
33、敢直諫。11、其后楚日以削,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都愛好文學而憑借善于作賦被人稱贊;然而他們都只效法屈原的說話得體、善于應酬的一面,始終沒有人敢像屈原那樣直言相諫。那以后楚國的領(lǐng)土一天天地被削減,幾十年后,終于被秦國滅了。 10、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都愛好文學而憑借善于12、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13、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14、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1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 。16、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2、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
34、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陳情表翻譯下列句子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翼。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
35、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11.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陳情表翻譯下列句子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項脊軒志重點句子翻譯1.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2.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3.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4.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5.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
36、制稍異于前。在這之前,庭院南北相通成為一體。等到伯父叔父們分家,里里外外設(shè)置了許多小門墻壁,到處都是。在前面開辟了四扇窗子,用矮墻把庭院圍住,用來擋住南面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內(nèi)才明亮起來。庭院里最開始是籬笆,不久砌成了墻,總共變了兩次。一天,祖母過來探望我說:“我的孩兒,好久沒有看見你的影子了,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這里,真像個女孩子呢?”項脊軒一共遭遇過四次火災,能夠不被焚毀,大概是有神靈在保護著吧。此后兩年,我很長時間臥病,清閑苦悶,于是派人再次修葺南閣子,規(guī)制和從前稍有不同。項脊軒志重點句子翻譯1.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日逍遙游翻譯句子:1.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
37、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3.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4. 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逍遙游翻譯句子:5.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6.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7.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8.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9. 且舉世而譽之
38、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10.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5.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蘭亭集序重點難句翻譯:1.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2.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3.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4.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5.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
39、,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6.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7.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蘭亭集序重點難句翻譯:報任安書復習報任安書復習史 記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 表8 書按年代記敘帝王言行和政績。記敘諸侯國的興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跡。記敘各類名人的生平和事跡。按年代譜列各時期重大事件。記錄各種典章制度的沿革。史 記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 表8 書按年代記敘帝王文本文言知識(一)、第一部分(12段)1.指出紅色字的古今異義。 意氣勤勤懇
40、懇,若望仆不相師2.指出紅色字實詞的意義。 少卿足下 曩者辱賜書 若望仆不相師 若望仆不相師 請略陳固陋 幸勿為過3. 指出紅色字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曩者辱賜書 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 而用流俗人之言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 5.翻譯。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 意氣勤勤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請略陳固陋。 闕然久不報,幸勿為過。 文本文言知識(二)、第二部分(第34段)第3段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其次詘體受辱 見獄吏則頭槍地 衣赭衣,關(guān)三木 曷足貴乎 及罪至罔加2. 指出紅色字的詞類活用并解釋
41、。 而世又不與能死節(jié)者比 衣赭衣,關(guān)三木 3.指出紅色字的古今異義。 素所自樹立使然也 4. 指出紅色字實詞的意義。 固主上所戲弄 流俗之所輕也 若九牛亡一毛 特以為智窮罪極 卒就死耳 卒就死耳 素所自樹立使然也 用之所趨異也 審矣,何足怪乎 殆為此也 5.指出紅色字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近乎卜祝之間 而世又不與能死節(jié)者比 特以為智窮罪極 或重于太山 及在檻阱之中,搖尾而求食 積威約之漸也 季布為朱家鉗奴 以稍陵遲 (二)、第二部分(第34段)6.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所畜,流俗之所輕也 假令仆伏法受誅 此言士節(jié)不可不勉勵也 且西伯,伯也 李斯,相也 系獄抵罪 囚于請室 勇
42、怯,勢也;強弱,形也7.翻譯。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所畜,流俗之所輕也。 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jié)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阱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 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何者?積威約之勢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曷足貴乎! 此人皆身至王侯將相,聲聞鄰國,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裁。6.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在塵埃
43、之中,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陵遲,至于鞭箠之間,乃欲引節(jié),斯不亦遠乎! 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陵遲,至于鞭箠之間,乃欲引節(jié),斯不亦遠乎!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為此也。 在塵埃之中,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第4段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2. 指出紅色字的古今異義。 念父母,顧妻子 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 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 恨私心有所不盡3. 指出紅色字實詞的意義。 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 顧妻子 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 恨私心有所不盡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4.指出紅色字虛詞的用法
44、和意義。 至激于義理者不然 乃有所不得已也 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 仆雖怯懦 所以隱忍茍活 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至激于義理者不然 況仆之不得已乎 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第4段6.翻譯。 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 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 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 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 鄙陋沒世,而文采不
45、表于后世也。 6.翻譯。(三)、第三部分(第56段)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思垂空文以自見 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 則仆償前辱之責2.指出紅色字的古今異義。 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近自托于無能之辭 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3.指出紅色字的詞類活用并解釋。 故述往事,思來者 4.指出紅色字實詞的意義。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 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仲尼厄而作春秋 厥有國語 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以舒其憤 近自托于無能之辭 略考其行事 稽其成敗興壞之紀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 會遭此禍 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仆誠以著此書 則仆償前辱之責(三)、第三部分
46、(第56段)5.指出紅色字虛詞的用法和意義。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 乃賦離騷 故述往事 乃如左丘無目 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近自托于無能之辭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 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仆誠以著此書 則仆償前辱之責 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然此可為智者道6.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 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雖萬被戮,豈有悔哉7.翻譯。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5.指出
47、紅色字虛詞的用法和意義。詩三百篇,大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考其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草創(chuàng)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復習課件-(共70張PPT)(四)、第四部分(第78段)1.指出紅色字的古今異義。 下流多謗議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 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2.指出紅色字實詞的意義。 重為鄉(xiāng)黨所
48、笑 以通其狂惑 書不能悉意3.指出紅色字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且負下未易居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 以污辱先人 雖累百世 是以腸一日而九回 故且從俗浮沉 以通其狂惑 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 曼辭以自飾 然后是非乃定4.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下流多謗議 重為鄉(xiāng)黨所笑 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 無益,于俗不信(四)、第四部分(第78段)5.翻譯。 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 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 身直為閨閣之臣,寧得自引深藏于巖穴邪? 故且從俗浮沉,與時
49、俯仰,以通其狂惑。 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 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無益于俗,不信,適足取辱耳。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書不能悉意,略陳固陋。5.翻譯。忍辱茍活,而文采表于后世退論書策,以信史沖至云霄忍辱茍活,而文采表于后世十、文言背誦 1.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3.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guān)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發(fā)、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 4.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5.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十、文言背誦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復習課件-(共70張PPT)必修五之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必修五之詞類活用、特殊句式陳情表詞類活用1.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2.臣具以表聞/謹拜表以聞3.且臣少仕偽朝4.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5.夙遭閔兇6.臣少多疾病7.無以終余年8.歷職郎署9.猥以微賤10.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11. 凡在故老12.非臣隕首所能上報13.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14.保卒余年陳情表詞類活用陳情表文言句式1.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研咨詢發(fā)布-2024年中國可降解塑料行業(yè)產(chǎn)業(yè)鏈全景分析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能源項目委托投標合作協(xié)議3篇
- 項目式學習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 2025版物業(yè)管理企業(yè)清潔服務外包委托合同3篇
- 建筑市政工程質(zhì)量安全第三方巡查方案
- 高端餐飲銷售工作總結(jié)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信息保密與數(shù)據(jù)安全保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汽車制造廠行車維修保障協(xié)議2篇
- 物流行業(yè)運輸安全管理總結(jié)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外教專業(yè)人才聘用合同范本3篇
- 辦文辦會辦事實務課件
- 大學宿舍人際關(guān)系
- 2023光明小升初(語文)試卷
- GB/T 14600-2009電子工業(yè)用氣體氧化亞氮
- GB/T 13234-2018用能單位節(jié)能量計算方法
- 申請使用物業(yè)專項維修資金征求業(yè)主意見表
- 高考物理二輪專題課件:“配速法”解決擺線問題
- 房屋買賣合同簡單范本 房屋買賣合同簡易范本
- 無抽搐電休克治療規(guī)范
- 環(huán)保有限公司營銷策劃方案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帶教老師PPT精選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