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2022學年下學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備考卷(A)-生物_第1頁
(新教材)2021-2022學年下學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備考卷(A)-生物_第2頁
(新教材)2021-2022學年下學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備考卷(A)-生物_第3頁
(新教材)2021-2022學年下學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備考卷(A)-生物_第4頁
(新教材)2021-2022學年下學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備考卷(A)-生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此卷只裝訂不密封班級 姓名 準考證號此卷只裝訂不密封班級 姓名 準考證號 考場號 座位號 此卷只裝訂不密封班級 姓名 準考證號 考場號 座位號 生 物 (A)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第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

2、,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H7N9禽流感病毒的出現(xiàn),再次引起人們對病毒的關注。下列關于病毒的說法,正確的是()A病毒是一種營寄生生活的生物,只寄生在動物細胞中B病毒一旦離開活細胞,就不再表現(xiàn)出生命現(xiàn)象C病毒可以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機物的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D病毒在分類上屬于原核生物,大多數(shù)由蛋白質和DNA組成【答案】B【解析】A病毒是一種營寄生生活的生物,A錯誤;B病毒必須在活細胞中才能表現(xiàn)出生命活動,B正確;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不能在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C錯誤;D病毒無細胞結構,不屬于原核生物,只有在活細胞中才能進行生命活動,D錯誤。故選B。2蘇軾的詩“小餅

3、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中,“酥”是酥油,“飴”主要是麥芽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用顯微鏡觀察蘇丹染色后的“小餅”切片,可見細胞中橘黃色脂肪滴B鑒定“飴”是否為還原糖,可將其溶解后滴加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處理C人體細胞直接的吸收麥芽糖可以用于合成多糖,也可以轉變成脂肪D糖類和脂質是細胞的重要能源物質,多食“小餅”等富含糖與脂質的食品有益健康【答案】B【解析】A加工制成的餅無細胞結構,無法觀察細胞中的脂肪,A錯誤;B將“飴”制成溶液,滴加斐林試劑水浴加熱處理,如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則“飴”中含還原糖,B正確;C麥芽糖是一種植物二糖,人體細胞中沒有麥芽糖,也不能直接吸收麥芽糖,C錯誤;D糖類和脂質中的

4、脂肪是細胞的重要能源物質,但人過多食用高糖高脂食品會引發(fā)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D錯誤。故選B。3旅美中國學者章蓓和美國、瑞典、西班牙的科學家們聯(lián)合發(fā)現(xiàn)了一種功能類似于胰島素的真菌化合物。這一發(fā)現(xiàn)為治療糖尿病的研究“開啟了一個全新之門”,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將來可以只需通過服藥而不必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關于上述資料中的“真菌化合物”的推測,肯定是錯誤的一項是()A該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濃度的功能B該化合物應該不是蛋白質C該化合物應該是分子量較小的有機物D該化合物應該是蛋白質【答案】D【解析】A由題干信息可知“真菌化合物”的功能類似于胰島素,而胰島素的功能是降低血糖濃度,A正確;B蛋白質口服會被消化

5、道內的蛋白酶和肽酶消化成小分子氨基酸,就會失去作用,所以該化合物不能是蛋白質,B正確;C該“真菌化合物”的功能類似于胰島素,因為其可以口服而不被消化,所以它肯定不是大分子的有機物(如蛋白質),說明該化合物很可能是分子量較小的有機物,C正確;D蛋白質口服會被消化道內的蛋白酶和肽酶消化成小分子氨基酸,這樣就會失去作用,所以該化合物不能是蛋白質,D錯誤。故選D。4胞質環(huán)流是植物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利用黑藻進行“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的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取材時應選擇黑藻新鮮枝上的深綠色葉片且制片時葉片應保持干燥B換成高倍物鏡后,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再使用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至清晰C高倍顯微

6、鏡下可以觀察到黑藻細胞內的葉綠體具有雙層膜D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胞質流動方向與實際流動方向相同【答案】D【解析】A應選擇黑藻新鮮枝上一片幼嫩的小葉制作成裝片,制片和鏡檢時,臨時裝片中的葉片不能放干了,要隨時保持有水狀態(tài),A錯誤;B換用高倍鏡后,只能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不能用粗準焦螺旋,B錯誤;C葉綠體的雙層膜結構屬于亞顯微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需要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C錯誤;D顯微鏡觀察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虛像,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胞質流動方向與實際流動方向相同,D正確。故選D。5將10 g新鮮菠菜葉肉細胞置于適量的磷酸緩沖液中研磨,對研磨液進行差速離心,離心過程如圖所示(其中S表示上清液、P表示沉

7、淀物)。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磷酸緩沖液的作用是維持溶液的pH值BP2中的細胞器在光下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CP3中的細胞器外膜上的蛋白質含量高于內膜D差速離心主要是采取逐漸提高離心速率的方法分離不同大小的顆粒【答案】C【解析】分析各個部分中所含有的細胞器或細胞結構可知,P1為細胞核、細胞壁碎片,S1為各種細胞器;P2為葉綠體,S2為除葉綠體之外的細胞器;P3為線粒體,S3為除葉綠體、線粒體之外的細胞器;P4為核糖體,S4為除線粒體、核糖體、葉綠體之外的細胞器;S1包括S2和P2;S2包括S3和P3;S3包括S4和P4。因此,A加入磷酸緩沖液的目的是維持溶液pH值的相對穩(wěn)定,A正確;BP2

8、中的細胞器為葉綠體,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在光照條件下能制造有機物,B正確;CP3線粒體內膜蛋白質的含量高于外膜,C錯誤;D差速離心主要是通過逐漸提高離心速率的方法分離不同大小顆粒,D正確。故選C。6水通道蛋白是一種位于細胞膜上的跨膜蛋白,它在細胞膜上組成“孔道”,可控制水分子短時間內大量進出細胞,且不消耗細胞代謝釋放的能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水分子通過水通道蛋白的跨膜運輸方式為自由擴散B若水通道蛋白遭到破壞,水分子將不能進出細胞C低溫可能會影響水分子通過水通道蛋白的跨膜運輸D水分子進出細胞的速率只與水通道蛋白的數(shù)量有關【答案】C【解析】由題干分析可知,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的這一運輸方式

9、需要通道蛋白的協(xié)助,但不消耗能量,為協(xié)助擴散。因此,A水分子通過水通道蛋白的跨膜運輸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A錯誤;B若水通道蛋白遭到破壞,水分子也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出細胞,B錯誤;C水通道蛋白活性受溫度的影響,因此低溫可能會影響水分子通過水通道蛋白的跨膜運輸,C正確;D水分子進出細胞的速率不僅與水通道蛋白的數(shù)量有關,也與水分子的濃度差有關,D錯誤。故選C。7實驗發(fā)現(xiàn),某物質X進入細胞時,如果使用藥物限制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活性,該物質的運輸速率將迅速下降;如果抑制呼吸作用,該物質的運輸速率也將迅速下降。由此推斷下列有關該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物質X進入細胞時消耗能量B物質X進入細胞

10、的過程是主動運輸過程C物質X進入細胞時是逆濃度梯度運輸?shù)腄某物質X進行跨膜運輸?shù)姆绞脚c該物質的分子大小等性質無關【答案】D【解析】ABC該物質運輸過程中,抑制呼吸作用,運輸速率迅速下降;限制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活性,運輸速率迅速下降,說明該物質的運輸與能量和細胞膜上轉運蛋白的活性強弱有關,即物質X跨膜運輸?shù)姆绞綖橹鲃舆\輸,A、B、C正確;D某物質X進行跨膜運輸?shù)姆绞脚c該物質的分子大小等性質有關,D錯誤。故選D。8茶樹的葉肉細胞內含有一種叫茶多酚的植物堿,可以在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氧化的茶多酚會使茶葉變紅。根據(jù)這一原理,人們制作出了綠茶、紅茶、烏龍茶等品種的茶葉。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11、)A制好的成品茶中含有的化學元素最多的是C、O、N、HB泡茶過程中,茶葉通過滲透作用吸水,使自身舒展開C制作綠茶時,茶葉采摘后需要高溫炒制“殺青”,該過程是通過高溫使茶多酚氧化酶變性失活,防止茶多酚氧化,使茶葉呈現(xiàn)綠色的D可以通過用某種手段來提高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或者提高茶多酚氧化酶和茶多酚的接觸面積的方法來制作紅茶【答案】B【解析】A由分析可知,無論干重還是鮮重,組成茶葉的元素中,C、H、O、N這四種元素的含量最多,A正確;B泡茶之前茶葉早已脫離茶樹,其細胞已經(jīng)死亡,不能通過滲透吸水,B錯誤;C高溫會破壞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使化學本質為蛋白質的酶失活,因此可以通過高溫來使茶多酚氧化酶變性失活而

12、來制作綠茶,C正確;D由題意可知,茶多酚在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后,可使茶葉變紅,即被制成紅茶,因此可以通過提高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或者提高茶多酚氧化酶和茶多酚的接觸面積(使酶和底物充分接觸反應)的方法來制作紅茶,D正確。故選B。9用等體積的三個玻璃瓶甲、乙、丙,同時從某池塘水深0.5 m處的同一位置取滿水樣后,立即測定甲瓶中的氧氣含量,并將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處。一晝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別測定兩瓶中的氧氣含量,結果如下(不考慮化能合成作用)。分析合理的是()透光玻璃瓶甲透光玻璃瓶乙不透光玻璃瓶丙4.9 mg5.6 mg3.8 mgA丙瓶中浮游植物細胞產(chǎn)生H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內膜B

13、在一晝夜內,丙瓶生物細胞呼吸消耗的氧氣量約為1.1 mgC在一晝夜后,乙瓶水樣的pH值比丙瓶的低D在一晝夜內,乙瓶中生物實際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量約為1.1 mg【答案】B【解析】從題中實驗設計可以看出,甲瓶中的氧氣含量可作為乙和丙的對照,乙中氧氣濃度增加,這是瓶內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積累的,即為凈光合作用量;由于丙為不透光的玻璃瓶,因此消耗的氧氣可代表浮游植物的呼吸消耗。因此,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細胞只進行呼吸作用,產(chǎn)生H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A錯誤;B由于丙為不透光的玻璃瓶,消耗的氧氣可代表浮游植物的呼吸消耗,因此在一晝夜內,丙瓶生物細胞呼吸消耗的氧氣量約為4.93.81.1 mg

14、,B正確;C乙瓶中由于進行光合作用氧氣增多,二氧化碳含量減少,而丙瓶只是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因此乙瓶水樣的pH比丙瓶的高,C錯誤;D在一晝夜內,乙瓶中生物實際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量約為凈光合作用釋放氧氣量呼吸作用消耗氧氣量5.64.91.11.8 mg,D錯誤。故選B。10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是細胞死亡的兩種方式。細胞凋亡過程中,凋亡基因會大量表達,產(chǎn)生凋亡蛋白,誘導細胞死亡,而細胞壞死則是細胞因病理因素而產(chǎn)生的被動死亡。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壞死可能會誘發(fā)炎癥反應從而對機體造成傷害B細胞凋亡是基因程序性表達的細胞死亡過程C被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內可能存在凋亡蛋白D細胞壞死前,細胞內不存在

15、凋亡基因【答案】D【解析】A細胞壞死是機體對外界病理性刺激作出的重要反應,細胞通過自身的死亡并通過炎癥反應來消除病理性刺激對機體的影響,但也可能因此誘發(fā)相關疾病,A正確;B細胞凋亡是基因程序性表達的細胞死亡過程,屬于正常生命現(xiàn)象,B正確;C被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內可能存在凋亡蛋白,引起靶細胞凋亡,C正確;D細胞壞死前,細胞內是存在凋亡基因的,D錯誤。故選D。11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F(xiàn)2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不一定要滿足的條件是()A子一代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的數(shù)量相等B顯性基因相對于隱性基因為完全顯性C統(tǒng)計時,子二代3種基因型個體的存活率須相等D子一代產(chǎn)生的雌配子中兩種類型的配子數(shù)目相等,產(chǎn)生的

16、雄配子中也相等【答案】A【解析】在一對相對性狀(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實驗中,親本P為AAxaaF1,F(xiàn)1為Aa,Aa自交得F2為AAAaaa=121,若這對相對性狀存在完全顯性關系,則F2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若F2出現(xiàn)121的性狀分離比,則說明這對相對性狀存在不完全顯性關系。因此,AF1形成的雌雄配子數(shù)目不相等,一般情況下,雄配子的數(shù)目遠多于雌配子的數(shù)目,A正確;B顯性基因相對于隱性基因應為完全顯性,否則會出現(xiàn)121的性狀分離比,B錯誤;CF2各基因型個體的存活率必須相等是出現(xiàn)31性狀分離比的前提條件,C錯誤;D子一代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中,兩種類型配子數(shù)目相等,是出現(xiàn)31性狀分離比的條件之

17、一,D錯誤。故選A。12豌豆的高莖和矮莖、頂花和腋花這兩對相對性狀分別受A/a、B/b兩對等位基因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F(xiàn)有甲、乙兩豌豆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為矮莖,但有腋花和頂花性狀分離現(xiàn)象;乙自交后,子代均為頂花,但有高莖和矮莖性狀分離現(xiàn)象;若甲和乙雜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其分離比為高莖腋花高莖頂花矮莖腋花矮莖頂花=1111。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從題目給予的信息中能確定高莖和腋花為顯性性狀B甲、乙測交,子代發(fā)生分離的性狀不同,但分離比均為11C甲測交的正反交結果不相同,乙測交的正反交結果相同D從題目給予的信息中不能推斷出是否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xiàn)象【答案】C【解析】分析題干可知,甲自

18、交所得子代為矮莖腋花、矮莖頂花;乙自交所得子代為高莖頂花、矮莖頂花;說明甲與乙都是含有一對等位基因的雜合子,甲乙高莖腋花高莖頂花矮莖腋花矮莖頂花=1111,說明甲的基因型為aaBb,乙的基因型為Aabb,高莖和腋花為顯性性狀。因此,A由分析可知,高莖和腋花為顯性性狀,A正確;BC甲的基因型為aaBb,乙的基因型為Aabb,二者分別與aabb測交,甲測交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矮莖腋花矮莖頂花=11,乙測交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高莖頂花矮莖頂花=11,可得出甲、乙測交的正反交結果相同的結論,B正確,C錯誤;D從題目給予的信息中不能推斷出是否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xiàn)象,因為題干沒有涉及到顯性純合子個體,D正確。故

19、選C。二、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有的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13我國首次實現(xiàn)了從CO到蛋白質的合成,并形成萬噸級工業(yè)產(chǎn)能。其具體手段是以鋼廠尾氣中的CO為碳源、以氨水為氮源,經(jīng)優(yōu)化的乙醇梭菌(芽孢桿菌科)厭氧發(fā)酵工藝,22秒就可轉化出乙醇和乙醇梭菌蛋白,該蛋白的類別劃分與飼料行業(yè)常用的酵母蛋白一致。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CuSO4在檢測飼料中的蛋白質與檢測生物組織還原糖的實驗中作用不同B向乙醇梭菌注射被3H標記羧基端的亮氨酸,可追蹤其蛋白的合成與運輸途徑C乙醇梭菌產(chǎn)生的蛋

20、白質可能需要內質網(wǎng)與高爾基體加工D煮熟飼料中的蛋白質因空間結構和肽鍵被破壞,更易被動物消化吸收【答案】BCD【解析】ACuSO4在檢測蛋白質時是創(chuàng)造堿性環(huán)境,而在還原糖檢測時是與氫氧化鈉形成氫氧化銅,因此CuSO4在檢測飼料中蛋白質與檢測生物組織還原糖的實驗中作用不同,A正確;B氨基酸脫水縮合時,羧基會與氨基脫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鍵,而水中的氫來自氨基和羧基,因此形成的蛋白質不一定有3H標記,故不能向乙醇梭菌注射被3H標記羧基端的亮氨酸,以追蹤其蛋白的合成與運輸途徑,B錯誤;C乙醇梭菌為原核生物,沒有內質網(wǎng)與高爾基體,C錯誤;D煮熟飼料中的蛋白質空間結構會改變,但肽鍵不會斷裂,D錯誤。故選BCD。

21、14將某綠藻細胞懸浮液放入密閉容器中,保持適宜的pH值和溫度,改變其他條件,測定細胞懸浮液中溶解氧的濃度,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過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第04分鐘,溶解氧量逐漸減少,綠藻細胞只進行了有氧呼吸B第5分鐘,綠藻開始進行光合作用,因為第5分鐘溶解氧的量才開始逐漸增加C第7分鐘,添加一定量的CO2后,綠藻細胞內C5的含量迅速下降D第912分鐘,密閉容器中氧氣濃度不再升高,說明綠藻沒有進行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題圖可知,第04分鐘,沒有光照,綠藻只進行呼吸作用,第4分鐘光照開始,開始進行光合作用,第7分鐘添加CO2后,溶解氧濃度增大,CO2固定的速率加快,第912分鐘,密閉

22、容器中氧氣濃度不變。因此,A第04分鐘,沒有光照,綠藻只進行呼吸作用,但是只能判斷其進行了有氧呼吸,無法判斷是否進行無氧呼吸,A錯誤;B第4分鐘光照開始,開始進行光合作用,第4分鐘到第5分鐘,溶解氧量不變,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第5分鐘開始,溶解氧量增加,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錯誤;C由曲線可知,第7分鐘添加CO2后,溶解氧濃度增大,CO2固定的速率加快,消耗的C5增加,C3還原產(chǎn)生C5的速率暫時不變,因此C5含量下降,C正確;D第912分鐘,密閉容器中氧氣濃度不變,說明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的速率與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的速率相等,D錯誤。故選C。15ABC轉運體是一類消耗ATP的運輸?shù)鞍?,廣泛分布在

23、從細菌到人類各種生物體中。每一種ABC轉運蛋白對物質運輸都具有特異性,第一種被鑒定的真核細胞ABC轉運體是癌細胞中表達量高的一種多藥物抗性運輸?shù)鞍祝∕DR)。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氯離子和氨基酸依賴同一種ABC轉運蛋白跨膜運輸BABC轉運體同時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和運輸物質的活性CMDR能將外界的藥物分子主動吸收到細胞內部,從而使細胞產(chǎn)生抗藥性D在各種細胞中,ABC轉運體都需要經(jīng)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加工后運輸至細胞膜【答案】ACD【解析】A每一種ABC轉運蛋白對物質運輸都具有特異性,氯離子和氨基酸依賴的ABC轉運蛋白不同,A錯誤;BABC轉運體是一類消耗ATP的運輸?shù)鞍祝珹BC轉運體同時具有AT

24、P水解酶活性和運輸物質的活性,B正確;C能將藥物從細胞質轉運到細胞外才屬于具有抗藥性,據(jù)此推測MDR能將細胞質的藥物分子主動轉運到細胞外從而使癌細胞表現(xiàn)抗藥性,C錯誤;D在原核細胞中,沒有有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據(jù)此可以推測原核細胞中的ABC轉運體不需要經(jīng)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加工,D錯誤。故選ACD。16某二倍體植物的花色受三對等位基因A/a、B/b、C/c控制,當基因A、B、C同時存在時,花色為紅色,其他情況下花色均為黃色?,F(xiàn)有三種與純合紅花植株各有一對基因不同的純合黃花植株,為了探究這三對等位基因的位置關系,將上述三種黃花植株兩兩雜交得到三組F1,再讓三組F1分別自交得到三組F2,分別統(tǒng)計每組F2

25、中不同花色植株的比例(不考慮交叉互換和突變)。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三組F1中,全部植株同時存在基因A、B、C,其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三組F2中,紅花植株與黃花植株的比例可能均為97C若三組F2中紅花植株與黃花植株的比例均為1/2,則說明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D若三組F1中不同花色植株的比例不完全相同,則說明三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答案】AD【解析】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植物花色受三對等位基因A/a、B/b、C/c控制,但不能確定三對基因的位置關系,當基因A、B、C同時存在時,花色為紅色,其他均為黃色,所以紅花性狀的基因型為A_B_C_,其余為黃花。因此,A三對等位基因A

26、/a、B/b、C/c也有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可能性,這種情況下基因的遺傳只遵循分離定律,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B若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讓基因型為aaBBCC、AAbbCC、AABBcc的黃花植株兩兩雜交,F(xiàn)2中紅花植株A_B_C_的概率為13/43/4=9/16,與黃花植株的比例均為97,B正確;C若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則三組F2中紅花植株與黃花植株的比例均為11(即紅花植株與黃花植株的比例均為1/2);若三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兩組F2中紅花植株與黃花植株的比例均為97,一組F2中紅花植株與黃花植株的比例為11;若三對

27、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則三組F2中紅花植株與黃花植株的比例均為97,綜上所述,若三組F2中紅花植株與黃花植株的比例均為1/2,則說明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C正確;D純合紅花基因型為AABBCC,三種與純合紅花各有一對基因不同的純合黃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CC、AAbbCC、AABBcc,無論三對基因在幾對同源染色體上,上述黃花植株兩兩雜交得到三組F1均含有A_B_C_,所有均開紅花,故不存在三組F1中不同花色植株的比例不完全相同,D錯誤。故選AD。第卷(非選擇題)三、非選擇題:此題包括5小題,共60分。17花生種子中儲藏的物質以脂肪為主,并儲藏在細胞的油體(植物細胞的一種

28、細胞器)中。種子萌發(fā)時,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其脂肪酸和甘油又分別在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轉變成蔗糖,并轉運至胚軸,供給胚生長和發(fā)育(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花生種子中儲存的脂肪大多含有_(填“不飽和”或“飽和”)脂肪酸。和脂肪相比,磷脂多了_元素。(2)油料種子萌發(fā)初期(真葉長出之前,此時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導致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請從脂肪和糖類的元素組成及比例角度分析其原因:_。與萌發(fā)前相比,萌發(fā)過程中的花生種子細胞內,有機物種類的變化是_(填“變多”“變少”或“不變”)。(3)葡萄糖和蔗糖都是生活中常見的能源物質,但是醫(yī)生在為低血糖患者補充能量時往往采取

29、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而非蔗糖溶液,試從細胞吸收的角度解釋原因:_。(4)給家禽、家畜提供富含糖類的飼料,可以使它們育肥,原因是_?!敬鸢浮浚?)不飽和 N、P(2)脂肪不斷轉變成糖類等物質,而糖類分子中氧的含量遠高于脂肪 變多(3)蔗糖是二糖,必須要水解成單糖才能被細胞吸收;而葡萄糖是單糖,可以直接被細胞吸收(4)糖類會在家禽和家畜體內轉變?yōu)橹尽窘馕觥浚?)花生種子中儲存的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脂肪的組成元素是C、H、O,而磷脂的組成元素是C、H、O、N、P,故磷脂和脂肪相比,磷脂多了N、P元素。(2)油料種子萌發(fā)初期,干重先增加、后減少,導致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這是因為

30、脂肪在不斷轉變成糖類等其他形式的有機物,糖類物質中的O含量大于脂肪,因此導致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與萌發(fā)前相比,萌發(fā)過程中的花生種子細胞內,有機物種類的變化是變多,總量是減少。(3)由于蔗糖是二糖,必須要水解成單糖才能被細胞吸收;而葡萄糖是單糖,可以直接被細胞吸收,所以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而非蔗糖溶液。(4)給家禽、家畜提供富含糖類的飼料,可以使它們育肥,這是因為當體內糖類物質充足時,糖類會在家禽和家畜體內轉變?yōu)橹尽?8人體甲狀腺激素(T3、T4)是一種含碘的酪氨酸衍生物。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膜上的鈉碘同向轉運體可借助Na的濃度梯度將碘轉運進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該細胞會利用從血液中吸收

31、的氨基酸和I,合成甲狀腺球蛋白并分泌到濾泡腔中,甲狀腺球蛋白經(jīng)碘化后則會儲存。當機體需要甲狀腺激素時,濾泡上皮細胞會回收碘化甲狀腺球蛋白,并在溶酶體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產(chǎn)生T3、T4釋放到血液中。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從血液中吸收I的方式是_。碘化甲狀腺球蛋白被濾泡上皮細胞回收的方式最可能為_。(2)濾泡上皮細胞內與甲狀腺球蛋白合成和分泌過程有關的具膜細胞器包括_,在該蛋白質分泌的過程中,形成囊泡的膜來自_的膜,該蛋白質的分泌過程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是其具有一定的_。(3)溶酶體水解酶的合成場所為_;溶酶體除了可將碘化甲狀腺球蛋白水解產(chǎn)生T3、T4外,還可以在細胞自噬中發(fā)

32、揮重要作用,處于營養(yǎng)缺乏條件的細胞進行細胞自噬的意義是_?!敬鸢浮浚?)主動運輸 胞吞(2)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 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 流動性(3)核糖體 通過細胞自噬可以獲得維持生存所需的物質和能量【解析】(1)由于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的碘含量比血液中的高2040倍,細胞逆濃度梯度吸收碘,故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從血液中吸收I的方式是主動運輸,碘化甲狀腺球蛋白屬于大分子物質,因此碘化甲狀腺球蛋白被濾泡上皮細胞回收的方式最可能為胞吞。(2)甲狀腺球蛋白屬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與分泌過程為: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質網(wǎng)進行粗加工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細胞膜。此過程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因此與甲狀

33、腺球蛋白合成和分泌過程有關的具膜細胞器包括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和線粒體;在該蛋白質分泌的過程中,形成囊泡的膜來自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的膜;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是流動性,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流動性。(3)水解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因此溶酶體水解酶的合成場所為核糖體;在一定條件下,細胞會將受損或功能退化的細胞結構等,通過溶酶體降解后再利用,這就是細胞自噬。處于營養(yǎng)缺乏條件下的細胞,通過細胞自噬可以獲得維持生存所需的物質和能量。19黃瓜是日光溫室中栽培最普遍的蔬菜。為提高黃瓜產(chǎn)量,科研人員研究了春季和冬季的季節(jié)變化對溫室栽培黃瓜葉片光合速率的影響(如下圖所示),同時對

34、兩個黃瓜品種的光合產(chǎn)物輸出率進行了研究,實驗使用14C標記的CO2對黃瓜葉片飼喂48小時后,測定環(huán)境中相應氣體的變化量并計算得到了相關數(shù)值(如下表所示)。 季節(jié)品種14C光合產(chǎn)物輸出率(%)14C光合產(chǎn)物在植株各部分的分配瓜(%)莖(%)根(%)冬季長春密刺22.272.3410.662.53冬季農(nóng)大14號35.273.9819.805.11春季長春密刺51.9936.958.782.08春季農(nóng)大14號47.1723.0313.683.71(1)實驗中黃瓜吸收的CO2參與光合作用的_階段,該階段進行的場所是_。(2)上圖所示溫室黃瓜葉片的光合速率冬季明顯低于春季,從環(huán)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有_

35、。由表中結果推斷,冬季日光溫室黃瓜葉片光合速率低的原因還可能有_。(3)在光合產(chǎn)物輸出率實驗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黃瓜吸收14C標記的CO2一段時間后,哪些物質可能含有14C標記:_(填序號,纖維素、丙酮酸、蛋白質、H2O)。(4)從黃瓜產(chǎn)量的角度分析,春季農(nóng)民宜選擇_品種種植,依據(jù)是_?!敬鸢浮浚?)暗反應 葉綠體基質(2)冬季光照強度和溫度比春季低 在冬季,光合產(chǎn)物輸出率低,光合產(chǎn)物在葉片中積累,抑制了光合作用(3)同位素標記法 (4)長春密刺 光合產(chǎn)物輸出率高,光合產(chǎn)物在瓜處分配比例高【解析】分析題圖可知:冬季日光溫室黃瓜葉片光合速率明顯低于春季,這是由于冬季的光照弱且光照時間短,氣溫

36、和地溫較低,春季的光照強且光照時間長,氣溫和地溫較高。(1)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參與暗反應階段的二氧化碳固定過程,暗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2)光照強度可通過影響光反應來影響光合速率,溫度可通過影響酶的活性來影響光合速率,由于冬季光照強度和溫度較春季的要低,所以冬季日光溫室黃瓜葉片光合速率明顯低于春季。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據(jù)表分析,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在葉片中積累,抑制了光合作用,所以冬季日光溫室黃瓜葉片光合速率低的原因還可能是在冬季栽培條件下其光合產(chǎn)物輸出率低。(3)科學家通過追蹤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可以弄清

37、化學反應的詳細過程,故可以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產(chǎn)物輸出率。黃瓜吸收的14C標記的CO2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固定,產(chǎn)生纖維素、淀粉等多糖,淀粉可水解成葡萄糖,而葡萄糖經(jīng)呼吸作用等過程轉移到其他含碳有機物,如丙酮酸等物質中,也可轉化到蛋白質中,水中沒有C元素,故選。(4)表中春季時光合作用產(chǎn)物輸出率和光合產(chǎn)物在植株各部分的分配數(shù)據(jù)中,長春密刺比農(nóng)大14號的光合產(chǎn)物輸出率高,且長春密刺比農(nóng)大14號的光合產(chǎn)物在瓜處分配比例高,能夠增多產(chǎn)量,所以長春密刺更適合春季栽培。20圖甲是某同學做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時觀察到的圖像,圖乙表示洋蔥細胞的細胞周期中某物質的數(shù)量變化曲線,其中15為細胞序號。據(jù)圖回答

38、:(1)圖甲視野中的細胞取自洋蔥根尖的_區(qū),實驗中常用鹽酸酒精混合液處理根尖,目的是_。(2)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順序依次是_(用圖甲中的序號和箭頭表示)。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統(tǒng)計染色體數(shù)目的最佳時期是_(填圖甲序號)。(3)圖乙表示細胞中_(填“染色體”或“核DNA”)的數(shù)量變化,圖中fg段細胞內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_。(4)在圖乙的基礎畫出一個細胞周期中“染色體數(shù)與核DNA數(shù)之比”的變化規(guī)律曲線_?!敬鸢浮浚?)分生 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2)1345 3(3)核DNA 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加倍后的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平均分配移向細胞的兩極。(或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2條染色體,由紡錘絲牽引分別向兩極移動。)(4)【解析】(1)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分裂旺盛,常用來觀察有絲分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