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小學語文教案6篇_第1頁
《山行》小學語文教案6篇_第2頁
《山行》小學語文教案6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山行小學語文教案6篇教學內容: 篇一 山行是長春版小學語文教材其次冊第十版塊的第三篇文章。 杜牧古詩山行教案 篇二 課前透視: 本課中的兩首古詩都是描寫秋景的。讀了之后,我們會被詩中所描繪的深秋美景所深深沉醉。贈劉景文寫的是秋末的風光。荷枯,菊敗,橙黃,橘綠,顏色鮮亮,突出了秋天的特點。其中描寫菊花傲寒斗霜的氣慨,間接表達了對人的鄙視之情;山行描繪的是秋之色,呈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秋色圖。內容形象生動,顏色明媚,尤其“霜葉紅于二月花”給了使我們以美的享受。兩首詩都配有插圖,便于對詩意的理解。 二年級的學生雖小但對于古詩的了解并不少,這兩首詩有不少學生早已會吟誦。教學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閱歷,創(chuàng)

2、設特定的情境,在反復誦讀中,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在此根底上,引導學生溝通其他古詩,激發(fā)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豐富學生的積存。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愛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信息資料 1、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2、收集資料以及其它相關的詩句。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誦詩導入。同學們,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幾首給大家聽呀?(學生背誦古詩)古詩為我們呈現(xiàn)出美的意境,讓我們獲得美的感受。今日我們學習古詩兩首看看詩中寫了哪

3、些內容? (給學生展現(xiàn)的時機,體驗學習的歡樂,同時觀賞他人的學習勞動成果,也會起到促進的作用,激發(fā)了學習古詩的興趣。) 2、看圖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看,說說圖中都畫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詩中所寫的內容與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樣嗎?今日我們就來學習古詩兩首(板題) (借助奇妙的圖畫吸引住學生,在感受畫面后,啟發(fā)思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對話平臺 初讀 1、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把字音讀正確。 2、同桌互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合作學習,輪讀溝通自己的理解。 (整體感知,了解古詩的大意,與他人溝通字詞的理解,相互促進,提高學習古詩的效果,形成肯定自主學習的力量。) 研讀 1、

4、教師范讀,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想像畫面。 2、出示多課件展現(xiàn)詩中描繪畫面,重點引導學生弄清“擎雨蓋、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讀,邊讀邊看插圖,理解詩意。 4、匯報溝通詩意。 5、多種方式朗讀。 (想像古詩的畫面,加上課件的直觀效果,使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理解古詩的意思,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誦讀 1、出示圖畫,指名配樂朗讀。 2、學生自由練讀。 3、賽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背誦。 (學生的閱讀古詩的實踐,切不行用簡單的分析來替代,要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初步感受古詩語言的凝煉、美麗。) 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首、劉、枝、記,學生認讀。 2、學生觀看字形,溝通怎樣

5、書寫。 3、教師示范,學生評價。 4、學生練習。小組展現(xiàn),觀賞評價。 (寫字訓練要給學生展現(xiàn)的時機,體驗勝利的歡樂,促進學生樂于寫字。) 拓展 你喜愛哪個季節(jié),說說為什么? (不使學生的思路受到束縛,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發(fā)學生喜愛生活。) 其次課時 對話平臺 復習 1、多種方式認讀古詩(一)中的生字。 2、挑戰(zhàn)背誦古詩(一)。 (活潑多樣的復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加,進而穩(wěn)固了所學的學問。) 自學 1、出示山行,引導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來學習。 2、按自己的喜愛的方法來自學,教師巡察指導。 3、匯報。說說學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師生合作解決問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仆人”,為

6、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嘗試讓學生自學,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有助于學生學習力量的提高。) 細讀 1、學生自由練讀,想像畫面。 2、指名讀,讀后評價。 3、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學生評點。 4、學生找學習伙伴一起練讀。 (朗讀與評價相結合,提高閱讀的質量。) 誦讀 1、出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楓葉滿山的漂亮情景。 2、挑戰(zhàn)讀。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3、觀看插圖,練習背誦。 4、背誦展現(xiàn)。 (多種形式的誦讀,促進學生積存,形成共性的體驗,進一步培育了語感。) 寫字 1、出示生字:楓、于。學生認讀, 2、觀看字形,說說怎樣識記和書寫。 3、教師示范,提示重點筆畫。如“楓”字的“木”字旁的捺變成點等。

7、4、學生練習。小組點評。 (觀看、溝通能幫忙學生把握寫字的根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字力量。) 練習與拓展 1、出示課后“我會填”,引導學生填寫。 2、誦詩會。學習伙伴還會背別的古詩,你們也肯定行!把自己積存的古詩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們聽。 (將積存的成果展現(xiàn)出來,體驗學習的歡樂,對他人也是個促進。) 伴教錦囊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爽豪放,善用夸大比方,在藝術表現(xiàn)上獨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

8、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閱讀在線 描寫秋景詩兩首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書河上亭壁(寇凖)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欄思何長。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山行教學設計 篇三 一、學習目標 會認4個生字。會寫3個字。 理解詞義句意,培育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量(智能目標)。3、體會喜愛大自然,喜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標)。4、把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育學生的學習力量。5、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三、四為技能目標)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識字、寫字 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

9、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三、教學方法 教法:引導自學、小組合作 學法:自主、小組合作爭論 四、教學時間 2課時,本課是其次課時 五、教學流程設計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熟悉的詩人。這樣可為后續(xù)學習營造氣氛,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2簡介杜牧(聞名詩人,最擅長寫景。),導入新課,以吸引學生的留意力。 二、明確日標,嘗試學習。 明確日標 三、“扶放”結合學習 1“扶”學生學習第一句。 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遠上”、“斜”、“寒山”這三個難懂詞的意思。 注:“遠上”用“聯(lián)系實際,綻開想象”法。 “斜”用“簡筆畫演示”法。 “寒山”用教師“介紹”法。

10、再幻燈出示訓練:“一條石頭小路( )?!?指導學生串講句意。 最終總結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2“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其次句。 先指導學生看教學掛圖,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在白云_的地方”來突破“生處”這個難點。 再讓學生試著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訂正。 3“放手”讓學生自學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淺顯易懂,況且通過一、二句的教學,學生把握了學習方法,大多數(shù)同學能自己學懂。 這樣,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展爭論學習,然后匯報,教師了解反應,準時訂正。 4讓學生串講全詩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 四、品嘗想象,觀賞意境。 1“緊扣詞句”。 讓學生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

11、用得好。 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供應“像、簡直”等詞幫忙學生描述。) 2“想象漫游法”。 提示:此時,你也來到了寒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漂亮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這樣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品嘗 詞句,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根底上再讓學生制造性地說說全詩的內容,從熟悉上得到提高。 五、指導誦讀詩句。 1學生嘗試,獵取體驗。(讀讀看,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2學生匯報,教師歸納,教給方法:(1)帶著贊美與喜愛的感情夫讀。(確定基調)(2)讀出節(jié)奏感。 辨別重音區(qū)分語調劃分節(jié)奏

12、3轉變形式,反復誦讀。 (范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扮演角色讀 六、總結方法,布置作業(yè)。 山 行說課稿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边@句話在今日有很大的意義,由于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劇烈,節(jié)奏鮮亮,意境美麗,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所以我們的教材從其次冊就安排了古詩內容的學習,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展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媚、布滿生氣的秋景詩。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觀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由于學生

13、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力量不是很好,而且“觀賞意境”的訓練在很多教師的教學中也經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這些難懂字詞的意思,并通過詞義理解到達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這首詩教學的重點。再則,山行是古詩二首這課中的第一首詩,也是學生在本冊中接觸到的第一首古詩,學習方法的指導非常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既培育力量,又為本課其次首詩的教學打下根底。 依據(jù)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以下四個教學目標必需在教學中得以貫徹: 一、理解詞義句意,培育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量

14、(智能目標)。 二、體會喜愛大自然,喜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標)。 三、把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育學生的學習力量。 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三、四為技能目標)在這些目標中,“理解詞義句意”,“體會感情”,“朗讀和背誦”是下限目標,要求人人到達?!鞍盐辗椒ā?,“觀賞意境”是上限目標,讓根底好的學生有進展的余地。 針對教材,針對目標,山行這首詩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步: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熟悉的詩人。這樣可為后續(xù)學習營造氣氛,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2簡介杜牧(聞名詩人,最擅長寫景。),導入新課,以吸引學生的留意力。 其次步:明確

15、日標,嘗試學習。 明確學習目標,可讓學生知道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要學會什么,把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學生究竟不是第一次學古詩,他們已把握肯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肯定的根底,依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學問,并發(fā)覺疑難。這樣可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快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這首詩的、二兩句中生僻詞多,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估量一般的班級能在“嘗試”中學懂的人不多,所以第三步要采納“扶放”結合的教學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展“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 1“扶”學生學習第一句。 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遠上

16、”、“斜”、“寒山”這三個難懂詞的意思。 注:“遠上”用“聯(lián)系實際,綻開想象”法。 “斜”用“簡筆畫演示”法。 “寒山”用教師“介紹”法。 再幻燈出示訓練:“一條石頭小路( )?!?123下一頁指導學生串講句意。 最終總結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這樣“扶”著學生,其目的是為了在“方法”上教學生“如何學”。 2“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其次句。 先指導學生看教學掛圖,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在白云_的地方”來突破“生處”這個難點。 再讓學生試著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訂正。 3“放手”讓學生自學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淺顯易懂,況且通過一、二句的教學,學生把握了學習

17、方法,大多數(shù)同學能自己學懂。 這樣,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展爭論學習,然后匯報,教師了解反應,準時訂正。 4讓學生串講全詩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 第四步:品嘗想象,觀賞意境。 觀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根底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我采納兩種方對學生進展意境觀賞的指導。 1“緊扣詞句”。 讓學生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 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供應“像、簡直”等詞幫忙學生描述。) 2“想象漫游法”。 提示:此時,你也來到了寒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漂亮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這樣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而且讓學

18、生在品嘗詞句,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根底上再讓學生制造性地說說全詩的內容,從熟悉上得到提高。 第五步:指導誦讀詩句。 古詩節(jié)奏鮮亮,音韻和諧,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般都能進展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學生“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學生: 1學生嘗試,獵取體驗。(讀讀看,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2學生匯報,教師歸納,教給方法: (1)帶著贊美與喜愛的感情夫讀。(確定基調) (2)讀出節(jié)奏感。 辨別重音區(qū)分語調劃分節(jié)奏 3轉變形式,反復誦讀。 (范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扮演角色讀) 第六步:總結方法,布

19、置作業(yè)。 我這堂課的設計,突出“詞義句意理解”和“意境觀賞”這兩個訓練點,以“學法指導”為主線,注意智力與技能的培育,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參加性,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力求轉變古詩教學中“講詞意記內容背中心”這種機械呆板的舊模式,讓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山 行教后心得 特意選在深秋季節(jié),來學杜牧這首山行,或許也是自己偏愛,總想在一個適宜的季節(jié)來與學生共同品賞。 一、粗讀。 滿黑板連綿的群山,滿山火紅的楓葉,一首正楷的山行,便把學生帶入了如夢如詩的境地。看著這樣的景致,學生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詩中的意思,用自己方式讀起詩來。 二、明義。 這首詩比擬易懂,大局部詩句都能通過自己來讀懂,

20、于是在學生讀熟了詩以后,就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字詞,通過小組爭論,全班爭論來解決。師結合板畫:“石徑斜”“白云生處”(體會與“白云深處”的不同之處?!鞍自粕帯备袆痈校。兔W生理解。 三、升華。 假如此時此刻,你也與詩人一起來到了山腳下,哪些景物印入了你的眼簾?當我們看到這秋天黃昏的美景,看到這火紅的楓葉,或許我們也會與詩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贊道:霜葉紅與二月花。 四、吟誦。 古人寫秋,大多寫秋的悲涼,凄美,而在這首詩中我們感受的是對秋的深深愛戀之情。 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過多的分析、理解,只是適當?shù)攸c撥。學生用自己的話語,自己的朗讀還學懂了課文。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珍寶,大量的古詩需要學生自己

21、去學,培育學生的理解力量,朗讀力量,是特別重要的。 山行小學語文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顏色明媚、布滿生氣的秋景詩,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了一幅濃郁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在石徑曲折、白云繚繞的秋山深處,有人家居住。詩人被一片火紅的楓葉吸引住了,停車觀看,不禁發(fā)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感慨。深秋在詩人筆下并不蕭條冷落,而是嫣紅滿目,生意盎然,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這首詩形象生動,顏色鮮亮,是一篇千古傳誦的佳作。 教學目標: 1、 熟悉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把握“車”字筆順。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大意。 3、培育背誦古詩的興趣,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

22、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認“徑、斜、亭、停、車、霜”6個字,會寫“遠、亭、停、車、霜”5個字。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表現(xiàn)秋天的美妙境地,留意“徑、斜”讀音。 教學預備: 1、課文掛圖、字理演化圖、生字卡片或課件。 2、朗讀的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出示掛圖(或課件出示),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氣已經很冷,遠處山林中傳來陣陣悅耳動聽的馬鈴聲,詩人杜牧坐在馬車上正漸漸走來,今日我們一起學一首杜牧寫的古詩山行。 2、初讀感知,識記生字,了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定位識字,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

23、學習,理解詞義。 留意“徑、斜”讀音,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生處等詞含義。 小結:這首詩只用了二十幾個字,就為我們描畫了一幅這么漂亮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實,這每一個字都是經過詩人細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來,再來細細的品嘗它,肯定會有新的發(fā)覺。 3、再讀感悟,背誦古詩 (1)邊放課件,邊放古典音樂,用美麗的語言把學生帶人意境。(走在帶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回旋曲折,斜斜地向遠處的山頂延長。詩人一邊走一邊向遠處望去,只見那白云繚繞的地方住著幾戶人家。詩人走著走著,突然停下了車,為什么呢?由于漂亮的楓林晚景把他給吸引住了。詩人不禁贊美: “霜葉紅于二月花?!保?(2)剛剛我們跟隨詩人一

24、起欣賞了秋天的風光,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這感受讀出來嗎?(齊讀)詩人寫的美,你們讀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來。(自由背) 4、指導寫字 (1)“雨”作偏旁時,左邊豎變點,橫折鉤變成橫鉤。 (2)“車”字的下橫要寫得伸展。 5、拓展活動 (1)填字,涂色,說說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學生穩(wěn)固生字,并能依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結合生活閱歷給秋天涂色,找到身邊的秋天并說一說身邊的秋天。教師應引導學生盡可能遵循客觀實際, (2)背一背 山居秋暝(節(jié)選)描繪了雨后初晴、秋高氣爽的山中美景,楓橋夜泊寫出了秋天的蕭條景象,表達旅途漂泊的孤寂感,引導學生背誦積存。 相關資料: 1、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

25、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 “白云生處有人家”的“生”字怎么理解?學生很簡單把“白云生處有人家”寫成“白云深處有人家”,由于以前學生學過“云深不知處”的詩句,可能受影響。有一些唐詩版本,就是寫的?!鞍自粕钐幱腥思摇?,學生在課外可能閱讀中讀到的可能就是這樣的版本,先入為主,這個詩句早已深深地引在腦子里。另外,“生”與 “深”讀音接近,而且用“生”與用“深”也都能講得通?!吧痹谶@里表示“生出”、“有”、“存在”,“白云生處”就是有白云的地方,白云繚繞的地方。 “深”在這里

26、是“深厚”、“濃郁”、“濃密”、“深層”的意思,“白云深處”就是在濃濃的白云掩映的地方。 山行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古詩山行。 2學會古詩山行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理解古詩山行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詩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教學用具: 小黑板,音樂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日我們學習古詩兩首,這兩首詩多是唐代聞名詩人寫的。 二、學習第一首古詩山行 1板書課題。 2介紹。 這首詩是晚唐詩人杜牧寫的,他寫的七言絕

27、句,意境清爽,最為后人傳頌。 3解題。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過渡:詩人在山上行走時,看到了什么風光呢? 三、學生自學課文。 1輕聲讀課文,讀對字音。畫誕生字。 2再讀課文,邊讀邊想:這是什么季節(jié),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風光?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徑”“飄” 2讀這兩個字,應留意什么? 3指名讀課文。 4回答下列問題: 深秋季節(jié),在山路上看到了楓林美景。 五、理解詩句。 1講讀第一句:理解“遠山”“石徑”“斜” 回答下列問題: 2為什么稱為“寒山”? 3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行詩的意思。 看圖,說說詩人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走著,往遠處看到了什么? 讀其次句。 理解“白云生處”。 說說其次行

28、詩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句話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4讀第三行詩。 理解“坐”“愛” 詩人為什么要停下來不走呢? 看圖。詩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三句話的意思。 5讀第四行詩。 理解“霜葉”“紅于”。 紅葉比什么還紅?(比春天的花兒還紅) 說說第四句話的意思。 再把三、四句連起來說說它的意思。 6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六、總結全文,體會感情。 七、指導朗讀,背誦這首詩。 八、作業(yè):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山行小學語文教案 篇六 教學要求: 1、讀懂詩句,理解內容,想象大自然的漂亮風光 2、體會詩人喜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詩句中進入情境,有感情朗讀 課前預備: 課件、學生書寫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入詩。 喜愛旅游嗎?讓我們跟隨唐朝聞名詩人杜牧去秋游吧(音樂)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著馬車,順著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讓他流連忘返,他情不自禁揮毫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絕句山行(板書詩題) 1、齊讀詩題。 2、配樂范讀。 二、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1、自由讀詩。要求:讀準讀順。 2、同桌互讀。 3、指名讀詩。重點指導“生”“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