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部分地區(qū)2022年化學九上期中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泰州市部分地區(qū)2022年化學九上期中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泰州市部分地區(qū)2022年化學九上期中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泰州市部分地區(qū)2022年化學九上期中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泰州市部分地區(qū)2022年化學九上期中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2023學年九上化學期中模擬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1天然水分別經過下列凈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軟水的是( )。A沉淀B過濾C吸附D蒸餾2實驗室內用塊狀固體碳酸鈣制取乙炔(C2H2),該反應比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氯分解更加激烈,所選發(fā)生裝置最 合適的是()ABCD3我國是自然災害頻發(fā)的國家,災害

2、中常有如下現(xiàn)象發(fā)生,其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冰雪融化B房屋倒塌C火山噴發(fā)D樹枝折斷4下圖是某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反應中,反應物是NO和NH3,生成物是N2和H2OB參加反應的X與Z的質量比為1514C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5藍莓中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化學式為 C15H11O6)?;ㄇ嗨厥潜Wo眼睛的天然物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花青素是含氧化合物B花青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15:11:6C花青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87D花青素中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大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一 定是

3、化合反應水和冰的化學性質相同,是因為組成它們的元素相同O2約占空氣總質量的21%在同一種化合物里,同一種元素的化合價有可能不同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若某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 ,那么該元素可能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或稀有氣體元素ABC.D7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從該圖獲取的信息中正確的是()A該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為52.00%B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是24C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4D該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8如圖是氧氣的制取及有關性質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制氧氣B收集氧氣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D氧氣驗滿9下列現(xiàn)象或事實,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4、A固體碘I2和碘蒸氣I2都能使淀粉溶液變藍色,說明同種分子性質相同B石油氣加壓后可貯存在鋼瓶中,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C濕衣服晾在太陽下干得快,說明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D水沸騰時可掀起壺蓋,說明分子大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10在反應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當2.8gA與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3.6gD,則C的質量為( )A6.8gB9.6gC8.8gD4.4g11某物質經測定只含有一種元素,則關于該物質說法正確的是()A一定是純凈物B一定是混合物C一定不是化合物D一定是一種單質12打開汽水瓶蓋,有大量氣泡逸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溶質減少B溶解度減少

5、C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小D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3下列微觀模擬圖中的和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則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和均為混合物B只有是單質C是氧化物D在一定條件下可分解成和14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重要工具。A、B、C為周期表中1-18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8,三種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之和為3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B 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BA為氧元素CA C處于同一周期DC的原子序數(shù)為1715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一定等于核電荷數(shù) B物質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C所有原子都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 D原子是不能再

6、分的粒子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16幾位同學在實驗室用下列裝置制取幾種氣體(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名稱:_(2)甲同學欲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他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收集裝置是_(填字母)。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3)乙同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他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收集裝置是_(填字母)。若用F裝置收集氧氣,則氣體應從_(填“a”或“b”)管口進。(4)乙炔又稱電石氣,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小、不易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電石(固體)與水常溫下反應制取乙炔,你認為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填字母),為了收集到純度較高的乙塊,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填字

7、母)。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17(8分)已知一定質量的純凈物A跟16g氧氣進行充分的燃燒,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11g二氧化碳和9g水,請回答以下問題:(1)參加反應的物質A的質量是_;(2)組成物質A的元素,一定有_(填元素符號)(3)物質A中各元素的質量比是多少?_(寫計算過程)18(8分)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鋁元素列為食品污染源之一,成人每日攝入鋁元素的量應控制在1114g以下。油條是我國許多地方的傳統(tǒng)早點,每271g中含19 g明礬(KAl(SO4)212H2O)。計算:試通過計算說明,若每日食用約151 g油條,請問鋁元素的攝入量是否超過安全攝入量。_(寫計算過程)四、探究題

8、(本大題共1小題,共9.0分)19(8分)如圖1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幾種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儀器a的名稱_(2)氧氣可采用C裝置收集并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這是利用了氧氣的哪些性質_(3)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化學式為NH3)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現(xiàn)欲制取一瓶氨氣,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從中選擇)(4)若采用圖2所示的方法對B裝置進行氣密性檢查,若采用向左推動右側注射器活塞時,觀察到_的現(xiàn)象時,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5)裝置有多種用途:若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氣體應從F裝置的 _(選填“左”或“右”,下同)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

9、瓶內先裝滿水,氣體應從 _ 端通入(6)如圖為某分子模型?;卮鹣铝袉栴}:這種分子的化學式為_該物質中原子個數(shù)比C:O:H _該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_該物質屬于_(填“單質”或“化合物”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1、D【解析】蒸餾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雜質,得到的一定是軟水。故選D。2、B【解析】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用實驗室常用塊狀固體碳化鈣與水反應制備乙炔,是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制取氣體,因此不需要加熱;該反應比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分解更加劇烈,因此選用有分液漏斗的裝置,因為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的速度。故選B。3、C【解析】A、冰雪融化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

10、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B、房屋倒塌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C、火山噴發(fā)的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D、樹枝折斷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故選:C?!军c睛】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4、B【解析】根據(jù)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物是NH3和NO兩種物質,生成物是N2和H2O兩種物質,所以化學反應方程式為:6NO+4NH3 5N2+6H2O?!驹斀狻緼、由上述分可知,該反應中,反應物是NO和NH3,生成物是N2和H2O,故A正確;B、由化學方程式

11、可知,參加反應的X與生成的Z的質量比=6(14+16):51429:7,故B錯誤;C、催化劑是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的物質?;瘜W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C正確;D、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故D正確。故選B。【點睛】根據(jù)變化微觀示意圖及粒子構成模擬圖,確定物質的分子構成,能夠正確寫出物質的化學式,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5、B【解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是該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shù)的乘積之比?!驹斀狻緼、花青素的化學式為 C15H11O6,含有氧元素,是含氧化合物,故A正確;B、花青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故

12、B不正確;C、花青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故C正確;D、花青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則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大,故D正確。故選B?!军c睛】6、D【解析】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驹斀狻恐簧梢环N物質的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例如氧氣和臭氧的轉化,故不正確;水和冰的化學性質相同,是因為它們分子構成相同,故不正確;O2約占空氣總體積的21%,故不正確;在同一種化合物里,同一種元素的化合價有可能不同,故正確;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氣和臭氧,故不正確;若某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 ,那么該元素可能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或稀有氣體元素,故正確。

13、故選D?!军c睛】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7、B【解析】A、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2.00;故選項錯誤。B、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是24;故選項正確。C、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52.00;故選項錯誤。D、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元素名稱中有“钅”字旁;故選項錯誤。故選:B。8、D【解析】A、制取氧氣時,試管口應該略向下傾斜,圖中的試管口向上傾斜,因此該選項操作不正確;B、收集氧氣時,集氣瓶口不能塞上橡皮塞,因為這樣不能把空氣排出,該選項操作不正確;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為了防止鐵燃燒時形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集氣瓶,集氣瓶底部應該鋪一層細沙或加入適量的水,而集氣瓶中沒有鋪一層細

14、沙,也沒有加入適量的水,該選項操作不正確。D、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時,應該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已經收集滿,該選項操作正確;故選D。9、D【解析】A. 固體碘和碘蒸氣都能使淀粉溶液變藍色,說明同種分子性質相同,解釋正確;B. 石油氣加壓后可貯存在鋼瓶中,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增大壓強使石油氣分子之間有間隙減小,可貯存在鋼瓶中,解釋正確;C. 濕衣服晾在太陽下干得快,說明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運動速率更快,解釋正確;D. 水沸騰時可掀起壺蓋,說明分子的間隔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解釋錯誤。故選:D。10、C【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反應A+3B=2C+3D中,已知

15、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則可假設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7a、8a,又因為2.8gA與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應,則,則B=9.6克;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2.8+9.6=C+3.6,故C=8.8克故選C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點評: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指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學會利用質量守恒定律處理問題的方法11、C【解析】A、純凈物是指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可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也可以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可能屬于混合物,例如氧氣和臭氧,故A錯誤;B、混合物是指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可能屬于混合物,也可能屬于單質

16、,故B錯誤;C、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至少有兩種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種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故C正確;D、只含有一種元素可能屬于混合物,也可能屬于單質,故D錯誤。故選:C?!军c睛】純凈物與混合物是根據(jù)所含物質種類的多少區(qū)分,化合物與單質是根據(jù)純凈物中所含元素的種類的多少區(qū)分。12、D【解析】氣體的溶解度隨著壓強的增大而增大,隨著壓強的減小而減小?!驹斀狻緼、打開汽水瓶蓋時,壓強減小,原來溶解的二氧化碳氣體的溶解度減小,一部分二氧化碳逸出,溶質減少,故A正確;B、打開汽水瓶蓋時,壓強減小,原來溶解的二氧化碳氣體的溶解度減小,故B正確;C、打開汽水瓶蓋時,壓強減小,原來溶解的二氧化碳氣體的

17、溶解度減小,一部分二氧化碳逸出,溶質減少,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小,故C正確;D、一部分二氧化碳逸出,逸出后的二氧化碳溶液仍然是飽和溶液,故D正確。故選D?!军c睛】溫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減小。13、D【解析】由圖示可知由兩種分子構成,所以由兩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由一種元素組成,屬于單質;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由一種元素組成,屬于單質是過氧化氫分解能生成水和氧氣,是水,是氧氣。故選D【點晴】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知道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由不同

18、分子構成屬于混合物14、C【解析】A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8,則A為氧原子,B為氟原子,C為氯原子?!驹斀狻緼、B、C在同一族,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故A正確;B、A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8,A是氧元素,故B正確;C、A、B處在同一周期,和C不在同一周期,故C不正確;D、C是氯元素,原子序數(shù)是17,故D正確。故選C?!军c睛】同一周期,電子層數(shù)相同,同一主族,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15、A【解析】A、原子核內質子帶正電,原子核內的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故正確;B、物質是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故錯誤;C、有些原子中沒有中子,如氫原子,故錯誤;D、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故錯誤。故選A。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

19、6分)16、試管 酒精燈 長頸漏斗 錐形瓶 A D 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B C或D b B D 【解析】(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名稱:試管酒精燈長頸漏斗錐形瓶。(2)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同時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屬于固體加熱型,選擇裝置A來制取,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來收集,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用排水法,收集裝置為D。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3)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型,選擇發(fā)生裝置B;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來收集,收集裝置為D或C。氧氣密度比空氣大,若用F裝置

20、收集氧氣,則氣體應從b管口進。(4)實驗室用電石(固體)與水反應制取乙炔,不需要加熱,選擇發(fā)生裝置B;排水法收集的乙炔比較純凈;收集裝置為D。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17、4g 碳、氫 3:1 【解析】(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物質A的質量為11g+9g-16g=4g;(2)11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11g=3g;9g水中氫元素的質量=9g =1g;3g+1g=4g,因此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物質中不含有氧元素;(3)物質A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3g:1g=3:1;故答案為:(1)4g;(2)碳、氫;(3)3:118、151 g油條中鋁元素的質量為1.129g大于標準1.114g,若每日食用約151 g油條,鋁元素的攝人量超過安全攝入量?!窘馕觥扛鶕?jù)每271g中含19 g明礬(KAl(SO4)212H2O)推算151 g油條中鋁元素的質量。然后與標準1114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