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章 建筑設計說明1.1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龍口光華電度表廠一分廠 工程地點:位于山東省龍口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濱海路以北,規(guī)劃批準用地選址見圖1.1。 建筑性質:本工程為四層工業(yè)廠房,耐火等級為級,采光等級級。 設計使用年限:本工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建筑層數(shù)及功能:本工程共四層,首層高為,其余三層高均為 m;機房層高為 m。其中:一層主要為包裝、臨時儲存,二層主要為組裝、測試,三、四層主要為零部件制造;每層均有更衣室、衛(wèi)生間,辦公室。 建筑面積:本工程總建筑面積為5984.00 m2,其中輔助面積810.64 m2,滿足建筑面積5500m210%,輔助面積約800m 標高設定:本工程2
2、2.750 m,室內外高差為 結構形式:廠房部分和生活間部分均為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結構體系。樓蓋、屋蓋將豎向荷載依次傳給梁、柱、地基,水平作用由框架柱抵抗。 建筑結構安全等級及設計使用年限: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 結構使用年限: 50年建筑抗震設防分類:丙類建筑 結構抗震等級: 三級自然條件及工程地質概況:氣溫:冬季采暖計算溫度-7,夏季通風計算溫度27風向:夏季主導風向東南,冬季西北。降雨量:年降雨量為,小時最大降雨量:。雨季施工起止日期:7月1日8月31日表1.1 各巖土層力學指標匯總表層號巖土層名稱fak(kpa)模量(mpa)容重(kN/m3)厚度(m)1素填土182粉質粘土240
3、S1-23含粘性土粗礫砂36025/E0204花崗巖強風化帶100040/EO235花崗巖中風化帶2400200/E0256花崗巖微風化帶40001000/E026水文地質概況:最高地下水,常年,無腐蝕性。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 建設地點的地理情況建筑地點的地形較平坦,無障礙物影響施工,擬建車間南面臨道,車間周圍的空地可供施工使用,建筑地點無地下埋設物。室外環(huán)境類別:二b類,室內環(huán)境類別:一類, 場地類別為二類。 設計柱、基礎、主梁時采用的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辦公室:2.5 kN/m2 一層車間: kN/m2更衣室:2.5 kN/m2 二層車間
4、: kN/m2衛(wèi)生間:2.5 kN/m2 三層車間: kN/m2樓 梯:3.5 kN/m2 四層車間: kN/m2上人屋面:2.0 kN/m2 消防疏散樓梯:3.5 kN/m2設計板及次梁時采用的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 kN/m2 上述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0.8,準永久值系數(shù)雪載:基本雪壓=0.35 kN/m2,組合值系數(shù)=0.7,準永久值系數(shù)風載:基本風壓系數(shù)=0.60 kN/m2,地面粗糙度為C類。 建筑墻體:本建筑填充墻采用蒸壓粉煤灰磚,墻厚240mm,由于墻體為非承重的墻體構件,因此可以留有較大的洞口,有利于結構的開洞和采光。 屋面設計:本建筑屋面設計形式為平屋面,屋面排水方式選用女兒墻內檐
5、排水的有組織排水,排水坡度為2%。屋面防水材料采用SBS防水卷材。保溫材料采用聚苯乙烯擠塑板。 門窗設計:門窗表中門窗的尺寸表示門窗洞口尺寸,廠家制作時,要參照門窗立面圖,并經實地測量,并核對數(shù)量后加工制作。本工程外窗采用塑鋼玻璃窗,門窗四周固定點原則上小于600mm,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外裝飾設計:外裝飾設計采用高級外墻涂料,具體材料及顏色和使用部分詳見立面圖。1.2 建筑總平面設計: 本工程占地7257.55 m2,南側臨近主干道路濱海路,東側臨濱 建筑總平面設計要求:在臨道路二邊新建建筑必須從用地界線后退10 m,交通出入口開設在東海路及東海支路上,離開交叉路口不少于30 功能分區(qū)
6、:基地的大小、形狀對房屋的層數(shù)、平面組和布局的關系極為密切。除了和氣候條件、節(jié)約用地以及管道設施等因素有關外,還和基地的大小和形狀的現(xiàn)實可能有關,基地內人流、車流的主要走向又是確定建筑平面中出入口和門廳位置的重要因素。該建筑場地較開闊,在建筑物東北方向有較大空地,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確定為“矩形”平面,主要出入口在東南兩側由基地環(huán)境條件,按各部分的使用條件要求不同,將建筑物,停車場、綠化帶等合理布置,使其既能滿足功能需要,又注重綠化面積,并且還要留出一定的緩沖區(qū)。場地四周進行綠化,并留出進廠區(qū)內交通運輸?shù)牡缆贰=ㄖ锏某蛑饕紤]建筑物的采光、通風等要求,故建筑物也設為正南正北朝向,該地區(qū)風向
7、是:夏季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冬季為西北風,易形成穿堂風。 建筑總平面圖見下圖:圖1-1 建筑總平面圖1.3 平面設計框架結構由于梁柱承重,墻體只起分隔作用,房間布置比較靈活,門窗開置的大小、形狀等教為靈活,可以滿足以上功能,故選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達到合理利用現(xiàn)有基地環(huán)境的目的,并且考慮到符合總體規(guī)劃的要求,該工程主要為工業(yè)廠房,根據通用廠房的構造尺寸,使用經濟,結構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并考慮建筑模數(shù)的尺寸要求,平面布置采用一字形結構,大跨度柱網。確定本建筑主要柱網尺寸為7.2m。廠房的朝向大體是坐北朝南,這樣,既能獲得較多的日照,同時也與建筑場地前的道路平行,符合整體規(guī)劃。建筑總長度為6
8、6 m,寬度為 m,不設伸縮縫,施工時采用后澆帶法以滿足變形要求。其柱網布置圖如下:圖1-2 軸網布置圖 貨物運輸與人流疏散合理的組織建筑物內部交通和對外聯(lián)系,是平面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這直接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和人員的安全。交通組織設計應力求作到使用方便、疏散安全、簡潔和節(jié)約面積。建筑交通內容包括樓梯、走廊、電梯、門廳的位置、形式、數(shù)量及尺寸,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本工程生活間設一部樓梯,根據設防要求,設成封閉樓梯,樓梯梯段寬度根據建筑設計資料集要求,允許三人通過的樓梯其寬度在1650mm2100mm之間。本設計梯段寬度為1730mm的雙跑樓梯,樓梯踢面高為150mm,踏面寬為300mm,標準層樓
9、梯段凈長為4200mm,坡度為280,樓梯踏面采用水磨石抹面,并設一道防滑條,樓梯扶手高900 mm,樓梯間按照防火要求設計成封閉樓梯,且門朝向樓梯方向,既使用方便又保證安全,同時在廠房部分設有一部主樓梯,主要供消防疏散用,兼供人員流動。為滿足貨物豎向交通,設置兩臺載重量為1000kN電梯運送貨物,根據載重量,由建筑設計資料集Q=1t;提升速度為/S的貨梯,梯井凈寬為2300mm2400mm。貨梯尺寸如下: 圖1-3 貨梯尺寸布置圖 安全疏散與防火設計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06第3.7.1 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06第條規(guī)定, 廠房內的疏散樓梯、走道、門的各自總凈寬
10、度應根據疏散人數(shù),。但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1.4m,門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0.9m。當每層人數(shù)不相等時,疏散樓梯的總凈寬度應分層計算,下層樓梯總凈寬度應按該層或該層以上人數(shù)最多的一層計算。該工程樓梯總凈寬為6880mm,每層均使用人數(shù)為70人,滿足規(guī)范要求。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06第條規(guī)定,生產類別為丙類,耐火等級為級的廠房,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占地面積為4000 m2。本工程疏散樓梯用防火墻和防火門劃分出一個防火分區(qū),每層的其他部分各自成為一個防火區(qū)。每個分區(qū)面積均小于4000,滿足規(guī)范要求。 生活輔助用房的布置:為滿足工人生產和生
11、活的需要,生活輔助用房設置更衣室、廁所、辦公室等輔助房。生活間采用與廠房整體布置,這種布置方式能使結構受力清晰,較好的適應生產工藝靈活布置的要求。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 14-2005第3.條:辦公、商場、工廠和其他公用建筑為職工配置的衛(wèi)生設施數(shù)量的確定的規(guī)定,適合任何種類職工使用的衛(wèi)生設施,76100人時要求大便器數(shù)量為5個,大于100人時增建衛(wèi)生間的數(shù)量應按每25人的比例增加設施。本工程給定條件為70人/層,由于為建筑用途為廠房,可不考慮外部人員使用。設計男女衛(wèi)生間各有大便器7個,男衛(wèi)生間設小便器6個,考慮到入廁后的方便,男女衛(wèi)生間各設洗手盆2個。符合規(guī)范要求。建筑設計資料集(5),P
12、144,工廠生活間(3)存衣室設計要點:閉鎖式存衣柜按在冊人數(shù)每人一柜設置。存衣室應設有更衣面積;工作服需要坐著更換時應設更衣凳,并保證有足夠的通行面積。本工程設置更衣柜,每層男女更衣柜各35個,未設設更衣凳,之間空閑距離滿足通行要求。1.3.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T 500332001第條規(guī)定:在建筑方案設計時,對于類光氣候區(qū)的普通玻璃單層鋁窗采光,其采光窗洞口面積可按窗地面積比估算。對于工業(yè)建筑采光等級為級的窗地比為1:6。本工程設計的窗地比大于1:6,滿足規(guī)范要求。1.4 立面設計 立面設計應遵循下面三個原則: A 完整均衡、比較適當 B 層次分明、交接明確 C 體形簡潔、環(huán)境協(xié)調本項目
13、主體建筑總高度為m,主體部分女兒墻均高1.4m。電梯機房設置在屋頂,高出屋頂3.2 m。立面設有填充墻和塑鋼門窗,窗高及其他輔助設施窗高均合理布置,詳見圖紙。外墻面與外柱表面取齊,采用深色涂料。 正立面本方案東、南立面各有一個大門。生活間主大門和廠房入口,生活間主出入口大門采用電動門,廠房內的出入口處接近貨梯處,留有12m12m空地,以便于利用車輛運送貨物。各窗戶采用塑鋼窗,廠房窗采用2700mm4800mm的推拉窗,墻面用高級涂料粉刷。 背立面和側立面本方案背立面和側立面貼近廠區(qū),各層采用塑鋼推拉窗,墻面主要采用高級涂料。 外裝修涂料本建筑廠房為工業(yè)生產部分,對樓面的耐久性有較高的要求,但對
14、觀賞性要求較低,考慮到經濟方面的要求,樓面用水泥砂漿抹面,既經濟又耐用。各立面斜坡(主入口處)用混凝土沙漿抹面,方便人流出入。生活間部分框架柱子可用大理石飾面,可增加觀賞性,內墻采用水泥高級抹灰,廁所用馬賽克飾面,外墻采用彈性涂料。1.5 剖面設計 本工程分為兩部分,生活間和廠房均為框架結構,總層數(shù)為四層,底層層高為4.8 m,其余均為 m。建筑室內外高差為1.6 重要部件構造做法1. 門窗 m。本工程采光等級為四級,為滿足建筑對日照的要求,應該在設計時按照使用要求,綜合考慮地區(qū)氣候條件、日照特點、當?shù)氐匦渭扒昂蠼ㄖ恼趽鯒l件、房間的自由通風要求,以及節(jié)約用地等因素,從而采用相應的措施,正確選
15、擇房間的朝向、間距、建筑體型、窗口位置、遮蔭處理等。廠房車間的窗采用寬4.8 m,高2.7 m的雙側窗,滿足窗地比的要求。雙側窗能將采光進深增加一倍,同時緩和實墻與窗洞的亮度對比。玻璃采用普通的透明玻璃,這種材料其隔絕風雨的作用,透過光線而不會明顯的改變方向和顏色同時從玻璃兩側看都能有清楚地透視效果。 散水構造 為保護墻基不受雨水侵蝕,在外墻四周做坡度為4%的散水,寬900mm。圖1-4 散水構造詳圖 屋面設計1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 第條規(guī)定,屋面排水坡度應根據屋頂結構形式,屋面基層類別,防水構造形式,材料性能及當?shù)貧夂虻葪l件確定,卷材防水、剛性防水的屋面的屋面排水坡度為2%5
16、% 。本工程屋面坡度采用2%,屋頂采用女兒墻內檐排水,進行有組織排水。2防水層的做法:基層上依次做找平層、保溫層、防水層,然后做混凝土保護層,安全起見,再做找平層上鋪卷材防水層,然后做一次保護層。3落水管尺寸:由全國主要城市5min降雨強度表查得平度的降雨強度為210L/S,則天溝中設計流量為21078710000=/S。選用管徑為100mm的落水管。其最大排水量為19L/S,滿足要求,根據工業(yè)建筑布置落水管要求,正立面布置5根落水管。4 天溝尺寸的確定:采用近矩形斷面,n=0.020,坡度為2%,設天溝寬為,水深,則天溝過水斷面為w=0.06,天溝過水能力校核,天溝允許排水流量為Q=VW5
17、泛水:泛水是屋面防水層與垂直墻交接處的防水處理,由于女兒墻較矮,做好保溫層,天溝頂面至女兒墻頂距離不大,所以將防水層做至女兒墻頂面,然后再上面做女兒墻壓頂。6 檐口:本工業(yè)廠房采用女兒墻內天溝排水。屋面做法如圖: 圖1-5 屋面做法詳圖 樓地面做法1 車間區(qū)樓面做法:15mm天棚抹灰、120mm厚鋼筋混凝土樓板、40mm厚細石混凝土抹平(表面撒1:1水泥砂漿壓實趕光);2 衛(wèi)生室、更衣室、辦公室樓面做法: 15mm天棚抹灰、120mm厚鋼筋混凝土樓板、平均40mm1:3水泥砂漿找平找坡、20mm 1:2水泥砂漿結合層、10mm鋪地磚;3 底層地面做法如下:素土夯實,100厚灰土墊層,50厚C2
18、0素混凝土墊層,刮素水泥漿 ,20厚水泥砂漿找平層設玻璃分隔條,素水泥砂漿結合層,水磨石面層。如圖所示: 圖1-6 底層地面做法1. 墻面外墻面與外柱表面取齊,南北立面采用瓷磚面層,側立面采用白色高級涂料。具體做法采用施工常用做法。1. 墻體填充墻選用蒸壓粉煤灰磚。外墻及內墻隔墻采用240mm厚墻,室內衛(wèi)生間隔墻可采用240mm墻,女兒墻高主體為1.4m,機房層女兒墻高為. 注意事項:a、除特殊說明外,平面圖中說明的標高均為構件建筑標高。 b、凡窗墻樓板孔洞,施工完畢后,應用1:2.5 水泥沙漿堵嚴。c、外墻門窗應滿足有關行業(yè)規(guī)范,做好保溫、防露等構造處理,并滿足氣密性、抗風壓等要求。 1.7
19、 技術經濟分析技術經濟分析,顧名思義就是對各種技術方案進行的計算比較與論證,是優(yōu)選各種技術方案的重要手段與科學方法。從圖1-7可以分析得到:從層數(shù)對造價來看,四五層經濟效益高,本工程四層,造價曲線顯示比較經濟,工程寬為21.6m,在18m24m之間,造價在88%100%之間。從整體來看,本建筑經濟效益較高,屬于經濟建筑。 圖1-7 技術經濟分析第2章 結構設計說明2.1 結構體系的選擇和確定結構形式目前,在我國土建工程中應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鋼結構形式,它具有取材方便、進價低、耐久性好、維護費用低等優(yōu)點。因此,本設計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結構體系豎向結構體系:常用的鋼
20、筋混凝土抗側力結構體系、框架結構體系、簡力墻結構體系、框架簡力墻結構體系、筒體結構體系等。與其他的結構體系相比較,框架結構具有建筑平面布置靈活、造型活潑、計算理論比較成熟,在一定高度范圍內造價較低等優(yōu)點,可以形成較大的空間,易于滿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在結構受力性能方面,通過合理設計,框架結構可以成為耗能能力強、變形能力大的延性框架,利于抗震。本設計要求建筑平面布置靈活,有較大的空間。鑒于框架結構的優(yōu)點,本設計采用框架結構體系。樓面體系:根據結構形式不同,現(xiàn)澆樓蓋結構可分為肋梁式樓蓋、密肋樓蓋平板式樓蓋和無粘結預應力現(xiàn)澆平板樓蓋等。與其它結構形式相比較,肋梁式樓蓋具有良好的技術經濟指標,可最大限
21、度的節(jié)省混凝土和鋼筋用量,結構整體性好、抗震性能好。另外,還要求樓板在自身平面內具有足夠大的剛度。為此,本設計采用現(xiàn)澆樓面結構。 結構布置1. 平面布置本工程為多層廠房,多層結構平面布置應考慮以下因素:(1)多層建筑的開間、進深尺寸及構件類型規(guī)格應盡量減少,以利于建筑工業(yè)化。(2)盡量采用風壓較小的形狀,并注意臨近高層房屋風壓分布的影響。(3)有抗震設防要求的多層結構,平面布置應力求簡單、規(guī)則、均勻、對稱并盡量減少偏心扭轉的影響。綜合以上因素及建筑高度較小,本廠房的平面選為矩形,其優(yōu)點是簡單、規(guī)則、對稱,有利于抗震和施工。2立面布置本廠房包括機房層共五層,首層高4.8米,二至四層為4.2米,機
22、房層高3.2米,總高21.2米。3樓面布置每跨間設次梁兩根,形成現(xiàn)澆單向板,傳力明確,計算方便。結構具體布置情況見圖2-1.圖2-1 標準層樓板布置圖2.1.4 1沉降縫 當建筑物有高度變化超過10m的建筑部分,或者主體與裙房高度相差很大時,原則上應設計沉降縫。對于本設計,沒有裙房,也沒有高差超過10m的建筑部分,故不設置沉降縫。2伸縮縫現(xiàn)澆結構不宜超過55m,否則應設置伸縮縫,若不設應采取一定措施。本設計不設置伸縮縫,但采取一定措施:A 施工時盡量避免在炎熱時澆注混凝土。B 在底層、頂層、山墻、內縱墻端開間等溫度影響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C 施工中留后澆帶,每40m設一道,后澆帶寬度為800
23、mm,后澆帶鋼筋搭接長度35d。3抗震縫由于本設計結構均勻、對稱、規(guī)則、剛度變化均勻,故不設計抗震縫。2.2基礎方案該建筑場地和地基條件簡單,荷載分布均勻,建筑層數(shù)小于7層,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第條規(guī)定,該建筑的地基屬于丙級地基。本建筑采用柱下獨立基礎。根據場地的地質條件,選擇含粘性土的粗沙礫為持力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360kPa,基礎埋深取1.1m,由于基礎高度未定,底層柱的計算高度暫定h=4.8m+1m=5.8m。 2.3樓梯方案最常見得現(xiàn)澆式樓梯有板式樓梯和梁式樓梯,板式樓梯得優(yōu)點是下表面平整,施工支模方便,外觀輕巧。缺點是斜板較厚,其混凝土用量和鋼筋用量都較多,綜合考慮后,本設
24、計采用雙跑現(xiàn)澆板式樓梯。2.4 建筑材料的選取該建筑的梁、板、柱和基礎的混凝土全部采用C30 ( N/mm2 , N/mm2,N/mm2, N/mm2, 104N/mm2),受力鋼筋除板外均采用HRB335級(=300N/mm2,=2.0105N/mm2 ),板鋼筋采用HRB400級(=360N/mm2,=2.0105N/mm2 )箍筋均采用HRB235級(=300N/mm2, =2.0105N/mm2 )。外墻、內墻、樓梯間、電梯間、女兒墻均采用240厚蒸壓粉煤灰磚墻,外墻中間做40厚聚苯板夾心保溫層。窗全部為鋁塑門窗,室內門為木門,通向室外的門為鋁合金玻璃門,門窗的尺寸見建筑設計部分。2.
25、5 構件尺寸初選1橫向框架主梁h=()l=()l,取h=0.75m;b=()h =()0.75m=0.380.25m,取b=0m2次梁 h=()l=(),取h=0.6m; b=()h =()0.6m=0.30.2m,取b=。3框架柱查表可知,該框架結構的抗震等級為三級,其軸壓比限值,柱的尺寸可以根據柱的軸壓比按下列公式計算:; (2-1); (2-2)式中 為柱組合的軸壓力設計值;按簡支狀態(tài)計算的負載面積;折算在單位面積上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可根據實際荷載計算,也可近似取1215kN/ m2,本建筑選用13kN/ m2;為考慮地震作用組合后柱軸壓力增大系數(shù),邊柱取1.3,不等跨內柱取1.25,等
26、跨內柱取1.2;為驗算截面以上樓層層數(shù);柱截面面積;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框架柱軸壓必限值,此處可近似取,即對一級、二級和三級抗震等級,分別取0.7、0.8和0.9,該建筑為三級抗震,取0.9。該建筑的底層中柱的截面面積為:=1.2131037.24/(0.914.3)=230400mm為方便計算,所有框架柱均取截面=500mm500mm=250000mm2;按照抗震要求,柱截面中線與梁軸中線之間的偏心距不宜大于偏心方向柱寬的1/4,由以上可得偏心距為125mm1/4500=,滿足要求,這也是考慮強節(jié)點的要求。根據混凝土設計規(guī)范得規(guī)定,另考慮道最小板厚、防火及抗震的各項規(guī)定,故取頂層樓板厚
27、150mm,其余層樓板厚120mm。4樓板根據混凝土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另考慮道最小板厚防火及抗震得各項規(guī)定,故取t150mm。2.6 結構計算單元的選取該框架結構體系符合平面抗測力結構單元假定和剛性樓板假定,故計算簡圖分為水平力作用下的平面協(xié)同體系和豎向荷載作用下一榀框架分析。該工程選取軸線上的一榀框架作為計算分析對象,取頂層柱的形心線作為框架柱的軸線,梁軸線至板底,24層柱高度即為層高,取米米。計算簡圖如圖2-2: 圖2-2 計算簡圖第3章 結構設計計算.1屋面及樓面永久荷載標準值計算1屋面 40厚細石混凝土保護層 kN/m2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0kN/m2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 20
28、0.02=0.40 kN/m2 50厚擠塑板保溫層 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 200.02=0.40 kN/m2 最深處30mm厚1:6水泥砂漿找坡 7= kN/m2 150mm厚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 5kN/m合計: 6.88kN/m2 kN/m2 kN/m2) 2樓面40mm厚細石混凝土抹平 2240.88kN/m2120mm厚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 250.123.0 kN/m15mm厚天棚抹灰 150.26kN/m2 合計: kN/m2 kN/m2)3衛(wèi)生間、更衣室樓面10厚鋪地面磚 200.010.20 kN/m220mm厚水泥砂漿粘結層 20.40 kN/m220mm厚1:3水泥砂漿找
29、坡 200.020.40 kN/m2120厚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 250.123.0 kN/m215mm厚天棚抹灰 1715kN/m2 合計: 4.26kN/m2 kN/m2) kN/m2120 m2=720 kN, kN/m2 m -120 m2 kN樓面 kN樓梯間:(1.860+1.900)214)25 kN(66kN 屋面及樓面可變荷載標準值計算屋面雪荷載標準值: =1.00.35=0.35 kN/m2 kN/m2120m2kNkN/m2(6621.6-120)m2kN屋面及樓面活荷載標準值見表3.1 。 表3.1 均布活荷載標準值樓層活荷載標準值(kN/m2) 活荷載重(kN)上人屋面
30、不上人屋面一二三層(輔助房間2.5)機房層3. 3梁、柱、墻、門窗重力荷載計算1墻體重力荷載外墻:240mm蒸壓粉煤灰磚 15kN/m2 2170.68 kN/m2 涂 料: 200.5 kN/m2 共計: kN/m2內墻:240mm蒸壓粉煤灰磚 15 kN/m22170.68 kN/m2 共計:kN/m2女兒墻:240mm蒸壓粉煤灰磚 15 kN/m2 2170.68 kN/m2 涂料: 200.5 kN/m2 共計: kN/m22框架柱重力荷載: 底層:5.8270.5kN 24層:270.5kN機房層:327kN3梁重力荷載 梁側粉刷:2(0.750.15) 共計: kN/m2 0274
31、.05kN 梁側粉刷:2(0.600.15) 共計: kN/m2、柱、墻、門窗重力荷載匯總表層次梁(kN)柱(kN)墻(kN)機房層2-4層底層女兒墻11注:墻的荷載已考慮門窗的重量。 重力荷載代表值 計算地震作用時,房屋的重力荷載代表值應取結構和構配件自重標準值和各可變荷載組合值之和,并按下式計算: ; (3-1) 式中 體系質點重力荷載代表值(kN);結構構件、配件的永久荷載標準值(kN);結構或構件第可變荷載標準值(kN);可變荷載的組合值系數(shù),可按表采用??勺兒奢d種類組合值系數(shù)雪荷載屋面積灰荷載屋面活荷載不計入按實際情況計算的樓面活荷載按等效均布荷載計算的樓面活荷載藏書庫、檔案庫其它民
32、用建筑該建筑不考慮屋面積灰荷載,屋面雪荷載組合系數(shù)取0.5,屋面活荷載不計入,樓面活荷載按等效均布荷載計算,組合系數(shù)取0.5。計算每層的重力荷載代表值: =KN=KN=KN=8KN=KN集中于各樓層標高處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如圖所示。圖3-1 各質點重力荷載代表值3.2 框架側移剛度計算 框架梁線剛度計算梁的截面慣性矩=,為梁矩形部分的截面慣性矩,為考慮樓板對梁的轉動的約束作用而乘以的調整系數(shù),的值按表選取。表3.4 梁截面慣性矩調整系數(shù)取值樓面做法中框架梁邊框架梁現(xiàn)澆樓板裝配整體式樓面本工程橫梁線剛度具體計算如下表:表3.5 橫梁線剛度計算表位置梁長(m)bh(mmmm)I0=bh3/12ibE
33、CI0/L(Nm)ibECI0/L(Nm)機房層250600107107其他層3007501041043.2.2 框架材料為C30混凝土,Ec104N/mm2表3.6 柱線剛度計算表層數(shù)柱號H(m)bhI0=bh3/12ECI0/(Nm)24層邊500500107中500500底層邊500500052107中500500機房層中3503501073.2柱的側移剛度D值按下式計算: (3-2) 式中,為柱側移剛度修正系數(shù) ,對不同情況按表計算,其中表示梁柱線剛度比。表3.7 柱側移剛度修正系數(shù)位置邊柱中柱簡圖簡圖一般層底層固結鉸結根據上述方法計算出框架柱的側移剛度D值見表。表3.8 框架柱的側移
34、剛度計算表框架柱位置/ N/m24層邊框架邊柱(4根)107中柱(4根)107中框架邊柱(18根)107中柱(18根)1071層邊框架邊柱(4根)107中柱(4根)107中框架邊柱(18根)107中柱(18根)107機房層邊框架邊柱(2根)107中柱(2根)107中框架邊柱(1根)107中柱(1根)107由上表可以計算出每個樓層的側移剛度,見表 表3.9橫向框架層間側移剛度(kN/m)層次1234機房層(104) 橫向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結構的內力和側移計算3.3.1 橫向水平地震1. 框架自振周期計算 結構的基本自振周期采用頂點位移法,公式為 (3-3)其中:為結構基本周期考慮非承重磚墻影響系
35、數(shù),取為0.7。 為結構基本自振周期時的結構頂點假象位移。計算模型近似等效處理:由于地震作用沿高度呈倒三角分布,故對于機房層 ,可將其重力荷載代表值按公式G,4=G4+G5(H+h)/H放大后加到第四層上。即G,4=G4+G5 kN等效圖如下:圖3-2 重力荷載代表值等效圖結構的基本自振周期采用頂點位移法進行計算。頂點位移法的思路是:將以質量均勻分布的懸臂結構體系的基本周期用在重力荷載水平作用下所產生的水平頂點位移來表示。頂點位移可以通過將各質點重力荷載代表值水平作用于體系各質點上,然后,根據各樓層剛度,按靜力方法求出。層次Hi(m)/kNkN( 104kN/m)/mm/mm4321 由式3-
36、3可得結構的基本周期: 1.7=0.743S2.水平地震作用及樓層地震剪力計算工程上,多自由度彈性體系水平地震作用的計算一般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采用簡化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底部剪力法。這兩種方法也是我國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中采用的方法。該結構高度不超過30m,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變形以剪切型為主,故可用底部剪力法計算水平地震作用。底部剪力法的思路是:首先計算出作用于結構總的地震作用,即底部剪力,然后將總的地震作用按照一定規(guī)律分配到各個質點上,從而得到各個質點的水平地震作用。結構總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即底部剪力按下式計算: (3-4)式中 為相應于結構基本自振的水平地震影
37、響系數(shù)值;為結構等效總重力荷載,單質點應取總重力荷載代表值,多質點應取總重力荷載代表值的85%5g,查表得因為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場地土類別為二類場地,查表得故:=0.12= kNkN=N=kN因為,故需考慮頂部附加地震作用的修正;又因為,頂部附加地震系數(shù):=0.129s =0.129kN=kN各質點的水平地震作用為:,=891994.74kN,樓層剪力計算過程如表3.12.為保證結構基本安全性,根據建筑抗震規(guī)范第條規(guī)定, 抗震驗算時,結構任一樓層的水平地震剪力應符合下式要求: (3-5)式中 第i層對應于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的樓層剪力;剪力系數(shù),不應小于表規(guī)定的樓層最小地震剪力系數(shù)值,對豎向
38、不規(guī)則結構的薄弱層,尚應乘以1.15的增大系數(shù);第j層的重力荷載代表值。類別7度8度9度0.016(0.024)0.032(0.048)0.012(0.018)0.024(0.032)注: 1)基本周期介于3.5s和5s之間的結構,可插入取值;2)括號內數(shù)值分別用于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和的地區(qū)。層次/m/kN/ kNm/kN/kN/kN4321由表可得結構滿足最小剪力的要求。各質點水平地震作用及樓層地震剪力沿房屋高度的分布見圖3-5。 圖3-5各樓層剪力圖3 .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驗算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結構的層間位移和頂點位移分別按下式(3-6)和(3-7)計算: (3-6) (3-7)計
39、算過程見表3,表中還計算了各層的層間彈性位移e=/。表3.13 橫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計算層次/m/kN (104kN/m)/mm/mm4321由上表可見,最大層間位移發(fā)生在底層,根據結構抗震規(guī)范規(guī)定,對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1/550,其值1/5521/550,滿足要求。4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內力計算框架柱端剪力及彎矩分別按式(3-8)和(3-9)計算,各柱反彎點高度比按式3-10確定。 (3-8) (3-9) (3-10)式中 層柱的側移剛度;為該層柱的計算高度;為框架柱的反彎點高度比;為框架柱的標準反彎點高度比;為上、下層梁線剛度比修正值;、為上、下層層高變化時反彎點高度比的修正值。具體計算
40、過程及結果見表。層次4321/m/kN/104kN/mm邊柱/104kN/mm6中柱6注: 的量綱為kNm,的量綱為kN地震荷載作用下梁端彎矩、剪力及柱的軸力計算可根據節(jié)點平衡和剛度分配原則得到。左震作用下的內力圖如圖3-6所示。圖3-6左地震作用下框架彎矩圖、梁端剪力及柱軸力注: 1)彎矩的量綱為kNm,剪力的量綱為kN,軸力的量綱為kN;2)柱軸力中正號號表示壓力。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設防烈度為8度和9度的大跨度結構、長懸臂結構,以及設防烈度為9度區(qū)的高層建筑,除計算水平地震作用外,還應計算豎向地震作用。本建筑設防烈度為7度,不需進行豎向地震作用的計算。3.3.2 1風荷載標準值的計算
4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第條規(guī)定風荷載標準值按下式計算: (3-11) 式中 風荷載標準值(kN/m2);高度處的風振系數(shù);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基本風壓(kN/m2)。建筑處于類地區(qū),基本風壓kN/m2,矩形平面,建筑高度為m,H/B=/0.1% ,符合要求。5框架梁配筋圖 a 粱支座A、B左、B右處的配筋截面圖 b AB跨間處的配筋截面圖c BC跨間處的配筋截面圖圖3-16 框架梁配筋圖3.6.3 框架1基本數(shù)據:框架柱混凝土等級采用C30:, 縱向受力鋼筋選用:300,箍筋選用:210 框架柱截面尺寸為500mm500mm,保護層厚度為30mm,則(500-40)mm560mm; =
42、500-40=460對于C30的混凝土,1.0,鋼筋0.55,應滿足2柱軸壓比驗算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一層:二層:三層:四層:根據“強柱弱梁”調整柱端彎矩為了滿足強柱弱梁的要求,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條規(guī)定一、二、三級框架的梁柱節(jié)點處,除了框架頂層和柱軸壓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柱的節(jié)點外,柱端組合的彎矩設計值應符合下式要求: (3-18)式中 節(jié)點處上下柱端截面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組合的彎矩設計值之和,上下柱端的彎矩設計值,可按彈性分析分配;節(jié)點處左右梁端截面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組合的彎矩設計值之和,一級框架節(jié)點左右梁端均為負彎矩時,絕對值較小的彎矩應取零;柱端彎矩增大系數(shù),一級取1.4,二級取1
43、.2,三級取1.1。柱頂應滿足強柱弱梁的要求:三級抗震要求柱頂彎矩:按彈性分析分配柱上下端彎矩:, 二層:柱頂彎矩:按彈性分析分配柱上下端彎矩:, 三層:柱頂彎矩:不需要調整。則柱端彎矩調整匯總如表3.26,表3.31 調整后的柱端彎矩匯總層次4321截面柱頂柱底柱頂柱底柱頂柱底柱頂柱底174框架柱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柱同一截面分別承受正反向彎矩,故采用對稱配筋。以二層柱頂截面為例由內力組合表3.24,可得三種不利組合: 和 ,其中前兩種組合,為大偏壓破壞,且軸力相差不大,可只取第一種組合,因此考慮兩種內力組合: 和 第一組內力 在彎矩中有水平作用產生的彎矩75%M,柱的計算長度。, , 取因為,
44、所以取考慮另一組內力,為小偏壓破壞。此組內力是非地震組合,且無水平荷載效應,故不必進行調整,柱的計算長度。, , 取因為,所以取 按上式計算時,應滿足,因為,故按構造配筋且應滿足 單側配筋率,選422()總配筋率滿足要求。其它層的計算結果如下表3.32。表3.32 框架B柱正截面配筋表層數(shù)內力組合MN破壞形態(tài)e0eaei1eAs=As實配鋼筋四層柱頂Mmax大355.5 20375.5 11.10 621.74 0.14 698 422(面積1520mm2)Nmax大28.7 2048.7 11.74 294.91 0.22 0Nmin大203.7 20223.7 11.16 469.94 0
45、.14 146 柱底Mmax大190.8 20210.8 11.17 456.98 0.15 118 Nmax大15.5 2035.5 12.02 281.74 0.23 0Nmin大162.7 20182.7 11.20 428.91 0.14 8 三層柱頂Mmax大180.3 20200.3 11.18 446.51 0.27 347 Nmax大8.5 2028.5 12.27 274.74 0.42 0Nmin大169.0 20189.0 11.19 435.21 0.26 245 柱底Mmax大187.6 20207.6 11.17 453.83 0.28 428 Nmax大8.3 2
46、028.3 12.28 274.49 0.43 8的要求,柱端加密區(qū)長度取500mm和與(底層為;注:為箍筋的截面面積和長度,為箍筋包裹范圍內的混凝土核心面積,s為箍筋間距。 ,滿足最小體積配箍率的要求,非加密區(qū)剪力設計值: 可判斷只需構造配筋,且滿足s3020.15=,同時也大于該方向板截面面積的0.15,即528mm210001000.0015=150mm2。由于板的跨高比較大而荷載相對較小,一般情況下不需進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1梁的撓度與裂縫計算(1)撓度計算(以二層梁AB跨為例)A 集中力作用下引起的撓度計算1)構件內力分析所受集中荷載標準值:P=GK +QK
47、=+63.36=149.02kN,可算得,左端支座彎矩MAK=,右端支座彎矩MBK=彎中彎矩標準值為:,則由圖乘法求跨中撓度的計算簡圖如圖3-18圖3-20 集中力作用下的撓度計算簡圖2)求各段剛度計算受彎構件的短期剛度Bs,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8.條規(guī)定Bs采用半理論半經驗公式: (3-22)式中 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shù):當1時,取=1;對直接承受重復荷載的構件,取=1;鋼筋彈性模量與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比值:=;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筋率,;受壓翼緣截面面積與腹板有效截面面積的比值,=;截面的有效高度。 計算受彎構件的剛度B,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8.條規(guī)定受彎構件的剛度B的計算公式為:
48、 (3-23)式中 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彎矩,取計算區(qū)段內的最大彎矩值;按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計算的彎矩,取計算區(qū)段內的最大彎矩值;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下受彎構件的短期剛度;考慮荷載長期作用對撓度增大的影響系數(shù),,其中,。從彎矩圖上可以看出,應將AB梁分為AC、CD、DB三段.按剛度最小原則,需分別求其剛度.AC段剛度求kNm有關參數(shù):, 計算短期剛度計算剛度BCD段剛度求kNm有關參數(shù):, 計算短期剛度計算剛度B顯然1/2B1/B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當計算跨度內的支座截面抗彎剛度不大于跨中截面的剛度的兩倍或不小于跨中截面抗彎剛度的二分之一時,該跨可按等剛度構件進行設計,其構件剛
49、度可取支座最大彎矩截面剛度1014。3)圖乘法求其撓度B 均布荷載作用下引起的撓度計算1)構件內力分析所受均布荷載標準值:gk+qK=4.86+0=4.86kN/m,左端支座彎矩MAK=右端支座彎矩MBK=-彎中彎矩標準值為:計算簡圖如圖3-21 圖3-21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簡圖2)圖乘法求其撓度總的撓度,(2)框架裂縫驗算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條規(guī)定,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的最大裂縫寬度(mm)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3-24) (3-25) (3-26) (3-27)式中 構件受力特征值,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表-1采用; 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shù):當1時,取=1;
50、對直接承受重復荷載的構件,取=1; 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鋼筋混凝土構件縱向受拉鋼筋的應力或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縱向受拉鋼筋的等效應力,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條計算;鋼筋彈性模量,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條采用;最外層縱向受拉鋼筋外邊緣至受拉區(qū)底面的距離(mm):當=20時,取=20;當65時,取=65;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縫寬度計算中,當0.01時,取=1.01;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對軸心受拉構件,取構件截面面積;對受彎、偏心受壓和偏心受拉構件。取=,此處,為受拉翼緣的寬度、高度;受拉區(qū)縱向非預應力鋼筋截面面積;受拉區(qū)縱向預應力鋼筋截面面積;受拉區(qū)縱向
51、受力鋼筋的等效直徑(mm);受拉區(qū)第i種縱向鋼筋的公稱直徑(mm);受拉區(qū)第i種縱向鋼筋的根數(shù);受拉區(qū)第i種縱向鋼筋的相對粘性特征系數(shù)。由前面計算知:,;鋼筋為HRB335級,故 (滿足)(3)框架柱的裂縫寬度驗算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第條規(guī)定對的偏心受壓構件,可不驗算裂縫寬度,本設計中的取值由非抗震組合時,最大軸力對應的彎矩組合來確定的,=, 0.55,所以不需驗算裂縫寬度。 樓梯設計(以1號樓梯為例)1梯段板的設計(1)確定板厚梯段板的厚度為/30=4200/30=140mm,取h=150mm;(2)荷載計算(取1m寬的板作為計算單元)踏步尺寸,底板厚d=150mm, 4恒載: m50m25k
52、N/m=1.875kN/m;4m5m25kN/m=kN/m;20mm找平層 (+0.150)/20kN/m=0.600 kN/m;恒荷載標準值 =6.670kN/m; 恒荷載設計值 kN/m=kN/m;活荷載標準值 =3.5kN/m1m=3.5kN/m;活荷載設計值 3.5kN/m=kN/m; 總荷載=+=kN/m;(3) 內力計算如圖3-22所示,梯段板的計算簡圖=m;考慮梯段斜板與平臺梁的整體連接,斜板的跨中彎矩相對于間支梁有所減少,跨中彎矩M= kNm; 圖3-22 踏步板計算簡圖(4)配筋計算 -25=150-25=125mm;=0.550;081000125=644mm;受力鋼筋選用
53、B10120(=651mm),分布鋼筋選用8300(每踏步下一根)。2平臺板計算1)荷載計算(取1m寬板帶計算)。恒荷載:平臺板自重(假定板厚為120mm)2m1m25kN/m320mm厚找平層 1m20kN/m=0.40kN/m;恒荷載標準值 kN/m; 恒荷載設計值kN/m=kN/m;活荷載標準值 kN/m1=kN/m;活荷載設計值 kN/m=3.5kN/m; 總荷載 =+=kN/m;2)內力計算=2/2=m;跨中彎矩 =2/8=kNm;3)配筋計算=0. 027=0.550;27100095=122mm;選用B8200.(=251mm)。3.平臺梁計算1)荷載計算樓梯段傳來 kN/m/2
54、=kN/m;平臺板傳來 kN/m(/2+0.20)= kN/m;梁自重(假定bh=200mm400mm)(0.4002)m25kN/m=kN/m;q=+=kN/m;2)內力計算+0.24=m; 3.9m=m取兩者中較小者,m;=/8= kNm=/2=kN;3)配筋計算(1)縱向鋼筋(按第一類倒L形截面計算)翼緣寬度取值= /6=682mm; =200+1900/2=1150mm;取較小值 =682mm;=;682365mm=mm;選用318縱向鋼筋(As=763 mm)。(2)箍筋計算200365=8kNkN;故按構造配筋,選用8200. 基礎設計(以B柱柱下基礎為例)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柱下獨立基
55、礎的形式主要有錐形和階形兩種,本建筑采用現(xiàn)澆錐形基礎。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擴展基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根據結構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環(huán)境類別為二b類的結構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所以混凝土選用C30,鋼筋選用HRB335級。3.7傳至基礎的荷載包括框架柱傳來的彎矩、剪力和軸力、基礎的自重、回填土的重量、底層地基梁傳來的軸力和彎矩。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不超過8層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可不進行天然地基及基礎的抗震承載力驗算。另外,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3.0.1和3.0.2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的劃分可確定本建筑設計等級為丙級,可不進行地基變形驗算。確定持力層
56、及地基承載力計算根據已知土層情況,確定柱基礎埋置在第三層含粘性土粗礫砂上,則基礎埋深定為1.5m。假設基礎寬度b3m,則不需寬度修正,中砂、粗砂、礫砂和碎石類土的深度修正值為3.0,則修正后的承載力特征值為:基礎底面尺寸確定由柱傳至基礎頂面的最不利的荷載效應標準組合:柱頂彎矩: 柱底彎矩: 剪力:柱底軸力:則基礎底面積:考慮偏心的影響,將基礎底面積增大10%40%,5.80=6.96m2選用正方形基底,取b=2.7m ,b3.0m, 不須修正地基承載力。驗算基底邊緣最大壓力:,作用在基底中心的彎矩、軸力分別為: 基礎高度確定基礎高度取為1000mm,基底墊層高度取為100mm,鋼筋保護層厚度取
57、為40mm,則h0=960mm,則,且由于變截面破壞錐面位于柱邊破壞錐面之外,故該基礎只需進行柱邊處抗沖切驗算。由柱傳至基礎頂面的最不利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有三組: 和 各組荷載效應基本組合作用下的基底最大凈反力為: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故抗切驗算按第一組荷載設計值作用下的地基凈反力計算。沖切破壞的斜面位于靠近一側,此斜面上沖切力為:又因為,800mm2000mm,由內插法求得7,所以V=7(500+960)960=,故基礎滿足抗沖切要求?;A底面配筋計算基礎底面配筋計算包括偏心方向和軸心方向兩個方向的配筋,沿偏心方向的配筋計算由前述三組荷載設計值作用下最大地基凈反力的分析可知,應按第一組荷載
58、設計值作用下的地基凈反力計算;而沿另一個方向為軸心受壓,應按軸力最大的第三組荷載設計值作用下的地基凈反力計算。沿偏心方向的配筋計算在第一組第一組荷載設計值作用下,相應于柱邊截面的凈反力計算柱邊截面處彎矩: =配筋選用14B14(B14200),滿足構造和配筋要求。沿軸心受壓方向的配筋計算在第二組荷載設計值作用下,均勻分布的地基反力計算柱邊截面處彎矩:=配筋選用14B14(B14200),滿足構造和配筋要求。第4章 施工組織設計 建筑性質本工程名稱為龍口光華電度表廠一分廠 ,位于山東省龍口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濱海路以北,平面形式為矩形,占地面積約為占地面積為,共四層,無地下室。總建筑面積為5984.
59、00 m2,建筑高度為m。4.1.2 本工程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C30,柱截面尺寸均為500mm500mm;主梁截面尺寸為300mm750mm,次梁截面為250mm600mm,屋面板厚度為150mm,樓板厚度為120 mm?;A形式2.0m.基礎埋深1.1m,含粘性土粗礫砂為持力層。獨立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C30,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C15 自然條件1 氣溫:冬季采暖計算溫度-7,夏季通風計算溫度272 風向:夏季主導風向東南,冬季西北。3 降雨量:年降雨量為,小時最大降雨量。工程地質條件及地理情況1 工程地質概況:地勢平坦,在水平方向上土層分布均勻,表層為素填
60、土和粉質粘土,最薄處厚度為1.1m,以下為含粘性土粗礫砂層,地基承載力為f1=360kN/m2 水文地質概況:最高地下水,常年,無腐蝕性。3 地震烈度:地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5g4建設地點的地理情況:建筑地點的地形較平坦,無障礙物影響施工,擬建車間南面臨道,車間周圍的空地可供施工使用,建筑地點無地下埋設物。場地類別為二類,室外環(huán)境類別為二(b)類,室內環(huán)境類別為一類。裝飾工程本工程外墻面為藍色涂料,窗全部采用鋁合金窗,地面為混凝土水泥地面,屋面為上人屋面。施工流向與施工順序根據先地下,后地上;先主體,后維護;先結構,后裝飾的一般原則,本工程的各分部工程劃分及施工順序為:基礎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農機租賃市場準入合同范本資訊4篇
- 二零二五版拌合料生產技術改造與升級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地勞務用工與綠色施工技術研發(fā)與推廣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舊設備買賣及拆解回收再利用合同3篇
- 2025年度綠色交通募集資金三方監(jiān)管與執(zhí)行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少兒興趣班教室租賃及教學用品供應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科技園區(qū)場地租賃及研發(fā)合作合同4篇
- 關于2025年度民法典規(guī)定協(xié)議離婚期限及法律支持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區(qū)建設合同投標單位保密保證
- 二零二五年度外架工程風險評估與控制服務合同
- 物業(yè)民法典知識培訓課件
- 2023年初中畢業(yè)生信息技術中考知識點詳解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數(shù)學人教版上冊寒假作業(yè)(綜合復習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萬方數(shù)據資源介紹》課件
- 醫(yī)生定期考核簡易程序述職報告范文(10篇)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學概論
-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點解讀
- 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課件
- 交通運輸類專業(yè)生涯發(fā)展展示
- 2024年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神經重癥氣管切開患者氣道功能康復與管理專家共識(2024)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