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關于城市家庭財產調查_第1頁
首次關于城市家庭財產調查_第2頁
首次關于城市家庭財產調查_第3頁
首次關于城市家庭財產調查_第4頁
首次關于城市家庭財產調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1/41首次都市家庭財產調查概述篇一:家庭財產總量和結構(一)家庭財產的總量及分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年均增長達到9.5%,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那個速度是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的3倍。都市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提高了17倍(名義增長)。作為收入增長的必定結果,都市居民家庭財產積存也日漸增多。本文所指家庭財產的內涵要緊由四部分組成:家庭金融資產、房產、家庭要緊耐用消費品現值和家庭經營資產。調查結果顯示,截止到2002年6月底,都市居民家庭財產戶均總值為22.83萬元。1、近一半都市居民的家庭財產集中在15萬30萬元之間有48.5%的被調查戶家庭財

2、產在15萬30萬元之間,有34.8%的被調查戶家庭財產在15萬元以下,有16.7%的被調查戶家庭財產在30萬元以上。2、大中小都市之間居民家庭財產差異明顯,大都市居民戶均財產最高大都市居民戶均財產為27.74萬元,中等都市居民家庭戶均財產為19.84萬元,小都市居民家庭戶均財產為15.50萬元。大都市家庭財產總量接近小都市的2倍,其財產差異的要緊緣故是大小都市之間房產價值的差異,由于大中小都市之間存在著級差地租,同等面積的房產,大都市要比小都市更有價值,從而使得大都市居民家庭財產價值遠遠高于小都市。表1:不同都市家庭財產差異(單位:元)都市規(guī)模家庭財產總額與平均水平之比大2774351.22中

3、1984080.87小1550330.68總體平均2283181.003、戶主年齡在35-40歲之間的家庭財產最多戶主年齡在35-40歲之間的家庭財產最多,為28.20萬元。另有:戶主年齡在40-45歲之間的家庭其財產為25.87萬元,戶主年齡在45-50歲之間的家庭其財產為26.83萬元,戶主年齡在50-55歲之間的家庭其財產為19.37萬元,戶主年齡在55-60歲之間的家庭其財產為22.94萬元,戶主年齡在60-70歲的家庭其財產為16.23萬元,戶主年齡在70歲以上的家庭其財產最少,為15.65萬元。詳情請見表2。表2:戶主不同年齡家庭財產差異(單位:元)戶主年齡家庭財產總額與平均水平之

4、比30歲以下1809610.7930- 35歲2039740.8935- 40歲2819781.2440- 45歲2587361.1345- 50歲2683401.1850- 55歲1936700.8555- 60歲2294441.0160- 70歲1623210.7170歲以上1565410.69總體平均2283181.004、戶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財產越多戶主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長,家庭財產越多。戶主文化程度為碩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財產最多,戶均財產為49.94萬元;戶主文化程度為大學本科的家庭,戶均財產為37.29萬元;戶主文化程度為大學??频募彝艟敭a為30.43萬元,戶主文化

5、程度為中專的家庭,戶均財產為21.21萬元;戶主文化程度為高中的家庭,戶均財產為18.71萬元;戶主文化程度為初中的家庭,戶均財產為15.28萬元;戶主文化程度為小學的家庭,戶均財產為14.39萬元。表3:戶主不同文化程度家庭財產差異(單位:元)戶主文化程度家庭財產總額與平均水平之比碩士及以上4994022.19大學本科3729331.63大學???042691.33中專2120730.93高中1870860.82初中1528490.67小學1439310.63總體平均2283181.005、戶主職業(yè)對家庭財產的阻礙戶主職業(yè)不同,家庭財產差異明顯。在所調查的職業(yè)中,股份企業(yè)負責人的家庭財產最多

6、,為158.09萬元,其次為私營企業(yè)經營者,其家庭財產為156.15萬元。家庭財產排名前20位的職業(yè)見表4。表4:不同職業(yè)戶主家庭財產差異(單位:元)戶主職業(yè)家庭財產總額占樣本比重與平均水平比戶主職業(yè)家庭財產總額占樣本比重與平均水平比股份企業(yè)負責人15808770.636.92三資企業(yè)人員3432560.531.50私營企業(yè)經營者15615061.206.84國家機關負責人3294751.401.44證券業(yè)務人員6526750.152.86國有企業(yè)負責人3252012.001.42文藝個體戶6016400.052.64娛樂服務人員3187200.101.40IT從業(yè)人員5698840.182.

7、50文藝創(chuàng)評人員3146330.081.38個體經營者5137624.452.25高級廚師2876450.231.26銀行業(yè)務人員4238870.931.86職業(yè)股民2614760.051.15社會中介人員3691700.201.62工程技術人員2591674.201.14教 授3586090.201.57科學研究人員2372860.181.04事業(yè)單位負責人3486181.101.53演 員2236450.030.986、有經營活動的家庭其財產明顯高于無經營活動的家庭有經營活動的家庭其財產明顯高于無經營活動的家庭。有經營活動的家庭其財產為64.87萬元,無經營活動的家庭其財產為17.67萬元

8、,前者是后者的3.7倍。(二)家庭財產的結構1、房產在家庭財產構成中比重最高在都市家庭財產的構成中,家庭金融資產為7.98萬元,占家庭財產的34.9%;房產為10.94萬元,占家庭財產的47.9%;家庭要緊耐用消費品現值為1.15萬元,占家庭財產的5%;家庭經營資產為2.77萬元,占家庭財產的12.2%。2、財產在100萬元以上的家庭,其財產結構與其它家庭差異明顯:金融資產和家庭經營資產比重明顯高于平均水平,房產比重明顯低于平均水平大多數家庭的財產結構十分相似。但財產在100萬元以上的家庭,其財產結構與其它家庭差異明顯:金融資產和家庭經營資產比重明顯高于平均水平,房產比重明顯低于平均水平。該類

9、家庭的財產總量為253.45萬元,其中家庭金融資產為98.27萬元,占家庭財產的38.8%,高于平均水平8.2個百分點;房產為44.80萬元,占家庭財產的17.7%,低于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家庭要緊耐用消費品現值為12.51萬元,占家庭財產的4.9%,高于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家庭經營資產為62.87萬元,占家庭財產的24.8%,高于平均水平5.6個百分點。3、10%的富裕家庭占都市居民全部財產的45%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財產總額占全部居民財產的1.4%,而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財產總額占全部居民財產的45.0%,另外80%的家庭占有財產總額的53.6%。都市居民家庭財產的基尼系數為

10、0.51,遠遠高于都市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0.32。概述篇二:家庭金融資產的分布我國都市居民家庭金融資產要緊由人民幣和外幣兩部分組成,其中人民幣金融資產又由儲蓄存款、國庫券、股票(含基金按現價計)、其它有價證券、儲蓄性保險(累計交款額)、借出款、手存現金、住房公積金余額和其它人民幣金融資產組成;外幣金融資產由外幣儲蓄存款、外幣手存現金和B股票(折成美元)等組成。金融資產是居民財產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部分。作為衡量社會經濟進展水平的一個客觀尺度,居民金融資產的增長與國民經濟綜合實力的提高高度相關。改革開放往常,都市居民生活只及溫飽水平,稱不上什么金融資產。在1984年,也確實是我國都市改革開放的頭一

11、年,都市居民戶均金融資產僅為0.13萬元。到1990年,改革開放只6個年頭,戶均金融資產達到0.79萬元,比1984年增長4.9倍,平均年遞增34.4%。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我國經濟實現騰飛,居民金融資產也得到快速積存,至1996年6月末,戶均達到3.1萬元,比1990年增長2.9倍,平均年遞增21.4%。依照最近對部分都市的抽樣調查,至2002年6月末,戶均達到7.98萬元,比1996年又增長1.6倍,平均年遞增17.3%。從1984年到2002年戶均金融資產增長速度為25.5%。(一)都市居民金融資產的總量與結構都市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為7.98萬元,其中人民幣金額為7.37萬元,

12、占92.4%;外幣折合人民幣為0.61萬元,占7.6%。1、都市家庭戶均擁有人民幣金融資產7.37萬元,其中儲蓄存款占69.4%在人民幣金融資產中,儲蓄存款以絕對優(yōu)勢排在首位,其戶均擁有金額為5.12萬元,在人民幣資產中所占比重達到69.4%,也確實是講都市家庭近七成的人民幣目前都存放在銀行中儲蓄,這表明我國居民的投資觀念仍較為保守,對資金的安全性過于看重,進行高風險金融投資的意識不強。排在第二位的項目是股票(A股),戶均擁有金額為0.74萬元,在人民幣資產中的比重差不多達到10.0%。與國庫券相比,股票這一金融資產形式屬于后起之秀,但由于其回報率明顯較高,因此目前市民投資在股票上的資金已遠遠

13、超過國庫券。排在第三位的項目是國庫券,戶均擁有0.32萬元,占人民幣資產的4.4%。購買國債曾長期是都市居民除存款之外唯一可選擇的投資方式,但隨著股票市場和保險市場的恢復重建,居民原投向國債的資金出現較為明顯的分流。因此國庫券在人民幣資產中的重要性目前已下降至第三位。排在四至八位的項目依次為儲蓄性保險、住房公積金存款、手存現金、借出款和其他有價證券,具體金額及所占比重見表5:表5:人民幣資產金額分布情況資產項目戶均擁有金額(元)結構百分比(%)人民幣資產合計73706100.00其中:儲蓄存款5115669.41股票(A股)737410.00國庫券32104.36儲蓄性保險30944.20住房

14、公積金余額30364.12手存現金27303.70借出款25123.41其他有價證券3590.49其他2350.322、都市家庭戶均擁有外幣資產0.61萬元,其中儲蓄存款占96.5%改革開放后,隨著對外交往活動的日趨頻繁和政府對外匯管制的逐步放松,擁有外幣資產的都市家庭不斷增多。在本次調查中,都市居民戶均外幣資產差不多達到0.61萬元(已折算為人民幣,下同),在家庭金融資產中的比重上升至7.6%。與人民幣資產相比,外幣資產的構成項目相對簡單,要緊包括儲蓄存款、手存現金和股票(B股)三項。從資金分布情況看,由于不能在國內流通,因此外幣絕大多數都被居民存入了銀行,因此在外幣資產各構成項目中,儲蓄存

15、款的戶均金額最高(0.58萬元),所占比重也最大(96.5%)。排在第二位的是手存現金,戶均154元,占家庭外幣資產的2.5%,這部分資金要緊是沒有必要存入銀行的小額零散外幣,因其無法流通而最后沉淀在居民手中。排在最后的是股票(B股),戶均62元,僅占家庭外幣資產的1.0%,由于投資B股需要外幣資金達到一定規(guī)模,多數家庭尚無此實力,因此其平均擁有金額較低。表6:都市居民家庭外幣資產資產項目平均水平(元/戶)外幣金融資產合計6057其中:儲蓄存款5842手存現金154股票(B股)62(二)都市居民金融資產差異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收入分配政策的不斷調整,以及私營企業(yè)和“三資”企業(yè)的快速進展,都

16、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從而造成居民金融資產數量在居民家庭間的分布呈不平均態(tài)勢。從調查結果看,金融資產現在確實出現了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趨勢,戶均金融資產最多的20%家庭擁有都市金融資產總值的比例目前約為66.4%。為獲得上述結果,我們對原始調查數據進行了如下處理:首先按照戶均金融資產由低到高對被訪家庭進行排序;接著將排序后的樣本戶五等分,每組家庭均占總樣本的20%;然后計算出該組家庭擁有的金融資產總值,并與全部家庭金融資產總值相比較;最后即可得到每一組家庭在全部都市家庭金融資產總值中所占份額。詳細計算結果見表7。表7:金融資產總值在都市居民家庭中的分布情況單位:%按戶均金融資產排序分組第

17、一組(20%)第二組(20%)第三組(20%)第四組(20%)第五組(20%)合計金融資產合計1.34.99.817.666.4100.0 一、人民幣金融資產 1.45.210.218.564.7100.0 其中:儲蓄存款 1.25.010.418.764.8100.0 國庫券 0.33.08.415.872.5100.0 股票(A股) 0.43.06.215.474.9100.0 二、外幣資產0.30.94.95.888.1100.0 其中:儲蓄存款 0.20.94.35.489.1100.0 手存現金 2.70.927.914.154.5100.0 股票(B股) 0.00.00.026.8

18、73.2100.0(三)家庭及個人的不同特征對金融資產分布的阻礙家庭以及家庭成員的的不同特征對家庭財產的阻礙十分明顯。下面我們以文化程度、職業(yè)、是否有經營活動以及所在都市規(guī)模等特征(前二種的特征以戶主為準)為阻礙因素,對金融資產的分布狀態(tài)做進一步觀看。1、戶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金融資產越多戶主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長,家庭金融資產越多。戶主文化程度為碩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金融資產最多,戶均財產為22萬元;戶主文化程度為大學本科的家庭戶均金融資產為16.02萬元,戶主文化程度為大學專科的家庭戶均金融資產為10.64萬元,戶主文化程度為中專的家庭戶均金融資產為6.44萬元,戶主文化程度為高中的

19、家庭戶均金融資產為5.69萬元,戶主文化程度為初中的家庭戶均金融資產為5.2萬元,戶主文化程度為小學的家庭戶均金融資產為4.82萬元。表8:金融資產在不同文化程度都市家庭中的分布情況單位:元總體平均碩士以上大學本科大學專科中專高中初中小學戶均人民幣資產7976322003216017610633864460569105199448222與總體平均水平之比12.762.011.330.810.710.650.602、戶主職業(yè)對家庭金融資產的阻礙從金融資產在不同職業(yè)調查戶中的分布情況看,戶主為股份制企業(yè)負責人的家庭金融資產最多,戶均69.09萬元,已接近70萬;其次為私營企業(yè)經營者,戶均62.03

20、萬元,也超過60萬大關。除此之外,其它職業(yè)家庭的金融資產均未能達到60萬元水平,其中不足60萬但超過40萬的職業(yè)有一種,即文藝個體戶,戶均擁有40.13萬元;不足40萬但超過20萬的職業(yè)有三種,分不是證券業(yè)務人員、銀行業(yè)務人員和IT從業(yè)人員,金額依次為24.01萬元/戶、23.98萬元/戶和20.26元/戶。另外,排名進入前十位的職業(yè)/身份還有以下幾種:教授(15.53萬元/戶)、個體經營者(13.94萬元/戶)、文藝創(chuàng)評人員(13.93萬元/戶)和事業(yè)單位負責人(12.50萬元/戶)。詳情資料見表9:表9:金融資產在不同職業(yè)家庭中的分布情況單位:元排名職業(yè)/身份金融資產排名職業(yè)/身份金融資產

21、1股份企業(yè)負責人69091419保險業(yè)務人員832702私營企業(yè)經營者62033820大中小學教師813603文藝個體戶40134521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730354證券業(yè)務人員24013022辦事人員682485銀行業(yè)務人員23980823購銷人員676736IT從業(yè)人員20258424會計人員666837教授15531525其它專業(yè)人員612898個體經營者13938326新聞出版人員609419文藝創(chuàng)評人員13933827其它自由職業(yè)者5999310事業(yè)單位負責人12504428不便分類人員5288811社會中介人員12134327演 員4840012高級廚師12027430法律專業(yè)人員479

22、2713職業(yè)股民12021031其它服務人員4725414科學研究人員12004832生產運輸人員4494715工程技術人員11966433運輸服務人員4435916三資企業(yè)人員11333234農林牧漁人員4142617國家機關負責人11009235娛樂服務人員3453218國有企業(yè)負責人10705436工藝美術人員15800從調查結果看,戶均金融資產擁有量排在前列的職業(yè)與人們心目中的高薪職業(yè)差不多吻合,因此金融資產與職業(yè)的關系實質上只是其與收入關系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而已。3、從事經營活動的家庭戶均金融資產為非經營家庭的3.5倍都市中現有一成左右(10.9%)的家庭從事各種方式和類不的經營活動

23、,由于資本積存到一定規(guī)模后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將成倍增長,因此這部分家庭擁有的各項資產均明顯多于非經營家庭,金融資產自然也不例外。調查結果顯示,從事經營活動的都市家庭戶均金融資產目前差不多達到21.98萬元,而非經營家庭僅為6.26萬元,前者相當于后者的3.5倍,雙方差距較為懸殊。4、大中小都市外幣資產差異明顯調查表明,我國個人外幣資產目前要緊集中在大都市居民手中。從擁有金額看,大都市戶均外幣資產現已突破1萬元,達到1.14萬元,而中等都市和小都市僅為1435元和718元,前者分不相當于后者的8倍和16倍。除總資產遙遙領先外,大都市家庭在外幣資產各構成項目上的戶均金額均數倍于中小都市,詳細資料見表

24、10:表10:不同規(guī)模都市居民家庭外幣資產擁有情況(元/戶)資產項目大都市中等都市小都市外幣金融資產合計114391435718其中:儲蓄存款110571352687手存現金2804432股票(B股)102380注:小都市調查戶中目前無一人投資B股,因此戶均金額為0。除戶均金額領先外,大都市居民擁有的外幣資產在其家庭金融資產中的比重也明顯高于中小都市。調查結果顯示,在大都市家庭金融資產中,外幣資產差不多占到了11.1%,而中小都市該比例僅為2.3%和1.4%。這表明外幣資產目前已成為大都市家庭金融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中小都市則言之尚早。概述篇三:家庭房產狀況房產差不多成為都市居民家庭財產中

25、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住房制度改革中,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分配格局發(fā)生了的變化,一部分個人通過較低的價格購買了價值較高的原屬于國家或集體的住房,從而在國家讓利的前提下使個人在自己的財產總量上增加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一)房產差不多情況家庭房產要緊由公房、租賃私房、私房、部分產權的私房(特指購買公有現住房產權)等四類房產組成。從狹義上講,房產價值應僅包括房屋自身的價值,但從廣義上講,由于裝修依附于房屋存在并能為其帶來一定程度的升值,因此在報告中我們將裝修價值也計入了房產總值。也確實是講本文中提到的房產價值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為房屋自身價值,另一部分為裝修附加價值。經對房屋及附帶裝修現有價值評估測

26、算并匯總后得到的結果顯示,都市家庭現有房產價值(含裝修)為10.94萬元/戶,其中私房及部分產權的私房現值為9.89萬元,公房現值為0.7萬元,家庭裝修現凈值為0.35萬元。房產在家庭總資產中所占比重已接近一半,達到了47.9%。其中大、中、小都市該比例分不為49.3%、45.1%和48.1%。上述結果表明,房產已逐漸成為我國一般居民家庭價值量最大的財產。(二)阻礙房產的差不多因素1、大都市居民所擁有的平均房產價值遠遠超過中等都市和小都市在不同規(guī)模都市中,大都市家庭現有房產價值最高,達13.69萬元/戶;中等都市居中,為8.95萬元/戶;小都市殿后,戶均7.46萬元。從這一結果看,中小都市之間

27、的差距相對較小,而二者與大都市相比則差距懸殊。造成大都市房產價值高高在上的緣故要緊有兩個:一是大都市人口密度大,土地資源緊缺,因而其房屋自身價值較高,二是大都市居民在裝修方面的資金投入量明顯超過中小都市,由其帶來的附加值自然也較高。2、房產價值與居民收入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戶主收入越高,其家庭所擁有的房產價值則越大資產來源于收入的積存,因此房產價值與居民收入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從調查結果看,戶主收入越高,其家庭所擁有的房產價值便越大。在不同收入的家庭中,擁有房產價值最低的是戶主月收入不足300元的家庭,戶均5.99萬元,僅達到平均擁有量的54.8%;當戶主月收入上升至300500元時

28、,戶均房產價值則提高到6.59萬元;而當戶主月收入進一步攀升,達到500800元時,戶均房產價值則相應升高至8.21萬元。依此類推,戶主收入每上一個臺階,其家庭房產價值也隨之躍升一個層次。詳細情況見表11:表11:按戶主收入分組的都市居民家庭房產價值分布情況(元)戶主月收入房產價值戶主月收入房產價值戶主月收入房產價值300以下599288001000923452000400020758730050065858100015001140714000800024701850080082142150020001630468000以上3091203、戶主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庭擁有的房產價值越大隨著市場關于資

29、源配置的重要性越來越高,人力資本在財寶分配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高學歷者比低學歷者更易進入高薪行業(yè)和謀得重要職位,因此他們的收入和所擁有的財產一般要高于后者,在房產方面也如此。從調查結果看,戶主為碩士及碩士以上學歷的家庭房產價值最高,戶均達到22.43萬元;其次為大學本科,戶均15.87萬元;第三為大學??疲瑧艟?3.94萬元;排在四至六位的依次是中專、高中、初中和小學,平均房產價值分不為10.04萬元/戶、9.89萬元/戶、7.88萬元/戶和7.64萬元/戶。4、戶主從事高薪職業(yè)或身居單位要職的家庭所擁有的房產價值相對較高從職業(yè)/身份與房產價值的關系看,在各種職業(yè)(指戶主職業(yè),下同)的家庭中,

30、平均房產價值超過30萬的職業(yè)有一種,即私營企業(yè)經營者,戶均達到31萬元;不足30萬但超過20萬的職業(yè)有三種,分不是娛樂服務人員、證券業(yè)務人員和股份制企業(yè)負責人,房產價值依次為27.8萬元、24.43萬元和22.2萬元;未達20萬但超過15萬的職業(yè)有十種,依房產價值高低為教授(19.5萬元/戶)、社會中介人員(19萬元/戶)、事業(yè)單位負責人(18.91萬元/戶)、三資企業(yè)人員(17.47萬元/戶)、國家機關負責人(17.14萬元/戶)、銀行業(yè)務人員(16.93萬元/戶)、國有企業(yè)負責人(16.62萬元/戶)、演員(16.51萬元/戶)、IT從業(yè)人員(16.44萬元/戶)和工藝美術人員(15.13

31、萬元/戶)。從上面提到的擁有房產價值較高的這十幾種職業(yè)/身份看,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各單位負責人或私營企業(yè)主,另一類則為證券、銀行、IT、三資企業(yè)等高收入職業(yè)或行業(yè)從業(yè)人員,由此可見,房產價值的大小歸根結底依舊由家庭收入高低所決定的。概述篇四:家庭要緊耐用消費品凈現值家庭要緊耐用消費品要緊由非經營性家用汽車和購買原值500元以上,產品壽命一年半以上的要緊耐用消費品。本次調查要緊結果如下:(一)都市家庭耐用消費品現值已達1.15萬元消費是收入的函數,一般來講消費水平由收入水平來決定。隨著我國都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居民消費能力也隨之不斷升級,從十幾年前的“拾元級”、“百元級”、“千元級”到近幾

32、年的“萬元級”、“拾萬元級”,消費品的檔次越來越高,消費周期越來越短,折舊越來越快。調查顯示,都市家庭擁有汽車及其它耐用消費品現值已達1.15萬元。(二)都市家庭戶均汽車現值為0.29萬元,與收入顯著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都市家庭戶均汽車現值為0.29萬元,戶均擁有汽車0.03輛(3輛/百戶),相應的購車支出為0.37萬元/戶。在不同收入家庭中,由于高收入家庭汽車擁有率較高,因此其戶均汽車現值也較高,二者顯著相關。其中戶均汽車現值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年收入10萬元以上、810萬元和68萬元的家庭,金額分不達到9.5萬元、3.27萬元和1.25萬元,詳細資料見表12:表12:不同收入家庭戶均購車支出及

33、汽車現值戶均年收入每百戶擁有汽車量(輛)戶均購車支出(元)戶均汽車現值(元)汽車現值占家庭總資產比重(%)1.0萬元以下039350.041.0-1.5萬元0176650.061.5-2.0萬元16214450.312.0-2.5萬元11671300.072.5-3.0萬元15434000.183.0-3.5萬元2273720100.743.5-4.0萬元2335924860.844.0-4.5萬元4498531645.384.5-5.0萬元3397330144.745.0-5.5萬元5492144445.285.5-6.0萬元10964267314.976.0-8.0萬元1415359125

34、475.038.0-10.0萬元3842896326675.0610.0萬元以上65120308949695.37合 計3372128541.25注:戶均年收入1.0萬元以下和1.0-1.5萬元之間的家庭每百戶汽車擁有量接近0輛,故表中數據為0。調查結果還顯示,汽車現值目前在我國都市家庭財產總值中所占比重為1.3%。由于不同收入家庭戶均擁有汽車現值相差懸殊,因此該比例從數值上看差不較大,在戶均年收入4萬元以下的家庭中,汽車現值占家庭財產總值比重均未達到1%,但在戶均年收入4萬元以上的家庭中,這一比例都在5%左右。(三)都市家庭戶均耐用消費品(不包括汽車)現值為0.86萬元由于耐用消費品貶值速度

35、較快,因此我們對其現值進行估價時采納了高達40%/年的折舊率,經計算得知,目前都市家庭戶均耐用消費品現值為0.86萬元。從調查結果看,高收入戶中因支出金額較高的家庭比重較大,故其平均現值相應也較高,除個不情況外,耐用消費品現值差不多符合家庭收入越高,其支出金額則越大的分布特征。不同收入家庭耐用消費品現值見表13:表13:不同收入家庭戶均耐用消費品現值戶均年收入戶均耐用消費品現值(元)耐用消費品現值占家庭總資產比重(%)1.0萬元以下 46055.261.0-1.5萬元 55575.161.5-2.0萬元 67424.652.0-2.5萬元 84044.602.5-3.0萬元 95824.323

36、.0-3.5萬元108414.013.5-4.0萬元118163.984.0-4.5萬元144910.964.5-5.0萬元135000.875.0-5.5萬元151611.205.5-6.0萬元167071.436.0-8.0萬元207071.908.0-10.0萬元202033.1310.0萬元以上338373.96合 計85993.77(四)耐用消費品(不包括汽車)現值在家庭總資產中所占比重已降低至3.8%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家用電器等耐用消費品曾一度成為家庭最重要資產,但隨著其自身成本的不斷降低及居民家財的日漸豐厚,耐用消費品在家庭總資產中所占比重快速下降,目前已降低至3.8%。在不同

37、收入家庭中,該比例最高達到5.3%,而最低則僅為0.9%。由表13可見,耐用消費品現值占家庭總資產比重隨收入升高而不斷下降,在戶均收入達到4.5-5.0萬元時降至最低點(0.9%),隨后又開始逐漸上升,當戶均收入超過10萬元時,該比例已回升到4%。概述篇五:家庭經營資產家庭經營資產要緊由固定資產現值(扣除貸款)和自有流淌資金兩部分組成。(一)投資于經營活動的都市家庭已達10.9%,經營方式和經營類不呈現多樣化分布改革開放后,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合法地位得到確認,從事經營活動的家庭日漸增多,在本次調查中,有經營性投資的被訪戶已達到10.9%。在不同規(guī)模都市中,小都市家庭從事經營活動的比例最高,為

38、15.6%;中等都市次之,占11.4%;而大都市則最低,為8.9%,低于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從調查結果看,我國都市家庭目前的經營方式較為靈活多樣,其中以投資固定鋪面/固定攤位者最多,占從事經營活動家庭的19.5%;其次為自行投資開辦公司或企業(yè)者,選擇率僅次于前者,達到19%;處于第三位的是經營飯店/餐館/商店者,投資該領域的都市家庭在全部經營戶中占到了14.4%。從經營類不看,我國都市家庭經營活動所涉及的范圍極為寬廣,從工商、運輸、建筑、修理等傳統(tǒng)行業(yè)到信息服務、裝飾裝修等新興產業(yè),已延伸至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和領域,家庭經營類不詳細分布情況見表14。表14:都市家庭經營方式和經營類不分布情況

39、(%)經營方式百分比(%)行業(yè)分類百分比(%)固定鋪面/固定攤位19.45商貿42.11自已的公司或企業(yè)18.99運輸11.44飯店/餐館/商店14.42工業(yè)品制造/加工9.15街頭攤點11.21修理4.35與他人合伙經營企業(yè)10.07建筑3.20從事批發(fā)/中介4.12裝飾裝修3.20家庭加工3.43信息服務(含網上服務)2.97承包國營/集體企業(yè)3.20其它23.57其它15.10合計100.00合計100.00(二)有經營性投資的都市家庭戶均經營資產總值達29.85萬元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都市居民家庭戶均經營資產凈值為2.77萬元。由于從事經營活動的家庭在都市中僅占一成左右,因此經營資產的擁

40、有不象金融資產和房產那樣具有普遍性。對從事經營投資的家庭而言,目前其戶均經營資產總值已達到29.85萬元,其中固定資產凈值16.23萬元,占54.4%;銀行貸款4.47萬元,占15%;自有流淌資金9.15萬元,占30.6%。從平均資產擁有量看,通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原始積存,我國都市家庭的經營活動現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在大中小三類都市中,從事經營投資的家庭戶均經營資產總值最高的為中等都市,目前已達到37.48萬元,相當于平均水平的1.26倍;排在中間的是大都市,戶均31.4萬元,也超過平均水平;而小都市則排在最后,戶均僅為16.28萬元,只達到平均水平的54.5%。詳情見表15。表15:不同規(guī)模都

41、市從事經營活動家庭經營資產擁有情況(元)所有都市大都市中等都市小都市 固定資產凈值16234617732019562590417 銀行貸款44732359946813123853 自有流淌資金9146110064311107748516經營資產總值298539313957374833162786從家庭財產結構看,經營戶與非經營戶之間存在明顯差不。非經營戶的家庭財產要緊由金融資產、房產及耐用消費品現值三部分構成,其中房產為價值量最大的財產,占到了全部財產的59.8%,已接近六成。而經營戶的家庭財產除包括上面提到的三部格外,還增加了經營資產,且經營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比重最大,達到39.1%,接近四

42、成;其次為金融資產,占33.9%;而房產價值僅排在第三位,且占家庭財產比重僅為二成(21.6%),詳情見表16。上述差異表明,多數經營戶因從事經營活動而積存了大量財產,其價值已遠超過房產。表16:經營戶與非經營戶家庭財產結構(%)財產構成經營戶非經營戶金融資產33.8835.41房產21.6059.75耐用消費品現值5.394.85經營資產凈現值39.13家庭財產合計100.00100.00(三)從事經營活動的家庭超過九成將維持現有投資規(guī)?;蚪又芳油度朐谡劦较乱徊酵顿Y打算時,超過九成的經營戶表示將維持現有投資規(guī)模或接著追加資金投入。從固定資產投資打算看,以后幾年不考慮對其進行變動的家庭占78

43、%,預備接著追加投資的占19.9%,而打算減少資金占用的僅有2.1%。從流淌資金投資打算看,臨時不打算作出調整的家庭占81.9%,預備接著注入的占16.1%,而考慮將現有流淌資金抽走的占2.1%。從選擇情況看,目前多數經營戶對其經營的事業(yè)進展前景較為看好同時投資信心十足。概述篇六:家庭財產的歷史性變化本次調查給我們帶來專門多啟發(fā),結合改革以來居民收入狀況看,我國目前財寶分配的格局和機制總體上看是合理和富有效率的。在整個改革過程中呈現出“富人大富、窮人小富”的良好態(tài)勢,還沒有出現大規(guī)?!案蝗烁?、窮人更窮”的不良狀態(tài),具體如下:(一)全體居民共享改革成果,家庭財產由無到有,由少到多,逐步向富裕邁

44、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年均增長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國家,全體國民制造出了巨大的社會財寶,這是世界經濟史上的一個奇跡;與此同時,全體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財產由無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溫飽、小康兩個生活時期,逐步向富裕邁進。1、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各個階層群體都獲得了改革帶來的實惠,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國民生產總值快速增長。以此為基礎居民收入也穩(wěn)定增長,這種增長呈現一種普遍增長的態(tài)勢,各個階層均獲得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實惠,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如10%最低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比1988年增長2.9倍,10%最高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20

45、00年比1988年增長5.4倍。高、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均獲得了較大幅度的提高。2、各個階層收入增長速度有差異,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速度有進一步降低的趨勢但同時我們也發(fā)覺,各個階層收入增長速度有差異,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速度有進一步降低的趨勢,10%最高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與10%最低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1988年為3.1:1,而2000年擴大為5:1,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速度遠遠低于高收入群體,同時近幾年有進一步降低的趨勢。(二)家庭財產性質實現重大跨越,都市居民不僅擁有生活資料,而且還擁有生產資料都市居民家庭財產性質實現重大跨越,由先前僅僅擁有生活資料轉變?yōu)椴粌H擁有生活資料,而且還擁有生產資料。

46、調查顯示,都市居民戶均經營資產2.77萬元,占家庭財產的12.2%。1、大部分居民家庭財產的性質尚停留在生活資料的層面,激活民間投資應成當務之急89%的都市居民家庭財產的性質尚停留在生活資料的層面,他們的投資意識較淡,儲蓄仍是都市家庭最鐘情的投資方式,子女教育、養(yǎng)老、防病成為居民家庭進行儲蓄的要緊目的。在調查問卷列示的十余種儲蓄目的當中,把子女教育擺在首位的家庭最多,達到36.5%。而實現子女教育消費則周期較長;排在第二位的儲蓄目的是養(yǎng)老,選擇率為31.5%,我國目前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但由于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完善,許多被訪者特不是中老年被訪者對以后養(yǎng)老問題表示擔憂,故以此為首要儲蓄目的的家庭也超

47、過了三成;排在養(yǎng)老之后的儲蓄目的是防病,選擇率為10.1%,在醫(yī)療制度改革后,由個人承擔的醫(yī)藥費比例明顯提高,居民家庭用于治療和藥品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長,因此以防病作為首要儲蓄目的的都市家庭逐漸增多。除子女教育、養(yǎng)老及防病外,選擇率靠前的儲蓄目的還有買住房(7.2%)、子女婚嫁(5.7%)和防失業(yè)(3.0%)。2、少部分擁有經營資產的家庭應進一步擴大消費和投資在從事經營活動的家庭中,從固定資產投資打算看,以后幾年不考慮對其進行變動的家庭占78.0%,預備接著追加投資的僅占19.9%,而打算減少資金占用的有2.1%。從流淌資金投資打算看,臨時不打算作出調整的家庭占81.9%,預備接著注入的占16.

48、0%,而考慮將現有流淌資金抽走的占2.1%。(三)家庭財產呈現較大差距是市場有效配置資源和體制改革的必定結果1、我國都市居民家庭財產呈現較大差距是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必定結果我國都市居民家庭財產呈現較大差距是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必定結果。庫茲涅茨的“倒U假講理論”講明了前工業(yè)文明向工業(yè)文明過渡過程中收入或財寶分配差距長期趨勢為:在前工業(yè)文明向工業(yè)文明過渡的經濟增長的早期時期收入或財寶差距會擴大,而后是短暫的穩(wěn)定,然后在增長后期逐漸縮小。因此我國在建設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居民收入或財寶分配差距“先惡化”、后改善的變動趨勢是不可幸免的,尤其是目前正處于從打算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關鍵時期,由于對效率的極度渴求,使得收入或財寶按人力資源和資本要素進行分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