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栽培技術_第1頁
黑木耳栽培技術_第2頁
黑木耳栽培技術_第3頁
黑木耳栽培技術_第4頁
黑木耳栽培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黑木耳栽培技術黑木耳又名木耳、耳子、光木耳、云耳。隸屬真菌門,擔子菌亞門,層菌綱,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屬。黑木耳不僅有獨特的味道,而且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它的營養(yǎng)成分僅次于肉、蛋、魚、豆,而為其他任何蔬菜所不及。因此,人們把黑木耳比作“素中之葷”的保健食品。一、主要生物學特性(一)形態(tài)特征黑木耳是一種膠質菌,半透明、深褐色、有彈性,一般直徑5cm6cm,大者可達10cm12cm。初為耳狀、杯狀,后漸變?yōu)槿~狀,花瓣狀。表面光滑或有脈狀皺紋。子實層覆蓋在子實體的下表面,紅褐色,干后收縮,變?yōu)槌赛S色、深褐色或暗黑色,上表層表面褐色至黑褐色,密生短毛,無子實層。(二)營養(yǎng)特性黑木耳生長對養(yǎng)分的要求以碳水

2、化合物和含氮物質為主,還需要少量的無機鹽類。1、碳源碳源是黑木耳生長發(fā)育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木耳的菌絲能利用葡萄糖、蔗糖、麥芽糖、淀粉、纖維素等各種碳源,木屑中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只有處于溶解于水的狀態(tài)時,木耳菌絲才能吸收利用。菌絲先利用培養(yǎng)料中可溶狀態(tài)的碳水化合物,同時分泌大量的酶把木屑中的纖維素、木質素等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可溶性物糖,再進一步利用。栽培中碳源主要由闊葉鋸沫、玉米芯、棉籽殼和甘蔗渣等來提供。2、氮源含氮物質是構成黑木耳細胞原生質必需的物質,黑木耳能利用的氮源有蛋白質、氨基酸、尿素、銨鹽、硝酸鹽等,栽培中一般以添加麥麩來提供。3、礦質元素礦質元素鈣、磷、鉀、鐵、鎂是木耳體內蛋白質和酶的

3、重要組成部分,需量不大,但不可缺少。一般木屑中就可以提供,栽培中可加入石膏、磷酸二氫鉀。(三)環(huán)境條件1、溫度溫度是影響黑木耳生長速度、產量、質量的主要因子。黑木耳屬中溫型菌類,它的菌絲體在535之間均能生長發(fā)育,但以2228之間為最適宜,2832生長速度雖快,容易老化。黑木耳的子實體在1530之間都可以形成和生長,但以2228之間生長的耳片大、肉厚、質量好。28以上生長的木耳肉稍薄、色淡黃、質量差。1520之間生長的木耳雖然肉厚、色黑、質量好,但生長期緩慢,影響產量。低于15子實體不易形成。2、濕度(水分)水分是黑木耳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木耳菌絲體和子實體在生長發(fā)育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但

4、兩者的需要量有所不同。一般的說。菌絲生長發(fā)育時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為60%65%。子實體形成階段培養(yǎng)料中最適含水量為70%75%,空氣相對濕度為85%95%,木耳的耳片是膠質的,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膨脹,只有吸水膨脹后才生長發(fā)育,濕度低于80%時,耳片生長遲緩;低于70%耳片不易形成??諝庀鄬穸冗^大,對耳片的生長發(fā)育也不利。3、光照黑木耳菌絲生長不需要光,光反而抑制菌絲體的生長。但是子實體的形成需要光,黑木耳在完全黑暗的環(huán)境中不形成子實體,光照不足,子實體畸形。耳芽在一定的直射陽光下才能長出茁壯的耳片。根據(jù)經驗耳場有一定的直射光時,所長出的木耳既厚碩又黝黑。無直射光的耳場,長出的木耳、肉薄、色淡、

5、缺乏彈性,有不健壯之感。黑木耳雖然對直射光的忍受能力較強,但必須給以適當?shù)臐穸?,不然會使耳片萎縮、干燥,停止生長,影響產量。4、空氣黑木耳是一種好氣性真菌,需要充足的氧氣。菌袋培養(yǎng)時通風不良,極易招致霉菌污染,子實體發(fā)育時氧氣不足,二氧化碳濃度較高時,子實體發(fā)育受到抑制,耳片不能正常伸展,原基不易分化。因此要經常保持耳場(發(fā)菌室內)的空氣流通,以保證黑木耳的生長發(fā)育對氧氣的需要。5、酸堿度(pH值)黑木耳適宜在微酸性的環(huán)境中生活,以PH值5.56.5為最好。拌培養(yǎng)料的pH值先調到適宜范圍偏堿一方,通過發(fā)菌即可達最適宜程度。二、栽培與管理技術要點(一)常用配方玉米芯粉73%、麥麩5%、糖1%、石

6、膏1%,棉籽殼20%,培養(yǎng)料含水率60%65%。培養(yǎng)料應選用新鮮、無霉變的原料。木屑選用闊葉樹種;玉米芯應先在日光下暴曬1天到2天,用粉碎機打碎成黃豆粒到玉米粒大小的顆粒,不要粉碎成糠狀,以免影響培養(yǎng)料的通氣性。(二)工藝流程拌料一裝袋一滅菌一接種一發(fā)菌管理一做床一催芽一露天管理一采摘一涼曬1、拌料。拌料要拌勻,保證含水量在65%左右。2、裝袋。人工裝料時要邊裝料邊用手壓實,要求上下松緊度一致(菌袋裝料時以不變形、袋面無破褶、光滑為標準)。原種菌袋包裝采用裝料一壓實料面一窩口一扎棍一覆棉花-蓋紙蓋一系膠筋。栽培種菌袋包裝采用裝料一壓實料面一窩口一扎棍一。原種濕重0.6公斤,栽培種濕重1.15公

7、斤。當天裝的菌袋(瓶)要在當天滅菌,不能放置過夜,以免產生雜菌,發(fā)酵、酸敗。如當天不能滅菌,應放到冷涼通風處過夜。3、滅菌。采用常壓滅菌方式,提前將滅菌鍋鍋屜放好,要求鍋屜離鍋水平口約10厘米,上面放麻袋片,17cmX33cm的菌袋滅菌時需裝在鐵筐中或在蒸鍋內搭架子,16cmX52cm的菌袋滅菌時培養(yǎng)袋依長向平放成“#字重疊排列在鍋屜上。行間距3公分,便于內部空氣流通。然后用塑料和棉被將鍋封嚴,待菌袋內溫度達100后再保持12小時。滅菌后當菌袋溫度降到60時趁熱出鍋,將菌袋送入接種室進行冷卻。4、接種。待袋中料溫降至30以下時,就可進行接種。接種要做到無菌操作,菌袋接種程序為:將冷卻的菌袋放入

8、接種箱內;栽培種瓶外壁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也放入接種箱內,然后用每立方米5克高錳酸鉀,10毫升甲醛熏0.51小時。接種時點燃酒精燈,用滅菌的鑷子將栽培種弄碎,在點燃酒精燈的無菌區(qū)內,使瓶口對著袋口,將菌種均勻地撒在袋內料表面上,形成一薄層,這樣黑木耳菌絲萌發(fā)快,搶先占領料面,以抑制雜菌侵染。每瓶三級種可接30袋左右。5、發(fā)菌管理菌袋接菌后要放在消毒后的培養(yǎng)架上發(fā)菌,培養(yǎng)架的每層之間高度為35cm左右,培養(yǎng)初期,袋應直立整齊擺放,袋間留有適當?shù)木嚯x,待菌絲伸入培養(yǎng)料內后,可以將袋底相對,口朝外,臥放2行,上下迭疊4排。菌袋發(fā)菌時將培養(yǎng)袋擺成“#”形,高十層左右,初期四個菌袋一層,每垛間要留有適

9、當?shù)木嚯x,隨著溫度的升高可改為三個一層或二個一層。培養(yǎng)前期,即接種后15天內,培養(yǎng)室的溫度適當?shù)托?,保持?022,使剛接種的菌絲慢慢恢復生長,菌絲粗壯有生命力,能減少雜菌污染。中期,即接種15天后,黑木耳菌絲生長已占優(yōu)勢,將溫度升高到25左右,加快發(fā)菌速度。后期,當菌絲快發(fā)滿,即培養(yǎng)將結束的10天內,再把溫度降至1822,菌絲在較低溫度下生長得健壯,營養(yǎng)分解吸收充分。這樣培養(yǎng)出的菌袋出耳早,分化快,抗病力強,產量高。發(fā)菌期間菌袋內的溫度必須一直控制在32以下,溫度測量以上數(shù)第二層和最下層為準。培養(yǎng)室的濕度一般保持在55%65%之間。黑木耳在菌絲培養(yǎng)階段不需要光線,培養(yǎng)室的窗戶要糊上報紙,使室

10、內光線接近黑暗。培養(yǎng)室每天要通風2030分鐘。保證有足夠的氧氣來維持黑木耳菌絲正常的代謝作用。后期,更要增加通風時間和次數(shù),保持培養(yǎng)室內空氣新鮮。6、做床選地勢平坦、靠近水源、排水良好、房前屋后空地,并要求避開風口。土質粘重的地塊作距地高5cm,寬90cm,長度不限的床,床與床之間留有排水溝。床做好后,床面應澆一次重水,然后噴5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消毒。7、催芽接種好的培養(yǎng)袋經4050天培養(yǎng),菌絲就可長滿菌袋。菌絲長滿后不要急于催耳,應再繼續(xù)培養(yǎng)1015天,使菌絲充分吃料,積聚營養(yǎng)物質,提高抗霉抗病能力。這時,培養(yǎng)室要遮光,同時適當降低濕度,防止耳芽發(fā)生和菌絲老化。培養(yǎng)好的菌袋就可運往場地,感

11、染雜菌的菌袋要單獨放,放在最后開口。運輸時要輕拿輕放。用1%石灰水對整個菌袋進行消毒,然后撈出后控干。將17cmX33cm的栽培袋取下牛皮紙和棉塞,用繩扎好口,然后劃V字形口。V字形口斜線長1.5cm,深度0.5cm。每袋大約劃10個口(16cmX52cm的菌袋劃20個口),最底層的口應離地面5cm以上。口與口之間呈品字形排列。也可用打孔機打孔,每袋20個孔(16cmX52cm的菌袋打40個孔),均勻分布,這種打孔方式耳片多為單片,產品質量高。將二個床的菌袋擺放在一個床內進行催芽管理。每平方米可擺40袋(16cmX52cm菌袋可擺20袋),袋與袋之間留3cm的距離,排放時地面不鋪地膜,排放時如

12、地面干燥需噴底水;地面比較潮濕的可直接擺放。排放完畢后,蓋上塑料薄膜,薄膜上蓋上草簾子,此后進入催芽期管理。開口后的菌袋進入催芽管理階段,此期不可向袋上澆水,應注意床內的濕度,這個期間床面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85%90%。過于干燥不利于開口處傷口修復;濕度太大,菌絲易從開口處穿出,影響耳基形成。簡便方法是:看塑料薄膜上有無水霧或水珠,如有水珠下滴,則濕度過大,要增加通風度;塑料膜上無水霧或水珠,為濕度過小,要減少通風量,并需要在床兩側噴水增加床面濕度。根據(jù)濕度情況來決定通風量的大小。這個期間床面溫度要控制在24以下,若溫度超過24,應通風使溫度降到24以下。耳基形成后,進入出耳期管理。這一時期的

13、管理要點是:直接給水(給水時將草簾子、薄膜撤下,給完水后撤下薄膜,蓋上潤濕的草簾子,保持床內潮濕度),給水量不要過大,并防止水灌入袋內,應根據(jù)床內濕度、通風度、自然溫度、耳芽情況等綜合考慮決定。使芽保持在良好的生長狀態(tài),每天傍晚進行通風,直至耳芽長到1cm左右(耳芽干后要高出菌袋平面),開始分床并進入露天管理。8、露天管理分床前需在地面上鋪設一層地膜,菌袋須輕拿輕放,直立擺放(16cmX52cm菌袋要從中間割開),每平方米擺放20袋,袋間隔10cm,以免木耳長大粘連和影響空氣的流通。在人行道鋪噴水帶,水泵用自控開關控制。生產黑木耳澆水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要采用清澈無污染的河水或井水。pH值是中性,

14、采用專用噴水設施進行噴水,現(xiàn)用的噴水設施主要有微噴噴頭,噴水帶等。噴水時間應合理安排,一旦定下后就不能改變。如自小開始,早晚澆水,那么直到最后也不能變,不能不管什么時候想澆水就澆水??梢圆扇。涸?點到7點,下午3點到晚上7點的澆水方法。干干濕濕,干濕交替,黑木耳耐旱性強,耳芽及耳片干燥收縮后,在適宜的濕度條件下,可恢復生長發(fā)育。干燥時,菌絲生長,積累養(yǎng)分;濕潤時耳片生長,消耗養(yǎng)分,在整個管理時期,應掌握“前干后濕”,形成耳芽后保持“干干濕濕,干濕交替”的管理方法。9、采摘當耳片背后出現(xiàn)白色的孢子,達到八成熟時要及時采收。若待耳片伸長或向上卷時再采摘就會影響質量和產量。采收時用刀片在耳基處割下,

15、不要帶鋸沫,保持耳片的清潔。不可用手握住耳片帖根處擰下。10、涼曬采后要及時涼曬,涼曬時要耳片在上,耳基在下,大朵的涼曬時要將耳片撕開,成單片狀。涼曬要用網(wǎng)狀物,上下通氣。涼曬中途不可翻動,要一次性曬干。三、常見問題分析與處理1、栽培期怎樣確定?黑木耳是中溫型菌類,根據(jù)栽培經驗,在華北地區(qū),1年可生產兩批。第一批2月中旬生產栽培袋,4月中、下旬即可下地催耳,7月上、中旬出耳結束。第二批5月中、下旬生產菌袋,8月上、中旬即可下地催耳,11月上旬出耳結束,正常的發(fā)菌期為4550天,養(yǎng)菌期為1015天,催芽期為710天,采耳期為4560天。3、拌料時應注意什么?拌料要均勻,控制好含水量,不可低于60

16、%,不可高于65%。含水量低不利于菌絲生長,含水量高容易雜菌繁殖。拌完的料要悶1個小時后再裝袋。當天拌的料要用完,避免酸料。4、發(fā)菌培養(yǎng)時需注意以下要點:、培養(yǎng)室必須要求衛(wèi)生,干燥,空氣濕度不得大于70%。、培養(yǎng)室要避光。、進袋前培養(yǎng)室要用甲醛、高錳酸鉀進行熏蒸24小時。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10毫升、高錳酸鉀5克或用消毒劑熏蒸。、對感染的雜菌袋要隨時清除,以防雜菌傳播。5、菌袋污染率高的原因是什么?品種選擇不當,菌種退化;環(huán)境衛(wèi)生差,接種時消毒時間不夠或發(fā)菌初期溫度低;培養(yǎng)室濕度過大,培養(yǎng)溫度高致使燒菌;高溫期出耳澆水時使水分進入袋中,引起燒袋;栽培場地消毒不好,雜菌袋檢查去除不當;袋料含水量高

17、,酸堿度調整不當。6、為什么有時菌袋菌絲生長緩慢?品種選擇不當,菌種退化,裝量過多透氣性不好,通風不好,溫度過低。7、為什么有時菌種會燒菌?培養(yǎng)溫度過高,擺放層數(shù)過多,催芽密度過大通風不良。8、催芽需注意什么?注意通風,出耳基通風不好,濕度過大時,小耳片上可重新長出菌絲,影響生長,嚴重時耳片退化。耳片不宜培育過大,過大時耳片間易粘連以及造成分床掉芽現(xiàn)象。保證黑木耳質量,防止泥土濺到耳片上,可采用鋪地膜的方法來解決。9、為什么有時會出耳不齊?菌種退化和老化,劃口質量不均一。10、為什么耳片生長緩慢?品種選擇不當,菌種退化,感染雜菌。11、為什么會出現(xiàn)爛耳、流耳?品種選擇不當,菌種退化,感染雜菌,

18、采摘時期不當。12、黑木耳常見病蟲害防治黑木耳綠霉病癥狀菌袋、菌種瓶、周圍及子實體受綠霉感染后,初期在培養(yǎng)料或子實體上長白色纖細的菌絲,幾天之后,便可形成分生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或成熟后,菌落變以綠色,粉狀。防治保持耳場周圍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耳場必須通風良好、排水便利;出耳后每三天噴1次1%石灰水,有良好的防霉作用;若綠霉菌發(fā)生在培養(yǎng)料表面,尚未深入料內時,用pH10的石灰水檫洗患處,可控制綠霉菌的生長。爛耳(又名流耳)癥狀耳片成熟后,耳片變軟,耳片甚至耳根自溶腐爛。防治針對爛耳的原因加強栽培管理,注意通風換氣,光照等;及時采收,耳片接近成熟或已經成熟立即采收。耳菌塊防霉菌產生原因木耳菌塊防霉菌污染是導致木耳菌塊減產,影響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原因;栽培管理措施不當;培養(yǎng)基滅菌不徹底;菌種質量不純,或木屑菌種多次代傳,降低菌種生活力;塑料袋韌性差,在操作管理中被刺破;環(huán)境條件差,均能導致霉菌發(fā)生。青霉、木霉是木耳菌塊上最常見的雜菌。防治措施選用抗霉能力較強的菌株;選用新鮮原材料越夏;保護環(huán)境清潔,出菇期間,在采收第一批耳后,每35天在地面噴1次1%石灰水、或1%2%煤皂溶液,0.1%多菌靈,或交叉使用,以控制雜菌生長。加強水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