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文言文專題高考文言選段的特點分析近年來的高考文言選段,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規(guī)律:
1.從體裁上說,選文多為史傳與游記作品,其中傳記主要以敘述為主,議論較少,篇幅短小,語言精練簡潔。選文主要出自《二十四史》。2.從內容上說,傳記選段的材料內容主要集中在南北朝至宋的這段時間內,近年來春秋時期及清代部分有所增加。選文的主人公大多為有聲名的文臣武將,人物皆為正面形象,選文主要圍繞該人物展開記敘,敘述其生平簡歷和突出事跡。文章思想性強,選文一般突出人物敬業(yè)奉公的品行和卓異的才能。
試題設置題都與文章的內容緊密相關??忌豢赡芊浅蚀_地理解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但借助語境,可以較為準確地推知文章梗概。反過來,在知道文章梗概后可以來猜測相關的疑難語句,提高自己的得分率。因而,把握文章的整體、理解史傳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極其重要的。
根據所選文章的體例特點,在考試前集中復習與之相關的知識,具體的對策有:一、歸納職官變動的文言詞語因為《二十四史》都是正史,記敘歷朝歷代文臣武將的篇章很多,而試題選文的主人公也大都是有定論的將臣(即使主人公不是將臣,文章中也有朝廷吏政的內容),記敘其生平時任職的交代、職位的變遷都要涉及到職官變動的文言詞語。同時,掌握這些詞語對準確理解人物生平所為及相關的官場沉浮很有幫助。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詞語
⑴舉(舉薦)辟(招用)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范曄《后漢書張衡傳》)
⑵征(征召。特指君招臣)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范曄《后漢書張衡傳》)
⑶拜(授予官職)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⑷除(任命,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后序》)
⑸擢(提升官職)超擢(破格提拔)奏對稱旨,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⑹陟(提升,提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出師表》)
⑺升(提升)旋升寧夏道。(梁啟超《譚嗣同》)⑻謫(貶官,降職并外放)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陽樓記》)⑼貶(降職并外放,與“謫”相近)
貶連州刺史。(《舊唐書劉禹錫傳》)⑽黜(罷免官職)臺臣慚,追受其牒,為復守官而黜臧使者。
⑾奪(削去、罷免)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高啟《書博雞者事》)⑿轉(遷職調任,無所謂升降)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范曄《后漢書張衡傳》)⒀徙(改任官職,特定語境下可以表示升職或降職)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范曄《后漢書張衡傳》)⒁調(調動、調遷)
調為隴西都府。(班固《漢書袁盎傳》)
⒂遷(調動改派。一般情況下,“轉遷”、“遷調”表示調職;“右遷”、“遷除”表示升職;““左遷”、“遷謫”表示削職。)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范曄《后漢書張衡傳》)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琵琶行》)⒃放(京官調任地方官)既而胡即放寧夏知府。(梁啟超《譚嗣同》)⒄出(京官外放,與“放”意思相近)永和初,出為河間相。(范曄《后漢書張衡傳》)⒅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范曄《后漢書張衡傳》)征謫轉、調、徙黜、廢領
拜
除
罷、免
授
起
薦、舉出擢兼辟
遷
補
改
貶
左遷
署
權
拔第一類:表示授予、提升的詞語第二類:調動官職的詞語第三類:兼職、代理的詞語第四類:降職、罷免的詞語把下列詞語歸類:常見的職官變動詞語還有這樣一些:第一類:表示授予、提升的詞語征:由君王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薦、舉:由地方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拜:授予官職;除:任命,授予官職;授:給予官職;起:起用人任以官職;擢:在原官職上提拔;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第二類:調動官職的詞語遷:調動官職,一般是提升調用;轉、調、徙:調動官職;補:補充缺職;改:改任官職。第三類:兼職、代理的詞語兼:同時掌管,兼任;領:兼任;署:代理,暫時任;擔任;權:暫代官職。第四類:降職、罷免的詞語貶:降職;謫:被罰流放或降職;出:離開京城外調(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左遷:降職;罷、免:罷黜、免去官職;黜、廢:廢棄不用。
二、適當了解一些常見官職的含義是必要的。下面進行一些歸類:
1、武官。一般稱呼為將軍、尉、將、司馬、節(jié)度使、掌書記、參謀、參軍等。如:中郎將、屯騎校尉、祁連將軍等。
2、中央文官。一般稱呼為大夫、侍從、郎中、員外郎、主事等。例如:諫議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書郎、翰林待詔(侍從)。
3、地方文職。太守、刺史、長史、別駕、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此外,還有一個常見詞:掾(yuàn):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如: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為臨菑市掾。
除以上有關官職常識外,閱讀文言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以下幾個方面:
1、文言實詞推斷(共120個)
2、部分文言虛詞(18個,近年高考已取消,但翻譯中還應該注意)
3、文言句式
4、文言斷句
5、文言翻譯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文言文專題復習(一)文言實詞詞義的推斷文言實詞1、通假字3、偏義復詞2、古今異義5、詞類活用【知識網絡】4、一詞多義
積累和推斷
積累
就是通過大量的閱讀,不斷擴大實詞量。記住《考試說明》要求掌握的120個實詞、中學課本里出現(xiàn)過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偏義復詞,結合教材和查閱古漢語詞典,弄清所列每個實詞的含義,要特別留心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義項,避免形成思維定勢,望文生義。
推斷
就是運用技巧推測和判斷文言實詞的詞義。(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漢語在同一歷史時期的用字分歧現(xiàn)象?!巴佟钡囊馑际峭ㄓ?、假借,就是用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有時形體也相似)的字來代替另一個字使用。通假字的分類
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為長期工。如蘇東坡的《石鐘山記》中的“莫”,為“暮”之古字,被“借”為否定副詞“不”、“沒有誰”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異體字:同一個意思,不同的寫法。如覩——睹、徧——遍等。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來一用。借來的字只能作為臨時工。如“蚤”與“早”;如“當”與“倘”。其特點是“因音通假”。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還,顧反為女殺彘?!保ā对託㈠椤罚┚渲小芭本痛怼叭辍薄!巴焙汀巴ā钡膮^(qū)別
“同”是指古代的很多異體字。比如孔乙己曾經說過的茴香豆茴字的四種寫法,這四種寫法之間就可以說A同B。
“通”一般是指狹義的通假字。
它們是有一定的區(qū)別的。
“通”:表示通假字,是指“寫錯或印錯的字”通“作者本來要寫的字”。
“同”:一是表示古今字,即“文中的古體字”等同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某字”。二是表示異體字。即同音同義不同形的字。識別通假字可從下面幾方面看:
①音同形似。如:“滿坐賓客無不伸頸”?!白蓖ā白?,意思是“座位”②音近形似。如:“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意思是“囑咐”③音同形異。如:“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橫”,意思是“橫放的”④音近形異。如:“河曲智叟亡以應”:“亡”通“無”,意思是“沒有”常見通假字1、案:同“按”;審察,察看。動詞?!罢儆兴景笀D,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p>
2、頒:通“班”;“斑”;頭發(fā)花白。形容詞?!邦C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p>
3、板:同“版”;字版。名詞?!鞍逵?,唐人尚未盛為之?!?/p>
4、暴:“同曝”曬。動詞。“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忠義暴于朝廷?!?/p>
5、倍:通“背”,背叛,忘記。動詞。“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違背。動詞。“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
6、被:同“披”;穿著。動詞“聞妻言,如被冰雪?!北唬和?覆蓋在肩背上。動詞。“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
7、俾倪:同“睥睨”;斜著眼看。形容詞。“見其客朱亥,俾倪.”
8、辟:通“避”;躲避。動詞?!捌浔绷辏耐跛亠L雨也?!?/p>
辟:通“僻”;行為不正。形容詞。“放辟邪侈,無不為已?!?/p>
9、弊:通“敝”;困頓,失敗。形容詞。“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憊,衰敗。“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而攻秦;”
弊:通“敝”;疲憊,衰敗。形容詞。“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p>
10、徧:同“遍”遍及,普遍。動詞?!靶』菽?,民弗從也?!?/p>
11、賓:同“儐”;迎接客人的人。名詞“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12、不:同“否”;不。副詞?!盎驇熝?,或不焉?!?/p>
不:同“否”;嗎。疑問語氣詞。“察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13、材:同“才”;才能。名詞?!笆持荒鼙M其材?!?/p>
14、裁:通“才”;剛剛。副詞?!笆植门e,則又超忽而躍。”
15、采:同“彩”;顏色,彩色。名詞?!绊汈С晌宀伞!?/p>
16、倉:同“蒼”;黑色。名詞?!耙x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p>
17、藏:同“臟”臟腑。名詞?!澳┲炼?,摧藏馬悲哀?!?/p>
18、唱:通“倡”;倡導。動詞?!岸枞昵八鞒裰髁x、五權憲法,”
19、鈔:同“抄”;抄寫。動詞。“適中手自鈔錄?!?/p>
20、讎:同“仇”;仇敵,仇人?!凹俺鹱囈褱?,天下已定,“
21、鉏:同“鋤”;鋤頭。名詞?!般I櫌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
22、絀:通“黜”;罷免官職。動詞。“屈平既絀”
23、從:同“縱”;合縱,聯(lián)合抗秦。動詞。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p>
從:同“縱”;與“橫”相對,“合從締交,相與為一?!?/p>
24、淬:通“焠";金屬器械燒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p>
25、黨:通“倘”;倘若,偶然。副詞?!帮L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
26、當:通“擋”抵擋,抵償。動詞?!皾h亦留之以相當?!?/p>
當:通“擋”;抵擋。動詞?!胺莿⒃ブ菽梢援敳僬摺!?/p>
當:通“擋”;遮擋。動詞?!疤箟χ芡?,以當南日,”
27、道:同“導’;引導。動詞?!肮噬普呃е?,其次利道之,。28、得:通“德”;恩惠。名詞?!八R窮乏者得我欽?”
29、丁寧:同“叮嚀”囑咐。動詞?!案粢姸?,結誓不別離?!?/p>
30、度:同“渡”;渡過,越過。動詞?!耙灰癸w度鏡湖月"’
31、隊:通“墜;墜落。動詞?!靶顷牎⒛绝Q、國人皆恐。”
32、墮:通“隳”;毀棄。動詞?!皦欆妼嵍L寇仇,亡無日矣!”
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是指一個詞具有幾個互相關聯(lián)的意義。在古今漢語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單音詞多,這種現(xiàn)象更普遍,這是學習文言文的一大難題。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
一詞多義現(xiàn)象示例實詞例句譯文實詞釋義亡1.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蛾惿媸兰摇番F(xiàn)在逃跑也是死,發(fā)動起義失敗了也不過是死。逃跑今復十年,存亡不可知?!短K武傳》現(xiàn)在又過了十年,是活著還是死了都不了解。死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冻鰩煴怼愤@真是決定危急存亡的時刻。滅亡暮而果大亡其財。《智者疑鄰》晚上,果然大量地喪失了財物。喪失、丟失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墩摲e貯疏》萬物的生長是有季節(jié)、有限度的,如果無限度的濫用,那么物質財力就必然短缺。通“無”,沒有實詞例句譯文釋義除趙王掃除自迎,執(zhí)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趙王命人打掃臺階親自迎接,按主賓之禮導引公子走西面的臺階。臺階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那么燕國被欺凌的恥辱也就除去了。去掉清除爆竹聲中一歲除。在爆竹聲響中一年過去了。逝去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溃闯洪帍U祠以葬之??ぶ械馁t德人士向當政者請求,立即清理廢棄的魏忠賢祠堂的舊址以埋葬五位壯士。清理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我被封官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拜官
掌握一詞多義需多讀、多查字典、多積累。另外,要掌握一些多義詞詞義推斷方法。鞏固練習:指出下列句子中紅色字的多種義項1.荊軻顧笑武陽?!肚G軻刺秦王》2.君臣相顧,不知所歸。《伶官傳序》3.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冻鰩煴怼?.三歲貫女,莫我肯顧?!洞T鼠》5.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而欓T宴》6.使于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屈原列傳》7.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孔雀東南飛》8.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缎帕昃`符救趙》9.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而欓T宴》10.公子往,數(shù)請之,朱亥故不復謝?!缎帕昃`符救趙》11.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犊兹笘|南飛》12.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芙蕖》
對一詞多義,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相當數(shù)量實詞的多義項,更需要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仡^看拜訪顧念、關心考慮、顧及回還謝絕辭別謝罪感謝告訴凋謝
愛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曾
乘
誠
除
辭
從
殆
當
道
得度
非
復
負
蓋
故
顧
固
歸
國
過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假
間
見
解
就
舉
絕
堪
克
類憐
彌
莫
乃
內
期
奇
遷
請
窮去
勸
卻
如
若
善
少
涉
勝
識使
是
適
書
孰屬
數(shù)
率
說
私素
湯
涕
徒
亡
王
望
惡
微
悉
相
謝
信
興
行
幸
修
徐
許
陽要
宜
遺
貽
易陰
右
再
造
知致
質
治
諸
賊
族
卒
走
左
坐
新大綱規(guī)定的120個文言實詞1、選出對加橫線的詞解釋錯誤的項()①聞操已向荊州(趨向、奔向)②向河立待良久(朝向、向著)③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以前、原來、剛才)④秋天漠漠向昏暗(將近)⑤向吾不為斯役則已病矣(一向)⑤⑤假使、如果。2.與“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中的“陰”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B.指通豫南,達于漢陰C.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D.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解析:A項與例句中均為“暗中,暗地里”;B項意為“河的南岸”;C項意為“陰影,影子”;D項意為“沒有陽光”。答案:A3.找出下列各句與“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一句中的“適”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
)A.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予(《愚溪詩序》)B.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赤壁賦》)C.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孔雀東南飛》)D.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孔雀東南飛》)E.適千里者,三月聚糧(《逍遙游》)解析:題干中的“適”為“往,去,到……去”之意。A項,正,恰好。B項,享有。C項,出嫁。D項,剛才。只有E項為“到……去”之意。答案:E4.下列對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諸:兼詞,之于B.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狼籍:凌亂C.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屬:勸人飲酒D.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卒:最后,終于解析:D項,卒:死。答案:D5.與“窮兵黷武”的“窮”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B.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C.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D.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解析:A項,不得志;B項,窮冬:嚴冬;C項,竭盡;D項,困窘。答案:C6.與“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中的“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曹劌請見B.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C.乃置酒請之D.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解析:A項,請求;B項,請讓我;C項,邀請,宴請;D項,邀請,約請。答案:B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④誠聽臣之計,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解析:①確實;②確實;③如果,果真;④如果,果真。答案:A8.與“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中的“鄙”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勝感激解析:B項與例句均為“庸俗,淺陋”;A項為“邊疆,邊遠的地方”;C項為“輕視”;D項為自謙之詞。9、選出對加橫線的詞解釋錯誤的項()①屋室雕文以寫龍(花紋)②飾以篆文,山、龜、鳥、獸的圖形(文字、文章)③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刺花紋)④庸儒未學,文過飾非(文章)④④文飾、掩飾10、選出對加橫線的詞解釋錯誤的項()①故治國無法則亂(管理,治理)②今治水軍八十萬眾(管理,整訓)③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醫(yī)治)④不效則治臣之罪(懲處,處置)⑤于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安治)⑥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對付、抵御)⑦此吾所以為治平之民慮也(治平;社會安定)⑧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安定,有秩序,政治清明,與“亂”相對)⑤⑤整理偏義復詞
偏義合成詞兩個語素的意義相近相類或相對,并列組成雙音詞后,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成為該雙音詞的意義,而另一個語素的意義卻摒棄不用,只是作為一種陪襯。例1:“契闊談宴,心念舊恩?!?/p>
“契闊”中的“契”是投合,“闊”是疏遠,在這里是偏義復詞,偏用“契”的意義。“契闊談宴”就是說兩情契合,在一處談心宴飲。例2:今有一人,入其園圃,竊其桃李
“園圃”在古代有區(qū)別,種樹曰“園,種菜曰“圃?,F(xiàn)代則泛指種植果樹蔬菜的地方。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竊其桃李”,可知“園圃”在此僅指種樹的地方。例3: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出入偏指出偏義復詞的分類◆ 1. 語義相對的偏義復詞。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藏否,不宜異同。晝夜勤作息③死生,晝夜事也。(《指南錄后序》)
異同:偏義復詞,不同。作息:偏義復詞,勞作。偏義在“死”(死亡),“生”是襯字。2. 語義相近的偏義復詞。今有一人入園圃,竊其桃李用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③ 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園圃:偏義復詞,果園。公姥:偏義復詞,婆婆。父兄:偏義復詞,指兄長。偏義復詞示例1.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義在“崩”,“殂”是襯字。
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義在“亡”,“存”是襯字。
3.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義在“母”,“父”是襯字;偏義在“兄”,“弟”是襯字。指劉蘭芝的兄長。4.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偏義在“入”,“出”是襯字。5.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義在“國”,“家”是襯字。6.孰與君少長?
偏義在“長”,“少”是襯字。意謂“誰的年齡大”。7.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
偏義在“深(深度)”,“淺”是襯字。8.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偏義在“遠”,“近”是襯字。1.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義在“崩”,“殂”是襯字?!?.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偏義在“騎”,“車”是襯字】3.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偏義在“入”,“出”是襯字。句意為:防備別的強盜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偏義在“亡”,“存”是襯字?!?.其間衰老者或有代謝
【偏義在“謝”,“代”是襯字?!?.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偏義在“母”,“父”是襯字;偏義在“兄”,“弟”是襯字。指劉蘭芝的兄長?!竣窌r一刻不適耳目之觀【偏義在“目”,“耳”是襯字。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觀”的“觀”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高中階段偏義復詞一覽⒏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偏義在“兄”,“父”是襯字?!竣贡憧砂坠?,及時相遣歸【偏義在“姥”,“公”是襯字?!竣阂韵葒抑倍笏匠鹨病酒x在“國”,“家”是襯字?!竣患骄徏被蚩删戎酒x在“急”,“緩”是襯字?!竣际乐叙囸?,天之行也【偏義在“饑”,“穰”是襯字?!梆嚒?,災年;“穰”,豐年。聯(lián)系下文禹湯遭受連年水災旱災,故“饑穰”當偏指“饑”】⒔但欲求證煞費苦心,不復顧利害
【偏義在“害”,“利”是襯字?!竣九酉扔惺?,老姥豈敢言【偏義在“女”,“子”是襯字?!竣咳斫谑乜沾酒x在“去”,“來”是襯字?!竣朗肱c君少長?【偏義在“長”,“少”是襯字。意謂“誰的年齡大”】⒘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
【偏義在”深(深度)”,”淺”是襯字?!竣滤郎瑫円故乱病酒x在“死”,“生”是襯字?!竣梅钍雇鶃?,無留北者【偏義在“往”,“來”是襯字。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軍的使者南來?!竣募淳咭员碧搶嵏鏂|西二閫【偏義在“實”,“虛”是襯字?!?1.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偏義在“異”,“同”是襯字?!?2.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偏義在“巷”,“陌”是襯字?!?3.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偏義在“遠”,“近”是襯字?!?4.噌如鐘鼓不絕【偏義在“鐘”,“鼓”是襯字?!?5.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偏義在“作”,“息”是襯字。狀語“勤”只能修飾“作”不能修飾“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無義起陪襯作用?!?6.今有一人,入其園圃,竊其桃李【“園圃”在古代有區(qū)別,種樹曰“園,種菜曰“圃?,F(xiàn)代則泛指種植果樹蔬菜的地方。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竊其桃李”,可知“園圃”在此僅指種樹的地方?!?7.曾不吝情去留
【“去”和“留”意思相反,在這里只取“去”的意思?!抗沤癞惲x
所謂“古今異義”,就是指文言詞語或短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中書寫相同的詞語之間的意思不同的現(xiàn)象。這種意義和用法的差異是在語言的演變過程中出現(xiàn)的,辨明這些詞語“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強我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古今異義詞的分類1、詞義擴大: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孟子》)
其中的“江”“河”與“淮”“漢”并列,指“長江”和“黃河”?!敖焙汀昂印痹诠糯菍S忻~,現(xiàn)在擴大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門豹治鄴》)其中“好”,專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現(xiàn)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質,對人、事、物都可以修飾限制。練習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秦以虎狼之勢,與中國抗衡。②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③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古義:中原地區(qū)。今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古義:母親。今義:晚輩對任何女性長輩的親切稱呼。古義:父母兄弟等親屬。今義:有婚姻關系的成員2、詞義縮小
所謂“詞義縮小”,就是說同樣的詞語在古代詞義大,而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義變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壞氣味均可,現(xiàn)在只表示壞的氣味;
“讓”,古代既可表示辭讓謙讓之意,又可表示責備之意,現(xiàn)在則只有第一種意義了?!敖鹁偷Z則利”(《荀子·勸學》)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屬,現(xiàn)在專指黃金。
“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現(xiàn)代只把“一種鋪蓋屋頂?shù)慕ㄖ牧稀狈Q為“瓦”。
練習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①沛公居山東時。②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③古之學者必有師古義:崤山以東。今義:山東省古義:妻子兒女。今義:妻,與“丈夫”相對古義:求學的人。今義: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所謂“詞義轉移”,就是說同樣的詞語在古代是一個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卻變成別的一個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淚,現(xiàn)在指鼻涕;
“偷”,古代指茍且、馬虎、刻薄、不厚道,今義轉移為偷竊?!岸蕾\劫持”中“賊”,原指強盜,現(xiàn)指小偷;“齊人固善盜乎”中“盜”,原指小偷、偷盜,現(xiàn)指強盜,“賊”“盜”二字意義古今正好調了個位。3. 詞義轉移:
練習3.解釋下列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②顏色不少變③秋天漠漠向昏黑古義:外交使者。今義:出門時帶的包裹。古義:容顏、臉色。今義:色彩。古義:秋日的天空。今義:秋季。
所謂“詞義弱化”,就是指同樣的詞語,在古代時所表示的語義較強,而今天所表示的語義則較弱。如:“很”,古義是兇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現(xiàn)在表示的程度沒有那么高深。
“怨”,古義表示仇恨、懷恨,現(xiàn)在表示埋怨、責備。4. 詞義弱化:練習4.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①未嘗有堅明約束者②吾羞,不忍為之下。古義:羞愧、感到恥辱。今義:害羞、不好意思古義:盟約。今義:限制。5. 詞義強化:
所謂“詞義強化”,就是指同樣的詞語在古代表示的意義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語義增強了。如:“恨”,古代表示遺憾、不滿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懷恨。
“誅”,最初只是責備之意,后來強化為“殺戮”的意思。
練習5.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蓱z:這里是可愛之意,褒義詞,今義:令人憐憫之意。①東家有好女,可憐體無比②犧牲玉帛,弗敢專也
犧牲:這里是指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祭品,中性詞,現(xiàn)在指為正義而舍棄生命或其他利益,褒義詞。6.感情色彩變化
有些詞語在應用的過程中,感情色彩逐步發(fā)生了變化,這往往與它們意思的改變分不開。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見識淺,中性詞,現(xiàn)在表示品德低,含貶義。
“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幫手,褒義詞,現(xiàn)在表示壞人的幫兇,貶義詞。
“鍛煉”,古代除有冶煉之意外,還有玩弄法律對人進行誣陷之意,屬貶義詞,現(xiàn)在是褒義詞。
練習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讀書欲睡,引錐刺其股
愿為市鞍馬③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義指告誡、告訴,現(xiàn)已不用,用于指感謝。古代指大腿,現(xiàn)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這里指買,現(xiàn)在已不用,指城鎮(zhèn)、集市。7.名稱說法的演變
有些時候古文中用一個詞表示某一意思,而現(xiàn)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該詞語表示,而是換用別的詞語表示了。如:“目”現(xiàn)已換成“眼睛”,
“寡”現(xiàn)已換用“少”了,
“足”現(xiàn)已換用“腳”了。練習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①烈士暮年,壯心不已②(廉頗)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p>
③璧有瑕,請指示王④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絕境:古代表示與外界隔絕之地,現(xiàn)在表示走投無路之時。古代表示剛直俠義之人,現(xiàn)在表示為正義犧牲的人。宣言:古代是揚言的意思,現(xiàn)在表示宣告,聲明。指示:古代是指給人看,現(xiàn)在是表示上對下申明處理問題的原則和方法。文言詞類的活用●動詞活用作名詞●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數(shù)詞活用作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名詞活用作狀語●名詞活用作動詞小試身手1、杖漢節(jié)牧羊。2、驢不勝怒,蹄之。3、尋向所志。4、二月草已芽。5、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6、一狼洞其中。拄著,拿著用腳踢做標記發(fā)芽吃飯打洞名詞活用為
動詞
名詞活用作動詞規(guī)律小結:能愿動詞后的名詞代詞前的名詞名詞前的名詞副詞后的名詞往往活用為動詞A吏:做官。B芽:發(fā)芽。前有副詞“已”。C事:做,從事。D水:游水。前有能愿動詞“能”。E目項王:向項王使眼色。F本義為魚網,這里用作“用網捕捉”。前有結構助詞“所”。G王:為王,稱王。讀wàng(去聲)。H籍:登記。詞類活用專題訓練A凡吏于土者,皆往之。B二月草已芽。C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D非能水也。E范增數(shù)目項王。F置人所罾魚腹中。G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H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現(xiàn)代漢語:副詞、介詞短語作狀語,普通名詞很少作狀語。二、名詞活用為狀語
古代漢語:時間名詞、方位名詞、普通名詞等名詞常常作狀語。主語+【名詞】+謂語活用為狀語名詞活用為狀語(例句)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坐于前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名詞活用為狀語主語謂語
名詞活用為狀語的類型有:一、表示時間1、時漢連伐胡。2、日侍坐備顧問。3.怨酷日深,艱辛歷盡。
“日、月、歲”在動詞前作狀語,含有“每日、每月、每年”之意。用在形容詞前,含有“一天天”意思。二、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狀態(tài)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狗那樣)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像北斗星那樣)(像蛇那樣)
“像……”三、表示動作、行為所憑借的器具1、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用箕畚)2、有好事者船載以入。(用船)3、惠等哭,輿歸營。(用車子)“用…”四、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1、童子隅坐而執(zhí)燭。(在墻角)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在朝廷上)“在……”五、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1、面署第一(當面)2、劉備周瑜水陸并進(從水路、從陸路)“當……”“用……”“從……“六、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向西)(向東)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向南)3、孔子東游。(向東)
向……
往……※注意名詞用作動詞和名詞用作狀語的區(qū)別?!~用作動詞,其后面沒有其他謂語動詞?!~用作狀語則其后面還有其他謂語動詞。例如:左右欲刃相如。例如:又郊敗之。練習:比較分析下列句中加橫線詞的用法。①合流屈曲而南。②斜削東下,與東山夾溪南流。
指出下列成語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1、有口皆碑
2、草木皆兵3、無所事事4、南征北戰(zhàn)5、蠶食鯨吞6、風餐露宿7、星羅棋布8、日理萬機名作動成為記功碑名作動成為敵兵名作動做名作狀向南、向北名作狀在風里、在露天名作狀像蠶那樣、像鯨那樣名作狀像星星那樣、像棋子那樣名作狀每天小試身手①秦孝公據殽函之固
②曉看紅濕處③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④夫夷以近,則游者眾⑤小學而大遺⑥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⑦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⑧常在于險遠。⑩亦以明死生之大堅固的地勢紅花綠葉、紅花。平坦、距離近的地方天下的人高處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危險偏遠的地方大事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小試身手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②火尚足以明也③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④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⑤此誠雕蟲之戲,不足為多也⑥高其直<促織〉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⑧蓋失強援,不能獨完。窮:看盡明:照明美:贊美高:升高多:推崇,贊許高:抬高私:偏愛完:保全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動詞活用為名詞,它一般處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邊有“其”或“之”。翻譯時,在動詞后面補充符合語境的名詞。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譯為:出產的東西,收入的東西。譯為:埋伏的人(伏兵)。動詞活用為名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特殊的動賓關系
使動的翻譯有兩種,一種為直譯,使……;一種為意譯,用相應的及物動詞代替。(1)“認為(覺得)……怎么樣”(2)“把……當作……看待”(3)“對……感到怎么樣”給(替、為)……怎么樣
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
——三者的區(qū)別*使動:在客觀上使賓語產生變化或造成某種結果。*為動:為賓語而行動。*意動:(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客觀上使大木變小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天下變小了”只是主觀感受]華佗脈之。[有替賓語怎樣的意味]主觀意念的感覺,只是主觀上覺得(認為)賓語怎樣了。1、下列屬于名詞活用為動詞的一項是()A、王無罪歲B、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C、席卷天下,包舉宇內D、用心一也A名作動,歸罪BC、名詞作狀語D數(shù)詞作形容詞隨堂測試
ADA、C、名作動B、名做狀語D、認為……小的,意動用法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后人哀之而不鑒之”的“鑒”用法相同的一項()
A、朝歌夜弦
B、士大夫終不肯夜泊絕壁之下
C、
兒涕而去。(《促織》)
D、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3、下列名句中加點的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A、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B、與民賊相搏,躓踣者屢。C、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D、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B項的“搏”即搏斗,無活用現(xiàn)象。A項的“椎”:名詞動用,用椎殺。C項的“堅、銳”:形容詞作名詞, 堅硬的盔甲、銳利的武器。D項的 “辱”:使動,使你們幾個受辱。
B4、下列名句中加點的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A、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C、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D、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項的“躁”:浮躁,無活用。A項的“愚”:使動用法,使黔首愚。B項的“遲”:意動,以……為遲。C項的“腰”:名詞動用,腰里掛著。D5、下列名句中加點的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B、沛公已去,間至軍中。C、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D、呈卷,即面署第一。C項的“幸”:寵幸,寵愛,無活用。 A項的“客”: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客人一樣。B項的“間”:小路,名詞作狀語,意為從小路。D項的“面”:名詞作狀語,當面。C6、下列名句中加點的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A、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C、不得已,變姓名,詭蹤跡,草行露宿。D、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A項的“私”:私下里,無活用。B項的“短”:形容詞作動詞用,詆毀。 C項的“草、露”:名詞作狀語,在 草叢里、在露天里。D項的“榮”: 使動,使汝身榮。
A7、下列名句中加點的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C、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者也,竊為陛下惜之!D、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項的“斂”:聚斂,無活用。A項的“?!保盒稳菰~作動詞,保佑。C項的“富、安”:形容詞作使動,使……富、使……安。D項的“先、后”:意動,以……為先,以……為后。
B8、下列名句中加點的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A、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B、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C、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D、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铘。D項的“期”:期望、希望,無活用。A項的“師”:名詞作動詞用,從師。B項的“長、短”:形容詞作名詞,長處、短處。C項的“出、入”:動詞作名詞,出產的東西、收入的財物。D9、下列名句中加點的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A、不耕而食,不蠶而衣。B、項伯殺人,臣活之。C、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D、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C項的“征”:驗證、證據,無活用現(xiàn)象。A項的“蠶、衣”:名詞作動詞,養(yǎng)蠶、穿衣。B項的“活”:動詞的使動用法,使之活。D項的“至”:動詞作名詞,到的人。C10、下列名句中加點的詞,屬于詞類活用的兩項是()A、夜雪初霽,薺麥彌望。B、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C、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D、激于義而死焉者也。B項的“譜”:名詞作動詞用,記入譜中。A項的“霽”:雨雪后天放晴,無活用。C項的“夜”:在夜里。D項的“死”:無活用BC11、下列各句中都有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選出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A、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B、范增數(shù)目項王。C、而此獨以鐘名,何哉?D、人立而啼。D項的“人”:名詞作狀語,像人一樣。A項的“禮”:名詞作動詞用,禮遇。B項的“目”:名詞作動詞用,使眼色。C項的“名”:名詞作動詞用,命名。
D12、下列各句中都有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選出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A、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B、成以其小,劣之。C、然則北能巫峽,南極瀟湘。D、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B項的“劣”:意動用法,以……為劣,認為它不中用。A項的“翼”: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C項的“北、南”: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北、向南。D項的“日”:時間名詞作狀語,天天。
B13、下列各句中都有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選出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A、天下云集響應,嬴糧而景從。B、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C、江晚正愁予,深山聞鷓鴣。D、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A項的“景”:通“影”,名詞作狀語,像影子一樣。B項的“生、肉”:使動用法,使死者生、使白骨長肉。C項的“愁”: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我愁。D項的“臣”:使稱臣。解釋各句中加線的活用詞語的用法和意義。
1、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為:動詞活用作名詞,意為“心理活動”。2、故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怪: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為“認為……很奇怪”。3、必固其跟本。(《諫太宗十思疏》)4、誰悲失路之人。(《滕王閣序》)5、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意為“使……牢固”。
悲:形容詞的為動用法,意為“為……悲傷”。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為“認為……美”。例:沛公軍霸上。(《史記·鴻門宴》)
軍:名詞作動詞,意為“駐軍、駐扎”。第二組:綜合練習
6、以其無禮于晉,且貳與楚也。(《燭之武退秦師》)
7、夜縋而出,見秦伯.8、若亡鄭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同上)
9、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同上)
10、然后卑事夫差……(《勾踐滅吳》)
11、吊有憂,賀有喜。(同上)
12、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觸龍說趙太后》)貳:數(shù)詞活用作動詞,意為“有二心”。夜:名詞活用作狀語,意為“在夜晚”。亡:動詞的使動用法,意為“使……滅亡”。鄙:名詞的意動用法,意為“把……當作邊界”。卑:形容詞用作動詞,意為“降低身份作奴仆”。優(yōu)、喜: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意為“憂愁的事、高興的事”.尊: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意為“使……尊貴”.13、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14、浴乎沂,風乎舞雩(同上)15、七十者衣帛食肉(《寡人之于國也》)16、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同上)17、其曲中規(guī)(《勸學》)18、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秋水》)
小、大: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意為“小事、小相”;“大事,指治國為政”.。
風: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吹風”。
衣: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穿”。
生、死:動詞活用作名詞,意為“活著的人、死去的人”。
曲: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意為“彎曲的弧度”。
少、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為“認為……少,小看;認為……輕,輕視?!蔽难詫嵲~詞義推斷討論1.“有飛騎犯法,善才(人名)繩之”,你能準確解釋“繩”這個詞嗎?2.(07江蘇)進之此時案腰間刀伺道濟,有異言,則殺之。道濟趨下階,叩頭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濟如有異心,速殛之?!蹦隳芡茢喑觥伴辍钡囊馑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決的?(一)想想看:
1、豐則貴糴,歉則賤糶2、冀得一歸覲
“糴”、“糶”大家比較陌生??筛鶕中?,推斷為會意字,跟“糧食”有關,意思是買進糧食、賣出糧食?!坝P”雖比較眼生,但它是形聲字,從形旁“見”上,猜出與“見”有關,可以解釋為“拜見”。字形
漢字中的形聲字占80%,形聲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會意字則本身就表意。一、字形分析法給你方法1、從“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與有關2、從“馬、牛、羊、豕
、犭、
鳥、蟲”者與
有關
3、從“(言)、辶(走)、彳(行)”者與
有關禾--
皿--
宀--
貝--
纟--
求--
隹(zhuī
)--
歹--
月--
目---
兵器動物人的行為五谷金錢死亡器具絲麻肉房舍毛皮眼鳥雀1、“有牧人御眾之才”2、夜入其家,探其篋,不使之知覺。3、迨諸父異爨,東西多置小門。4、“彀士十萬人”(統(tǒng)治,治理)(小箱子)(灶臺,燒火煮飯)試試看:(弓箭手)“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要”通“邀”:邀請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倍”通“背”:違背2.風吹草低見牛羊3.張良出,要項伯(二)想想看:
字音
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語法現(xiàn)象之一,用了通假的詞語從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符合語境。通假字有同音和近音兩種。二、通假推斷法給你方法
1、崔家顧人刺我,請以聞。2、翼日進宰,宰見其小,怒呵成。3、昌宗從旁趣說(人名),使速言。
通“雇”,雇傭試試看:
通“翌”,第二天
通“促”,催促(更加,越來越)(疲勞)1.追亡逐北(敗逃者,逃亡的人)2.奉之彌繁,侵之愈急4.曹操之眾遠來疲敝(三)想想看:
結構3.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安逸享受)5.通五經,貫六藝(貫通)6.庶竭駑鈍,攘除奸兇(排斥、排除)
利用文言句法特點推斷。即利用上下文中對偶,對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語言結構,來推斷處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意義。這些對應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相反,相近(相同)。三、結構分析法給你方法
【文過飾非】
我們可能知道“飾”是“掩飾之意”,而對“文”則有些把握不住。這個詞語中的過和非同義,那么文和飾也應該同義。文就是文飾、掩飾的意思。
【求全責備】
全,全面。備,完備。意思同?!扒蟆焙汀柏煛币馑家矐撓嗤??!扒蟆笔且螅柏煛币彩且螅ㄘ煶?、尋求)。這樣就不會把則和備看成是“責備”了。
【前倨后恭】
“前”和“后”相反,“倨”和“恭”也應相反。恭,恭敬。倨,傲慢。
③結構分析法③結構分析法如:1、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國也。(屬于對仗句,“六國”與“秦”相對,“滅”與“族”相對,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滅”的意思)2、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財。
“贏”也與上句的“余”處在相同的位置,其意思也是“多”。3、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不見也。A、“圣明的君主治理國家”B、圣明之君,治平之國”。若譯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國家”,則為主謂關系,與前句結構顯然不相對應。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詞充當根據它們所處的語法位置,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④語法分析法④語法分析法
(1)劃分句子成分法。
“信義著于四海”
(“信義”作主語,“信”是名詞,作“信用”講)“煙波微茫信難求。”(狀語)“今以蔣氏觀之,猶信?!保ㄖ^語)“楚王貪而信張儀。”
(謂語)
(2)看搭配?!?/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引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團隊合同書
- 投影儀購銷合同書
- 中國公路運輸合同
- 型鋼采購合同協(xié)議
- 家教老師聘用合同書
- 玻璃幕墻安裝合同
- 商品買賣居間合同
- 美國工程設計服務合同
- 側柏買賣合同
- 遼寧輕工職業(yè)學院《建筑設備(電)》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3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解讀
- 利息理論期末考試模擬測試試題含參考答案
- 干部選拔任用程序
-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簡答題歸納總結
- 2023高二開學第一課《蛻變》-主題班會
- 口服降糖藥物分類詳解課件
- 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設計建造與運行管理指南
- 圍手術期疼痛護理課件
- 外國新聞傳播史-張昆課件
- 圓圈正義:作為自由前提的信念
- 一次性纖維環(huán)縫合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