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胰母細胞瘤的臨床表現(xiàn)、CT表現(xiàn)與病理改變的特點_第1頁
兒童胰母細胞瘤的臨床表現(xiàn)、CT表現(xiàn)與病理改變的特點_第2頁
兒童胰母細胞瘤的臨床表現(xiàn)、CT表現(xiàn)與病理改變的特點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胰母細胞瘤的臨床表現(xiàn)、CT表現(xiàn)與病理改變的特點胰母細胞瘤(pancreatoblastoma,PBL)是一種罕見的胰腺惡性腫瘤,多見于10歲以下兒童,術前診斷困難,確診主要依靠病理。1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搜集我院2022~2022年經手術確診的PBL患兒4例,術前主要表現(xiàn)為消化道病癥、腹部包塊、貧血及腫瘤標志物的升高。1.2掃描方法采用64排及以上螺旋CT掃描機,掃描范圍從劍突至臍部,掃描層厚5~10mm,螺距1m,電壓100KV,電流120mA;均先行常規(guī)平掃,后行三期增強掃描,根據患者體重(1.5mg/Kg)由高壓注射器經肘靜脈內注入非離子型造影劑,注射速率2ml/s,分別于注射開場后25s(動脈期)、60s(靜脈期)、90s(延遲期)進展掃描,所有數據傳至后處理工作站由2位以上放射科醫(yī)師CT圖像上腫瘤的發(fā)生部位,周圍解剖關系、大小等特征進展了評價。1.3病理檢測4例組織經福爾馬林固定,常規(guī)石蠟包埋制片,HE染色。免疫組化檢測的標志物主要有上皮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角蛋白(CK)、Ki-67、神經元特異性烯純化酶(Syn)、甲胎蛋白(AFP);于200倍和400倍高倍鏡下觀察組織的細胞特點及染色情況。鏡檢結果可見腫瘤細胞主要由排列成巢狀或腺泡狀的上皮細胞構成,富于間質細胞,可見鱗狀小體形成(見圖6)。免疫組化結果顯示:4例EMA、CK、Ki-67、Syn均為陽性,2例CEA為陽性,2例行AFP檢測的AFP均為陽性。2討論胰母細胞瘤多發(fā)生于兒童,在胰腺腫瘤中占30~50%,約50%的腫瘤發(fā)生于胰頭,具有惡性腫瘤浸潤、轉移及復發(fā)的特性,預后不佳。早期發(fā)病隱匿,無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腫塊長大后多表現(xiàn)為腹部包塊、消化道病癥及腫瘤所致的惡病質等病癥,侵及胰頭時可引起阻塞性黃疸,多由彩超發(fā)現(xiàn)胰腺或腹腔占位后就診,手術切除是目前該病的主要治療手段。CT作為術前的常規(guī)檢查,可提示腫瘤的位置、大小毗鄰組織的關系及轉移情況,有助于該病的診斷,可用于判斷手術能否切除腫瘤的根據,但該病確仍需要組織病理學與相關免疫組化。4例PBL均小于10歲,均因消化道病癥、腹部包塊就診,術前由于腫瘤對自身的消耗,4例患兒中3例出現(xiàn)了明顯的貧血病癥,RBC和HB出現(xiàn)了明顯下降。CA199是最常用的的胰腺腫瘤標志物,但是所搜集的4例胰母細胞瘤的CA199均處于正常范圍內。NSE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特異性標志,具有內分泌功能的PBL的NSE多高于正常值,4例NSE均明顯高于正常值;含有上皮成分的腫瘤的CA125可明顯高于正常值,PBL主要是有上皮細胞構成,局部CT檢查對PBL的診斷價值較高,可明確腫瘤的形狀、成分及血供情況等。文獻中報道PBL的CT表現(xiàn)為囊實性腫快,邊界清,有分隔,密度不均勻,多伴有壞死、鈣化,不均勻強化等。該4例病例中CT均表現(xiàn)為腹腔宏大的腫塊,多呈橢圓形,包膜完好,平掃密度不均勻,內可有大片的壞死,動脈期可見腫塊邊緣局部多發(fā)細小的供血動脈,局部血管穿插入腫塊內,這些血管均起自腹腔干,本質動脈期呈輕度或中度不均勻強化,壞死成分更明確;靜脈期可見腫瘤本質成分呈延遲性強化,較動脈期的CT值變化不大。4例僅有1例腫瘤內出現(xiàn)分隔,1例腫塊內出現(xiàn)散發(fā)鈣化灶。腫瘤周圍的解剖關系在CT圖像上顯示較清楚,4例腫塊均跨越中線生長,多不對稱,與胰腺的正常組織分界不清,晚期的腫瘤多進犯整個胰腺,局部可侵及周圍的組織,如脾臟、十二指腸等;4例中1例侵及脾臟及整個胰腺,1例發(fā)生于胰頭,2例發(fā)生于胰尾。PBL較早可出現(xiàn)轉移,當發(fā)現(xiàn)病變行相關檢查時多已經出現(xiàn)淋巴轉移或肝臟轉移,淋巴結轉移主要發(fā)生于腫塊周圍或腹膜后,轉移至腹膜后時分布于腹主動脈周圍,淋巴結較多較大時可出現(xiàn)交融現(xiàn)象;4例均出現(xiàn)了腫塊周圍或腹膜后的淋巴結轉移。CT對于PBL的診斷提供了一定的價值,但是其確診主要依靠病理學及免疫組化。腫瘤質地多較軟,富于細胞,上皮細胞多構成巢狀或腺泡狀,特征性的鱗狀小體是PBL的診斷的重要特征,本病例中4例均出現(xiàn)了鱗狀小體。常規(guī)病理對PBL的診斷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多需要免疫組化協(xié)助診斷。由于兒童PBL主要由上皮細胞和間質細胞構成,那么表達上皮成分的EMA和表達間質成分的Ki-67多為陽性。CEA在胰腺惡性腫瘤中的表達率較高,當腫瘤出現(xiàn)導管分化時CEA表達陽性,超過50%的PBL的CEA呈陽性表達。鱗狀小體的特征性免疫組化標志是CK系列分子,存在鱗狀小體的CK表達多為陽性。胰腺是內分泌器官,胰腺腫瘤多有內分泌分化的潛能,當腫瘤出現(xiàn)內分泌化時Syn為陽性,4例的Syn均呈陽性表達。局部腫瘤內所含的腺泡細胞可分泌AFP,腫瘤的AFP也會呈陽性表達,血液中的AFP含量較高,其中2例患兒出現(xiàn)同時血液中的高AFP表現(xiàn)和組織的AFP陽性表達。上述EMA、CK、Ki-67和Syn多為PBL的特征性改變。P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