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11月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綜合測試卷及答案_第1頁
山西運城11月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綜合測試卷及答案_第2頁
山西運城11月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綜合測試卷及答案_第3頁
山西運城11月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綜合測試卷及答案_第4頁
山西運城11月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綜合測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運城11月份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綜合測試卷及答案考試須知:1、考試時間:150分鐘,本卷滿分為100分。2、請首先按要求在試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準考證號等信息。3、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線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0分)1、辨別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的關鍵是看它:A、是不是被大多數人所接受B、是不是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C、是不是具有絕對性D、是不是能夠滿足人的需要【參考答案】:B——出自第02章2、“真理和謬誤的對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才有意義”是:A、形而上學的觀點B、唯物辯證法的觀點C、詭辯論的觀點D、相對主義的觀點【參考答案】:B——出自第02章3、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是:A、剩余價值學說B、生產價格理論C、勞動二重性理論D、勞動力商品理論【參考答案】:C——出自第04章4、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度”是指:A、事物保持一定質的量的限度B、事物質變的關節(jié)點C、事物質變的臨界點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質的限度【參考答案】:A——出自第01章5、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釋“大眾心理影響經濟走勢”這一社會現象:A、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決定作用B、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C、社會心理可以左右社會發(fā)展方向D、只有正確的社會意識才能影響社會發(fā)展【參考答案】:B——出自第03章6、把科學的實踐觀第一次引入認識論是:A、費爾巴哈哲學的功績B、黑格爾哲學的功績C、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功績D、康德哲學的功績【參考答案】:C——出自第02章7、資本的價值構成是指:A、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比例B、機器設備和原材料之間的比例C、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之間的比例D、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參考答案】:D——出自第04章8、自然規(guī)律與社會規(guī)律的區(qū)別在于:A、自然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社會規(guī)律是主觀的,沒有普遍性B、自然規(guī)律有重復性,社會規(guī)律沒有重復性C、自然規(guī)律無階級性,社會規(guī)律有階級性D、自然規(guī)律通過盲目的、自發(fā)的力量起作用,社會規(guī)律是通過人的活動實現的【參考答案】:D——出自第03章9、只承認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就會導致:A、形而上學不變論B、相對主義詭辯論C、唯心論D、庸俗唯物主義【參考答案】:B——出自第01章10、“哲學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這個論斷的含義是:A、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B、哲學的存在方式是物質C、無產階級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無產階級掌握哲學就由自為階級轉變?yōu)樽栽陔A級【參考答案】:A——出自序章11、愛因斯坦指出:“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這說明:A、哲學是一切科學之科學B、哲學是各門學科的知識基礎C、哲學對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具有指導作用D、哲學與具體科學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12、區(qū)分和認識事物的前提和基礎是: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斗爭性D、矛盾的同一性【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13、“學而不思則罔”是指:A、感性認識需要上升到理性認識B、理性認識需要上升到感性認識C、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的正確反映D、理性認識是對事物的正確反映【參考答案】:A——出自第02章14、世界上惟一不變的是變,這說明:A、運動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運動,沒有靜止C、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D、運動與靜止是絕對對立的【參考答案】:C——出自序章15、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即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指:A、兩種獨立存在的勞動B、同一勞動過程中先后出現的兩種不同勞動C、同一勞動過程的兩個方面D、不同勞動過程的不同勞動形式【參考答案】:C——出自第04章16、社會主義的本質是:A、人民當家作主,成為社會的主人B、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C、社會主義的公有制和按勞分配D、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參考答案】:B——出自第06章17、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條件:A、自然經濟的存在和發(fā)展B、社會化大生產和資本主義私有制C、社會化大生產和社會主義公有制D、社會分工和生產資料和產品屬于不同所有者【參考答案】:D——出自第04章18、荀子說:“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边@表明:A、人的意識具有客觀性B、人的意識具有能動性C、人的意識具有對象性D、人大意識具有主觀性【參考答案】:B——出自第01章19、在認識論中堅持反映論原則的是A、所有唯物主義的觀點B、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C、機械唯物主義的觀點D、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參考答案】:A——出自第02章20、魯迅在評《三國演義》時說:“至于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一評述所蘊含的哲理是: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質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參考答案】:A——出自第01章21、“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這一觀點是說A、認識世界沒有必要B、認識的目的在于指導實踐C、實踐無需認識指導D、實踐是認識的本質【參考答案】:B——出自第01章2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哲學根據是:A、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B、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C、形式與內容的關系D、本質與現象的關系【參考答案】:A——出自第01章2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哲學依據是: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D、矛盾的斗爭原理【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24、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成為東西方矛盾焦點和帝國主義政治體系最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國家是:A、德國B、奧地利C、中國D、俄國【參考答案】:D——出自序章25、劃分階級的標準是:A、經濟標準B、政治標準C、思想標準D、社會標準【參考答案】:A——出自第03章26、馬克思主義認為,階級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A、政治權力B、社會生產力C、天才的創(chuàng)造力D、階級斗爭【參考答案】:B——出自第03章27、由于提高勞動強度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屬于:A、絕對剩余價值B、相對剩余價值C、超額剩余價值D、利潤【參考答案】:A——出自第04章28、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對社會存在和發(fā)展起:A、決定作用B、加速或延緩作用C、無足輕重的作用D、決定國家民族命運的作用【參考答案】:B——出自第03章29、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根源是:A、工業(yè)革命B、資本主義經濟危機C、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D、階級斗爭【參考答案】:C——出自序章30、決定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A、以抽象勞動為尺度B、以私人勞動為尺度C、以剩余勞動為尺度D、以簡單勞動為尺度【參考答案】:D——出自第04章31、絕對剩余價值是:A、個別資本家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果B、社會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的結果C、必要勞動時間不變,延長工作日的結果D、工作日不變,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的結果【參考答案】:C——出自第04章32、在工作中防止“過”或“不及”的關鍵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C、把握事物的度D、確定事物的量【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33、壟斷利潤是通過A、操縱市場獲得的B、改進技術獲得的C、擴大投資獲得的D、增加貸款獲得的【參考答案】:A——出自第05章34、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是A、唯物論的觀點B、實踐的觀點C、辯證法的觀點D、認識是一個過程的觀點【參考答案】:B——出自第02章35、下列選項中正確表達了認識客體的涵義的是:A、認識的客體是主體實踐和認識的對象B、認識的客體是主體創(chuàng)造出來的對象C、認識的客體是外部自然界D、認識的客體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參考答案】:A——出自第02章36、商品生產者要獲得更多收益必須使生產商品的:A、個別勞動時間等于倍加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B、個別勞動時間等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C、個別勞動時間大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D、個別勞動時間小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參考答案】:D——出自第04章37、現階段,先進生產力集中體現為:A、勞動對象B、科學技術C、勞動者D、管理方式【參考答案】:B——出自序章38、“白馬非馬”命題的錯誤在于A、割裂了事物的一般與個別的關系B、割裂了事物質與量的關系C、割裂了事物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D、割裂了事物本質和現象的關系【參考答案】:A——出自第01章39、20世紀50年代,北大荒人煙稀少、一片荒涼。由于人口劇增,生產力水平低下,吃飯問題成為中國面臨的首要問題,于是人們不得不靠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經過半個世紀的開墾,北大荒成了全國聞名的“北大倉”。然而由于過度開墾已經造成了許多生態(tài)問題?,F在,黑龍江墾區(qū)全面停止開荒,退耕還“荒”。這說明:A、人與自然的和諧最終以恢復原始生態(tài)為歸宿B、人們改造自然的一切行為都會遭到“自然界的報復”C、人在自然界面前總是處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們應合理地調節(jié)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參考答案】:D——出自第03章40、“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題,其含義是:A、強調真理的客觀性B、否認真理的客觀性C、強調真理具有客觀標準D、否認真理具有客觀標準【參考答案】:D——出自第02章41、制約人們行為及其動機的根本條件是:A、生產方式B、傳統(tǒng)意識C、政治制度D、階級關系【參考答案】:A——出自第03章42、質與量的最根本的區(qū)別是:A、質是內在的,量是外在的B、質是由矛盾的特殊性決定的,量是由矛盾普遍性決定的C、質與事物直接同一,量與事物不直接同一D、質是單一的,量是多方面的【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43、社會基本矛盾發(fā)展的最終原因是:A、生產力的發(fā)展B、生產關系的展C、經濟基礎的發(fā)展D、上層建筑的發(fā)展【參考答案】:A——出自第03章44、哲學基本問題是:A、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B、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問題C、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D、真理與謬誤的關系問題【參考答案】:A——出自第01章45、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A、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著作B、一切從實際出發(fā)C、理論聯(lián)系實際D、實事求是【參考答案】:C——出自序章46、“芳林新葉催舊葉,流水前波讓后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兩句詩包含的哲學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B、事物的發(fā)展是有量變到質變的過程C、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時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D、事物是本質和現象的統(tǒng)一【參考答案】:C——出自第01章47、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運動、變化、發(fā)展的。發(fā)展的實質是:A、事物的前進性B、質變C、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D、新事物產生,舊事物滅亡【參考答案】:D——出自第01章48、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的含義是:A、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像自然界一樣有其規(guī)律性B、社會發(fā)展史與自然界的發(fā)展史完全相同C、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不受人們主觀意志的影響D、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過程【參考答案】:A——出自第03章49、下列屬于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是:A、真理具有一元性B、有用即真理C、謊言說一百遍就成為真理D、真理和謬誤沒有嚴格的界限【參考答案】:A——出自第02章50、理解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史的鑰匙是:A、生產關系的發(fā)展史B、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史C、生產勞動的發(fā)展史D、階級斗爭的發(fā)展史【參考答案】:C——出自第03章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有至少兩個正確選項,多項、少選或錯選該題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20分)1、“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腦并在人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一觀點表明:A、人腦是意識的源泉B、在意識中體現了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C、觀念的東西同物質的東西是具有同一性的D、反映者與被反映者是完全同一的【參考答案】:BC——出自第01章2、德國古典哲學的代表性人物:A、康德B、黑格爾C、費爾巴哈D、笛卡爾【參考答案】:BC——出自序章3、以下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說法正確的是:A、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批判、繼承和發(fā)展B、是剩余價值理論的基礎C、是研究價值分配的理論D、為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奠定了理論基礎【參考答案】:ABD——出自第04章4、下列說法中,正確表述了地理環(huán)境與人類社會關系的是:A、地理環(huán)境影響和制約社會的發(fā)展B、地理環(huán)境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和更替C、地理環(huán)境對社會的作用大小受社會制度的制約D、地理環(huán)境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受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制約【參考答案】:ACD——出自第03章5、科學家對1994年夏發(fā)生的彗星撞擊木星的天文現象進行了準確的預報和大量的觀察研究,這一事實表明:A、世界是可以認識的B、人類已能預測一切自然現象C、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正在不斷深化D、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無止境的【參考答案】:AC——出自第02章6、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現象形態(tài)和事物的本質會直接合二為一,一切科學就都成為多余的了?!边@個論斷表明:A、現象和本質是有區(qū)別的B、現象是由本質決定的C、科學的任務在于透過現象看本質D、現象和本質沒有同一性,現象不能反映本質【參考答案】:AC——出自第01章7、“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話。”這一觀點的錯誤在于:A、對肯定的理解是片面的、孤立的B、對否定的理解是片面的、孤立的C、不承認肯定與否定是對立統(tǒng)一的D、否認事物的發(fā)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參考答案】:ABC——出自第01章8、人們對一個復雜事物的認識,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這是因為:A、人們的認識受到客觀事物發(fā)展過程的限制B、人們的認識受到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C、人們的認識受到科學技術水平和認識工具的限制D、人們一次性的認識往往是錯誤的認識【參考答案】:ABC——出自第02章9、經濟全球化:A、使世界生產力的得到了發(fā)展B、使發(fā)展中國家總體上處于更為不利的地位C、使發(fā)展中國家形成了對別國經濟的依賴D、使世界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加劇【參考答案】:ABCD——出自第05章10、“單憑觀察所得的經驗,是決不能充分證明必然性的。這是如此正確,以至于不能從太陽總是在早晨升起來判斷它明天會再升起?!倍鞲袼惯@段話的含義是:A、感性認識有待于上升為理性認識B、感性認識具有局限性C、事物的必然性與感性、經驗性毫無關系D、歸納方法不是萬能的【參考答案】:ABD——出自第02章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人的最根本特性是其自由屬性。【參考答案】:×——出自第03章2、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緟⒖即鸢浮浚骸獭鲎孕蛘?、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永恒不變的?!緟⒖即鸢浮浚骸痢鲎缘?3章4、壟斷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為向社會主義過渡準備了物質條件,主要表現在生產全面社會化、生產管理日益社會化、資本日益社會化等方面?!緟⒖即鸢浮浚骸獭鲎缘?5章5、真理觀上的相對主義,錯誤在于認為關于同一對象真理性的認識只有一個?!緟⒖即鸢浮浚骸痢鲎缘?2章6、唯物辯證法的因果聯(lián)系是指一切前后相繼的現象之間的聯(lián)系?!緟⒖即鸢浮浚骸痢鲎缘?1章7、主體選擇是指作為歷史主體的人,從自身的需要和知識結構、經驗、技能出發(fā),根據歷史的客觀條件和發(fā)展趨勢確定自己行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動。這種觀點意味著承認主體選擇的作用必須否定歷史決定。【參考答案】:×——出自第03章8、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事物內在的本質的穩(wěn)定的聯(lián)系?!緟⒖即鸢浮浚骸獭鲎缘?1章9、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從實質上說就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參考答案】:√——出自第04章10、資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參考答案】:√——出自序章11、實踐之所以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緟⒖即鸢浮浚骸獭鲎缘?2章12、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價值的創(chuàng)造?!緟⒖即鸢浮浚骸痢鲎缘?4章13、實現了人的“自由個性”的發(fā)展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緟⒖即鸢浮浚骸痢鲎缘?7章14、哲學上的“價值”是指具有特定屬性的客體對于主體需要的意義?!緟⒖即鸢浮浚骸獭鲎缘?2章15、邏輯證明是實踐標準以外的又一個檢驗真理的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