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9 辨析文句意義歸納內容要點-古代詩文閱讀(原卷版)_第1頁
專題09 辨析文句意義歸納內容要點-古代詩文閱讀(原卷版)_第2頁
專題09 辨析文句意義歸納內容要點-古代詩文閱讀(原卷版)_第3頁
專題09 辨析文句意義歸納內容要點-古代詩文閱讀(原卷版)_第4頁
專題09 辨析文句意義歸納內容要點-古代詩文閱讀(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巔峰沖刺江蘇省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考點掃描專題09辨析文句意義,歸納內容要點-古代詩文閱讀【考點解讀】江蘇省考試說明對文言本考點的考查要求是:辨析文句意義,歸納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為B級。預測2020年高考,是江蘇省語文卷的必考內容。一、辨析文句意義。要求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作出辨析,以準確地獲得并提取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能夠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和歸類,從而體現出對文意理解的程度。文言文信息,是指史傳文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結局,語言、動作、肖像、心理、動作、細節(jié)等,散文札記類的風物、意境、感悟、抒懷等;說理文的觀點、論據、見解、看法、感慨等。文言信息有兩個限制條件,一是文中限制,凸顯出語境的相對完整,表現出上下文在篩選信息中的重要地位;二是辨析關鍵詞,辨析是一種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動態(tài)思維過程,是一個“圈定”“辨析”“遴選”“提取”“整合”的完整進程。文言信息應從三個層面入手:一是篩選關鍵信息,如文章主旨、結論、見解、感悟等;二是遴選核心信息,如人物生平、性格節(jié)操、征集才干、品德性情等;三是提取主體信息,如人物形象、表現技巧、布局謀篇等。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技巧:一是明結構關系,即要弄懂人物、事件、觀點、結論之間的關系,為篩選信息打下良好基礎;二是知對應關系,即篩選信息時應做到人與人、人與事、事與事之間對應;三是對位意識,即將信息選項代入語境去驗證真?zhèn)?,辨別正誤;四是比對方法,即將選項與文意進行比較鑒別,以確定正誤是非。解答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試題,應注意以下幾點:(1)必須對信息點有個清楚透徹的理解。如果沒有弄清信息點的含義,下面的篩選就毫無頭緒,也就根本談不上選出正確答案了。(2)要能夠以信息點為準繩,以此去衡量各個文句,排除與信息點不相合的語句。(3)要注意到陳述對象是否與題干吻合(是否說的是無關的其他人的言或行)。(4)要注意題干中有沒有“直接”、“具體”等詞語表述。(5)當你不能順利地作出判斷時,不妨仔細辨析下面供選擇的四個選項,或許就會獲得某種提示。

二、歸納內容要點。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礎上,對文言文中重要的信息進行歸納和概括。歸納和概括時,要求能夠把握關鍵詞語、句子和段落,注意文章體裁,利用材料中的相關信息(如題目、注釋、出處等)作出綜合分析和準確判斷。是考查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綜合能力。這種歸納、概括是對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或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一論點立論的根據、某個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某種發(fā)展導致的結果等。試題的選項通常是“三對一錯”,設問角度基本是選誤,四個選項大多依原文的先后順序對文意作概括性的轉述和分析;那個錯誤項中的大部分敘述一般還是符合文意的,往往只設置一兩處不正確的表述作為干擾。內容要點和中心思想是文言文閱讀中的重點,考查考生在理解文意基礎上的分析綜合能力。這種歸納概括是對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的綜合判斷或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一個論點立論的根據、某個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某種發(fā)展導致的結果等。這個考點一般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來考查,要求選出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正確或不正確的一項。對于客觀題型,實際上并非真的要求考生自己動手去歸納概括,而只是分析判斷由命題者設計的有關這方面的題目的答案正確與否。而有的省市如湖南卷則采用簡答題的方式對此進行考查,這樣難度就會大一些。為此在復習時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1)捕捉材料信息。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我們要遵循局部—整體—局部的原則,認真地研讀材料。當然,對于一篇文言文,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完全讀懂,可利用猜讀法進行大膽推斷,也可運用“跳讀”法將一些疑難詞語暫且跳過去。在準確理解詞意、句意、段意的基礎上,梳理各句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依據情理辨清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對文中信息進行提煉和綜合,從宏觀的角度把握材料。同時對作者選取的材料、記敘的角度、敘述的語氣、相關的議論抒情等,要做到心中有數。(2)把握文章要素。對于記敘文,首先要弄清寫了什么人物、什么事,人物關系怎么樣,事情的原因、過程、結果怎么樣,然后進一步思考人物活動和事件表現出的思想意義。對于文言文來說,由于文化背景和行文特點的隔膜和差異,弄清其中的人和事,有時也并非易事。如古人稱謂復雜,同一個人物在一篇文章中可能有多種稱呼,如不了解,很可能把一個人當成兩個人或多個人,以致把內容理解偏了。對于議論文來說,首先要弄清文章的論點,并要理清作者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用了什么論據和方法。文言文中的一般性議論文,結構比較單純,論點論據也比較明顯,弄懂文句之后,把握內容、概括中心思想并不難。(3)注意逐項檢查。在閱讀題目時,必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理解其用法、意義還是句式。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做題時要將備選答案中的相關內容逐條與原文相關部分比較,看備選項的表述是否與原文一致。特別是在事情的角色、件數和行為的程度、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要努力培養(yǎng)把題目中用現代漢語所作的敘述,按人物、事情的順序逐一、迅速從原文中找出來的能力,敘述分析、評價的整體性與文中用詞造句的細微性,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來解文的意識。(4)進行全面驗證。進行驗證常采用兩種方法:代入法——即將所選答案放回原文中查對。析錯法——即能說出自認為錯誤的一項原因。因為在一般情況下,試題設置常常是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錯誤項,如果我們能充分識別正確的三項,運用比較法、排除法,遷出錯誤的一項應該是有把握的。另外,如果試題提供了文段的題目、出處、尾注、作者的有關情況以及背景知識等,我們就應該充分加以利用。因為提供了這些,我們就可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及思想,聯(lián)系時代背景,進行綜合分析。命題者設置干擾的方法主要有:(1)曲解詞義。命題者在設置干擾項時,故意對文言材料中某一詞語錯誤地加以解釋,從而導致敘述出錯。考生如果不注意把選項與原文嚴格地對應起來,此題較易誤選。(2)夸大其詞。命題者在構擬這類選項時,常常在大體準確的概括、分析中,夾雜一兩處故意夸大的地方作為干擾。(3)張冠李戴。命題人故意把發(fā)生在甲身上的情況說成發(fā)生在乙身上,這就屬于典型的張冠李戴。(4)顛倒事實。即命題人故意顛倒事實,造成選項錯誤。(5)無中生有。這種陷阱的設置,在高考中是常見的——干擾項在文段中找不到根據,是命題人臆造出來混淆視聽的。(6)偷梁換柱。命題者通過偷換某個概念來設置陷阱,這在高考中也很常見。【真題分析】一、(2019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臨川湯先生傳鄒迪光先生名顯祖,字義仍,別號若士。豫章之臨川人。生而穎異不群。體玉立,眉目朗秀。見者嘖嘖曰:“湯氏寧馨兒?!蔽鍤q能屬對。試之即應,又試之又應,立課數對無難色。十三歲,就督學公試,補邑弟子員。每試必雄其曹偶。庚午舉于鄉(xiāng),年猶弱冠耳。見者益復嘖嘖曰:“此兒汗血,可致千里,非僅僅蹀躞康莊也者?!倍〕髸?,江陵公①屬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應。曰:“吾不敢從處女子失身也?!惫m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鵲起,海內之人益以得望見湯先生為幸。至癸未舉進士,而江陵物故矣。諸所為附薰炙者,骎且澌沒矣。公乃自嘆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敗乎?”而時相蒲州、蘇州兩公,其子皆中進士,皆公同門友也。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館選,而公率不應,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時者。以樂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則閉門距躍,絕不懷半刺津上。擲書萬卷,作蠹魚其中。每至丙夜,聲瑯瑯不輟。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書為?”曰:“吾讀吾書,不問博士與不博士也。”尋以博士轉南祠部郎。部雖無所事事,而公奉職毖慎,謂兩政府進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論之,謫粵之徐聞尉。居久之,轉遂昌令。又以礦稅事多所蹠戾②,計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歸。雖主爵留之,典選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長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居家,中丞惠文,郡國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時事,非公憤不及齒頰。人勸之請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錢刀,為所不知后人計?!敝复采蠒局骸坝写瞬回氁??!惫跁鵁o所不讀,而尤攻《文選》一書,到掩卷而誦,不訛只字。于詩若文無所不比擬,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蓮少陵氏。公又以其緒余為傳奇,若《紫簫》、《還魂》諸劇,實駕元人而上。每譜一曲,令小史當歌,而自為之和,聲振寥廓。識者謂神仙中人云。公與予約游具區(qū)靈巖虎丘諸山川,而不能辦三月糧,逡巡中輟。然不自言貧,人亦不盡知公貧。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選自《湯顯祖詩文集》附錄,有刪節(jié))[注]①江陵公:指時相張居正,其為江陵人。②蹠戾:乖舛,謬誤。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湯顯祖持身端潔,拒絕了時相張居正的利誘,海內士人都以結識他為榮幸。B.因為上書批評當權者徇私情、塞言路,湯顯祖被貶官至廣東,做了徐聞尉。C.湯顯祖辭官回家后,當地官員爭相與他交往,而湯顯祖不為私事開口求人。D.湯顯祖與鄒迪光相約三月份到江南一帶游玩,但沒準備好糧食,因而作罷。8.請簡要概括湯顯祖讀書為文的特點。二、(2018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重到沭陽圖記袁枚古之人往往于舊治之所三致意焉。蓋賢者視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陽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呂嶧亭觀察三札見招,十月五日渡黃河,宿錢君接三家。錢故當時東道主,其父鳴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與談乃父事,轉不甚曉。余離沭時,渠裁斷乳故也。夜闌置酒,聞車聲啍啍,則嶧亭遣使來迎。遲明行六十里,嶧亭延候于十字橋,彼此喜躍,駢轔同驅。食傾,望見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數十輩爭來扶車。大概昔時騎竹馬者,俱龍鐘杖藜矣。越翌日,入縣署游觀,到先人秩膳處,姊妹斗草處,昔會賓客治文卷處,緩步婆娑,凄然雪涕,雖一庖湢、一井匽,對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張、沈兩吏來,年俱八旬。說當時決某獄,入簾薦某卷,余全不省記。憬然重提,如理兒時舊書,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廣文工詩,吳中翰精鑒賞,解、陳二生善畫與棋,主人喜論史鑒,每漏盡,口猶瀾翻。余或飲,或吟,或弈,或寫小影,或評書畫,或上下古今,或招人來,或呼車往,無須臾閑。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學&科網居半月,冰霰漸飛,歲將終矣,不得已苦辭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處,代為治筐篋,束韁靷畢,握手問曰:“何時再見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來乎?忍傷君而云不來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來舊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閑居,猶能念及五十年前之舊令尹,世之如呂君者更少矣。離而合,合而離,離可以復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別也,余不能學太上之忘情,故寫兩圖,一以付呂,一以自存,傳示子孫,俾知官可重來,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奮乎百世之下,而況于親炙之者乎?提筆記之,可以風世①,又不徒為區(qū)區(qū)友朋聚散之感也。[注]①風世:勸勉世人。(選自《小倉山房詩文集》,有刪節(jié))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四品官員呂嶧亭在家閑居期間,連續(xù)寫信邀請老縣令舊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陽。B.當年袁枚離開沭陽時,錢接三才斷奶,因此談及其父錢鳴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C.八十多歲的張、沈兩吏是袁枚的老同事,還能依稀記得些許往事,多數事已忘記了。D.呂嶧亭在寒冬時節(jié)送客至十字橋,賓主作別時,袁枚覺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難再來了。9.文中“可以風世”的內容有哪些?請簡要概括。三、(2017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5~8題。汪容甫先生行狀王引之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學。貧不能購書,助書賈鬻書于市,因遍讀經史百家,過目成誦。年二十,應提學試,試《射雁賦》第一,補附學生,詩古文詞日益進。儀征鹽船阨于火,焚死無算,先生為《哀鹽船文》,杭編修世駿序之,以為驚心動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顯。當世通儒如朱學士筠,盧學士文弨,見先生所撰,咸嘆賞以為奇才。年二十九,始顓治經術。謝侍郎墉提學江左,特取先生為拔貢生。每試,別為一榜,列名諸生前。侍郎嘗謂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學,則予于容甫當北面矣。”其見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學浙江,先生往謁,答述揚州割據之跡、死節(jié)之人,作《廣陵對》三千言,博綜古今,天下奇文字也。畢尚書沅總督湖廣,招來文學之士。先生往就之,為撰《黃鶴樓銘》,歙程孝廉方正瑤田書石,嘉定錢通判坫篆額,時人以為“三絕”。先生于六經、子、史以及詞章、金石之學,罔不綜覽。乃博考三代典禮,至于文字訓詁、名物象數,益以論撰之文,為《述學》內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學,著《春秋述義》,識議超卓,論者謂唐以下所未有。為文根柢經、史,陶冶漢、魏,不沿歐、曾、王、蘇之派,而取則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性質直,不飾容止,疾當時所為陰陽拘忌、釋老神怪之說,斥之不遺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詩之善,則稱之不置。事母以孝聞,貧無菽水,則賣文以養(yǎng),左右服勞,不辭煩辱。其于知友故舊歿后衰落,相存問過于生前,蓋其性之篤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學其行,竊聞于趨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說《尚書》訓詁,極獎勵,以為可讀父書,則又有知己之感焉。雖不能文,尚欲揚榷而陳之,以告后之君子。(選自《王文簡公文集》,有刪節(jié))9304【考場實戰(zhàn)】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方庭粹六十壽序[清]劉大魁方君庭粹年十六而喪其父,以孤意子事母,能盡其孝養(yǎng)。而父妾林氏所生子才十歲,吳氏所生于才一歲,君能移所以事母者,以事其庶母,而撫養(yǎng)庶母之子,無異于母弟。自其父在時,嘗服賈于荊楚間。父沒而母邁危疾,君不忍一日離母氏之左右,捧抱扶持,垂十余年,其經理荊楚之業(yè),悉以委之族姻。及母沒,終喪而往視之,則所倚以經理者,如木之有蠢,而產已耗去其半矣。有族人負其資數萬,雖不敢復任以事,而念其母之苦節(jié),復為厚恤其家。又有竊其資百千面逃者,不究切之,而其所負他姓之僨,復為之代償焉。母氏有侄嘗假千全,及母卒,而君遂焚其券。蓋自君之尊府篤親親之義,財貨之出入,必任之族姓姻親。君確守其家法,雖屢遭顛覆,而君卒不以變更其制也。蓋君以只身孤寄,門內無期功之親,故嘗竭力以養(yǎng)其兩弟,幸其成長,俾得同心以恢拓先人之遺業(yè)。不幸十年之間,而兩弟并罹殂喪,故君雖燕居獨處,而未嘗有愉佚懽欣之色。嗟乎!天于殘忍溪刻之人,或憑翊而佑助之;至仁厚存心者,顧必愁苦其心腸,而勞瘁其筋力邪?君性直方,嘗面折人過;而與人交,無智愚皆盡其誠。其不知者或以君為好訐,其知者則益以君能愛人也。平生無他嗜好,惟好植花木,以為足見造物之生意。所居在靈山。靈山故幽邃,而君于其間建祠宇,拓舊基而使之廣大,于祠旁置學舍,令子弟該書其中。又以其隙地別置館宇,以延四方之賓客。每春時花發(fā),馨香盈室,稱乎其為吉人之居也。君之子矩從余游,其為人侃直,一遵其父訓。其為文章務拔棄俗尚,而浸淫于古。積善之報,庶其在此。(選自《劉大魁集》,有刪節(jié))5.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捧抱扶持,垂十余年垂:延續(xù)B.悉以委之族姻委:托付C.俾得同心以恢拓先人之遺業(yè)俾:使D.以延四方之賓客延:邀請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方庭粹家中不幸之事接二連三,先是父母去世,曾經經營的生意也在姻親族人代為經營時損失了一半產業(yè),后來同父異母的兩個弟弟也去世。B.方庭粹一家在財貨出入的管理上,有讓嫻親族人管理的傳統(tǒng),哪怕他們經營不善,方庭粹依然堅守家法,沒有改變這種制度的想法。C.作者認為,刻薄的上天有感于方庭粹的不幸遭遇,對他有所幫助與庇佑,因此雖遭種種磨難,但心懷仁厚的方庭粹最終沒有精疲力竭、憂愁苦惱。D.方庭粹喜歡種植花草,他居住在幽邃的靈山,在靈山建造了祠堂,擴大了自家的住宅,還置辦了學堂,讓家中子弟在學堂讀書。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有族人負其資數萬,雖不敢復任以事,而念其母之苦節(jié),復為厚恤其家。(2)其為文章務撥棄俗尚,而浸淫于古。積善之報,庶其在此。8.文中方庭粹“能愛人”體現在哪些地方?請簡要概括。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文清薛敬軒先生瑄黃宗羲薛瑄字德溫,號敬軒,山西河津人。自幼書史過目成誦,父貞為滎陽教諭,聞魏、范二先生深於理學,俾先生與之游處。講習濂、洛諸書,嘆曰:“此問學正路也?!币虮M棄其舊學。宣德初授監(jiān)察御史,三楊欲識其面,令人要之,先生辭曰:“職司彈事,豈敢私謁公卿?”三楊嗟嘆焉。正統(tǒng)改元,出為山東提學僉事,先力行而后文藝,人稱為“薛夫子”。時中官王振用事,問三楊:“吾鄉(xiāng)誰可大用者?”皆以先生對。召為大理寺少卿。三楊欲先生詣振謝,不可。又令李文達傳語,先生曰:“德遠亦為是言乎?拜爵公朝,謝恩私室,某所不能為也?!币延稣裼跂|閣,百官皆跪,先生長揖不拜,振大恨之。都御史王文承振意,劾為故出。先生廷折文,文言囚不服訊,系獄論死,先生讀《易》不輟。覆奏將決,振有老仆者,山西人也,泣于下,振怪問之,曰:“聞薛夫子將刑,故泣耳?!闭駟枺骸叭艉我灾醒Ψ蜃樱俊痹唬骸班l(xiāng)人也?!本撸云淦缴鸂?。振惘然,立傳旨戍邊,尋放還家。景泰初,起南京大理寺卿。蘇、松饑民貸粟不得,火有粟者之廬。王文坐以謀叛,先生抗疏辯之。文謂人曰:“此老崛強猶昔?!敝泄俳鹩⒎钍?,道出南京,公卿餞于江上,先生獨不往。英至京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