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葉血管解剖知識課件_第1頁
額葉血管解剖知識課件_第2頁
額葉血管解剖知識課件_第3頁
額葉血管解剖知識課件_第4頁
額葉血管解剖知識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葉的第Ⅰ軀體運動區(qū);位于優(yōu)勢半球額中回后部的書寫中樞;位于優(yōu)勢半球的額下回后1/3的運動性語言中樞;第Ⅱ軀體運動區(qū)、附加運動區(qū)、運動前區(qū)、額葉凝視中樞額葉血液供應腦的動脈供血一對頸內動脈供應大腦半球的前2/3和間腦前部一對椎動脈供應大腦半球后1/3、間腦后部、小腦和腦干頸內動脈:起自頸總動脈,從頸部上行至顱底,經顳骨巖部的頸動脈管進入顱腔,至后床突轉向前穿入海綿竇,緊貼竇內側壁向前,在前床突內側彎向上,穿出硬腦膜并轉向后行,發(fā)出分支,將其分為頸部、巖部、海綿竇部和腦部。其中海綿竇部和腦部合稱“虹吸部”,呈“U”或“V”形,是動脈硬化的好發(fā)部位。大腦中動脈是頸內動脈的直接延續(xù),沿大腦外側溝走行。皮質支分布到大腦半球上外側面頂枕溝以前的大部分和島葉;中央支從大腦中動脈起始部發(fā)出進入前穿質,分布于豆狀核、尾狀核和內囊,其中最大的一支為豆狀核紋狀體動脈(豆紋動脈),該動脈最容易出血,又叫“出血動脈”。大腦前動脈分支眶前動脈:一般在距前交通動脈4-10毫米處與大腦前動脈主干成銳角發(fā)出,行向前內,橫過直回中部回前部,分布至眶前內側部??艉髣用}:通常在前交通動脈前方4-5毫米處與大腦前動脈主干成銳角發(fā)出,越過直回后部入嗅溝內,分布至眶部后內側。

額前內側動脈:一般在胼胝體膝附近與大腦前動脈主干成直角或銳角發(fā)出,再沿額葉內側面向前上方行,分為2-3支,各支均經額葉前部越過大腦半球上內緣至背外側面,再橫過額上回深入至額上溝,末梢擴布至額中回上半或上緣前部。向后上方斜過扣帶回分為2-3支,在額上回中部越過上內緣深入至額上溝,末梢擴布至額中回中部的上緣或上半,分布于扣帶回、額上回內、外側面及額中回上緣或上半的中部。額中間內側動脈:通常在胼胝體膝部上方或其稍后方與大腦前動脈主干成直角發(fā)出發(fā)出后均向上后方行,斜過扣帶回,在額上回后部越過上內緣至背外側面,分為2-3個分支,前位支深入至額上溝后部,后位支達中央前溝上1/4的部分;分布于扣帶回、額上回、額中回上緣及中央前回上1/4部分。額后內側動脈:一般在胼胝體中部附近從大腦前動脈主干發(fā)出,或為雙干型上干的終支。旁中央動脈:通常在胼胝體后或中部從大腦前動脈主干發(fā)出,向后斜過扣帶回入扣帶溝,再往后行至旁中央小葉分為2-3支,并越過上內緣達中央前后回上部,分布于扣帶回、旁中央小葉及中央前后回上1/4部分。楔前動脈:在胼胝體壓部的稍前方,大腦前動脈主干直角彎曲向上移行為楔前動脈,經頂下溝至楔前回,并越過上內緣至頂上小葉深入至頂尖溝。中央前溝動脈:從大腦中動脈上干或總干發(fā)出后,均斜向后上方行,多分為2-3個分支,前部支分布至蓋部的后部,及額中回后部,后部支分布于中央前回下3/4。大腦前動脈分支造影圖1后交通動脈2終板前方大腦前動脈3眶額動脈4額極動脈5胼緣動脈6胼周動脈7額內前動脈8額內中動脈9額內后動脈10旁中央動脈11頂內上動脈12頂內下動脈13后胼周動脈大腦側裂:外眥與矢狀線后3/4點的連線。中央溝:在前垂直線和上橫線的交點與后垂直線和矢狀線交點的連線上,相當于后垂直線與中垂直線之間的一段,此段的下端在顳下頜關節(jié)的上方5~5.5cm處。中央前回:位于中央溝投影線的前1.5c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