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匯總_第1頁
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匯總_第2頁
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匯總_第3頁
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匯總_第4頁
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匯總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匯總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匯總xxx公司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匯總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shù):第1.0次更改批準審核制定方案設計,管理制度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名詞解釋匯總第一章:供給,需求及有關概念1.經濟人:經濟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設為利己的。經濟人在一切經濟行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為動機,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追求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經濟人假設是微觀經濟學中最基本的假設之一。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對稱。即市場主體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場的所有主體都可以準確迅速的獲得這些信息。3.需求: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的數(shù)量。是有效需求。4.供給:生產者在一定時期內,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夠提供的該商品的數(shù)量。是有效供給。5.需求函數(shù):表示一種商品需求量和價格之間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的函數(shù)。需求函數(shù)擁有負斜率,形式為Qd=f(p)6.供給函數(shù):表示一種商品供給量和價格之間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的函數(shù)。供給函數(shù)擁有正斜率,形式為Qs=f(p)7.需求量的變動:在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時,僅由價格的變動引起的某種商品的需求的數(shù)量的變動。它表現(xiàn)為,在給定的一條需求曲線上的點的運動。8.需求的變動:在價格保持不變時,由其他因素變化引起的對某種商品的需求數(shù)量的變動。它表現(xiàn)為需求曲線的移動。9.供給量的變動:在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時,僅由價格的變動引起的某種商品的供給的數(shù)量的變動。它表現(xiàn)為,在給定的一條供給曲線上的點的運動。10.供給的變動:在價格保持不變時,由其他因素變化引起的對某種商品的供給數(shù)量的變動。它表現(xiàn)為個供給曲線的移動。11.內生變量:在經濟模型中,該模型所要決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體系內得到說明。12.外生變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決定的已知的變量,它是模型據以建立的外部條件,本身不在模型內得到說明。外生變量決定內生變量。13.參數(shù):數(shù)值通常不變的變量,即可變得常數(shù),也可被看作外生變量。14.靜態(tài)分析:根據既定的外生變量來求得內生變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某一經濟事物,在經濟變量相互作用下所實現(xiàn)的均衡狀態(tài)的特征。15.比較靜態(tài)分析:研究外生變量變化對內生變量的影響方式,以及比較不同數(shù)值的外生變量下內生變量的不同數(shù)值。他考察的是當外部條件發(fā)生變化時,原有均衡狀態(tài)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并分析比較新舊均衡狀態(tài)。16.動態(tài)分析:在引進時間序列的基礎上,研究不同時點上變量的相互關系。他考察在時間變化過程中均衡狀態(tài)的形成和變化過程。17.彈性:表示因變量對自變量反應的敏感程度。即當一個經濟變量發(fā)生1%的變化時,由它引起的另一經濟變量變化的百分比。它和變量所用的單位無關,分為點彈性和弧彈性。18.點彈性:表示當自變量變化趨于無窮小時,因變量對自變量反應的敏感程度。公式:e=dY/dX"X/Y19.弧彈性:表示當自變量由一點變化到另一點時(兩點間),因變量對自變量反應的敏感程度。公式:(無法顯示,請自己補充)20.需求的價格彈性: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于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即當價格變動1%時,該商品的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公式:Ed=(無法顯示,請自己補充)21.供給的價格彈性: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供給量變動對于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即當價格變動1%時,該商品的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公式:Es=(無法顯示,請自己補充)22.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于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即當相關商品價格變動1%時,該商品的需求來那個變動的百分比。公式:EXY=(無法顯示,請自己補充)。當EXY>0時,兩種商品互為替代品;當EXY<0時,兩種商品為互補品;當EXY=0時,兩種商品不存在相關關系。23.需求的收入彈性: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于消費者收入變動的反應程度。即當消費者收入變動1%時,該商品的需求來那個變動的百分比。公式:EM=(無法顯示)當EM<0時,說明該商品是劣等品;當EM>0時,說明該商品是正常品;當EM>1時,說明該商品是奢侈品;當0>EM>1時,說明該商品是必須品。24.替代品:如果兩種商品可以相互替代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欲望,那么他們互為替代品。他們的需求交叉價格彈性EXY>0。25.互補品:如果兩種商品必須同時使用,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某種欲望,那么這兩種商品為互品。他們的需求交叉價格彈性EXY<0。26.恩格爾定律:在一個家庭或一個國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隨著收入的增加所減少。即,在一個家庭或一個國家中,富裕程度越高,食物的支出的收入彈性越??;反之越大。27.市場界定:判斷一個市場該包括哪些買者和賣者。28.套利:人們從一個地方低價買進,從另一個地方高價賣出的行為。第二章:效用論1.效用:指商品滿足人們欲望的能力。即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時所感受到的滿足程度。2.基數(shù)效用:把效用用基數(shù)1,2,3……等來度量,并可以進行加減乘除等比較運算?;鶖?shù)效用不僅可以表示出組合A的效用是大于還是小于組合B,還可以表示出組合A比組合B效用大/小多少。3.序數(shù)效用:把效用按偏好大小從低到高排列,并標號。這樣可以表示出組合A比組合B效用大還是小,但并不能知道大/小多少。序數(shù)效用論有三大假設:偏好的完全性,偏好的可傳遞性,偏好的非飽和性。4.邊際量:一單位的自變量的變化,所引起的因變量變化的量。5.總效用: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購買一定量商品的消費中,所獲得的效用的總和。用字母TU表示。6.邊際效用: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增加一單位商品的消費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用字母MU表示,邊際效用是遞減的。7.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在一定時期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shù)量不變時,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xù)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8.消費者均衡:單個消費者在既定收入下,實現(xiàn)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即MRS12=P1/P29.商品的需求價格: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對一定對一定量的某種商品所愿付出的價格。10.保留價格:消費者為每一單位的商品所愿付出的最高價格。11.消費者剩余:消費者在購買一定量的商品時,愿意支付的總量和實際支付的總量的差額。用字母CS表示。12.無差異曲線:用來表示消費者偏好相同的兩種商品數(shù)量的各種組合的曲線。無差異曲線有3大特征:1)假定效用函數(shù)連續(xù):兩條無差異曲線間還有無數(shù)條無差異曲線,且位置距原點越遠的效用越大。2)無相交:任何兩條無差異曲線都不相交。3)凸向原點。13.邊際替代率: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為增加一單位某商品的消費時,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數(shù)量。公式:MRS12=-dX2/dX1。邊際替代率是遞減的。14.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隨著消費者對某一商品消費數(shù)量的連續(xù)增加,消費者為得到每一單位的這種商品所需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數(shù)量是遞減的。15.預算線:在消費者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用全部收入所能買到的兩種商品的全部組合。(圖)16.價格—消費曲線:在消費者偏好、收入、及其他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與某種商品不同價格水平相聯(lián)系的,消費者均衡點的軌跡。17.收入—消費曲線:在消費者偏好、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與不同收入相聯(lián)系的,消費者均衡點的軌跡。(圖)18.恩格爾曲線:表示消費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下,對某種商品的消費量。19.收入效應:當價格變小時,會引起實際收入水平的提高,這會改變消費者對兩種商品的購買量,從而達到更高的效用水平。20.替代效應:假設價格下降時,商品的相對價格發(fā)生了變化,消費者為保持原有效用水平而改變對兩種商品的購比例。21.補償預算線:當商品價格發(fā)生變化而引起消費者實際收入發(fā)生變化時,補償預算線是用來表示以假設的貨幣收入的增減來維持消費者實際收入水平和效用不便的分析工具。22.正常物品:需求量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變動的商品。23.低檔物品:需求量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呈反方向變動的商品。24.吉芬商品:需求量與價格呈同方向變動的商品。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需求曲線正斜率。25.不確定性:指經濟行為者在事先并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某種決策的結果,只要經濟行為者所做出決策的結果不止一個,就會產生不確定性。26.期望效用:消費者不確定的條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種結果的效用的加權平均。27.風險厭惡者:認為在無風險條件下資產期望值的效用大于在風險條件下持有資產的期望效用的經濟主體。(圖)第三章:生產論1.生產者:廠商或企業(yè),它是能夠做出統(tǒng)一生產決策的單個經濟單位。它由三種組織形式:個人、合伙、公司制企業(yè)。生產者的本質—作為一種生產組織形式,是對市場的一種替代,以減小交易成本。他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1.交易成本:圍繞交易契約產生的成本。(損失+費用)2.生產函數(shù):在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shù)量與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公式:Q=f(K,L),技術水平給定時,就有確定的函數(shù)形式f.3.生產要素:指投入到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土地、資本和企業(yè)家才能。4.固定投入比例生產函數(shù):又稱里昂惕夫生產函數(shù)。它指在任何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要素的投入數(shù)量間都存在的固定的比例關系。要素間不可相互替代。公式:Q=L/u=K/v5.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shù):要素間可部分替代的齊次生產函數(shù)。公式:Q=ALαKβ當α+β>1時,規(guī)模報酬遞增;當α+β<1時,規(guī)模報酬遞減;當α+β=1時,規(guī)模報酬不變,此時α、β分別表示L和K在生產過程中相對重要程度。6.短期(生產論):生產者來不及調整所有生產要素的數(shù)量,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是固定不變的時間周期。7.長期(生產論):生產者可以調整所有生產要素的數(shù)量的時間周期。8.不變投入:產者在短期內無法做出數(shù)量調整的那部分要素。9.可變投入:產者在可以做出數(shù)量調整的那部分要素,在長期內,所有要素的投入都是可變的。10.總產量TP:一定的可變要素的投入對應的最大產量。11.平均產量AP:總產量與可變要素投入量之比。公式:AP=TP/L12.邊際產量MP:增加一單位可變投入所增加的總產量的量。13.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短期規(guī)律)當可變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時,該要素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增的;當這種可變要素的投入連續(xù)增加并超過特定值時,贈機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減的。14.等產量曲線:在技術不變的條件下,生產同一產量的兩種生產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組合的軌跡。等產量線有3大特征:1)遠離原點的等產量線代表的產量水平越高;2)不相交;3)凸向原點15.邊際技術替代率:在維持產量不變的條件下,增加一單位一種生產要素的量時所需要減少的另一種要素的投入量。公式:MRTSLK=-dK/dL16.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長期規(guī)律)在維持產量不變的條件下,當一種要素的投入量不斷增加時,每一單位的這種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種要素的量是遞減的。17.等成本線:在既定成本和要素價格條件下,生產者可以購買到的兩種生產要素的各種數(shù)量組合的軌跡。18.等斜線:是一組等產量線中,兩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相等的點的軌跡。19.擴展線:在要素價格、生產技術和其他條件不變時,擴展線是一組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相切點(即MRTSLK=w/r的點)的軌跡。擴展線是長期中企業(yè)擴張的最優(yōu)路徑,是一條特殊的等斜線。20.規(guī)模報酬:(長期)所有生產要素以同比例變化的生產規(guī)模的變化所引起的產量變化之間的關系。產量增加比例大于各要素增加比例稱為規(guī)模報酬遞增;產量增加比例小于各要素增加比例稱為規(guī)模報酬遞減;產量增加比例等于各要素增加比例稱為規(guī)模報酬不變。21.規(guī)模經濟:要素投入比例可變時,生產規(guī)模的變化所引起的產量變化之間的關系。包括規(guī)模報酬這種特殊情況。第四章:成本論1.機會成本:當指單一資源有兩種以上用途時,使用他的人在其他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高收入。當指一項活動時,活動中所使用的所有資源的機會成本的和。2.顯成本:廠商在生產要素市場上購買或租用所需生產要素的實際支出。3.隱成本:廠商本身所擁有的且被用于該企業(yè)生產過程的要素的總價格。例如,動用自有資金和土地,并妻子經營管理。4.總成本:所有成本之和。公式:總成本=顯成本+隱成本5.企業(yè)經濟利潤:企業(yè)總收益與總成本的差額。是一種超額利潤。公式:經濟利潤=總收入-總成本6.正常利潤:廠商對自己提供的企業(yè)家才能的報酬支付。屬于隱成本,不包括在經濟利潤中。7.短期成本:在短期內,企業(yè)要達到目標產量,所需要的成本。短期內企業(yè)只能改變一部分要素投入而不能改變調整全部要素,所以短期成本劃分為可變成本和不變成本。8.長期成本:在長期一切要素投入量均可改變,所以長期成本指長期內企業(yè)為達到墓邊產量所用的成本,都是可變成本。9.規(guī)模經濟:也稱內部經濟。廠商由于擴大生產規(guī)模而使經濟效益得到提高。10.規(guī)模不經濟:也稱內在不經濟。當生產擴大到一定規(guī)模以后,再繼續(xù)擴大規(guī)模,會使經濟效益下降。11.外在經濟:由于廠商的生產活動所以來的外界環(huán)境得到改善所引起的經濟效益的提高。12.外在不經濟:由于廠商的生產活動所以來的外界環(huán)境惡化所引起的經濟效益的降低。第五章:完全競爭市場1.市場:從事物品買賣的場所或接洽點。是物品買賣雙方相互作用并得益決定其交易價格和交易數(shù)量的一種組織形式或制度安排。(有形市場/無形市場)。分類:完全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市場。2.行業(yè):同一個商品市場生產和提供商品的所有廠商的總體。行業(yè)類與市場相同。3.完全競爭市場:市場上有大量的賣者和買者,產品同質,并實現(xiàn)了資源完全流動,完全信息的市場。完全競爭市場上的賣者和買者都是價格的接受者。4.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描述市場上對某一個廠商的產品的需求狀況的曲線。5.完全競爭廠商所面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水平的直線。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在既定價格下廠商的產量是隨意,因為單個廠商的產量對于郵大量賣買者的市場來說是微不足道的。6.總收益:廠商按一定價格出售一定量商品所獲得的全部收入。公式:TR(Q)=P"Q7.平均收益:平均每一單位產品銷售所獲得的收益。公式:AR(Q)=P8.邊際收益:廠商增加一單位銷售所獲得的收益增量。公式:MR(Q)=P+dP/dQ"Q=P(1-1/ed)9.利潤最大化的均衡條件: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是廠商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的條件。公式:MR=MC10.收支相抵點:當廠商使MR=MC獲得利潤最大均衡時,若在MR=MC的產量Q*上,使得AC=P,那么,廠商的利潤將為0,此點成為收支相抵點。(要附圖)11.停止營業(yè)點:當廠商使MR=MC獲得利潤最大均衡時,若在MR=MC的產量Q*上,使得AVC=P,那么,廠商的利潤將為負,此點成為收支相抵點。此時,廠商的收入全部用來彌補可變成本(要附圖)12.生產者剩余:廠商在提供一定量的某種商品時,實際接受的總支付與愿意接受的總支付的差額。(圖)13.成本不變行業(yè):該行業(yè)的產量變化所引起的要素需求變化,不對生產要素價格產生影響。14.成本遞增行業(yè):該行業(yè)的產量增加所引起的要素需求增加,會導致生產要素價格產上升。15,成本遞減行業(yè):該行業(yè)的產量增加所引起的要素需求增加,會導致生產要素價格產下降。16.消費者統(tǒng)治:在一個經濟社會中,消費者在商品生產這一基本問題上,所起的決定性作用。這種決定性作用表現(xiàn)為“貨幣選擇”。完全競爭市場長期均衡狀態(tài)證明了這一點。第六章:不完全競爭市場1.不完全競爭市場:除了完全競爭市場外,所有的或多或少帶有一定壟斷性質的市場被稱為不完全競爭市場。分類:完全壟斷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壟斷競爭市場。2.壟斷市場:整個市場只有唯一的廠商的市場組織。特征:它的產品無相近替代品,其他廠商無法進入,無潛在競爭者,有完全的價格決定權。3.自然壟斷:有些行業(yè),生產的規(guī)模經濟效益需要達到很大的產量范圍和相應巨大資本設備的生產運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以至于整個行業(yè)產量只有一個企業(yè)生產出來時,才有可能達到這樣的規(guī)模,且可滿足市場需求。行業(yè)內總會出現(xiàn)某廠商憑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其他優(yōu)勢先達到這一規(guī)模,從而壟斷整個行業(yè),形成自然壟斷。4.壟斷廠商需求曲線:由于市場上只有一個廠商,壟斷廠商需求曲線即為市場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5.壟斷廠商收益曲線:平均收益曲線與需求曲線重合,邊際收益曲線在需求曲線下方,總收益曲線呈倒U型。(畫圖)6.價格歧視:為獲得更大利潤以不同價格銷售同一種商品。7.一級價格歧視:廠商對每一單位商品都按消費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保留價格)出售。廠商占有了所有的消費者剩余。8.二級價格歧視:對不同的消費數(shù)量段收取不同價格。廠商部分占有消費者剩余。9.三級價格歧視:壟斷廠商對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場上,或對不同消費群體收取不同價格。壟斷廠商根據不同需求價格彈性劃分不同市場,定價/產量原則:MR1=MR2=MC;P1/P2=(1-1/ed2)/(1-1/ed1)10.壟斷競爭市場:一個市場上有許多廠商,生產、銷售由差別的產品。這些產品都是非常相近的替代品,且廠商進入、退出市場比較容易。壟斷競爭市場在現(xiàn)實中存在比較多,廠商有一定的定價權。11.生產集團:在壟斷競爭理論中,把市場上大量的生產非常相近同種產品的廠商的總和叫做生產集團。12.虛構的產品差別:以消費者的主觀和想象為基礎的產品差別,如:廣告,商標造成的產品差別。13.壟斷競爭產商需求曲線:d——某廠商改變價格,其他廠商價格不變時,該廠商價格與銷售量之間的關系。是該廠商主觀的、事前的、預測的需求曲線。D——某廠商改變價格,其他廠商價格也改變時,該廠商價格與銷售量之間的關系。是客觀的、事后的、實際的需求曲線。(圖)14.理想的產量:把完全競爭企業(yè)長期平均成本LAC最低點的產量稱為理想的產量。(圖)15.多余的生產力:把實際產量與理想產量之差稱為多余的生產力。16.非價格競爭:由于壟斷競爭市場上產品的差異性,廠商往往通過改進產品品質、精心設計商標和包裝、改善售后服務、廣告宣傳等手段來和其他廠商競爭,擴大自己的銷量。17.寡頭市場:少數(shù)幾家廠商控制整個市場的產品生產和銷售的一種市場組織形式。其他廠商很難進入該行業(yè)。分類:純粹寡頭行業(yè)——產品無差別,差別寡頭行業(yè)——產品有差別。18.古諾模型:只有兩個寡頭廠商的簡單模型,又稱“雙寡頭模型”。它假定每一個廠商都被動的以自己的產量去適應對方的產量,并同時決策。雙寡頭模型結論可推廣到n個寡頭廠商的情況。19.古諾均衡:只有兩個寡頭廠商,且每一個廠商都被動的以自己的產量去適應對方的產量并同時決策時,所達到的均衡。公式:QA=QB=1/3Q20.斯威齊模型:又稱彎折的需求曲線模型。它描述了寡頭市場上價格剛性的現(xiàn)象。它假定一個廠商價格提高時其他廠商的價格保持不變,而當這個廠商價格降低時其他廠商會跟著一起降價。所以,場上面臨一條彎折的需求曲線和間斷的邊際收益曲線。21.博弈論:描述和研究行為者之間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種決策理論。22.占優(yōu)策略:無論其他參與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參與者的唯一最優(yōu)策略就是他的占優(yōu)策略。23.占優(yōu)策略均衡:由博弈中的所有參與者的占優(yōu)策略組合艘構成的均衡。24.博弈均衡:所有參與者都不想改變自己策略的一種狀態(tài)。25.納什均衡:在一個納什均衡里,任何一個參與者都不會改變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參與者不改變自己的策略。26.無限重復博弈:同以博弈在時間的變化中,無限期的重復下去,參與者誰也不知道哪一期為最后一期。27.有限重復博弈:同以博弈延時間變化只重復有限的次數(shù)。28.卡特爾:在寡頭市場上,廠商之間達成協(xié)議,成立合作性質的卡特爾,共謀卡特爾整體利益最大化,且每個成員都獲得一定好處。29.囚犯的困境:個人理性導致機體非理性的代表,不合作狀態(tài)是均衡。(支付矩陣圖)第七章: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需求方面1.邊際生產率分配論:邊際生產率分配論認為,只有當要素使用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邊際生產力)相等時,廠商在要素使用上才達到了利潤的最大化。每一種生產要素都得到了各自對生產所作的貢獻(各自的邊際生產率)作為報酬。目的是為了證明資本主義是一個按勞取酬的社會。2.引致需求:廠商對要素的需求不是為了自己的消費需求,而是為了把他們生產為產品得到利潤,是一種間接的需求,是由于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所引發(fā)的需求,因此把廠商對要素的需求稱為引致需求。3.完全競爭廠商:當廠商所處的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要素市場也是完全競爭時,該廠商稱為完全競爭廠商。4.賣方壟斷廠商:當廠商所處的產品市場是非完全競爭市場,要素市場卻是完全競爭市場時,該廠商稱為買方壟斷廠商。5.買方壟斷廠商:當廠商所處的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要素市場卻是非完全競爭市場時,該廠商稱為買方壟斷廠商。6.邊際產品:每增加一單位要素投入所得到的產出的增量。用MP表示。7.邊際產品價值:它表示在產品市場完全競爭條件下,廠商增加使用一單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公式:VMP=P"MP8.邊際收益產品:它表示在賣方壟斷條件下,廠商增加使用一單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公式:MRP=MR"MP9.邊際要素成本:它表示在買方壟斷條件下,廠商增加使用一單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公式:MFC=MC"MP≥w第八章: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需求方面1.保留自用:資源擁有者不是將所有要素都提供“要素供給”以獲得收益,而是將剩下的部分留作自己使用。2.價格擴展線:在不同要素價格下,所有滿足要素在獲得收益和保留自用兩者間分配達到效用最大化的點的軌跡。(PEP圖)3.土地的“自然供給”:指土地面積不由人為決定,是自然固定不變的,它不會隨土地價格變化而變化。4.要素的服務價格:由于使用要素所要支付的報酬。5.要素的源泉價格:要素本身在市場上買賣的價格。如機器的價格。6.租:要素報酬中,對要素供給不產生影響的部分。7.地租:專指土地供給為固定不變時,使用土地的(服務)價格。8.租金:供給不變的要素(一般資源)的服務價格。租金是一般化的地租,地租是特殊的租金。9.準租金:對供給量暫時不變的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產要素的收益。準租金=固定總成本+經濟利潤(圖)10.經濟租金:噢素雅收入與其機會成本之差。若從要素收入中減去一部分,并不影響要素供給,這一部分就是經濟租,它等于生產者剩余。(圖)11.歐拉定理:又稱分配凈盡定理。在規(guī)模收益不變和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全部產品正好足夠分配給各個要素。公式:Q=L"MPL+K"MPK12.洛倫茲曲線:描述人口累計百分比和收入累計百分比關系得曲線。從洛侖茲曲線凸向橫軸的程度可以看出分配不公平的程度。(圖)13.基尼系數(shù):描述社會分配不公平程度的系數(shù)。公式:G=A/(A+B)其中,A是洛侖茲曲線中的不平等面積。A+B是完全不平等面積。第九章:一般均衡理論1.局部均衡:單個市場的均衡,不考慮其他市場的影響和關系性。2.一般均衡:將所有相互關系的各個市場看作一個整體,來研究整個經濟體系的供求平衡的狀態(tài),即相互聯(lián)系的各個市場價格的綜合決定。3.瓦爾拉斯定律:在一般均衡狀態(tài)下,社會總收入=總支出。公式:∑PiQis=∑PiQid左右兩邊都等于同一個社會成交量。4.拍賣人/瓦爾拉斯均衡試探過程:瓦爾拉斯假定市場上存在一個“拍賣人”,他報出一組價格,家戶和廠商報出自己的需求量,若供給等于需求,則按此價格成交;若供給不等于需求,則不成交。拍賣人再調整報價,再進行下一輪家戶和廠商報出供求量,直到供給=需求。這一價格便滿足一般均衡。這個過程叫做瓦爾拉斯均衡試探過程。5.超額需求函數(shù):市場需求相應減去市場供給得到的函數(shù)。公式:Zi=Qid-Qis6.自由物品:超額需求函數(shù)都在縱軸的左邊,即不存在一個正的價格使得供給=需求。但當P=0時,仍可以達到均衡。這樣的物品叫做自由物品,指相對來說并不稀缺的物品。7.經濟物品:在超額需求函數(shù)中,存在一個正的價格使得供給=需求。這樣的物品叫做經濟物品。8.不動點定理:有界閉凸集合到自身的連續(xù)映射存在一個不動點。第十章:福利經濟學1.實證經濟學:研究實際經濟體系是怎樣運行的。它對經濟行為作出有關的假設,根據假設陳述經濟行為及后果,并試圖對結論進行檢驗。實證經濟學是回答“是什么”的問題。2.規(guī)范經濟學:規(guī)范經濟學是回答“應該是什么”的問題,它試圖從一定的社會判斷的標準出發(fā),根據這些標準對一個經濟體系的運行進行評價,并進一步說明一個經濟體系應當怎樣運行,以及為此提出相應的經濟政策。3.福利經濟學:研究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即研究要素在不同廠商間的最優(yōu)分配以及產品在不同家戶之間的最優(yōu)分配。在一定的社會價值判斷標準條件下,研究整個經濟資源配置與個人福利的關系,特別是市場經濟體系得資源配置與福利的關系,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政策問題。4.帕累托標準:如果至少有一個人認為A優(yōu)于B,而沒有人認為A劣于,則認為從社會的觀點看亦有A優(yōu)于B。5.帕累托改進:如果既定資源配置狀態(tài)改變使得至少一個人狀態(tài)變好,而沒有人的狀態(tài)變壞,則認為這種改進的狀態(tài)是“好”的。利用帕累托標準衡量為“好”的狀態(tài)的改變稱為帕累托改進。6.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當所有的帕累托改進均不存在時,稱為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經濟效率。7.帕累托最優(yōu)條件:滿足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的條件,分為:交換的最優(yōu)條件MRSAXY=MRSBXY,生產的最優(yōu)條件MRTSSLK=MRSDLK,交換和生產的最優(yōu)條件MRSXY=MRTXY。(埃斯渥斯盒狀圖)8.契約曲線:也稱效率曲線。所有滿足帕累托條件的點的軌跡。9.生產可能性曲線:在給定要素數(shù)量條件下,所有在要素最優(yōu)配置下所能生產的一對最優(yōu)產出的軌跡。(圖)10.邊際轉換率MRT:生產可能性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它表示在既定要素數(shù)量條件下,要多生產一單位的某種產品必須放棄的生產另一種的數(shù)量。邊際轉換率MRT是遞增的。11.社會福利函數(shù):社會福利函數(shù)是關于社會所有個人效用水平的函數(shù)。W=W(UA,UB,UC……)12.社會無差異曲線:用來表示社會偏好相同的兩種組合效用UAUB的各種組合的曲線。(圖)13.不可能定理:由于社會偏好次序包含內在矛盾,缺乏次序傳遞性,在非獨裁的情況下,不可能存在有適用于所有個人偏好類型的社會福利函數(shù)。14.市場社會主義:研究在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是否可以通過政府實現(xiàn)合理的資源配置。15.蘭格模型:可由中央計劃局來為生產資料定價,再由供求調整,達到供求平衡。第十一章: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1.市場失靈:現(xiàn)實的系本市場機制在很多場合不能導致資源有效配置(帕累托最優(yōu))。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有:壟斷、外部效應、公共產品、不完全信息。2.免費乘車者:人們不想支付就想消費。這種情況發(fā)生在非排他性商品上,即該商品MC=03.尋租活動:非生產性尋利活動,為獲得壟斷地位而獲得壟斷利潤的活動。4.反托拉斯法:政府制定的反壟斷法律。5.外部影響:單位經濟行為人的活動對社會上其他人(非當事人)的福利產生影響,而無法通過價格補償。6.外部經濟:個人從其活動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該活動帶來的社會利益。這會導致這樣的私人活動往往低于社會要求水平,存在搭便車現(xiàn)象,導致該活動過少的資源配置。7.外部不經濟:個人從其活動中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該活動的社會成本。這會導致這樣的私人活動往往高于社會要求水平,和該活動過多的資源配置8.科斯定理:只要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則無論開始時把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結果最終都是有效的。即即使存在外部性也可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9.私人物品: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物品。10.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或非排他性的物品。11.純公共物品:不支付便可消費的物品。即具有非排他性,又具有非競爭性的產品。其中,23屬于準公共物品。12.集體選擇:所有參加者依據一定規(guī)則,通過相互協(xié)商來確定集體行動方案的過程。13.公共選擇理論:研究與政府行為相關的集體選擇問題的理論。14.決策成本:按規(guī)則通過某項方案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15.外在成本:按規(guī)則通過的某項方案與某些參與者意見不一致而給他們帶來的損失。16.工資效率:效率/工資。17.逆向選擇:當信息不完全時發(fā)生的情況。(自己補充含義)第十二章:西方國民收入核算1.國內生產總值:經濟社會(一國或一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所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勞務)的市場價值。: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新生產的市場價值。3.名義GNP:用現(xiàn)行貨幣表示的,未扣除同伙膨脹因素GNP的值。4.實際GNP:以一個基期為基準,扣除價格因素的影響后GNP的值。折算指數(shù):也稱GDP縮減指數(shù)。它等于一國名義GDP與實際GDP的比值。6.最終產品: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并由最終使用者購買的產品和勞務。去向:消費者。7.中間產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產別種產品用的產品。去向:其他生產者。8.流量:在一定時期內發(fā)生的變量。例如,I投資是一個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內新增的投資,是資本存量的變化量。9.存量:在一定時點上存在的變量。例如,資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時間點上有多少資本存在。10.固定資產投資:新廠房,新設備,新商業(yè)用房,新住宅的增加。11.存貨投資:企業(yè)所掌握的存貨的價值的增加(或減少)。12.重置投資:用于重置資本設備補償舊資本消耗的投資。13.凈投資:總投資減去重置投資。也就是凈增加的投資,是資本存量的凈增加。14.總投資:物質資本的增加、替換(和資本資產的支出)15.政府采購:G,政府花在勞務和商品上的支出,他包括:……16.轉移支付:Tr,政府對人民的支付,但他們不用提供現(xiàn)期服務作為交換。他包括:…………17.凈出口:出口額和進口額之差。NX=X-M18.間接稅:企業(yè)的間接稅包括貨物稅、銷售稅、周轉稅等。19.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生產總值扣除折舊的部分。20.國民收入:NI國民生產總值扣除間接稅和企業(yè)轉移支付,再加政府補助金。也是一國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提供的生產性服務所得到的報酬=工資+利息+利潤21.個人收入I=NI–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費)+政府給個人的轉移支付22.個人可支配收入PI=PI-個人所得稅23.儲蓄—投資恒等式:若我們假設總收入=總產值,總支出=總產值,即Y=C+S,Y=C+I,則我餓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個橫等式儲蓄=投資。24.增長率:指GDP的增長率。25.經濟周期:圍繞著增長趨勢線進行的,多少具有規(guī)律性的擴張與收縮的經濟活動。26.實際GNP趨勢線:當生產要素被充分利用時,實際GDP所經歷的變化路線。27.產出缺口:衡量現(xiàn)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時的產出與實際產出的差額。28.通貨膨脹:當貨幣供給超過貨幣需求量時,所造成的價格持續(xù)上升、貨幣貶值的現(xiàn)象。29.消費價值指數(shù):CPI一個典型消費者購買一攬子固定商品和勞務的費用。30.生產價值指數(shù):PPI一個典型生產者生產一攬子固定產品的成本。31.人力資本:體現(xiàn)于勞動中的生產知識和生產能力。第十三章:國民收入決定理論1.均衡產出:均衡產出是和總需求相一致的產出,也就是經濟社會的收入正好等于全體居民和企業(yè)想要的支出時的產出。2.非計劃存貨投資:即非意愿投資。是產出超出需求的部分。3.消費函數(shù):描述消費和收入之間關系的函數(shù)。C=C(y)4.邊際消費傾向:每增加一單位的收入中,增加的消費得比率。MPC=dC/dY,0<MPC<APC<15.平均消費傾向:任意收入水平上,消費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APC=C/Y6.棘輪效應:形容上去容易下去難。某一內生變量隨外生變量上升而上升,下降而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很小。7.示范效應:某一經濟主體的行為不時獨立的,而是依賴于其他主體的行為。(不準確)8.永久性收入:消費者預計到的長期收入。是若干年收入的加權平均,距此刻越近權數(shù)越大。9.乘數(shù):當自主性支出變化一單位時,所引起的產出變化大于一單位。這個引起的產出變化量的值就是乘數(shù)值。10.平衡預算乘數(shù):政府采購和稅收變化相等的數(shù)量而使政府的預算(bs)不變,所導致的國民收入的變化對政府收/支變化的比率。(不一定=1,第二版書上是錯的)第十四章: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1.自主投資:當利率r為零時也能有的投資量,即投資中不受利率影響的部分。2.自主性支出:不受其他變量影響的支出部分。即放影響支出的變量為零時仍然存在的支出。3.資本的邊際效率:是一種貼現(xiàn)率,這種貼現(xiàn)率使一項資本物品的使用期內各預期收益的現(xiàn)值之和正好等于該資本物品的供給價格或重置成本。MEC4.投資的邊際效率:當利率下降時,投資會增加,但如果每個投資者都增加投資會導致資本品價格的上升,這使投資者的回報率比原來縮小,這個縮小了的利率就是投資的邊際效率MEI5.托賓的”q”說:q=企業(yè)市場價值(股票)/企業(yè)重置成本,當q>1時會有新的投資。這表明了股票價格對投資的影響。曲線:一條反映利率r與產出y之間關系的曲線。曲線上任何一點代表的利率-產出組合都是使i=s的組合,即實現(xiàn)產品市場均衡的組合。IS:r=-{1-β(1-t)+m}/b"y+A/b7.貨幣的需求:人們在不同條件下出與各種考慮對持有貨幣的需求。貨幣需求又3大動機。8.交易動機:指個人或企業(yè)需要貨幣是為了進行正常的交易活動,應付日常開支。9.謹慎動機:也稱預防性動機。指為預防意外的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10.投機動機:指人們?yōu)榱俗プ∮欣徺I有價證券的機會而持有已不分貨幣的動機。11.流動性偏好陷阱:當利率極低時,人們會認為利率不會再降低了,有價證券的價格也不會再上升了只能下降,因此人們受理持有多少貨幣都不會去購買有價證券,流動性偏好趨于無限大,這時即時增加貨幣供給利率也不會再下降了。曲線:滿足貨幣市場均衡條件下(L=M/P)的收入與利率的關系。LM:r=k/h"y+(M/P)/h13.凱恩斯區(qū)域:當投機需求曲線為水平時,LM也會出現(xiàn)一段水平區(qū)域。此時貨幣政策無效而財政政策有效。14.古典區(qū)域:當利率很高時,投機需求為零,LM會出現(xiàn)豎直區(qū)域,此時財政政策無效而貨幣政策有效。15.中間區(qū)域:LM正斜率的區(qū)域?!狶M模型:把商品市場均衡的IS曲線和貨幣市場均衡LM曲線結合起來,建立一個商品和貨幣市場一般均衡的模型,即IS-LM模型。是描述產品和貨幣市場間聯(lián)系得理論模型。17.商品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指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第十五章:宏觀經濟政策分析1.財政政策:政府變動收稅和支出以便影響就業(yè)和國民收入的政策。目標:……2.貨幣政策:政府貨幣當局即中央銀行通過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給量來調節(jié)總需求的政策。目標:3.擠出效應:政府支出增加做引起的私人消費或投資的降低的作用。4.貨幣幻覺:人們不是對實際價值作出反映,而是對由貨幣表示的價值作出反應的現(xiàn)象。5.凱恩斯極端:當LM曲線水平、IS曲線垂直時,財政政策完全有效,貨幣政策完全失效的情況。6.古典主義極端:當IS曲線水平、LM曲線垂直時,財政政策完全失效,貨幣政策完全有效的情況7.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混合使用:當政府使用一種政策時,同時以另一種政策相搭配,以穩(wěn)定經濟。第十六章:宏觀經濟政策實踐[/b]1.失業(yè)率:失業(yè)率=失業(yè)者人數(shù)/勞動力人數(shù)2.勞動力參與率:勞動力參與率=勞動力人數(shù)/人口數(shù)3.摩擦失業(yè):在生產過程中,由于難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業(yè)。如:更換工作、找新工作。4.自愿失業(yè):工人不愿意接受現(xiàn)行工資水平而造成的失業(yè)。5.非自愿失業(yè):工人愿意接受現(xiàn)行工資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6.結構性失業(yè):經濟結構變化引起的失業(yè)。特點:即有失業(yè)又有職位空缺。7.周期性失業(yè):因經濟蕭條或衰退時,需求下降造成的失業(yè)。8.充分就業(yè):非自愿失業(yè)已消除,失業(yè)僅限于摩擦性失業(yè)和自愿失業(yè)。9.自然失業(yè)率:無貨幣因素干擾,讓勞動市場和商品市場自發(fā)供求力量作用時,總需求總供給處于均衡狀態(tài)下的失業(yè)率。他包括:自愿失業(yè)、摩擦失業(yè)、結構失業(yè)。他與國民收入無關,與制度有關。4%-6%為正常范圍。10.奧肯法則:GDP每增長3%,失業(yè)率下降1%?;蛉魧嶋H失業(yè)率高于自然失業(yè)率1%,會導致GDP低于潛在GDP2%-3%。奧肯法則是根據美國的數(shù)據得到。11.公債:政府對公眾的債務,或公眾對政府的債權。12.自動穩(wěn)定器:也稱內在穩(wěn)定器,指經濟系統(tǒng)本身存在一種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自動抑制通貨膨脹,在經濟衰退時自動減輕蕭條,無須政府采取行動。包括:所得稅、轉移支付、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等財政制度。但是他的作用有限,只能調節(jié)國民經濟的波動幅度,不能改變其方向。13.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也稱權衡性財政政策。政府在經濟繁榮時用緊縮財政政策,在經濟衰退時使用擴張財政政策,以保證穩(wěn)定總需求。原則:逆經濟風向行事。問題:財政預算。14.補償性的財政政策:交替使用擴張和緊縮性財政政策。15.功能財政:政府為了充分就業(yè)和消除通貨膨脹,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應為現(xiàn)實收支平衡而影響政策的制定。16.周期平衡預算:政府在一個經濟周期內實現(xiàn)收支平衡,而不用每個年度都保持平衡。17.充分就業(yè)預算盈余:當經濟達到充分就業(yè)時,政府的預算盈余。BS*=ty*-G-TR18.法定準備金率:在現(xiàn)代銀行制度中,央行規(guī)定商行必須留一個比例金額用于應付提款需要的準備金。19.超額準備金率:超過法定準備金的部分稱為超額準備金。這個比率叫做……20.基礎貨幣:銀行借以貨幣擴張的基礎。等于通貨加法定準備金加超額準備金。H=Cu+Rd+Re21.再貼現(xiàn)率:商行向央行貼現(xiàn)/借款的利率。也就算和央行向商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放款的利率。22.公開市場業(yè)務:央行以貨幣購買債券,從而增加貨幣存量;或賣出債券減少貨幣存量的一種經常使用的,緩和的貨幣政策。23.道義勸告:央行運用自己圖書的地位和權威,對商行和其他機構進行勸告,以影響貸款和投資,達到控制信用的目的。24.系統(tǒng)性風險:政治、經濟、社會環(huán)境變動而影響所有證券收益的風險。是每個持有者都不可避免要面對的風險。25.非系統(tǒng)性風險:由于市場、行業(yè)、企業(yè)本身特殊因素給個別企業(yè)證券帶來的風險,是可以避免的。26.“單一規(guī)則”貨幣政策:僅以一定的貨幣存量作為控制經濟唯一因素的貨幣政策。27.貨幣創(chuàng)造乘數(shù):Km=M/H貨幣存量與基礎貨幣的比值。第十七章:總需求—總供給模型1.利率效應:價格變動引起的利率同方向的變動,而投資和產出反方向變動的情況。2.實際余額效應:價格上升,人們所持有的貨幣或以貨幣固定價值的資產實際價值會降低,人們變得相對貧窮,于是人們的消費水平減少的效應。3.總需求曲線:保持自主性支出和貨幣供給不變,但允許價格變動時,使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價格和產出的組合。表示價格與均衡產出之間的關系。公式:y=γA+δM/P4.總供給曲線:在所有可能物價水平上,社會所用廠商所生產出的gdp的值。5.總需求—總供給模型:ad-as模型。將總供給與總需求模型結合起來,用來表明產出與價格兩者均衡水平的決定的模型。6.宏觀生產函數(shù):又稱總量生產函數(shù)。指整個國民經濟的生產函數(shù),他表示總量投入與總產出的關系。7.潛在產量:充分就業(yè)產量,指在現(xiàn)在自資本和技術水平條件下,經濟社會的潛在就業(yè)量所能生產的產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