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微生物學實驗報告實驗一到三4300字_第1頁
環(huán)境微生物學實驗報告實驗一到三4300字_第2頁
環(huán)境微生物學實驗報告實驗一到三4300字_第3頁
環(huán)境微生物學實驗報告實驗一到三4300字_第4頁
環(huán)境微生物學實驗報告實驗一到三43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huán)境微生物學實驗報告實驗一到三4300字

實驗一顯微鏡油鏡的使用和細菌形態(tài)的觀察一、實驗目的1、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2、掌握油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了解細菌的三種基本形態(tài)二、顯微鏡的基本構造三、油鏡使用的原理油鏡,即油浸物鏡。當光線由反光鏡通過玻片與鏡頭之間的空氣時,由于空氣與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線受到曲折,發(fā)生散射,降低了視野的照明度。若中間的介質是一層油(其折射率與玻片的相近),則幾乎不發(fā)生折射,增加了視野的進光量和顯微鏡的分辨率從而使物象更加清晰。四、實驗器材1、細菌三態(tài)裝片2、顯微鏡3、香柏油4、擦鏡紙等五、操作步驟1.放置好顯微鏡2.調節(jié)光源3.低倍鏡觀察4.高倍鏡觀察5.油鏡觀察6.清潔和還原顯微鏡顯微鏡觀察細菌涂片(細菌三型涂片、枯草桿菌涂片)使用油鏡:低倍鏡(10×)高倍鏡(40×)油鏡(100×)1.放置好顯微鏡置顯微鏡于平穩(wěn)的實驗臺上。鏡檢者姿勢要端正。(不論使用單筒顯微鏡或雙筒顯微鏡均應雙眼同時睜開觀察,以減少眼睛疲勞,也便于邊觀察邊繪圖或記錄2.調節(jié)好光源接通電源,打開光源。3.低倍鏡的觀察觀察任何標本都必須先用低倍鏡觀察,因為低倍鏡視野范圍大,容易發(fā)現觀察目標,確定觀察部位。將標本片放在載物臺上,用標本夾夾住,調節(jié)標本移動螺旋,使觀察的目的物處于物鏡的正下方。調節(jié)粗調螺旋,使物鏡(10×)與標本靠近,眼睛在測向注視物鏡,防止物鏡和載玻片相碰。張開雙眼向目鏡里觀察,如果見到目的物,但不十分清楚,可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至目的物清晰為止。通過玻片夾推進器慢慢移動玻片,認真觀察標本各部分,找到合適的目的物,仔細觀察并記錄所觀察到的結果。4.高倍鏡的觀察(1)用低倍鏡找到標本并調節(jié)清晰后,將欲放大的觀察部位用推進器調到視野中央。(2).旋動轉換器換高倍鏡。如果高倍鏡下觀察目的物有點模糊,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直到視野清晰。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時要注意旋轉方向與載物臺上升或下降的關系,防止鏡頭與載玻片強力接觸,損壞鏡頭或載玻片。5.油鏡的觀察(1)如果用高倍鏡目的物未能看清,可用油鏡。先用低倍鏡和高倍鏡檢查標本片,將目的物移到視野正中。下降載物臺,在載玻片上滴一滴香柏油,將油鏡移至正中,緩慢調節(jié)粗調螺(2)旋使油鏡頭浸沒在油中,剛好貼近載玻片。然后再用細準焦螺旋微微向上調(切忌用粗準焦螺旋)即可。(應特別注意不要在升降載物臺時用力過猛,或者調焦時誤將粗調節(jié)螺旋向反方向轉動而損壞鏡頭及載玻片)6.清潔顯微鏡和還原顯微鏡.觀察結束后,調節(jié)光源到最小再關掉電源開關。調節(jié)粗調螺旋,使載物臺下降到最低,取下玻片。.把油鏡轉離光軸,擦鏡紙擦1~2次,去油,用二甲苯滴濕的擦鏡紙擦2次,再用擦鏡紙擦1~2次,順鏡頭直徑方向擦,不要圓周擦和來回擦。擦干凈鏡體,罩上防塵罩,然后放回原處。.用擦油鏡頭的方法擦玻片。六、顯微結構圖的繪制?嚴格按光學顯微鏡的操作方法,依低倍、高倍及油鏡的次序觀察細菌裝片,并繪出其形態(tài)圖。?生物繪圖中繪出的圖要清楚,并正確的表示出形態(tài)構造的特點,繪圖注意事項如下:(1)繪圖要用黑色硬鉛筆,不要用軟鉛筆或有色鉛筆,一般用2H鉛筆為宜。(2)圖的大小及在紙上分布的位置要適當。(3)畫圖時先用輕淡小點或輕線條畫出輪廓,再依照輪廓一筆畫出與物象相符的線條。線條要清晰,比例要準確。(4)繪出的圖要正確,觀察時要把混雜物、破損、重疊等現象區(qū)別清楚,不要把這些現象繪上。(5)圖的明暗及濃淡,應用細點表示,不要采用涂抹方法。點細點時,要點成圓點,不要點成小撇。(6)整個圖要美觀、整潔,還要特別注意準確性。七、思考題1、使用油鏡時,為什么要先用低倍鏡觀察?2、油鏡使用原理是什么?3、繪出細菌三型圖。實驗二細菌的簡單染色雖然各種類型的顯微鏡能夠觀察到微生物的各種形態(tài)結構,但一般實驗室常用的是普通光學顯微鏡。由于細菌體積小且透明,在活體細胞內又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與水溶液相差不大。當把細菌懸浮在水滴內,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由于與周圍背景沒有顯著的明暗差,難于看清它們的形狀,更談不上識別其細微結構。而經過染色,就可借助顏色的反襯作用比較清楚地看到菌體形態(tài),亦即菌體表面及內部結構著色與背景形成鮮明對比,這樣便可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微生物的形狀和結構,因此,微生物染色技術是觀察微生物形態(tài)結構的重要手段。本實驗通過對細菌的染色觀察,使同學們在掌握細菌染色技術的基礎上,了解各種其他的染色制片技術;觀察微生物的各種形態(tài)結構,以鞏固課堂知識,增強感性認識。一、目的要求1.學習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術,掌握細菌的單染色方法及無菌操作技術。2.鞏固顯微鏡的使用方法。二、基本原理1.簡單染色法:所謂單染色法是利用單一染料對細菌進行染色的一種方法。此法操作簡便,適用于菌體一般形態(tài)的觀察。在中性、堿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細菌細胞通常帶負電荷,所以常用堿性染料進行染色。堿性染料并不是堿,和其他染料一樣是一種鹽,電離時染料離子帶正電,易與帶負電荷的細菌結合而使細菌著色。例如,美藍(亞甲藍)實際上是氯化亞甲藍鹽,它可被電離成正、負離子:帶正電荷的染料離子可使細菌細胞染成藍色。常用的堿性染料除美藍外,還有結晶紫(crystalviolet)、堿性復紅(basicfu-chsin)、番紅(又稱沙黃,safranine)等。細菌體積小,較透明,如未經染色常不易識別,而經著色后,與背景形成鮮明的對比,使易于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三、器材1、活材料:培養(yǎng)24小時的大腸桿菌、葡萄球菌。2、染色液和試劑:草酸銨結晶紫、番紅、蒸餾水、無菌水、二甲苯、香柏油等。3、器材:廢液缸、洗瓶、載玻片、接種杯、酒精燈、擦鏡紙、顯微鏡。四、操作步驟(1)涂片:取干凈載玻片一塊,左手持菌液試管,右手持接種環(huán)在火焰上灼燒滅菌,待接種環(huán)冷卻后在火焰旁從試管中取一環(huán)菌液,在潔凈無脂的載玻片上涂直徑約0.5-1cm的均勻薄膜。如果從斜面或平板上取菌,用無菌環(huán)挑取少量菌體,涂在預先滴有一小滴無菌水的載玻片上,使其薄而均勻。(2)晾干:讓涂片自然晾干或者在酒精燈火焰上方文火烘干。(3)固定:手執(zhí)玻片一端,讓菌膜朝上,通過火焰2-3次固定(以不燙手為宜),使細胞質凝固,以固定細菌的形態(tài),并使其不易脫落。但不能在火焰上烤,否則細菌形態(tài)將毀壞。(4)染色:將固定過的涂片放在廢液缸上的擱架上,加一滴草酸銨結晶紫染色1-2min(5)水洗:用洗瓶或滴管緩慢沖洗涂片上的染色液,直至沖下之水無色時為止。(6)干燥:將洗過的涂片放在空氣中晾干或用吸水紙吸干。(7)鏡檢:先低倍觀察,再高倍觀察,并找出適當的視野后,將高倍鏡轉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一滴,將油鏡頭浸入油滴中仔細調焦觀察細菌的形態(tài)。(8)改用番紅染色,重復以上過程。實驗完畢后的處理:①將浸過油的鏡頭按下述方法擦拭干凈,a.先用擦鏡紙將油鏡頭上的油擦去。b.用擦鏡紙沾少許二甲苯將鏡頭擦2-3次。c.再用干凈的擦鏡紙將鏡頭擦2-3次。注意擦鏡頭時向一個方向擦拭。②觀察后的染色玻片用廢紙將香柏油擦干凈,放入回收容器內。五、注意事項(1)要有對數生長期的菌種菌齡過小或過大均影響細菌的正常形態(tài),菌齡太小還沒有分化完整,而菌齡過大,往往會發(fā)生自溶。(2)涂片不宜過厚,以免造成菌體重疊,不利于觀察形態(tài)。(3)火焰固定不宜過熱,否則會使細菌變形。六、實驗報告1.結果繪出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形態(tài)圖。2.思考題簡單染色應注意哪些,為什么?實驗三細菌的革蘭氏染色一.目的要求1.初步掌握細菌涂片方法2.學習并掌握革蘭氏染色法步驟二.革蘭氏染色的基本原理革蘭氏染色是丹麥醫(yī)生C.Gram(革蘭)于1884年發(fā)明的一種鑒別不同類型細菌的染色方法。根據細菌細胞壁的組分和結構不同,通過革蘭氏染色法可將所有的細菌區(qū)分為兩大類G+和G-.三.實驗材料(一)菌種:1.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斜面培養(yǎng)物2.大腸桿菌(E.coli)培養(yǎng)物(二)儀器與其他用品顯微鏡、酒精燈、火機(火柴)、接種環(huán)、載玻片、擦鏡紙、香柏油、二甲苯,無菌牙簽等。(三)革蘭氏染色液①草酸銨結晶紫染色液②革氏碘液③95%乙醇④0.5%番紅染液四.革蘭氏染色的過程–制片1、取干凈的載玻片,左手持菌液試管,右手持接種環(huán)在火焰上燒灼滅菌,待接種環(huán)冷卻后在火焰旁從試管中取一環(huán)菌液,在潔凈無脂的載玻片上涂一直徑約0.5-1cm的均勻薄膜。若從斜面或平板上取菌,用無菌接種環(huán)取少量菌體,涂在預先滴有一小滴無菌水的載玻片上,使其薄而均勻。革蘭氏染色的過程–染色2.初染:在做好的涂面上滴加草酸銨結晶紫染液,染1分鐘,傾去染液,流水沖洗至無紫色。3.媒染:先用新配的碘液沖去殘水,而后用其覆蓋涂面1分鐘,后水洗。4.脫色:除去殘水后,滴加95%酒精進行脫色約20-30秒,使流出的酒精不再有紫色為止,后立即用流水沖洗。5.復染:滴加番紅染色液,染3-5分鐘,水洗后用吸水紙吸干。6.鏡檢:觀察染色結果。注意事項(1)革蘭氏染色注意載玻片要潔凈,滴無菌水和取菌不宜過多,涂片要均勻,不宜過厚;熱固定溫度不宜過高,(以玻片背面不燙手為宜),否則會改變甚至破壞細胞形態(tài);水洗時不要直接沖洗涂面,而應使水從載玻片的一端流下,水流不宜過急,過大,以免涂片薄層脫落。(2)革蘭氏染色結果是否正確,乙醇脫色是革蘭氏染色操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脫色不足,陰性菌被誤染成陽性菌,脫色過度,陽性菌被誤染為陰性菌。(3)菌齡也影響染色結果,如陽性菌培養(yǎng)時間過長,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陰性反應。五、實驗報告1、你認為哪些環(huán)節(jié)會影響革蘭氏染色結果的正確性?其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什么?2、進行革蘭氏染色時,為什么特別強調菌齡不能太老,用老齡細菌染色出現什么問題?3、乙醇脫色后復染之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應分別是什么顏色?你認為革蘭氏染色中,哪一個步驟可以省去而不影響最終結果?

第二篇:微生物實驗室設計規(guī)劃9800字環(huán)保技術公司微生物實驗室設計規(guī)劃環(huán)保技術公司技術部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目錄微生物實驗室建設.................................................................................3微生物學實驗室的主要設備..................................................................7微生物實驗室管理...............................................................................15微生物實驗室建設微生物實驗室準備室、滅菌室、無菌室、恒溫培養(yǎng)室和普通實驗室五部分組成。這些房間的共同特點是地板和墻壁的質地光滑堅硬,儀器和設備的陳設簡潔,便于打掃衛(wèi)生。微生物實驗室基本要求如下:(一)準備室準備室用于配制培養(yǎng)基和樣品處理等。室內設有試劑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專柜、實驗臺、電爐、冰箱和上下水道、電源等。準備室還要用于洗刷器皿等。室內應備有加熱器、蒸鍋,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還應有各種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二)滅菌室滅菌室主要用于培養(yǎng)基的滅菌和各種器具的滅菌,室內應備有高壓蒸汽滅菌器、烘箱等滅菌設備及設施。(三)無菌室無菌室也稱接種室,是系統(tǒng)接種、純化菌種等無菌操作的專用實驗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種的接種移植是一項主要操作,這項操作的特點就是要保證菌種純種,防止雜菌的污染。在一般環(huán)境的空氣中,由于存在許多塵埃和雜菌,很易造成污染,對接種工作干擾很大。1.無菌室的設置無菌室應根據既經濟又科學的原則來設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幾點:(1)無菌室應有內、外兩間,內間是無菌室,外間是緩沖室。房間容積不宜過大,以便于空氣滅菌。最小內間面積2×2.5=5m2,外間面積1×2=2m2,高以2.5m以下為宜,都應有天花板。(2)內間應當設拉門,以減少空氣的波動,門應設在離工作臺最遠的位置上;外間的門最好也用拉門,要設在距內間最遠的位置上。(3)在分隔內間與外間的墻壁或“隔扇”上,應開一個小窗,作接種過程中必要的內外傳遞物品的通道,以減少人員進出內間的次數,降低污染程度。小窗寬60cm、高40cm、厚30cm,內外都掛對拉的窗扇。(4)無菌室容積小而嚴密,使用一段時間后,室內溫度很高,故應設置通氣窗。通氣窗應設在內室進門處的頂棚上(即離工作臺最遠的位置),最好為雙層結構,外層為百葉窗,內層可用抽板式窗扇。通氣窗可在內室使用后、滅菌前開啟,以流通空氣。有條件可安裝恒溫恒濕機。2.無菌室內設備和用具(1)無菌室內的工作臺,不論是什么材質、用途的,都要求表面光滑和臺面水平。(2)在內室和外室各安裝一個紫外燈(多為30W)。內室的紫外線燈應安裝在經常工作的座位正上方,離地面2m,外室的紫外線燈可安裝在外室中央。(3)外室應有專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盛有來蘇兒水的瓷盆和毛巾、手持噴霧器和5%石炭酸溶液等。(4)內室應有酒精燈、常用接種工具、不銹鋼制的刀、剪、鑷子、70%的酒精棉球、工業(yè)酒精、載玻璃片、特種蠟筆、記錄本、鉛筆、標簽紙、膠水、廢物筐等。3.無菌室的滅菌消毒(1)薰蒸:這是無菌室徹底滅菌的措施。無菌室使用了較長時間,污染比較嚴重時,應進行薰蒸滅菌??捎眉兹⑷樗峄蛄蚧寝拐?。(2)噴霧:在每次使用無菌室前進行。噴霧可促使空氣中微粒及微生物沉降,防止桌面、地面上的微塵飛場,并有殺菌作用??捎?%石炭酸噴霧。(3)紫外線照射:在每次使用無菌室前進行。紫外線有較好的殺菌效果。通常應開啟紫外線燈照射30~60min。4.無菌室工作規(guī)程(1)無菌室滅菌。每次使用前開啟紫外線燈照射30min以上,或在使用前30min,對內外室用5%石炭酸噴霧。(2)用肥皂洗手后,把所需器材搬入外室;在外室換上已滅菌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戴好口罩,然后用2%煤酚皂液將手浸洗2分鐘。(3)將各種需用物品搬進內室清點、就位,用5%石炭酸在工作臺面上方和操作員站位空間噴霧,返回外室,5~10min后再進內室工作。(4)接種操作前,用70%酒精棉球擦手;進行無菌操作時,動作要輕緩,盡量減少空氣波動和地面揚塵。(5)工作中應注意安全。如遇棉塞著火,用手緊握或用濕布包裹熄滅,切勿用嘴吹,以免擴大燃燒;如遇有菌培養(yǎng)物灑落或打碎有菌容器時,應用浸潤5%石炭酸的抹布包裹后,并用浸潤5%石炭酸的抹布擦拭臺面或地面,用酒精棉球擦手后再繼續(xù)操作。(6)工作結束,立即將臺面收拾干凈,將不應在無菌室存放的物品和廢棄物全部拿出無菌室后,對無菌室用5%石炭酸噴霧,或開紫外線燈照射30min。(四)恒溫培養(yǎng)室1.培養(yǎng)室的設置(1)培養(yǎng)室應有內、外兩間,內室是培養(yǎng)室,外室是緩沖室。房間容積不宜大,以利于空氣滅菌,內室面積在3.2×4.4=14m2左右,外室面積在3.2×1.8=6m2左右,高以2.5m左右為宜,都應有天花板。(2)分隔內室與外室的墻壁上部應設帶空氣過濾裝置的通風口。(3)為滿足微生物對溫度的需要,需安裝恒溫恒濕機。(4)內外室都應在室中央安裝紫外線燈,以供滅菌用。2.培養(yǎng)室內設備及用具(1)內室通常配備培養(yǎng)架和搖瓶機(搖床)。常用的搖瓶機有旋轉式、往復式兩種。(2)外室應有專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手持噴霧器和5%石炭酸溶液、70%酒精棉球等。3.培養(yǎng)室的滅菌、消毒同無菌室的滅菌、消毒措施。小規(guī)模的培養(yǎng)可不啟用恒溫培養(yǎng)室,而在恒溫培養(yǎng)箱中進行。(五)普通實驗室進行微生物的觀察、計數和生理生化測定工作的場所。室內的陳設因工作側重點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一般均配備實驗臺、顯微鏡、柜子及凳子。實驗臺要求平整、光滑,實驗柜要足以容納日常使用的用具及藥品等。微生物學實驗室主要設備(一)凈化工作臺凈化工作臺是一種局部層流裝置,能在局部形成高潔度的工作環(huán)境。它由工作臺、過濾器、風機、靜壓箱和支撐體等組成,采用過濾空氣使工作臺操作區(qū)達到凈化除菌的目的。室內空氣經預過濾器和高效過濾除塵后以垂直或水平層流狀態(tài)通過工作臺的操作區(qū),由于空氣沒有渦流,所以,任何一點灰塵或附著在灰塵上的雜菌都能被排除,不易向別處擴散和轉移。因此,可使操作區(qū)保持無菌狀態(tài)。與無菌室和接種箱比較,使用凈化工作臺具有工作條件好、操作方便、無菌效果可靠、無消毒藥劑對人體危害、占用面積小且可移動等優(yōu)點。如果放在無菌室內使用,無菌效果更好。其缺點是價格昂貴,預過濾器和高效過濾器還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換。(二)高壓蒸汽滅菌鍋高壓蒸汽滅菌鍋是一個密閉的、可以耐受一定壓力的雙層金屬鍋。鍋底或夾層內盛水,當水在鍋內沸騰時由于蒸汽不能逸出,使鍋內壓力逐漸升高,水的沸點和溫度可隨之升高,從而達到高溫滅菌的目的。一般在0.11MPa的壓力下,121℃滅菌20~30min,包括芽孢在內的所有微生物均可被殺死。如果滅菌物品體積較大,蒸汽穿透困難,可以適當提高蒸汽壓力或延長滅菌時間。高壓滅菌鍋有臥式、立式、手提式等多種類型,在微生物學實驗室,最為常用的是手提式和立式高壓蒸汽滅菌鍋。和常壓滅菌鍋相比,高壓滅菌鍋的優(yōu)點是滅菌所需的時間短、節(jié)約燃料、滅菌徹底等。其缺點是價格昂貴,滅菌容量較小。(三)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箱是培養(yǎng)微生物的專用設備。制熱式培養(yǎng)箱是由電爐絲和溫度控制儀合成的固定體積的恒溫培養(yǎng)裝置,大小規(guī)格不一。微生物實驗室常用的培養(yǎng)箱工作容積有450×450×350mm3或650×500×500mm3,適用于室溫至60℃之間的各類微生物培養(yǎng)。目前,隨著科學水平的發(fā)展,培養(yǎng)箱設備的完善程度和價格有很大差別。有各種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的培養(yǎng)箱,如恒溫培養(yǎng)箱、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低溫培養(yǎng)箱、微生物多用培養(yǎng)箱和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等。有的用計算機控制,可選擇多條時間線變換溫差,從而克服了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一年四季均能達到培養(yǎng)要求的溫度。微生物多用培養(yǎng)箱是集加熱、制冷和振蕩于一體的微生物液體發(fā)酵裝置。工作室的溫度在15~50℃范圍內任意選定,選定后經溫控儀自動控制,保持工作室內恒溫。同時設有可控硅調速系統(tǒng),振蕩機轉速可在1~220rpm范圍內任意調控。(四)干燥箱干燥箱是用于除去潮濕物料內及器皿內外水分或其它揮發(fā)性溶液的設備。類型很多,有箱式、滾筒式、套間式、回轉式等。微生物學實驗室多用箱式干燥箱,大小規(guī)格不一。工作室內配有可活動的鐵絲網板,便于放置被干燥的物品。制熱升溫式干燥箱也是有電爐絲和溫度控制儀組成,可調節(jié)溫度從室溫至300℃任意選擇。有的干燥箱采用導電溫度計為敏感元件,配合晶體管和繼電器組成自動控制系統(tǒng),克服了金屬管型熱膨脹控制的缺點。此外,還有真空干燥箱(配有真空泵和氣壓表),可在常壓或減壓下操作。(五)搖床搖床又稱搖瓶機,它是培養(yǎng)好氣性微生物的小型試驗設備或作為種子擴大培養(yǎng)之用,常用的搖床有往復式和旋轉式兩種。往復式搖床的往復頻率一般在80~140次/min,沖程一般為5~14cm,如頻率過快、沖程過大或瓶內液體裝量過多,在搖動時液體會濺到包扎瓶口的紗布或棉塞上,導致雜菌污染,特別是啟動時更容易發(fā)生這種情況。旋轉式搖床的偏心距一般在3~6cm之間,旋轉次數為60~300rpm。放在搖床上的培養(yǎng)瓶(一般為三角瓶)中的發(fā)酵液所需要的氧是由空氣經瓶口包扎的紗布(一般8層)或棉塞通入的,所以氧的傳遞與瓶口的大小、瓶口的幾何形狀、棉塞或紗布的厚度和密度有關。在通常情況下,搖瓶的氧吸收系數取決于搖床的特性和三角瓶的裝樣量。往復式搖床是利用曲柄原理帶動搖床作往復運動,機身為鐵制或木制的長方框子,有一層至三層托盤,托盤上有圓孔備放培養(yǎng)瓶,孔中凸出一個三角形橡皮,用以固定培養(yǎng)瓶并減少瓶的振動,傳動機構一般采用二級皮帶輪減速,調換調速皮帶輪可改變往復頻率。偏心輪上開有不同的偏心孔,以便調節(jié)偏心距。往復式搖床的頻率和偏心距的大小對氧的吸收有明顯的影響。旋轉式搖床是利用旋轉的偏心軸使托盤擺動,托盤有一層或兩層,可用不銹鋼板、鋁板或木制板制造。在三個偏心軸上裝有螺栓可調節(jié)上下,使托盤保持水平。這種搖床結構復雜,造價高。其優(yōu)點是氧的傳遞較好、功率消耗小、培養(yǎng)基不會濺到瓶口的紗布上。(六)顯微鏡微生物個體微小,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清楚它們的個體形態(tài)和細胞結構。因此,在微生物學的各項研究中,顯微鏡就成為不可缺少的工具。顯微鏡的種類很多,根據其結構,可以分為光學顯微鏡和非光學顯微鏡兩大類。光學顯微鏡又可分為單式顯微鏡和復式顯微鏡。最簡單的單式顯微鏡即放大鏡(放大倍數常在10倍左右),構造復雜的單式顯微鏡為解剖顯微鏡(放大倍數在200左右)。在微生物學的研究中,主要是復式顯微鏡。其中以普通光學顯微鏡(明視野顯微鏡)最為常用。此外,還有暗視野顯微鏡、相差顯微鏡、熒光顯微鏡、偏光顯微鏡、紫外光顯微鏡和倒置顯微鏡等。非光學顯微鏡為電子顯微鏡。下面以普通光學顯微鏡為例,簡單介紹一下顯微鏡的結構、原理等。1.基本構造普通光學顯微鏡由機械裝置和光學系統(tǒng)兩部分組成(如圖1.1)。機械裝置由鏡座、鏡臂、載物臺、鏡筒、物鏡轉換器和調焦裝置(粗調焦螺旋和微調焦螺旋)等組成。光學系統(tǒng)包括物鏡、目鏡、聚光器、彩虹光闌和光源等。2.成像原理和性能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如圖1.2所示。將被檢物體置于集光器和物鏡之間,平行的光線自反光鏡折入聚光器,光線經過聚光器穿過透明的物體進入物鏡后,即在目鏡的焦點平面(光闌部位或附近)上形成一個初生倒置的實像。從初生實像射過來的光線,經目鏡的接目透鏡而達到眼球。這時的光線已變?yōu)榛蚪咏叫泄?,再透過眼球的水晶體時,便在視網膜后形成一個直立的實像。圖1.2復式光學顯微鏡成像原理圖顯微鏡的主要性能包括放大率、工作距離、焦點距離、焦點深度、分辨率、鏡像亮度和視場亮度等。(1)放大率在顯微鏡組合中,光線通過物鏡先將物體放大為一個左右相反、前后倒置的實像,經目鏡再次放大為一個虛像,這一虛像的大小和物體大小的比例,就叫放大率。顯微鏡的放大率=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光學筒長/物鏡焦距)×(明視距離/目鏡焦距)明視距離是已知數,物鏡焦距和目鏡焦距在說明書上有數據可查,而光學筒長是指物鏡上焦平面到目鏡下焦平面的距離,一般為160mm。(2)工作距離當顯微鏡調準焦距時,從蓋玻片到物鏡前透鏡表面之間的距離叫工作距離。工作距離的大小和物鏡的放大倍數與數值口徑有關。物鏡放大倍數和數值口徑愈大,則工作距離愈小,反之愈大。表1.1表示標準物鏡的主要性質。一般油鏡的工作距離最短,約0.2mm。因此,要求蓋玻片的厚度為0.17~0.18mm。若蓋玻片過厚,就不可能將被檢體聚焦,且易引起物鏡的意外損壞。表1.1標準物鏡的主要性質(3)焦點距離(焦距)它是指平行光線經過單一透鏡后集于一點,由這一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一個物鏡通常有幾個不同性質的透鏡組成。因此,它的焦距的測定比較復雜。一般,顯微鏡的物鏡上都注明焦距的長度。物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焦距越短。(4)焦點深度在使用顯微鏡時,當焦點對準某一物體時,不僅位于該點平面上的各點都可看清楚,而且在此平面的上下一定厚度內,也可看清楚,這個清晰部分的厚度就是焦點深度。焦深與總放大率和數值口徑成反比,因此,高放大率和高數值口徑的顯微鏡其焦深就淺,不能看到標本的全厚度。必須調節(jié)螺旋仔細地從上到下進行觀察。另外,被檢物體周圍介質(封片劑)的折射率加大可增大焦深。尤其在顯微照相時,更應考慮封片劑的使用。(5)數值口徑(numericalaperture簡寫為NA)數值口徑是指物鏡與標本間介質折射率(n)和光線投射到物鏡上的最大入射角(α)一半正弦的乘積。其計算公式為:NA=n×sin(α/2)其中,n=介質折射率,干燥系物鏡n=1,油浸系物鏡n=1.515;α=光線進入物鏡的最大夾角,也稱鏡口角。(6)分辨率顯微鏡能夠分辨物體結構中兩點之間的最小距離的能力,就叫分辨率。分辨率與物鏡的數值口徑成正比,與光波波長成反比。因此物鏡的數值口徑愈大,光波波長愈短,則顯微鏡的分辨率愈大,被檢物體的細微結構也愈明晰地區(qū)分出來。因此,一個高分辨率意味著一個小的分辨距離。顯微鏡的分辨率是用可分辨的最小距離(D)來表示的:D=λ/(2NA)(7)鏡像亮度與視野亮度鏡像亮度是顯微鏡的圖像亮度的簡稱,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圖像的明暗程度。使用時,對鏡像亮度的要求,一般是使眼睛既不感到暗淡,又不耀眼。鏡像亮度與數值口徑平方成正比,,與總放大倍數的平方成反比。視場亮度是指顯微鏡下整個視場的明暗程度。視場亮度不僅與目鏡、物鏡有關,還直接受聚光鏡、光闌和光源等因素的影響。在不更換物鏡和目鏡的情況下,視場亮度大,鏡像亮度也大。3.油鏡的基本原理油鏡,也稱油浸物鏡,一般在鏡頭上標有“HI”和“HO”字樣,或在鏡頭下緣刻有1~2道黑線作為標記。使用油鏡時,需將鏡頭浸在香柏油中進行觀察,這是為了消除光由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發(fā)生散射,結果不僅提高了放大倍數,還增加了照明度和分辨率。(1)照明亮度油鏡與其它物鏡不同之處在于玻片和物鏡之間的介質不是空氣,而是一種和玻璃折射率(n=1.52)相近的香柏油(n=1.515)。如果玻片與物鏡之間的介質是空氣(n=1.00),光線通過玻片后發(fā)生散射,進入視場的光線顯然減少,結果降低了視場亮度。當光線通過玻片又通過香柏油進入物鏡就不發(fā)生散射,結果,提高了照明度,觀察的標本顯得更清晰(圖1.3)(2)分辨率強使用油鏡還能增加顯微鏡的分辨率。由于顯微鏡分辨率與物鏡的數值口徑(NA)成反比,與波長成正比。因此物鏡的數值口徑愈大,光波愈短,則顯微鏡的分辨率就愈大。人們肉眼所能感受的光波平均長度為0.55μm,加入數值口徑NA=0.65高倍物鏡,能分辨兩點之間的距離為0.42μm,而小于0.42μm的兩點之間距離就分辨不出,而使用數值口徑NA=1.25油鏡,能分辨兩點之間的最小距離為0.22μm。因為不論總放大倍數多大,用普通光學顯微鏡是無法觀察到小于0.2μm的物體,但大部分細菌直徑在0.5μm以上,故用油鏡就能清晰地觀察到細菌的個體形態(tài)。4.注意事項使用顯微鏡應注意以下事項:(1)取拿顯微鏡時,必須用一手握住鏡臂,另一手托住顯微鏡的鏡座,使顯微鏡保持直立的狀態(tài),切忌用單手提拿。(2)將顯微鏡放置桌上時,務必要輕輕放下。(3)顯微鏡的鏡頭必須保持清潔,必要時用擦鏡紙擦拭鏡頭,不可使用布或一般的紙,以免損傷鏡頭。(4)將顯微鏡輕輕地放置桌上,鏡座后緣位于離桌子邊緣約5cm處。(七)接種箱接種箱分為固體菌種接種箱和液體菌種接種箱兩種。固體菌種接種箱是一個用木料和玻璃制成或由有機玻璃焊接而成的密閉小箱。又分為雙人和單人操作箱。箱體可大可小,一般箱體長約143cm,寬86cm,總高154cm,支架76cm。箱的上部左右兩側各裝有兩扇能啟閉的玻璃推拉門,方便菌種進出。窗的下部分別設有兩個直徑約13cm的圓洞,兩洞的中心距離為52cm(同肩寬),洞口裝有帶松緊帶的袖套,以防雙手在箱內操作時,外界空氣進入箱內造成污染。操作時兩人相對而坐,雙手通過袖套伸入箱內。箱兩側最好也裝上玻璃,箱頂部為木板或玻璃。箱內頂部裝有紫外線殺菌燈和照明用日光燈各一支。箱體安裝木板或玻璃均可,但要注意密封。液體菌種接種箱是專為移接液體菌種而設計的。比固體菌種箱窄長,單側兩人操作。內設軌道和紫外線燈,箱兩端開有高25cm,寬10cm的長方形出口,方便菌種進出,洞口設有小推門。進出口下處設蒸汽源,接種時用蒸汽封住進出口,以防雜菌進入箱內。箱背面設有液體菌種移接管能進入的小孔。接種箱滅菌時,用紫外線照射30min。如果沒有紫外線燈,可用甲醛和高錳酸鉀(甲醛10~14mL/m3+高錳酸鉀5~7g/m3空間)熏蒸30min以上。使用時,先將所需物品和工具放入接種箱內,然后進行藥劑熏蒸和紫外線滅菌,再按無菌操作進行接種。接種箱的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易消毒滅菌,操作方便,而且人在箱外操作,氣溫較高時也能作業(yè)。缺點是進出培養(yǎng)基費工費時,每次接種前都需要進行滅菌。(八)冰箱微生物實驗室的冰箱主要有兩種:普通冰箱和低溫冷凍冰箱。普通冰箱一般都具有兩個柜子,即鮮藏柜和冷藏柜,溫度分別為4℃和-20℃;低溫冷凍冰箱溫度一般控制在-40~-80℃。它們都可以用于微生物菌種保藏。鮮藏柜常用于保存斜面菌種,保藏時間在3個月左右。超過3個月,斜面就會變干,因此需要轉接菌種。如果要長時間保存菌種,則需要經過處理后,貯藏于普通冰箱的冷藏柜或低溫冷凍冰箱中,它們的保藏時間較長,一般都在1年以上。微生物實驗室管理一、實驗室管理制度1.實驗室應制定儀器配備管理、使用制度,藥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據安全制度和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員應嚴格掌握,認真執(zhí)行。2.進入實驗室必須穿工作服,非實驗室人員不得進入實驗室,嚴格執(zhí)行安全操作規(guī)程。3.實驗室內物品擺放整齊,試劑定期檢查并有明晰標簽,儀器定期檢查、保養(yǎng)、檢修,嚴禁在冰箱內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4.各種器材應建立請領消耗記錄,貴重儀器有使用記錄,破損遺失應填寫報告;藥品、器材、菌種不經批準不得擅自外借和轉讓,更不得私自拿出。5.禁止在實驗室內吸煙、進餐、會客、喧嘩,實驗室內不得帶入私人物品,離開實驗室前認真檢查水電,對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蝕的物品和廢棄物品應按有關要求執(zhí)行。6.負責人嚴格執(zhí)行本制度,出現問題立即報告。二、儀器配備、管理使用制度1.食品微生物實驗室應具備下列儀器:培養(yǎng)箱、高壓鍋、普通冰箱、低溫冰箱、厭氧培養(yǎng)設備、顯微鏡、離心機、超凈臺、振蕩器、普通天平、千分之一天平、烤箱、冷凍干燥設備、勻質器、恒溫水浴箱、菌落計數器、生化培養(yǎng)箱,電位pH計、高速離心機。2.實驗室所使用的儀器、容器應符合標準要求,保證準確可靠,凡計量器具須經計量部門檢定合格方能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