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災害說課課件_第1頁
氣象災害說課課件_第2頁
氣象災害說課課件_第3頁
氣象災害說課課件_第4頁
氣象災害說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氣象災害

新課程標準對本節(jié)內容的要求是:分析臺風、寒潮等氣象災害的形成原因。原來的教材是把氣象災害這部分放在了必修2中,今年新課改以后,必修的三個模塊中并沒有涉及.而專門把”自然災害與防治”作為了一個完整的部分放在選修五中講述.氣象災害這節(jié)是安排在選修五的第二節(jié).一.新課標要求及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之所以把氣象災害這節(jié)單拿出來,作為一個專題來講,是因為氣象災害是全球各類自然災害中最嚴重的災害,,給人類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非常巨大,其中我國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占到71%.而且近年來我國的氣象災害事件頻繁發(fā)生,且不談過去,單說08年的這半年時間里,我國南方地區(qū)就發(fā)生了兩種比較重大的災害——年初的南方凍雨雪災和一直持續(xù)至今的暴雨洪災.這些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實際,很快的會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也符合”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基本理念。三.重點及難點

重點:理解各種氣象災害的危害及防御措施。難點:各種氣象災害的原因及時空分布。確定的依據(jù):學習的目的是使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用于生活,服務于社會。而學生在這一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如何使學生積極地尋找、探索防御氣象災害的方法、措施并服務于社會是一個急于解決的問題,所以把它確定為教學難點和重點。四.學生情況分析氣象災害這節(jié)內容比較貼近生活,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很愿意了解這些知識,通過收集和整理一些新聞圖片和數(shù)據(jù)資料,使學生在了解這些常見的氣象災害的同時,樹立防災和減災意識,及早采取預防措施,使各種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五.教學方法1.采用讀圖指導法,分析氣象災害的原因及分布,理解本課難點。2.采用播放錄象,收集新聞資料等,了解各種氣象災害的危害及監(jiān)測和防御。六.教學過程06年登陸我國的臺風“桑美”,中心風力達17級

今年5-6月,我國江南、華南和西南東部發(fā)生大范圍持續(xù)性強降雨過程,一些地區(qū)遭受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圖為受災的貴州安順市)氣象災害專題——臺風、寒潮臺風為什么會造成災害?臺風造成的災害多出現(xiàn)在我國哪些省區(qū)?

一.臺風請點擊圖片臺風和颶風一樣嗎?有什么區(qū)別?

臺風和颶風都是產生于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只是發(fā)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范圍內發(fā)生的熱帶氣旋稱為臺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臺風。名稱屬性超強臺風(SuperTY)最大平均風速≥51.0米/秒,也即16級或以上強臺風(STY)最大平均風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級臺風(Typhoon)最大平均風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級強熱帶風暴(Severetropicalstorm)最大平均風速24.5-32.6米/秒,也即風力10-11級熱帶風暴(Tropicalstorm)最大平均風速17.2-24.4米/秒,也即風力8-9級熱帶低壓(Tropicaldepression)最大平均風速10.8-17.1米/秒,也即風力為6-7級臺風眼臺風結構臺風會帶來哪些災害?視頻美國新奧爾良市中心浸在水中

新奧爾良只能無言吶喊:這世界怎么啦臺風的防御(監(jiān)測、預報)預報確定臺風中心的位置估計臺風強度監(jiān)測臺風移動方向、速度及狂風暴雨出現(xiàn)的地區(qū)雷達監(jiān)測氣象衛(wèi)星監(jiān)視近海臺風動向電視廣播等發(fā)布臺風預報、警報或緊急警報同學們談了這么多臺風的危害,難道臺風就沒有對人類有利的一面嗎?

據(jù)統(tǒng)計,包括我國在內的東南亞各國和美國,臺風降雨量約占這些地區(qū)總降雨量的1/4以上,因此如果沒有臺風這些國家的農業(yè)困境不堪想象;此外臺風對于調劑地球熱量、維持熱平衡更是功不可沒。二.寒潮

由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并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xiàn)象,這樣的冷空氣過程稱為寒潮。1.什么是寒潮?通常所說的冷空氣就是寒潮嗎?看動態(tài)的寒潮入侵圖,你能說出強冷空氣的源地嗎?它大致沿什么方向移動?為什么那里來的空氣是又干又冷的?寒潮能影響我國哪些地區(qū)?寒潮發(fā)生的時間是什么?什么季節(jié)出現(xiàn)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大?寒潮會帶來哪些危害?交通受阻電力中斷水稻爛秧枇杷受凍凍死魚紅豆寒潮對種植業(yè)、林業(yè)、漁業(yè)的影響牧民受凍為羊群覓食羊群凍死寒潮對牧業(yè)、身體(生命)的影響危害:寒潮降溫作物遭凍害,秋、春季危害大大風吹翻船只,摧毀建筑,破壞牧場大雪、凍雨通信輸電線路中斷,交通受阻概述

凍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時節(jié)見到的一種天氣現(xiàn)象。當較強的冷空氣南下遇到暖濕氣流時,冷空氣像楔子一樣插在暖空氣的下方,近地層氣溫驟降到零度以下,濕潤的暖空氣被抬升,并成云致雨。當雨滴從空中落下來時,由于近地面的氣溫很低,在電線桿、樹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會凍結上一層晶瑩透亮的薄冰,氣象上把這種天氣現(xiàn)象稱為“凍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qū)把凍雨又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區(qū)稱它為“地油子”。雨滴與地面或地物、飛機等物相碰而即刻凍結的雨稱為凍雨。這種雨從天空落下時是低于0°C的過冷水滴,在碰到樹枝、電線、枯草或其他地上物,就會在這些物體上凍結成外表光滑、晶瑩透明的一層冰殼,有時邊凍邊淌,象一條條冰柱。這種冰層在氣象學上又稱為“雨凇”或冰凌。凍雨是過冷雨滴或毛毛雨落到溫度在冰點以下的地面上,水滴在地面和物體上迅速凍結而成的透明或半透明冰層,這種冰層可形成“千崖冰玉里,萬峰水晶中’的壯美景象。如遇毛毛雨時,則出現(xiàn)粒凇,粒凇表面粗糙,粒狀結構清晰可辨;如遇較大雨滴或降雨強度較大時,往往形成明冰凇,明冰凇表面光滑,透明密實,常在電線、樹枝或艦船上一邊流一邊凍,形成長長的冰掛。凍雨多發(fā)生在冬季和早春時期。我國出現(xiàn)凍雨較多的地區(qū)是貴州省,其次是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及山東省、河北省、陜西省、甘肅省、遼寧省南部等地,其中山區(qū)比平原多,高山最多。雨水從空中落下來結成冰,能致害嗎?能,這種冰積聚到一定程度時,不僅有害,而且危害不淺。成因

入冬,雨落在樹木、高樓、山巖、電桿等物體上,立即結成了冰,老百姓習慣叫“滴水成冰”。這種雨在氣象學上叫“凍雨”(它的凝聚物叫“雨淞”);它和人們常說的一般水滴不同,而是一種過冷卻水滴(溫度低于0℃),在云體中它本該凝結成冰?;蜓┗?,然而找不到凍結時必需的凍結核,于是它成了碰上物體就能結凍的過冷卻水滴。

“凍雨”落在電線、樹枝、地面上,隨即結成外表光滑的一層薄冰,冰越結越厚,結聚過程中還邊流動邊凍結,結果便制造出一串串鐘乳石似的冰柱、冰穗(俗稱“冰掛”),它們晶瑩透亮,遇上陽光,放射出五彩光芒,煞是好看!可惜的是,當它的重量超過物體的承載能力的時候,悲劇就發(fā)生了。形成“凍雨”,要使過冷卻水滴順利地降落到地面,往往離不開特定的天氣條件:近地面2000米左右的空氣層溫度稍低于0℃;2000米至4000米的空氣層溫度高于0℃,比較暖一點;再往上一層又低于0℃,這樣的大氣層結構,使得上層云中的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掉進比較暖一點的氣層,都變成液態(tài)水滴。再向下掉,又進入不算厚的凍結層。當它們隨風下落,正準備凍結的時候,已經(jīng)以過冷卻的形式接觸到冰冷的物體,轉眼形成堅實的“凍雨”!

凍雨是由過冷水滴組成,與溫度低于0℃的物體碰撞立即凍結的降水。低于0℃的雨滴在溫度略低于0℃的空氣中能夠保持過冷狀態(tài),其外觀同一般雨滴相同,當它落到溫度為0℃以下的物體上時,立刻凍結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層,稱為雨凇。嚴重的雨凇會壓斷樹木、電線桿,使通訊、供電中止,妨礙公路和鐵路交通,威脅飛機的飛行安全。凍雨出現(xiàn)時地面往往不太寒冷(0℃~3℃),上空為逆穩(wěn),有一層溫度高于0℃的暖層。降水在暖層里為雨滴,下落到近地面大氣中就成為過冷卻的凍雨,往往會造成一些危害。

如果雨滴不斷地打落在這些結了冰的物體表面時,就慢慢地形成一條條冰柱。太陽出來后,在陽光的照躍下的冰柱閃閃發(fā)亮,分外妖嬈,凍雨給人們增添了秀麗動人的景色。但它造成的危害也是十分嚴重的。如電線上結上冰凌后增加了重量、遇冷會發(fā)生收縮,使得電線繃斷,導致通信和輸電中斷事故;農作物遇到凍雨后被凍傷、凍死;地面上結冰,交通事故將劇增。所以,持續(xù)數(shù)天出現(xiàn)凍雨,其造成的災害還是很大的。危害

凍雨風光值得觀賞,但它畢竟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它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忽視的。電線結冰后,遇冷收縮,加上凍雨重量的影響,就會繃斷。有時,成排的電線桿被拉倒,使電訊和輸電中斷。公路交通因地面結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大田結冰,會凍斷返青的冬麥,或凍死早春播種的作物幼苗。另外,凍雨還能大面積地破壞幼林、凍傷果樹等。凍雨厚度一般可達10~20毫米,最厚的有30~40毫米。凍雨發(fā)生時,風力往往較大,所以凍雨對交通運輸,特別對通訊和輸電線路影響更大。據(jù)氣象專家分析,凍雨是在特定的天氣背景下產生的降水現(xiàn)象。在此期間,江淮流域上空的西北氣流和西南氣流都很強,地面有冷空氣侵入,1500至3000米上空又有暖氣流北上,大氣垂直結構呈上下冷、中間暖的狀態(tài),自上而下分別為冰晶層、暖層和冷層。即3000米以上高空大氣溫度往往在-10℃以下,2000米左右高空,大氣溫度一般為0℃左右,而2000米以下溫度又低于0℃。凍雨大多出現(xiàn)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的一個多月內,起始日期具有北早南遲,山區(qū)早、平原遲的特點,結束日則相反。地勢較高的山區(qū),凍雨開始早,結束晚,凍雨期略長。如皖南黃山光明頂,凍雨一般在11月上旬初開始,次年4月上旬結束,長達5個月之久。據(jù)統(tǒng)計,江淮流域的凍雨天氣,沿淮淮北2~3年一遇,淮河以南7~8年一遇。但在山區(qū),山谷和山頂差異較大,山區(qū)的部分谷地幾乎沒有凍雨,而山勢較高處幾乎年年都有凍雨發(fā)生。凍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它大量凍結積累后能壓斷電線和電話線,嚴重的凍雨會把房子壓坍,飛機在有過冷水滴的云層中飛行時,機翼、螺旋槳會積水,影響飛機空氣動力性能造成失事。

1955年,浙贛地區(qū)曾因“凍雨”倒毀電桿數(shù)百根,南潯、浙贛鐵路運輸一度中斷;1987年11月和1989年12月,鄭州市先后兩次出現(xiàn)“凍雨”,受傷的就有200來人;前蘇聯(lián)西南部地區(qū),一次“凍雨”折毀、倒翻電桿近萬根,造成大面積的電訊中斷。1972年2月底,我國出現(xiàn)一次大范圍的凍雨,廣州、長沙、南京、昆明、重慶、成都、貴陽等地至北京的電信一度中斷,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極其嚴重。1984年1月中旬后期,受強冷空氣影響,貴州、湖南、江西、湖北等省不少地區(qū)出現(xiàn)凍雨天氣,造成電線斷線倒桿。貴州省的有線電話全部中斷,嚴重影響通訊工作。湖南輸電線積冰厚度在20毫米以上,一些高壓線路一天溶冰5-6次。因受冰凍天氣影響,貴陽客車站停開長途車803班次,農村公共汽車間斷停開418班次。湖南長沙附近幾個縣停開班車339班次;僅臨武、資興兩縣折斷竹、木近500多萬根(棵)。貴州有10%提早抽苔的油菜受到凍害。

2008年1月,江西南昌曾因凍雨,市區(qū)3小時停電,火車因鐵軌凍冰無法駛出,進入南昌火車站,致使幾萬人擁堵在火車站。

2008年1月,我國湖南省遭遇凍雨,導致路面結冰,我國南北大動脈京珠高速湖南段出現(xiàn)交通堵塞。湖南郴州市電纜、電塔等大部分壓斷、倒塌,導致郴州市停水停電8天。預防

消除凍雨災害的方法,主要是在凍雨出現(xiàn)時,發(fā)動輸電線沿線居民不斷把電線上的雨凇敲刮干凈;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