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輪復習 課件《水平衡》_第1頁
高三地理二輪復習 課件《水平衡》_第2頁
高三地理二輪復習 課件《水平衡》_第3頁
高三地理二輪復習 課件《水平衡》_第4頁
高三地理二輪復習 課件《水平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與水量平衡凝結核氣溫降低,水汽飽和充足的水汽降水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蒸發(fā)水汽輸送農林措施水利措施受地表徑流和下滲影響受喀斯特(巖溶)地貌影響坡度植被降水強度降水持續(xù)時間硬化地面三圈環(huán)流、季風環(huán)流氣溫光照風速濕度水域面積結冰修建水庫跨域調水封山育林圍湖造田水量平衡儲水變化量=降水量-蒸發(fā)量-徑流量不利于下滲不利于蒸發(fā)利于蒸發(fā)小多小長利于下滲高強快小大降水量、流域面積、植被、地質土壤考點一、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與水量平衡

·體系水循環(huán)原理—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某個地區(qū)在某一段時期內,其收入水量等于支出水量和區(qū)域內蓄水變量之和。即水在循環(huán)過程中,總體上收支平衡水量平衡方程:W入=W出±△uW入為收入水量,W出為支出水量;△u為蓄水變量。在多年情況下:△u為零(多年平均蓄水量保持不變)→W入=W出收入——大氣降水;河、湖、冰川融水,地下水的輸入;人工調水、灌溉等。支出——蒸發(fā)、蒸騰;徑流輸出;下滲;人工取水。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發(fā)量外流區(qū):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發(fā)量+多年平均徑流量短期全球內流區(qū):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發(fā)量收入量-支出量=儲水變化量水平衡長期陸地海洋多年平均蒸發(f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徑流量應用:運用水循環(huán)原理分析有關“水”運動的問題

例如,運用水循環(huán)原理解釋“沼澤、旱澇、缺水、斷流、鹽堿化”問題,分析湖泊、水庫的調節(jié)作用等問題。土壤鹽堿化(2018年新課標Ⅰ)

3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烏裕爾河原為嫩江的直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積等影響,烏裕爾河下游排水受阻,成為內流河。河水泛濫,最終形成面積相對穩(wěn)定的扎龍濕地(圖10)。扎龍濕地面積廣大,積水較淺。(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烏裕爾河排水受阻卻形成沼澤濕地。據此推測扎龍濕地的地貌、氣候特點。(6分)

(2)分析從烏裕爾河成為內流河至扎龍濕地面積穩(wěn)定,烏裕爾河流域降水量、蒸發(fā)量數量關系的變化。(6分)

(3)指出未來扎龍濕地水中含鹽量的變化,并說明原因。(6分)

(4)簡要描述烏裕爾河水文特點。(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烏裕爾河排水受阻卻形成沼澤濕地。據此推測扎龍濕地的地貌、氣候特點。(6分)由山體巖石崩塌下來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形成于山區(qū)河谷地形條件下居多,形態(tài)多沿河谷呈現狹長形態(tài)。扎龍濕地的面積較大,可推測該地地形平坦、開闊,此為地貌信息。在烏裕爾河成為內流河之后,徑流排出已經消失,而下滲、地下徑流基本變化不大,水分主要通過蒸發(fā)環(huán)節(jié)排出。故而推出此地氣候較為干旱,蒸發(fā)量較大。地勢平坦開闊,氣候較為干旱(蒸發(fā)量大)

分析從烏裕爾河成為內流河至扎龍濕地面積穩(wěn)定,烏裕爾河流域降水量、蒸發(fā)量數量關系的變化。(6分)①烏裕爾河與嫩江相連接時:降水量=蒸發(fā)量+流入嫩江水量②烏裕爾河初成為內流河時:降水量>蒸發(fā)量(此時入流嫩江量為0,但面積還在擴大)③扎龍濕地面積穩(wěn)定:烏裕爾河徑流匯入+降水=蒸發(fā)+下滲+地下徑流(此時地表水、地下水不再變化,可排除其影響,水平衡限制在降水和蒸發(fā)這兩個因素)氣候穩(wěn)定,降水量變化不大,此地影響蒸發(fā)唯一的變量,是“裸露的水域表面積”在變大,蒸發(fā)量在變大(2018年新課標Ⅰ)

3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烏裕爾河原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積等影響,烏裕爾河下游排水受阻,成為內流河。河水泛濫,最終形成面積相對穩(wěn)定的扎龍濕地(圖10)。扎龍濕地面積廣大,積水較淺。

1.分析從烏裕爾河成為內流河至扎龍濕地面積穩(wěn)定,烏裕爾河流域降水量、蒸發(fā)量數量關系的變化。(6分)線狀面狀降水量基本不變化,蒸發(fā)量逐漸增大,二者數量關系由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最終變?yōu)榻邓康扔谡舭l(fā)量。(3)指出未來扎龍濕地水中含鹽量的變化,并說明原因。(6分)1.徑流的匯入會帶來鹽分的“補給”。2.鹽分的“損耗”同樣是通過徑流排出來實現,對扎龍濕地而言,這個“損耗”環(huán)節(jié)消失了。3.蒸發(fā)只會使水量減少,而鹽分依然留在水體當中,因而水體鹽度上升。變化:水中含鹽量逐漸增加。原因:河水不斷為濕地帶來鹽分(礦物質);隨著濕地水分蒸發(fā),鹽分(礦物質)富集(最終飽和)。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橫斷山區(qū)高山峽谷中的程海,位于云南省永勝縣(如下圖所示),為滇西第二大淡水湖。程海曾經是一個外流湖,平均水深72m,湖水通過程河向南流入金沙江。1690年前后程海水位開始下降,逐漸成為封閉型湖泊。程海湖面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33.6mm,蒸發(fā)量為2169mm。目前,程海水面面積多年穩(wěn)定在75.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25.7m。(1)程海曾經是一個外流湖,推測其成因。(4分)(2)分析程海由外流湖轉變?yōu)閮攘骱淖匀辉颉?6分)(3)程海蒸發(fā)量約為降水量的3倍,但面積和水深保持多年穩(wěn)定。試解釋原因。(6分)從“地”--“理”--“人”角度分析

“地”--橫斷山區(qū):山高谷深,地質構造復雜,多斷層;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蒸發(fā)旺盛。

“理”---水循環(huán)

由圖可知,程海屬于地表徑流,水量(徑流)大小取決于降水、蒸發(fā)、下滲三者的對比。早期為外流湖,說明水量大。因此三者關系是:降水>蒸發(fā);

降水-蒸發(fā)>下滲.

說明下滲很小,但當地位于斷層地區(qū).斷層沒有使得下滲變大,說明斷層能提供地下水補給.程海地區(qū)受斷裂(層)作用下陷成谷地;氣候溫暖濕潤,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積水成湖;有河流將湖水排出,形成外流湖。(每點2分,共4分)。

程海由外流湖轉變?yōu)閮攘骱?,同樣從水循環(huán)(水平衡)角度分析。當變?yōu)閮攘骱?,說明水量在減少。三者的對比:下滲任然很小,因為斷層提供地下水,只能是降水《蒸發(fā),說明當地氣候變干。大尺度可能是全球變暖,小尺度因為位于山區(qū)峽谷,要想變干熱,只能產生焚風效應(干熱風或干熱谷)。(2)分析程海由外流湖轉變?yōu)閮攘骱淖匀辉颉?6分)程海地區(qū)氣候從濕潤向干旱轉變(2分);降水量減少、蒸發(fā)量大增(2分);湖泊水位大幅下降,程海從外流轉變?yōu)閮攘鳎?分)。

目前,程海屬于內流區(qū)域,面積和水深保持穩(wěn)定,其水量收入與支出大體相對平衡;

程海蒸發(fā)量遠大于降水量,因此,程海水源補給除降水外,還有大量的其他水源補給;

程海流域地處亞熱帶干熱、封閉山谷,水源補給應為地下水。(3)程海蒸發(fā)量約為降水量的3倍,但面積和水深保持多年穩(wěn)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