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河南省鄭州市鄭州一中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屆河南省鄭州市鄭州一中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屆河南省鄭州市鄭州一中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高考歷史模擬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中寫道:“其余橋道坊巷,亦有夜市撲賣果子糖等物,亦有賣卦人盤街叫賣,如頂盤擔架賣市食,至三更不絕。冬月雖大雨雪,亦有夜市盤賣?!睋?jù)此可知,宋代A.家庭手工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 B.商業(yè)競爭異常地激烈C.政府不再直接監(jiān)管市場 D.城市的經濟功能凸顯2.在1938—1942年短短五年時間里,西南地區(qū)的公路里程由6000公里左右增至16000余公里,航空里程由不足1000公里增加到20000余公里,郵政、電信等信息傳遞更是發(fā)展迅猛。這說明A.戰(zhàn)爭需要推動西南建設 B.西南建設主導抗戰(zhàn)進程C.政府推行均衡發(fā)展策略 D.西南落后面貌得以扭轉3.唐代關中的兵力最集中,設置有折沖府261個,擁兵26萬,約占軍府總數(shù)和兵力總額的40%,而在其他地區(qū),折沖府的設置稀疏得多,有些州縣則根本不設。府兵的調遣權力由尚書省兵部掌握,調兵須有皇帝敕書和兵部符契。這種部署有助于A.加強中央集權 B.維護邊疆安全 C.鎮(zhèn)壓農民起義 D.防范外敵入侵4.“余維歐美之進化,凡以三大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边@段話最早有可能發(fā)表于A.《時務報》 B.《國聞報》C.《民報》 D.《新青年》5.下列是兩幅古代人口分布圖,人口疏密與顏色淡濃成正比。據(jù)圖可得出,中國A.軍事重心南移 B.政治中心南移 C.版圖向南擴展 D.經濟重心南移6.《魏書?食貨志》載:“初,百姓咸以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計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內安之?!辈牧现械摹笆隆笔侵副蔽赫瓵.遷都洛陽 B.整頓吏治 C.推行均田制 D.革除舊俗7.杰斐遜認為,當法國國王接受了《人權宣言》之后,法國人得到了他們通過一場革命所能得到的大部分東西,多余的暴力已不再必要。在此,他指出了《人權宣言》之后法國革命A.不斷推進的必要性 B.持續(xù)發(fā)展的可能性C.過于激進的局限性 D.崇尚理性的進步性8.1919年,陳獨秀在文章中指出:無論是18世紀法蘭西的政治革命,還是20世紀俄羅斯的社會革命,當時的人都對著它們極口痛罵;但是以后的歷史學家會把它們當作人類社會變動和進化的大關鍵。這一表述反映出陳獨秀A.認為法俄兩場革命的性質相同 B.肯定俄國十月革命的重大意義C.對俄國十月革命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 D.已轉變成為一位馬克思主義者9.南北朝時期的典籍記載了很多北方遷到南方的名士如王導、謝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細如服飾用具,瑣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擬。南方上層人士改操中原洛陽之音,也成為南士標榜身份的一種方式。據(jù)此可知,當時A.南北方的語言逐漸趨于統(tǒng)一 B.經濟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異C.經濟文化實力影響社會風尚 D.南方社會的包容性強于北方10.統(tǒng)治范圍“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jù)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的王朝是A.西周 B.商朝 C.秦朝 D.漢朝11.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冷靜而現(xiàn)實地寫道:“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系,不需要——也不應該變成一種零和游戲(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損失為代價)?!辈牧媳砻鰽.美國已喪失了經濟大國的地位 B.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疌.中國是美國主要的競爭對手 D.美國應該承認中國的地位12.中共中央決定,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設。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有利于農業(yè)向現(xiàn)代化方向發(fā)展B.農民獲得了土地買賣的自主權C.使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被取代D.推動農村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13.馬丁路德宣稱,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稱為“義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這種主張在當時的主要進步意義是A.將人們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B.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C.從神學的角度論證了人的自由和獨立性D.使君主和羅馬教皇實現(xiàn)了權力上的平等14.據(jù)統(tǒng)計,“民族”一詞在1911年年底前,《申報》可檢索出的條目位243條,而到了1939年,則高達2369條;“中華民族”一詞在《申報》首次出現(xiàn)是在1912年,1939年則達到了372條。這些變化的關鍵因素是A.國民革命運動推動了反帝斗爭日益高漲B.紅軍長征宣傳了北上抗日主張C.百團大戰(zhàn)等捷報鼓舞了民眾抗日的信心D.全面抗戰(zhàn)激發(fā)了空前愛國熱情15.1877年,洋務派官員馬建忠在歐洲留學期間致書李鴻章,指出:“各國吏治異同,或為君主,或為民主,或為君民共主之國,其定法、執(zhí)法、審法分而任之,不責于一身,權不相侵,故其政事綱舉目張,粲然可觀?!边@表明馬建忠A.認同西方政治體制 B.提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C.堅持“中體西用”思想 D.主張立足國情選擇政體16.根據(jù)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內容,可以推斷出的朝代是A.宋朝 B.唐朝 C.漢朝 D.秦朝17.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主要活動基地的關鍵原因在于A.它是體制完備的新式大學B.它是《新青年》編輯部的所在地C.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D.陳獨秀、李大釗在北大擔任教授18.20世紀初,文獻中使用“紳商”一詞時,多分指紳士和商人兩類人。但是隨著“紳土和商人在新的經濟基礎上進一步滲透、融合,有時二者已是渾然一體,難分彼此,變成某種亦紳亦商的、兼具紳、商特征的獨特群體?!边@表明A.社會結構變動 B.商人地位提高 C.自然經濟解體 D.近代工業(yè)發(fā)展19.明代初期實行了嚴格的戶籍制度,人們不得隨意改動戶籍,不得擅自流動,外出百里之外時必須有官府發(fā)給的“路引”(通行證)。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許流動人口在當?shù)厝霊粽技?。這一變化反映了A.科舉取士范圍的擴大B.社會經濟的發(fā)展C.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化D.等級制度的解體20.下圖為《微州府通往各地路線圖》。明代中期以來這類地圖在安徽商人群體中廣泛流傳。這一現(xiàn)象表明當時當?shù)谹.商幫活動重心開始南移 B.重農抑商政策執(zhí)行不力C.率先沖破海禁政策束縛 D.區(qū)域經濟聯(lián)系得到增強21.《詩經》中的《大雅》作于西周,其開篇為贊美周文王的《文王》,其他篇幅也大多贊頌先王先祖之美德;而《小雅》主要成于春秋,其文章基本不提及先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祖先崇拜觀念日漸淡薄 B.集權體制遭到侵蝕C.周人逐步擺脫神權束縛 D.政治局勢發(fā)生變動22.南京總統(tǒng)府舊址的一張臺歷上顯示的日期是“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B.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C.日軍制造南京大屠殺 D.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23.雷頤的《走向革命細說晚清七十年》說,太平天國的理想,起碼前期,不能說不真誠,但實踐的結果卻與自己的理想恰相對?!谌祟悮v史上,如此大規(guī)模的烏托邦實驗確實罕見,或許,這便是太平天國更深遠的意義所在。材料中的“烏托邦”是A.空想社會主義的實踐B.資本主義的美妙設想C.農民不切實際的空想D.公平公正的社會模式24.有學者指出,在古代雅典,“個人實際上不受保護,并且任由集體擺布?!驗樗辉试S一個公民比其他公民更優(yōu)秀,在這種制度下,個人的地位總是危在旦夕,一夜之間可能從最高自由墮入苛酷的奴隸狀態(tài)”。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jù)是,古代雅典A.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義精神B.公民個體利益服從于城邦利益C.進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嘗試D.公民參政議政范圍不斷擴大25.“番薯是在‘從馬尼拉到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建立的大帆船貿易’后才走向世界”。下列組合與之相關的是A.絲綢之路與《史記食貨志》B.開通京杭大運河與《本草綱目》C.發(fā)現(xiàn)新大陸與《農政全書》D.歐美實現(xiàn)工業(yè)化與《物種起源》26.賈廣興在《龍門石窟群中的商業(yè)窟》一文中說:“在馳名中外的洛陽龍門石窟群中,有三個鮮為人知的商業(yè)窟,為研究唐朝時期洛陽商業(yè)繁盛情況及中國商行、社團組織,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龍門商業(yè)三窟分別為北市彩帛行凈土堂、北市絲行像龕和北市香行社造像龕”。此材料最能夠反映出A.唐朝前期洛陽開始出現(xiàn)商幫 B.洛陽城的社會分工十分發(fā)達C.洛陽龍門石窟普遍出現(xiàn)了商業(yè)化的傾向 D.洛陽城商品經濟發(fā)展影響了石窟藝術27.烏爾比安的《論告示》中記載:“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將衣服咬壞了。那么,洗衣人要對此依照承攬之訴承擔責任?!边@一案例體現(xiàn)的羅馬法原則是A.重視證據(jù)B.公平公正C.契約至上D.注重程序28.1882年,某官員因洋布、洋紗輸入額逐年增加,“奏請設立紡織局,謀堵塞漏卮”。后來“堵塞漏卮”成為了晚清官場的一個熱詞,這反映了當時A.列強侵略促使民族主義興起B(yǎng).政府推動下洋務運動開始興起C.中國被完全卷入到世界市場D.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受官府制約29.民歌《罵蔣匪》“一罵蔣中正,全國下通令,進攻鄂豫皖,圍剿我紅軍。二罵蔣匪軍,勾結土豪和鄉(xiāng)紳,血腥殘殺我紅軍,手段真殘忍……”該民歌反映了A.國民大革命面臨失敗危機 B.革命根據(jù)地受到嚴重沖擊C.紅軍主力轉戰(zhàn)于江南各省 D.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反攻的背景30.1890年,福建省設立福州織布局?!罢屑椡?,市購織具,量給伙食,限以三個月學成,領機歸織。數(shù)月之后,每徒每月率能織布20余匹……城鄉(xiāng)多仿照辦理,每年約出布40余萬匹,窮民執(zhí)業(yè),賴以滋生?!边@一現(xiàn)象表明當時的福州A.官府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 B.紡織業(yè)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C.雇傭勞動關系已普遍存在 D.列強入侵瓦解了傳統(tǒng)經濟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閱讀有關美國政體及評價的材料:二十七部首,分東西兩路,而公舉一大酋總攝之……議事聽訟,選官聚賢,皆自下始。眾可可之,眾否否之……三占之二,舍獨洵同,即在下預議之人,亦先由公舉,可不謂周乎!——(1842年)魏源《海國圖志》以前曾被(法國)君主體制視作奇聞的美國各項創(chuàng)制,應當成為共和政體的法國的學習對象……美國社會呈現(xiàn)的畫面覆有一層民主的外罩,透過這層外罩隨時可以看到貴族制度的遺痕?!?1848年)法國史學家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1)根據(jù)上述材料,分別指出兩人言論的背景,并概括其觀點。(2)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對兩人的觀點做出簡要的評價。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業(yè)革命激起似同心圓的波浪效應,在大西洋兩岸一波接一波地向大陸縱深推進:在歐洲大陸是沿比利時、法國、德意志、瑞士、意大利、俄國等國展開,在北美大陸也是從東北部逐漸向西部、南部擴展……工業(yè)革命的高潮普遍發(fā)生在1848年之后,革命的教訓和激烈的國際競爭迫使各國政府紛紛調整政策,消除經濟發(fā)展的障礙,大力發(fā)展經濟。歐陸主要國家之間簽訂了一系列自由貿易,美國通過內戰(zhàn)也使南方走上工業(yè)化道路。工業(yè)革命是人類社會由農業(yè)文明演進到工業(yè)文明的轉折點,它推動了人類社會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過渡,在工業(yè)革命的推動下,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形成,將世界上大片地區(qū)強行納入了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之下,工業(yè)革命結束了民族地域性歷史,實現(xiàn)了從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幾詣⑿鲁?、劉北成《世界史·近代卷》等材料二中國雖然在明清時期就存在使用雇傭勞動的所謂“資本主義萌芽”,然而卻沒有自發(fā)地出現(xiàn)工業(yè)革命,中國的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從國外引進的。而在這方面,洋務運動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世紀60年代始,李鴻章、左宗棠等洋務派大官僚,先后創(chuàng)辦了江南制造總局、金陵機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軍事工業(yè),清政府各省當局大多也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軍火生產機構。這些軍事工業(yè)雖然就生產關系而言還不能說是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yè),但它們從外國購進設備來生產船艦、槍炮、彈藥,將大機器工業(yè)引入了中國。洋務派在這一時期所創(chuàng)辦的上海機器織布局、漢陽鐵廠等民用工業(yè),也都屬于使用機器生產的近代企業(yè)。制造業(yè)外,洋務派大官僚李鴻章等人創(chuàng)辦了上海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天津電報總局,修筑了唐山至胥各莊的鐵路,從而建立了中國自己的近代采礦、航運、鐵路和通訊事業(yè)?!幾詣⑵M、朱漢國《歷史學習精要》(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歐美工業(yè)革命演進的突出特征,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歐美工業(yè)革命演進的歷史影響。(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洋務運動相較于歐美工業(yè)革命的特殊之處,并分析其成因。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轉型期,英國的家庭結構以父母與未婚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為主,子女的“立身期”在親子關系中占有相當大的時間比例。據(jù)本阿莫斯研究,中下層家庭子女在外當仆傭學徒的“立身期”年齡大約在15?24歲之間;又據(jù)斯通估計,他們離家時的年齡一般在10?17歲之間。因此,盡管個人情況互有差異,但從整體上看,當時英國青少年中的大多數(shù)在核心家庭結構中與父母一起生活的時間較短。一旦成婚,子女多另擇新居,與父母的關系已超出核心家庭范圍?!幾躁愑隆督缙谟彝リP系研究的新取向》材料二……隨之而來的,是以家族為中心的社會的法律支持也崩潰了。舊的司法制度設立的目的,是為了維護以血緣為主的社會結構,它承認家長的特殊地位;男女不平等……它認同儒家教誨,認為父子應互相庇護,逃脫司法審判。這些反映封建社會關系的準則,顯然與快速變化的時代是不協(xié)調的。在晚清和早期民國時代的新法典中,已承認個人不可剝奪的權利、男女平等、婦女的財產繼承權等,家族社會的古老的司法基礎瓦解了?!幾裕溃┬熘屑s《中國近代史》(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英國家庭關系的特點及其影響。(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中英兩國家庭關系的不同點。(3)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中英兩國家庭關系存在差異的原因。

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

依據(jù)材料“坊巷”“三更不絕”可知,宋代商品經濟得到極大發(fā)展,“市”與“坊”的界限被打破,這說明城市的經濟功能凸顯。D正確;材料反映手工業(yè)的發(fā)展,不一定是家庭手工業(yè),A排除;商業(yè)競爭是否激烈,僅由材料信息無法判斷,B排除;材料未涉及宋代政府對市場的管理,C排除。故選D。2、A【答案解析】

根據(jù)材料“1938—1942年”可知,這時期是抗戰(zhàn)期間,因受抗日戰(zhàn)爭形勢的影響,國民政府把西南作為持續(xù)抗戰(zhàn)的大后方,加大了西南交通建設,說明戰(zhàn)爭需要推動西南建設,故A項正確;西南建設對抗戰(zhàn)進程不能起“主導”作用,故B項錯誤;材料主要體現(xiàn)了戰(zhàn)爭需要推動西南建設,沒有體現(xiàn)政府推行均衡發(fā)展策略,并且不符合史實,故C項錯誤;西南地區(qū)僅僅交通方面的建設不能扭轉落后面貌,故D項錯誤。3、A【答案解析】

折沖府設置重內輕外,統(tǒng)兵權與調兵權分離,這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選項A正確;邊疆地區(qū)折沖府設置較少,因此選項B排除;府兵制是初唐軍制,當時社會矛盾不突出,因此選項C排除;邊疆設置數(shù)量少,因此其主要目的不是防范外敵,排除D。4、C【答案解析】

題干中的言論是關于三民主義的,最早在《民報》發(fā)表,選項C正確;《時務報》《國聞報》均屬于維新派報刊,而三民主義是革命派主張,因此三民主義不可能刊登在這兩份報刊上,選項A、B排除;選項D與題干中“最早”不符,排除。5、D【答案解析】

西漢人口主要分布在北方黃河流域,清朝人口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區(qū),說明經濟重心南移,D正確;古代軍事重心在邊疆地區(qū),不是人口集中區(qū),排除A;清朝政治中心在北京,排除B;漢代和清代版圖在南緣并未有大的變化,排除C。6、C【答案解析】

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绢}目詳解】試題分析:本題關鍵在于釋讀材料,“《魏書?食貨志》”反映了北魏時期的經濟情況;“豪富”和“土地兼并者”不愿意這一措施實行;這一措施實行后,“計省昔十有余倍”國家賦稅收入增加了十幾倍。從經濟情況、打擊土地兼并、增加國家賦稅收入這三條標準,綜合判斷為北魏孝文帝改革時的經濟措施——推行均田制。故選C項。7、C【答案解析】

依據(jù)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法國國王接受《人權宣言》后,這場革命并未終止,社會長期動蕩,而杰斐遜認為“多余的暴力已不再必要”,指出了《人權宣言》之后法國革命過于激進的局限性,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不符合“多余的暴力已不再必要”的表述,排除;杰斐遜沒有強調法國革命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容,排除;D選項也與“多余的暴力”的表述不符,排除。故選C。8、B【答案解析】

從陳獨秀將俄國十月革命與法國大革命并列,以及材料中的“但是以后的歷史學家會把它們當作人類社會變動和進化的大關鍵”可以看出,陳獨秀肯定了俄國十月革命的重要意義,故答案為B項;材料沒有反映陳獨秀認為法俄兩場革命的性質相同,排除A項;材料沒有反映陳獨秀對俄國十月革命態(tài)度的變化,排除C項;材料信息不能反映陳獨秀已轉變成為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排除D項。9、C【答案解析】

依據(jù)所學經濟重心的轉移的相關內容可知,此時經濟重心還未轉移到南方。材料“南北朝時期”“南方上層人士改操中原洛陽之音,也成為南士標榜身份的一種方式”表明北方的風俗影響到了經濟實力稍弱的南方。C正確;語言統(tǒng)一的說法錯誤,A排除;消弭文化差異說法過于絕對,B排除;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經濟實力對風俗的影響,與南北方的包容性無關,D排除。故選C。10、C【答案解析】

根據(jù)材料中對統(tǒng)治范圍的描述并結合所學可知應該是秦朝,故選C項;西周和商朝都是松散的奴隸制國家,與題中描述的統(tǒng)治范圍不符,排除AB項;漢朝統(tǒng)治范圍到達西域,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C。11、D【答案解析】

材料“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系,不需要——也不應該變成一種零和游戲”體現(xiàn)的是基辛格主張中美之間應該互利、雙贏,美國應承認新中國的地位,故D項正確;材料論述的是中美關系的發(fā)展,沒有涉及A項內容的表述,排除;中美關系正?;臉酥臼悄峥怂稍L華,B項排除;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12、A【答案解析】

根據(jù)材料“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可知有利于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A選項符合題意。中國的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所有,農民只有經營權,B選項排除。材料并未反映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被取代,C選項排除。材料未反映農村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反映的是一種經營方式的改變,D選項排除?!敬鸢更c睛】本題主要考查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解題關鍵在于對材料和相關知識的準確把握。13、C【答案解析】

材料強調的是稱義的意義,否定了教皇和神職人員的權威,應該是使人們獲得靈魂自救的自主權和精神自由,故C正確;宗教改革并非廢除宗教信仰,故A項中“解放”、B項中“動搖”的說法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君主與羅馬教皇的權力問題,故D不正確。14、D【答案解析】

1939年處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當時全民族抗戰(zhàn)的局面導致“民族”、“中華民族”等詞大量出現(xiàn),故D正確;國民革命運動處于1924年到1927年,故A錯誤;紅軍長征在1934年到1936年,故B錯誤;百團大戰(zhàn)在1940年,也不符合題干時間,故C錯誤。故選D。【答案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的關鍵信息“1939年”,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抗日戰(zhàn)爭的時代背景入手,正確區(qū)分不同時間段的重大歷史事件,即可排除錯誤選項,得出正確答案。15、A【答案解析】

依據(jù)材料信息“定法,執(zhí)法、審法分而任之,不責于一身,權不相侵,故其政事綱舉目張,粲然可觀”可知是對西方政治體制的贊賞,故A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不出馬建忠提倡改革的問題,故B項錯誤;“中體西用”思想的重點在于固守中國傳統(tǒng)的封建君主制,與材料主旨不符,故C項錯誤;材料也體現(xiàn)不出立足國情選擇政體的問題,故D項錯誤。故選A。16、C【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獲取材料信息、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由題干信息文采華麗的文體、書寫材料得到改進是指漢賦和造紙術的改進,故C項正確;ABD三項與這一信息不符,故排除??键c: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技成就、文學成就·造紙術、漢賦17、C【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蔡元培在北京大學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主要活動基地,故C正確;北京大學體制是否完備,與新文化運動主要活動基地無關,故A排除;北京大學不是《新青年》編輯部的所在地,故B排除;陳獨秀、李大釗在北大擔任教授,并不是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主要活動基地的最關鍵原因,故D排除。18、A【答案解析】

據(jù)材料“紳土和商人在新的經濟基礎上進一步滲透、融合,有時二者已是渾然一體,難分彼此,變成某種亦紳亦商的、兼具紳、商特征的獨特群體”可知,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紳土和商人在新的經濟基礎上進一步滲透、融合,已是渾然一體,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獨特群體,這是社會結構變動的表現(xiàn),A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商人地位的提高,B錯誤;據(jù)所學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自然經濟已經開始解體,C說法錯誤;材料沒有涉及“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D錯誤。19、B【答案解析】

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材料中“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許流動人口在當?shù)厝霊粽技??!笨芍鞔鷳艏淖兓沁m應明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的需求,故B正確。材料未涉及科舉取士的范圍,故A錯。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化與材料表達不符,故C錯。D項史實明顯錯誤,故錯。20、D【答案解析】

根據(jù)題干可知,地圖中的路線圖說明了徽州府與周邊地區(qū)有了長期的、緊密的往來,區(qū)域經濟聯(lián)系得到增強,故D項正確;圖片不能體現(xiàn)商幫活動重心的轉移情況,排除A項;材料中看不出重農抑商政策執(zhí)行情況,排除B項;地圖中信息為國內貿易,海禁政策針對海外貿易,排除C項。故選D。21、D【答案解析】

《大雅》贊頌先祖,反映了西周初期宗法觀念濃厚,《小雅》主要內容成于春秋,這一時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政治局勢發(fā)生變動,因此《小雅》中基本不提先祖,D正確;祖先崇拜掛念的淡薄是因為政局變動導致,A不是主要原因,而是現(xiàn)象,排除;西周不是集權體制,排除B;C與題無關,排除。22、D【答案解析】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四月小,23”指的是1949年4月23日,結合“南京總統(tǒng)府舊址”的信息可知,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故D正確;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1937年12月日軍制造南京大屠殺,故ABC錯誤。23、C【答案解析】

從材料中的“太平天國的理想……但實踐的結果卻與自己的理想恰相對”可以看出,論者是在農民不切實際的空想這一點上認為太平天國是大規(guī)模的烏托邦實驗,故C正確;太平天國運動的指導思想不是空想社會主義,這種做法不是空想社會主義的實踐,排除A;太平天國的“烏托邦”是“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不是指關于資本主義的設想,排除B;“烏托邦”是“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并非公平公正的社會模式,排除D?!敬鸢更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太平天國的理想……但實踐的結果卻與自己的理想恰相對”,聯(lián)系所學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和評價分析解答。24、B【答案解析】

依據(jù)材料中“個人實際上不受保護,并且任由集體擺布?!?、“個人的地位總是危在旦夕”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古代雅典民主的實質是,民主制度就是一種進行集體決策的統(tǒng)治體系。這就意味著社會不允許給獨立性留出余地,也不允許個人得到保護,它完全吞沒了個人。其主要依據(jù)是古代雅典公民個體利益服從于城邦利益,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因此B選項正確。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義精神、進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嘗試和公民參政議政范圍不斷擴大都不能說明古代雅典犧牲個人利益,推崇公民集體利益至上,其他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25、C【答案解析】

據(jù)所學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各大陸間物種的交流,如美州的高產農作物玉米、番薯等傳入中國,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就有記載,C與材料相符;《史記食貨志》是司馬遷記述從傳說中的皇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與材料不符,A錯誤;《本草綱目》是李時珍的醫(yī)學著作,與材料不符,B錯誤;《物種起源》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著作,與材料不符,D錯誤。26、D【答案解析】

根據(jù)“有三個鮮為人知的商業(yè)窟,為研究唐朝時期洛陽商業(yè)繁盛情況及中國商行、社團組織,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影響到了石窟藝術,所以才會出現(xiàn)“商業(yè)窟”,故D正確;商幫是明清時期出現(xiàn)的,故A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社會分工,排除B項;“普遍出現(xiàn)”這種表述不符合史實,材料只涉及到個別現(xiàn)象,不能說普遍,排除C項。27、C【答案解析】

試題分析:“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時,實際和衣服主人就已經形成一個契約,即衣服主人支付一定數(shù)量的勞動報酬,而洗衣人將衣服干凈完好地交給衣服主人。該案例中的洗衣人之所以要受到懲罰,顯然是因為他的失職導致無法履行契約。故C正確??键c: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羅馬法的發(fā)展與完善【題目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28、A【答案解析】

“堵塞漏卮”指堵塞住利益外溢的漏洞。材料反映面對列強的經濟侵略尋求維護民族利益的途徑,故選A;早在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就興起了,時間不符,排除B;鴉片戰(zhàn)爭后,我國逐步卷入到世界市場,排除C;材料沒有反映我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受官府制約的信息,排除D。29、B【答案解析】

根據(jù)材料中“紅軍”的稱謂,可知這是1927年到1937年的國共對峙時期,此時國民黨正在圍剿紅軍,材料表現(xiàn)的就是對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的圍剿,同時國民黨勾結土豪和鄉(xiāng)紳殘害紅軍,這些都反映了革命根據(jù)地受到國民黨的嚴重沖擊,故B項符合題意;材料是國民大革命以后的國共十年對峙時期,A項錯誤;材料中沒有關于紅軍主力的信息,C項錯誤;材料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不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D項錯誤。故選B。30、B【答案解析】

材料說明清朝的福州織布局通過示范作用引導福州紡織業(yè)的發(fā)展,取得良好成效,故選B項;材料中并不能看出“官府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排除A項;雇傭關系在紡織業(yè)中較為普及,但并不意味著雇傭勞動力普遍存在于各個領域,排除C項;材料中并未涉及傳統(tǒng)經濟瓦解的信息,排除D項?!敬鸢更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城鄉(xiāng)多仿照辦理,每年約出布40余萬匹,窮民執(zhí)業(yè),賴以滋生”,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背景:前者鴉片戰(zhàn)爭后,以魏源為代表的部分士大夫階層主張“師夷長技”,向國人介紹西方的地理、政治。后者是在法國大革命后,法蘭西政局動蕩,民主與專制激烈斗爭。觀點:魏源提出十九世紀中期傳統(tǒng)夷夏觀念開始發(fā)生變化。托克維爾認為19世紀中葉,對美國民主既要有批判也要有借鑒。(2)評價:①魏源了解到美國的聯(lián)邦制、總統(tǒng)制、人民主權等美國民主政治的零星狀況。②使用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觀念(周政)進行主觀理解。③體現(xiàn)了對美國政體的肯定。④沖擊了傳統(tǒng)的夷夏觀念。⑤開啟了向西方學習的思想潮流。①托克維爾從美國民主政治出發(fā)。②對法國現(xiàn)實政治進行了批判。③認識到美國共和制應是法國的學習對象。④但也批判了美國民主中的貴族政治的痕跡。⑤表達了貴族制度必然衰落和民主平等勢不可擋的主觀愿望?!敬鸢附馕觥?/p>

(1)背景:根據(jù)“(1842年)魏源《海國圖志》”,結合所學,可從鴉片戰(zhàn)爭后,以魏源為代表的部分士大夫階層主張“師夷長技”分析回答。根據(jù)“1848年”“以前曾被(法國)君主體制視作奇聞的美國各項創(chuàng)制,應當成為共和政體的法國的學習對象”,可從在法國大革命后,法蘭西政局動蕩,民主與專制激烈斗爭分析回答。觀點:根據(jù)“眾可可之,眾否否之……即在下預議之人,亦先由公舉,可不謂周乎!”得出魏源提出十九世紀中期傳統(tǒng)夷夏觀念開始發(fā)生變化。根據(jù)“美國社會呈現(xiàn)的畫面覆有一層民主的外罩,透過這層外罩隨時可以看到貴族制度的遺痕”得出托克維爾認為19世紀中葉,對美國民主既要有批判也要有借鑒。(2)評價:根據(jù)“眾可可之,眾否否之……即在下預議之人,亦先由公舉,可不謂周乎!”,可從魏源介紹了美國民主政治的零星狀況,體現(xiàn)了對美國政體的肯定,沖擊了傳統(tǒng)的夷夏觀念,開啟了向西方學習的思想潮流等分析評價。根據(jù)“美國社會呈現(xiàn)的畫面覆有一層民主的外罩,透過這層外罩隨時可以看到貴族制度的遺痕”,可從托克維爾認識到美國共和制應是法國的學習對象,也批判了美國民主中的貴族政治的痕跡,表達了民主平等的主觀愿望等角度進行評價。32、(1)突出特征:從大西洋兩岸向內陸擴展;1848年后進入高潮;政府(或國家力量)在工業(yè)化進程中起到推動作用。歷史影響:推動了歐美各國社會生產力的大發(fā)展;促進人類社會向工業(yè)社會邁進;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實現(xiàn)了民族地城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使東方從屬于西方;助推了社會價值觀的變化等。(2)特殊之處:面臨不利的內外環(huán)境;技術上受制于外國人;封建官僚主導,管理方式落后;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