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上海市實驗學校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一、混合默寫1.填空默寫。(1)曾子曰:“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孔子)(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道德經(jīng)》老子)(3)春江潮水連海平,_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張若虛)(4)《將進酒》接著曹植痛飲為例,呼應(yīng)只有飲者留其名,表現(xiàn)自我憂憤不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柳永《雨霖鈴》中“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敬鸢浮渴坎豢梢圆缓胍?/p>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海上明月共潮生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虐
相顧無言
唯有淚千行
二、選擇題2.下列選項中,各劃線句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老吳七十學畫,今天開畫展,朋友發(fā)來短信:“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B.沈教授為人真摯,安然奉教數(shù)十年,深受學生愛戴,可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盋.王老師備課總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D.小趙的論文缺乏獨到的見解,他的導師給他寫評語說:“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薄敬鸢浮緿【詳解】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詩句的能力。A項,語出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翁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鄙S埽荷!⒂芏?。太陽下到桑榆二星之間,天色便晚了,喻人至晚年。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紅滿天。用來形容老吳七十多開始學畫、舉辦畫展,非常恰當。B項,語出《史記李將軍列傳》。原意是桃樹和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便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用不看自我宣傳,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用來形容沈教授深受學生愛戴,非常恰當。C項,語出《孟子盡心下》:“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糊里糊涂,卻教別人明白事理。用在這里符合語境。D項,語出《左傳》。說出的話如果沒有文字記載,就不能流傳很遠。言:言辭。文:文字記載。行:流傳,流行。與語境“缺乏獨到的見解”不符合,故不恰當。故選D。3.填入下面空白處的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科學可以產(chǎn)生文明,文明可以產(chǎn)生缺陷,缺陷可以產(chǎn)生科學。如果縮短些說:缺陷是科學的種子,科學是缺陷的化身。因此,我們可以知道
,因此,我們更可以知道
。A.缺陷的價值,科學的來源B.缺陷的作用,科學的價值C.科學的來源,缺陷的價值D.科學的價值,缺陷的作用【答案】C【詳解】試題分析:本題根據(jù)前后照應(yīng)的關(guān)系,可知前文是先說“科學”后說“缺陷”,那么下文也應(yīng)該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來說的,所以排除AB。再結(jié)合前文“缺陷可以產(chǎn)生科學、缺陷是科學的種子”可知論述的是“缺陷”的價值,所以選C合適。三、實用類文本閱讀閱讀下文,完成小題。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上——2020中國抗疫記鐘華論①抗疫,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全黨全社會的一次大考。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我們一定要總結(jié)經(jīng)驗、吸取教訓?!雹谝咔楹帽纫幻娣糯箸R,讓優(yōu)勢和長處更加凸顯,也讓我們把短板與不足看得更加清晰??挂叨窢?,______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wèi)生體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______出一些領(lǐng)導干部的治理能力和專業(yè)能力跟不上,______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危害,______我們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衛(wèi)生習慣是何其重要……③這場全方位大考,是對新時代中國的一次全面“體檢”,我們沒有被疫情擊倒,扛住了這次巨大沖擊,“中國體質(zhì)”總體上是過硬的。但也應(yīng)看到,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還有一些“亞健康”甚至“不健康”的問題存在。疫情警示我們,增強憂患識,破除沉積弊,永遠都是進行時?、芊此?,是面對災(zāi)難的應(yīng)有態(tài)度;改變,是面對問題的最好回答。⑤——必須堅持“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的底線思維。疫情之下,既有難以預料的“黑天鵝”,也有有跡可循的“灰犀?!?。最大的風險在于看不見風險,最大的問題在于無視問題。當前,國內(nèi)外形勢復雜嚴峻,各方面的挑戰(zhàn)前所未有。必須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正視最壞處,解決最難處,做在最實處,努力爭取最好結(jié)果。⑥——必須下足“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的功夫,依靠改革解決問題、推動進步。“刀傷藥再好,不如不拉口子。”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既應(yīng)痛定思痛,更應(yīng)舉一反三,聚焦公共衛(wèi)生、防災(zāi)備災(zāi)、社會治理等重點領(lǐng)域,通過深化改革啃下“硬骨頭”,鍛造應(yīng)對風險挑戰(zhàn)的“鐵肩膀”。把災(zāi)難當作“磨刀石”,把教訓當作“鋪路石”,方能筑就發(fā)展進步的堅實階梯。⑦——必須涵養(yǎng)“出實招、干實事、求實效”的務(wù)實作風,把各項工作抓細抓實。疫情防控涉及方方面面,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容有失,每一項任務(wù)都必須落實,充分證明“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推進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同樣需要始終保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舍得下“繡花”功夫,不馳于空想,不鶩于虛聲,踏踏實實干好工作,認認真真抓好落實。⑧——必須增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情。2020年即將過半,實現(xiàn)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wù),時間緊、難度大、責任重。做好疫情“加試題”,答好發(fā)展“必答題”,唯有繃緊弦、加把勁、同心干,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才能交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新答卷。4.對第①段的兩個“大考”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用“大考”比喻疫情帶來的壓力和挑戰(zhàn),便于生動展開論述。B.使用遞進的關(guān)系,提升了認識高度,使文章有高屋建瓴之勢。C.引出第④段“反思”與“改變”,和⑤到⑧段構(gòu)成總與分的關(guān)系。D.和第③、第⑧段的“大考”相關(guān)內(nèi)容,形成呼應(yīng),論證集中深入。5.第②段中劃橫線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暴露\反映\警示\折射
B.反映\警示\折射\暴露C.暴露\反映\折射\警示
D.反映\折射\警示\暴露6.第⑥段的語言很有特色,請對此進行鑒賞分析?!敬鸢浮?.B5.C6.引用俗語,將枯燥的理論說得形象生動;使用比喻,生動形象說明疫情之重以及戰(zhàn)勝疫情的決心之大?!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鑒賞品味語言的能力。B.“遞進的關(guān)系”錯誤,“抗疫,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全黨全社會的一次大考”說的是“是……也是……”,是并列關(guān)系,不是遞進關(guān)系。故選B。5.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暴露”,顯露,揭露,多指問題或不足。“反映”,反照,比喻把客觀事物的實質(zhì)表現(xiàn)出來?!熬尽保嬲]示意。“折射”,通過某種方式反映出事物的表象或?qū)嵸|(zhì)來。第一處,語境說的是抗疫斗爭顯露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方面的短板,應(yīng)使用“暴露”。第二處,說的是抗疫斗爭中一些干部的能力,應(yīng)使用“反映”。第三處,是說借助抗疫斗爭讓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危害反映出來,應(yīng)使用“折射”。第四處,“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衛(wèi)生習慣是何其重要”是抗疫斗爭給我們的告誡,應(yīng)使用“警示”。故選C。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語言特色的能力。第⑥段是說在抗疫中要下足功夫,要依靠改革解決問題。為了論證這一中心,首先引用俗語,如“刀傷藥再好,不如不拉口子”,前一句是說抗疫,后一句“不拉口子”是說預防應(yīng)對,形象說明通過此次抗疫要發(fā)現(xiàn)問題預防問題;然后使用多處比喻,如把抗擊疫情比作啃硬骨頭,把應(yīng)對風險挑戰(zhàn)的能力比作鐵肩膀,把災(zāi)難比作磨刀石,把教訓比作鋪路石,既展現(xiàn)了抗擊疫情的斗志,也展現(xiàn)戰(zhàn)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四、文學類閱讀-單文本閱讀下文,完成小題。等植物的根伸進石頭浦歌①等植物的根伸進石頭,等它發(fā)現(xiàn)自己別無去路,只有面對無盡的石頭世界,它一定感到了某種荒唐,為了使自己擠進微微裂開的縫隙里,它不得不將自己的根變形,不得不將自己的根與石頭合為一體,不得不順著紋路形成古怪的直角、銳角,與刀子般的石頭棱角相磨礪,它的生長姿勢也會因此變成奇怪的模樣。一個路人看到石頭上的樹,可能會驚嘆:這是一株多么頑強的植物。但他忽略了植物根部的感受。作為根部,它也許體會到的更多是絕望和荒誕,是存在的忐忑和不安,根部的變形意味著與石頭每時每刻的僵持,意味著走投無路時的惶惑,以及偶爾得逞時的悲喜交雜,而那些變形的根,在植物自己眼里看來是可笑的。每一寸都是可笑的,是絕望逼出來的,飽含著狼狽和荒誕。對于這株艱難生長的植物來說,畸形的根部才代表了它真實的存在。②大約八九歲左右,我跟著奶奶第一次走進溝壑,見識了柿子溝,在那里,我體驗到的更多的是恐懼。我之所以陪著奶奶去,是因為奶奶從未一個人去過柿子溝,她要找一個人陪她。我有些激動和忐忑地跟著奶奶,奶奶說那里有柿子,雖然我知道這是誘餌,我也很期待見到傳說中的溝壑。以前我只是見到用平車拉回來的一堆堆柿子,個別柿子還帶著一點枝葉,有些柿子軟了半個,已經(jīng)被擠破,發(fā)出香甜的味道。我期望見到這些果子的源頭。我跟著奶奶走了很遠,終于見到柿子溝的柵欄門,那里有一種靜默和孤僻的氛圍,有一種故意排斥人類的氣氛,丘陵和樹木對于我們的到來有些過于漠然,我隱隱有些竊喜。但在冷漠空闊的溝壑里,我居然也感覺自己有些害羞。重要的是,奶奶一向是一個膽小的人,只見她不停地環(huán)顧四周,有時定定地看著溝壑深處,似乎那里正有可疑的人或者動物走來,她一副擔心和警惕的模樣。她的這些表現(xiàn)更加令我惶恐。終于,奶奶安靜下來,我也稍稍放心了。我爬上柿子樹,柿子樹的每次抖動,都發(fā)出唯有這棵樹才發(fā)出的沙沙聲,其他樹都安靜沉穩(wěn)。溝壑很深,一排排茂密的樹木一直延伸到看不見的溝壑底部,一座高大的丘陵從那里威嚴地壁立出來,有一副森然決然的態(tài)度,下面深綠色的樹木還微微縈繞著薄霧。我越是虛張聲勢地利用柿子樹發(fā)出沙沙聲,越是感到孤單和恐懼。一種異于往常的野蒼蠅發(fā)出巨大的嗡嚶聲,樹皮上攀爬著一厘米長的大螞蟻。有一刻,我不敢發(fā)出任何聲音,我只是靜靜地看著坐在石頭上的奶奶,希望從奶奶那里得到勇氣和信心。天色漸漸暗下來,一聲一聲悠長奇怪的嗚呼聲從溝壑深處傳出來,奶奶站起來,突然朝我害羞地一笑,說:“趕緊回吧,真嚇人?!雹畚亿s緊從樹上跳下,跳下的瞬間發(fā)現(xiàn)自己的腿已經(jīng)軟了,我緊緊跟隨著奶奶,奶奶走不快,她的腳步總發(fā)出特別的嚓嚓聲。這時,嗚呼聲突然更清晰地傳出來,聲音幾乎可以觸到我的脖子,我不敢回頭。奶奶說,這是貓頭鷹在叫。她急于離開這里,我比她更急于離開這里。④最后一次走進溝壑的時候,我和弟弟拿著相機。那是個春節(jié),我已經(jīng)徹底離開村莊,我們走在柿子溝里泛白的土路上,就像走在空蕩蕩的破舊舞臺上,這里有著冬天特有的冷清,視線空闊,泛白,就像放陳的黑白照片,有些略略發(fā)黃。樹木光禿禿的,已經(jīng)變了模樣,就像被人用畫筆改寫過一樣,甚至你會以為這些樹都挪移了位置。它們以另一種方式拒斥我們的到來,以一種強烈的陌生感。我們拿著相機,這似乎也顯得有些輕佻,為此,溝壑似乎努力掩飾那種我們曾經(jīng)感覺熟悉的事物。我們只有通過回憶,才能感覺到這里與我們息息相通,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這回憶就像一株活生生的植物,它在風中舒展著枝葉。⑤這枝葉搖蕩的樣子,讓我想起那個比喻——那株生長在石頭上的植物。那株植物在搖曳中,有一種悠然、閑適、感嘆,就像一種回憶,或者像是對回憶的一種品嘗。⑥對于變形的根部來說,這是一種撫慰。⑦我想起了溝壑窯洞里常常見到的蝎子,它們像花紋一樣靜靜停在窯洞一角,就像遠古的圖案一樣一動不動,它們以格外的冷靜觀望著我們這些闖入者的生活。我也想起了四輪拖拉機暴烈的聲響怎樣震動了溝壑里的柿子樹葉,它們怎樣簌簌發(fā)抖;想起溝壑沙坑里那些五顏六色的石子,它們怎樣讓我貧困中的父親產(chǎn)生夢想。當我在溝壑中閱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閱讀大江健三郎的小說時,溝壑有了一種奇妙的回應(yīng),就像在空無一人的火星上做彌撒一樣。柿子樹和各種植物始終漠然觀望著我們,裸露在外的遠古黃土層給人一種古怪的暗示。那時,我們的生活因為赤貧而變得緊張無比,幾乎無法喘息,溝壑似乎放大了這些戲劇效果,釋放出一種更為荒誕的緊張性。⑧走在我所居住的城市大街上,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只是一株莫名其妙的植物,我的一部分根部依然在溝壑里,那畸形而怪異的根。7.第②段兩個畫線句是對柿子溝景物的描寫,賞析其表達效果。8.辨析第②段中兩次出現(xiàn)“害羞”在表情達意上的不同。9.分析第⑥段畫線句在文中的含義。10.文末作者為何會感慨自己是“一株莫名其妙的植物”,其“一部分根部依然在溝壑”里?對此加以探究?!敬鸢浮?.運用比擬的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深邃、陡峭的溝壑整體帶給人的壓抑;視聽結(jié)合,通過對野蒼蠅、大螞蚊的具體觀察突出自身的孤單與恐懼。8.我的“害羞”是面對廣闊自然的拘謹,表達出我初入柿子溝由激動到恐懼的情感變化過程;奶奶的“害羞”既在于剎那間將自身的膽小表現(xiàn)暴露給了孫子,又源于她為自己后面“逃避”的言行感到羞愧。9.枝葉的悠閑源自根部的付出,走過苦難歲月后,回憶過往是對歷經(jīng)生活磨難的心靈的撫慰。10.植物的比喻源于作者對生活苦難的感悟。所謂的“莫名其妙”表達了面對生活變化的迷茫、不知所措。溝壑既是實指柿子溝,說明童年的鄉(xiāng)村生活對自己的深遠影響;又是喻指如今在城市的生活依舊艱難。五、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秋日山寺懷友人(唐)劉滄蕭寺樓臺對夕陰,淡煙疏磬散空林。風生寒渚白蘋動,霜落秋山黃葉深。云盡獨看晴塞雁,月明遙聽遠村砧。相思不見又經(jīng)歲,坐向松窗彈玉琴。11.現(xiàn)準備將本作品與同類作品合編一部詩集,以下命名合適的一項是(
)。A.《詠秋即興》
B.《清秋思遠》C.《懷古傷秋》
D.《秋日贈別》12.下列點評與本作品的寫作特點相符的一項是(
)。A.寓情于景物之中
B.遠景與近景交錯C.對比與襯托并用
D.以虛景襯托實景13.你認為本作品哪一聯(lián)寫景最妙?請賞析其妙處所在。【答案】11.B12.A13.我覺得頷聯(lián)最好。此聯(lián)寫出了涼風颯然而至,水汽寒凄,渚中草蘋擺動,秋霜漸染,黃葉搖落,山色漸深?!皠印弊志珳拭枥L,一字傳情。既富有動態(tài)感,又仿佛渚中草蘋也具有了人的情思,在秋意漸浸時像有知覺的生命體一樣觸動,表現(xiàn)出詩人觸景而引動的思友之情?!吧睢弊?,黃葉本已是侵染了秋色,此處的“深”字,則更進一層,具有視覺沖擊力,使詩作體現(xiàn)出一種畫面感,極富感染力。這一聯(lián)描繪的畫面動靜結(jié)合,色彩凄寒,符合秋日特征,我們讀詩時也能感受到作者內(nèi)心的思情?!窘馕觥?1.本題考查對詩歌主旨的把握能力。把握詩歌主旨,可以從詩歌題目入手,也可以從作者身世、寫作背景去考慮,還可以從詩句選用的意象、詞句去揣摩。從這首詩的題目“秋日山寺懷友人”,可知詩歌所寫的時間是“秋日”,地點是“山寺”,主要內(nèi)容是“懷友人”,即思念遠方的朋友。A項,《詠秋即興》,是詠秋抒發(fā)作者情感的詩。
B項,《清秋思遠》,是秋季思念遠方朋友的詩。C項,《懷古傷秋》,是懷古詩,也是感傷季節(jié)的詩。
D項,《秋日贈別》,是一首贈別詩。六、文言文閱讀閱讀下文,完成小題。①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②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盜賊亦然。盜愛其室,不愛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③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猶有盜賊乎?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有亡。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④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14.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1)焉能治之(_______________)
(2)治亂者何獨不然(_______________)(3)當察亂何自起(_______________)
(4)惡施不孝(_______________)15.下列句中的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①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
②故攻異國以利其國B.①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
②惡得不禁惡而勸愛C.①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
②猶有大夫之相亂家D.①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
②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17.聯(lián)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簡要分析儒家“仁愛”和墨家“兼愛”的不同含義。【答案】14.
于是
這樣
同“嘗”,嘗試
相當于“何”,怎么
15.D16.這就好像醫(yī)生給人治病一樣,必須知道疾病產(chǎn)生的根源,于是能進行醫(yī)治。17.《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所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仁愛”是指對別人的憐憫之心,惻隱之心,是單向向外的。而本文中,從“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可知,墨家的“兼愛”就是愛別人就像愛自己一樣,所謂“兼愛”,就是自己和別人一起愛?!窘馕觥?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含義的理解能力。(1)句意:于是能對它進行治理。焉:于是。(2)句意:治理混亂又何嘗不是這樣。然:這樣。(3)句意:嘗試考察混亂從哪里產(chǎn)生呢。當:同“嘗”,嘗試。(4)句意:怎么會做出不孝的事呢?惡:相當于“何”,怎么。1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以”,介詞,把;/介詞,用來。B.“而”,連詞,表順承關(guān)系;/連詞,表并列關(guān)系。C.“有”,連詞,通“又”;/動詞,可以譯為“存在”。D.“之”,兩句中都是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意。故選D。1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捌┲纭?,比如;“攻”,醫(yī)治;“然”,這樣;“焉”,于是。1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中心主旨以及文言文的比較閱讀能力。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重點討論了人都有同情心,這是每個人都有的內(nèi)在品質(zhì),沒有同情心的就不是人。所以,孟子提出“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對別人的同情,就是“仁”的發(fā)端。所以,儒家所提倡的“仁愛”就是對他人之愛,這是單向的。而從本文中墨子所論述的“兼愛”,如文中“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等,說明墨子主張的“兼愛”是指不僅要愛自己,也要像愛自己一樣愛別人。只有這樣,國家間才能和平?jīng)]有紛爭,家庭才能和睦而沒有矛盾,最后達到天下太平。參考譯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必須知道混亂從哪里產(chǎn)生,于是能對它進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亂從哪里產(chǎn)生,就不能進行治理。這就好像醫(yī)生給人治病一樣,必須知道疾病產(chǎn)生的根源,才能進行醫(yī)治。如果不知道疾病產(chǎn)生的根源,就不能醫(yī)治。治理混亂又何嘗不是這樣,必須知道混亂產(chǎn)生的根源,才能進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亂產(chǎn)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圣人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亂產(chǎn)生的根源。嘗試考察混亂從哪里產(chǎn)生呢?起于人與人不相愛。臣與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謂亂。兒子愛自己而不愛父親,因而損害父親以自利;弟弟愛自己而不愛兄長,因而損害兄長以自利;臣下愛自己而不愛君上,因而損害君上以自利,這就是所謂混亂。反過來,即使父親不慈愛兒子,兄長不慈愛弟弟,君上不慈愛臣下,這也是天下的所謂混亂。父親愛自己而不愛兒子,所以損害兒子以自利;兄長愛自己而不愛弟弟,所以損害弟弟以自利;君上愛自己而不愛臣下,所以損害臣下以自利。這是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愛。即使在天底下做盜賊的人,也是這樣。盜賊只愛自己的家,不愛別人的家,所以盜竊別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盜賊只愛自身,不愛別人,所以殘害別人以利自己。這是什么原因呢?都起于不相愛。即使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也是這樣。大夫各自愛他自己的家族,不愛別人的家族,所以侵擾別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諸侯各自愛他自己的國家,不愛別人的國家,所以攻伐別人的國家以利他自己的國家。天下的亂事,全部都具備在這里了。細察它從哪里產(chǎn)生呢?都起于不相愛。假若天下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像愛自己,還能有不孝的嗎?看待父親、兄弟和君上像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孝的事呢?還會有不慈愛的嗎?看待弟弟、兒子與臣下像自己一樣,怎么會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沒有了。還有盜賊嗎?看待別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樣,誰會盜竊?看待別人就像自己一樣,誰會害人?所以盜賊沒有了。還有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嗎?看待別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誰會侵犯?看待別人的封國就像自己的封國,誰會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都沒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親相愛,國家與國家不相互攻伐,家族與家族不相互侵擾,盜賊沒有了,君臣父子間都能孝敬慈愛,像這樣,天下也就治理了。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勵相愛呢?因此天下的人相親相愛就會治理好,相互憎惡則會混亂。所以墨子說:“不能不鼓勵愛別人”,道理就在此。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題。凈因院畫記[宋]蘇軾①余嘗論畫,以為人禽宮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煙云,雖無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當,雖曉畫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無常形者也。雖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當,則舉廢之矣。以其形之無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謹也。世之工人,或能曲盡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②與可①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謂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攣拳瘠蹙,如是而條迭遂茂:根莖節(jié)葉,牙角脈縷,千變?nèi)f化,未始相襲,而各當其處,合于天造,厭于人意,蓋達士之所寓也歟?、畚魵q嘗畫兩叢竹于凈因之方丈②,其后出守陵陽而西也,余與之偕別長老道臻師,又畫兩竹梢,一枯木于其東齋。臻師方治四壁于法堂,而請于與可,與可既許之矣。故余并為記之。必有明于理而深觀之者,然后知余言之不妄。(注)①與可:文同,字與可,時著名畫家,作者表兄。②方丈:佛寺長老或住持居室。18.第①段“世之工人,或能曲盡其形”一句中,“工人”的意思是_______。19.以下選項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與可的畫作不合常形卻合常理。B.與可為凈因院前后共計作了兩幅畫。C.作者認為與可的畫既符合事物的本來面貌特征又體現(xiàn)內(nèi)在神韻。D.本文是作者應(yīng)道臻師的邀請而寫作的。20.從句式的角度賞析第②段中的畫線句。21.簡述本文寫作意圖?!敬鸢浮?8.(一般的)畫工(畫師、畫匠)19.C20.這句話整散結(jié)合。先用整句是多角度描繪文與可畫作生動逼真、姿態(tài)萬千的特點;再用散句表明蘇軾對其畫作境界“合于天造,厭于人意”的高度贊美。句式參差,富于變化。21.贊揚文與可繪畫不但能得到竹石枯木的形似,更重要的是能夠畫出其精神,做到神似。借此來表明自己的繪畫理論:繪畫者用藝術(shù)表現(xiàn)事物之形時必得寓其理于中,既將客觀事物精確再現(xiàn),又將畫家的主觀意趣得到了完滿的表達,使人們的欣賞要求得到滿足?!窘馕觥?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義的能力?!笆乐と耍蚰芮M其形”意思是“世上的畫工,有的使畫的形態(tài)千變?nèi)f化”。再結(jié)合后文“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中“高人逸才”分析,“工人”應(yīng)解釋為“(一般的)畫工(畫師、畫匠)”。1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結(jié)合“與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謂得其理者矣”,是說“與可所畫的青竹、巖石、荒敗的樹木,真可以說是掌握了事物的本質(zhì)”,并未說“不合常形”。B.結(jié)合“昔歲嘗畫兩叢竹于凈因之方丈,其后出守陵陽而西也,余與之偕別長老道臻師,又畫兩竹梢,一枯木于其東齋”“臻師方治四壁于法堂,而請于與可,與可既許之矣”分析,可見畫了兩幅畫的是“我”,而與可只是答應(yīng)了作畫,并未說幾幅。D.結(jié)合“臻師方治四壁于法堂,而請于與可,與可既許之矣。故余并為記之”分析,等到方丈在整理說佛法的屋子,就請了文與可來,與可既然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所以我就并為他記下了。可知“本文是作者應(yīng)道臻師的邀請而寫作的”錯。有本文結(jié)尾可知道臻禪師并未邀請作者寫此文。故選C。20.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文本語句的能力。“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攣拳瘠蹙,如是而條迭遂茂”等是整句;“而各當其處”“蓋達士之所寓也歟”是散句,這句話整散結(jié)合。句式參差,富于變化?!叭缡嵌缡嵌?,如是而攣拳瘠蹙,如是而條迭遂茂”,有的這么的生動,有的卻這么的充滿死意,有的這么的彎曲、緊縮,有的這么的暢達、通暢。用四個“有的”來寫文與可畫作生動逼真、姿態(tài)萬千的特點?!案o節(jié)葉,牙角脈縷,千變?nèi)f化,未始相襲”,枝根、細莖、枝節(jié)、葉片,其中的紋路、凸起,千變?nèi)f化,從來不遵循規(guī)律,卻都在他應(yīng)該在的位置上。高度贊美畫作境界?!岸鳟斊涮帲嫌谔煸?,厭于人意,蓋達士之所寓也歟”,像是上天所制造的,又可以滿足人的意愿。大概是明智達理之士所喜愛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地產(chǎn)中介加盟合同模板
- 鋼材銷售運輸合同范本
- 辦學合同協(xié)議
- 針對個人自行采購合同模板
- 農(nóng)機買賣合同協(xié)議書樣本
- 項目承包合同協(xié)議書
- 口譯翻譯合同-純?nèi)斯しg
- 醫(yī)療器械三方合作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進口貨物運輸預約保險合同
- 水電材料購銷簡單合同范本
- 九年級上冊-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歷史總復習核心考點與重難點練習(統(tǒng)部編版)
- 健康指南如何正確護理蠶豆病學會這些技巧保持身體健康
- 老客戶的開發(fā)與技巧課件
- 2024建設(shè)工程人工材料設(shè)備機械數(shù)據(jù)分類和編碼規(guī)范
- 26個英文字母書寫(手寫體)Word版
- GB/T 13813-2023煤礦用金屬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試驗方法和判定規(guī)則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檢測井圖集
- 日語專八分類詞匯
- GB/T 707-1988熱軋槽鋼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結(jié)構(gòu)鋼鍛件技術(shù)條件
- 高考英語課外積累:Hello,China《你好中國》1-20詞塊摘錄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